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282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解读形象,聆听理想——石窟乐舞形象与佛教思想精神

    1993年 版,第13、15、17页。)。“皆空”是指“五蕴”所代表的物质和精神的存在,“皆性 空”,就是说物质与精神在现象虽然有,但自性本空(本质究竟是空)。因为,一切事物 “既是众缘和合的缘起之物”...

    王宁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94478980.html
  • 玄奘瓜州、伊吾经行考

    是疏勒河,也就是蒙古人的布隆吉河(Bouloungir)”[13]。   按,疏勒河,西汉时原名“籍端水”,“籍端”疑是匈奴语或羌语之音译,汉语译为“冥水”[14] ;唐代名“独利河”( 见《沙州...。   [11] 黄文炜《重修肃州新志》。甘肃省酒泉县博物馆校印本,1984年。470-471页。   [12] 前引斯坦因:《玄奘沙州伊吾间之行程》,27页。   [13] 前引斯坦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1779200.html
  • 玄中寺在中国净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检讨

    贾,雁门楼烦人,即今山西省原平市人,至今原平市茹岳村仍有楼烦寺。据《高僧传》记载,慧远13岁时,随舅父令狐氏游学许昌、洛阳一带,“博综六经,尤善老庄,性度弘伟,风鉴朗拔,虽宿儒英达,莫不服其深致。”...

    温金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1879202.html
  • 丝绸之路上的佛寺古刹巡礼(1)

    .1175),该塔为四方形密檐式,13层,总高25.07米。此塔有一奇,若站在其东、南、西、北面约20米处用力击掌,便可听到从塔身发出类似蛙鸣的声音,这是由于声学原理产生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4579232.html
  • 世亲菩萨对《无量寿经》诠释:《无量寿经优婆提舍》(1)

    [8]、《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9] 、《文殊师利菩萨所问菩提经论》[10]、《无量寿经优婆提舍》[11]、《宝髻经四法忧波提舍》[12]、《转法轮经忧波提舍》[13]、《三具足经忧波提舍》[14]等...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41879285.html
  • 世亲菩萨对《无量寿经》诠释:《无量寿经优婆提舍》(2)

    11.435c)这是非常具体的诠释。《宝星陀罗尼经》也将“柔软心”比配于“羼提波罗蜜”(T13.571b)即“忍辱波罗蜜”。依此诠释,柔软心近于“慈心”。   依《正法念处经》,“柔软心”又比配于“...[9] 元魏.菩提流支译。   [10] 元魏.菩提流支译。   [11] 元魏.菩提流支译。   [12] 元魏.毗目智仙译。   [13] 元魏.毗目智仙译。   [14] 元魏....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41979286.html
  • 刘运好:慧远大师行迹考

    寺,后止于东安寺。   晋穆帝永和二年(公元346),慧远13岁。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博览儒道典籍,思致深刻,见重于宿儒英达之士。《高僧传》慧远本传作“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故少为诸生,博综六经...

    刘运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454279422.html
  • 圣凯法师:论三法印的现代意义

    语系经典中并没有见到[12]。在《大智度论》中才明确提出三法印的概念,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说:   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13]   所以...6月第5版影印。   13、《大智度论》卷22,《大正藏》卷25,222a-b。   14、《大智度论》卷22,《大正藏》卷25,223a-b。   15、印顺法师《佛法概论》,155页,正闻...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454379425.html
  • 普賢菩薩在大乘佛教中的定位及表徵

    諸佛唱言,歎深行德。”[13]《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14]   關於諸菩薩中誰為上首,其實經論...,p.797b。   [13] CBETA,T.20,no.1177A,p.733a。   [14] CBETA,T.12,no.365,p. 340c。   [15] CBETA,T.9,no...

    张子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454779430.html
  • “东山法门”百丈怀海·《禅门规式》

    ,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因此发生重要的变化。“安史之乱”(755—763)结束时百丈怀海年仅13岁(马祖去世时百丈怀海38岁),由此可知百丈怀海主要生活在一个由盛世走向衰微的年代。禅宗僧侣的成分构成...

    黄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12779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