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关于加强人间佛教理论研究的建议(*)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曾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当代中国佛教在建立和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适应的体制的过程中有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其中宏观的人间佛教问题是带有指导意义的理论问题,是有必要组织力量进一步加以研究和阐明的。中国曾是历史上北传佛教的中心,对亚洲各国的佛教文化发生过极为重大的影响,在当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应当首先指出的是,中国佛教协会和前不久去世的中国卓越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已经在一些文章和报告中阐述过这个问题。1983 年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二次会议正式提出人间佛教的思想;赵朴初先生在 1987 年中国佛教协会五届代表会议的报告中又对人间佛教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并在佛协章程中提倡〞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思想〞;1986 年赵朴初会长在《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的文章和后来发表的其他的一些讲话中一再地阐述了这个问题。1993 年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修定的《中国佛教协会章程》已对佛协的职能作了重大改变,佛协从中国各民族佛教徒的〞联合组织〞改为〞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对全国佛教组织和寺院具有统一领导、协调的职责。

我想,赵朴初先生和佛协领导一再提倡人间佛教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让佛教贴近现实生活,将佛教信仰、佛教自身建设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密切结合起来。

我也注意到,在台湾地区的佛教界的一些教团也主张人间佛教。例如,以星云法师为首的佛光山教团在其国内外的组织中是积极提倡人间佛教的。星云法师写过《佛光山的性格》、《佛光山对佛教的影响》、《怎样做个佛光人》等,对所说人间佛教作了明确而通俗的解释。中华佛学研究所所长,正在筹建法鼓山的圣严法师近年也提倡人间佛教。当然,由于所处环境不同,他们所说的人间佛教与大陆佛教界所提倡的人间佛教在具体诠释中也存在不少重要差别。

当前学术界正在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按照党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对在两个文明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我想,对于人间佛教这样的理论问题,也有必要在以往赵朴初先生和中国佛教协会已经提出的人间佛教理论的基础上,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以便丰富它的内涵,扩大它在现实中的指导作用。

为了将这一研究引向深入并取得成效,我作为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界的佛教研究工作者,认为由中国佛教协会出面联络并组织教内外的学者对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开展认真的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也最为合适的。

这里把我的一些想法提出,仅供诸位领导和学者参考。

一、围绕〞人间佛教〞所应研究的方面

1、古代中国佛教作为北传佛教的中心,具有些什么民族特色?在当前新的国内外的环境中应当继承发扬哪些方面,改进乃至舍弃哪些成份?

2、日本和韩国等国的佛教在进入近现代以后在组织、教义和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怎样的变革?中国佛教在今后的自身建设中结合本国的具体环境和实际情况可以从中汲取哪些有益的东西?

3、〞人间佛教〞的佛典依据,以及中国进入近代以来佛教界的学者关于人间佛教的理论主张。

4、以往中国佛教协会和以赵朴初先生为代表的领导人关于人间佛教有哪些论述、文章和报告,基本出发点和含义、精神是什么?

5、在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适应的历史进程中,应当付予人间佛教以怎样的内涵?这一理论能否在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徒的正当权益,加强佛教自身的建设,团结佛教徒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6、人间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伦理道德有什么关系,如何将佛教的基本戒律与社会公德、行为规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消除公害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7、当代中国人间佛教的基本教义应当主要包含哪些内容?是否等同于所谓〞通佛教〞?它对于大小乘、各个宗派的超越和融摄的关系如何?

8、人间佛教与四化建设。

9、人间佛教的组织管理、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

二、深入开展人间佛教研究的方法

1、通过组织系统,号召和组织教内外的佛教学者对人间佛教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2、在《法音》、《中国佛教文化》和其他刊载佛教文化研究文章的刊物上经常刊登论述人间佛教的文章,并组织学者撰写研究人间佛教的著作。

3、经过认真地筹备,召开地区性或全国性的人间佛教研讨会,出版专题论文集。

4、希望在适当时机,以中国佛教协会报告或有关负责人的名义发表关于人间佛教的理论文章,并以通俗的简明扼要的形式向僧俗信徒进行宣传,陆续将一些得到共识的研究结果写入各级佛教院校的教科书之中。

5、设立人间佛教研究基金,对人间佛教的研究给予资助或奖励。

以上是我初步提出的一些设想,仅供诸位参考。若有不妥当的地方,谨望给予指正。

1995 年 5 月 10 日草拟,2000 年 9 月 1 日修改

(*.) 此为在 2000 年 9 月 18 日-19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与世界宗教研究所当代宗教研究室联合举办的〞宗教与社会〞的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