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众生慈悲心 共建社会大和谐
众所周知:佛教以慈悲为怀,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虽然有无量的法门、教义,但都是以慈悲为根本,尤其是大乘佛教的菩萨道,更是慈悲精神的实践与完成。般若经说:菩萨因众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长养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萨看到众生的忧苦,不激发慈悲心,进而上求下化,拔苦与乐,是无法成就菩提大道的,因此慈悲心是菩萨行的必要条件。
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每一次说法,都是随时、随地、契理、契机,恒顺众生而说法。佛教是讲因缘,认为天下本是一家,所以的众生是因缘和合、一体不二。虚空中的日月星辰不分明暗,互相辉映;大地上的山嶽丘壑不论高低,彼此连绵;宇宙间的奇珍异兽不管异同,相互相成。因此,这个宇宙本来就是“同体与共生”的圆满世界!
在佛教供奉的诸多佛菩萨中,在中国老百姓心中最熟悉,最感亲切的,就是观世音菩萨了。因为观世音菩萨以慈悲救难而闻名于世,成为人类真善美的化身。千百年来,深受我国社会各界人士的信奉。她的名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早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体现。
什么叫慈悲?《华严经》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就是慈悲。慈悲,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佛教的众多经典中强调慈悲的重要性,譬如《法华经》:“愿以大慈悲,广开甘露门,转无上法轮”“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大智度论》:“慈悲,佛道之根本”;《法华经》:“诸佛如来,以大慈悲为体故”;《增壹阿含经》:“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力,弘益众生”。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慈悲就是无私奉献能为人排忧解难,慈悲就是乐于助人,乐善好施;慈悲就是胸怀广大,包容他人。没有了慈悲,所行的一切法,都是不正法。
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虽然有战乱,种族与种族之间虽然有仇恨,宗教与宗教之间虽然有派系,但是大家共同住在同一个地球之上,应该捐弃我见偏执,彼此之间必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包容。彼此守望相助进而尊重每一个众生平等的思想,以“共生”来发扬慈悲喜舍的精神,让地球成为和平安乐的人间净土。
儒家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只之幼”来发扬大同世界的“共生”精神,以“人溺已溺,人饥已饥”“四海之内皆兄弟”来体现民胞物与的“同体”胸怀。有容乃大,慈悲无畏,在这世间里,海阔纵鱼跃,天宽任鸟飞,因此海天能成其浩大;太虚纳星罗,寰宇布万象,因此宇宙能现其无边;仁王成就百家争鸣,智者不拒雅言异议,因此古昔圣贤能扬其仁智;佛陀演说五乘共法,因此佛教能显其宽大雍容。
当今社会,我们已经迈进新时代就必须尊重有情、无情的一切众生,发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今日的社会因为缺少“同体平等”的认知,因此乱象迭起,道德滑坡。当前的环境因为没有“共生慈悲”的观念,因此遭到破坏。我们应该提倡同体与共生的理念,推动禁毒品、戒暴力、戒赌博、戒酗酒,戒烟害,戒色情,戒贪污的新风尚,净化社会人心;积极响应世界环保运动,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做到不滥伐、不滥垦、不滥杀、不滥建、不滥丢、不浪费、不乱为、不破坏来拯救我们的地球。
慈悲精神是众生“同体与共生”的宇宙真理,然而目前世界上却有许多人倒行逆施,自私自利,以致于天灾频仍,人祸不息。所以,我们今天提倡从培养慈悲心,不但合乎真理法则,更富有时代意义。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携手推广“同体与共生”的慈悲理念,将慈悲、平等、融和、包容实践在日常生活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必定能共同拥有一个和平安乐的人间净土。
“同体”,含有平等、包容的意思。譬如地球上虽然有各种国家、民族、地域的不同,但是却共同仰赖地球而生存;众生虽有男女、老少、强弱、智愚的分别,但是却同为众缘和合的生命体。相状虽然千差万别,但是清净的佛性是平等一如的。
“共生”,含有慈悲、融和的意思。法界一切众生是彼此互相依附,赖以生存的生命共同体。例如一段精彩的戏剧,除了有主角的精湛演出之外,还需要配角的无漏配合。我们生存的社会,也需要士农工商各行各业,贡献每一个人的力量,才能建立祥和而共有的社会。慈悲,才能容纳对方;融和,彼此才能共生共存。
我们知道:“同体”是平等观,“共生”是慈悲观。佛教的特色在于平等的精神,佛陀最初创立僧伽教团,就是要打破印度四姓不平等的阶级,佛陀初成道时,在菩提树下,发出金刚一般颠扑不破的宣言: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指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同体平等精神,反观我们的社会,却存在种种差别对待的现象,譬如贫富的悬殊、权势的大小、出身的高低、教育的差距,乃至智愚贤肖的不同。
当今社会从物质条件上看,现代生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富裕得多,每个人所享受到的个人权利也比以往任何时代要多得多。其实物质条件越是优越,人倒是越容易迷失自我。佛教说,人类从我执中生出三种根本烦恼,就是“三毒”,即贪欲、嗔恚、愚痴,这三种烦恼让众生造身、口、意三业,足以烧毁一切功德之林,使人永远不得解脱。现代人标榜个人生活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在佛教看来就是贪欲心太重,贪恋色、贪恋钱、贪恋权势、贪恋地位、贪图享受,得到越多,贪心越重。贪心膨胀,那样的社会就只会物欲横流,人我对立。还有,如果大家的心都浮躁不安,脾气燥,火气大,动不动就怒目相向,拳脚相加,嗔恚心很重。你抢我夺、明争暗斗、相互拆台、不讲良心、不讲规矩、不知礼守法,即使有再好的制度也只能等同空设,我们这个社会就不会是“净土”,而是“秽土”。尤其嗔恚心重的人很难相处的,这种人不会原谅自己,更不会原谅别人,常怀忿怒之心,心理永远不平衡。一个团体的人如果都怀嗔恚之心,那个团体肯定不得安宁;我们应该常常反省自己,从嗔恚心的阴影中走出来,熄灭一切诸邪念。否则我们这个世界将永远不得安宁。
佛教讲:诸法因缘生,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因此佛教讲的一切法都是缘教。因此:人是社会的人,也就是说,人,不能脱离社会孤独存在,孤岛上的鲁滨逊,是人间极少的个例。只要人生活在社会上,生活在人群中,一个人的行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不仅将影响他本人的生存,而且也会影响他与之相关联的别人。因此,每个人都要培育慈悲心。“信息时代”,特别强调要学会与人相处。
世间上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相成的。例如一个工厂的老板能成功,也要靠底下工人的共同努力!
俗话说:憎人富贵,嫌人穷!我看这句话有它的原因,就是说富裕起来的人不要得意忘形,古德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谦虚谨慎,不能看不起贫穷的人,要有同情心、关爱心、慈悲心,不然的话就会让那些贫穷的人起憎恨心。这样就会造成仇富心理,甚至会做出不尽人意的事情来,就会给社会造成不稳定的因素!
贫穷的人也不要眼红人家,嫉妒人家。其实,贫富各有命都是因果关系,贫穷的人只要去努力也可以改变命运。古人云:穷死不为盗,饿死要读书,意思就是人穷志不穷。应该勤奋学习,学本事。有了智慧就能致富,不能用心术不正的手段去致富。
因此,和谐社会要学会处理各方面的协调关系,关系协调好自然就和谐。
因此,如何与人相处?这实际是一个如何做人的问题。学会做人,如何做人?就必须有做人的认识,有做人的觉醒。成熟,就是做人的成熟。可见伦理离不开道德,就是离不开做人的道德。伦理,也可以说就是做人之理,做人的成熟之理。处世关系,实际上是方方面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讲面子,西方人讲尊重。面子就是信誉,尊重就是力量。佛教慈悲的思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平等思想(众生平等,是法平等)、自利利他(关怀他人,利益他人)等重要伦理内涵,可以说是最彻底、最圆满的调整了,也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这在学会与人相处的现实课题中,佛教的伦理将为我们众生培养自觉的慈悲心。只有慈悲心的观念,众生才能共生,社会才能和谐。
“共生”之所以说为慈悲观,是因为佛教一向提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悲是无偏私的关爱,慈悲是无对待的包容。慈悲不是工作中的上下阶级对待,也不是日常生活里的有无计较,更不是社会上的贫富差别,慈悲是众生与众生之间的融合和尊重。因此,慈悲,就是尊重生命;慈悲,就是共存共荣。
我们要实践世间和谐安乐,就必须人人拥有一颗慈悲心。培育一颗慈悲心,善良的心,那和谐社会就有希望。佛经讲:“心净则佛土净”。所以,和谐社会首先要培养慈悲心,慈悲是关键。人心好,再加上制度好,那样的社会就是“人间净土”;人心不好,再好的制度,也形同虚设,人的生活就不幸福,就不祥和,那就不是和谐社会。
但愿天多生好人,但愿人多行善事。让慈悲心的种子洒满人间!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