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尼众兴办文教、 慈善事业之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尼众兴办文教、 慈善事业之展
  ◆贤度法师:
  民国三十八年,许多长老大德来台湾弘化一方,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备尝,但他们推动弘法工作,行有余力,把道场的收入拿出来兴办文教、慈善等事业,可以说是取之十方,用之十方。当时慈航法师提出“文化、教育、慈善”三事是佛教的救命圈。回顾过去台湾将近五十年的历史,可以说宗教各个团体也都是抱著这三大工作原则在推动,至于成果如何,以及未来这三件事情的推动要朝那个方向?在检讨过去、希望未来的立场下,在今天这个会场中,要聆听各位的高见。
  ◆性广法师:
  台湾有个特色就是比丘尼在二部僧中僧众数量占多、素质优秀、以及在各个领域的成就。慈航大师在民国三、四十年随著国民政府来到台湾,他所提出的“文化、教育、慈善”是佛教的三大救命圈,他认为这是在当时的时代,佛教能被社会肯定、接纳甚至认同所应当积极从事的一些事业。台湾的环境一直在转变,台湾佛教所展现出来的入世关怀以及慈善、教育、文化的种种成绩,表现出佛弟子在拥有了好的学识、能力、资源以后,投入社会已经不在是求生保命,而是我们神圣的使命。
  为什么要从事慈善、教育、文化的工作?中心思想来自于两个:
  第一:缘起根本原理,跟护生的根本精神:太虚大师,曾经在他的著作里面提到:“佛教纵然要办慈善事业,也不能只是像基督教的慈善事业。”其实世界上的宗教都是与人为善的,提升人的品性,激发人类善良本质,提倡和乐、和谐甚至博爱的;佛教徒之所以投入慈善事业,他们必须具有不共世间的特色。如果他共世间,认为别人做慈善我们也做慈善,那么,这样就与世间同,就不能显出佛教的特色;但也不是标新立异,最重要是在于佛法的智慧能不能领导时代的思潮。个人举出弘誓从慈善事业到社会运动心路历程;在慈善事业上,弘誓曾经在台北松山老人福德区做过十多年的社区服务,后来慢慢体会到众生的苦难,并不来自于他本身,而是来自于整个大环境的社会之恶。例如制度如果不良善,法律制定以后就会对众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举一个例子:如果盖医院,无论你再穷我都会把你救活,但出院后我就不再关心你是否会再被谁打伤等。这就是被动的,所以如果事情来自制度之恶,进一步必须研讨这制度是否对众生不良善?
  一九九二年,“关怀生命协会”在昭慧法师的奔走之下成立。台湾佛教徒那么多,也素食也放生;但放生如果没有智慧就会变成现时的垢病,造成生态的污染甚至生态的破坏。能不能够把消极的放生变成积极的护生,每一个宗教从事慈善事业,背后都有一个中心思想。比如佛教徒素食,大部分原因是不愿意让自己口腹之欲残害到众生的生命;可是基督教的神学理论,会认为动物是上帝创造出来要让人管理的,无论你食用它、剥削它、利用它、实验它等,在道德上并没有什么样的过失。佛教的缘起,最高原则的护生根本精神在这一点是不同意的。在保护动物某一个层次上,可以跟其他宗教共同合作,但在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点上,是要分道扬镳,佛法是承认众生平等的。所以,对于经济、实验野生等动物的种种惨况是应当关心的,从消极放生、自我素食,积极的发展为通过社会立法来改善动物处境。如在一九九四年提出民间版《野生动物保育法》和一九九九年促成立法院通过《动物保护法》。因为大环境的不良,会对众生的生存存在重大而危险的伤害,所以未来众生的苦难需要因法令的制止而减少。佛教徒素食,但不能勉强所有人素食,比如经济动物,但我们要求他人在饲养、管理、运送、宰割等过程中,要做人道处理,所以我们也透过努力促成经济动物在管理、饲养的人道法律条令的建立。这种种的举例,主要是讲做为一个佛弟子参与慈善事业,本身希望能够以佛法的智慧来引导社会人心,并不只是消极做慈善而已。当然,我非常赞叹我们对苦难的众生施于援手,但能否通过进一步的反省,将慈善事业做得更好、更多、更吻合佛法的精神?
  第二:有关教育方面:台湾佛教界诸山长老办的无论是高等的研究教育、或是一些基础的佛学院教育,我们都非常的赞叹和敬佩。弘誓学院在想,还有一些没有照顾到、被忽略的,我们能不能补其不足。一、有些寺院因为常住忙碌,学生离开常住,接受三、五年的佛学院教育;学僧毕业后回常住,后期的奔忙再没有进行教育,接著就会和整个社会脱节。二、有些弟子出去读书以后,可能与常住不再适应;道场长辈对于弟子去读书,可能有一些不愉快的经验。所以,弘誓学院提出兼顾常住运作需求与学众求法需要的学院教育,我们以集中上课的方式,一个月来上课四、五天,回去后,学僧也能兼顾常住的事务,希望能够照顾到一些回常住无法进修的僧伽,或是目前没有办法到佛学院受教育的学生。所以,相信这条路应该能够为教界的僧教育另类的作法略进绵薄之力。
  ◆依空法师:
  今天的这个聚会就是一个成就、就是一件让人欢喜的事情;我抱著欢喜心、参学心、感恩心来参加。主办单位办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我们希望两岸的交流能绵延下去,佛教的弘扬本在僧,这个僧是“众”。所以第一个问题是归属问题,应该是全佛弟子都应该来做。我觉得廿一世纪应该回归于“人”来做,不分男人、女人;出家、在家人;黄种人、黑种人,只要是是佛弟子都应有此责任。
  第二、佛教走向企业化是必然的。我们在办佛学院会出现一些问题,很多佛学院学僧毕业后出路在哪里?他们怎样施展他们的才华?另外,可以翻开很多高僧传,佛教历来的教难很多在于钱太多、经济丰厚,那么我们应留另一种财──人才,办事业培养人才。佛教办事业──文化、教育、慈善,寺院才得以维持。
  佛教一向主张放生乃至历史上例如中国南北朝战争,前朝人被灭后,要被俘者在寺院打扫,所以,我认为寺院本身就是一个慈善事业。我们强调佛教办事业,重点在那里?在文化教育!何以见得?可以用历史来证明,佛陀涅盘后,大迦叶尊者马上进行结集,经典的结集就是文化事业,文教精神就是教育,他用文化教育教育了五百弟子一起来结集,乃至经过六次,或者四次结集。中国佛教历代来的译经工作不是文化事业吗?宋朝的雕刻经典不是文化事业吗?今天我们能坐在这里有佛法可听,能够弘扬佛法,不是靠历代祖师的弘法事业吗?元朝有一位比丘尼叫法珍,当时宋朝“万寿本”的藏经,已经破坏掉了,她发愿重新雕刻,先发一个菩提心,断臂供佛,这是从大乘佛教精神来的,大家受她感动。从历史来看,弘化责任在七众弟子、在大家的身上。比如一把筷子的力量是不够的,大家一起来办一个不共世间的慈善事业;如果佛教界办慈善事业而没有佛教精神在里面的话,那跟红十字会没什么不同,其实寺院本身就是慈善,但慈善是不究竟的,没有给予文化教育,就会养成贪婪。所以,我认为文化教育,可向三个方向做:社会教育、僧伽教育和信徒教育。从大乘来讲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不违背佛教的特质。
  ◆顿成法师:
  作为一名出家人,弘法利生是本分事。由于“文革”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使大陆的佛教出现断层。随著宗教政策的落实,社会想了解佛教,佛法要深入民心,佛教界兴办文教、慈善事业,就显得非常及时而又必要。而国内信众中,女性占绝大多数,这为尼众开展文教、慈善事业提供了一个较大的方便。
  回首上一个世纪,尼众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仅是一个开端;新世纪中,将会有更多的尼众参与文教、慈善、事业。因为现阶段,兴办文教、慈善事业,就是弘法利生的最佳方式之一。所以,我们办文教、慈善,要以理论与实践统一,即知即行——财施与法施并重——救人救心。正是通过扶危济贫,才能把佛陀拔苦予乐的慈悲济世的精神落到实处。这样既弘扬佛法,又能起到祥和社会、净化人心的作用。
  佛法重在实行,如果仅停留于闻思而身体力行,是不可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所以我们在文教方面,应当改变以往法师在台上讲、听众在台下听的单一形式,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举办各种类型活动,以现代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善巧引导众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佛法、实践佛法。实践佛法以戒为首,提倡五戒的持守,教育人们不“杀、盗、淫、妄、酒”,止恶行善,将佛法变为自身切实的行动,这对祥和社会,提高信众素质,会起到极大的作用。台湾证严上人领导的慈济成就如此之大,这和慈济义工们大多数持守五戒,亲身体会佛法的利益,有著极大的关系。
  未来慈善事业的工作范围会更扩大,内容也更多,但重心仍是救灾、医疗与助学。我们要发动更多的人奉献爱心,出钱出力,这就需要透过弘法。一个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白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涵义后,他的发心才会持久,才能真正的放下小我、成就大我。另一方面,对于受助者,我们不能仅是财物上资助,令其得到现世暂时的安乐;更要给予佛法的甘露,解除人们心灵上的痛苦,用佛法指导人生,究竟离苦得乐!此外,慈善事业还会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及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
  总之,不论是文教,还是慈善,都不能离开佛法而谈、而作,如果离开宇宙人生的真理——佛法,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究竟。时代在改变,弘法利生的宗旨不会变,而因地制宜的弘法利生,开展文教、慈善事业,这需要依靠大家共同的努力。
  ◆提锦法师:
  说到慈善,最为熟悉的有台湾证严法师的慈济功德会、厦门南普陀寺妙湛大和尚创办的慈善基金会。妙老一句“勿忘世上苦人多”的谆谆叮咛,使全国各地相继办起了慈善事业,其中都以慈善、医疗、文化、教育的四个方面慈济社会。
  但据目前社会的需要来看,在慈善事业中,文化教育占主导地位。因为一个向上的社会,不仅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现代社会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是要提倡素质教育,佛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一种素质教育。所以必须创办我们的佛教大学,办学、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慈善。
  针对未来如何办好佛教大学的问题,个人的看法是:
  一、个人的教学体会:作为佛学院的教师,不但以知识传授学生,还必须在其他方面也应该是个成功者。当然,这里的成功,主要是从品行、修养上也应该是个成功者。“身教重于言教”,孔子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佛学院的法师,必须要做到言行一致,以他的修持与学问带领学生。
  二、校园的环境生活:大自然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有一个很好的教育环境,学生的素质自然提高。环境教育对学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让他在自由而又轻松的自然环境中思考、讨论宇宙人生的问题。
  三、走出灌输式的方法:一周的课程,佛学课和文化课加在一起少则七八门,多则十几门,学生都是为了考试、文凭作准备,忽略了学生做人的本质问题。所以应当走出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从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了悟人生及对自身生命问题的解决,由此推及能关怀社会、关心他人,学生自然而然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慈善心。
  四、学修一体化:现代的社会,由于科学发达、社会进步而显得浮躁不安,人的心都在向外攀缘,包括佛学院的学生也是一样;心不能安住下来,是因为没有注重禅修的力量。我认为除了三学教理之外,应适当安排禅修的时间。禅定能开发我们的智慧,佛陀教导我们修行次第,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所以我认为佛学院必须做到学修一体化,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一点东西。
  五、尼众对未来佛教的希望:佛教办大学,可以说是佛教存在的一种证明,也是佛教之于当代社会价值的一种证明,证明佛教存在的意义。佛教办大学表明佛教对于提高社会国民素质、文化水准、科学技术水平,确实能发挥极大作用,这本身就说明佛教的重要性,本身就是一种慈善。我认为培养人才为主题,在兴办文教、慈善之工作中,尼众应以提升人的素质为根本,全面培养学生的修证、管理、弘法、学术研究能力、建立契理契机的现代佛教教育模式,让我们的佛教事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现场提问
  1、廿一世纪人们的生活形态,可能会因为电子、资讯的发达而改变;这对佛教弘法而言,它是危机还是转机?应该如何妥善应用?
  依空法师:我认为现代化不是指现在,应用更广的意义叫时代化。佛教的生存一定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自主性;一个是适应性,佛教的本质是不可变的,但是随著时代要有一些适应性,比方现在可以应用电脑,方便大家学佛,但佛法内涵上要坚持。
  2、佛光山的文化教育事业,是如何走出不共世间的特色?他真正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依空法师:我们有四个字“非佛不做”,这是我们的大原则。例如我们从给儿童入手,向下扎根;国外很注重为儿童制作卡通,我们制作高僧漫画书,把佛教的《百喻经》等做成漫画,吸收了十九位台湾有名漫画家和十三位儿童文学家等社会经验。用这样的方式,佛教为体,世学为用,我们佛教不可以关起门来,一定要走出去,吸收社会的精英为我们佛教所用。又如现代有一些单身贵族,很想学习佛法,但不愿出家,我们就办一个“胜鬘书院”,专门接引这些人,她们以后不一定要出家,但可以让她们作为佛教家庭中的主干。
  3.经典告诉我们心不宜攀外境;僧众在投入文化事业,必须付出相当的精神和时间,这与解脱的本怀如何协调?
  性广法师:印顺导师曾经说过声闻道到菩萨道,菩萨道到初级大乘,菩萨们在经典里的出现,都现在家身;我觉得这里面有很深刻的意义,其实声闻的佛教本身不能畅佛的本怀,因为当时印度苦行兴盛,所以佛陀教导弟子们奔向解脱道,只在经典的本生故事中,引申出佛陀因地修菩萨道的故事。佛陀的伟大在于他的慈悲心更宽广,从这里流传出初级大乘的思想,传出大乘的经典。从自我解脱而言,自我观身、自我解脱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但若以更深刻的智慧去观照,时间已被泯除,所以什么时候解脱、证道,什么时候永远脱离苦难,时间对于他来说,就不是什么问题了,那是缘起空慧更深刻的观察!在空间上也泯灭了“地狱”的观念,在人我上泯除了“我”要修行,要断烦恼,我要“快快地”修行、断烦恼;当你泯除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更以缘起的平等性、无我的空慧、深彻的悲心观察的时候,你会发现众生的不圆满就是自己的不圆满,世间的苦难就是自己的责任。所以就有地藏菩萨的思想:“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他的心量已经广包太虚,这是一个中心的思想。
  印顺导师也曾经提过,后来大乘的思想与果德圆满,是缘苦众生而发菩提心的,他把众生的需要列为比自己的需要更需要,他把众生的苦难摆在比自己解脱更重要的地位,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解脱。修行与需要,这个无我是建立在“缘众生”而发菩提心的。所以在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参访的诸大菩萨都是在他的菩萨事业中而得三昧,到最后就乐在其中,再没有“我”的需要,再也没有“我”成佛的快速与顿成,这时候才是初期大乘佛教的开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