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慈善事业与佛教文化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弘慧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慈善其实就是一种出于爱心的利他行为。慈善文化就是希望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心。而这与佛教文化中的悲悯众生、布恩施惠、救苦救难的思想内容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慈善事业正是践行佛法的要求。佛教发展慈善事业是以佛法关于布施的理论为依据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弘扬佛教文化,发展佛教慈善事业,将有助于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

慈善,正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社会的一项事业。尽管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慈善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短短十几年,它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比如专门从事慈善事业的组织,已经从最初的中华慈善总会1家发展到了100多家,募款数额也从最初的几千万元发展到50多亿元。仅2003年中华慈善总会为抗击“非典”就募集到款物6000多万元;至于印度洋海啸灾难,仅在事件发生后的6天时间里,中国红十字会就接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和捐款承诺近2000万元人民币,其中,中国佛教协会及各地佛教界募捐来的善款951万元人民币。佛教组织日益成为我国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

慈善文化不是佛教文化,但佛教文化与慈善文化有许多地方是相通的。慈善文化在中国人民中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根深蒂固的。“老其老,慈其幼,养其孤”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慈善其实就是一种出于爱心的利他行为。慈善文化就是希望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心。而这与佛教文化中的悲悯众生、布恩施惠、救苦救难的思想内容是一致的。在佛典中慈悲助人、护生救苦的思想与事例,比比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慈善事业正是践行佛法的要求。所以,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佛教的济贫思想就与中国的慈善事业结合起来。过去,佛教慈善事业主要体现在民间寺院的赈灾、济贫、救病、护生、放生等方面。

赈灾:中国的天灾与战争是导致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因素。灾难发生后,佛教都加以关心救助。隋末唐初,正值战祸,路有饿莩,京都会昌寺法素上座,特为难民设置万人粥会,甚至将寺内金佛熔化,换成白米以济灾馑;唐朝的昙选法师在山西兴国寺门前设置大锅,亲自施粥;四川开照寺的鉴源和尚,每于讲经后,设千人粥布施;元朝佛光大师于饥馑之年,必定亲自煮粥济民;其他如唐代的志宽、元代的志德、明代的德清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赈灾僧侣。

济贫:天灾、战祸及苛政使得农民普遍贫穷,佛教对于济贫事业,向来不余遗力。东晋令宗尼常常以自己的财物,分赠穷人;南朝宋僧铨、道猛、法恭、陈法朗等法师,在修行、讲经之余,不忘济穷施贫;隋朝昙延和尚因好施闻名,许多流浪者、贫民都聚集在其门前,寺院曾因此一度断粮,但终因慈愍而感动皇帝赠粮,后来被隋文帝立为国师;唐朝德美、慧 震、代病法师等,长年固定布施,或成立悲田基金,或设立施食道场,都是为广大的贫穷者所作的善行。直到现在,佛教寺院依然存在斋会,供应斋食。

救病:僧侣中有许多精通医术、从事行医救人者,而且救人如救己,患病者往往闻名前往求治。远路去的甚至就在寺院中住宿,一直到痊愈时为止。医僧尽心尽力医治病患,并未索取医药费。隋唐的智顗、法喜、昙荣、智广、道开、行满等法师,于医疗救病方面,皆有贡献。

护生放生:“保护动物”是现代环保意识,其实,佛教自古以来就倡导护生的观念,如戒律中的“不杀生”戒、佛教仪式中的“放生”,乃至基于慈悲心的“素食”等。放生是佛教护生事业的典型代表,寺院里常有放生池、放生园的设置。

今天,佛教对社会慈善事业的积极努力依然如故。1994年厦门南普陀寺首创中国佛教第一家慈善机构: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目前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拥有海内外会员2万余人,慈善捐款共计1000多万元;上海龙华古寺,自2000年以来,各项社会慈善捐款达800多万元人民币,给社会的弱势群体送去了一份份的温暖;河北省佛教协会开设了佛教慈善功德会,开展救济孤儿、向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及其它功德事业;山西佛教协会开设了五台山佛教功德慈善总会,多年来致力于扶贫济困和其它社会慈善捐助活动;等等。

佛教发展慈善事业是以佛法关于布施的理论为依据的。佛教将布施分为三类:财施、法施、无畏施。认为布施是佛教徒实践佛法的六度之首,是由凡入圣,到达涅槃彼岸的必经之路。对于布施者,要求不期回报,将布施作为一种生活。佛教布施的真正含义,就在于舍去每个人的贪心。因此,我们说佛教文化与希望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心的慈善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处。2005年春晚《千手观音》的编舞张继纲先生说得好:“只要心地善良,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有一千双手来帮助你;只要心地善良,只要心中有爱,他也会伸出一千双手去帮助别人。”

新的世纪,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社会慈善事业必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弘扬佛教文化,发展佛教慈善事业,必将有助于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