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三报论》在中国佛教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沈去疾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东晋慧远大师所著的《三报论》是中国佛教因果理论的奠基石,在此后一千五百多年中奠定了中国佛教因果理论的基础,从此,作为外来传入的佛教在中土扎根生长,无论王室官宦乃至民间百姓,深入人心。与中国上古以来的传统哲学善恶报应说、汉代的天人感应说密切相融合,形成了一个颇为圆满完整的理论学说。由于这一佛教因果理论的成立,顺章顺理地取得了中国社会的认可,也得到了儒家思想的支持,使得佛教其他经典在以后得以顺利地传入和传布。在佛教众多的经典理论之中,三世因果学说、因果报应理论是其最重要的根本理论。
  慧远祖师的《三报论》是他对中国佛教的杰出贡献,是净土宗的最基本理论。《三报论》文字浅显、通俗易懂,避免引用诸多佛教的专用名词,而处处以人们所最关注的善恶祸福为中心纲要,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将复杂深奥的佛理加以简约化、通俗化。在文章一开始,就于起首明白晓畅地提出“业有三报” ,并且把三报的定义确定下来,是本文的一个鲜明特色。
  (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受之无主,必由于心。心无定司,感事而应。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先后虽异,咸随所遇而为对。对有强弱,故轻重不同。斯乃自然之赏罚,三报之大略也” 。
  这一节简明扼要的短短文字将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阐讲得透彻无遗。深入浅出地概括了作者所要论说的“三报”因果的全部精神。这一节文字写得极好,在给了“三报”定义之后,紧紧追接提出了“报”“受之无主,必由于心”。因而随着一切事物环境的转变而变更。是以“心无定司,感事而应”。引出了下文的“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 ,“对有强弱,故轻重不同” 。可以这样说,千百年来对于种种难以计数的因果现象的解释,无论怎样长篇累牍,再多再详也越出不了这个范畴。文章开首提到的“经说业有三报”中的业,这个“业”是佛教专有名词,意为造作、作为,泛指人的一切身心活动。梵文Karma的意译,音译为“羯摩” 。业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不善不恶)。由业带来了报应,即果报。而人的行为又可分为身、口、意三业。业是报产生的条件、原因,故又名为因。报是业因的结果、报应,故又称为果。
  在这一节文字中除了“业”之外,还讲到了一个佛教中的重要概念:“感应” 。所谓“心无定司,感事而应” 。佛教所讲的感应是心理感应,人心与一切天地、动植物种种环境之间都有感应存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易经》中就强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结论就是天道的因果报应,福善祸淫。在《左传》、《周易》、《战国策》……等古籍中所载的善恶报应的纪实故事不胜枚举。至汉代大学者董仲舒在此基础上总结、升华,建立了天人感应学说。在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传入中国之前,这两种古典的中国因果理论善恶报应说和天人感应说一直在解释历史和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因果现象。这种中国传统的善恶有报的观点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面前,往往不能自圆其说。现实生活中,善无善报,恶无恶报,甚至善逢灾祸、恶享福禄的现象是太多了,要照中国传统的一世因果、善恶有报观点来讲,殊难令人信服。佛教正是在此节骨眼上解答了这个难题。就是本文提出的报有三种:现报、生报、后报。人生能见的为现报;人生在今世所作的善恶业,要在下一世结果报应的为生报;后报,则是到以后二世、三世、甚至十世、百世才得果报。答案肯定明确,有因必有果。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所谓“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 ,这才切入了文章议论的中心主题: “相参坏佛教者,以有得之世,或有积善而殃集,或有凶邪而致庆,此皆现业未就,而前行始应。故曰祯祥遇祸,妖孳见福,疑似之嫌于是乎在。何以谓之然?”
  在此慧远大师用了佛教三世因果的说法,说明今世祸福,皆决定于前世善恶。你今世所作的善行还未受现报,你过去世的恶业先熟要报应了,才会出现“祯祥遇祸”的现象。因为佛教认为人死身体不存,但神识不灭,转世后仍在六道中轮回。待到时机成熟,心与事感应,果报即生。至于感应的时间,要视条件机遇而定,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机遇没有,果报就不会产生。但佛教认为人的心力是很大的,常常会催熟果报的到来。
  文中特别先提出“凡在九品,则非三报所摄,然则现报绝夫常类。可知类非九品,则非三报之所摄。何者?若利常交于目前,而顿相倾夺,神机自运,不待虑而发。发不待虑,则报不旋踵而应。此现报之一隅,绝夫九品者也” 。
  《观无量寿佛经》中将往生净土的人分为上中下三品,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为上中下三生,共分为九品。符合九品条件往生净土的人,自然不受三报。而慧远大师同时也指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之现报只仅是一种特例。在“顿相倾夺,神机自运,不待虑而发”的情况下才发生的。所谓“发不待虑,报不旋踵而应。”一般情况下都要过一段长时期,甚至来生或以后多生中才报应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三世因果,即是指佛教所说十二因缘,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部分。十二因缘又称为十二支,其中每两支间互为因果。彼此间为一因果循环链,彼此之间依次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之相互依生的因果关系。一切众生在未获解脱前都是照三世两重因果顺序循环链来往返于六道中轮回。一般来说,业报是一种定报,即前世所造业定下的果报,到时一定必受。慧远大师在文中指出:“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 。这就是定业难转,我们可以联想到历史上琉璃王率军攻打迦毗罗卫国,覆灭释迦族的故事,当时佛陀还在世上,却也因这定业难转而无可奈何。大目犍连施展神通将五百个释迦族人藏在钵中,救出城外。可是打开钵盖一看,五百人都已化成血水。这件事说明了“神通敌不过业力” 。因此可证,有因必有果,果熟必生报这一法则的铁定不移。
  我们可以看到在《三报论》这篇文章中,包蕴了如此丰富的佛法基本理论,而作者的高明之处正是不谈那些艰深的佛教专门名词,不去诠释那些佛教教理深奥复杂的概念,而是深入浅出、层层深入地抓住了“三报”这个主题,始终环绕“业有三报”来阐发他的佛教因果报应观点。慧远大师说他著《三报论》的目的是:“因俗人疑善恶无现验作” 。净土宗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就是去疑生信,对于往生西方净土持坚定不移的信念。慧远大师的《三报论》不但完满地解答了中国传统因果报应理论上所不能解决的疑义,而且为佛教净土宗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此之后,从慧远初祖直到近代的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对于佛教因果报应的阐讲一直不断,但都是援引古今社会中的实例,或名人轶闻为多,却再也没有能够象慧远大师这样广证博引,集中了那么多的佛法上的基本概念从理论上来分析阐明因果报应的本质。无论佛教的哪一宗哪一派,只要是释尊传下的正宗门派,在研究修习佛法越到深入越会觉得因果理论的重要,三世因果报应的铁定不移。所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直到我们如今,一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慧远祖师当时所面临的那种“因俗人疑善恶无现验而作”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能够相信有因果的只是社会上一小部分人,就是在今天的佛教四众弟子中,能够真正深信三世因果报应的怕也不是很多。而实际上,只有真正坚信承认三世因果,才能算是一个佛教徒。可见慧远祖师的这篇《三报论》在今天仍是我们必须修学的一份珍贵经典。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