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玄奘顶骨舍利承传南京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玄奘顶骨舍利承传南京
  玄奘是世界闻名的佛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他于唐代贞观三年从西安(时名长安)出发西往印度求取佛经,历尽艰难险阻,16年后学成并携带经书回归长安,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编者按】玄奘是世界闻名的佛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他于唐代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从西安(时名长安)出发
  西往印度求取佛经,历尽艰难险阻,16年后学成并携带经书回归长安,在大慈恩寺等处翻译佛经达19年,对中外文
  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玄奘圆寂于长安玉华寺,享年65岁。此后,关于他的顶骨舍利
  珍藏何处便成为众说纷纭之谜。本文作者曾走访海峡两岸的神州各地及日本的本州岛,寻访玄奘法师顶骨舍利的下落,
  从而解开了这个谜。
  玄奘顶骨几经辗转奉安金陵
  人们知道玄奘法师,多半源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那个动不动给爱憎分明的孙悟空上紧箍咒的、老是分不清是非的唐僧。虽然同属于艺术形象,孙悟空是作家想像的神话英雄,而唐僧却是个非虚构的历史人物,只是真正的玄奘法师远比吴承恩笔下的唐僧伟大得多。
  笔者曾寻访过河南洛阳的“玄奘故里”。玄奘出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洛州缑氏陈河村,即今偃师县缑氏镇境内。他的原名陈韦,法名三藏,唐僧是他的俗称。玄奘高祖陈湛,北魏清河太守;曾祖陈钦,北魏上党太守、征东将军,爵封南阳郡开国公;祖父陈康,北齐国子博士,又任礼部侍郎,食邑河南,始定居于洛州缑氏。父陈惠,曾任江陵县令,母宋氏,隋洛州长史宋钦之女。陈惠夫妇生有四子一女,玄奘在诸子中排行第四。玄奘5岁亡母,10岁丧父,11岁随二哥长捷到净土寺念佛,13岁在大理寺破格剃度为沙弥僧,从此矢志不渝,弘扬佛法。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公元627年),28岁的玄奘开始“西天取经”的壮举。他以十年艰辛九死一生,跋涉五万公里,终于到达印度最有声望的那烂陀寺求学。五印度各邦国的盟主戒日王阅读了玄奘用梵文写的论文《制恶见论》1600页,实为折服,特意为玄奘在曲女城举办全印度佛学辩论大会,与会者中王公贵族和各派高僧主讲佛法,都是博古通经的各派学术精英。玄奘不过是个中国留学僧,却独踞高坛主讲《大乘论》18天,雄辩滔滔,始终没人敢出场和他辩论。
  公元642年6月,玄奘谢绝戒日王的再三挽留,东行回国。玄奘取经之初,唐王朝刚刚立国不久,西北突厥强大,边关封锁极严,玄奘在凉州曾遭到官府的通缉。而15年后唐王朝的“贞观之治”,使国力日强。唐太宗李世民收到玄奘回国的表文后欣喜异常,当即派人到于阗迎接慰劳。3年后,玄奘带着675部经卷回到长安,他还带来金檀佛像7尊、佛舍利(即佛骨)150粒,长安万人空巷热烈欢迎,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
  当玄奘赴洛阳谒唐太宗于洛阳宫仪鸾殿后,给唐太宗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太宗思贤若渴,劝玄奘还俗辅政,可以委重任。玄奘不愿做官,表示将余生致力于佛经翻译,望朝廷给予资助。唐太宗一口答应,请玄奘栖居长安弘福寺译经。此后,玄奘埋头译经19年,译出经论75部、1355卷。他把《老子》这部中国哲学名著译成梵文传给印度,并把印度失传的佛典《大乘起信论》从中文还译成梵文,保存了印度古代佛教典籍。玄奘翻译的经文达1300多万字,数量与质量都前无古人。
  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为贮藏“西天取经”带回的佛经和佛像,免遭风雨侵蚀及火灾等意外,经朝廷批准,在长安慈恩寺西院建造佛塔。此塔五层全用砖石造成,高180尺,建塔时玄奘“亲负篑畚,担运砖石”,这就是闻名至今的西安大雁塔。
  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2月5日夜半,玄奘圆寂于长安玉华寺,一脸安详,神态自若,享年65岁。唐高宗闻讯悲痛万分,长叹曰:“朕失国宝矣!”高宗下令为玄奘举行国葬。有数十万人参加了隆重的葬礼。玄奘先被安葬在长安东南白鹿原,次年又迁葬于樊川北原,建塔安奉,后由唐肃宗题塔额“兴教”,即今兴教寺。
  玄奘遗骨在战乱中几经辗转,迁藏至终南山紫阁寺。330多年后,宋太祖端拱元年,紫阁寺毁于战火。一位来自金陵(即南京)天禧寺的住持可政法师来此朝拜终南山,眼见寺颓塔倾,不免伤感,但在危塔内发现玄奘顶骨,顿时喜出望外。他不远千里,将其背迎至金陵天禧寺,于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建塔奉安。
  战火中顶骨失踪,百年后重现世间,遭到日军觊觎
  从此,玄奘顶骨与南京便结了缘。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由守仁和尚迁藏于天禧寺之南岗三藏塔。明成祖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天禧寺遭遇火灾,明成祖在原址修建了大报恩寺,在寺内继续供奉玄奘顶骨。清代末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在南京与清军激战,大报恩寺毁于战火,自此玄奘顶骨在南京“失踪”。南京博物院将大报恩寺拱门碎片拼接复原,足以想见当年的辉煌规模。
  约过了100年,1943年2月,侵华日军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施工,兴建“神社”,意外地发掘出玄奘顶骨舍利的石函,还有众多佛像、佛器和珠宝。负责施工的日军部队长高森隆介喜出望外,当即意识到发现了佛宝,便封锁现场,赶走施工的中国劳工,让日军士兵进行了地毯式的梳理,收获颇丰。高森向上级汇报,引起了日方高层垂涎。
  基于佛教在日本地位崇高,日方想把挖出的玄奘顶骨舍利及出土文物掠为己有,秘密运回日本。消息传出,举世皆惊,舆论大哗。迫于中国各界人士的抗议之声,汪伪政府“外交部长”兼“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褚民谊不得不硬着头皮,和日本外相重光葵数度交涉,说明这件事影响重大,日方终于改变了独吞顶骨舍利和文物的初衷,决定将玄奘大师顶骨舍利分成六份,分别置于日本和中国的南京、广州、天津、成都、北京。
  1943年2月23日,试图树立“舆论形象”的日本方面,在原发掘的现场,由日军高森部队长将出土遗物移交汪伪政府,伪“外交部长”褚民谊作为代表接收。移交文物包括约二十寸宽四寸长的顶骨舍利、纳骨小龛、金质佛像以及银锡制箱、石龛、黄铜佛器、瓷器、玉饰珠宝、古钱等,分装在10个盒子里。汪伪政府将其陈列在博物馆内二楼,并由汪伪文物保管委员会作出一份“发掘的研究报告”。
  玄奘法师名扬中外,日伪当然深知其顶骨舍利的无价之尊,经过紧张筹划,遂决定将玄奘顶骨舍利及石函重新安葬,以此捞取资本,为士气低落的汪伪政权造声势。南京安葬地点初定于南门外的普德寺,后改为玄武湖畔的九华山,即古时的覆舟山上。在山顶,仿西安兴教寺玄奘塔的格局,建造了五层青砖的阁楼式砖塔。日本军国主义分子重光葵与大汉奸褚民谊联名募捐,招摇惑众,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
  侵华日军运回国内的另一部分玄奘顶骨舍利,则供奉于日本琦玉县慈恩寺,后分灵于奈良市药师寺。日本佛教与中国佛教有不可分割的渊源,慈恩寺和药师寺因为供奉玄奘顶骨舍利,稀世佛宝使之增光添彩,也就成为日本佛教界的圣地,引来无数信徒顶礼膜拜。
  在日本琦玉县慈恩寺,建有供奉玄奘顶骨舍利的玄奘塔,塔旁竖有玄奘取经的铜像,四周长满绿色植被,一片郁郁葱葱。听说我们来自南京,慈恩寺的住持法师大岛的感情显然是复杂的。但玄奘顶骨舍利来自南京,毕竟是不争的事实,他还是同意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话题是围绕玄奘顶骨与慈恩寺的关系展开的。大岛法师说:“昭和七年(即公元1942年)的时候,在南京城外偶然地发现了唐僧的顶骨,然后,当时因为是战争时代,把唐僧的顶骨送到东京。昭和九年(即公元1944年),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间,东京遭到空袭,为了保护顶骨,就从东京挪到相对偏远的乡下的慈恩寺来。”
  没有理由让慈恩寺法师承担过去的罪责,大岛作为日本佛教徒以玄奘法师顶骨为荣,也可以理解。我面对侃侃而谈的大岛法师,想到玄奘在日本受到的尊敬和爱戴,也想到另一种可能,如果这份顶骨舍利不是被日军强行取去而是在和平时期由中国赠送给日本的话,玄奘有知当更加欣慰了。
  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灵谷寺部分灵骨渡过海峡,奉安玄奘大学
  至于留在南京的玄奘顶骨部分,又被分成两份。除一部分藏于玄武湖畔的九华山顶端的三藏塔,另一部分先供奉于毗卢寺,后移放栖霞寺,1968年“文化大革命”时,玄奘舍利由市文管会代为保存,直到南京灵谷寺重新整修后,于1973年移至灵谷寺,供奉在玄奘纪念堂。
  此外的玄奘顶骨分灵舍利,结局各不相同。天津大悲院的一份,于1955年由中国政府送给印度政府,供奉在玄奘留学过的那烂陀寺。北京广济寺的一份和广州六榕寺的一份,毁于“文革”动乱之中。成都文殊院的一份,在特殊年代受到特殊对待,幸而躲过了劫难。
  风光秀丽的日月潭,宏伟的玄奘寺,为什么也供奉着一份玄奘顶骨分灵舍利?
  原来,早在抗战胜利后,中国佛教界就希望日本返还玄奘顶骨舍利。1955年11月,在台湾省佛教界的强烈要求之下,日本将保存的玄奘顶骨舍利分出小部分归还,成为台湾佛教界的盛事。
  1955年11月25日,当台湾僧人将玄奘顶骨舍利从日本迎回台湾时,出现台北万人夹道欢迎的盛况。台湾的佛门源于祖国大陆,自佛门高僧白圣法师时,菩提的根便由祖国大陆而来。尊崇和弘扬玄奘法师的道德风范,是两岸佛门同出一家的自然抉择,也是台湾民众的殷切向往。
  然而,迎回的玄奘顶骨舍利安放何处,却颇有争议,费了些周折。出于对玄奘的敬重,也出于借此扬名的考虑,台湾各地掀起了一场“舍利争夺战”,争相要求供奉。据说最后还是经蒋介石亲自拍板,在日月潭边建寺奉安。
  在日月潭畔供奉玄奘顶骨舍利的玄奘寺门前有一组巨型壁画,是一幅以祖国山河为背景的西游大地图,图中的玄奘法师登麻鞋,着短衣,风尘仆仆地穿行在千里取经途中。壁画两边有一副醒目对联,上联是“万古仰完人大唐声威扬异域”,下联是“千秋传绝学丰盛文物震全球”。巨幅壁画左右两侧,还各有一只巨大的白色石象,这是当年印度诸王赠给玄奘驮经回归祖国的白象造型。
  主体大殿为二层楼建筑。殿堂内居中供奉的玄奘雕像,神清气定,目光前视。塑像上方有一匾,大书“国之瑰宝”。
  时隔40多年之后,创立于1997年的台湾新竹玄奘大学,想从南京迎回一份玄奘顶骨舍利来校供奉,作为立校之本,激励师生秉承玄奘大师舍身求法的治学精神。
  身为台湾玄奘大学董事长的了中长老着手此事,由于海峡两岸佛门密不可分,而佛门弟子崇敬的玄奘顶骨舍利的主体部分又在大陆,祖国大陆佛教界满足了玄奘大学的愿望,决定将南京灵谷寺供奉的玄奘顶骨舍利佛宝分灵到台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玄奘法师的毅力和学识,是两岸共有的财富。
  1998年9月29日,在隆重纪念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之时,庞大的台湾佛教界迎请团来到南京灵谷寺,恭迎玄奘顶骨分灵舍利。迎请团名誉团长是德高望重的悟明长老,团长是了中长老,有200位僧人参加。铭山长老、真慈法师等高僧出面欢迎。悟明长老、了中长老等台湾高僧都出自祖国大陆,他们恭迎玄奘顶骨分灵舍利赴台供奉也是回故乡迎亲。
  海峡两岸高僧相聚,举行了隆重的恭迎舍利大法会。新竹玄奘大学董事长了中长老代表台湾佛教界人士发言。他激动地说:“这一份佛教的同道的友谊,这一份中华民族的感情,像山高,像水长,永久不断!”
  1998年10月2日,南京分灵的玄奘顶骨舍利乘专机飞越海峡,抵达台北桃园机场。为保证佛宝一路平安,祖国大陆佛教界组成几十人的护送团护送到台湾,也为佛宝送行。两岸佛门高僧弟子汇集,护送队伍十分壮观。
  玄奘顶骨分灵舍利的供奉,给新竹玄奘大学的师生树立了人生的榜样。玄奘大学校长向福田教授说:“这个学校精神的目标,不可否认的,是朝向玄奘大师那种坚忍不拔的意志。我们也有这样的信心,因为我们的精神领导是玄奘大师,他坚忍不拔,才完成一般人所不能完成的使命。”
  从此,台湾有了两份同是佛教至宝的玄奘顶骨舍利,一份来自日本,一份来自祖国大陆,但它们都出自南京。宋代可政和尚把玄奘顶骨舍利背回金陵,支撑他的是对玄奘的敬重;而在近千年之后,台湾僧众来南京迎请玄奘顶骨分灵舍利,是出于对玄奘的挚爱,也是出于对祖国大陆的永远割不断的感情。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