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博大信仰的死亡观比较
一、前言
过去我从来不觉得「生死」有何好讨论的。人好好活着、保握现在最重要。 现在回想过去,我才发现过去我的观念其实是来自升学时代的「中国文化基本教 材」,亦就是受到一些儒家的影响。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死的世界不可知,所以我们应该定睛于现在。虽然死亡终究会临到 ,但是那就是天命所注定的、死亡不过是一种自然之道。因为「有生者必有死, 有始者必定有终,自然之道也。」而天命、自然之道是不可违的。人人都不可逆 自然之道、人人不免一死,我们的重点应放在现世。那么如何解决中心的那份永 恒性的需求呢?就是用公民课本说的「三达德」。
「三达德,立德、立功、立言。」儒家认为透过三达德可以达到不朽。「立 德」:用内圣外王之道修养,体现道德圆融,留给后世一个永恒的人格楷模。就 是像文天祥的正气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当道德圆融与生命 发生冲突时,我们要以道德、真理为最高价值。亦就是「杀生成仁」、「舍生取 义」的意义。而次一等的不朽「立功」就是做出一件大事,功垂天地,惠及后世 。换成今日用语大概就是要得到「诺贝尔奖」吧!最后就是「立言」,著书立说 ,留下思想给后代作精神财富。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就是透过子孙、家族延续以达不朽。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与 我爸爸在夕阳下山的时候,我们父女在阳台乘凉聊天。我问爸爸说,这些「三达 德」万一我都作不到呢?爸爸就指着夕阳说,我生了你、以后你会成立家庭生小 孩、小孩也将会成立家庭生小孩的小孩。就像夕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落下又起 来。而我们的生命透过传宗接代的方式,一一传递下去,永远不朽。
过去我就是这样相信的。好好的活、用力的活。以至于我可以在活着的时候 透过实现「三达德」而超越死亡。而达不朽、也可以与我的家族、国家在代代延 续中进入一种永恒的生命之流。生命的意义被高举、死亡的事实被淡漠。而且我 相信每一个中国人,上从尧舜,下至我们,都是用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活着。
然而当我进了大学,我发现事情根本就不是这样。大家背后的哲学不一样, 带出来的人生价值观也都不一样。我们有个同学也是相信「有生者必有死,有始 者必定有终,自然之道也。」但是他诠释这句跟我不一样。依据这句他认为死就 死了、终就终了,人生就只有现世。所以要好好活着、特别是要对自己好。他认 为没有所谓的什么三达德。因为那种不朽对他没有任何意义。吃不到又摸不着! 传宗接代的意义也是一样无聊。你是你!子孙是子孙!于是他实践出来的生活就 是男友一个一个的换!money 一把一把的赚。那个男的成绩好就跟那个交往!家教那个地方价码高就转向那里!
致此我才发现原来生死观可以带出不同的生活态度。我同学的生活态度建立 在「死是一种终结」,于是「生要极尽所能的生」!而我过去的生死观,虽然可 以让我积极的活着,而且可以为着众人的利益、为着大我而努力贡献出自己。但是这生死观似乎也不太禁得起现实的冲激。例如「三达德」我虽向往,但是我这个凡夫俗子穷极一生大概也很难做到。而且我知道最后更有可能变成另一种「沽 名钓誉」的堕落。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堕落成追逐「立名」。这种「立名 」的不朽有何意义呢?而「传宗接代的延续」只要不是生殖系统有问题的大概都作的到。但仔细深思,事实上这也没多大的意义。因为动物不也是一样?昆虫不也是一样。所以对于我个人,我需要更有生命承受力的生死观作为生活的动力。 到此,我已经将儒家的生死观,很简略的交代过了。接下来,因为回教比佛教较 清楚易懂,所以我们先一同来看回教的生死观。
二、 回教的生死观
回教的创立是在许多神学争议的背景下所产生。当时已有犹太教、基督教、多神教、泛灵论、、每一种宗教对于上帝本质,都有不同的看法。而穆罕默德就 想着既然大家都坚持要崇拜上帝,虽然大家的上帝观都不太一样,但是那就表示 一定存在着上帝,而且人们一定要崇拜这个上帝。这种说法是认为回教是穆罕默 德用脑袋想出来的。当然另一种说法就是神秘的说法,认为穆罕默德在一个山洞 里遇到天使向他天启,因而他真正认识了上帝(就是其它宗教对上帝的认识都不正确或说不完整)、于是他将之整理(将新旧约圣经作修正),写下了「可兰经 」。故我们后面讨论的回教的生死论主要就建立在「可兰经」上。
这本「死亡的意义」对于回教的生死观有很多资料。但因为我习惯用历史脉络去分析整理其形成因素,所以我想就我的系统整理回教,以帮助自己与大家理解与记忆。
基本上我认为回教站在犹太教基督教的基础上发挥,并且当时的背景在古希腊哲学(柏拉图、亚理斯多得)在阿拉伯文化中被重新挖掘出来的时期!!所以回教对于生死观的整体架构,我认为根本就是犹太基督教被严重希腊化的结果。 我们回到死论第三、四章,就可以发现 Jungel 第三章重点阐述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生死观。而第三章最后一节说要致力基督教的非柏拉图化。承接第四章圣经: 旧约、新约对死的观点。你们就可以知道基督教被希腊化的多严重。
这里我先要交代基督教被希腊化严重的影响在那里?甚至苏格拉底被护教家 Justin 称之为世界上第一个基督徒。理由在哪?
苏格拉底的哲学建立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理念世界」、一个是「感官世界 」。这个详细的介绍可以参考一些哲学导读的书。简单的说我们这个世界就是感官的世界。充满许多纷乱无序的表象。而苏格拉底所定义的「知识」是:人们所公认的普遍命题、或说一般概念。举例。白马、黑马、花马……而「马」这个 就是「理念」就是「知识」!而苏格拉底认为我们生活的目的是「认识」这个「 知识」!这个不是指认识感官世界的表象。而是指透过感官世界的表象要去认识 背后的「理念」,就是永恒事物真实的知识。 于是「理念世界」与「感官世界」被二分!「理念世界」的东西是不存在在 「感官世界」的。例如:「马」的概念并不存在于感官世界中,感官世界中只有 「黑马」、「花马」、「白马」。并没有「马概念」这个东西!苏格拉底就是认为感官世界中只有「黑马」、「花马」、「白马」都会朽坏,都会过去。而「马 」这种概念是永恒的,永远的存在于「理念的世界」。「理念的世界」都是这些 永恒的东西。
但是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处在的世界是感官的世界,那有人就问苏格拉底「你如何处在感官世界去研究一个你看不到、摸不着、不存在我们感 官世界中的理念世界?如果你碰上你想要研究的东西,你如何用感官去得着?」 于是苏格拉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就说我们的灵魂是属于理念世界的东西,永恒不朽。因为我们人的构成不再单单只是感官世界的「肉体」,而有来自理念世界的「灵魂」,所以我们可以去认识到理念世界的东西,例如:马概念这些东西 。(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中就已有灵魂不朽的一些宗教的观念)。
致此苏格拉底或说是柏拉图开始有了「人论」。简单的说他们的人论是:人由肉体与灵魂所构成,灵魂被感官世界的肉体囚禁而成为人。所以人即使尚未被 教(例如小孩子),对复杂的表象,也会有「理念」的观念。故在这个哲学下, 人的灵魂与肉体也被二分。灵魂是永恒不朽的。而肉体是会朽坏的。故推论哲学家欢喜死亡。因为死亡是一种解放、死亡可以使灵魂不再受肉体感官世界的影响 。而能真实的「认识」永恒的东西!
而在圣经中你可以找到一些经文例子。如:肉体的私欲啦!肉体死后仍有灵 魂、基督徒不畏死……等等。跟苏格拉底的这三个观念很类似的经文!在这里有一件有趣的事,就是第二或第三世纪(如果没记错的话)护教家游斯丁认为苏格拉底是第一位基督徒,就是因为他的哲学观有三个特点:1. 灵魂不灭、2. 否定感官与肉体、3. 对死不惧。这三点与早期基督教教义有着很类似的关系。 我想我们可以另辟章节讨论。基督教与希腊的这三个观点到底有没有不一样?
简单的说回教的生死观是哲学与神学的结合。在神学方面回教保留上帝的权柄的观念。回教认为人的生与死都在上帝的权柄下。「未经上帝许可,没有人可以死亡」而「生命长短由上帝所定规」。 然而「生」的目的不是为了什么个体实现,也非为了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 而是为了个体在期间可以恢复对于上帝的记忆,并且回转归向上帝。因为在创世记里我们知道亚当夏娃的犯罪本应马上受死,然而他们并未当下就被毁灭或受永久的审判。而上帝给人类的生命,就是要人悔改,好不被毁灭或受永刑。当然因着自由意志人类也可以选择背弃上帝。而死亡(或说肉体死亡)的意义就是在设置一个「期限」。因为生命本身成为上帝给每个必死者(就是当初的犯罪)的一个机会,所以当然这个机会不能永远持续下去。而当然要有终止的时候。那即便是死亡!当然死亡也另有惩罚性的观点(例如:英年早逝,相当于选择回转的时间缩短)。到这里其实会发现跟 Jungel 死论的第四章中提到旧约对死的观念很类似。例如 P77:提到上帝对死有统治权。
而我认为回教中的灵魂不朽观念,其实就是苏格拉底的观念。苏格拉底认为灵魂从理念世界来到感官世界,死亡后,灵魂又归回理念世界。而回教认为灵魂是上帝所给予人的永恒的实体。死亡的时候,灵魂与肉体分离。到了复活日那天灵魂与新的身体重新结合接受审判。
回教中清楚的「二元对立」划分或许就是来自希腊的哲学思想。灵魂与肉体 、天堂与地狱、信与不信、、。而对于这些我们基督教还停留在概念的问题。例如天堂长什么样子(男人有几个女人服事)、地狱有火、死后复活的情形都一一 交代。而回教都直接用空间、环境状况来清清楚楚描述。这就是用极端的形式主义来提供人们对于死亡的理解。故「二元对立」与「形式主义」则带来回教的问题。
其实形式主义发生在许多宗教。这算是一种宗教简化运动。或说教条化运动 。例如:犹太教原本最重视的该使人与上帝的关系,然而教条化、形式化的结果 就是死守律法。例如法利赛人的罪,简单的说就是把教条的地位取代的上帝。而基督教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例如,当强调十一奉献响应主恩僵化时,反而使会众都只奉献十分之一,十一变成一种义务,而忘了我们全人属主的真意,甚至导致许多人不愿超过十一多奉献。也好象有人会用祷告时间多寡、奉献多少来评定一个人使否爱主!这些都是形式主义的流弊。
所以简单的说回教的观念就是「二元论」的观念。
三、佛教的生死观
而佛教的观念则摆脱二元论的观念。这一点我非常非常的佩服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取一种「动态论法」来观看天下事物,不向我们易流于二元思考方式。也 因为佛教用「动态论法」来处理人事物,所以造成佛教的真意不容易懂。所以我 就直接举几个例子(他们称公案)来让大家体会!
这是记载在佛教的阿含经(相当于基督教的圣经,)中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释迦牟尼有两个弟子。一个以苦行为第一的叫「迦叶」、另一 个以智能为第一的叫「舍利弗」。有人跑来问他们一个问题。他们问「请问尊者 舍利弗:你师父死后还存在吗?」舍利弗说「我们师父不谈这问题」。他们继续 问「那么你师父死了之后就不存在了?」他们不语。「你师父死后也许在,也许不在?」「你师父没有死后存在或不存在的问题?」舍利弗一概回答:「我师父一概不谈论这个问题」。那些人就非常失望!他们觉得他们已经问遍各种的可能性了。而以智能第一的弟子都只用一句「师父不谈这种问题」来回答。无法说明 、不会辩解,真是像婴孩一般没有智性。这些人便离去了。这些人走后,迦叶就把为何舍利弗这样回答的原因作个说明。他说「师父死后存不存在是形体问题, 是认知问题。但是师父已经超脱这种形体与认知的拘束,所以被尊称如来。」
第二个故事:有人三问释迦牟尼「何谓我?我是实在的吗?」释迦牟尼再三不答。后来那人就走了。弟子就问原因。释迦牟尼就说:「若我回答:是实在的 。这会增加他原来的邪见。认为人的身心是常驻不灭的。若我回答我是不实在的 。那么他的邪见也会增加。他会认为我们的身心由于一期的生命的停止而断绝。 」
由以上的故事我们可知我们不能用过去习惯的思考推理方式用理解。我们必须用「动态思考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在理解上面两个故事之前我们要先介绍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的最基本原理就是「缘起说」。可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来表示。「缘起说」意思就是任何事情或 现象都依一定的因(根本,内在作用)缘(辅助,外在条件)的集合而起生、起变化、与消灭。即任何事情都是特定条件的暂时集合。而整个「缘起说」是在时间轴的观念上建立。在时间轴的横切面来看,任何一个集合体无法抽出其一因或缘。缺一因或缘就不再是其本体。而这就是「此有故彼有」和「此无故彼无」的意思,而这也称「俱时因果」。就时间横切面来看,现在的集合体是过去已灭的 事物或因缘的「果」,现在的集合体也是未来事物或因缘的「因」,在连续时间变化的过程中就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意思,也称之「异时因果」 。
举例子来说,例如佛教的「人论」,就是认为一个人是由五蕴来结合而成。 五蕴就是色(基本物质)、受(六种感官活动,眼鼻耳身口意)、想(接受并统合各种感觉的意识活动)、行(心里活动的组合)、识(持横的意识或单纯的感性)。就时间轴的横切面而言,人即由此五种东西所组合。就时间轴的纵切面来 看每一瞬间我们的五蕴都一直变化!就好象我这一秒钟跟前一秒钟的我一定不一 样!因为至少有些老旧的细胞已经被新的细胞所取代。简单的说就是「色」已经 不一样了。更别提其它四种变化更大。我前一秒钟的心里活动、意识与下一秒钟 的心里活动与意识也不同。所以我们用这种流动的时间来看上面的的二个故事, 就不难理解,为何释迦牟尼不回答「人的本体是否存在」的问题!!因为那个本体一直在流动变化。有一个佛教徒说的好。他说我们中国人常用道家的「无」的 观念去理解佛教的「空」的观念,其实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简单的说,「无 」是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空」是一种变化流动的问题。
佛教建立在「缘起说」上面,因着众生生命流转而衍生出「四谛」、「十二 因缘」、「六道轮回」。「十二因缘」与「六道轮回」是将众生的生命世代流转 过程详细说明。例如「十二因缘」共有过去二因、现在五果三因、未来二果。构 成三世的起惑、造业、受生的因果循环,周而复始。而「六道轮回」详细说明流 转过程中,有众生处在六类(六道)中轮转,即在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 、地狱等六种情况下轮转。过去我们都是以为佛教的轮回是「灵魂」在轮回。但 是因为佛教并不认为有什么永恒不灭的本体存在。因为如前所述,本体都是五蕴 的结合。所以一直在变化,故无固定的本体。所以当然无所谓灵魂轮回——这种 所谓固定本体轮回。既然佛教不是「有本体轮回」那么佛教是不是「无本体轮回 」呢?好象也不一定!因为在每一个当下存在都是实在的!!所以难怪上面的故 事,释迦牟尼沉默不回答。因为无论是「有本体轮回」或是「无本体轮回」都对 !也都不对!!
而佛教面对人生苦难的问题就是在「四谛」中。四谛即为「苦谛」、「集 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中的真相。「集谛」是说明苦怎么来的真理。人生 的痛苦来自自身的愚痴、无明、贪嗔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恶业,便召集 种种痛苦。故「集」就是「集起」的意思。「灭谛」是指多苦的人生最理想的归宿。佛教认为涅盘是最好的归宿。涅盘是常住、安乐、寂静的世界。「道谛」就 是说明如何才能脱离这苦难的人生,进入涅盘?主要的方式就是要修习八正道。
简单的说佛教的罪观就是「产生」。有个西班牙 dramatist 说的好!他说 'The most sin of people is that he had born in this world.' 任何事物的 产生就是落入因果循环中,而这就是落入苦难中。对于佛教而言,痛苦与快乐是 一体两面的事。落入轮回中,就是落入苦难。整个佛教就是要帮助人们归回「尚未产生」之前的状态,就是涅盘的境界。所谓涅盘的境界是一种无状之状。那里 没有物质、没有无限意识、没有空无、没有无意识、也没有无无意识。没有现世 、没有天堂、没有天地混合、也没有日月。没有来生、没有生生转化、没有持续性。没有堕落和升迁。没有固着、没有运动、不基于任何东西。这就是苦的终结 。简单的说,在那里业的流程已经停止,他就是停止的本身。
而佛教的生死观,简单的说就是在时间轴上,既然本体一直流动变化。所以 生与死(诞生与死亡)不过是时间轴上的两个对我们意义较大的点。但实际上也 并不代表什么!对佛教来说当他们把时间轴像一根细线头尾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圆时,生死可能就是同一个点!而这一点意义较大在于这个点会决定这条现以什么状态进行?以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地狱?佛教认为「人道」比较容易 进入涅盘。而进入涅盘的意义远远大过「生死」问题。
过去在网络上我们许多基督徒常与佛教徒辩论。我们常常想要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但是我在整个准备专题的过程中,我发现很难用他们的思想中的矛盾去找出他们的矛盾。因为佛教的道理其实非常完整、博大、且严谨。其实回教也类似,虽与佛教相较,回教说不上思想高妙,但有其一定的严谨与完整。因此我得到一个结论,就是如果一个宗教或哲学体系能够经过时间的考验仍是一家之言 ,那么我们其实可以先放下这种寻找矛盾的尝试。但是我们可以尝试要从这些哲学神学理论在生活中实践出来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来作比较。难怪 psycho 一天 到晚把「社会实践」挂在口上。因为这或许是另一条对话的出路。
而我认为佛教的哲理虽然高妙,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实在很难落实。至少对于我个人而言。因为既然强调「缘起」,那么我们要做任何一件事就得要问这是不 是又增加了一项「因」?增加「因」就会产生「果」。善因不见得会有「善果」 !「恶因」不见得会有「恶果」!所以甚至当我面对宗教版时,我都会想着,在这么繁多的文章中,我需要多增加一篇文章(增加一个因)吗?这时我不禁回头 看到释证严、释昭慧等人,有人谓他们是基督化了的佛教徒(意为从事社会实践 的佛教徒),我不禁要问,究竟他们所依循的佛法是哪一个?因为照着原始佛教 的教义而言,他们岂不对人世加增许多「因」?依照「缘起说」这样不是会减慢 全体归回涅盘的速度?
另外,对于面对苦难的问题,虽然佛教有一套非常高妙的法理。然而对于真实存在苦难中的我们,脑中即使可以对这些苦难视而不见,认为其终将消灭(因为没有永恒的本体,包括苦难本身。),然而有些苦难就是会借着折磨人的身体 ,而使人心智扭曲,甚至丧失。基督教过去虽然对于「人论」有灵肉二分、灵魂 体三分、等等的说法。然而目前已有多人不再用有灵肉二分、灵魂体三分法。仅保留灵魂体的字的用法。然而对于「人」处在这世间,大家都知道灵魂体根本不可分。特别是从医学角度,就说明人的肉体不健康绝对会影响灵魂(所谓意识或 意志或心灵)。人的心灵不健康,也绝对会对肉体造成影响!
反观佛教,即使我接受这种高妙的教义,相信一切都在流动变化,苦难终将过去。但是这是在我现在健健康康、活活泼泼的时候。如果当我被环境或是病体折磨时,我根本不能确定我那时的心灵活动或理性意识是否能保持这种超然的想法,而使自己继续朝向涅盘而努力?说真的,我想我作不到!虽然佛教留下「八正道」帮助人们修行。然而同上所述,我相信我正常的时候我能依循「八正道」 修行,但是对处在苦难状态下的我,我就没有任何把握了。 (编者按:其实,如实认识到苦和苦因,并期望永远从轮回苦中解脱出来,从而精勤修行趋向涅盘的八正道,正是佛法修行的关键——树立对四圣谛的正见。佛弟子具有此正见,越是处于苦难之中,就越会精勤修行八正道。)
回到基督教中,我庆幸有一个超越的本体可以在人生路上陪伴。无论是处在顺利丰盛的环境或是处在黑暗的幽谷中,都有一个超越的本体关心我。同享快乐 ,同担愁苦。在面对死亡也无所畏惧。因为祂本是生命的源头,他就是生命。所以与他同行则能超越死亡的辖制。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