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佛教财富观念对现代社会的启发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刘 蕻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佛教财富观念对现代社会的启发
  刘 蕻
  经济发展的时代,人们似乎倾向于认为人文的、尤其是传统的人文内容无关于经济的发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譬如佛教,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人们往往肤浅而局部地认为佛教远离人群,更远离当代社会,更何谈如“三个代表”中所说的一样将其先进性予以吸收?实际上,在佛教理念中,也有很多有益于当今现实社会的内容,要让其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一面充分地发挥出来,需要更多人文文化研究工作者们对其作深入全面的整理研究。尤其在中国,佛教已渗透到中国民间的多种层面,已成为本土文化中一个不可分离的因素,并有着成千上万的信徒。惟有多做一些这样的工作,才能既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又给以正面的引导,令之走上正念正信、同时也契合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本文试就财富这一话题,讨论佛教如何倡导“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笔者以为进行类似的研究,有利于对佛教徒进行正确引导,更好地做好宗教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工作,这也是21世纪佛教研究应该注意的导向。
  一、佛教不反对财富,只反对贪欲
  随着社会进入商业社会,金钱已经不再是一个令人羞于开口谈及的话题,人们更多地关注着如何获取财富,积蓄财富、如何让财富增值。而这个话题居然可以和佛教发生联系,似乎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因为通常在人们的印象中,佛教讲无所求,应该与此目的完全相悖,况且佛教中离家出家一说,亦似与敬业毫无干系,更毋论财富问题。
  实际,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
  佛教的主旨是讲求心灵的净化,而相对忽略形式。佛教讲缘起,世界的形成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所以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注定了就是好或就是坏的,究竟归属于何种性质,往往并非在于形式而取决于利用的人以及利用时的心态;同时,佛教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众生,有出家沙门,也有在家居士,对象不一样,它所教育的方法也就不同。在金钱的问题上也是如此。
  对于沙门,佛陀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制定了禁止经商、托钵乞食的规定,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让佛教的教化团体能够保持一定的纯洁性,以利于弘法工作的展开;这种规定在普遍尊敬修行者、各种各样的修行人都受到供养的古印度是完全当机的。到了中国的唐代,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百丈怀海创建农禅制度,不再乞食,虽然一度遭到教界的反对,但毕竟有赖于此,才保全了寺院的生存,然而经商还是不做。这些规定是针对出家人的。
  而在家弟子,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生存——解决衣食问题。同时在家弟子不仅要励力修持、随缘度众,在佛教的维系中还承担着护法的任务,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财力上对寺庙的护持。所以,佛陀在经中教育欲受菩萨戒的在家弟子:“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并具体地将“多饶财宝”列入“能自利利他”的八法之第五项,所以即使是古老的印度,佛陀也没有反对在家人积聚财富,那么,以佛教的观念来说,如何才能多饶财宝?为什么多饶财宝会和自利利他联系在一起?又如何利用财宝来自利利他呢?对此在《优婆塞戒经》《佛说尸迦罗越六节礼经》、《佛说善生子经》等有比较详尽的阐述。
  二、修行布施是多饶财宝的主因
  佛教按照因果论,认为今天的财富是来自于过去的修持,而这里的修持主要是指布施。用今天的语言说,即凡是布施,也就是都要付出自己的劳动。付出了当然也就会有所获得。
  布施可以大致地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财布施即指以一切身外物进行施舍;
  令众生不害怕、无恐怖、无灾害即称无畏布施;
  法布施即“无量世中常乐说法,以是因缘,多饶财宝。”
  这三种布施可以说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具体地讲说布施,其可能的活动也就显得十分繁杂,也十分琐碎:“……贩卖市埸、教令依平,无贪小利,共相中欺;见行道者,示道非道……若见盲者,自前捉手,施村示道……”可以说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完成布施的修持。并且布施的对象也极为广泛:尤其考虑到在家人的生活范围,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弘扬佛法,佛陀对在家人的限制相对少了很多——甚至对于佛教以外的教派,只要不是归依,“一切出家内外诸道,随意供养”,充分体现了佛教广大包容的心怀。正因为如此,佛陀认为布施不是富人的专利,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当然,任何人也就同样可以得到布施的果报。
  佛陀强调所作的布施应该是净布施,也即财物为如法得、观财无常而布施;为破烦恼而行施;于福田生欢喜……等,若能如是“报逐是人,如犊随母”。
  这就是佛教的出世人世逻辑,是因是果,真实无妄。当然,在佛教中所说的前生今世,并非仅限于指此期肉体生命与另一期生命之间的关系,而任一刹那即是彼此的前因后果,念念之间就是前生来世,所以这种造因的过程并非只是对过去无奈被动的接受,更在于今天如何做。
  巧合的是,在目前美国排行榜畅销书《百万富翁的智慧》一书中,作者要求733位百万富翁对他罗列出的30个成功因素进行选择,最后,百万富翁认定为非常重要的因素所占的百分比依次是:
  “1.真诚地对待所有人
  2.有良好的教养
  3.与人们和睦相处
  4.有配偶的支持
  5.比多数人更努力地工作……”
  和我们通常想象的结果极为不同的是:品德和人格被远远地摆在超越智力因素的地位。书中并举例:一位非常出色的推销员在介绍其成功诀窍时提出,根源在于“关心他人的需要”。他回忆说,这最初是怎么形成的呢?……他母亲总是对他说:
  只知道我、我、我,就是笨、笨、笨。
  换言之,要时刻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兴趣。……
  当今最为现实的商业经验,竟然与2500年前佛陀所说的于心地中积累福报的理念不谋而合。这说明什么呢?起码,我们可以相信,在佛教思想中间,确实仍然有着极为现实的价值,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当然,佛陀所说的富饶之义,除了纯粹物质的意义以外,还有心理上的因素,这一点我们将在后文论述。
  造福以后虽然必能得福,倘若过度消耗,也终有消失殆尽的一天。所以佛教主张人们不仅要不断地培福,还要惜福。
  三、财富来自劳作和敬业
  佛教一贯提倡劳作,并且,其教主释迦牟尼就是劳作的典范。我们在许多关于佛陀的记述中,都可以看到他亲自扫地,为他人缝衣,乃至照顾谁也不愿意照顾的病人的感人事迹。同时有感于劳作的重要性。佛陀甚至在沙弥威仪中制定了扫地、洗菜等具体而微的工作项目,并对其操作过程、各种功德一一罗列,可见其教导弟子要参与劳作的良苦用心。这种风范也为后代的大德所继承,譬如怀海大师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而禅学的精华也恰恰就是体现在日常劳作之中。
  纵览佛经,出家人这个特殊的群体虽然有超越世间的特殊性,但佛陀对他们也作了相当的“敬业”要求。他们的越超世间是为了更好地人世间、更好地帮助众生,所以佛陀在多种经籍提到出家人除了自己要好好修行外,必须在教化人心方面尽到一定的责任,包括应供以后必须说法,“当以五事答布施家:何谓五?教诲以成其正信;教诲以成其戒行;教诲以成其多闻;教诲以成其布施;教诲以成其智慧。”等等。
  接受他人供养的出家人如此,自谋食路的在家人更应如此了。何况从佛教因果的角度来看,从因至果,固然丝毫不爽,但其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环:缘。如果没有缘的作用,即使有种种因的种子,也不可能开花结果。所以,缘的成熟很重要。促使布施果报成熟的最重要方法,便是有一个与财富相适应的缘——治生,即从事一定的“事业”。所以佛陀对敬业提出很高的要求:“若求财物、商贾、农作、奉事王者,常当至心如法而作。……见他作时心生欢喜”。这里的奉事王者,就是指公务人员,学佛之人,在家者不仅不能废事不作,而且必须比不学佛的人做得更好、更积极。
  当时的印度社会,主要分为执掌教育、宗教的婆罗门阶层,掌握国家政权的刹帝利等,佛陀几乎对世俗各阶层的人都讲了他们应该如何地敬业。
  比如作为老师,师教弟子亦有五事:“一者当令疾知;二者当令胜他人弟子;三者欲令知不忘;四者诸疑难悉为解说之;五者欲令弟子智慧胜师。”
  作为国王:“在家菩萨若得自在,为大国王,拥护民庶犹如一子。教离诸恶,修行善法……如法护国”
  作为仆人,以事主官大夫为例,也必须做到五点:一者当早起,勿令大夫呼;二者所当作,自用心为之;三者当爱惜大夫物;不得弃捐乞防人;四者大夫当人当送迎之;五者当称誉大夫善,不得说其恶。
  所以,佛陀提出“治生是在家者必须从事的一大要事”,甚至在子事父母的五事当中,将“当念治生”。——自食其力列为衡量为子女者是否孝顺的第一标准,同时,因为治生是如此重要,佛陀对做父母的也明确提出,除了要注意培养子女的思想道德品质:“当令去恶知识”;“当教持经戒”;还要关心子女的婚姻大事:“当早与娶妇”等,另有一点应该引起重视,那就是作父母的要“教计书疏”,这也就是《优婆塞戒经》中所说的“教以世事”,让孩子掌握一定的生存之道、谋生之道。所以佛一直要求在家行者要“了知世法及出世法。”他认为出世法——智慧与治产是同一的,一体的,“有智之人所学世法,学中胜。以是因缘,便得财富及大自在。”当然,在这里我们要知道他此地所说智慧并非一般而言的世智聪辩,而是指般若——人生的智慧。
  所以,很多人误以为学佛就是求得自己的清静、或只是劝导他人出家,而将一些具体的工作甩给所谓的“世俗”之人,其实并不符合大乘佛教的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父母提出的五项内容中,如前所述,第一项是要求重视孩子的交友问题,之所以暂且将信仰放在后面,是因为小孩子的天性使然,他们往往非理性教徒,却具有十足的模仿力,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因为这样,佛陀在对一位长者之子进行训诫的时候,对其择友再三再四叮咛细说,将朋友分为恶友善友,又对善友恶友的不同类型详加分别,实在是语重心长,也堪为今天的人们所借鉴。对此笔者有另文介绍。而在善知识的标准中间,有一条是与我们所阐述的内容紧密相关的,那就是佛陀认为有一类人,当他看到你“不欲治生”,便“劝令治生”,这实在是你的善知识。而作为选择朋友的人,则要“择其善者从之,恶者远离之。”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佛陀对治生事业是何等重视。
  四、远离恶习是积蓄财富的保障
  佛陀在经中也讨论了善积财富的反面行为,即是在后汉安世高的译本《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西晋支法度的译本《佛说善生子经》这两本经中都讲述到的专题:“复有六事,钱财日耗散”。②关于这六点,两本略有不同:
  在安本中,记为“佛言:复有六事,钱财日耗减。一者喜饮酒;二者喜博掩;三者喜早卧晚起;四者喜请客,亦欲令人请之;五者喜与恶知识相随;六者侨慢轻人,犯上头四恶。复行是六事,妨其善行,亦不得忧治生,钱财日耗减。六向拜当何益乎?”
  而在支本中,则为:“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财人恶道。当识知。何谓六?一为嗜酒游逸;二为不时人他房;三为博戏游逸;四为大好伎乐;五为恶友;六为怠惰。”
  虽有不同,但大致内容还是可以统一的。
  关于它们的弊端,佛陀甚至还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论述,比如为什么邪淫会耗尽钱财呢?佛陀分析说:“娌邪有六变当知。何谓六?不自护身;不护妻子;不护家属;以疑生恶;怨家得便;众苦所围。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
  这一点其实也是古今理同。《百万富翁的智慧》中的一个当代实例可以作为此段千百年前佛陀论述的注脚:
  “正直是人生中一门特殊的课程,它决定着成功还是失败。但是你缺乏正直,大多数百万富翁会告诉你,你不可能获得经济上的成功,如果一位有希望的年轻业主或一个刚开业的医生欺骗他的客户或病人,那结果会怎么样呢?他们会因为缺乏正直而失败。没有正直,绝不可能成功。”
  “罗伯特医生是有关正直方面的个案。他开了一间很兴旺的医疗诊所,但不幸的是,这位内科医生陷入了困境,他无法指挥他的女助手。原因是他多次与他的好几个女助手通奸。最后,他妻子发现丈夫的越轨行为,快刀斩乱麻,与丈夫离婚了。
  还在罗伯特妻子提出离婚之前,她曾参加当地的一个支持妇女从自主结婚到自主离婚的组织。罗伯特太太向这个组织的成员详诉了她丈夫的通奸行为,举了大量的事例。罗伯特医生通奸的对象从自己的工作人员发展到他的病人,这些病人现在再也不来找他看病了。无数听说罗伯特医生具有这种诈骗劣迹的病人也不前来找他看病,此时,罗伯特医生只好改换门庭,目前正在转向另一个经济领域。”
  五、如何理财
  那么,已经获得的财产,究竟应该如何料理?佛陀也谈了自己的观点:“已得财己,如法守护。”
  佛经中对此作了极为详尽的开示,认为家庭财产可以分为这样几类:日常开支、投资、应急储备金、以及作慈善事业。
  原文是这样说的:若索以得财,当常作四分:
  一分供衣食,二为本求利,
  藏一为储时,厄时可救之,
  为农商养牛,畜羊业有四,
  次五严治室,第六可娉娶,
  如是货乃积,日日寻益增,
  夫财日夜聚,如流归于海,
  治产求以渐,喻若蜂作蜜。
  如果我们仔细去分析这段偈颂,就会发现,佛陀为在家居士考虑得非常周到,日常开支和应急储备,是解决当前的?肖费问题;投资则从长远处进行考虑。而超越于一般理财观念的,则是参与慈善事业一项,从因缘果报的理念出发,立此项内容,可以说是最为长远性的大“投资”,倘抛开佛教理念,于当今时代,以财富回报社会也是为人们所提倡的。同时,这里也流露出佛陀对理财投资的深刻认识。首先,他认为财富的积累需要时间的积累,“日日寻增益”,而且,要有耐心,不能有暴富的思想,故曰:“治产求以渐”,犹如蜂作蜜一样需要日日勤作,才能积少成多。虽然他没有像今天的理财投资家一样讲到复利的效应,以及时间在财富积累上发挥的重要因素,但佛陀的思路还是非常契合财富积累的特点,只是因为他的教学重点是在于做人而非财富本身,所以对此的论述也就比较粗略了。
  同时,他也提出要注意保护财富的另一方面,就是要请人管理时要选好“代理人”,按照世间的常理,“财物不应寄于四处”,这四个不宜处分别为老人、远处、恶人、大力。
  六、财富的真正归宿——奉献
  当然,佛陀在最后仍然回归到他最为关注的问题:心灵。再次重申了他对财富来源的真正看法,也即布施仁厚才是财富的真正的因,故而他说:
  “居积宝货者,当兴为仁义,
  先学为最胜,次乃为治产。”
  虽然治产是如此重要的事,但是做人仍然是第一的,生存必须首先有道,然后才谈得上讲术,仁义的位置远远高于治生的技术,因为在佛教的观念中,财富的真正来源是“仁义”,所以在修布施时,他除了强调物净,更强调要心净:“施时不为生死善果,名称胜他、得色、力、财……不断家法、……惟为庄严菩提故施,为欲调伏众生故施”,同样,有了财富以后,仍然不能够忘掉利用财富的真正目的:“菩萨所求多财宝,为欲调伏诸众生故”。
  另有一段偈颂:
  “凡人富有财,当念以利人,
  与人同财利,布施者升天,
  得利与人共,在在获所妥,
  义摄世间者,斯为近乐本,
  夫以恩摄人,如母之为子,
  善摄护天下,其福数数及,
  上得处众会,能直利与安,
  成人之信戒,必使得名闻,
  意与常耒惰,舍弃悭吝行,
  摄人以友事,饮食相惠施,
  往来而又往,如是名不亏,
  夫能修慎身,斯居家为贤。”
  在这里,虽然没有详尽的论述,但是从零散之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中心,这里是讲述了布施的各种利益,首先是布施者因为布施而获得内心的快乐,因为他看到了财物的无常,同时也从修行的角度感恩乞者:因为他们是自己的功德田,是成就菩提大树的根,这种布施是发自内心的,所以说“无贪之心名为施”,布施的目的是为了对治内心的贪悭,而不当有个人企图,故曰此种布施是“义”的行为;其次,布施可以使布施者得到外在环境的和谐,能够得到人们的恭敬、获得名闻,可谓不求名闻而名闻自致,因此“在在获所安”;再次,就是佛教特有的要领:求得来世的福果——升天。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此处所说的“天”并非存在于另一个玄虚的世界,而是正在此处:布施的人因为布施而得到大家的敬爱,虽然此期生命尚未结束,但他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与亲众座安,如释处天宫。”
  已经以此期人的肉身过上了天人的生活。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所谓六道轮回的真义,无非惟心所造,有我、法二执,故而有轮回界的自显现,譬如同样是水,人看见它会认为是解渴的良药;鱼将之当作生存的“空气”……皆因为不同的业力执著,而有不同的自显现。何况我们前面所说的六道生死并非仅仅局限于两期生命之间的更替,如同梦中延续日间的心态一样,刹那刹那的心念转换构成了我们的生存空间。由此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偈颂中所说生天的义谛,明白偈颂中进行这样的定论是完全可以的。
  佛教中将天道,也即名为“天”这一类型的自显现归纳为两大特点:福与善。布施时以“净施则有善,因为不悭吝而自以为有福,”是故施者,随有多少,任力施与,除布施外,无有能得人天之乐至无无上乐。”故曰“若多财宝,自在无碍,有良福田,内无信心,不能奉施,亦名贫穷。”
  在更高的层次而言,佛说,布施是可以“成人之信戒”的,可以想见,这里的布施,已不再是目的,而仅仅是一种方便。佛教中有菩萨四摄,布施即为其中之一,作为一种“以欲钩摄之”的方便运用,令对方生起欢喜心,才更可以进行佛教的教育和宗教修行的引导,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佛教经济观是以善为因,最终也回归于善。
  在佛教中间,尤其是在家人承担着护教的任务,护教中也包含了以财护教的一面,以财供养三宝在佛教中备受赞叹,无需讳言,这在客观上也确实是宗教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正信的宗教,其人文精神在社会中起着净化心灵的作用,但是,其发挥作用往往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撑,这一点,在今天仍然如此。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因此就误会佛教要求信徒一味地倾尽所有,佛陀当年倡导布施,其根本出发点还是在于布施乃舍弃贪执烦恼的方便,其次才是兼及福报的积累、兼及对佛教制度的存在保障,因此在佛经中强调布施的圆满是在是否真立的身命财供养、是否真正地放下,而不是在于钱财数量的多少。人所熟知的贫女供养两文钱与成为皇后后供养五百金的故事即最好的说明了布施者应该持有的心态。而对于接受布施的人,在比丘的戒律中,也有一个实际的例子:有一对已证果位的居士夫妇,勤于布施,有比丘前去,他们就倾尽所有,佛得知以后,特意制戒,令比丘不得再去他家乞食,以保护这对夫妇的正常生活。这两个故事说明佛陀虽然教人们致富,但他认为人的生存目的不应该仅仅停留于这一层次,应该有所升华,财富在佛教中更是一个利益自己以及他人,尤其是利益心灵的工具。如果单纯停留于物质的层次,将背弃佛教的宗旨,也容易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七、积蓄财富应有的心态
  最后,我们必须特意将《佛说善生子经》中佛陀吟颂的一段偈语提出来进行分析:
  “事中用则学,不用勿自妨。”
  这句话虽然十分简单,但其中充满了佛教的般若智慧,表明了佛陀对事业中心态的把握,所以应该加以更好地理解。
  佛教讲缘起性空,从本质的角度讲,缘起即空性,一切皆圆觉,依圆觉而做事,即能如这位物质事业发达的布施者一样,事事无碍佛法,“明好犹炽火”,因此佛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为佛事”。但是性空亦即缘起,缘起有虽无自性,但仍有其不虚的功用,所以又必须不生贪执,随缘起用,所谓事来则用,事去心宁。二者兼备,也即是佛陀所认许的“事中用则学,不用勿自妨”。
  佛教向来被认为是一种相对超脱的宗教,其超脱,主要是在于他对于世间的事物往往采取了大中观的态度,不执不弃,远离偏激。故而《六祖坛经》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这种大中观的智慧,对于我们当今在经济社会中更好地利用佛教的精华思想,既发展经济,又不放弃纯洁心灵的堡垒,是有充分借鉴意义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