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智法师文化弘法惠及善众
耀智法师文化弘法惠及善众
历经沧桑的大佛寺, 从历史的风雨中一路走来, 光阴荏苒, 斗转星移。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 大佛寺方丈耀智法师从佛教推广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 寺院光凭传统的方式开展弘法活动是远远不够的, 新时代 、新对象应该有新的弘法方式, 必须求“新”求“变”。方丈耀智法师以其仁慈之心, 智慧之心观察社会, 选择了高科技的文化方式来开展大佛寺的弘法活动.
2000年9月20日, 大佛寺教图书馆耀智法师住持下成立。 几年来, 图书馆在大和尚以及常住师父和广大义工的共同努力下, 组织和开展了大量弘法活动项目, 工作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绩, 其良好的公众形象和口碑在广大信众中广为传颂。
多功能的弘法图书馆独树一帜
自2000年图书馆正式成立以来,前来借阅的读者络绎不绝,尤其是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及周末等节假日,图书馆更是座无虚席.截止2003年11月,来馆借书的读者已经超过50万人次,图书馆的藏书也从开馆时的两千多种增加到期八千多种,共五万余册,达到了大型专业图书馆的水平,同时,馆内还收藏有大量的佛教音像制品,其中有关佛教CD、VCD、磁带等就有三万余张, 如此丰富的资源供读者阅览、视听及外借。读者群包括了教师、学生、工人、白领人士以及商界名流等, 遍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图书馆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全面实行现代化电脑管理, 各项流程方便快捷, 井然有序,整个面貌焕然一新。
广大青年学佛者在阅读和自学佛法知识后, 对佛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佛法的大海中尝到了智慧的甘露,于是向图书馆提出进一步学习佛法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图书馆于2000年8月开办了以青年信徒为主要对象的 《青年佛法修学班》和 《青年佛教提高班》, 开班三年多来, 课程从不间断, 邀请通达教理的妙慧法师、如珂法师、如祥法师、林剑山居士任教, 每逢周六、周日定期为大家上课。居士们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听过的佛法知识,其中包括《佛教基本知识》、《四十二章经》、《弥陀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等。2003年9月, 大佛寺培训班培养多年的如茗法师从北京佛学院毕业回来, 担任每周日晚上《二课和解》的教学工作。
禅坐法门是佛教最基本的修行方法, 每天处在繁忙和紧张工作中的居士门, 通过静心禅坐修心养性, 松弛神经, 调理身心, 图书馆于2002年6月开办了“佛教青年静坐班”, 每逢周六、日大家集中在一起静坐共修, 还特地请来通达禅学的法师给大家作禅坐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修习, 学员们普遍都有了一定的静坐基楚, 而且有相當一部分的居士, 通过一两年的静坐修习, 不仅静坐功夫长进了, 佛法的悟性提高了, 而且身体也变得健康了, 精神状态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图书馆提供给俗世中的人们这个静心修行的场所。
耀智法师还考虑到一些看书有困难的群体, 由于种种客观条件限制了这些人学习佛经的途径, 为此, 图书馆于2002年5月开办了一个以播放佛教多媒体为中心的佛教视听图书馆, 配备了完整的现代化视听设施, 收藏了大量海外著名法师、大德的各种讲经开示CD、VCD、录相带、磁带等供读者们视听、外借及每天定时为大家播放, 令各种根基的众生都有听经闻法的机缘。
图书馆开设的视听资料刻录服务项目方便了工作繁忙的居士在家也能听经闻法, 将各地著名法师的讲经光碟广泛刻录以流通十方。 刻录服务开展以来, 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每天到图书馆借碟的信众川流不息。
网络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新兴的传媒方式, 其发展速度可谓后来居上, 大佛寺图书馆又把握住这种最近最快的传播管道, 办起了佛教电子阅览室, 供读者上网阅览世界各大佛教网站、查阅及下载佛教资料, 同时图书馆建立了自己的佛教职工网站 (网址 :http∕∕www.gzdfs.org), 通过网站论坛安排资深法师专门为读者解答各种问题。几年来, 图书馆为广大读者解答的佛学疑难及人生的各种困惑近上千个问题, 工作获得圆满成功,深受广大读者的高度赞揚。
结合佛法向儿童培训中国文化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佛教哲学的培养同样也需要从娃娃抓起, 在他们记忆的黄金岁月里, 给他们灌溉最宝贵的智慧, 培养高尚品德, 从事心灵的净化, 将来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家庭的骄傲。图书馆专门针对儿童开设了 《儿童经典颂读班》、《儿童经典学前班》、《儿童艺术绘画班》, 从小培养学龄儿童良好的道德情操, 切实加强他们的传统文化修养, 邀请大学教授和资深教师作具体指导, 免费为孩子们开班上课, 这些孩子在节假日有机会更好地接触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学习如《弟子规》、《三字经》、《中庸、大学节选》、《唐诗节选》及《孝经》》、《老子》、《论语》等中国古代著名的经典著作,加强它们的文化底蕴,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孩子们的艺术天分也得到了充分的法挥,避免他们寒暑假期间在无聊电视节目和游戏中虚度宝贵时光。老师对每个孩子们都很有爱心,也很有奈心和信心, 对每个孩子都非常细心的教育,有的愼至手把手的教,孩子们兴趣十足,今进步很大,在游戏玩耍之中就学到了宝贵的知识,对传统文学故事顺利背诵,同时还教育他们将简单的礼仪应用于生活实践中,自小树立他们的道德标准,争做讲礼貌、明事理的好孩子。
老年人的净土法门
沐法众生,多以净土为归,为广东省广泛弘扬佛教净土法门,图书馆在耀智法师的号下,于2000年8月成立了大佛寺老年人念佛组。该组成立后,参加念佛的人员日渐增多,不到一年就逾千人。2001年8月,图书馆相继又成立了临终关怀助念组,帮助老年人消除对死的恐惧心理,令每一个修行人临终时放下万缘、提起正念,顺利往生西方世界,同时安慰亡者家属,帮助他们如何处理好亡者的后事。一声佛号、一声隬陀,不仅清净了自身的烦恼, 同时也关怀到临终人的死后世界,实在是一举数得。数年来助念人员风里去,到处为有需要的人进行助念,是为社会人群奉献爱心的一种表现。
居士们希望能常来寺院体验出家人的生活。于是图书馆安排每月都两次以上的八关斋戒传授,一日一夜在本寺授持八关斋戒,亲自指导他们如何勤修戒定慧,去贪嗔痴,24小时内清净持戒、一心念佛。
大佛寺的中外佛学交流讨论
本寺方丈非常注重讲经和佛学交流活动,经常邀请各方大德、学者到本寺讲经说法、学术交流,还接待过不少国外学术团体,对弘扬佛法,建立正知正见,破除封建迷信,向社会推广中国优秀佛教文化起到很好的作用。
为解决居士们在学佛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进一步提高佛学水平,大佛寺于2002年5月举办了“佛学交流讨论班”,每星期六下午集中在图书馆一起交流讨论佛法,安排资深法师与居士一起就某个佛法和修行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每次讨论都非常热烈,大家将自己久藏心中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来进行讨论,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而且从中学到许多佛法知识。 以这样的学佛方式,既可为广大初学佛者解答了大量佛法问题,同时提高了学员的办证水平以及对佛法的领悟能力,建立起正知正见。
现住在广州的外国佛教弟子和有兴趣学习佛教英语的中国学生及中老年信众,都有机缘学习英语佛法,图书馆于2004年4月18日又筹办了一个英语学习班邀请多年研究佛法的林剑山老居士为大家讲解。林居士从13岁开始学佛,长年素食,曾在联合国专家公室和欧洲公司工作二十多年,对佛法的修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的志愿是英语弘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耀智大和尚弘法利生的人间佛教思想指导下,一个以弘扬佛教音乐艺术目的的海螺梵乐团诞生了。其弘法内容包括了各种佛教歌曲、佛教音乐、佛教舞蹈、小品、相声、器乐、诗歌等。大家以一颗虔诚的心,以清净严的歌声优美动听的佛乐来赞礼三宝,同时在穆超越尘俗的佛教歌中洗涤内心尘垢,开发智慧,令要家在一种轻松活泼的佛教艺术气氛中体悟佛法、修行佛法、弘扬佛法,实在是功德无量。万法不离缘起,在短短半年内,海螺梵乐团就在大和尚正确指导,常住师父的支持,以及大批正信义工的扶持下准备了一大批精彩的节目与广大信众见面。
广结善缘的慈善事业
2001年11月,图书馆成立了佛教福利慈善部,发扬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开展慈善救济工作。慈善部成立不久,即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大家纷纷慷慨解囊。这些捐款救济了多位家境贫困的重病患者,同时图书馆还捐衣捐物、出钱出力,到雷州、梧州等地赈灾,当地灾民非常感激,送来了锦旗和许多感谢信。
每逢星期天图书馆请来中医专家医生,在大佛寺内进行义诊,为许许多多身体不好、甚至无钱看病的老年居士免费医疗服务。
随着图书馆弘法事业的不断扩大,大佛寺工作也越来越多,短短两三年,大佛寺已经做出了大量的弘法工作,而其中有相当大部分都是由义工们来完成。到目前为止,到大佛寺报名做义工的已超过五百多人,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具有世间各种才能与技术,他们为了大佛寺的弘法利生工作,风里来、雨里去,无怨无悔,随叫随到,把图书馆里的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完成,有一部分义工长期以来,早出晚归,每天都来图书馆当义务工作,从不间断,把图书馆当自己的家一样建设和热爱,他们对大佛寺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因为有这一批义工精兵在背后默默奉献,大佛寺的各项工作才能既快又好的顺利开展下去。同时大佛寺也给义工们提供了各种闻法修福的机缘,引导他们如何福培福得、修持佛法,令他们来到寺庙能够同时获得福报和智慧,真正达到福慧双修。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