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心所现。' [28] 心是本,即胜。识是依,即劣。如《圆觉疏》云:‘生法本无,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 [29] '” [30] 这是说,“...109 页上。
[29] 唐宗密《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序》,《 圆觉经略疏注》卷上 之一,《大正藏》卷三十九,第 524 页上。
[30] 宋延寿《宗镜录》卷 五 十 七 ,《大正藏》卷...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2867027.html
-
着手改革必须把握的要点之一。 宗教是民族文化的社会产物,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思曾经说过:“宗教没有历史,宗教没有同社会的历史相脱离的独立的历史”(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0页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0867170.html
-
南坚参(bsod—nams-rgyal-mtshan)等,奉命往临洮等处回,各献马,驼等物。」所以,北京大能仁寺的番僧来到须弥山景云寺似乎不难理解。 碑文二:敕赐圆光(紫红砂岩,108 X80X 30...
谢继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4067202.html
-
概而言之,敦博本、斯本、北图本均是“以”字,不烦改作“将”。 (30)34页:“善知识,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教……”原本无“于”字,《新本》据惠昕本加。案,斯本、敦博本、北图本均无...
邓文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5867222.html
-
事识”。 以下说为什么只有成佛者能知无明薰习所起诸识。[[30]] 现象世界之实义实只众生心意之意识,众生有心意作用有作用对象而相续作用之时,实对此诸意识境界对象无所实知,若有实知即知其虚妄相即不...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90367297.html
-
所得,即绝待正,也就是二正中的“体正”。 吉藏大师所立“二正”与“三正”的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it30l28x8vg2 ┌体正|绝待正┐ 二正┤ ┌尽偏正├三正 └用正┤ │ └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41267617.html
-
信心;念念不忘父母众生,才有真正的慈悲心。 28、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戏,但是演戏的时候你要认真,不能糊涂,不能当真。 29、能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不放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 30、学佛就是学...
达真堪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52267681.html
-
、传神,且知妙悟,即所谓‘超以象外’。……论画者,喜言唐画尚法,宋画尚理。所谓理者,应为禅家之理,亦即画家所谓气韵。”(方豪:《宋代佛教对绘画的贡献》下。《现代学苑》第七卷,第十一期,第30页。)“...
赖永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91667835.html
-
高小或中学学生,皆能熟读此二书而了其精义,则中国人之病庶其有治乎?[30] 太虚大师奔走一生,开一代新风。其事业的继承者赵朴初、释印顺,分别成为海峡两岸的佛教泰斗,均继承大师的衣钵,注重佛教的理性精神...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93567851.html
-
26
美德与智慧#a27
奉献的生命#a28
服务众生#a29
增福增慧#a30
福慧人生#a31
放生问答#a32
念佛与放生#a...
海涛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10967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