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距作用、全息理论和东方宗教
超距作用是指在两个"同谋"粒子间,无论互相距离多远,只要改变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另一个粒子的状态也会立即改变。这种现象早先在ERP佯谬( EPR paradox )思想实现中被提出,于1982年由法国物理学家阿斯派克特( Alain Aspect )的实验首次证实。对此结果人们首先想到的解释是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定律被打破了,超光速是存在的。但同谋粒子间互动的即时性和距离无关性仍使人们深深困惑: 难道两个粒子还能知道彼此的距离并随时调整信息的传播速度? 这时,物理学家大卫.玻姆( David Bohm 1917-1992 )给出了独到的解释。
David Bohm 是现代全息理论之父。什么叫全息呢? 比如一张照片,里面有一个人像; 如果我们把这照片切成两半,从任何一半中我们都能看到原先完整的人像; 如果我们再把它撕成许多许多的碎片,我们仍能从每块小碎片中看到完整的影像。这样的照片就叫全息照片。全息论的核心思想是,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间紧密关联的整体,任何一个部分都包含整体的信息。全息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超距作用的原理。为了便于理解,玻姆用“鱼缸里的鱼”来做比喻: 在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中放进一条鱼,两台相互垂直的摄像机"观察"鱼的活动,图象直接在两台电视机上播放出来。在电视机里我们可以看到,"两"条鱼分别作着方向相反、速度相等的游动。如果其中一条鱼的状态改变了,另一条鱼的状态也立即随之改变。玻姆以此展开对超距作用的解释: "两个同谋粒子应当被视为同一六维现实的两个不同的三维投影,在三维空间看来,二者没有相互接触,毫无因果关联; 而实际情况是,两个粒子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非常类似于上面所说的鱼的两个电视图像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因此普遍地说,隐秩序必须被扩展到一个高维现实,这个高维原则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包含整个具有其全部‘场’和‘粒子’的整体宇宙。于是我们必须说,全运动在高维空间中卷入与展出,其维数实际上是无限的。” 在玻姆所构想的宇宙的本体论图景中,宇宙真空的高维隐秩序被激发而展开和投影为三维物质世界的显秩序,而这种物质显秩序又不断卷入为宇宙真空中的隐秩序。用简单的话说,就是我们肉眼直接可见的三维物质世界的独立个体,实际上是更高维整体的一个投映,我们由于不能理解更高维度的整体性而误以为我们所看到的一个个人或物是独立的个体。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我们不妨设想一种二维世界的生物,他们所能感知和理解的都仅限于二维世界。同样是上文的那个鱼缸,假设有六个二维生物分别处于鱼缸的六个面观察描述鱼的运动。当然,他们不能像三维生物那样,从鱼缸的一个面直接[穿行]到另一个面,他们只能沿着鱼缸的表面,从一个面[绕行]到另一个面。而且他们感觉不到自己绕了圈子,在他们看来从鱼缸任一面到其它面的空间是平坦的,他们所选择的是最短距离路线。而他们在相距那么远的六个地方所分别看到的鱼,理所当然的,是六条不同的鱼。然后他们发现,在某两个位置观察到的两条鱼之间存在着超距作用: 其中一条鱼向某个方向游时,另一条鱼就向反方向游; 当他们对鱼施加影响,使其中一条鱼突然改变运动状态时,另一条鱼也立即改变运动状态。它们之间似乎有某种看不见的联系。二维生物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正在困惑之时,一位能直接看到三维事物的智者( 二维生物可能把他称作: "佛" ),出现了。智者决定告诉他们真相,但苦于二维生物无法理解三维事物,所以只能把真相转换成二维世界的语言来表达。智者甚至不能使用"正面"、"背面"、"上面"、"下面"这样的词,因为这实际上已经引入了第三维。对于二维生物来说,虽然"上"、"下"、"左"、"右"这样的概念是可理解的,但这些仅限于二维的"面"中。"面"就是他们所能感知的全部空间,在他们看来,所有空间都是平坦的,诸如"正空间"、"反空间"、"上空间"、"下空间"、"转折的空间"等概念是无法理解的。于是智者只好说: "你们虽然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很多条鱼,但其实那些都是假象,真实的情况(实相)是,鱼只有一条。" 在描述鱼的运动时,由于智者不能直接使用三维的语言,为了不以偏盖全,又必须兼顾六个面的观测结果。于是智者说道: "鱼既是向左游的,又是向右游的; 既不是向左游的,又不是向右游的; 既是向上游的,又是向下游的; 既不是向上游的,又不是向下游的."这样的表述让二维生物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但智者也确实没有更好的表达方法。有较聪明的二维生物追问: "你说的这些既是......又是......既不是......又不是都只是假像吧? 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智者只好回答: "不可说,不可说"。意思是三维的事物是无法用二维的语言准确表达的。
把上面的论述推广应用于三维世界生物,不难发现人类理解和表达更高维度事物存在着同样的困难。准确地说,人类所处的世界并不是三维的,只是人类所能直接感知的领域被局限于三维而已。比如人类对于想象一个六维的物体( 注意: 不是六面体 )是无能为力的( 科学家说如果能想象出来的,肯定不是地球人 :) )。
David Bohm 不仅用他的理论来解释量子跃迁与EPR关联等量子力学现象,而且用它来解释宇宙的演化和人类意识等一系列科学与哲学难题。事实上,玻姆本人在发明全息技术前已对佛教华严宗理论有着非常深的造诣,其全息理论正是《华严经》"于一微尘中,悉见诸世界"一句的极好印证。下面笔者就试运用这种理论来揭开东方宗教神秘面纱的一角:
一、得道高人们的"不可说"境界 所谓"不可说",实非没有东西可说,而是高维度的现象无法用低维度的语言文字表达。但如果认为高维度的现象绝对无法表达则是错误的。如同二维生物的语言无法描述三维,但三维生物自己的语言则能准确描述三维世界一样,更高维度的生命绝对可能拥有描述高维度现象的语言。这种语言,准确地说应叫做信息载体,是三维生物难以想象的。比如拈花微笑的典故中,佛祖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于是佛祖就将衣钵传给了迦叶。有人会想,佛祖怎么知道迦叶确实理解了他的意思? 也许是瞎猫撞到死老鼠也说不定呢? 禅宗这种择徒传法的方式也太不严谨了吧? 实际上,佛祖并非只是做了一个拈花的动作而已,他同时还向在场众人发出了一条信息,而只有迦叶能接收并解码这条信息,所以迦叶破颜微笑了。佛祖说禅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注意一个[传]字,这表明有三种可能: 1)心与心之间传递信息需要一种载体。这种载体是什么呢? 就是高维度的语言。禅悟被称为顿法,就是因为它抛弃了低维度的语言文字,直接以高维度的语言作为教学工具,所以它能直契本源、速超胜地就不足为奇了。2)禅不需通过媒体,而直接利用超距作用传授。3)以上两种方法并用。
二、神 为方便起见,以下把神、仙、佛等都统称为神。神实际上是一种高维度的生命体,一[个]神和一[个]人在数量级上有着极大的差距。某科幻小说对此有段精彩的比喻: 一个人死后见到了神,他问神: "你是一个吗?",神说,我难以回答你这个问题,就如一个单细胞的绿藻问一头有上亿细胞的大鲸: "你是一个吗?",大鲸该怎么回答它呢? 神的分身和化身能力亦可由此得到解释: 把神想象成一个超高维度的生命体,则其千千万万的分身和化身就是其本体在不同的三维空间上的投影; 三维空间对于三维生命体来说就是全部,但对于更高维度的生命体来说只是高维度空间的一个"面",就如同三维立方体的一个二维平面一样。在高维度的层次上看,神的分身只是一个投影,是虚幻不实的; 但对三维生命体来说,每个分身都是绝对真实的。
神也有高下之分,不同层次的神处于不同的维度,他们的神通能力和分身化身的个数与其所处维度数成正比。低维度的神也很难理解高维度的神,就象二维生物难以理解三维世界一样。《法华经》云: "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 即此义也。
三、满天神佛的大宇宙图景 神并不是大宇宙的最高存在,在他们之上还有他们无法完全理解的[源]( 中国称之为"道",印度称之为"梵" ),一切众生都是从[源]化生的。据此我们可构想出一个[ 人 -- 神 -- 源 ]的大宇宙图景。从究极意义上说,只有居于最高维度的[源]是唯一真实的本体( 实相 ),所有神、魔、人、鬼等都是[源]在较低的不同维度上的投影。所以东方宗教说"假、空",说一切都是假幻,是不存在的; 但又说"真空不空",即宇宙并非什么也没有,一切假幻都来自一个相同的、最高的本体。东方宗教还说"无我"、"无生"、"无死", 意即"我"只是[源]的一个投影、一个假象,无论"我"如何改变、如何生生灭灭,本体的[源]是不生不灭的。这就是归一论和一神论的依据。有关于此的比喻很多,如宇宙是大海,众生是海面的波浪; 宇宙是个大生命,众生是其肢体等等。
由于[源]与众生之间相距的维度数接近无穷大,三维世界众生的行为看起来是完全独立、毫无关联的,但事实上,无穷多个众生的各种运动是[源]的一个运动在三维世界的无穷多个投影,只因数量级过于巨大,众生无法理解其一致性。为便于说明,我们再回到鱼缸的例子: 当处于鱼缸顶的二维生命看到鱼向右游时,位于鱼缸右侧面的二维生命将看到鱼"变大了"。这两种观察结果并不具有明显的相反或相似性,因而很难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如果进一步,把六面体的鱼缸换成正二十面体的鱼缸,则"鱼"的数目和运动方式也随之增加到二十。一般来说,相邻的两个面观察结果相近; 相对的两个面观察结果相反; 既非相邻又非相对的两个面的观察结果则可能看起来是完全独立、毫无联系的。把正N面体的面不断增加,同时考虑鱼不是水平或垂直游动,而是以任意角度向任意方向游动的情况,则既不相邻又不相对的两个面的观察结果的差异将变得更大。最后当N达到无穷大时,正N面体变成了一个球体。这时二维世界的面都变成了球体表面上的无穷多个点,从无穷多个点观察到的鱼的运动有无穷多种,而要得知一切运动背后蕴藏的真相,必须把无穷多个观察结果汇总起来做统计分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处于高维度的智者基于对不同[点/面]的观察创立了多种学说、编写了不同的教材,于是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宗教门派和汗牛充栋的经书典籍。各教派的理论既有相同点又有相异点,甚至同一派系的经书也有互相矛盾的地方,二维生命们为此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只有极少数勇于探求真理者仍不满足于浩如烟海的典籍,他们得到了智者的真传。智者对他们说: "来吧,跳出你们所处的世界,到更高层次的世界来,你们就能看到一切的真相。"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成功了,挣脱了二维世界的束缚,直接看到了三维世界的事物。这时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球体鱼缸,而在鱼缸里游动的,只有一条鱼。
四、修行的目的 对超距作用的深入了解,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东方宗教鼓励人们修行的真正目的。超距作用的一大奇妙特点是,对同谋粒子之一施加影响使之状态改变,另一粒子的状态也会立即改变。即改变高维度物体在低维空间的某个投影的状态,也会改变另一个投影的状态,并对高维度的本体产生微妙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低维度的投影也有其真实性。因此佛教又说: "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众生都是[源]的投影,所以改变众生之一的状态,也会改变其它众生的状态,并对[源]的状态产生微妙的影响。古之所谓 "一念善,则天地间多一分祥和; 一念恶,则天地间添一分凶戾"、"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成佛道,九祖得超生" 即超距作用之体现是也。如果绝大部分众生都趋向于同一种状态,那么毫无疑问地,[源]将受众生的影响而向某个确定的方向运动。这便是东方宗教鼓励修行的本质原因: 仙佛背负的使命,是通过教化众生,使众生一起向一个方向努力,从而最终把大宇宙的本体[源]调整到某种最佳状态。得道者越多,对[源]的影响力就越大,剩下的众生就越容易被"拉向"正确的方向, 甚至可以不经由自己的努力而回归到[源],最后达成一切众生同成佛道的理想。由此可知,那些出家修行的人、闭门读经的人,他们绝非如凡夫所说的对社会毫无贡献的寄生虫,而是无私的先行者,他们改变自己身心状态的同时,也使其他众生的身心状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使越来越多迷途的人心灵中感受到[源]的召唤。他们是可敬的人。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