找到相关内容121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菩薩瑜伽行四百論注.第七品斷貪愛的方法》初探

    (geshe sonam rinchen)的指導幫助下,參考各家著作翻譯編輯而成,本書以較平易的英文表達,是一本提供現代人閱讀,了解提婆思想的佳作74。 日本方面,遠籐二平(1932)出版了曰文...Tillemans,,Material for the study of AAyadeva,Dharmapaala and Candrakiiirti,p. 19 74 Ruth Sonam, Yogic ...

    釋見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145583.html
  • 「梁皇懺」初探

    略掉。總之,經由與南北朝後期到隋初所製的懺文比對,可以看出「梁皇懺」與上述懺法具相同的懺禮形式。若相較於隋代智顗之觀行並重的懺法73,乃至後來開始加入咒語的形式74,更能看出「梁皇懺」與南朝懺法的...,可見天台懺法在觀行與儀軌上極為講究。 74 南朝懺法中不曾見到有使用咒語的情形,直到隋代智顗的〈方等三昧行法〉才開始使用咒語,見《大正藏》冊46,第1490經,頁943a~949a 75 見《大...

    徐立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145584.html
  • 民國以來的漢藏佛教關係(1912-1949)

    ﹐省長劉湘為名譽院長73。(2)中期發展(1933-1936) 透過1933年年刊74﹐可以發現漢藏教理院的運作﹐大致已進入穩定發展的狀況﹐ 以下就分項來介紹。 (一)院務組織系統﹕由...72 ﹐《海潮音》14﹕1﹐民22年1月。 73 見《惟賢法師詩文集》﹐p.2。 74 《漢藏教理院年刊》一九三三年第二期﹐重慶﹕漢藏教理院﹐1934.3。此年 刊影印自清華園圖書館﹐受到清大同...

    梅靜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345586.html
  • 大乘二十二问(1)

    佛身,随彼佛所现别故 。应身为一为异义者,此言(注73)应身即当五中第三佛身。 此佛应身随应十地菩萨所现。初地菩萨所现佛身坐于(注74) 百叶莲花台上,一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645591.html
  • 大乘二十二问(2)

    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 73) 原卷缺“言”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 74) 原卷缺“于”字,今从甲乙两卷。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745592.html
  • 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2)

    ~449页。  (注 72)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大正藏二八一○号,卷八五,1046~1065页。  (注 73) 大正藏一六一四号。  (注 74)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大正卷八五,1068...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445671.html
  • 法性与存有--弥勒法法性分别与海德格存有论区分的对比研究(2)

    因为存有自身本质地有限,而且只 有在此有的超越性里才得自身揭露出来,而其中此有则任持    成为无(注 74 )。 然而,追问无即是追问存有,它造就存有物研究的传统形上学,也使作为存有...053 BPP.,PP.309。注054 BPP.,PP.287。注055 BPP.,PP.312。注056 见《讲记》,页74。注057 见《讲记》,页87-98。注058 See WG.,...

    蔡瑞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845682.html
  • 明末的诤辩----异议者澄的佛学思想分析(2)

    第三册,卷二十一,页39。 注72 同前注。 注73 澄观在《疏钞》中说:“今四喻中,但用水风,无彼火地。” 见《华严经疏钞》,卷二十一,页4。 注74 见《卍续藏经》第九十六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945686.html
  • 世亲“识转变”与胡塞尔“建构性”的对比研究(2)

    trans.,see《Cartesian Meditation  》(简称《CM》,P.66)。  注72 同,《CM》,P.68。  注74 参考,Ricoeur,前揭书,P.27。  注76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4145689.html
  • 《大智度论》所述“大空”与“无始空”之研究(2)

    研究。页74第三节 “无始空”的内涵及其论证 甲、《智论》对“无始空”的论述 宇宙与生命的肇始问题,一直是人类思想史上普遍引起讨论兴趣的问题。就龙树而言,“无始空”正是对此问题的一个总的解答。...

    游祥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4445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