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部30卷)。早期大乘佛典:《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阿弥陀经》、《维摩经》等,由此得以广泛传播,并为日后我国佛教诸宗的产生提供了最初的理论根据。 桓、灵、献三帝间,从印度与西域诸国来华...的直观性与粗糙性,如《述记》(卷30)所说它“行相粗猛”。然而它毕竟是进入了思维的更高一级的阶梯,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同经验认识的直观的距离,已接近了真理的抽象。故可以这样概括,末那识显现的是:显意识与...
余树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1469525.html
-
交流的中心。自汉迄唐,从印度等西域各国前来长安弘法的高僧代不乏人,仅就可考者言之,总数即达40余人之多。赴印度求法的中国僧人、海东僧人也有30余人自长安出发,或南下浮海,或西出阳关,还国后亦多有留居...
陈景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2469537.html
-
到金堂中心的佛教之事。四天王寺在新罗统一三国之后,中国唐朝于西元674年侵略新罗时,为镇国之故,是明朗法师建立的寺院。感恩寺是新罗第30代文武王于东海沿岸的人口建伽蓝,为击退日本的侵略而建立的,途中...
(韩国)李兴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2669540.html
-
余部经中亦密意说阿赖耶识有别自性。谓大众部阿笈摩中密意说此名根本识,是眼识等所依止故,譬如树根是茎等本,非眼等识有如是义。上坐部经分别论者俱密意说此名有分识。[30] 此乃法相唯识宗引他宗派说法,来...,第472页。 [28]《八识规矩补注》卷下,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第473页。 [29]《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卷下二,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第566页。 [30]《成唯识论》卷...
释见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25669702.html
-
记,两经同时与南传经藏《增支部?八集》( a n guttara-nik a ya , atthaka-nipata )第30经的〈阿那律经〉( anuruddha )对应。 所谓的“八大人念”,对应...
黄国清 释性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64569815.html
-
up, upwards, 〝向上〞之 意。(注 30)以上三组梵文群都有“出生”之意,在该经 即是投生于弥陀佛国之意,也即是汉译净土经典中的“往生 ”的原意了。(注 31) ...人物传记的年限 ,即是收集在 519 年之前 (做古 )的人物,非完 成传记的时间。郑郁卿于其书中曾揣测:“慧皎可 能在其 30 岁时才著笔”,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7,,P.12....
释道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22869825.html
-
比丘的处罚。.[30] 这里可以看到佛陀不是重男轻女,比丘做不对时,佛陀也没有放过比丘,不只要比丘承认突吉罗罪,还不让比丘尼顶礼那些比丘,作为对他们的处罚。 另外佛教的制度也不是只有女顶礼男,如“...小品〉PTS.V ii.183。M 9.271。 [30] 《巴利律》〈小品〉PTS.V ii.262。M 9.455-6。 [31] 被比丘尼诵或宣布三次,成为不顶礼的比丘,当比丘尼遇到他不比顶礼...
萧贞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25169834.html
-
生经变及び下生经变”,(东京)金尾文渊堂,1937年,1943年再版 望月信亨:印度及び支那於ける弥勒崇拜の史实,《大正大学学报》30、31卷合刊,1940年 望月信亨:生天思想と兜率上生,《...
王惠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41369910.html
-
留学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30卷第3期,2003年,第87页。 本文原文 与文献搜集者同时或稍后不久,由日本军部出身或者和其有关?接受特殊任务的一批日本人,如成田安辉?矢岛保治郎?野元甚藏?... studies.”(Y.Nishi and Y.Nagano) Senri Ethnolgical Reports No.19,国立民族学博物館, pp.1-30,200年。Bon Studies ...
樱井龙彦 李连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45969944.html
-
出家10年多。她从小没父母,后来生活受挫,乞讨流浪到了这里,住持与她有点亲戚关系就收留了她,从此落发为尼。 访谈对象4,藏族,30岁,24岁出家,出家6年多。她16岁出嫁,婆家对她不好,“回趟娘家...
刘夏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51269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