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人本的佛法与人本为中心的佛教──论印顺导师“人间佛教”之本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郁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人本的佛法与人本为中心的佛教

  ──论印顺导师“人间佛教”之本怀[*]


  杨郁文
  中华佛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华佛学学报第17期 (p1-18)

  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


  p. 1

  提要

  (一)中国佛教,一般专重死与鬼,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求人类生存发达为中心,强调十善业道以为对治;虚大师仍然同情天乘行果,而确定人乘行果,以实行所说的人生佛教原理。印顺导师认为:「然佛法以人为本,也不应天化、神化。不是鬼教,不是(天)神教,非鬼化非神化的人间佛教,才能阐明佛法的真意义。」导师连续写了十四篇文章,以《人间佛教》为名,发扬人间佛教的精髓,使后学得以起信、了解、实行、验证人间佛法。

  (二)佛法包含佛所开示的 ‘法语’ 、 ‘法义’ ,佛所劝导的 ‘法依’ ,佛所赐与的 ‘法施’ ,佛陀依法奉行而成就的 ‘法身’ ,佛所觉悟最深的 ‘法性’ ,佛所觉知最宽广的「法相」,这些都是「人间佛教的 ‘佛法’ 」。

  (三)把握(1)佛陀教化众生的原则、(2)佛陀教化众生的方式以及(3)佛陀教化众生的终极目标,才能够与「人本为中心的 ‘佛教’ 」相应。

  (四)导师所说的 ‘人本’ 指「以人类为本」、「以人类为本位的」、「以人类为根本」、「以教化人类为着重所在」、「以教化人类为中心」、「用人类的各自身份学佛为基本立场」。导师所说的「本位」是佛法的「根本立场」、学佛的「基本立场」「着重所在」「中心所在」。「人类为本位」在阐明人类生活环境提供佛学「教、理、行、果」的教材,也是实践学佛「信、解、行、证」的最适合的场所。

  (五)诸佛因为现观生命的缘起法而成无上正等正觉,亦为众生阐明因缘法,包括有情世间及器世间的一切法。一代教法是以有情世间的苦、集、灭、道四圣谛为重心,亦即早期所说佛法以众生为本位,以有情事为主题。

  (六)五趣、六道的有情,因为业报牵连,由身心的构造及生活环境的不同,能接受佛陀教化的条件各有不同。

  p. 2

  诸佛虽然发愿要度化一切众生,可是佛法是度人为主,祇有人类在人间的生活过程中,最容易信受奉行佛法。

  (七)佛陀的教法有如此五乘的差别:(1)「人乘法」(2)「天乘法」(3)「声闻乘法」(4)「辟支佛法」(5)「大乘法」,五乘都是佛法,五乘佛法虽然究竟同归佛道,可是前四乘是「歧出才回入」佛乘;唯独一大乘法门才是「直向直入、直趣成佛」。人本为中心的佛教,依人乘正行而趣向佛乘,以人菩萨行而向佛道;这才符合印顺导师心目中,「人本佛法、人本为中心的 ‘人间佛教’ 」。

  关键词: 1.佛法  2.佛教  3.人本  4.人间佛教  5.人本的佛法

  【目次】

  一、序言

  二、佛法、佛教、人本

  三、众生为本的佛法

  四、人类为本的佛法

  五、人本的大乘佛法

  六、结论


  p. 3

  一、序言

  印顺导师在《游心法海六十年》第四章「对佛法之基本信念」,明白地说出:

  古代传下来的佛法,我的基本见解,在写《印度之佛教》时,已大致确定,曾明白表示于《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的「自序」。我这样说:「佛法是宗教,佛法是不共于神教的宗教。如作为一般文化,或一般神教去研究,是不会正确理解的。俗化与神化,不会导致佛法的昌明。中国佛教,一般专重死与鬼,太虚大师特提示人生佛教以为对治。然佛法以人为本,也不应天化、神化。不是鬼教,不是(天)神教,非鬼化非神化的人间佛教,才能阐明佛法的真意义。」[1]

  又在〈人间佛教绪言〉第一章「人间佛教的展开」,提出:

  所以特提「人间」二字来对治他:这不但对治了偏于死亡与鬼,同时也对治了偏于神与永生。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唯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所以,我们应继承「人生佛教」的真义,来发扬人间的佛教。我们首先应记着:在无边佛法中,人间佛教是根本而最精要的,究竟彻底而又最适应现代机宜的。切勿误解为人乘法![2]

  导师为发扬人间的佛教,写了〈佛在人间〉〈人间佛教绪言〉〈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人间佛教要略〉……等十四篇文章,以《人间佛教》为名,收集在《妙云集》第十四册,属于下篇首位第一册。[3]《妙云集》从民国六十一年全部刊行,三十多年来一直为宗教界与学术界所重视而进行研究及实践。[4]圣严法师在庆祝印顺导师九秩嵩寿座谈会,

  p. 4

  如是说道:

  他的依据是《阿含》与各部广《律》有现实人间的亲切感、真实感,不是像部份大乘经所表现于信仰及理想之中。明文的依据是《增一阿含经》所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这对于当代的佛学思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我们法鼓山推行「提升人的质量,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已有五年,慈济功德会于前年曾推出「预约人间净土」的运动,佛光山也在阐扬人间佛教,以及其它僧俗大德的佛教人间化,这些均与受到印顺导师的思想启发有关。[5]

  当前台湾及海外佛教人间化的外表兴盛,然其实质兴隆否,有待商榷;导师本身也在《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提到:

  虚大师长于圆融,而能放下方便,突显适应现代的「人生佛教」,可说是希有希有!但对读者,大师心目中的「人生佛教」,总不免为圆融所累!现在的台湾,「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人乘佛教」,似乎渐渐兴起来,但适应时代方便的多,契合佛法如实的少,本质上还是「天佛一如」。「人间」、「人生」、「人乘」的宣扬者,不也有人提倡「显密圆融」吗?如对佛法没有见地,以搞活动为目的,那是庸俗化而已,这里不必多说。

  重要的,有的以为「佛法」是解脱道,道德意识等于还在萌芽;道德意识是菩萨道,又觉得与解脱心不能合一,这是漠视般若与大悲相应的经说。有不用佛教术语来宏扬佛法的构想,这一发展的倾向,似乎有一定思想,而表现出来,却又是一切神道教都是无碍的共存,还是无所不可的圆融者。有的提倡「人间佛教」,而对佛法与异教(佛与神),表现出宽容而可以相通的态度。一般的发展倾向,近于印度晚期佛教的「天佛一如」,中国晚期佛教「三教同源」的现代化。为达成个己的意愿,或许是可能成功的,但对佛法的纯正化、现代化,不一定有前途,反而有引起印度佛教末后一着(为神教侵蚀而消灭)的隐忧。真正的人菩萨行,要认清佛法不共世间的特性,而「适应今时今地今人的实际需要」。[6]

  p. 5

  有鉴于此,笔者将以〈人本的佛法与人本为中心的佛教[7]〉为题目,作以下的论述。

  二、佛法、佛教、人本

  (一)佛法

  导师在《佛法概论》的绪言及第一章说明:「佛法」,为 ‘佛’ 与 ‘法’ 的结合词,应解说为佛的法。「佛为法本,法由佛出」,所以称之为 ‘佛法’ 。佛的法,是根本的; ‘诸佛常法’ 与 ‘入佛法相的佛法’ ,是竖贯的,深入的;「融贯的佛法」,是旁通的。千百年来流行于人间的佛法,不外乎契合这三者而构成。[8]从佛法流行人间说,佛陀与僧伽是比法更具体的,更切实的。但佛陀是法的创觉者,僧伽是奉行佛法的大众,这都是法的实证者,不能离法而存在,所以法是佛法的核心所在。那么,法是什么?在圣典中,法字使用的范围很广,如把不同的内容,条理而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类:一、文义法;二、意境法;三、归依法。[9]

  佛法包罗教、理、行、果,透过「四种入流分」[10] 的操作,可以完成信、解、行、证──佛道的一期。 [11]《阿含》所说「佛法」多义,有广、有狭。诸如:

  「佛」所觉悟的「法性」──缘起法──是最狭义的佛法,未开法眼的凡夫难见、难知的佛法;「佛」所觉知的「法相」──意境法── 是最广义的佛法,不具慧眼、佛眼的凡夫、辟支佛、阿罗汉乃至非等觉菩萨,也难于如实知见;「佛」所开示的「法语、法义」──文义法──是一般人所了解、所指称的佛法;「佛」所劝导的「法依」──归依法──是一般人忽视、不实行的佛法;「佛」所赐与的「法施」──甘露法、涅盘法──是四双八辈圣弟子受益的佛法。「佛」所修成的「法身」──五分法身──是佛陀自身受益的佛法。[12]

  「人间佛教」的「佛法」,应当是由听闻而信受(1)佛所开示的 ‘法语’ ,以(2)内正思惟而了解 ‘法义(文义法)’ ,依(3)佛所劝导的 ‘法依(归依法)’ 、(4)佛所赐与的 ‘法施(甘露法、涅盘法)’ 而次第实践佛法,终于完成(5)诸佛所修成的 ‘法身(五分法身)

  p. 6

  ’ 具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成为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Anuttarā-samyak-sa?buddha 无上正等正觉者),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如诸佛常法,同(6)佛所觉悟最深的 ‘法性(缘起法)’ ,同(7)佛所觉知最宽广的 ‘法相(意境法──佛五眼六根所对)’ 。

  (二)佛教

  印顺导师在开示「宗教之意义」时,说: 「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的证悟,名为宗;佛因教化众生而说法,名为教。」[13]以释迦牟尼佛陀对众生的教授、教诫为「佛教」,此乃狭义的佛教,不共宗教学上广义的佛教。要明白、把握「佛法」,首先,需要体会「佛教(佛陀教化众生)的原则」:释尊说法之第一原则是:凡有所说法,必有使闻法者得其义利。第二原则是:所说法尽可能使闻法者可爱、可意其语;对其有义利然而忠言逆耳者亦说之。第三原则是:从不说违反真理、违背实相之虚妄、不实的法语。其次,对「佛陀教化的方式」加以了解:从佛之「法说」如实知,则得「法饶益」;从佛之「义说」如实解,则获「义饶益」;从整个道次第之「法次法说」如实而行,则逮得「梵行饶益」。第三,佛陀教化众生的终极目标在于自、他同证究竟「涅盘」。[14]把握佛陀教化众生的原则、佛陀教化众生的方式以及佛陀教化众生的终极目标,才能够与「人本为中心的佛教」相应。

  (三)人本

  「人本」有多种分歧的意义。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的人本说:谓 ‘以人为主’ ,而视 ‘宇宙万物皆为我辈而设’ 者。与 ‘神本主义’ 的启示宗教,对比的 ‘人本主义’ 的非启示宗教。中国一般庶民的 ‘鬼本论’ 相对的,儒家「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 ‘人本论’ 。徐水良:宣传 ‘人本主义’ ,反对 ‘钱本主义和实践主义’ ;认为 ‘人本主义’ 与 ‘社会民主主义及马列主义’ 对立。施德容:提议 ‘网络小区服务’ ,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结合, ‘以人为本’ 。高英勋的生态主张: ‘人为主体’ 并承认 ‘人为自然的一部份’ 。[15]

  p. 7

  印顺导师著作中: 「释尊以人本、笃实之中道观,揭慈悲、平等之教。」(《印度之佛教》p. 163) 「佛法以人类为本。」(《佛法概论》p. 75)」 「佛的人间成佛,施设教化,实以人类为本位的。」(《华雨香云》p. 332)可以看得出来「人本」指「以人类为本」,亦即「以人类为本位的」。「以人类为本」说明「人本」,「以人类为本位的」明示「以人类为本」;导师的「本位」一词究竟何所指?检阅导师的著作,「本位」也有多重意义。如:

  1.「但摄末归本,从佛的本位上说,这一切都是法身的大用。(《摄大乘论讲记》p. 533)」对 ‘枝末’ 说 ‘根本’ 的「本位」。

  2.「这是彻底的自我革命,洗尽私欲倒见,才能从自我──我、我家、我族、我国等本位中解放出来,转移为人类──有情、法界本位的。从有漏到无漏,从世间到出世,从凡情到圣觉。(《佛法概论》p. 191)」「所以佛法的探究,可说是对生命之流的一种观察与体验,故佛法是宗教,也可说是彻底的生命哲学。假使忽略了有情本位的立场,便是破坏佛法的根本立场。(《性空学探源》p. 28)」从 ‘有漏的自我──我、我家、我族、我国等本位’ 解放而转移为 ‘人类──有情、法界本位’ 佛法的「根本立场」。

  3.「人类的德行,还着重于人类──从前是家庭本位的,国家本位的,近来倾向于人类本位的。(《佛在人间》p. 95)」本位的变动,指「着重所在」的改正。

  4.「佛法是以人为中心的,天龙鬼神仅处于旁听和护法的地位,不能反宾为主,专门着重敬奉天龙鬼神,倒把人本的佛法忽视了。(《药师经讲记》pp. 35~36)」虽然佛陀发心教化一切有情,然释尊的教化众生,主要对象是人,以 ‘人为中心的’ 。

  5.「佛教则直从人类──一切众生本位以观世间,脱尽创造神话。(《华雨香云》p. 182)」「像善财童子所表现的佛教,是从人本位而直入佛道的,这就是人间佛教。(《华雨香云》p. 168)」「佛的人间成佛,施设教化,实以人类为本位的,要人直从人乘以进趣佛乘的。(《华雨香云》p. 332)」「各人就其本位去学佛法,这样子佛法才能普及。(《华雨集第五册》p. 165)」指用 ‘人类的各自身份学佛为基本立场’ 。

  导师所说的「本位」,不是凡夫实行的自私自利的「本位主义」,祇为本身「自我」

  p. 8

  立场打算,顶多扩大「我所」而关心自家、同族、同乡、本国而已;导师所说的「本位」是佛法的「根本立场」、学佛的「基本立场」「着重所在」「中心所在」。「人类为本位」在阐明人类生活环境提供佛学「教、理、行、果」的教材,也是实践学佛「信、解、行、证」的最适合的场所。

  三、众生为本的佛法

  释尊回忆在菩提树下,以生命的缘起为题材,从老死、生、有、取、爱、受……乃至无明支,一一作逆、顺观察有漏的增长、损减,四转现观。因此,自作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宣示 「我于此法,自知自觉成等正觉。」[16] 并且,此后在四十五年中,将生命的 缘起法,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外道沙门、婆罗门、在家、出家等契机的人们开示。[17]这一系列的事实,印顺导师说明:

  释尊在生死大海里,在最适中最正确的观点,就是宇宙的中心──众生本位的生命据点上,竖起不共世间的法幢,开显人生实相,成为人生的指针。这生命中心的世间,佛陀的正觉是「我说缘起」。[18]

  《杂阿含53经》记载,萨罗聚落主大姓婆罗门向释尊请教:

  「沙门瞿昙何论?何说?」佛告:「婆罗门!我论因、说因。」又白佛言:「云何论因?云何说因?」佛告:「婆罗门!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19]

  释尊所说(一切)世间生、灭皆由因、缘;包含 ‘器世间’ 的生、住、异、灭及 ‘有情世间’ 的生、老、病、死。一切世间的生起,非自生、非他生、非自他共生、非无因生,而是因缘生;一切世间的消灭亦然,由因缘而消灭。[20] 如果对佛说的缘起法有所偏执,

  p. 9

  着重器世间「宇宙论」的探讨,忽略有情世间「人生论」[21]的研讨,仍然会有弊病产生。印顺导师提醒大家:

  如泛说一切缘起,每落于宇宙论的,容易离开众生为本的法。[22]

  纯正的佛法,决不从宇宙论说起,而首先要肯定:世间有无量数的有情事实。无量数的有情,从无始以来,即如此如此:在生死死生的过程中活动,在因果果因的关系中流转。[23]

  四部阿含及五尼柯耶(pabca nikaya)启示:如实知五阴法门、六内外入处法门、六界法门、二十二根法门,可以通达四圣谛法门及十二支缘起法门,唯有把握身心,通达名色之缘,才能够现观无常、苦、非我(∕空)。[24]《杂阿含第1经》: 「正观五阴无常、苦、空、非我」(大正2, p. 1, a14)《杂阿含188经》: 「正观察眼等六根无常、苦、空、非我」(大正2, p. 49, b8)《增壹阿含四意断品第7经》: 「一切诸行无我」(大正2, p. 639, a8)《杂阿含第262经;增壹阿含增上品第4经》: 「一切法无我」(大正2, p. 66, c7;大正2, p. 668, c5)《杂阿含273经》: 「空诸行(∕一切空行∕空法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无我、我所。」(大正2, p. 72, c14~18)导师消化根本佛法的心得,在《中观论颂讲记》〈悬论〉阐明:

  缘起以有情为本,所以《阿含经》特别侧重了有情无实的诸法无我。如果深刻而彻底的说,有情与法,都是缘起无自性(我)的,这就到达了一切法空的诸法无我。这不是强调,不是偏重,只是《阿含经》「空诸行」的圆满解说。[25]

  因此,众生为本的佛法,以有情为本的缘起法为中枢,过度到现观无常、苦、无我、空寂(∕涅盘)的增上法;[26] 导致成就自度、度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p. 10

  四、人类为本的佛法

  唐.宣宗时,兵部侍郎.裴休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作序: 「生灵之所以往来者,六道也。鬼神沈幽愁之苦,鸟兽怀獝狘之悲,修罗方瞋,诸天正乐;可以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人而不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27]导师根据此段说词,于《胜鬘经讲记》里明示:

  「佛法虽是为一切众生的,一切众生皆成佛的,但仍以人类为本;其它众生,要到人的地位,才能发心修学而成佛。」[28]

  又在〈从人到成佛之路〉「二、唯人为能学佛」广演此义:

  人类的特胜:一般来说,人虽自尊心极强,却都看轻自己,觉得自己太渺小,不肯担当大事,为最高理想而努力。这是顶错误的,其实人是顶有意义的。佛法说,在六道众生中,地狱太苦,饿鬼饥饿不堪,那里会发心学佛?畜生也大多是愚昧,不能了解学佛。阿修罗猜疑心大,不能坚信佛所说的话,又加上瞋恨心强,喜欢斗争。天国,享福都来不及,更没有心学佛。所以「三途八难」中,长寿天便是八难之一。因此,佛经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只有人最为难得,才能学佛。[29]

  《三藏》东传,早在东吴黄武2年~建兴2年(A.D. 223~253),月氏(Ku?ana)国居士,支谦所译《佛说三品弟子》开示: 「何谓菩萨心?念十方人如视赤子,度人入道作摩诃衍行;具足教授无所希望,不求供养衣被、饭食、珍宝、钱财之物;不为小道,以度人为本。」[30]继之,竺佛念法师于姚秦.建元3年(A.D. 376)所译《菩萨璎珞经》亦宣示: 「诸佛法不异,唯化人为本。」 「诸佛所行法,唯度人为事。」[31]释迦牟尼佛在这里提到的 ‘诸佛法’ 、 ‘诸佛所行法’ ,「唯化人为本」、「唯度人为事」,以理可以推广遍及三世十方诸佛所说法及所行法。[32]

  p. 11

  「五趣众生」若以善、恶业看待苦、乐报应,则五趣由极乐到极苦的排列是:天、人、畜生、饿鬼、地狱;若以智力能分别善恶,具惭愧心立志止恶行善,有坚忍意志力、勇猛改过迁善,其排行是:人、天、饿鬼、畜生、地狱。「人趣」因为身、心构造及环境的特殊,造业、受报参半;其它四趣,以受善、恶的果报为重、为大,而造业属于轻、微。《长阿含世记经》指出, 「阎浮提人有:一、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勇猛强记,勤修梵行;三、勇猛强记,佛出其土。以此三事胜饿鬼趣、畜生趣(龙、金翅鸟等)、阿须伦、天趣(四天王、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等等)。」[33]人类为万物之灵,脑部的发达,知、情、意的互动,能思,思已造业;善、恶业,有漏业、无漏业作已,终究各获其特定的果报。人类的「三思」:一、审虑思,二、决定思,三、动发胜思,配合勇猛、强记,能造业行、能修梵行;因此,导师在〈有情──人类为本的佛法〉里说: 「人为五趣的中心,为有情上升下堕的机纽。」[34]

  以极恶业来说, 「无间业唯人三洲,非北俱卢(洲及)余趣余界。」[35]以善业为例, 「具足十二种施,如是布施天中所无,唯人中有。」[36]能圆满三菩提,究竟清净、解脱、涅盘的三无漏学在五道∕五趣中,戒学, 「唯人道得戒,余四道不得。」[37]定学, 「问:何处起此不净观耶?答:唯人三洲能初现起。」[38] 「灭尽定,唯在人中得初修起。」[39]慧学, 「问:何处能起此无碍解?答:唯欲界能起,欲界中唯人趣三洲。」[40]五分法身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佛, 「唯人智见猛利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41]再次,援引导师的说法:

  人身作恶,可以恶极;行善,也可以善到彻底。约五趣升沈来说,人身的行善作恶,是一总枢纽,一切都由此出发,上升或下坠。人身是这样的,应该警惕,不要失却人身,堕落恶道。也应该欢喜,因为了生死,成佛的机会到了![42]

  p. 1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开示: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43]菩萨所以要成佛是以救护一切有情为事业,佛法所要救济的,是一切有情;然而佛在人间,佛法的修学者与被救护者,到底是以人类为主。如忽略这普度一切有情而以人类为本的精神,如某些人专心于放生,而对于罹难的人类,反而不闻不问,这即违反了佛法的精神。[44]

  五、人本的大乘佛法

  释尊说法四十五年,在北传《杂阿含》及南传《中尼柯耶》里,教授两种八正道: 「正见有二种:有正见是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亦复如是。)」[45]‘世俗八正道’ 及 ‘圣、出世间八支道’ 联属于「一乘道」的二阶段;前段的 ‘世俗八正道’ 提供人乘及天乘的有漏的十善业道,后段的 ‘圣、出世间八支道’ 提供声闻乘、辟支佛乘以及(阿耨多罗三藐三)佛乘的无漏的十善业道。[46]

  人类学习善法、修习佛道,需要契机契理;条件不足以现观四圣谛者,佛为之说施、说戒、说生天法等「端正法」,[47] 修持五戒、十善。具足条件可以现观四圣谛者,佛为之开示「正法要」,[48] 堪任受 「增上法」者,教之以现观无常〔、苦、无我、空、无生〕等法门,[49]修习三无漏学、具足五分法身。针对成佛根性者,如弥勒菩萨,释尊为之开示 「行四法本,具足六波罗蜜,疾成无上正真等正觉」的成佛之道。[50]太虚大师深感于中国佛教末流的空疏贫乏,所以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

  p. 13

  「大乘不共法」,统摄一切佛法,开显由人而成佛的正道。这与西藏宗喀巴大师,宗承印度的中观与瑜伽,以「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而综贯成佛的菩提道次第相合。这样的圆满佛教,应该是值得积极弘扬的佛教。导师依据虚大师的开示,参考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综合在三藏中的法义,写一部精要的《成佛之道》,综贯一切佛法,而归于一乘。[51]

  早期佛法中所说的「端正法」,即属于(1)「人乘法」(2)「天乘法」;「正法要」及「增上法」,隶属于(3)「声闻乘法」及(4)「辟支佛法」;以人的身分,「行四法本,具足六波罗蜜,疾成无上正真等正觉」的方法就是(5)「大乘(不共)法」,以因行说为「菩萨乘法」,依果德说是「佛乘法」。

  上述五乘法皆是佛法,只是适应不同的根器而有不同的方便说法。印顺导师指出:

  庸常的人乘行,神秘的天乘行,厌离而着重己利的声闻、缘觉乘行,都不能圆满而究竟的代表佛教。究竟而圆满的佛教,唯有大乘。[52]

  释尊出现在娑婆世界,所以说有三乘。特别是,当时的印度,充满了自利的、独善的、苦行的学风。为适应这类众生的根性,所以说声闻、缘觉法。如根性利,富有利他的意向,当然就专以大乘法教化了。净土的众生,大抵是唯一大乘。然论到一大乘,也还有不同:有从二乘回向入大乘的,到底不免带有自利的习气,以智证为先。有从天乘而发趣大乘的,常含摄有神教的秘密因素,所以都以信仰为先。有从人乘而直趣大乘的,即所谓人本的大乘佛法,都特重人间的利乐悲行。[53]

  导师在所有著作中,最注重「从人乘而直趣大乘的 ‘人本的大乘佛法’ 」与此同义的说法有「依人乘而直入大乘」[54]「依人乘正行而趣向佛乘」[55]「以依人菩萨行而向佛道」。[56]五乘佛法虽然究竟同归佛道,可是有「歧出才回入」与「直向且直入」之别。「念施、念戒」的功德而持庸俗人乘行者,「念天」的功德而修天乘行者,「念法、念僧」的功德而急求沙门果证的声闻乘与辟支佛乘行者等,此等四乘隶属于「歧出才回入」

  p. 14

  的修道行程。「念佛」[57] 十号功德,而见圣思齐,发愿成佛,以人的身分为主,发长远心经历三大阿僧祇劫亦不退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广大意愿,修习六(乃至十)波罗蜜多、四摄法,自度、度他,度尽一切有情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58]从初发心起,如是修习、多修习,即是「直向直入」「直趣成佛」。

  人本为中心的佛教,依人乘正行(非庸常的人乘法)而趣向佛乘,以人菩萨行而向佛道,印顺导师一再强调人间佛教的真实义趣;表扬人间的佛教在无边佛法中,是根本而最精要的,究竟彻底而又最适应现代机宜的。然而,切勿误解为世俗人乘法或庸常的人乘行。[59]悲智双运的人菩萨行,利他为先、利己为后而行无漏的十善业道;人乘、天乘是自利为主、他利为副,所为仍然属于有漏、有取的十善业行。导师说: 「人间佛教,是菩萨道,具足正信正见,以慈悲利他为先。学发菩提心的,胜解一切法──身心、自他、依正,都是辗转的缘起法;了知自他相依,而性相毕竟空。依据即空而有的缘起慧,引起平等普利一切的利他悲愿,广行十善,积集资粮。这与人乘法,着重于偏狭的家庭,为自己的人天福报而修持,是根本不同的。」[60]

  六、结论

  (一)中国佛教,一般专重死与鬼,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求人类生存发达为中心,强调十善业道以为对治。虚大师仍然同情天乘行果,而确定人乘行果,以实行所说的人生佛教原理。[61]印顺导师有不同的看法,说:「然佛法以人为本,也不应天化、神化。不是鬼教,不是(天)神教,非鬼化非神化的人间佛教,才能阐明佛法的真意义。」[62]导师为发扬人间的佛教,连续写了〈佛在人间〉〈人间佛教绪言〉〈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人间佛教要略〉等十四篇文章,以《人间佛教》为名,收集在《妙云集》第十四册,使后学起信、了解、实行、验证人间佛法。

  (二)佛法包含由听闻而信受佛所开示的 ‘法语’ ,以内正思惟而了解 ‘法义’ ,依佛所劝导的 ‘法依’ 、佛所赐与的 ‘法施’ 而次第实践佛法,终于完成诸佛所修成的 ‘法身’ 具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成为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如诸佛常法,同佛所觉悟最深的 ‘法性’ ,同佛所觉知最宽广的 ‘法相’ ,

  p. 15

  以上都是「人间佛教的 ‘佛法’ 」。

  (三)把握(1)佛陀教化众生的原则、(2)佛陀教化众生的方式以及(3)佛陀教化众生的终极目标,才能够与「人本为中心的 ‘佛教’ 」相应。

  (四)导师所说的 ‘人本’ 指「以人类为本」,亦即「以人类为本位的」、「以人类为根本」、「以教化人类为着重所在」、「以教化人类为中心」、「用人类的各自身份学佛为基本立场」。导师所说的「本位」,不是凡夫实行的自私自利的「本位主义」,祇为本身「自我」立场打算,顶多扩大「我所」而关心自家、同族、同乡、本国而已;导师所说的「本位」是佛法的「根本立场」、学佛的「基本立场」「着重所在」「中心所在」。「人类为本位」在阐明人类生活环境提供佛学「教、理、行、果」的教材,也是实践学佛「信、解、行、证」的最适合的场所。

  (五)佛陀开、示佛法为使众生悟、入佛道;诸佛因为现观生命的缘起法而成无上正等正觉,亦为众生阐明因缘法,包括有情世间及器世间的一切法。一代教法是以有情世间的苦、集、灭、道四圣谛[63] 为主,亦即早期所说佛法以众生为本位,以有情事为主题。

  (六)四生、五趣、六道、九众生居、十法界的有情,因为业报牵连,由身心的构造及生活环境的不同,能接受佛陀教化的条件各有不同。诸佛虽然发愿要度化一切众生,可是佛法是度人为主,祇有人类在人间的生活过程中最容易信受奉行佛法。

  (七)早期佛法中所说的「端正法」,即属于(1)「人乘法」(2)「天乘法」;「正法要」及「增上法」,隶属于(3)「声闻乘法」及(4)「辟支佛法」;以人的身分「行四法本,具足六波罗蜜,疾成无上正真等正觉」的方法就是(5)「大乘法」,以因行说为「菩萨乘法」,依果德说是「佛乘法」。佛陀的教法有如此五乘的差别,五乘都是佛法,五乘佛法虽然究竟同归佛道,可是有「歧出才回入」与「直向且直入」之别。「念施、念戒」的功德而持庸俗人乘行者,「念天」的功德而修天乘行者,「念法、念僧」而急求沙门果证的声闻乘与辟支佛乘行者等,此等四乘隶属于「歧出才回入」的修道行程。「念佛」十号功德,而见圣思齐,发愿成佛;以人的身分为主,发长远心经历三大阿僧祇劫亦不退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广大意愿,行四法本,修习六波罗蜜多、四摄法等一大乘法门,「直向直入、直趣成佛」,度尽一切有情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人本为中心的佛教,依人乘正行而趣向佛乘,以人菩萨行而向佛道;这才符合印顺导师心目中,「人本佛法、人本为中心的 ‘人间佛教’ 」。

  (2004年1月28日完稿于阿含学园)

  p. 16

  Buddhadharma for People and Human-oriented Buddhism: A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al Concerns of Ven. Yinshun's "Humanistic Buddhism"


  Yang Yuwen
  Researcher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Summary

  1. Chinese Buddhism commonly values death and ghosts. To counteract this, Ven. Taixu advocated “Buddhism for the human realm” (rensheng Fojiao 人生佛教), in which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mankind is central, and in which the path of ten virtuous actions is emphasized. In order to put into practice the principles of his “Buddhism for the human realm,” Ven. Taixu prioritized the fruits of practicing in the human-oriented vehicle, while maintaining consideration for the fruits of practicing in the heaven-oriented vehicle. As Ven. Yinshun believes, “the Buddhadharma is for people; it should be without divinization or deification. It is not a religion of ghosts or spirits, nor is it theistic. Only a ghostless, non-theistic humanistic Buddhism can express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Buddhadharma.” Ven. Yinshun has written fourteen articles with the term “humanistic Buddhism” (renjian Fojiao 人间佛教) in the title, setting forth the core of humanistic Buddhism, and even allowing the present author to have faith, understanding,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in humanistic Buddhadharma.

  2. Buddhadharma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he teachings and explanations expounded by the Buddha; reliance on the Dharma; the gift of Dharma given by the Buddha; the Dharmakāya accomplished by the Buddha through correct dedication; the most profound dharma-nature, awakened to by the Buddha; the broadest dharma-characteristics, known by the awakened Buddha. These comprise the “Buddhadharma” of humanistic Buddhism.

  3. Human-oriented “Buddhism” requires mastery of the following: (1) the principles that the Buddha used in teaching sentient beings; (2) the methods that the Buddha used in teaching sentient beings; and (3) the Buddha’s ultimate goal in teaching sentient beings.

  4. For Ven. Yinshun, “human-oriented” refers to “taking human beings as the basis”; “taking human beings as central”; “taking human beings as fundamental”; “taking the conversion of human beings as the locus of importance”; “taking the conversion of human beings as central”; “taking the learning in Buddhism (xuefo 学佛) of each individual person as the basic interest.” For Ven. Yinshun, “central” is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 of the Buddhadharma, and the “basic interest,” “locus of importance,” and “locus of the core” for learning in Buddhism. “Humanity-oriented” entails the fact that the environment humans live in provides the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s, principles, practices, and fruits) for study in Buddhism (foxue 佛学), and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setting in which one puts into practice learning in Buddhism (faith, understanding, practice, and attainment).

  5. Having directly perceived conditioned arising of life, the Buddhas attained perfect enlightenment; they also expounded the law of causes and conditions, including all dharmas of sentient and non-sentient realms. The Buddha’s teachings revolve around the Four Noble Truths (suffering, cause of suffering, eradication of the cause, and path leading to the eradication) in the sentient world. This is like the concept in early Buddhism that the Buddhadharma takes humans as central, takes the activities of sentient beings as the theme.

  6. Sentient beings in the five destinies and six realms, who, led by karma, have different bodies and minds and live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ll have different capacities for accepting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Although Buddhas vow to convert all beings, Buddhadharma focuses on converting humans; only humans, living their lives in the world, are best able to have faith in and carry out the Buddhadharma.

  7.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Buddha can be differentiated in five ways, as in the five vehicles: (1) human-oriented vehicle, (2) heaven-oriented vehicle, (3) ?rāvaka-oriented vehicle, (4) Pratyekabuddha-oriented vehicle, and (5) the great vehicle (Mahāyāna). All five vehicles are Buddhadharma. Although all five ultimately lead to buddhahood, the first four are “diverted from before returning to” the Buddha-oriented vehicle. Only the great vehicle approach “heads directly to the attainment of buddhahood.” Human-oriented Buddhism depends on correct practice, and leads to the Buddha-oriented vehicle by using human and Bodhisattva practices. Only this can be considered what Ven. Yinshun had in mind with his “Buddhadharma for people, human-oriented ‘humanistic Buddhism.’”

  关键词: 1.Buddhadharma  2.Buddhism  3.human-oriented  4.humanistic Buddhism  5.Buddhadharma for humans

  (Summary translated by Eric Goodell)

  [*] 副标题由审稿先生建议而补上,谢谢他。又,本文祝印顺导师百岁诞辰而写。

  [1] 《华雨集第五册》pp. 50~51。

  [2] 《佛在人间》p. 22。

  [3] 《妙云集》上篇收集经典及论典的讲记,中篇收集佛法及佛道专论,下篇收集各种当代学佛有关的极其重要的专题。

  [4] 如:释传道:〈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释超定:〈谈佛教的本土化与现代化〉;释德檍:〈当代台湾人间佛教佛陀观及其宗教实践〉;杨曾文:〈人间佛教的展望〉〈二十一世纪的人间佛教和佛教研究〉;杨惠南:〈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赖贤宗:〈佛教诠释学与人间佛教思想的哲学诠释〉;邓子美:〈人间佛教与大乘佛教关系论〉;蔡宏:〈作为人间佛教理论基础的般若思想〉;默雷:〈台湾学术界对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之研究〉;吕胜强:〈人菩萨行的理论与实践〉〈印顺导师「人间佛教」之菩萨观及道次第初探〉等等。

  [5] 圣严法师:〈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庆祝印顺导师九秩嵩寿座谈会讲稿──原刊登于《人生》第141期。

  [6] 《华雨集第四册》pp. 65~66。

  [7] 「人本的佛法」语出自《药师经讲记》p. 36,「人本为中心的佛教」语出《佛在人间》p. 20。

  [8] 《佛法概论》pp. 1~3。

  [9] 《佛法概论》p. 5。

  [10] 《杂阿含843经》「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 大正2,p. 215, b19~21。

  [11] 杨郁文〈佛法的人间性与现实性〉《由人间佛法透视缘起、我、无我、空》p. 27。

  [12] 同前注pp. 27~28。

  [13] 《我之宗教观》p. 3。

  [14] 杨郁文〈佛法的人间性与现实性〉《由人间佛法透视缘起、我、无我、空》pp. 28~34。

  [15] 徐水良(http://www.future.china.org/links/rsrch/xsl/new-humanism.htm)、

  施德容(http://www.socialservice.org.hk/script/document/Sze-ty.htm)、

  高英勋(http://1000.b81.org/952.htm)等三位先生的主张,均登载于网络上。

  又,黄瀚〈一场沙尘暴破坏自然的警讯〉提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有 ‘以人类为中心’ ,运用科技开发自然资源,求得人类生存,进而征服自然的自然超越论;有认为人类活动带给大自然过多的负面影响,因此应以『返璞归真』的方式,一切遵循自然法则,即使放弃现在的文明也不足惜的自然顺应说;有主张应抛弃以人为主的价值观,接受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份,与大自然的各种生物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互敬互重的 ‘自然调和说’ 。」

  [16] 首先,由老死支逆观增长法至识支;其次,由识支顺观增长法至老死支;第三次,由老死支逆观损减法至无明支;最后,由无明支顺观损减法至老死支,完成等正觉。参阅《阿含要略》p. 350。又,诸佛(过去七佛)悉皆于十二缘起逆顺观察而成正觉。见《杂阿含369及370经》大正2, p. 101,b及c栏。

  [17] 《杂阿含287城邑经》大正2, p. 80, b25~p. 81, a7。

  [18] 〈法海探珍〉《华雨集第四册》p. 72。

  [19] 《杂阿含53经》大正2, p. 12, c21~25。

  [20] 参阅《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现见一切有情世间、器世间,物有转变故、因缘生故,诸有生者一切皆当有灭坏故;不应执我及世间常、恒、坚等。」大正27, p. 994, a26~29。

  [21] 「宇宙论」与「人生论」的对谈,如印顺导师说:东山宗说「佛语心为宗」,「即心是佛」,是从有情自身出发,以心性为本,立场是人生论的。牛头宗说「道本」,泛从一切本源说,是宇宙论的。(《中国禅宗史》p. 124)。

  [22] 《佛在人间》p. 109。

  [23] 《无诤之辩》p. 152。

  [24] 参阅《阿含要略》pp. 265~432。

  [25] 《中观论颂讲记》pp. 10~11。

  [26] 《杂阿含200经》「增上法」(大正2, p. 51, c1)指 导致增上、超凡、究竟灭尽诸漏的方法──现观无常法门、苦法门、无我法门等等。

  [27] 大正39, p. 524, a5~8。

  [28] 《胜鬘经讲记》p. 2。

  [29] 《佛在人间》pp. 131~132。

  [30] 大正17, p. 700, c24~27。

  [31] 大正16, p. 118, b1~2;p. 119, a5~6。

  [32] 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绪言〉:「由于有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才知道有三世十方诸佛。从「佛佛道同」来说,一切佛还不等于释迦佛吗?」《佛在人间》p.24。

  [33] 大正1, p. 135, b23~c25;参阅杨郁文〈佛法的人间性与现实性〉《由人间佛法透视缘起、我、无我、空》p. 48。

  [34] 《佛法概论》p. 52。

  [35] 《阿毘达磨俱舍论》大正29, p. 92, c28~29。

  [36] 《正法念处经》大正17, p. 259, b10~11。

  [37] 《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大正23, p. 509, b11~12。

  [38]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大正27, p. 208, a1~2。

  [39] 《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大正29, p. 402, c5~6。

  [40]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大正27, p. 905, a26~27。

  [41]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大正27, p. 893, a23~24。

  [42] 〈五乘共法章〉《成佛之道》pp. 86~87。

  [43] 《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8, p. 749, a6~9。

  [44] 《佛法概论》p. 174。如一直解放畜生为务,专事祭天、祀神、度鬼亦复如是。

  按:在人间推行地藏法门,讲解赞叹地藏菩萨功德,防止人人造作地狱罪业,凡是从地狱出脱者永不复入;如此施行,才能够使地狱有情逐渐空却,终究地藏菩萨完了愿望而成佛。

  [45] 见《杂阿含785经》大正2, p. 203, a21~p. 204, a14;参阅《M. 117. Mahācattārīsaka sutta》P.T.S. MN.iii. pp. 72~76。

  [46] 参阅〈阿含要略〉p. 22 表解「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见《增壹阿含十不善品第五经》大正2, p. 792, b11~12。

  [47] 《中阿含28教化病经》:「如诸佛法,先说端正法,闻者欢悦;谓说施、说戒、说生天法,毁呰欲为灾患,生死为秽,称叹无欲为妙道品白净。」大正1, p. 460, b23~25。

  [48] 《中阿含38郁伽长者经》:「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谓如诸佛说正法要,世尊即为彼说苦、习、灭、道。」大正1, p.479,c29~p.480,a1。

  [49] 参阅《杂阿含200经》大正2, p.51,a23~c3。

  [50] 参阅《增壹阿含等趣四谛品第五经》大正2, p. 645, b3~b24。

  [51] 《成佛之道》自序pp. 3~5。

  [52] 《佛法是救世之光》p. 382。

  [53] 《胜鬘经讲记》pp. 48~49。

  [54] 《我之宗教观》p. 75。

  [55] 《成佛之道》自序p. 4。

  [56] 《成佛之道》p. 254。

  [57] 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六念」;见《杂阿含554经》大正2, p. 145, b12~c2。

  [58] 参阅《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8, p.748, c27~p.749, a20。

  [59] 《佛法是救世之光》p. 382。

  [60] 《佛在人间》pp. 103~104文中「人乘法」当指「世俗人乘法」或但「求未来世仍得人身,名人乘法。」《佛在人间》p. 44。

  [61] 参阅《太虚大师年谱》pp. 479~481。

  [62] 《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自序p. 2。

  [63] 《杂阿含393经》「若得无上等正觉,彼一切知四圣谛故。」大正2, p. 106, b18~19。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