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9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庄子与禅(1)

    参看《祖堂集》中的〈达摩传〉,见《禅宗隽语录》(九龙:菩提学社,1986年),页40-76。  105页  三  按菩提达摩,简称达摩,依照宝志和尚的说法,他是“传佛心印”的观世音菩萨之化身,原是南...

    罗锦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648129.html
  • 天然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禅教并重的宗趣观

    混同于神我,至令认贼作父。“不自生”即龙树菩萨(约150——250)《中论》所说“诸法不自生”,论旨在破遣认为诸法从自体生之妄见而彰显“万物无有从自体生,必待众因”的缘起性空之理,[76]当时禅者又往往...。(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六〈如来性品〉第四之三,T12, p.401.1.)延寿用以指那些混同神我为自在我者。  [76] 龙树造、亲目释、后秦·鸠摩罗什译:《中论》卷一亲目释,T30, ...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0148168.html
  • 阿赖耶识之「无明、爱结、有识之身」经证考察

    的「生身亦是无漏」。总之,佛的「生身」从漏(无明、爱)生,故说为有漏;可能引起他人的贪、嗔、痴、慢(漏)故名有漏。[23]   以上是《大毗婆沙论》卷76「结蕴」讨论「有漏、无漏法」时所说「佛生身...

    惠敏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0848188.html
  • 定义大乘及研究佛性论上的一些反思(1)

    古正美(新加坡国立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三期(1998年)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印行页21-76 --------------------------------------------------------------------------------. 页21 提要在过去,许多学者都用“菩萨”此词作为界定“大乘”此词的标准。笔者认为,这种用“菩萨”定义“大乘”的方法...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348413.html
  • 定义大乘及研究佛性论上的一些反思(2)

    见陈真谛译,《转识论》,《大正》卷31,页61-63。76 见后详述。 页57 以其不去。然者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何则?求向物于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9 陈天竺三藏法师真谛译,《婆薮槃豆法师传》,《大正》卷50 ,页191。 页76 系与大乘佛性论的发展重叠的结果,我们...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348414.html
  • 实在与知识

    什麽工具性,无所谓对象的把捉,形式的把捉以及将视觉传到心灵中等。认知有诸感觉,有诸概念,在诸感觉和诸概念之间有一种调和作用(注76)。如果我们愿意的话可以推断性的说,在概念范域内,概念是我们对某个特殊...

    张尚德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548418.html
  • 大乘经教育思想及其方法之研究----以《妙法华》为主轴

    存在,为究竟真理(注76)。   又主张诸佛只是一佛,可就都是释迦佛之化身;论时间,存在在无量亿劫;论空间,存在在无量他方国土;论佛数,则是无量恒河沙数……而诸佛的出现,...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448439.html
  • 南诏佛教考

    术》,第118号(1978年5月),页79–81。  注42: 印顺,《中国禅宗史》(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76  年),页421–424。  注43: 冉云华,〈宗密传法世系的再检讨〉,收录于冉云华...于《云南  大理佛教论文集》,页 121-126。  注76:[明]杨慎,《增订南诏野史》,上卷,页35。  注77:[唐]樊绰,《蛮书》,卷十,页238。  544 页  九世纪在南诏弘传密法最重要...

    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148451.html
  • 释恒清著:《宝性论》的研究(1)

     三昧为胎藏,大悲乳养人。”(注75)  《宝性论》也说:  “自性常不染,如宝空净水,  信法及般若,三昧大悲等。”(注76)  再者,二论提到“果”义时,均举“常乐我净”为涅槃果即“诸佛所  有...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348456.html
  • 禅话传统中的叙事与修辞结构

    history," "Nietzsche, Genealogy, History," A Foucault Reader, 76-100。 (注 17) McRae, "The Story of ...

    吕凯文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54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