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的安奉
舍利的安奉
作者:戴俊英
一、舍利的由来
舍利,为梵语Saarira的音译,又译“设利罗”,意为“身骨”,指死者火葬后的残余骨烬。舍利有两种,一为法身舍利,即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佛教经典。《妙法莲花经》卷四《法师品》云:“经卷所在处,皆应起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大唐西域记》卷九《摩揭陀国下》也说:“印度之法,香木为泥,作小窣堵波,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谓之法舍利也。”二为生身舍利,即释迦牟佛火葬后,遗留下来的一种固体结晶状的物殊物质。我们通常所说之舍利即措生身舍利。这一类舍利又可分为三种,依《法苑珠林》卷五十三《舍利篇》所说:“舍利有其三种,一是骨舍利,其色白也;二是发舍利,其色黑也;三是肉舍利,其色赤也。”舍利圆明皎洁,坚硬异常,“击之不坏,焚亦不焦。”(《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此外,菩萨、罗汉等亦有舍利,唯坚固不如佛陀。后来,佛教寺庙里凡修行有素的大师、高僧、活佛圆寂后其尸骨亦有舍利。
关于舍利的生成,有人认为,人体内有铁、锌、铜、钼、硒等五十多种量元素。当人死后,身体中的这些微量元素并未消失,遗体被焚,就会出现多少不一、黄豆大小的发光颗粒。也有人认为,僧侣因长年食素,易得胆结石,故火葬后也有结晶状的固体物质。但佛家则认为舍利的形成,并非纯生理上的关系,也非食物结构的原因,只要精诚奉佛,修福修慧,积累功德就会自然而然地结晶舍利。《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云:“舍利是戒、定、慧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也就是说,舍利是积累修行佛道而成,“密行积于内,英华现于外”者。
二、舍利的安奉
舍利,是佛教的圣物之一,释迦牟尼佛的生身舍利,尤为佛教徒顶礼膜拜。为保存或埋葬“舍利”用的建筑物——“塔”便应运而生。
“塔”,梵语称为Stapa,巴利语称为thupa,有三个含义:即方坟、灭恶生善处、灵庙。“塔”,在译成中文时,各家所译各式各样,有音译、意译,也有按其形状译的。例窣堵波、浮图、浮屠、灵庙等等。
印度的佛塔有两种:一种是埋葬佛舍利、佛骨的“窣堵波”,属于坟冢的性质。另一种是“支提”,内无舍利,即所谓塔庙。《法苑珠林》卷五十《敬塔篇》称“有舍利者名塔,无舍利者名支提。”印度的窣堵波式塔保存至今的有桑志大塔、阿玛拉瓦提大塔以及巴尔胡特大塔等,其基本形制为一面圆形的覆钵体,塔顶置平头,立一刹杆,覆钉体四面方牙四出,塔外环圆形石刻栏楯,四面各建一石刻塔门。支提一般出现在印度佛教石窟里,如巴雅、阿旃陀、贝德萨等石窟中的塔堂窟。这两种形式的塔,传入我国之后,与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与文化传统相结合,发展成中国式的塔,其主要形制有楼阁式、密檐式、亭阁式、金刚宝座式、喇嘛塔、花塔等等。
中国的佛塔,始于何时,历来众说纷纭,相传汉明帝永平十年(68)已在白马寺建塔。史载我国安奉佛舍利的塔,以孙权在建康(南京)所建的阿育王塔为量早。《南史》卷六十八载:“吴赤乌三年(240)康居僧会领徒至长干寺,致如来舍利,帝神其事,为置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江南佛寺之始也。”
佛塔传入中国以后,在漫长的岁月中发生了很多变化,有的甚至完全脱离佛塔的原始含义,成了新的建筑物。如作登高眺览,了望敌情,导航引渡,装点河山之用。
三、舍利的瘗埋
关于舍利的瘗埋有其特殊的方式、葬具及随同舍利瘗埋的供养品。方式,主要指塔内有无安放舍利的宫室及其在塔内的空间位置和形制规格。葬具、指用以存放舍利的函瓶(钵、罐)及函棺、函塔等器具。
舍利的安置依在塔内的空间位置的不同分两种。其一,舍利安置在刹中或塔中;其二,舍利安置于塔基下。瘗埋舍利的葬具,一般用瓶或函瓶。随同舍利瘗埋供养品,主要是“七宝”中的七种珍宝。”
目前,在中国发现的与瘗埋舍利有关的塔基遗址中,以河北定县塔基发现的北魏太和五年(481)舍利石函为最早。此外,著名的塔基还有洛阳永宁寺木塔基址(北魏熙平元年);西安清禅寺隋舍利墓(隋开皇九年);临潼庆山寺塔基地宫(唐开元二十九年);扶风法门寺唐塔地宫(唐咸通十五年);河北定县城二塔基(分别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至道元年);浙江瑞安北宋慧光塔地宫(北宋庆历三年);浙江金华万佛塔塔基地宫(北宋嘉祐七年);内蒙古宁城武官营子塔址(辽重熙十四年)等,都是中国佛教僧侣瘗埋佛陀舍利的重要遗存之例。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