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大和尚:大陆佛教正复兴
学诚大和尚:大陆佛教正复兴
本报北京新闻中心记者:杨帆、张萌、梅清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近日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目前正处于复兴阶段的大陆佛教,要扩大社会影响力,就必须加强佛教的主体建设,构建和完善一整套人才、组织、思想理论体系。而吸纳优秀人才扩充僧侣队伍,改变寺院“重旅游轻宗教”的局面,构建佛教最基本的精神体系都是当务之急。
大陆佛教目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才断层问题。学诚大和尚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各地批准开放的寺庙有1万多所。但与此同时,全国平均每所寺庙拥有不到5名僧人,大部分寺庙僧才缺乏。目前大陆汉族地区的出家人数才4万多,而处于中国历史鼎盛时期的唐朝,出家人将近30万。这一差距在古今人口总基数的巨大变化中显得更为突出。
僧才缺乏亟需培养
学诚大和尚认为,“十年文革”中断了大陆佛教的文化传承,而这种传承链条的修复,非短短数年所能完成,它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才培养,才能接续传承。因此,复兴大陆佛教,需要扩充僧侣人才队伍,将社会人才特别是青年才俊引导到佛教团体中来。同时加强对僧侣的培养,使之成为有智慧、有慈悲心、有适应能力的优秀教职人员。
当前,大陆各地佛教寺庙林立,在地方政府刺激旅游、发展经济的推动下,多以旅游景点或者博物馆面目示人,而其传播宗教之社会功能往往居次或者隐退。学诚大和尚表示,这一现象今后可能要发生重大转变,寺庙将更加重视宗教性,重心转向佛教本身,积极引导全国各大寺院在佛教的传统节日,举办各种法会,藉此引导、教育佛教四众弟子及所有参加法会的人,共同学习佛陀的慈悲与智慧,净化烦恼,提升心灵。
宗教情怀服务社会
在培养人才、构建组织的同时,学诚大和尚认为,完善佛教最基本的思想理论体系也是当务之急,包括佛教如何解析、关怀和超越人间社会的问题。如果这一关键体系形不成,没有指导思想,佛教主体建设就很难实施。
学诚大和尚指出,“我们的行为应该体现一种宗教精神,一种宗教对社会的特殊情怀。”台湾慈济的社会影响力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就是因为它对社会的感化力,而这给大陆佛教如何发扬光大提供启示。
当记者问到大陆佛教目前所面临的政策环境是否宽松时,学诚大和尚表示,自200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之后,宗教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就已受到官方的高度重视。
佛教所需要的政策环境,目前已足够宽松。如果有人说政策还不够好,那可能是对中国的宗教政策不够了解。如果与宗教部门加强互动,就会消除很多误解。
多次代表大陆佛教界赴港、澳、台地区弘法交流的学诚大和尚指出,两岸三地佛教界的互动非常频繁,今年也会组织一些大的佛事活动,为两岸三地佛教界交流提供平台。他透露,本月将在峨眉山举行金顶佛像开光仪式,届时香港台湾佛教代表人物都会过来参加。
扩大影响不求一统
大陆被视为中国佛教文化的根源所在。大陆佛教界是否打算在国外增设一些道场,远播大陆佛教的影响力?对于这一问题,身兼中国佛教协会“大管家”的学诚大和尚说,这项工作一直在做,比如福建莆田广化寺在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印尼、新加坡都驻有僧人。不过,要想扩大影响力,必须脚踏实地一件件去做。
展望大陆佛教复兴的愿景,学诚大和尚在乐观中透著务实和审慎。他说,“当今任何宗教想一统天下,不可能,也不现实。任何个体的影响力都十分有限。大陆佛教的复兴需要从基础做起,依靠时间的点滴积累,一个人一个人去培养,一个庙一个庙去发展……”
佛教助建和谐社会
“如果我们从宗教的角度思考和谐社会,就会清晰地领会和谐社会也是宗教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如果我们从和谐社会的角度观察宗教,也会清楚地发现宗教也是和谐社会不可替代的精神资源。”学诚大和尚表示,“应当充分发挥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让社会因宗教的存在而更加和谐;让宗教因社会的和谐而更加圣洁、祥和。”
学诚大和尚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把人类道德文化母体的宗教文明纳入其中,这对全国一亿多宗教信徒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佛教就是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为基本道德准则,构筑了一整套完整严密的道德体系;基督教则以爱为核心构筑了完备的道德体系;伊斯兰教、道教也不例外。
信仰自由不断落实
这位高僧指出,“人间佛教”要实现的目标是建设人间净土。“在现前的缘起下,我们响应中央所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在方向、目标和内涵上与建设人间净土有著异曲同工之妙。”
学诚大和尚表示,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断得到全面正确的贯彻落实,佛教有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积极因素不断得到重视,佛教的社会作用不断得到发挥,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能够很好地圆融于和谐社会中,佛教自身建设、弘法利生和社会慈善事业,以及对外友好交往与海外联谊等工作,都已经并将继续为社会的和谐安定繁荣,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仰慕玄奘 16岁出家
学诚大和尚1966年8月出生,福建仙游人。幼年深受佛教家庭薰陶,信佛学佛。1982年(16岁)因仰慕唐代高僧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精神而立志出家,于莆田广化寺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法师修学。1988年于四川成都文殊院宽霖大和尚座下受具足戒。1991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并获硕士学位。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北京海淀区龙泉寺方丈,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法音》主编,《福建佛教》主编等职。
佛学硕士著述广博
法师积极促进佛教汉语、藏语、巴利语(印度语族)三大语系的相互交流;长年致力于佛教的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倡导建立汉传佛教修学体系;提出并实践“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修学一体化,管理科学化”的“四化”理念;要求以“志、道、德、才、学”五字真言作为现代僧伽素质教育的标准;倡导安居、学戒、规范传戒以恢复僧团律制;举办诸如“福慧之旅”等现代型法会以培养佛教信众爱国爱教的基本素质。
主要著述:《福建佛教的过去与未来》、《对新世纪中国宗教的一些思考》、《宗教关注全球化问题》、《略论中国佛教的文化建设》、《漫谈佛教人才建设》、《现代丛林生活的趋势》、《佛教的和平观》、《人类道德危机与宗教伦理关怀》等。
生命真义舍己利他
离开燥热喧嚣的北京城区,来到西北郊凤凰岭的龙泉古刹,记者步入茹素读经的僧侣生活区,深受一派佛门净土的清幽气象吸引,门开启处,一位法师在屋内微笑静迎,眉宇间流露出祥和庄静的神情,令人一见之下,即感内心一片空灵祥和。他就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名闻海内外的学诚大和尚。
23岁出任名寺方丈
学诚大和尚16岁出家,23岁担任莆田广化寺方丈,成为当时内地年纪最轻、学历最高的汉族地区寺院方丈,并且不负众望,将广化寺建设成为全国三大模范丛林之一。1995年11月作为汉族地区唯一的佛教代表,随中央代表团赴西藏参加第十一世班禅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2004年5月25日至6月5日,为祈求香港稳定繁荣,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赴港供奉,法师代表佛教界恭读祈愿文。
学诚大和尚虽然身兼数职,工作繁忙,但从不忘记静坐和学习,笔耕不辍,先后发表近百万字的佛教论文。日常生活中他从不标榜自己,生活始终保持勤俭朴素,与全体僧众一起过修学生活。身为中国佛教界年轻的领导人,法师时常意味深长地说:“佛教的未来要靠大家一起来承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当下做起,因为利他才是生命的意义。”
在采访中,从佛教历史到未来趋势,从信仰建设到僧伽教育,从人才培养到寺院变革,从政策环境到社情民意,从大陆发展到海外动向……学诚大和尚谈吐从容,娓娓道来,令记者颇有醍醐灌顶之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