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台湾佛教>>正文内容

台湾当代净土思想的新动向----思想史的探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江灿腾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江灿腾
文殊文化有限公司
页次:163-184
东方宗教研究.第二期.
1988.09


--------------------------------------------------------------------------------

165 页

一、前言

净土思想是人类恒久追寻的理想之一,面对著生命的无常、痛苦
和脆弱,心灵中不期然而然地会浮现出永恒无忧的安乐乡之向往。在
大乘佛教的信仰中,代表西方净土的阿弥陀佛,意即:无限的寿命、
无限的光明,以宏大的愿力,接引念佛信众往生,免于再次沉沦苦海
,正是为广大的民众,带来无限的希望。台湾佛教徒盛行弥陀的信奉
,实有其原因。
如追溯大乘佛教的思想发展,修行方面:有所谓难行道,靠自力
解脱;以及易行道,靠他力解脱(注1)。但两种解脱方法间仍有共通
之处,亦即解脱者本身都必须对佛教有深刻信仰,愿意尊从佛法的指
示而修持,差别只在于修行者的选择:是靠自己的颖悟和苦炼而成道
;或是靠念佛而得弥陀愿力的帮助以往生。净土宗的成佛之道,自唐
宋以来,专弘西方弥陀净土信仰,通常都列入他力解脱的易行道。
不过,从大乘佛教的普度精神来看,解脱者与未解脱者的命运是
一体的,在一个苦难的世界中,菩萨是不能独其身而成佛的,必须协
助过那些最需要救助的平凡民众,乃至六道轮回的饿鬼、畜生等,都
一一脱离困境,而后才成其佛果正位;否则,就会被讥眨为自私自利
的声闻小乘。在原始佛教的发展中,著重僧伽生活,有避至丛林修行
的倾向,由于专心修炼,无法分心再营生活,因此接受社会的供养、
布施、成了修行者的维生之道。修行者则以本身体验到的哲理,向社
会大众宣说,以解彼生命的疑惑和痛苦,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但是大乘净土思想的兴起,由于宗教性的信仰面太浓厚,太简易,
太普及,相对于其他注重禅思与哲理的宗派,不免有贬低修行者的苦
炼价值,于是成了被批评的对象。不过净土思想仍持续扩散,与各派
互相融合、谅解、互补短长,这就是所谓“禅净双修”或“禅净合一
”的主张。从五代时期的永明延寿(904-975 A.D.)著《万善同归集
》以来,融合的思想就逐渐成为中国近世佛教的主流。明末的莲池大
师(1535-1615 A.D.)著《阿弥陀经疏抄》,以华严理事一心的义理,
诠释禅净融合的思想,发展到最高峰。稍后的藕益智旭(1599-1655
A.D.)著《灵峰宗论》,以天台教义修正莲池大师的禅、净融合思想
,而其根本立场未变。此种思想,持续到清末、民国以后,由印光大
师再度发扬光大。不同的是:禅净融合的主张,因禅宗的没落,不再
被强调;西方净土的念佛法门成了主要的趋势。

166 页

然而,近代的中国是多灾多难的时期,国势衰微,人心思变,政
治革命、社会革命、文化革命、宗教革命等思潮和行动,相继涌起,
传统的中国佛教,一方面因社会的责难而遭受严重打击,“庙产兴学
”成为普遍的呼声(注2)。面临如此困境,佛教界亦开始反省和自新
,因此有所谓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的改革运动,强调各宗皆正,全
面复兴;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和领导僧伽教育改革;此外又与南京“
支那内学院”的欧阳竟无等复兴印度唯识思想的主张激辩。太虚大师
的精神轰轰烈烈,事业却未竟全功 。因为中国传统的净土信仰形态,
基础稳固,依然未变。另外,太虚大师在佛学革新方面,本身亦未见
突破,仍循中国传统祖训的路线,难以开创新局。
太虚大师门下有所谓四杰:印顺、法舫、芝峰、法尊。其中以印
顺法师在义理上的研究最为卓越。印顺法师著作等身,学养缜密渊邃
,非太虚大师所能及(注3),在佛学造诣上亦超过了“支那内学院”
(注4)。印顺法师的成就偏在义理,是一位杰出的佛教学僧(注5)。这
已是佛教界和非佛教界一致认定和推崇的事实。但印顺的著作中和本
文有关者,是所谓的《净土新论》----在台湾佛教界掀起激烈反对声
浪的一本受争议的著作(详后)。不过,就内容而言,仍可以说是迄
今为止,对传统净土信仰作反省的,一部最有系统、最深刻的杰出著
作。这是民国四十年冬,讲于香港青山净业丛林,但主要流通区应在
台湾(注6)。
台湾佛教的信仰形态,除早期的斋教和日据时代受日本影响的佛
教外, 光复后自大陆来台的中国佛教陆续传入,这当中有传统派,也
有革新派, 但主要的影响为传统派,所宏扬为西方弥陀净土的持名念
佛法门,成为社会普遍的信仰。 印顺法师是在教理上起革命的理论大
师, 但其与信众的接触面,远不及传统派,所以《净土新论》中一些
强烈批评传统派的说法, 无可避免会遭受传统派强大的抗拒,甚至有
大批烧毁其书者(注7)。这样的激烈反应,到底是基于一种甚么样的
心理?或者,反过来说,《净土新论》中宣扬了何种理念, 而导致传
统派的抗拒?对研究佛教思想史的人来说,是值得注意的课题。
事实上,台湾佛教界对净土思想的激烈反应,也不限于《净土新
论》而已。例如陈建民先生批评“带业往生”,又是一例。民国六十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起一连五天,陈建民先生假台北市建国南路净庐
地下室,主讲“净土五经会通”。讲演纲目分十一章,第二章是罪福
会通,提出,“带业往生”一句经文无载,批评古德提倡无据,主张
以“消业往生”代之。由于涉及传统信仰权威,引起佛教界的大风波
,各种责难和商榷的文章纷纷出现。后来由天华出版公司收为《带业
往生与消业往生》

167 页

一书,由祥云法师主编,列为天华璎珞丛刊第五十九种。蓝吉富先生
后来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时,虽收有陈建民先生的《曲肱斋丛书》(注8),
但对陈氏这方面的作品,仍心存犹豫(注9),仅将论战文章的部份,
附在丛刊另册处理(注10)。
类似这样的事件,背后涉及的思想层面都是相当复杂的,本文计
划加以探讨;但为集中处理单一事件,此处只就《净土新论》一文分
析。另外,连带讨论杨白衣先生、圣严法师和张澄基教授的著作,以
互相对照。由于台湾当代净土思想的新动向这一领域,过去未见有人
深入分析,本文首次尝试,见解不确、资料不够、推论不谨处,所在
皆有。希望高明之士有以教之。

二、有关探讨《净土新论》的使用材料说明

材料的介绍,应从印顺法师的著作开始。除《净土新论》外,印
顺法师的净土研究, 还包括了〈念佛浅说〉(民国 42 年冬台北善导
寺讲)、〈求生天国与往生净土〉(在菲律宾佛教居士林讲, 年代不
详)、〈东方净土发微〉、〈东山法门的念佛禅〉等, 都是延续《净
土新论》的观点而来。 以后加入了一篇〈宋译楞伽与达摩禅〉,而成
为《净土与禅》一书, 列入妙云集下编之四, 正闻出版社出版(注11)
。 此外妙云集的其他著作,也有助于说明作者的思想立场,将于涉
及讨论时,再行提及。
其次要提到的是:杨白衣先生和圣严法师的论文。杨白衣先生的
论文是〈净土的渊源及其演变〉、圣严法师是〈明末中国的净土教人物
及其思想〉,皆发表于《华冈佛学学报》第八期(民国74年10月25日
出版),为近代中国佛学以现代学术论文方式撰写,关于净土思想史
方面的重要作品。杨氏批评传统净土思想的态度上,明显的是遵循印
顺法师在《净土新论》中提出的观点,而更加激烈。但杨氏的论文另
有几个特色:一、是大量引用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 二、是全面性的
检讨了中国净土宗主要大师的思想。 三、是介绍韩国人新罗金和上无
相禅师念佛法门。 可以说是国内这方面仅有的一篇,应给予高度的评
价。 圣严法师是专研明末中国佛教的权威,上述的论文,原是博士论
文《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后一系列关论文中的一篇罢了。不过此篇
论文的特色, 主要是关于明末净土宗人物的文献资料的精细排比,以
及各家思想内涵的介绍, 对于了解当代净土思想转变前期的背景,饶
有帮助。
圣严法师另有〈净土思想之考察〉(载《华冈佛学学报》第六期,
民国72年7月31日出版),及《念佛与助念》的小册子(民国76年6月
参版)。虽然前者只是就净土经

168 页

典文献的整理与介绍, 后者是通俗性的净土演讲,但因作者的学术背
景及著作的流传甚广(例如《念佛与助念》单是参版即印一万册),
故文内所流露的兼顾传统与现代的折衷态度,亦可作为理解当代净土
思想新动向的重要指标之一。
张澄基教授的《净土今说》(慧炬文库之四十八,民国 71 年 3 月
出版),是感情重于理智的经验之谈。 以张氏钻研佛学哲理之渊博,
修行法门体验的深刻, 并熟悉世界其他宗教的经典,却在晚冕年自供
其对净土思想的向往,实有深刻的意义在。 对于批评净土信仰为他力
佛教,是怯懦者的易行道等责难,张氏的例子是值得加以思考的。
印顺法师的《净土新论》,曾有日人藤吉慈海的介绍文章一篇(注12)
,但其中多为所评书的内容说明,很少藤吉本身的评论,不易清
楚日本学界的看法。此文已有中文翻译,收在《法海微波》一书里(注13)
,读者可以自行参看。值得注意的是:印顺法师在接见藤吉时,
所提及《净土新论》的一些话(详后),从中可以窥见印顺法师对于
此书所遭受待遇,是相当在意却又无可奈何的激动心理。
以上这些著作,是台湾学术界关于净土思想讨论,比较重要的作
品。作者本身都是有代表性的佛学专家,在佛教界享有盛誉。文殊佛
教活动中心的负责人洪启嵩先生在本文初稿讨论时,曾说:“台湾佛
教界还是印光大师和李炳南居士影响下的净土信仰,其地位未受动摇
。”(注15)洪氏说法由于欠缺完整的田野资料,很难加以赞同或反驳
。但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讨论变迁的部份,意义更大。因为可以了
解思想发展的脉终;至于其社会意义,亦可由于检讨而反映出来。没
有变迁的部份,也许无法深论,但从不同观点的对照中,仍可显示其
被社会支持的原因何在?总之,本文即以上述材料为讨论素材,不过
份汗漫广涉。


三、关于净土思想渊源的检讨问题

●杨白衣先生的观点

在讨论《净土新论》的思想内涵前,因涉及到许多文献考证的问
题,而杨氏之文中有甚多日人成果,故暂先引用:

169 页

在佛经之中,言及有关净土思想的资料,藤田宏达博士曾
作过详细的统计,并发表于《原始净土思想研究》一书之中
,合计有:汉译经论二九○种,梵文经论三十一种,但从未
有一部阿含部的原始经典,是言及净土思想的经典。自后汉
至元代汉译者七十五人之中,其出身也大多为西域或北印。
这也说明了净土思想的确来自北印或中亚一带。因该地流行
,故他们带来的都是这一方面的经典。这与《般若经》之来
自南方,经西印流传至北印,恰好成一对比。....
最初专弘阿弥陀佛信仰的《大无量寿经》与《阿弥佛陀经
》,中村元博士与平川彰博士二人都推定为成立于西元一四
○年左右。 果真如此,则适值《般若经》流传北印后不久,
尤其是与《金刚般若经》的出现同时,故《无量寿经》的内
容, 与《金刚般若经》的思想有很多类似,无不强调菩萨的
基本态度 -- 离一切相,应无所住而利益一切众生, 或强调
“乃至一念生净信”。....(注15)

杨白衣先生又根据望月信亨博士在《净土教起源及发达》一书中
的考证资料, 指出《无量寿经》的成立,的确受到《般若经》和《法
华经》等影响。 例如阿弥陀佛的发愿 ---- 《大阿弥陀经》、《平等
觉经》为二十四愿, 《无量寿如来会》、《悲华经》为四十八愿,梵
文本、藏文本均为四十九愿等,则是受到《道行般若经》的发愿影响
而来(注16)。 因此杨先生认为佛教的净土来源,是印度文化中各种
蓝本的集合。 佛教徒“绞尽了脑汁,综合一切作模式,创造二种净土
。 一为利乐现生的净土,其代表是药师佛的琉璃世界,东方代表有光
明的前途。 二为利乐来生的净土,其代表是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
,西方代表幸福的归宿。 因为:日出东方,犹如一天开始,人要怀抱
希望,向著理想前进。 日没西天,犹如一天工作完毕归家,要有甜蜜
的幸福的归宿。这原为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人生。”(注17)

●印顺法师的观点

有关上述杨先生的看法, 在印顺法师的《净土新净》中,其实早
已提到了。 然在印顺法师的观点里,弥勒的净土与清凉的月光有关(注18)
,而弥陀信仰则是“太阳崇拜的净化。”(注19)阿弥陀佛如太
阳的光明,是永恒的究竟的光明藏。 弥勒菩萨如月亮的光明,月亮是
在黑暗中救济众生的(注20)。 从切身处世的现实世界来说,印顺法
师推崇弥勒净土较为切合实际。(注21)

170 页

●印、杨两人的观点分析

如与传统相比,有三点新的转变:
(一)这是受近代文化理念和重视文献风气的影响,而对传统经
典权威性产生的质疑。在传统中国佛教徒的心目中,佛经皆是佛陀金
口所说,法门虽然繁多不一,但皆是佛陀金言所造,权威性是绝对的
:如今则透过文献和思想史的研究,而看出其逐渐形成的历史轨迹,
其正确性是相对的。
(二)由于净土渊源非然出自原始佛教,则西方弥陀的愿力尽管
宏大,信仰者众,但也仅显示出其宗教思想的一面而已,在现代文化
背景中,其价值有待重估。
(三)传统净土祖师的诠释权威,开始受到强大的挑戢。印顺法
师坦白说:“我讲的净土法门,多是依据印度的经论,并不以中国祖
师的遗训为圣教量。”(注22)即是最好的证明。


四、对传统西方净土念佛往生的检讨问题

●印顺法师的观点

对此问题,《净土新论》一始,就强烈批评道:“一般人听说净
土,就想到西方的极乐净土,阿弥陀佛,念佛往生。然佛教的净土与
念佛,不单是西方净土,也不单是称念佛名。特重弥陀净土,持名念
佛,是中国佛教,是承西域传来而发展完成的。”(注23)印顺法师提
出这种看法, 是依据印度的经典(注24) , 从全体佛法的观点
(注25),来加以检讨的。 其中很可以看出对传统中国弥陀净土的不
满,而思有所扭转。
印顺法师认为:净土就是真善美的庄严净妙的世界,也是人类共
同企求的理想。大乘佛教不能无净土,但是中国的净土信仰,不能抱
持净土是自已与环境同时净化成庄严世界的理想,于是有了以下的偏
差:
(一)特别重视上生兜率天净土,而忽略了实现弥勒下生的人间
净土。(注26)
(二)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无量光、既代表一切诸佛的共同德性
;又能适应众生无限光明与寿命的要求。但“现代修持净土的,每著
重在极乐世界的金沙布地、七宝

171 页

所成等,这在弥陀的净土思想中,显见是过于庸俗了。(注27)
(三)求生阿□佛土,著重在胜义智慧的体证和空寂----这是和
般若思想相应的。 但是中国流行的大乘佛教,重视念佛及净土,却对
这一方面太忽略了(注28)。 “中国的佛教,始终是走向偏锋,不是
忽略此,就是忽略彼。 如禅者的不事渐修,三藏教典都成了废物;净
土行者的专事果德赞仰, 少求福慧双修,不求自他兼利,只求离此浊
世,往生净土。 阿弥陀佛与净土,几乎妇孺咸知;而东方的阿□佛国
, 几乎无人听见,听见了也不知道是什么,这是净土思想的大损失!
”(注29)
(四)对于药师佛的东方世界,中国人有一特殊意识,认为东方
象征生长的地方,代表生机,一变而为现实人间的消灾延寿。阿弥陀
佛在西方,代表秋天,属肃杀之气,是死亡的象征,故在中国人心中
,西方净土使人误会学佛即学死,忽略了原先代表无量寿无量光的圆
满。(注30)
(五)中国人不知道庄严净土,不知净土何来,但知求生净土,
是把净土看成神教的天国了(注31)。
(六)王龙舒误改《无量寿经》,认为不发菩提心,仍可以生极
乐世界, 是误解经典本义,(注32)“这样的误解,不但不能勉人为
善,反而误人为恶了。”(注33)
(七)中国的净土学者,将称名与念佛合一,但在经中,两者其
实是各自分开的。(注34)
(八)称名念佛成为中国唯一的念佛法门后,虽有普及教化之功
,却大大的导致了大乘法深义大行的被忽略了。(注35)
(九)易行道成佛难,而从来的中国净土行者,以为念佛一门,
无事不办,是不了解龙树说易行道的初衷。(注36)
以上的这些批评,是关系著印顺法师的时代意识及其心理反应,稍后
再加交代,使这些批评的背景更为清楚。


●张澄基先生的观点

张澄基先生所写的〈净土今说〉浅显易懂,但有他个人深刻的体验
。 〈净土今说〉原是《佛学今诠》的最后一章,但几场大病之后,心
情有很大的转变。 他坦承这篇文章“感情的成份远过于理智,主观的
成份远过于客观。”这是他经过几近半世纪“学佛”生涯后的回顾,
心中充满怅惘,因此对净土的看法大部份从个人的经验和心情的感受
出发。 他也不否认这不是纯粹的学术著作(注37)。但吾人认为:真
正的宗

172 页

教修持,当是如此。 而主观的心情加上经验,更提供了一个“
真实”未掩饰的分析素材。 此外张氏的观点,如果用来对照印顺法师
的见解,可以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现将其观点条列如下:(注38)
(一)在菩提道上努力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得到成就的,为数甚
稀。
(二)世事失败的人,可以在佛法中找到希望和慰藉;但是在佛
法中失败的,只有净土才能给予最后的希望和凭杖。
(三)大乘佛法中,能实际派上用场,不需要过人禀赋、明师、
机缘和充足的福慧资粮,所能应用的,只有“易行道”的净土宗。 因
为浅显易行,是人人可以行持的教法。
(四)生死的问题,虽然迫切,但在宗教上能明白自处的人不多
。“难行道”在农业社会已只有很少的人,才行得通;如今工业社会
混乱、紧张、繁忙、更只有“易行道”能对大多数的人有用。
(五)不谈成佛作祖,不谈往生极乐,不谈念佛三昧,仅凭一股
信心和不断的努力念佛,就能在现世中,得到佛力加被下所产生的祥
和、安全和悦乐感。
(六)净土宗的心体乃在一个“愿”字,包括佛本愿和吾人的意
愿,两者愿力合和,才有效果。
(七)就最低的水准来说,任何人只要对阿弥陀佛至心信乐想念
十次(或一次)佛像,或称念十次甚至一次佛号,即能往生了。但犯
了五逆重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恶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的
人,除非临终时遇善知识教使念佛,否则不能往生。
(八)净土三经对极乐世界的描写, 有印度文化的成份,但其实
只是想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是良好的修行之处。
(九)西方是日落之处,代表归宿,故以工作为宗教行持的方向
,众生才能专心,但这只是一种方便说罢了。
张氏的诠释,是从一般人的需要出发的,标准很低,但可能较近
实际的信仰状态。印老的标准极高,那是对佛门僧众说的,预备为法
师的人,理应如此。


●杨白衣先生和圣严法师的观点

杨白衣先生的意见,接近印顺法师的观点,但更为激进,故对传
统持名念佛的“易行道”批评不遗余力(注39)。相反的,尽管圣严法
师是有深湛佛学素养的学问僧,

173 页

但在台湾社会推行助念念佛,在很多实务方面,接近张澄基先生的看
法。吾人以为这不牵涉对错,而是对象为谁的问题。例如印老佛学知
识,独步当代,说法圆融应机,但如面对坐游览车而来的信众,恐也
要退避三舍了。
提出学理和面对凡夫,是两层次的问题,应一并加以考虑,才是
有用之学。杨先生和圣严法师的意见,也可做如是观。
不过杨先生在论文中介绍“金和尚无相禅师的念佛法门”,是一
大贡献。(注40)
金和尚无相禅师是新罗人,为第三王子,俗姓金,于本国群南寺
出家受具后,于开元十六年(728 A.D.)入唐,谒当时的皇帝玄宗,
而被派住于禅定寺。以后至四川师事资州德纯处寺处寂禅师(五祖弘
忍法嗣)而得其印可。 师常行头陀行,居住天谷山石岩下。后复住成
都府净众寺,弘扬根据《大乘起信论》的念佛法门达二十年之久。
其念佛的方法,使用“无忆”、“无念”、“莫忘”三句之授戒
与独特的引声念佛,故称为净众派念佛法门。每年十二月与正月,常
集僧俗男女举行引声念佛法门。所谓引声,就是尽一口气直平到绝声
为止的念佛法,并且必须“无忆”、“无念”、“莫忘”。
金和尚将“无忆”配戒;“无念”配定;“莫忘”配慧,以三句
配三学,说是达磨直传的总持门。
“无忆”就是不追忆、执著过去的意思。
“无念”就是不用心于未来之荣枯的意思。
“莫忘”就是常保持此种明确的意识。
这三句话的要诀,就是要人心不受客观事物所迷,而能过著清净
明快的生活。
另外,此派的特色是,传授的仪式。首先要订日期,而且要一两
个月前牒示, 集合僧俗男女于道场,礼佛忏悔,期间为一七或三七、
五七,然后授法。
此种念佛法,与目前流行于台湾和东南亚一带的“打佛七”关系
很深,值得重视。
圣严法师在《念佛与助念》的小册子里(注41),也将此法介绍,
可作为当前台湾净土思想新动向的一个例子。亦即传统的再现,同样
深受重视。

174 页

五、《净土新论》所涉及的时代意识与印顺法师的净土思想变迁之关系

本文前面说过,要讨论台湾当代净土思想的新动向,首先必须环
绕印顺法师的《净土新论》来讲。
然而,吾人在前面也提及印顺法师的《净土新论》是有感而发的
,并且简单的交代了民国以来佛教发展面临的处境。但是,深入的探
讨,则发现印顺法师的《净土新论》和时代的意识关联,远较吾人所
提者,更深、更广。如果说,印顺法师的一生学佛、著述、佛法,皆
有个人独特深感的时代意识在,应不过言。以下分别加以探讨:

●从《印度之佛教》到《净土新论》的思想发展

追溯渊源,印顺法师在《印度之佛教》一书中,论其编述之缘起
、方针与目的时,已说得非常详尽(注42)。综合〈自序〉中的全文内容
,吾人可以看到当代中国佛教的第一理论高僧,是经历了如何心理变
迁,以及所回应的时代压力。
印顺法师从早期深信圆融为中国佛教独得之秘,到拒斥之为佛法
末流,是抗战时避难四川缙云山时所兴起的反省结果。因当时广大的
佛教信众,无以解国族之急、圣教之危。于是印顺法师反求诸己,是
否有所未尽?
民国二十七年冬,一代哲学大师梁漱溟访印顺法师于缙云山,自
述其学佛中止之机,亦提到此时、此地、此人的问题。更使印顺法师
深思:是否佛法有不善之处?然后读《阿含经》时,看到“诸佛皆出
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之句,有所入。以释尊本教,立三世重现
在,志度一切有情,特以人类为本。故为之喜极而泪。
二十九年,在贵州,同游张力群氏,因太虚大师和王公度氏辩“
印度信佛而亡”的问题,举以相问:何以佛教流行千六百年后,有广
大信众之教门,竟日渐衰竭?印度佛教的衰灭,是否末流伪杂有以致
乎?印顺法师当时无以应。后又遇释慧松法师归自海南,访印顺法师
于贵州,攻难梵佛一体的杂滥。于是:

175 页

自尔以来,为学之方针日定,深信佛教于长期之发展中,必
有流变而失真者。探其宗本,明其流变,选择而洗炼之,愿
自治印度佛教始。察思想之所自来,动机之所出,于身心国
家实益之所在,不为华饰之辩论所蒙,愿本此意以印治度之
佛教。(注43)

印顺法师一生的治学态度,可以说皆由其返归印度佛教本义一念
而发。此所以他对“真常唯心论”素发无好感;对中国的三教同源论
,斥之为末流(注44)。他认为:师事龙树革新僧团之志,立本于根
本佛教之淳朴,宏阐中期佛教之行解,摄取后期佛教之确当者,也许
可以复兴佛教而畅佛之本怀!
以上是民国三十一年十月三日,在四川合江法王学院所写的语句
(注45)。 再过九年,大陆已沦共,而于香港讲《净土今论》,亦不
外是这个本愿。 此见其自供“本之印度经典,不以中国祖师言为圣教
量”的说明,即可明白大半。(注46)


●从太虚大师到印顺法师的思想转变

《净土新论》也可以说,是对中国近世佛教的总反省;或者说,
是印顺法师对中国佛教本质与印度佛教差异的不满。这涉及到文化史
的价值观问题,印顺法师的观点并非没有商榷的余地,但因超出本文
范围,不拟讨论。然而,在中国近世佛教的发展上,太虚大师与印顺
法师两者的钜大差异,则罕有人论及。其实这个问题,依然涉及到中
国佛教本质的问题,在印顺法师的观点中,太虚大师的中国佛教复兴
运动,有一无法突破的瓶颈,则太虚大师所理解和宣扬的,依然是中
国传统的佛学思想,有其先天性的限制,故即使太虚大师尽力研究佛
学,而不从事僧伽教育的改革运动,仍然脱不出这个圈子(后详)。
所以印顺法师实际上在太虚“人生佛学”的“旧瓶”中,装了自己的
“新酒”。一般学术界的看法,只是区分两人成就的领域不同(注47),
而很少指出两人在思想上的钜大差异。 本文中则主张:印顺法师的思
想, 绝非承袭太虚大师,而是对其批评,并展开自己的理论体系。
如不理解这一点,纵然读尽印顺法师的所有著作,亦是枉然。并且也
掌握不到《净土新论》背后的真正心理动机。
印顺法师与太虚大师因缘至深,两人皆能欣赏对方的长处,自是
无庸赘言。但两人之中,印顺法师实较被动,他对太虚大师的热忱相
邀,可以说盛情难却(注48),于是长期在太虚门下做事。然而,印顺
法师在思想上的独立性,却有特殊根源。 印顺

176 页

法师的独特性是建立在本身对佛教经论的深刻研究上,他的心思细密
敏锐,因长期大量披阅汉译佛典(注49), 追溯佛教的根本精神,而
后提炼出证据坚强的主张:一是缘起说的绝对正确性; 二是诸佛皆不
离人间成佛。 前一主张,使他对龙树的空观哲学,精解卓群;后一主
张, 则经由前一主张的理论基础,而后确立其对人类社会教诲的有效
性。 换句话说,在透澈了解缘起说后,人类在成佛的道上即可坦然而
行; 亦即:违背缘起说,则类同神教,非佛本义,对人类社会教诲的
有效性即失据。 从而,一个佛教徒,只要发愿理解上述理论,则不论
他从事何种行业, 都可以发现它的有效性,点点滴滴,大小无碍,人
人可以据以扶助他人,而完成社会至善的改革目标。 所以,印顺法师
批评成佛不必西天; 弥勒净土犹胜弥陀净土;人生的佛教高于人死的
佛教;大乘菩萨的普度亦须即当下人间而完成。---- 这样的佛学诠释
,不用说,是延续《印度之佛教》的那篇〈自序〉精神而来。 无可避
免的, 便要批评强调心性论的中国佛教,太虚大师与印顺法师的思想
,遂必须分道扬镳。 印顺法师的庞大著作,所要说明的,也不过上述
的这点微意,《净土新论》的背后心理动机,也是由此而来。
或许有人要问:如此推论,何所据而云然?
(一)《印度之佛教》的那篇〈自序〉,是纲领。
(二)收于《无诤之辩》的〈谈入世与佛学〉这篇,是本文解说
的主要依据(见妙云集下编之七,民国 65 年 1 月再版)。
印顺法师的这篇文章,是读澹思(张曼涛)在《虚大师上生二十
周年纪念专号》的〈太虚大师在现代中国史上之地位及其价值〉一文
后, 内心百感交集,一时不能自己,于是驱遣文字,雄辩滔滔地表达
了他对太虚大师的精神、思想学问的看法。 如果对照印顺大师在《华
雨香云》(妙云集下编之十,民国 62 年 8 月重版)那五篇纪念太虚
大师的文章:(一)〈向近代佛教大师学习〉(原书页 277-282 )、
(二)〈革命时代的太虚大师〉(原书页 283-298 )、(三)〈我怀
念大师〉(原书页 299-308 )、(四)〈太虚大师菩萨心行的认识〉
(原书页 309-338 )、(五)〈略论虚大师的菩萨心行〉(原书页
339-348 ), 则会发现:〈谈入世与佛学〉这篇才最接近作者本人的
看法。 可以说作者生平的思想表白,最有体系、最坦然、最有力的、
非这篇莫属。这篇文章后来又有张曼涛的〈读《谈入世与佛学》后〉
一文,收在〈法海微波〉一书里(正闻出版社,民国 76 年 6 月初版
,页 43-94 ),对印顺法师的一些论点有所答辩。但印顺法师主要在
陈述自己的思想,澹思的文章不过是借为引线而己,不太相干涉。
这篇文章的本文,分成大部份:(一)谈大乘精神----出世与入
世;(二)论佛教思

177 页

想----佛学与学佛。由于文中精义太多,此处乃浓缩归纳为两点:
甲、澹思说,中国佛教史上,只有太虚大师真正实践了大乘佛法
的入世精神;又说中国佛教传统,就思想方面言,犹有胜于印度佛教
的教理体系。而虚大师生平亦认为释迦以来真正之佛学,现今唯在中
国;却又说:中国佛教徒所说的是大乘理论,行的是小乘;钖兰、缅
甸等国的南方佛教,所说虽是小乘,但所修却是大乘行。(注50)
----这当中显然有矛盾的成份。中国佛教的思想,千百年来,是
作为信仰来信受、奉行的,怎能如此言行不一?
----印顺法师加以分析,认为:(一)出世解脱,从早期佛教以
“一切缘起”,勘破自我,得大自在的教法,因基于生活的现实出发
,论理是无分在家出家皆可奉行。但实际上,以僧伽为中心的教团成
为时尚。不过有解脱经验的僧侣,一样回过头来游行教化,弘法利生
,并未脱离佛教的基本立场。(注51)
----时日既久,僧侣中心的佛教,排斥世间,精心修炼,漠视说
法与布施,于是和民间的信众疏远。然而,民间的信众涌起了以释迦
修行的菩萨风范,和成佛入世说法的慈悲为表率的大乘思潮,贬斥旧
有形态的佛教为小乘。大乘理论的特点,是世间不异出世间,生死即
涅槃。从法性空观来消融世间与出世间的对立。以佛菩萨为轨范,布
施成为首要道品,慈悲为必要的内容。在这种空观解脱中,由于菩萨
的慈悲、启迪,人们不必急于厌离趣入,即得空慧解脱。
----但是,大乘思潮发展后,由于菩萨的不求急证,一般人要在
生死海中沉沦太久,于是急于成佛的“自利急证”的精神又复活了。
特别是在中国的佛教,以“至圆”、“一即一切”,“举一全收”的
理论,不实际向事上做救众生、布施、庄严佛土的大事业,却从内省
的“心”上去追求和解决。参禅、念佛的法门可以简易至顿,即身成
佛。(注52)。 这就是中国佛教的本质!印顺法师语气尖刻嘲讽,大加
鞭挞,字后的无奈和悲苦亦不难想见。
----接著他提出出世而不离世间的见解,以大乘信愿和空胜解结
合,藉菩提心种的内熏力,而归向佛道。印顺法师说:急证精神的复
活,根源于印度;但专心一意于自求解脱,并视福德、慧解与本分无
关,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他认为中国佛教缺乏:生而幸闻(佛)法,
幸得出家,死而无憾的胸襟。也少有人说:以此礼佛因缘,闻法因缘
,听法供僧因缘,持戒因缘,将来一定解脱,一定成佛;充满信心与
理想,而生活于三宝光明的摄护中。(注53) 他认为:古代的佛教大
师中,如玄奘求法和译经,是入世的正行。 “凡真从悲心激发,为法
为人,而学而修而教,站在比丘、

178 页

比丘尼的立场, 尽比丘、比丘尼本分,整理僧制、统摄大众、阐扬法
化, 为甚么不能称为入世?中国佛教入世精神的衰落,问题在:轻视
一切事行, 自称圆融,而于圆融中横生障碍,以为这是世间,这是生
灭,都是分外事,非要放下这一切,事心于玄悟自修。 这才橘逾淮而
变枳,普遍地形同小乘。 问题在:在家学佛,不知本分,一味模仿僧
尼,这才不但出家众不成入世,在家学佛也不成入世。 这真是中国佛
教的悲哀。(注54)于是他大声疾呼:

菩萨遍及各阶层,不一定是喧赫的领导者。 随自己的能力,随
自己的智慧, 随自己的兴趣,随自己的事业,随自己的环境:
真能从悲心出发, 但求有利于众生,有利于佛教,那就无往而
不是入世,无往而不是大乘!这所以菩萨人人可学。如不论在
家出家, 男众女众,大家体佛陀的悲心,从悲愿而引发力量:
真诚、恳切,但求有利于人。 我(印顺)相信:涓滴、洪流、
微波、巨浪, 终将汇成汪洋法海而庄严法界,实现大乘的究极
理想于人间。 否则,根本既丧,什么入世、出世,都只是戏论
而己。(注55)

----这是“人生佛教”的“新酒”!
乙、印顺法师检讨太虚大师的佛学传统后,认为佛学有重知识的
甲型:以为佛学是应机的,其中有了义、不了义;有尽理、不尽理;
有因中说果,果中说因的....。可以从比较、分析、综合、贯通,甚
至删略或补充,以表显佛法的完整面目。他自己就是属于这一型的。(注56)
另有重经验的乙型:这一类以为:佛说,都是适应众生的,也
就是利益众生的。从适应的众生来说,都是恰到好处的,隋分得益的
,故说:“世尊所说,无不如义”,“佛所说经,皆是了义”。太虚
大师偏向乙型。(注57)太虚大师的佛学根源,来自传统的中国佛学:
或为结合知识与经验的天台、华严两宗、或为专重经验的禅宗,对一
切经论都是通过自己的经验而有所见,而不是知识的研究与传授。印
顺举虚大师著的:(一)〈优婆塞戒经讲录〉(民国24年),(二)〈
相宗新旧两译不同论书后〉(民国20年),(三)〈读梁漱溟君唯识学
与哲学〉(民国9年),(四)〈佛学源流及其新运动〉(民国18年)等
文,说:太虚大师的理论是“暂时的、妥协的,还不能说真正的学理
革命。”。(注58)而虚大师的〈余之佛学新运动〉(民国17年)一文中,
强调修学、体验,得佛陀妙觉心境,虽是超越文化、种族的人生佛学
。(注59)但融旧成份太多,掩盖了创新,虚大师所说的“真正佛学”
,反而变得模糊了。(注60)

179 页

----他问道:“人生佛教,难道只是顺应潮流吗?”(注61)又论
断说:“实际上,以他(虚大师)的佛学传统,个性天份,既使不需
要忙著改革,也是不会一本书,一个问题,一部份的材料上,费尽一
切力气的!”(注62)
将甲、乙两部分合并来看,本文推论印,虚之别,是言而有据的
。净土信仰,既是中国佛教近世的主流,印顺法师在批评中国佛教时
,自然无法避开。可是又不能没有代替,于是取与佛教早期思想渊源
较深,且又下生成佛的弥勒信仰,替换西方往生的弥陀净土!《净土
新论》的思想和心理的转折,都是由此一念而来!


六、《净土新论》发表后的冲击与检讨

根据《法海微波》,一书的〈序〉里所说,从民国二十年印顺法师
写下第一篇〈抉择三时教〉一直到现在(民国76年),半世纪的漫长岁
月中,传统佛教界只给予极少数的批评,却在口头中不断的流传著各种
反对和不满的意见。 在台湾的情况亦然,并举了《净土新论》的例子。
他说:

(民国)五十四年三月,我(印顺)在嘉义妙云兰若掩关。
竹山的达超师等,陪同日本花园大学教授藤吉慈海来访。藤
吉教授提起:这次访问台湾佛教界,一提到印顺,似乎都表
示“不以为然”,但到底什么不对,大家又都说不出来。 我
不好意思说别的, 只说也许与净土有关吧!因为我以为在往生
净土以外,还有创造净土,人间净土。(注64)

接著又举了大约四年前,有一位台北的青年居士,在台中见到几位莲
友,提到对印顺法师的净土见解有许多疑惑,于是写信求教的事。印顺
法师评论道:我人在台中,台中的莲友有疑惑,不就近提出讨论,却要
通过在台北的人写信来问。(注65) 可见一般佛教徒心中存有顾忌,
不敢公开讨论。 而印顺法师本人的失望和无奈的精神,也跃然纸上!
慧吉祥先生(杨白衣)是印顺法师的理论支持者,他的观点前面介绍
过。他在〈《妙云集》的内容与精神〉一文中,提到二件事:
(一)是〈念佛浅说〉一出,有少数教徒认为与其提倡的法门有所
抵触,于是发动徒众把它焚烧殆尽。但一些信众发心再印,印了再烧
,如此僵持了一段时间。(注66)

180 页

(二)主张:应将《药师经讲记》的〈悬论〉, 和〈念佛浅说〉
、《净土新论》并读, 才可了解佛教的精义和大悲精神,而不会有所
偏重和固执。(注67)
杨惠南先生在〈我读《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一文中认为
:印顺法师的“新判教”多少会破坏一些传统的信仰,例如把弥陀信仰
看成波斯的太阳崇拜。但如要找出真正的归依处 --- 真正的佛陀,则
“新判教”虽非唯一或终极的答案,却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尝试。(注68)
道安法师在民国四十一年六月十八日的〈日记〉中, 记有:“如印顺
法师之《净土新论》, 则否认实在的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那不过是
理想中之乌托邦,弥陀乃印度之太阳神话中传出者。 ”(注69)道安
法师是当时佛教界的重镇之一,原对印顺法师的佛学造诣相当推崇(注70)
,故能冷静若此。又民国四十二年三月十二日晚,道安法师与默
如法师讨论印顺法师的著作,默如法师对包括《净土新论》在内的作
品,大不以为然; 从〈日记〉中,也看到:默如法师连对印顺法师本
人亦极不满,却不知何故。(注71)
此外,日本藤吉慈海曾提到:他几次访问分布在台湾、香港、槟
城、吉隆坡、西贡、永珍、曼谷等地的中国式佛教寺院,得一印象,
即中国净土教是禅净双修的,在念佛间实修坐禅。其净土变相图....
以站在近代的莲法座上的圣众与坐在莲台上的阿弥陀佛图较多见。(注72)
可见《净土新论》对传统的西方净土信仰,并未起革命性的改变。
笔者认为《净土新论》的批评传统西方净土思想,虽有其严谨的
学术背景做基础,也充满了基于对社会、时代的关怀而发出的开阔思
路,是令人激赏的深刻作品; 但是其对传统的批评是否完全稳合史实
?是否太强调其黑暗面?又中国净土思想的发展, 是否无积极性的一
面?弥陀的思想难道不能会通?---- 这些都是可以再深思的。
批评者(印顺法师)本身对中国的传统社会环境,所加诸于佛学
思想和佛教信仰的历史条件,未全然有深刻的理解,即加以毫不宽容
的批评,如第四章后面论及朱元璋与弥勒思想的关系,即是一个例子
(注73),不免杂有印顺法师的主观看法和愿望。如果不考虑外在的社
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条件,要提出任何主观的看法,是很容易的
。 就像他在〈谈入世与佛学〉一文中说:“宋代以来,中国佛教界,
就没有像样的高僧传,直到现在。 ”(注74)是接著「中国佛教的衰
落,不仅是空疏简陋,懒于思维,而且是高谈玄理,漠视事实.... ”
而说的。 这种话,宋、明理学家的排佛论者,言之多矣!但是这样的
论断,是一竿子打尽式的,并非尽然。 批评者因生于现代,有各种图
书、文献便利,在个人聪慧的学问才华和时代情势刺激之下,于是有

181 页

远迈前人的成就;但是不同时代、不同条件,是不能以此例彼的。批
评者无论在佛学上精深认识, 在义理上的杰出贡献,在传法上的热忱
, 对佛陀本愿的执著,以及所开示的“人生佛教”之路,都令人有高
山仰止之叹!但是, 对中国文化的本质与因之而衍生的中国佛教思想
体系,缺乏同情。 然而,如果脱离了政治、社会、经济史的背景,批
评者的论断就不免有架空之感。并非任何人都有批评者那样高超天资
和学问本能,可以涵泳于佛法空慧的境域中而得大自在!
批评者可谓当代中国佛学成就的第一人,都无法保证其《净土新
论》的法门,普及全社会,可见理论和现实是有差距的。正如大乘思
想的最后变质一样,圣者的理想,在常态分配下,中庸资质的人口占
最多数的结构里,实行起来,就不免七折八扣的情况发生啦!龙树的
弟子提婆在空胜解上所向无敌;却死于见解不及他的论敌刀下,说明
人类追求理想和实践理想,长久存在著无法合一的困境。


七、结论

经过以上各节的讨论,吾人从《净土新论》的出现背景、时代意
识、心理动机、对佛教界的冲击和学者的评价等,都做了分析和说明
。同时也将其与另外几位学者的净土论文做比较、对照、反映出不同
角度的看法。吾人总结讨论的意见,可以归纳为几点:
(一)《净土新论》是出于印顺法师深刻理解佛经本义而提出的
。这当中有返归印度佛教、提倡弥勒净土和实践“人生佛教”的强烈
倾向在。
(二)《净土新论》的提出,和时局的变迁、救世的宏法悲愿,
以及对中国西方弥陀净土注重往生的不满等,都有直接的关联。
(三)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与印顺法师的“人生佛教”,有
著极大的差异。 太虚大师从中国传统佛学出发,是中国式的;印顺法
师则从印度的空观精义出发, 而归依菩萨慈悲的本怀,使出世入世统
一,而非暂时的妥协。
(四)《净土新论》是对中国近世佛教的总反省,与印顺法师全
体著作的精神密切关联,可以透过他的另外著作来帮助了解。但另一
方面, 也发现他有时缺乏客观理解历史环境,和太强调传统中国佛教
黑暗面,而不能同情传统佛教的主观成份。
(五)《净土新论》所提示的高超理想:要实现人间净土,令人
激赏;却不被台湾佛教界广为接受。颢然存在著: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182 页


01 难行道、易行道之分,由龙树的《十住毗婆沙论》而来;龙树依
据的是《弥勒菩萨所问经》。此经为菩提流志译,编于《大宝积
经》的一百十一卷;西晋的竺法护已有翻译。参考印顺著,《净
土与禅》(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 73 年,伍版),页 64。

02 关于“庙产兴学”的讨论,最完整的资料,可参考牧田谛亮著,
《中国近代史佛教研究》第九章〈清末以来的庙产兴学与佛教教
团〉一文。此书已有中文译本,索文林译,列入世界佛学名著译丛
第四十六(台北,华宇出版社,出书日期未定),页341-382。

03 道安法师在民国 40 年 11 月 8 日的〈日记〉中,作此评论。
被收于印顺编辑,《法海微波》(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76年,
初版)

04 此语出于牟宗三著,〈我的学思经过〉,载《明报》月报 104 期。
后收于《法海微波》,页361。

05 蓝吉富在〈七十年来的中国佛教〉一文,如此评论,原载《中国文
化之复兴》,页184-185。收于《法海微波》,页400。

06 此文后与其他文章,集为,《净土与禅》一书,至民国73年已发
行至第五版,台北正闻出版社印行,可见销路不错。又印顺法师
自民国41年秋后,长期驻台,亦可视为对台湾佛教思想的影响人
物。

07 见慧吉祥著,〈《妙云集》的内容与精神〉一文,原载《普门》1
卷3期。此处参考《法海微波》,页154。

08 陈健民著的《曲肱斋丛书》,被收于蓝吉富主编现代佛学大系:
第38、39、40、41,共四册(台北,弥勒出版社,民国72年)。

09 见蓝吉富撰,〈出版前言〉,载《曲肱斋丛书》,页3-4。

10 载现代佛学大系第三十六册,《修持法汇编》的〈法义辩论:带
业消业之诤〉篇中。

11 同注。

12 藤吉慈海之文为〈印顺法师的《净土新论》〉原载《印度学佛教
学研究》第十六卷。被收在《法海微波》,页273-285。中文译
者为温金柯。

13 同注(12)。

14 本文初稿曾于本年(民国76年)7月6日,在“东方宗教研究会”
第二届年会提出报告,评论者为杨惠南教授,洪启嵩先生之发言
是在讨论时提出。现本文已大部份改写,谨对发言诸君致谢。

15 见杨白衣撰,〈净土的渊源及其演变〉,载《中华佛学学报》(中
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民国74年),页83。

16 同注(02),页85。

17 同注(02),页87-88。

18 见印顺著,《净土新论》,页30。

19 同注(18),页22。

20 同注(18)。

21 同注(18),页31。

183 页


22 同注(18),页120。

23 同注(18),页1。

24 同注(22)。

25 同注(23)。

26 同注(18),页17。

27 同注(18),页25。

28 同注(18),页26-27。

29 同注(18),页29-30。

30 同注(21)。

31 见印顺,《净土与禅》,页30。

32 同注(31),页50。

33 同注(31),页55。

34 同注(31),页57。

35 同注(31),页64。

36 同注(31),页70。

37 见张澄基著,《净土今说》,慧炬文库之四十八(台北,慧炬出
版社,民国71年)页3。

38 以下九条是从《净土今说》页3至4的说明整理出来。由于文意简
明,不一一加注。

39 见杨白衣著,〈净土的渊源及其演变〉,载《华冈佛学学报》第八
期,页104。

40 同注(39),页116。又以下对金和尚无相禅师念佛法介绍,见
同文页117-119。

41 释圣严著,《念佛与助念》(民国76年6月),页13。

42 载印顺著,《印度之佛教》(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75年,重
版),页1。

43 同注(42),页3。

44 同注(42),页6。

45 同注(44)。

46 同注(22)。

47 如蓝吉富说:“与太虚相较,他(印顺)的成就比较偏向佛学的
探究方面。在风格上,他没有太虚法师的‘波澜万波’,在学养
的精致细密方面,则较太虚为优、颇有‘孤举独拔’之势。”见
《法海微波》页400。)道安法师亦说:“其思想体系之精密,
具一格,非太虚大师所能及。”(见《法海微波》页374。)吴
汝钧则认为:“武昌佛学院为太虚大师所创,其下有印顺、法尊
诸人。虽强调八宗平等,但重点仍在般若。印顺自身即是一个对
龙树中观很通透的学僧。”(见《法海微波》页362。)以上三
人皆未提及太虚大师与印顺大师的钜大差异;亦未指出两人思想
本质不同的真正内在原因。

48 见印顺撰,〈平凡的一生〉,收在《妙云集》下编之五,《华雨香云
》(台北,作者自印,民国62年,重版),页17-21。

49 印顺法师使用的主要文献,虽为汉译藏经,但应曾参考过日本的
成果,和西藏译本。只是详情不得而知罢了。

184 页


50 见《无诤之辩》,页176-177。

51 同注(50),页181。

52 同注(50),页186-187。

53 同注(50),页195。

54 同注(50),页199。

55 同注(50),页200。

56 同注(50),页225。

57 同注(50),页216。

58 同注(50),页219。

59 同注(50),页222。

60 同注(50),页224。

61 同注(60)。

62 同注(50),页224-225。

63 同注(3),页2。

64 同注(3),页3。

65 同注(60)。

66 同注(3),页254。

67 同注(3),页154。

68 同注(3),页185。

69 同注(3),页375。

70 同注(3)。

71 同注(3),页374。

72 同注(3),页285。

73 同注(1),页19-20。

74 同注(50),页229。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