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略论宗教的根本特征和佛教的两大特色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肖大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略论宗教的根本特征和佛教的两大特色
  肖大志(达之)
  一、超越幻象:宗教的根本特征
  众所周知,相对于世间具体的错综复杂的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宗教更关心的是永恒的问题、超越性的问题、本原性的问题等宇宙和生命的根本问题。对永恒的企盼,对广阔无穷的宇宙时空的探究,对短暂的人身、无常的际遇和狭窄的生活领域的超越,对生活终极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对生命究竟实际的追求,也即永恒的问题、超越性的问题、终极问题、生命的归依问题,不是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仅限于对现实生活的技术分析、理性思辨、情感抒发所能解决的,这些还很不够。生命的本质是神奇的,是日常经验和科学所不能解释的。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死问题,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的问题,也就是前世今生后世及永生的问题,这才是究竟、根本的问题,才是生命本身的问题,也是生命的终极关怀问题和生命意义之所在的问题。虽然,在一些人看来,这些问题,相对于现实的具体的社会问题,显得有些虚幻,有些不着边际,甚至被误解为逃避现实和消极无为,这也许是一些人诟病宗教的根本原因。其实,反过来,你不愿意追寻和探究那看起来永无止境、永无谜底的问题,又何尝不是一种逃避或回避?仅仅局限于短暂的今世、无常的人身、渺小的地球、狭窄的营生,又何尝不是一种迷失或颠倒?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幻象?因为不管怎样,思考生命的终极问题,思考生命的归依之处,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而这些终极性的问题,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影响其实也是最根本、最深刻的。信仰问题是人生精神之支柱,是社会稳定之纲纽,是文明繁衍之根基,这也是宗教的意义、作用之所在,也是几千年来,人类宗教的存在基础。总之,任何宗教之信仰都有来生信仰(或永生信仰)的内容。因为,归根到底,只有把眼光放至无穷广阔的宇宙时空中去看待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社会现象,才谈得上是一种宗教理念和宗教情感。超越短暂人身和狭隘时空的来生信仰或永生信仰,这,也许可以看作是一切宗教的根本特征。
  大凡宗教都具有出世间的倾向,因为宗教乃是对宇宙人生究竟真理与真相的追求、思索、体悟。因此,任何宗教都不可能满足于充满痛苦与缺憾的现实世界,也不可能停留在仅对短暂而狭隘的人类生活现状有所改善的功利主义目的,它必然要求超越现实生活的束缚,乃至超越一切时空的限制,去追求更宽阔、更理想、更完美的彼岸世界。因此,任何宗教在究竟的意义上都必须否定或者说扬弃现实人生。虽然,在特定的意义上,彼岸与此岸融为一体;虽然,在特定的意义上,现实世界也是圆满的。
  相对其他宗教而言,佛教出世间的特色是比较鲜明的。在佛教看来,现实世间,或者说世俗人生,是充满痛苦、烦恼的渊薮。相传释迦牟尼为悉达多太子时,外出看见的是生老病死的人生痛苦面目,是弱肉强食的众生生存悲剧。更深层次的思考,他发现世间的一切无常、无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露电。因此,不管是大乘、小乘、入世、出世,佛教首先强调的是,对于现实世间和世俗人生,要发起厌离心、出离心,因此,佛教对生命意义的看法肯定具有消极、悲观的一面或者说悲剧的色彩。但是,大乘常、乐、我、净的圆满观点,才是佛教的落脚点和归宿。当然,不论是苦、空、无我、无常,还是常、乐、我、净,无论是轮回苦海,还是圆满果海,佛陀的各种观点都是应机说法,但佛陀最后的观点、佛陀对宇宙人生的最终信念,无疑不是悲观消极的,而是非常圆满光明的,这应是大乘佛教的究竟旨趣。
  尽管佛教的出世间特色比较鲜明,但是,应该看到,出世间的倾向,属于宗教的超越性的来生或永生信仰的表现,属于一切宗教的共同特征。
  二、众生平等,凡圣一如;摒弃戏论,如救头燃:佛教的两大特色
  再来说说佛教的两大特色,佛教的特色当然很多,但是在此只说其两大比较鲜明的特色。如前所述,佛教与其他宗教类似的地方是,它的旨趣也是关心超越性的终极问题,它也有来生信仰、彼岸世界、善恶苦乐、道德说教等内容,也并不否认大千世界茫茫宇宙有不同于人类乃至高出于人类的其他生命体乃至一些神灵的存在。但是,佛教的第一个特色就是,它与其他宗教的有神论特别是一神论保持着距离,因为它否定唯一的主宰(创世主、造物主、上帝、真主),否定不变的宿命,强调前世业力、外界因缘和自身努力(心力)的相互作用,为此,佛教高调提出“众生平等,凡圣一如”的观点。对佛教的这个特色,也是要超出一切虚幻的个别的暂时性的现实表象,从宇宙生命之根本实相上才能真正理解的。佛教的超越,是超越短暂的一期人身,超越狭隘的我执,同体大悲。
  佛教认为现象界的根本法则是缘起,因此否认有一个无所不能的主宰一切的人格化的上帝,认为从生命的根本上说,众生平等,惟我独尊。所谓惟我独尊,指的是并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神、哪一个佛高高在上,而是指:从生命本质看,每一个生命内在核心皆有佛性,这样具有佛性的每一个我、独一无二的我都是最尊无上的。
  佛教中关于法法平等、众生平等、众生同体、同体慈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以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观点,还有凡圣同体、佛魔同体,等等,都是其教义的精华。 [注1]
  众生平等的内涵,具体到政治社会理念和现实生活上,更要具体看待。[注2]
  佛教关注超越性的终极问题,但是它并没有在弃舍短暂无常的现实的虚幻性的时候,迷失于另一种超现实的抽象的虚幻性。因此,佛教的第二个特色,可以用“摒弃戏论,如救头燃”来概括。佛教不讨论诸如世界的第一因、有限或无限等问题,佛教认为,在人短暂而宝贵的一生中,应该着力解决出离生死、断除痛苦、熄灭烦恼,以及与此相关的前因后果、究竟安稳等根本问题,既不应该为那些世俗的名利去不择手段、殚精竭虑地营求、争夺,也不应该在那些无关紧要、虚无缥缈、不可能由思辨加以解决的哲学问题上耗费心力。如《无量寿经》云“世人共争不急之务。”《法句经》云:“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释迦牟尼生前,曾有外道将十四个哲学问题(类似于康德的几个二律背反或者说哲学悖论)向他提出来进行问难。释迦牟尼认为,这十四个问题,无回答之意义,故舍置不答,是谓“十四无记”[注3]。为此,佛教提出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以及业(羯磨)、灭(涅槃)等等。涅槃,这种圆满的觉悟境界熄灭了一切业和痛苦,远离了一切颠倒妄想和戏论,超越了一切哲学玄思、逻辑推论和词辩。
  佛教认为人生最高境界的就是佛教的“涅槃”,而只有佛才能完全达到这样的境界,因此,佛教的最高境界或者说极果就是佛。佛教认为,诸天天主尽管福报广大、神通广大,却并非主宰一切、无所不能。佛教也不承认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万能的上帝或真主。在佛教的神圣体系中,神(天神)的地位并不是最高的,圣者(佛、菩萨摩诃萨、辟支佛、阿罗汉等)的地位高于神(天神)。佛教的最高境界或者说极果是佛,而佛尽管穷彻法性,得大自在,有无量的神通与方便,能普度无量的众生,但仍然不能灭定业、不能化导无缘、不能度尽众生界(即所谓佛“三不能”)。佛教认为,众生的生死轮回或者解脱生死,都是自作自受,是业的作用,是因果法则的体现。世间、出世间一切凡圣,都要受此法则的限制。宇宙万象的成、住、坏、空,循环不已,同样是因缘聚合、离散的必然结果,绝不是某一个现实或虚幻的人格(或者说神格)可以任意支配的。佛教同时认为,一方面,佛佛平等,而且,佛,也如恒河沙一样,遍及宇宙,相对于无穷无尽的存在,一切个体都是整体的化现,可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没有什么唯一的至高无上,那不过是众生的妄想和与生俱来的我慢而已。另一方面,从本性看,众生皆有佛性,都有完全觉悟也即成佛的可能,因此,在生命根本的问题上,众生平等,众生即佛。这就回到了佛教的第一个特色。
  结论:佛教既是超越性的不可思议的觉悟,也是现实性的朴素无华的觉悟
  不要把佛教误解成抽象玄虚的无意义的谈玄说妙,也不要把佛教曲解为迷信和幻想。佛法诚然博大精深,有微妙幽玄的地方,也有朴实平易的地方,但是其指归始终是着眼于现实人生,包括对现实人生的深刻洞察、批判和超越,因此,不能把佛教义理等同于空谈,不能将其误解为虚幻,更不能将其曲解成欺骗和空想。与此相应,不能把佛教理想与现实脱离、隔绝开来。佛教理想的人格——佛,就是觉悟者而已,狭义地说,就是作为现实生活中人类平等一员的释迦牟尼佛为代表的许许多多的觉悟者,广义地说,就是广袤的宇宙中过去现在未来如恒河沙般无量的觉悟者;佛教理想的境界——涅槃,说透了就是彻底觉悟、就是熄灭烦恼,虽然这确实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在短时间,在小范围,在人类社会,这也许是很希罕的事,但是,放到无穷无尽的宇宙时空去看,就是很平常的事了。同理,佛教理想的国土——净土,可能与现实人间还相隔着漫长的时间或遥远的空间,但也绝不是虚无缥缈的不可能实现的梦幻。
  [注1]众生平等:佛教认为,在值得怜悯和具有佛性上,众生皆平等无二。生佛一如: 谓众生本具之理性与诸佛之法身,乃平等无差别。又作迷悟不二、生佛不二、生佛平等、佛凡一体、凡圣一如、凡圣不二。谓众生与佛,二者非个别之存在,乃相即不二,其间含有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意。三无差别:佛教认为,心、佛、众生三者在本质上无差别。《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载佛言:“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阐提等亦有佛性。” 《景德传灯录》卷25载: “师(玄则禅师)谓众曰:诸上座尽有常圆之月,各怀无价之珍。所以月在云中虽明而不照,智隐惑内虽真而不通。”《印光大师文钞》云:“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但以迷而不觉,初非有失。”
  [注2]在社会政治方面,释迦牟尼佛一方面赞成某种民主、平等的形式,比如僧团就是,这在2500年前的印度社会当时是非常可贵的;另一方面,释迦牟尼也主张一种开明的精英、贵族政治(但不是专制暴政和等级制度,释迦牟尼佛对此历来持反对态度),这在当时也是很开明的。至于说很多人见到释迦牟尼佛,都是五体投地,一些网友竟然认为是不平等。这个,可能就是对古代、尤其是古代印度的不了解。古代社会的尊卑观念,是比现代强很多,哪里都难免。中国就不说了,想想100多年前的中国,也就可以推想其它了。具体到古印度,古印度社会的礼节,是非常烦琐而严格的。对于长者、特别是尊者,都是实行胡跪(也就是五体投地)的礼节。总之,这是个时代的礼仪问题,佛教不可能绝对地超脱时代,也肯定会随时代而有所变化的。至于说佛教的偶像崇拜,学术界的讨论很多,一般都认为是教外一些人对佛教不了解、以表面形式(尤其是寺庙的佛菩萨像)看问题、先入为主的结果。佛教本身不属于偶像崇拜,这也是中外学术界大体的认同,这个也不想多说了。还有人说佛教的众生平等,把人与禽兽同列,是践踏人性,等等,也是对佛教的曲解或误解。
  [注3]涅槃,作为一种境界,生前死后皆可获得。然而,一般人基于人类常情之颠倒妄想,心中总还有一些疑惑:佛陀圆寂以后,究竟去了哪里?究竟还是否存在?对此,释迦牟尼生前,曾有外道将十四个问题向他提出来进行问难。释迦牟尼认为,这十四个问题,无回答之意义,故舍置不答,是谓“十四无记”。这十四个问题是:
  (1) 世界(及我)有常(时间之有限)?
  (2) 世界(及我)无常(时间之无限)?
  (3) 世界(及我)亦常亦无常(时间之既是有限又是无限)?
  (4) 世界(及我)非常非无常(时间之既非有限又非无限)?
  (5) 世界(及我)有边(空间之有限)?
  (6) 世界(及我)无边(空间之无限)?
  (7) 世界(及我)亦有边亦无边(空间之既是有限又是无限)?
  (8) 世界(及我)非有边非无边(空间之既非有限又非无限)?
  (9) 如来(此际意指众生)死后有?
  (10) 如来(此际意指众生)死后无?
  (11) 如来(此际意指众生)死后亦有亦无?
  (12) 如来(此际意指众生)死后非有非无?
  (13) 命与身为一?
  (14) 命与身为异?
  为什么说这十四个问题无回答之意义呢?释迦牟尼认为,这些问题对解脱人生的痛苦是毫无帮助的,只会徒添烦恼而已。在《中阿含经·箭喻品》中,释迦牟尼向鬘童子解释自己为什么不回答这些问题时说:“鬘童子,为什么我不解答这些问题呢?因为它们没有用处。它们与修炼身心的梵行根本无关,它们不能令人厌离、去执、入灭,得到宁静、深观、圆觉、涅槃。因此,我没有为你们解答这些问题。那么,我所解释的又是什么呢?我说明了苦,苦的生起,苦的止息和灭苦之道。鬘童子,为什么我要解释这些呢?因为它们有用。它们与修炼身心的梵行有根本的关联,可令人厌离、去执、入灭,得到宁静、深观、圆觉、涅槃。因此我解释这些法”。
  上述十四无记皆属于“戏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因而毫无意义的言论。而且,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四句分别”的问题。所谓四句分别,即以肯定、否定、复肯定(或部分肯定)、复否定(或部分否定)来分类诸法的一种形式。然而,佛教之真理无法仅以此四句分别而把握之,因为绝对真理乃空不可得,是不可思议、离言绝虑的,纠缠于四句分别,实际上只是众生的迷执邪见而已。说到底,对宇宙人生真理的体认,绝不仅仅是谈玄说妙,其本身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命体验过程,它所臻至的境界,用任何语言文字从理论上进行阐释是无法究竟的。正如《中观·观涅槃品》所言:“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又如南泉普愿禅师所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直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洞豁,岂可强是非也!”换言之,迷时“动念即乖”,悟时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乃至“名言道断,心行处灭”。
  中观学派的认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其“真俗二谛”与“八不中道”上。所谓真谛,又称“第一义谛”、“胜义谛”,指圣智所见的真理,即真实平等之理。所谓俗谛,又称“世俗谛”、“世谛”,指世间的一般常识,即世俗差别之理。佛教的二谛说,在大小乘诸派中均有较多的阐述,但把二谛说作为根本的认识原则的是中观学派。中观学派的中观、中道,就是综合真俗二谛去看待世界万物,既不执着于空,也不执着于有。所谓八不中道,又称“八不缘起”、“八不中观”等,就是《中论》中所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意谓宇宙万法,皆由因缘聚散而有生灭等现象发生,实则无生无灭;如认为有生或有灭、有常或有断、有一或有异、有来或有去(出),都是偏颇一边的戏论;离此二边而说“八不”,即是息灭戏论的中道之理,即能与实相相应。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