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慈济与资源回收--生活世界观点的社会学分析
佛教慈济与资源回收--生活世界观点的社会学分析
张维安
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p67-97)
--------------------------------------------------------------------------------
67 页
摘 要
本研究为新竹市佛教慈济研究的一部分, 研究的主要对
象是资源回收的活动。 在这个研究中,采用了实际参与活动
、深入访谈,以及文献分析等方式综合运用。 在观点上,则
是以日常言行的生活世界做为主要的思考点, 基本的看法分
述如下︰ 1. 广大的慈济信众,是宗教理念的承携者, 也许
其所持理念与证严法师的理念有些距离, 但是自我认定与了
解的意义, 乃具有其行动的转辙功能意义,其中慈济的入世
宗教理念, 在说明慈济信众的投入方面具有重要关键地位,
当然和信徒所处社会结构也可能具有亲和性, 原本在宗教的
社会建构一节要分析这个机制,因时间关系尚未处理;2. 其
入世的宗教理念, 以及强调佛教的理念重在实践而非念经,
使佛教的理念在“日常言行的生活世界”中被实践出来, 本
身具有重构现实社会的可能性;3. 慈济人的日常言行,并非
“个人的”行动, 可往上提升为一个社区行动来看待,也就
是说慈济人的世界是一个“隐形的慈济社区”, 超越地理、
族群与阶级的界线, 其行动具有像社会运动与社会改革的类
似功能, 这种来自底层的改革,将可能对社会秩序与结构产
生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的论点,将在慈济现象作为一个寂静
的社会运动中加以分析。
68 页
壹、前言
六○年代开始, 台湾的经济成长开始呈现往上扬升的现
象, 在差不多同一个时期,台湾社会中的宗教现象也呈显出
篷勃的现象。以最近十年的情形来看,1983 年佛教人口是八
十万人, 十年后 1993 年为四百八十万人,增加率是百分之
六百; 同一时期,佛寺数量则是从一千一百五十七增加到四
千零二十,出家人口从三千四百七十人,增加到九千人。 在
这个时期, 发生了佛教在台湾四百年来未曾有的转变,杨惠
南教授说佛教徒在社会上变得比以前更积极, 能见度也比以
前高。不过台湾佛教以社区为中心的发展取径 ( community-
centered approach ),在佛教史也不算是新的取径,所以他
称这个时期的宗教发展现象为“佛教复兴” ( Buddhist
renaissance ) ( Yun, 1994: 6-9 )。 关于这个现象,首
先, 我们很容易注意到,台湾近年来的宗教活动中,有一个
重要而明显的趋向, 许多出家师父,在一些文化中心、电视
台、甚至大学校园的大讲堂演讲, 所吸引的人数之多是过去
所少见,如果我们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些观众,我们约略可以
发现他们的职业声望都不低,白领阶级的工作人员、知识分
子相当多,在大学里佛学方面的课外活动比以前更发展。 针
对这组现象之间的关系,学者已有一些研究。 从太虚、印顺
以降的“人间佛教”专注在生活世界之中, 在现世中扮演积
极的角色,颇为人们所重视。 本研究所分析的慈济功德会即
为“人间佛教”的一个活动组织。 慈济功德会的特色是不念
经拜忏, 于台湾佛教界一般寄望往生西方净土的“出世”性
格迥然不同, 而著重“人间佛教”的理念实践(卢蕙馨,
1992:1 )。当前台湾的宗教活动非常多元,即使一样是出自
佛门(对外行人而言, 就是穿袈裟,剃头的师父),但是所
讲的内容和对佛经的诠释也未必相同, 这从他们所出的录音
带、刊物可以得到了解。 为了研究主题的进行方便,本研究
选定以“证严法师”主导的慈济功德会为研究对象。
69 页
关于慈济功德会的源起, 有这样一个平凡而又影响深远
的传说︰据说 1966 年花莲海星女中的三位修女, 听说有几
个山地女孩经常为证严提水, 来到普明寺想要“救救这位背
弃上帝的人”。修女与证严相见之下很亲切,她们谈人生、
宗教与教义,而且双方辩论起来,修女们承认佛教教义精微
圆融, 的确很伟大,但是天主教有医院、有学校,同时深入
山地给贫困的人面粉和衣服, 而佛教对社会的具体贡献在哪
里呢?最低限度当时花莲的佛教并没有具体的表现。 这件事
情连同稍早在一家私人医院里, 证严知道一位因缴不起保证
金而又抬走的山地产妇之残酷事实。 (注 1) 触动了她
“济贫救世”的心愿。 她的初步构想是她与五名同修弟子,
每天的家庭手工中, 多生产一双婴儿鞋,每双可卖四元,六
人一个月可得 720 元;另外她也呼吁三十名信众每人每天上
菜市场买菜时, (注 2) 先在竹筒内投入五角,三十人一个
月可存 450 元。如此一来,每个月就可得 1170 元基金,可
以立刻展开济贫救世的工作。 她的理想获得极大的回响,参
与的人越来越多, 1966 年农历 3 月 24 日成立了“佛教克
难慈济功德会”(赵贤明,1994: 164- 167; 卢蕙馨,1992
)。 这则故事在台湾已经家喻户晓,慈济功德会奇迹式的成
为全台湾最大的慈善机构, 盖医院、办护专、医学院,创办
人证严法师还曾经获颁麦格赛赛“社区领袖奖”, 有“台湾
德蕾莎”之称, ( 注 3) 并为 1993 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人
。
证严法师所创的慈济功德会, 人数相当多,所举办的社
会活动也相当广, 以四大志业来说,慈善、医疗、教育、文
化,几乎涵盖了社会活动的所有层面。 尤其是这些活动的性
质, 都不是短期的或办一次就结束的活动,四大志业都要长
期的、扎根的努力。 这些长期努力的慈济志业的活动,所持
的理念是什么?很值得深入研究。 慈济在今天的佛教团体中
, 是一个很特别的个案,在台湾有七个电台周一至周六(渔
业电台为周一至周日), 都定期有“慈济世界”的广播节目
,全省的慈济会员将近四百万人 ( 注 4),慈济人分散世界
五大洲,组织分布
70 页
各行各业,所发起的社会活动引起了社会空前的回应。
这么庞大的慈济现象, 和我们的社会有何关系?在什么
样的社会背景之下, 这个现象成为可能?证严法师的佛教理
念有何特殊? 会吸引这么多信众?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什么
影响 ?以证严法师主导的佛教慈济功德会所发起的种种社会
性活动,是很值得仔细研究的现象。
贰、研究对象与方法
最近几年来, 佛教慈济功德会在台湾各界受到相当大的
重视, 相关的文献很多,作为学术研究的文章也渐渐的在增
加之中, 其中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就搜集到的资料来看,
有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的王顺民( 1991 ), 题目是〈宗
教福利思想与福利服务之探究──以慈济功德会、 台湾基督
长老教会为例〉;中正大学社会福利研究所冯文饶( 1992 )
, 论文题目是〈志愿福利服务组织形成及运作之探讨──以
慈济功德会为例〉; 东吴大学的何淑华( 1993 ),论文题
目是〈 佛教慈济综合医院志工服务队之组织文化及其表达形
式〉;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的黄琦智( 1993 ),论文题
目是〈建立慈济基金会电脑化劝募系统之研究〉; 在南加大
有一篇博士论文以慈济为对象︰ Chen Sheng-Jen( 1990 ),
题目是︰ Understanding the Buddhist Tsu-Chi Associ
ation: A Cultural Approach。 另外,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
究所的卢蕙馨教授, 在山西大学“中国佛教思想与文化”国
际研讨会上发表过一篇论文︰〈 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的道
德意义〉。 除了一些“学术界”的论文之外,主要是慈济自
己出版的资料, 例如《慈济道侣》、《慈济月刊》、《慈济
年鉴》,在本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资源回收为分析对象
慈济功德会的活动相当的广, 资源回收活动只是其中一
个并不是太核心的活动, 但是从这些慈济会员与资源回收的
活动里, 除了可以了解证严法师的理念之外,更重要的是可
以了解信众的“理念与其行
71 页
动”之间的关系, 作为分析信众理念与行动关系的切入点。
资源回收的活动, 可以说是人间净土活动的延伸,从七
十九年起开始,短短三、四年之间,可说是成就非凡。 活动
在一开始就受到各地的热烈反应, 最重要的还不只是热烈,
因为热烈响应的活动, 通常也冷却得快,不过佛教慈济的
这个资源回收的活动, 到今天其热度不减,而且还持续的在
扩大当中。 关于慈济“资源回收”活动的背景,民国 79 年
, 证严法师受吴尊贤文教基金会的邀请,于全省举办七场演
讲会, 大力呼吁“惜福”、“爱物”、“再创资源”的环保
观念, 并且提倡“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许多慈济委员和
会员们开始注意周遭的垃圾问题。 80 年 3 月,慈济基金会
与金车教育基金会、 中华民国女童军总会联合主办的“预约
人间净土”──心莲万蕊, 美化社会的系列活动首次推出(
卢蕙馨,1992 ),以长达三个月的时间推展净化人心、家庭
、社会的系列活动, 此活动被远见杂志评为 1991 年台湾最
大的群众运动, 慈济会员也在这一年内增加近 80 万名,同
时并获得第一届中华民国社会运动和奖的肯定。这个活动由
80 年 3 月 7 日展开, 一直进行至 4 月 22 日地球日为止
。 同时也藉著传播媒体的报导,将讯息公布,希望全省的民
众能共同参与绿化环保的工作 ( 陈淑伶, 1992 ︰ 48-49 )
。 在资源回收、人间净土的观念,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
第一次“预约人间净土”活动, 慈济在社会中建立了公
益形象以及影响力,在 81 年 3 月起与金车教育基金会合作
, 举办第二次的“预约人间净土”系列活动,此活动主要是
落实证严法师自 79 年起就大力提倡的环保理念, 以期“延
续原活动改善社会风气的工作──思想的净土, 到以环保绿
化工作为主题──生活的净土” ( 陈淑伶, 1992 ︰ 48 )
。 因为“证严法师在多年前就注意到台湾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 公开呼吁会员回收资源,使垃圾变黄金,引起一些响应”
(卢蕙馨,1992 )。接著,整个环保运动开始大规模的在全
省各地展开,这个活
72 页
动的开展, 主要是证严法师发起人间净土的理念之后,各地
人士发心去实践“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的落实。 关于慈济
会员如何在地区发起环保活动,将另文整理讨论。 从资料上
来看, 慈济功德会资源回收的活动一开始即迅速遍及全省各
地区︰中部地区、 北部地区、桃园地区、新竹地区、东部地
区、花莲市区、台南地区、屏东地区、高雄地区, 高雄私立
复华高中以及慈济内部组织。 例如,慈济精舍在 78 年开始
就有实行垃圾分类,至 81 年 3 月时,设立环保组和环保志
工队, 并由精舍内选出常住师父任总督导,明确执行垃圾分
类及资源回收, 除了以实物制作壁报说明垃圾分类及回收项
目, 每一位回精舍参访的会员委员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进
行垃圾分类。 慈济台北分会现在都设置铁铝罐、塑胶类、金
属类、玻璃类的回收桶。慈济医院在 80 年 12 月 2 日时在
院内成立“慈济环保社”。慈济护专于 80 年 3 月开始推展
环保工作,由学校卫生保健组负责。1995 年的今天,其普遍
的程度已经更加的深入学校、 社区、工厂、家庭以及许许多
多的信众及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更往下生根。
二、资料与方法
从资源回收个案探讨宗教理念与社会行动之间的关系,
和分析证严上人的理念与慈济志业的关系有所不同 ( 注 5)
, 这里所分析的是,慈济的信众与慈济志业的推行之间的关
系。 因为慈济的志业范围很广,就资源回收部份,也是遍布
全省各处, 为了研究的进行,本研究在田野方面主要是以新
竹市的“资源回收”活动作为对象, 辅以全省的文献资料来
探讨宗教理念与资源回收的社会行动之间的关系。
在使用的方法方面, 因牵涉到的议题不同,将个别的采
用一种或同时两种研究方法, 分述如下︰?文献资料分析︰
对于从太虚到印顺再到证严法师的整个人间佛教(或人生佛
教)的理念传承与转变,则将借助文献资料的分析。 学者们
的研究、 慈济内部出版资料、慈济各项活动报导都是重要的
文献来源。( 注 6) ?参与观察︰除了文献资料的分
73 页
析之外, 最重要的是参与观察,尤其是本研究牵涉到许多行
动者的价值和理念, 只对文献资料做分析可能不足,本研究
将以人类学及社会现象学的研究方法, 对被研究者的生活世
界做比较深入的探索。 田野的对象,本研究是以新竹市的资
源回收工作为对象(其他活动也将考虑参加), 也希望藉著
参加其活动的机会建立和会员之间的关系, 以便进行深度访
谈的研究。 ?深度访谈︰藉著前述参与观察的研究和慈济会
员们所建立的人际关系, 来进行比较深入的访谈,希望能够
针对一些文献资料和参与观察中所形构的问题, 在深度访谈
中得到另一种说明和理解。
参、分析观点
在分析观点方面, 本研究采取社会现象学的分析观点
, 在文献方面杨惠南教授的( 1994 )的〈慈济与法鼓山资
源回收〉与本文最有相关, 其论文观点正好可以和本文作一
个较为精准的对话。 基本上,杨教授认为慈济与法鼓山两者
的环保工作及其背后的理念, 是比较属于日常生活性的,在
结构面比较无法使力, 因此在整体性的环保议题,尤其是和
政治、资本主义相关的各种环境议题, 由于不主张抗争或者社
会运动的方式,因此也比较无法面对结构性问题。 杨教授的
见解一眼看穿了这两个宗教团体的环保理念及其社会性意
义的限制。 本文一方面同意杨教授的洞见但是从日常生活的
实践与结构对话的关系上来看, 我比较乐观的看到,日常生
活的实践在结构面发生影响的可能性。 以下先就杨教授的观
点作一简单的摘要,再进行本文的论述。
一、结构、钜视观点
杨惠南教授在对证严法师的“预约人间净土”活动的分
析中得到这样的结论︰“以证严法师为领导中心的环保运动
,主要是集中在资源(垃圾回收、植树这两方面。 而其实际
的作法,则是双管齐下︰一方面从事资源回收和植树; 二方
面强调环保必须从去除‘内心的垃
74 页
圾(五毒)(按︰贪、嗔、痴、慢、疑)著手; 而且后者比
起前者还要重要。 而其最终目的,则是人心的解脱以及佛经
所描述的‘净土’; 无疑的这是重‘内心’而轻‘外境’的
作法”。 ( 注 7) 根据杨教授的研究,“像证严法师这种重
视‘心念意境’, 相对地,却轻忽外在世界的环保理念,可
能受到《维摩经》〈佛国品〉‘心净则佛土净’这种说法的
影响”(杨惠南,1994:38 )。
对于慈济“预约人间净土”和法鼓山“心灵环保”, 杨
惠南教授认为他们“不但在‘量’上限定于少数几个环保面
向, 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被选中的这几个面向,都和大污
染源──工业污染(化学污染)、 核能(放射性)污染无关
。 这是值得我们高度注意和深刻反省的问题”(杨惠南,
1994: 40 )。 这方面的批评,确实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前台
湾两大佛教环保活动的限制, 杨教授分别以“别渡” (
1994: 49 ),“易行道环保运动” ( 1994:44 ) 几个主要角
度来批评, 并提出进一步的主张,例如建立“内心”与“外
境”并重的佛教生态学 ( 1994:45 ) 从“缘起”的道理重建
生态学中“一切息息相关”的原则 (1994:47-48 ) 对于关心
“佛教与环保”的人士颇具启发性。
本文面对相同的议题, 则采取另一个角度的省思,从生
活世界的日常实践面, 来解析佛教慈济在推动环保理念方面
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当前台湾社会的事面临许多环境方面的
大难题, 但是如果把这些责任单给圣严法师或证严法师,那
也不公平,他/她也不是环保署长。 他们的环保工作即使
是“别渡”而不是普渡的救渡方式, 本文认为仍有相当重要
的社会意义。 所谓“别渡”,根据杨惠南教授的研究,是“
一个一个、 一小群一小群、或一地区一地区地‘个别’救渡
。 ....... ‘预约人间净土’和‘心灵环保’所推动的垃圾
回收、植树, 乃至于只在自己寺庙里用再生纸、太阳能,却
不图根本地推动再生纸、太阳能的全面性应用, 又何当不是
‘别渡’”(杨惠南,1994:49 )。 普渡与别渡两种型式相
近于整体性/部分性,钜视/微视,结构/个人的区分
75 页
,前者所强调的是它的普通性、整体性,例如升学问题, 广
设学校并提高教育品质, 使得人人有学校可以念,素质也提
高, 这与个别的协助某一位学生的课业,或找好的家教来
加强课业, 是不同层次的问题!后者比较是在既有的结构下
进行, 甚至于加强了原有结构的强固性,甚至于成为既有“
不合理制度”的共犯结构。
关于不取抗争、强势社会运动的方式, 杨教授的观察是
正确的, “师父有讲不要参加抗争活动,像静坐,也不要参加
政治的竞选活动。 像抗争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可能有其他
的处理方式, 如反核,你说我们抗争有效吗?抗争的人了解
多少?自己有多少专业知识?” (A3)。而且也有意的不和这
类的团体太靠近, “例如新竹有一个宝绿基金会,他们也与
我谈过, 我们所做的资源回收是最没有用的啦,对他们而言
最重要的是像水土保持, 废水处理,事实上他们带有政治的
味道啦, 要抗争啦!我们还是欢迎他们来讲专业知识,值得
我们去探讨, 但我们不主动去找他,我们是很单纯的只是做
而已呀!没有什么利益关系,也没有深奥的理论” (A3) ( 注
8) 。 当我们问到,如果师兄、师姊正好住在那个污染最严重
的地方那怎么办,A3 的回答是,“这就无法回答,就师父所
讲的不要抗争, 不要静坐,那如果经济上许可的话,那最好
就搬家; 如果经济上并不可,又不能抗争,就只好勉为其难
再生存下来!真正讲起来, 去抗争,真的有达到他底目的吗
?” (A3) 即使身受其害, 仍然是以这种非常委婉的方式来
处理, 确实和采取强势抗争的团体在本质上有相当的差异。
即使稍为强烈的, 也还是主张循官方的、正常管道来进行。
例如, 有一位女性慈济会员回答“如果看到工厂排放废水,
就应该去检举, 像关西那边的农药厂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应
该要有妥善的安排才可以做。 我也该找他们去抗争”。(A24
) 当我们提醒她师父说不要去抗争时, A24 则说明可以循管
道去做, 让政府去处理,让政府表现魄力,请环保局出力,
因为这不是只影响少数人而已。 从受访者的访谈,一方面
再次肯定杨教授的
76 页
观察,另一方面以看到了面对结构性问题的限制。 尽管如此
,就生活世界的行动来看,仍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 生活世界观点
本文并不反对”结构、钜视面的观点, 但认为仍需对
生活世界的观点加以分析, 才能进入的、同理心的了解慈济
人的世界,和其活动的社会意义。 它的特质是另类的社会运
动方式, 软性的、无声的社会运动,他们的行动也具有改变
既有结构的可能性。 同时,个别行动不必然就是加强原有的
结构, 因为他们的行动也是逆著结构而行的,这些逆结构行
走的个别行动, 本质上就具有改变既存结构与现有体制的可
能性。 以下将藉著佛教慈济与资源回收活动这个例子,来解
析生活世界中的日常实践之个别行动改变现存体制的可能性
!
?从理念到行动
关于宗教现象与社会关系的讨论, 本文认为主要是要通
过行动者行动的结果表现出来, 所分析的行动结果应包括预
期中的结果和非预期的结果, 这两者的分析都是很重要的。
从韦伯宗教社会学的观点来看, 我认为对一位个别的行动者
, 或者是一群行动者的分析应先考量行动者的信仰及其对行
动意义的理解。 宗教行动作为一种社会行动,也许应该包括
︰ 1. 宗教理念对(社会)行动的影响, 行动是行动者先前
所具有的意义的表现,因此需要分析行动者的理念;2. 行动
对理念的影响, 行动者因行动的事实,逐渐的改变或增强原
有的理念。
在“理念与行动关系”的探讨方面, 笔者曾经从韦伯社
会学的角度, 分析过“理念与利益”之间的关系(张维安,
1993 ),所分析的是理念、价值理念和一个与经济利得行动
的直接关系或间接关系, 广义来说是探讨理念与经济行动相
关的文化因素。 但是这里提出的研究主题正好相反,虽然还
是围绕著「理念与社会行动”的议题, 但是所要处理的内容
却完全不同, 过去的研究所分析的是,经济的、生产的,
甚至是物质性的,是一种获取性取向的行动。 这里的议题,
是社
77 页
会性、慈善性,讲究的是精神面与付出性。 两者比较起来,
从一般人的角度来看, 前者似乎比较容易了解的,关于后者
, 如果不能掌握行动者对于其行动意义的诠释,则不容易了
解,一个人何以如此的付出和奉献。
这一层次的关联, 可以视为“价值、意义与行动”的关
联来研究, 广义来说也是一种文化因素与社会行动的关联,
当然社会行动未必就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行动, 它可以是某一
个群体的行动, 他们因为分享一些相同的价值或信仰,这些
信仰和价值,在某些层面上,使行动者受到影响。 在社会学
的经典中,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Weber
1965 ),叙说新教伦理与新教徒的日常行动之间的关联性,
可说是这方面的一个范例, 只是韦伯的研究,所指向的是现
代资本主义精神的论述, 而本研究的实质内容则是在非经济
利得的行动,甚至是反经济利得的行动。
?从行动到理念
社会行动者是社会的产物, 其行动受到社会结构所塑造
, 但是社会行动者也创造了社会,将意义赋予他的日常行动
,而创造他的社会。 行动与结构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当我们
说“行动”时, 主要是指行动主体的自由性,按行动者的意
义而去行动──其意义有纯粹个人的, 也有社会性的,社会
学的分析对象主要是指后者, 但行动者按社会意义行动时,
其实已经受到社会意义的束缚, 不有完全的自主性。 但行动
者所受的限制也不是绝对的, 社会化再完整的个人都有一定
的弹性, 做自己的选择,而这个部分便是破坏或调整原有社
会文化约制的重要来源。 比方说,按照下棋的规则,下棋时
每一个棋子能够走的可能性是受到相当的结构性限制的, 但
是每一次的棋子的移动, 同时也在改变棋局原有的结构,这
种有意的棋子的移动,将系统的改变原有的局面。 个人的行
动可能是旧有建制的维护与加强者, 但是也可能成为改变原
有结构的来源。这就是本文的重点,虽然个人的行动有
78 页
加强既有结构的可能性, 但是如果个人行动是逆著结构而行
,则仍具有颠覆结构的约束性,重写新社会的可能性。
除了个人的行动、微观的行动可以改变结构外, 我想再
提出形式牵动内容的主张。 过去我们总是相信一个人要言行
一致, 做出来的行动如果和理念不合,会被称为“虚情假意
”。 我不反对诚心诚意的行动,也欢迎言行一致,不过这里
要提出来的观念是, 以形式的表现来带动内容或观念改变的
可能性。 我所强调的主张是“言行也是产生知识的来源”,
从外到里,从假到真,从模糊到清楚,从行为到理念。 强调
从做的过程来改变现状, 从形式到内容的一种论述,以实质
的、真实的与日常生活的表现做为一个开头。
?隐形社区的形成
关于慈济环保的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性影响, 应该从个别
的慈济人的活动,提升到社区的层次来讨论。 此处所指的社
区有两个意义︰?是有形的社区, 也就是慈济活动对于一个
具体的社区的影响, 例如其资源回收所造成的社区合作等;
?是隐形的社区, 这个观念比前者重要许多,它的意义是慈
济人的活动作为一个社区的活动, 因为慈济人的资源回收活
动, 和传统的社区定义不同,他不在一个具体的地理范围
内, 没有围墙的标界,但是他们的心连在一起,有共同的观
念、作法, 分享共同的感情,他们虽欠在同一个地理范围内
,但可以是一个社区,本文称为隐形社区。 进一步言之,慈
济会员之间网络关系, 俨然形成一种社区的性质,他们分享
著相同的理念、作法, 在各种仪式性活动中,培养社区意识
, 这个社区,虽然不是一种有围墙的、具体的、在地理位
置上可以清楚指认的社区, 我们可称之为看不见的社区或隐
形的社区 ( invisible community )。
这个社区性质, 使得慈济这个团体对于社会整体,或者
是对于结构性改变的可能性, 从纯粹的“个人层次”提升到
“组织层次”, 也就是不再是纯粹的一个人,或者是一个一
个人的行动,而是一群一群
79 页
人的行动,在个人结构之间,增添了一个可能性。 资源回收
的动员, 作为一个一种网络资源的动源(也是一种资源的动
员), 慈济现象不应再视为众多个人的现象,用涂尔干的宗
教社会学来定义,他真的是一种宗教了。 这种隐形社区的范
围超越了地理的限制, 以宗教(象征符号)为号召,把心连
在一起,把想法连在一起,并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层面。 在活
动时, 对信众提供一种心灵的洗涤场所,远离世俗的竞争,
并遁入另一种神圣的世界。 慈济的信众人数很多,目前近四
百万会员,他们构成了一种超级社区的性格。 人际网络是其
关系扩散的基础, 从个人到整体,把网络的影响力带到这个
社区中来, 那个地方有一个慈济人,就像社会的“酵素”一
样, 她在社区中发酵,以朴实而日常的方式在社区中展开。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教徒或信众在日常生活里所作的一些活动
,作为一个讨论的议题。 分析这些信众在其亲戚朋友眼中的
所作所为, 是否有影响他人的可能性?而长期的,从底层而
起的改革 (reform from below ) 虽然不像一些抗争性社会
运动, 那么明显、那么热闹,但是她仍然可以作为一种社会
运动,本文暂且称之为寂静的社会运动。 ( 注 9)
肆、 新竹慈济个案分析
一、从理念到行动
从理念到行动的角度来看, 入世苦行与人间佛教的理念
由密切的关系,有些像 Max Weber (1965 ) 分析新教伦理在
新教徒日常生活中被执行的情形。 因此,“理念与行动”也
是论述“人间佛教与社会秩序”的关键点, 这个议题与慈济
人的社会行动有密切的关连性, 例如当义工、做环保、捐献
救济, 有很多都是付出性的,这种社会行动对于社会秩序一
定有其相关性, 甚至于因为他的具体的行动,尤其是他和众
多的师兄、师姊的相处, 进而产生某种理念,与社会秩序的
问题有关。
80 页
“人间佛教”强调入世的精神,证严法师希望大家先扮演
好俗世的角色, 并不是要大家都要出家,佛教理念转化进入
一般信众的日常生活里, 她要信众们仍旧做平日所做的事。
就像 Weber (1965 ) 讨论新教徒的“入世禁欲主义”精神一
样, 信徒们不但不远离尘世,而且还要进入现世当中,与一
般人所不同者在于他们带著上帝的理念在凡尘中作为上帝的
工具来改变现世。 我们无意把慈济信众与新教徒之间做系统
的比较分析, 但是慈济信众有节制的日常言行,也具有相当
进入此世而又拒绝此世享受与挥霍的性格, 这是我们所不能
否认的。 我所谓的进入此世,又拒绝此世的意思是,慈济信
众不但没有远离工作岗位, 出家到佛寺里去,或跑到深山里
去静修、去沉思, 反而是积极的投入平日的工作之中,证严
法师要求慈济人要先把平日的事情做好。 例如有人问道“要
怎样才有资格当慈济委员, 她回答先做好家庭主妇的工作,
并做好具有爱心的妈妈之后, 都可当慈济委员”(赵贤明,
1994: 2020 )。对于生活世界的实践,其影响力尤其的表现
在“拒绝现世”的特质上。 慈济人所共同遵守的“慈济十戒
”就是一个例子︰不杀生、 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
酒、不抽烟、不吃槟榔、不赌博 ( 注 10) 不吸安非他命、
声色柔和、 孝顺父母、骑机车带安全帽、开汽车系安全带(
赵贤明,1994: 203 )。 这些例证说明慈济信众生活于此世
, 而且要积极的参与此世的工作,但是却又要拒斥现世里的
一些习惯、作法, 甚至于饮食的习惯的节制与秩序,这就是
一种彻底的, 积极的从生活世界的日常实践中来改变现世的
作法。
关于入世的理念, 证严法师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
不可得; 我只在意日常生活中分分秒秒、当下即是的那一颗
心、凡事以诚以正”(赵贤明,1994: 198 )。 这种重视入
世与当下的精神, 和积功德重视来世的看法有显著的差异。
这和重视当下的缘起法有相同的意义, 从“缘起的还灭”来
看苦的生起和熄灭, 一切都是因缘条件的和合与离散,因缘
条件具备就生起,因缘条件离散就熄灭。从这个角度来
81 页
看,缘起法是相当理性而且远离巫术的观点。 不主张鬼神和
风水的作用,一切皆在因缘的和合与离散之间来解释。 这种
解法不同意将十二因缘区分为三世, 因为这样只能教人行善
止恶, 在此世种善因,甚至增加仪式的祷告来消业报,所作
的一切都是为了过去和将来, 却无法使人脱离痛苦,无法真
正看清当下的解脱,因为无法掌握住当下的“生起”。 三世
因果的解释, 要把这种“生”解释为来世才受报,可能松懈
了对于当下的反省, 反而孳生了一些仪式、咒语等等外在的
佛法。 甚至于促使佛法孳生出迷信的特质。世间法的缘起解
法, 使得对当下的重视成为重要的修行重点,所以真正重要
的地方, 也就是要修行的地方,便是在这个烦恼的因缘生起
的地方, 他就在当下,不在来世或前生,因缘没有出现,也就
是没有“生起”,那么烦恼便自然因而止息。 重视当下的入
世思想, 使慈济人在现世的日常言行中,远离巫术与符号的
操弄, 而以俗世的言行来重建社会秩序!这与下一节强调日
常言行的“做”的功夫有密切关系。
二、从行动到理念
证严法师诠释佛理强调“做”与“日常言行”的功夫,
并由此更进一步影响及社会面的可能性, 就像白居易和鸟窠
禅师的对话一样,“佛法不是用来说的,佛法是用来做的”
(赵贤明,1994:201)。赵贤明( 1994: 218-219 ) 用“ 从
诵经到行经”来说明证严法师这个特色。 也可以从她平日最
喜欢诵持的经典, 看到佛教理念中的社会性,日常生活化,
以及重视“做”的特质︰“证严平日最常诵持的经典是, 就
是法华经和阿含经。 阿含经是佛陀平常跟弟子讲话的语录,
随机指点,很生活化也很平易近人; 而法华经所讲的是菩萨
道的精神, 要学做菩萨就不能耽于声色、不能光听而不行,
也不要当个阿罗汉, 只修持自己,应该要同时救渡众生,这
是法华经的精华”。 掌管慈济文化志业的副执行长王端正所
说︰“慈济的宗教观, 在于自信化、人性化、社会化、生活
化与力行实践,其中力行实践是最大特质”(黄
82 页
绢智,1955:88 )。 中研院民族所的人类学家卢蕙馨教授也
指出, 证严法师从不谈高深的佛理教义,她以法华经为本,
说法教示不外是如何发挥菩萨精神救苦救难, 她的理念是“
佛法生活化、菩萨人间化”(卢蕙馨,1992:7 )。慈济总管
理中心的徐祥明说︰“上人说真正佛教徒的目标是要去实行
佛教的理念, 不只是去研究佛教本身而已,佛教的真正意义
在于‘做’ (doing ), 在慈济我们把语言付诸于行动”(
Yun, 19 94:12 )。 由此可知,除了宗教的理念外,入世、
做、与日常言行,成为了解慈济不可或缺的面向。
证严法师自己的言行, 也是从日常言行做起的榜样,前
文所提慈济功德会创办初期证严与五名同修弟子, “每天的
家庭手工中, 多生产一双婴儿鞋,每双可卖四元,六人一个
月可得 720 元;另外她也呼吁三十名信众每人每天上菜市场
买菜时,先在竹筒内投入五角,三十人一个月可存 450 元”
,就是一个范例,也是慈济功德会的原型 (prototype )。在
这里, 表现出积极入世的精神和立足于生活世界的实践态度
。 前者可能与其人间佛教的传统有关,往后再做分析。关于
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态度更是重要, 这一点更是今天社会希望
所在, 透过信众们在生活世界中的所做所为、生活实践,来
变化社会的体质。 这方面可以从证严婉拒日本佛教徒的两亿
美金捐款加以说明, 她的看法是,为救众生而盖医院,真正
可贵的是涓涓滴滴, 除了能将钱聚少成多外,同时也汇聚了
千万颗诚意可感的慈心, 他希望由自己的同胞播种,而后共
享收获的喜悦(赵贤明,1994: 183 )。
从证严的理念到慈济志业, 不能不对论慈济志业施行
中的委员、会员、志工等等, 他们是执行慈济志业的主体,
是法师的理念执行者和具体的延伸, 就像卢蕙馨( 1992:7
)所说“慈济功德会的出家众人数有限, 它不以僧侣为中心,
而是以在家居士,即数千个委员为发展骨干”。 因此俗世的
、入世的、在社会中有工作的信众也是相当重要的, 一位志
工指出“师父说,志工就是志愿工作的人,所以志工队不
83 页
叫义工队; 我们在师父的号召下,一起投入行善工作,等于
她老人家, 一手动时千手动,一眼观时千眼观”(黄绢智,
1995:91 )。 这些分布在社会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信众,
就是法师的延伸, 他们的社会行动,正落实著「她老人家,
一手动时千手动,一眼观时千眼观”的理念。
这种理念也体现在资源回收的活动中。 我们看到各个地
区的慈济成员, 他们一开始的时候,用自己的地方来堆放所
搜集的废纸、铝罐、废铁, 用自己的私用汽车充当资源回收
车,从一、两个人开始,渐渐的有一个团体一起做, 所得到
的钱,都捐给了慈济基金会。 这些活动从经济利得方面来看
,不只是没有收益,反而是不断的付出。 如果没有一些他们
认为有意义的理念或价值存在, 他们的行动是不容易想像的
, 经由对这一群热心人士的探讨,本研究希望能够对他们的
社会背景有一些基本的掌握, 更希望能够设身处地的来分享
他们所持有的行动的意义, 以了解这一群参与者的行动和他
所持有的意义、理念之间的关联性。
以新竹资源回收活动为例,最先开始是因 A3 在新竹义警
团体当训练的干事, 他有许多队员,在这里找到许多人,新
竹的慈诚队可说是与资源回收一起成长的, 因为资源回收需
要许多男众的师兄, 最先有一个义警队为网络,最早的时候
车辆的来源是义警队员的,A3 和蔡师兄“中午休息就去跑几
个点, 下班后又去跑几个点,他开著车子,我们两个人就到
处收, 开始时是比较辛苦啦” (A3 )!“做资源回收,为了
使我们付出的代价更少, 能得到更好的效果,所以也吸收别
人的经验,我到处去看如中坜、龙潭、宜兰、高雄等地。 新
竹开始做是因为别的地方都在做, 师兄师姊说,我们新竹没
有跟上, 叫我拟一个计划,包括筹备、组织、定点、后援会
、车辆动员、经费...,整套写出来后才开始做。我们也找了
很多回收商, 看价钱,看配合我们慈济的程度,因为我们是
做义工的,时间可能是在晚上,所以要看是
84 页
否可以在晚上和我们配合。 慢慢的再找个平衡点,在新竹不
错, 例如纸类回收商,每个晚上都可以让我们放,甚至不在
的时候, 我们下在地上,第二天早上他一看就知道这是慈济
的,别人不可以放,隔天去拿单子” (A3 )。 就这样,新竹
慈济资源回收的活动开始动了起来, 从一、二个热心的人开
始,渐渐的发展出来。A3 回忆的说︰“从蔡师兄的自己的货
车开始, 后来发起募了一辆资源回收车,很快就受到很好的
支持。 车子登记在‘上人’的名下,所以开车子也会比较小
心,如果有罚单对象是上证下严。第一个月是 25,000,第二
个月是 45,000,再下来便急速成长到七、八万块,然后多到
十万, 然后有一段时间保留持平,厂商给慈济的价钱比一般
人拿去的还要高一点, 因此整个来说约在十万元上下浮动,
现在新竹每个月资源回收约在二十万元上下” (A3 )。 这些
实际的活动, 一方面是资源回收的物质性活动,同时也在活
动中体现、丰富了宗教的理念。 因为“做”,因为“活动”
,而进一步去诠释佛教理论与环保的关系。 活动丰富了,甚
至创造了理念的基础。 那些负责资源回收与参与活动的信众
, 原来都只是单纯的做而已,现在都能说出成套的理论和说
法。
三、 生活世界──理念体现的场域
?宗教理念与日常言行的实践
关于隐形社区中, 宗教理念造成信众的凝聚性, 从 E.
Durkheim (1976 ) 的观点来说,这是从神圣对世俗世界所发
生的影响; 而宗教理念的不断持续的种种现象, 从 Max
Weber 宗教社会学的来说, 这是那些宗教特质或现象能够在
俗世中得以流传, 这是宗教与世俗世界发生关连的重要机制
。 如果神圣的被保留在神圣的领域,那么宗教在世俗世界会
有什么影响呢?分析“宗教的神圣性”和“日常言行的世界
”之关连性, 以涂尔干或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理论来看都是重
要的。 神圣的创造与维持是一个议题,在宗教仪式或聚会中
所感知的种种气氛, 能否在其日常生活中持续下来,是一个
重要的议题,在这里“能否
85 页
持续”是一个重要的分析关键。
在这里“神圣”与“世俗”的关系在于出家师父讲些什么
,这些听众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如何?我且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有一次我在新竹慈济功德会的资源回收的活动中,和一位徐
先生送废铁到竹北的一个废铁厂,我发现几件重要的现象,首
先在市区开车时,这位先生是绑著安全带,绿灯右转时,他非
常礼貌的让行人优先通行,在途中经过一个槟榔摊时,他突然
说做生意赚钱,不要做这种伤害别人的事。 从他的对话里,
知道他原先不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是在接触到慈济以后才渐
渐改变的, 当他知道我并不喝酒、抽烟,也不嚼槟榔的时候
, 甚至开玩笑说,那你就没有什么以改啦!我举这一段例子
,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像徐先生这样“改过迁善”,想说明的
是宗教理念对于一个生活于此世的人们(信众), 在其日常
生活结构中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再举一个例子来说
明,有一次我参加嘉义香光寺大专青年冬令营的活动,同组
的师院学员说他如何在听过三世因果的说法之后, 开始注意
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 我想借这两个例子
来解释的是, 宗教理念和日常生活的行动发生关联,对于某
些人或某些群体而言是清楚的。 如果信众们在日常生活中,
实践著他所了解(或追求)的宗教理念, 表面上看起来是个
人的行为, 但是信众人数多起来,而且他们之间形成一种相
互支持, 相互加强的社区关系,则形成一种扭转现存秩序的
可能性。
从宗教理念与社会行动来看慈济现象与社会秩序的关联
性, 应该不只限于宗教理念对于信众的影响,或者局限于慈
济功德会所举办的活动中, 尤其是需要从这些信众的日常生
活层面来分析。 严格来说,这个探讨的范围仍是“理念与行
动”的议题, 但所注重的层面是在这些信众的日常生活层面
。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是,这些慈济的信众,在受到证严上人
的理念感动之后, 尤其是这些入世的、人间佛教理念,将在
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在他们的生活世界里“发酵”,然后
逐渐
86 页
的影响到更大的范围。我曾在洛杉矶和当地的佛学联谊会会长
谈到此事,这位先生是一位慈济会员,也是一位生意人,他说
证严的思想在他做生意时,确实会发生影响。我们将研究“实
践”这些理念产生的预期的及非预期的社会影响。 受慈济影
响的人, 在日常言行之中,在每一个俗世的职务里,默默的
“实践著”这些理念, 不必有太多的口号,只是实践,就像教
育的效果一样, 慈济的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教育,对社会中的
成年信众,正进行著深刻的影响。 我认为这可能是从日常生
活中, 从个人的实践中,逐渐的改变社会体质的一个动力。
暂时不论他的行动是为自己累积功德, 还是为社会秩序而努
力, 也不论他的诠释是否合乎法师的原意,即使是前者,这
种社会行动所造成的非预期的结果( unintended
consequence;也就是行动者行动的主观意向,原来可能是为
自己的功德, 但却无意间带来了社会风气的改善)也是社会
学的重要议题。
?个人层面的影响
在宗教与社会方面, 在前面我曾经提过,慈济人在日常
言行的理念实践中, 从个人到小团体,从小团体到更大的团
体,隐约的已在改造或变化整个的社会。 以目前慈济会员的
估计近四百万来看, 其社会影响是相当大的,而且其会员人
数尚在增加之中。 从慈济人的日常言行,来看对台湾社会秩
序(体质)的影响如何?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在今天的社
会里, 打开报纸、收音机、电视或任何一种媒体,我们随时
可以看到社会问题的报导, 贪污的、杀人的、放火的,什么
案件都有, 走在人行道上无法行人,所有画有禁止停车的黄
线、红线都有人停车, 行人、汽车走在路上谁也不让谁,甚
至是谁也不怕谁, 还有车子擦撞,便开枪杀人的,这些现象
台湾人是见怪不怪了。 在这里我的主要问题不在叙说这些社
会问题或社会秩序如何的糟糕, 我想要探索的是,最近这些
年来在台湾开展出来的宗教活动现象中, 是否有一些和这些
社会秩序的改善具有密切的关系。
87 页
基本上,宗教符号作为一种良性互动的媒介发生了一些意
义, 社会里有些人以宗教的象征物、用品来作为取信于人的
一种符号。 而社会上也有些人采信,俨然使得宗教可以成为
一种分别善恶的一种判别, 现在也有一些人在手上挂上佛珠
、计程车有时也用佛门用品来装饰做生意的车子, 希望取得
人们的信任。 人与人之间如果真的有一个好的良性互动起点
,社会体质是有可能变好的。
在个人的层次,慈济人在“参加前”和“参加后”常有一
些变化,只要置身其中,在这个慈济社区里,有许多人的生活
习惯都改变了, 处世的脾气也变了,例如 A3 说,“师兄
师姊会常说你不可以生气喔! 师父开示时也会告诉你要调和
声色, 这个意念一直反覆在你的脑中,生活环境一定会有所
改变,像许多师兄以前都是交际应酬,现在不抽烟不喝酒,
因为他到慈济里面大家都不抽烟, 我自己一个人刁一根香烟
也很难看!刚开始可能是只在这个团体时他不抽烟, 但他如
果一直都加入慈济,在这个团体里,他就会感觉,我不抽烟
也很好, 慢慢的他会改掉啦!(参加慈济后生活上)会有所
改变啦!就像我们的慈诚队进来的师兄, 很多习性还是满重
的, 但我们只要慢慢来,不要求(马上)全部都改掉,因为
我们有经验了, 就怕他不来,不怕他改不掉,只要有来就改
得掉,因为无形中有太多人会提醒你。 可能你想抽烟时,师
姊就提醒你, 啊!师父怎么教你的,你不好意思了就会收起
来, 无形中就少抽一根烟了,你很多人提醒你的时候你的烟
还抽得下去吗”?慈济人无时无刻的提醒自己要“身行好事
、口说好话、心想好事”,偶而浮现凡夫俗妇的浊念, 抱怨
或批评的话才一出口, 便会有旁人随及开示这陷入嗔痴的“
师兄”或“师姊”︰“要口说好话, 心想好事”(黄绢智,
1995:86 )。 在这样的慈济社区之中,理念的实践得到一种
鼓励和坚持, 许多人在生活的言行中,默默的实践者他的理
念,也渐渐的在建构新的社会事实。
在新竹资源回收的访谈里,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他们一
样默默
88 页
的,隐名的进行著他所接受的理念,“如我们今天的司机,他
原来是屠宰公会的理事长, 现在他每个星期三都在排班当义
工,三年来请假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三次。 认同,投入的人
很多,我们回收的资源也很多” (A3 ); 有些人已经把资源
回收变成他的生活, A15 就是这样“人家知道我做阿弥佛陀
义工,人家都把报纸给我。 每天早上五点起来,煮饭给先生
吃,六点我先生去新竹工作,我就去做义工,八点多回来,这
样身体很好。 如果先生没有上班,就两公婆(夫妻两)一起
去做,早上五点没起床就睡不著,用手推车要推 100 多斤”
(受访者现在 66 岁)(A15 )。虽然大型的回收活动是一个月
一次, 但是平时可说也是每天在做,“有些人收集了一些东
西后打电话来, 我们也会过去处理,工是一个月做一次,而
且每天都在做!” (A22)
赵贤明( 1994: 221 )说,慈济志业“不仅写下近代中国
佛教史光辉的一页,而且此时此地更为当前台湾社会带来另一
线曙光,让民众看到在金钱挂帅、处处充满著无力感的社会、
毕竟潜藏著一股善意与关怀”。对我而言,我更看到了一股改
善社会体质与重建社会秩序的可能性─生活世界中的实践与社
会体质的重建。慈济人已经形成了一个社区,一个以兴趣相投
、理念相同而结合的社区,他超越地理的界线、也超越了血族
的连带,这种以社区为重心的发展取径,也许在佛教史上,也
许并不是一种创举, 但是社区概念的翻新,动员规模之大,
也许是相当值得重视的现象。 以动员为例,1994 年 5 月 14 日
, 证严师父在桃园的体育馆演讲,当地来参加的人口可能不
到一成, 全省各处动员来听演讲的现象,你如果不参加,可能
根本无法想像, 从会场的带领牌子来看,北自基隆、瑞芳,
南有南投、云林各方人员组队来参加, 新竹市就有八辆游览
车到桃园 (B3 )。 在捐款方面,你到邮局划拨窗口,一不小
心就会遇到划拨到慈济的捐款人, 这些会员,认同这个看不
见的社区, 在捐款活动上的表现,在慈济的委员、荣董的行
列里,形成另一种竞争,但却同时构成一种看不见的社区的
“真实
89 页
”存在。
?社区层面的影响
其影响层面除了在个人层面和前述的隐形社区外,在一般
社区层次也发生相当大的作用。 就像前文所提慈济人就像是
社会酵素一样, 会在社会中的各个角落发酵、滋长,进而在
更大的层面发生影响。 慈济人的活动,感动不了少人,“我
们在东区那里做的时候, 有些人下一次就回去用机车把纸箱
子载来,我们做到了推广的目的!”,“我从头份, 到新竹
市邻居, 大概一个月就有一车辆,从头份娘家那边也做,这
边的邻居也做, 自己住的附近去影响,自己工作的地方去影
响, 去扩散,像我影响了娘家这边,我住的社区,华隆工厂,
头份地区的慈济人, 还有我堂哥,我后面那条巷子的慈济的
人,我算一算,我影响点的就大概有十个。 如果真的每一个
人都尽心尽力的来做, 我们的预约人间净土有望!” ( A24
)。这位女士在访谈中告诉我们她作为社会酵素的效果。
就我所知,慈济功德会提倡资源回收的目的,教化的目的
大于实质的资源回收量的多寡,“有时候一部卡车回收几百元,
连工钱都没有,但是我们是在做环保,不在乎钱的多少,这是最
重要的。我们这样作,会带动很多人的影响,这从做的金额上
的成长可以看得出来, 参与的人(户)已经很多,可见有越
来越多的人跟著做!” ( A16 ) 可见推动社会来做是慈济人
心目中很基本的目标, A22 说“慈济四大志业或六大脚印(
四大志业加上国际赈灾与骨髓捐赠), 都有把环保包括在内
!上人希望我们把环保的工作带动起来, 然后还给他们,不
是慈济要拿来做! 不改在慈济志业中心的原因是在这里!
不要慈济人拿起来做, 而是要推出去做!就如有人问过慈济
为什么不要盖养老院, 上人的意思是要把养老院盖在家里,
盖养老院只是把老人隔离而已。 就环保而言,在人力方面是
非常浪费的, 如果慈济把环保包起来做,那环保局要做什么
事情?我们主要是希望能多带动!”
90 页
( A22 ) 新竹市资源回收的中心人物 A3 也说,“我们以身体
力行的方式来做,例如上人用纸,先用铅笔,再用原子笔。我
们影响的团体当然还是有限,要影响别的团体(按慈济以外的
团体)可能要相当长的时间,常常有人说重教育,但是只说是
不够的, 我们的车子在外面跑就是教育,他们渐渐的和我们
接触, 他们就会想为什么他们常常这样跑,是不是有薪水,
他们会去问, 他们知道我们都是义工,用什么样的心情在做
。 另外,我们每个月都有四个点在收也是一种教育。我们也
有文宣,渐渐的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 ( A3 )。
以新竹市的慈济资源回收来看, 不单只是做资源回收而
已, 推广的面向也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在推广的部分,最
近还在向学校团体推动资源回收的活动, “看看他们的问题
在那里, 问题在纸还好,但是塑胶和铁罐一大堆才能卖几百
块, 福利社有时不愿意收,这是学校福利社很主要的回收资
源 ( 注 12),我们便提供他们袋子、桶子,请他们帮忙做分
类的工作, 慢慢的,新竹市约有百分之八十与我们合作(大
专院校除外), 我们的性质是如果他们有福利委员会,纯
粹只是因为没有车子载, 我们愿意帮他们,把卖到的钱给他
们自己处理, 最主要是要让小孩子有这种习惯,让他懂得爱
惜资源。 我们也注意过我们自己身体力行去做这项工作时,
是否达到社会教育的成果, 事实上是有,虽然我们没有系统
研究, 但就我们的观察是有的,例如我们师兄师姊家的孩子
在公寓发现垃圾会主动的去捡起来。” ( A3 )
除了在学校以外,“在新竹有些较大规模的社区或公寓,
我们也愿意和他们配合,如清溪山庄,龙腾大厦... 大社区已
和我们配合,我们每个礼拜去收一次,固定那一天他们用广播
的, 麻烦他们拿到警卫室来,直接上车,也不用到他们的空
间。我们也鼓励他们尽量不要使用塑胶类用品” ( A3 )。“
我们也辅导社区, 但我们并不是希望由我们慈济来做,而是
辅导他们自己做, 尤其是有些社区都有社区管理委员会,我
们希望他们终了可以自己留著当基金”。访问时 A3 特别
91 页
提出, 上人只是要我们爱惜资源,垃圾变黄金,并没有说要
怎么做, 因此各地区之间的做法可不同, 我们辅导社区把这
种工作做好, 他们的经济改善,别的社区也会模仿,以后环
保局或机构团体有个研习会, 我们希望有一个很正式的社区
让他看,使别人也可以这样做 ( A3 )。“社区的福利委员会
对资源回收的重视, 可以满足自身所需的经费,例如光复路的
建功社区,其妈妈教室的经费就是从这里来。 他们的里长就
是在东区卫生所看到我们做资源回收, 觉得这样做很好,他
们反应很快, 回去以后马上做,也会问我们一些问题,我们
就鼓励他们刚开始先做纸类和铁、铝罐就好, 塑胶类、玻璃
做了会有困扰” (A3 )。
除了这些有意的推广外,这些日常的实践也带来许多教育
的成果,“环保的工作,所重视的是一种社会教育(化)的工
作, 而不是拼业绩,上人也说不要把它扩大,资源回收是教
育大家知道,大家做。 我们也开始看到不是慈济的人也开始
渐渐的在做, 渐渐的变成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生活态度” (
A22 )。“资源回收,我们所注重的是教育,例如有人的量很
少, 但他做了分类,较远我们也愿意去,但是如果有些人只
是把他丢成一堆我们比较不希望” ( A3 )。也有人在工作场
所推动资源回收, 身体力行的在做资源回收,“我在公司的
朋友也配合,家里有的会叫我们去载!” ( A16 ) 不论他们
是否成为会员, 但这种资源回收概念已经渗入许多人的心中
、生活中、家庭中。
“我们认为有些可回收资源不一定要给我们,有些旧货商
, 他年老无依,给他和给我们是一样的,不过也有一些人就
是要坚持给慈济, 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帮证严上人盖医学院。
我们去收的时候也碰过这样情形, 旧货商说东西被收光了,
没有可以生活,没有关系,这车都给你。 我们还辅导许多残
障的人士, 他们利用三轮车,我们把固定点给他,让他从社
会中找回自己的自尊, 不过他也挑东西,比较没有价值的不
要,有时没有收完,塑胶类不要,人家会打电话来抱怨”
92 页
( A3 )。有时候慈济人发现原来的拾荒者捡不到所要的东西
, 而把东西给拾荒的老人,上人认为这是对的,只要能做好
环保, 东西一定要给慈济的人,给这些拾荒者也是对的,不
在乎我们的业绩多少。 相似的说法也在其他慈济会员的想法
中得到肯定︰“原来的拾荒者所要拾的资源不和他抢, 有时
候我们捡好的他也来拿, 我们就给他,我们并不执著钱,
主要是要回收底目的有达到” ( A24 )。 “最主要是教化大
家, 不是和人抢生意,其实谁拿去都没关系,而是要注意资源
的回收就好” ( A22 )。 从这个资源回收的活动中,我们可
以看出慈济人的企图,不袛是“独善其身”。
伍、结语
有人认为在台湾这个贪婪之岛中,慈济现象可称为一种台
湾的奇迹,确实如此。慈济在台湾的兴起,仍须更多研究与分
析。我相信不只是宗教理念的特别性,其所镶崁 ( embedded
) 的社会条件仍有待进一步分析 ( 注 13),尤其是近年慈济
信众增加的速度与募款的能力和进行的四大志业或六大脚印
,都可成为一项奇迹。 本文所分析的资源回收,并不在其工
作重点之列, 但仍可从这里看出慈济活动在这个社会上所造
成的影响。 而资源回收本身也有丰硕的成果,单单就新竹市
来说,A3 指出“平均每个月有五十吨的纸类,换成树木,令
新竹大概救二、三十年的大树已有几千棵了”。 “现在新竹
每个月资源回收约在二十万元上下, 台湾每个月的资源回收
可以收到二千万元,无形中已经收回不少资源”。 虽然如此
,就环保来说还是微不足道的。事实上慈济人也知道。A3 说
“因为这些是属于有价的东西,对于无价的更要去克服。 有
许多我们仍然没有处理,如机油也倒在地上等等” ( A3 )。
就像杨教授所说, 在结构面,尤其是和政治经济相关的层面
, 资源回收并未触及,环保的问题需要各方人士,从各方面
一起来做。 慈济虽然目前仅限于在资源回收方面,他所带来
的社会教育的效果
93 页
在若干年之后,可能相当的大,在慈济社区中的环保小尖兵,
长大后可能就会在结构面、政治面进行一些比较整体的政策性
影响,这是可以预期的。
对于慈济现象,本文原初预备写一节“慈济现象作为一种
寂静的社会运动”来作为结论,用以彰显他所发生的社会意义
, 并和一般明显的,采取比较激烈的方式抗争的社会运动做
比较。 慈济主要的活动,都是相当有组织、有规模,而且持
续的活动, 其性质和所具有社会影响,就像是一种社会运动
, 但不同于以激烈的方式和抗争的手法,因此可称之为一种
“寂静的社会运动”。因时间关系留待修改时再补充。
另外关于慈济社区的概念,不应只停留在台湾社会内部的
分析,近年来慈济的海外网络扩张很快,在中国大陆、东南亚
,以及世界五大洲各地建有据点,其对社会的影响面将远远大
于资源回收一项活动的分析,这方面的国际网络扩张,将另文
分析。
94 页
注 释
( 注 1) 所需保证金是 800 元。
( 注 2) 当时印顺长老希望证严法师到嘉义妙云兰若道场去,
这三十名是联名上书挽留她的信众。
( 注 3) 最近静宜大学李家同校长在联合报( 1994.10.24.26 )
发表,“访问德蕾莎修女的感想”,对于了解德蕾莎
的服务工作及其个人颇有帮助。
( 注 4) 1995 年 2 月号的时人杂志( People )说,会员人
数接近四百万人(黄绢智, 1995:85 )。
( 注 5) 证严法师的理念与慈济志业的关系,将另文分析。法
师的理念与信众的理念未必全部相符,即使在同一个
地方听讲,信众之间的诠释意义未必相同,参加相同
的活动,各自的意义也未必一致。本文认为佛经教义
、证严法师的诠释、慈济核心成员的了解、一般信众
的诠释之间,可能都有落差。
( 注 6) 关于从太虚、印顺到证严的人间佛教理念的分析,将
另外整理, 这方面的研究可参考江灿腾( 1989;
1990;1992 )的著作。
( 注 7) 这点我们在访谈时也得到相似的说明“慈济是从内心
的开始,上人所说的扫地扫自己的心地,收垃圾要顺
便把垃圾吐出来,整理自己的心地,环保也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心地”。 ( A22 )
( 注 8) ( A3 )是新竹市资源回收方面的领袖人物。
( 注 9) 慈济活动作为一种社会运动的看法,将另外分析,本
文因时间关系只提及构想,未做进一步的具体资料分析
。
( 注 10) 以上八条称为八戒(康涵,1993:18 )。 证严法师
认为目前社会的乱象, 是乱在每一个人未能好好约
束自己。 所以她特别呼吁要用“心”,持守八戒。
( 注 11) 这点我与清大经济所教授讨论中, 也有相似的看法
︰不敷成本。
( 注 12) 1995.1.10 (五版)《中时晚报》报导,台湾一年当
中有二、三亿罐的
95 页
饮料倒入小朋友的口中, 可见在这些地方做资源回
收的重要性, 一方面是下一代的教育,另一方面是
量的可观。
( 注 13) 镶崁的概念参见 Granovetter ( 1992 )。
参考资料
编号说明︰A开头的编号是受访者的编号,因涉及受访者的保
密,都是以编号著明资料,本文为部分访谈资料的
整理,待全部资料整理完毕,将会有完整的受访者
资料对照表,受访者仍然是以编号代替;B开头的
编号是工作日志的编号。
Berger, Peter and Thomas Luckmann 1971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London: Penguin
Press.
Bryand , Christopher G. A. and David Jary 1991 Giddens
Theory of Stucturation. London: Routledge.
Chen, Sheng-Jen 1990 Understanding the Buddhist
Tsu- Chi Association: A Cultural
Approach.
California: U niversity of South California。
Durkheim, Emile 1976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London: Allen and Unwin.
Granovetter, Mark 1992 〞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
Mar Granovetter and Richard Swedberg eds, 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 Oxford: Westview
Press.
Luntley, Michael 1992 〞 Practices Makes Knowledges?
〞 Inquiry, 35(0 3/4 ): 447-461。
Weber, Max 1965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New York: Charles Scriber′s
Sons .
Weller, Robert 1992 〞 Popular Religion, Sect and
Success in
96 页
Taiwannese Enterprises: Toward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Conference on Enterprises,
Social Relation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Studies on the Chinese Societies.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Taipei.
Yun, Eugenia 1994 〞 Religious Renaissance. 〞 Free
China Review, 44 ( 12 ): 6-23.
中时晚报 1995 〈国内学童一年喝掉二、三亿罐饮料〉,《中时
晚报》,1995.1.10 (五版)。
王顺民 1991 《宗教福利思想与福利服务之探究以慈济功德会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为例》, 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
所硕士论文。
江灿腾 1989 《现代中国佛教思想论集》 ( 一 )。台北︰ 新
文丰。
江灿腾 1992 《台湾佛教与现代社会》。台北︰东大出版公司。
江灿腾 1993 《台湾佛教文化的新动向》。台北︰东大出版公司。
何淑华 1993 《佛教慈济综合医院志工服务队之组织文化及其
表达形式》,东吴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李亦园 1992 〈台湾民间宗教的现代趋势─对彼得柏格教授东亚
发展文化因素论的回应〉, 《文化的图像 ( 下 )
︰宗教与族群的文化观察》, pp.117-138, 台北:
允晨文化公司。
李家同 1994 “让高墙倒下吧──访问德蕾莎修女的感想”,
《联合报》,1994.10.24-10.26。
康 涵 1993 〈知福、惜福、造福──慈济功德会〉,《当代
青年》,4 ( 1): 16-20。
张维安 1993 〈韦伯论理念与利益︰兼谈东亚社会经济活动的
分析〉, 《中山社会科学学报》,8( 1 ): 163-197
。
陈淑伶 1992 〈给大地一分爱〉, 《慈济月刊》, 304:
48-51。
冯文饶 1992 《志愿福利服务组织形成及运作之探讨──以慈
济功德会为例》。 中正大学社会福利研究所硕士论
文。
97 页
黄琦智 1993 《建立慈济基金会电脑化劝募系统之研究》。交大
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黄绢智 1995 〈体会证严: 和慈济人一起生活〉,《时人杂志》
,26 ( 1995.2 ): 85-91。
杨惠南 1988 〈台湾佛教的出世性格与派系纷争〉,《当代》,
30:68-81。
杨惠南 1993 〈台湾佛教现代化的省思〉, 《当代》,
84:28-35。
杨惠南 1994 〈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以‘预约人
间净土’和‘心灵环保’为例〉, 《当代》,
104:32-55。
赵贤明 1994 《台湾三巨人──李登辉、释证严、王永庆》。
台北: 开金文化事业公司。
赖宗贤 1994 〈人间佛教的论述宗教社会学与现代性问题〉,
《思与言》,32 ( 1 ): 233-267。
魏永竹 1989 〈花莲“佛教慈济功德会”略述〉,《台湾文献》
,40 ( 2 ): 107-127。
卢蕙馨 1992 〈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的道德意义〉。山西大
学“中国佛教思想与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
* 本文为国科会奖助研究计划的部分成果。承杨惠南教授的鼓
励,江灿腾教授的协助,清大社人所李丁赞教授在观点方面的
讨论,新竹慈济江淑宜小姐、陈营基先生在田野方面的帮忙白
忆兰、林宜璇、杨弘任、王志卿等助理的投入。对于本文的进
行有极大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当然文责由作者自负。本文
为初稿性质,欢迎任何意见
地址︰新竹市 30043 光复路 2 段 101 号
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
电话︰ 035-727393 传真︰ 035-722800;
Email︰ wachang@ isa.nthu.edu.tw。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