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礼仪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佛教礼仪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以《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为例
一
作为东方世界流传最广、时间最久的一种文化传统,佛教以其慈悲救世的博大情怀和精深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而始终对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生的各个层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这种积极的影响既可以体现在古代社会,也可以发生在当代社会;从空间的角度来看,这种积极的影响既产生于印度、西域各国、东南亚,也发生于中国;从社会的领域来看,这种积极影响既发生于社会的精神领域,也发生于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等领域;从产生积极影响的行为主体佛教来看,这种积极影响既发端于佛教的哲学理论,也来源于佛教的礼仪与礼仪观念。
佛教的礼仪就是佛教关于修道与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佛教的礼仪观念则是佛教对包括佛教礼仪在内的所有人间实行的礼仪的看法。前者是佛教内的,后者则包括佛教以外的;前者只是行为规范,后者则是对行为规范的认识。宏观上来看,佛教的礼仪都是为了修道解脱而制定的规范,都是为宗教性的解脱目标服务的,但在实践上,佛教礼仪又都是关涉现实人生的,都是可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社会的。佛教的礼仪观念首先是针对佛教自身礼仪的,但也包括对佛教以外民间流行的各种礼仪的看法。佛教的礼仪观念不仅仅限于对礼仪的看法,而是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社会伦理思想,同样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弘扬。
作为佛教信徒的行为规范,佛教礼仪不但涵盖了宗教修持的所有轨式,而且也包括信徒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作为对各种礼仪的一种看法,佛教的礼仪观念也突破了纯粹宗教的范畴,延伸到现实社会的各个领域。所以,佛教礼仪与佛教礼仪观念对现实社会的积极作用会体现在许多方面。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佛教礼仪和礼仪观念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人类善性,启迪人类智慧,树立人类信心,净化人类心灵,提升人类精神,调节人际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佛教礼仪种类繁多,大小乘之间,显密教之间,各宗派之间,古今不同时代之间,均有不同的表现和要求。佛教的礼仪观念与佛教的礼仪规范之间相互涵摄,相互支撑,互相影响,彼此融会贯通,难以分割。本文仅以《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为例展开论述,希望通过个案分析,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从而对佛教礼仪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有个基本的认识。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是后汉时期安息国(今伊朗)的三藏法师安世高所译的一部经典。全一卷,又称《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尸迦罗越六向拜经》、《罗越六向拜经》、《六方礼经》。另有五种异译本,即:(1)西晋时期竺法护译的《大六向拜经》(阙);(2)西晋支法度译的《善生子经》(《大正藏》第一册);(3)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的《善生经》(《中阿含经》卷三十二所出);(4)后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的《善生经》(《长阿含经》卷十一所出);(5)译者不详的《尸迦罗越六向拜经》(阙)。该经叙述王舍城中有一长者子尸迦罗越(汉语意为“善生”),奉亡父之遗命,每日早晨起床后向东南西北和上下共六个方向礼拜。释迦牟尼佛告诉他,礼拜这六个方位无益,并示以正确的礼拜方法,即对父母、师长、妻妇、亲友、僮仆、沙门婆罗门等六种人,应生爱敬心。该经详细阐述了释迦牟尼佛对六方礼拜这种礼仪的看法,并通过对六方礼拜的重新解释,表达了释迦牟尼佛的社会伦理思想。这种伦理思想尽管带有浓厚的古代印度社会的烙印,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其基本精神和关于礼仪的基本原则至今依然闪耀着大善与大智的光辉,蕴涵着精辟的伦理观念与丰富的和谐思想,可以为今天的构建和谐社会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
六方指东、西、南、北、上、下。六方礼拜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礼仪。即每天早晨起床后洗浴身体,敬礼六个方位,以求增长寿命和资财。佛教认为这样的礼仪是没有任何现实价值的。取代这种六方礼拜的仪式,释迦牟尼提出另外一套礼法,这就是“四戒”、“六事”之法。
所谓“四戒”,是指四种能“今世为人所敬,后世生天上”的生活规范。其是:“一者不杀诸群生;二者不盗;三者不爱他人妇女;四者不妄言两舌。”[1]佛在这里特别强调了四种戒律,即后世流行的五大根本戒中的前四种。在这里,佛并没有把饮酒作为根本戒予以限制,表明了当时佛对信徒日常生活规范的看法。这四个方面分别表达了佛对生命的尊重,对他人财产的尊重,对女性的尊重,对他人荣誉和人际关系和谐的尊重等,是作为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与“四戒”相反的是“四意”,即:心欲、贪淫、恚怒、愚痴。佛陀教导善生对此四项应“自制勿听”,即不听从这四种恶劣念头的牵引,不受这些污浊心念的摆布。佛认为,“不能制此四意者,恶名日闻,如月尽时,光明稍冥;能自制恶意者,如月初生,其光稍明,至十五日盛满时也。”[2]在另外一个版本即《长阿含经善生经》中,“四意”叫做“四处”:“云何为四处?一者欲,二者恚,三者怖,四者痴。若长者、长者子于此四处而作恶者,则有损耗。”佛还为此作颂曰:“欲瞋及怖痴,有此四法者,名誉日损减,如月向于晦。”[3]而如果“长者子于此四处不为恶者,则有增益”,以颂的格式来说是:“于欲恚怖痴,不为恶行者,名誉日增广,如月向上满。”[4]“四处”与“四意”的内容稍有区别,“四意”中有“淫”,而“四处”中有“怖”。如果说“淫”也是一种欲,而“怖”却是一种伤害终生的恶劣精神状态,那么《长阿含经》中“四处”的说法可能更好一些。在另外一个译本《善生子经》中,“四事”与《长阿含经》的“四处”完全一样,只是次序稍有不同,其云:“有四事或往恶道。何谓四?一为欲,二为怒,三为痴,四为畏。”[5]佛认为,如果陷入贪欲、嗔恚、怖畏、愚痴之中,身心与功德就会不断损减,如果在这四个方面小心谨慎,抑恶向善,身心与功德就会不断增益。
所谓“六事”是指:“一者喜饮酒,二者喜博掩,三者喜早卧晚起,四者喜请客,亦欲令人请之,五者喜与恶知识相随,六者骄慢轻人。”[6]释迦牟尼认为,“犯上头四恶,复行是六事,妨其善行,亦不得忧治生,钱财日耗减,六向拜当何益乎?”[7]“六事”在《善生经》中称为“六损财业者”,名称稍有不同,其意微有区別。“六损财业者”是指:“一者耽湎于酒,二者博戏,三者放荡,四者迷于伎乐,五者恶友相得,六者懈堕。”[8]“六损财业”和“六事”中相同的是嗜酒、赌博、结交坏人,不同的是“六事”中的“喜早卧晚起”在“六损财业”中称为“放荡”,内涵突破了纯粹私人生活的范畴,向社会生活领域延伸,涵盖的面更广;“六事”中的“喜请客,亦欲令人请之”在“六损财业”中变为“迷于伎乐”,而“骄慢轻人”则变为“懈惰”。《善生子经》中称“六事”为“六患”:“有六患,消財入恶道,当识知。何谓六,一为嗜酒游逸,二为不时入他房,三为博戏游逸,四为大好伎乐,五为恶友,六为怠惰。”[9]这六项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行为准则的各个方面,如果任纵自己在这六个方面沉沦,就会导致财业的损失,所以名之“六损财业”。
《善生经》对“六损财业者”的解释也比“六事”详细,每一种“损财业”都通过六个方面来解释,共成36种。经中说:“当知饮酒有六失: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斗诤,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损。善生,若彼长者、长者子饮酒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善生,博戏有六失,云何为六?一者财产日耗,二者虽胜生怨,三者智者所责,四者人不敬信,五者为人疎外,六者生盗窃心。善生,是为博戏六失。若长者、长者子博戏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放荡有六失:一者不自护身,二者不护财货,三者不护子孙,四者常自惊惧,五者诸苦恶法常自缠身,六者喜生虚妄,是为放荡六失。若长者、长者子放荡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善生,迷于伎乐复有六失:一者求歌,二者求舞,三者求琴瑟,四者波内早,五者多罗盘,六者首呵那,是为伎乐六失。若长者、长者子伎乐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恶友相得复有六失: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处,三者诱他家人,四者图谋他物,五者财利自向,六者好发他过,是为恶友六失。若长者、长者子习恶友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懈堕有六失:一者富乐不肯作务,二者贫穷不肯勤修,三者寒时不肯勤修,四者热时不肯勤修,五者时早不肯勤修,六者时晚不肯勤修,是为懈堕六失。若长者、长者子懈堕不已,其家财业日日损减。”[10]
人在社会中的行为善恶与其结交的朋友特别是所追随的人有直接关系。中国有句名言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在说朋友好坏对个人行为的深刻影响。《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对“恶知识”即不好的师范性朋友和“善知识”即好的师范性朋友给予特别的重视,层层分析了二者的特性和影响。经中说:“恶知识有四辈:一者内有怨心,外强为知识;二者于人前好言语,背后说言恶;三者有急时,于人前愁苦,背后欢喜;四者外如亲厚,内兴怨谋。善知识亦有四辈:一者外如怨家,内有厚意;二者于人前直谏,于外说人善;三者病瘦县官为其征彸忧解之;四者见人贫贱不弃捐,当念求方便欲富之。恶知识复有四辈:一者难谏晓,教之作善,故与恶者相随;二者教之莫与喜酒人为伴,故与嗜酒人相随;三者教之自守,益更多事;四者教之与贤者为友,故与博掩子为厚。善知识亦有四辈:一者见人贫穷,卒乏令治生;二者不与人诤计挍;三者日往消息之;四者坐起当相念。善知识复有四辈:一者为吏所捕,将归藏匿之,于后解决之;二者有病瘦,将归养视之;三者知识死亡,棺敛视之;四者知识已死,复念其家。善知识复有四辈:一者欲斗止之;二者欲随恶知识谏止之;三者不欲治生劝令治生;四者不喜经道,教令信喜之。恶知识复有四辈:一者小侵之便大怒;二者有急倩使之不肯行;三者见人有急时避人走;四者见人死亡弃不视。佛言。择其善者从之,恶者远离之。我与善知识相随,自致成佛。”[11]
《善生子经》对结交朋友的论述与《六方礼经》稍有不同。该译本提出“非友”之“四友”和真正的“四友”两类朋友概念,略同与上面所说的“恶知识”和“善知识”。但解释有很大的不同。四种非友之友是指:取异物之友、言佞之友、面爱之友、邪教之友。“取异物之友,当以四事知。何谓四?贪取彼物,与少望多,为畏故习,为利故习。” “言佞之友,当以四事知。何谓四?宣人之私,自隐其私,面伪称善,退则兴诽。”“面爱之友,当以四事知。何谓四?说人往短,阴求来过,与之不宝,欲人有厄。”“邪教之友,当以四事知。何谓四?以杀生之事劝化人,以盗窃、以淫邪、欺诈之事劝化人。”对于这四类“朋友”,应该尽快远离。即经中所说的:“斯以非友像,智者所不友。已识当远离,譬犹出涩道。” [12]
四种真正的朋友是指:同苦乐之友、利相摄之友、与本业之友、仁愍伤之友。认为这四类朋友“与人同安危,摄之以善利,为厚能业人,哀愍导正道。”所以,“如斯为友像,智者所习亲,当与此从事,必益不为恶。”这四类朋友之所以可以亲近,是因为他们各自具有善良与智慧的引导。经中说:“同苦乐之友,当以四事知。何谓四?施之以己所宝,施之以妻子利,施之家所有,言忠为忍言。”“利相摄之友,当以四事知。何谓四?彼私不宣,己私不隐,面说善言,还为弭谤。”“与本业之友,当以四事知。何谓四?以利业之,以力业之,纵恣谏之,以善养之。” [13]“仁愍伤之友,当以四事知。何谓四?教劝竖立,以成其信,成其戒,成其闻,成其施。”[14]
《善生经》中还提出“四怨”的概念:“佛告善生,有四怨如亲,汝当觉知。何谓为四?一者畏伏,二者美言,三者敬顺,四者恶友。”赞许并实行这四件事,就叫做“四怨如亲”。经中对这四种“怨”的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云:“佛告善生,畏伏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先与后夺,二者与少望多,三者畏故强亲,四者为利故亲,是为畏伏四事。佛告善生。‘美言亲’复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善恶斯顺,二者有难舍离,三者外有善来密止之,四者见有危事便排挤之,是为‘美言亲’四事。‘敬顺亲’复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先诳,二者后诳,三者现诳,四者见有小过便加杖之,是为‘敬顺亲’四事。‘恶友亲’复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饮酒时为友,二者博戏时为友,三者淫逸时为友,四者歌舞时为友,是为‘友亲’四事。”[15]佛告诫善生,这四种“怨”应该远离,而不应该亲近,正像长行后的偈颂中所说的:“此亲不可恃,智者当觉知,宜速远离之,如避于崄道。”
佛在说明“四怨”不可亲近之后又提出可以亲近的“四亲”。经中说:“佛告善生,有四亲可亲,多所饶益,为人救护。云何为四?一者止非,二者慈愍,三者利人,四者同事。是为四亲可亲,多所饶益,为人救护,当亲近之。”接着,释迦牟尼佛又对这四种“亲”的好处逐一进行了解释:“彼止非有四事,多所饶益,为人救护。云何为四?一者见人为恶则能遮止,二者示人正直,三者慈心愍念,四者示人天路。是为四止非,多所饶益,为人救护。复次,慈愍有四事,一者见利代喜,二者见恶代忧,三者称誉人德,四者见人说恶便能抑制。是为四慈愍,多所饶益,为人救护。利益有四,云何为四?一者护彼不令放逸,二者护彼放逸失财,三者护彼使不恐怖,四者屏相教诫,是为四利人,多所饶益,为人救护。同事有四,云何为四?一者为彼不惜身命,二者为彼不惜财宝,三者为彼济其恐怖,四者为彼屏相教诫,是为四同事,多所饶益,为人救护。”[16]偈颂对此做了总结:“制非防恶亲,慈愍在他亲,利人益彼亲,同事齐己亲,此亲乃可亲,智者所附近。亲中无等亲,如慈母亲子,若欲亲可亲,当亲坚固亲,亲者戒具足,如火光照人。” “止非”、“慈愍”、“利人”、“同事”包含着丰富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体现了释迦牟尼的人际和谐思想,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三
释迦牟尼对六方礼拜做了重新的解释,突破宗教礼仪的神秘思想,赋予宗教礼仪人性化生活化的内涵。具体来说,释迦牟尼把六个方位的礼拜解释为对六种人的敬仰。经中说:“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妇为西方,亲党为北方,僮仆为下方,沙门婆罗门诸高行者为上方。”[17]这样,就把对方位的礼拜转换为对六类人的礼拜,而对六种人的礼拜最终还是归结为对这六类人的敬仰与现实的关照,而六类人也应该相应地爱护敬仰自己的他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建立起来。
礼拜东方就是礼拜父母,礼拜父母就应该孝敬双亲。经中说:“东向拜者,谓子事父母,当有五事,一者当念治生,二者早起勅令奴婢,时作饭食,三者不益父母忧,四者当念父母恩,五者父母疾病,当恐惧求医师治之。”子女应该孝敬父母,父母也应该妥善履行其爱护教养子女的任务,释迦牟尼也是通过五个方面来说:“父母视子亦有五事,一者当念令去恶就善,二者当教计书疏,三者当教持经戒,四者当早与娶妇,五者家中所有当给与之”[18]
礼拜南方就是礼拜师长,礼拜师长除了恭敬师长之外,还应该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报答师恩。经中说:“南向拜者,谓弟子事师,当有五事:一者当敬叹之;二者当念其恩;三者所教随之;四者思念不厌;五者当从后称誉之。”与此同时,“师教弟子亦有五事:一者当令疾知;二者当令胜他人弟子;三者欲令知不忘;四者诸疑难悉为解说之;五者欲令弟子智慧胜师。”[19]
礼拜西方就是礼拜丈夫,礼拜丈夫就应该忠诚于丈夫,而丈夫也应该尊敬爱护自己的妻子。经中说:“西向拜者,谓妇事夫,有五事:一者夫从外来,当起迎之;二者夫出不在,当炊蒸扫除待之;三者不得有淫心于外夫,骂言不得还骂作色;四者当用夫教诫,所有什物不得藏匿;五者夫休息盖藏乃得卧。”另一方面,丈夫也应该善待自己的妻子:“夫视妇亦有五事,一者出入当敬于妇;二者饭食之,以时节与衣被;三者当给与金银珠玑;四者家中所有多少,悉用付之;五者不得于外邪畜传御。”[20]
礼拜北方就是礼拜亲属朋友,礼拜亲属朋友就是善待他们,帮助他们。经中说:“北向拜者,谓人视亲属朋友,当有五事:一者见之作罪恶,私往于屏处,谏晓呵止之;二者小有急,当奔趣救护之;三者有私语,不得为他人说;四者当相敬难;五者所有好物,当多少分与之。”[21]这五种行为准则是朋友之间、亲戚之间的相处之道,饱含着尊敬、向善、襄助等待人之道。
礼拜大地被引申为奴婢与主人之间的关系。经中说:“向地拜者,谓大夫视奴客婢使,亦有五事:一者当以时饭食与衣被;二者病瘦当为呼医治之;三者不得妄挝捶之;四者有私财物,不得夺之;五者分付之物当使平等。奴客婢使事大夫亦有五事:一者当早起勿令大夫呼;二者所当作自用心为之;三者当爱惜大夫物,不得弃捐乞匃人;四者大夫出入当送迎之;五者当称誉大夫善,不得说其恶。”[22]
向天礼拜被释迦牟尼佛解释为一般人对沙门道士的尊敬。沙门道士是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对待这些人应该从五个方面进行尊敬。经中说:“人事沙门道士,当用五事:一者以善心向之;二者择好言与语;三者以身敬之;四者当恋慕之;五者沙门道士人中之雄,当恭敬承事问度世之事。”与此同时,“沙门道士当以六意视凡民:一者教之布施,不得自悭贪,二者教之持戒,不得自犯色;三者教之忍辱,不得自恚怒;四者教之精进,不得自懈慢;五者教人一心,不得自放意;六者教人黠慧,不得自愚痴。沙门道士教人去恶为善,开示正道,恩大于父母。”[23]
由六方礼拜转向六种社会关系,释迦牟尼把一种纯粹宗教性的礼仪扩展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从而使宗教性的礼仪升华为切实可行的伦理规范,对神秘对象的礼拜变成了六种社会角色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相互促进。这六种社会关系涉及到父母、夫妻、亲朋、师生、主仆以及一般人与知识分子等多重关系,基本涵盖了现实社会中的主要社会关系,既是构成社会机体的基本要素,也是建构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由六方之礼所引发的这些伦理规范,尽管包含着一些古代社会的浓厚印痕,但宏观上来看,依然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借鉴,值得我们系统整理,谨慎升华,努力弘扬。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宗教在促进西部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07XZJ001)
[1]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大正藏》第1册,第250页C。
[2]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大正藏》第1册,第250页C。
[3] 《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大正藏》第1册,第70页B。
[4] 《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大正藏》第1册,第70页B。
[5] 《善生子经》,《大正藏》第1册,第252页C。
[6]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大正藏》第1册,第250页C。
[7]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大正藏》第1册,第250页C。
[8] 《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大正藏》第1册,第70页B。
[9] 《善生子经》,《大正藏》第1册,第252页C。
[10] 《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大正藏》第1册,第70页B—C。
[11]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大正藏》第1册,第251页A。
[12] 《善生子经》,《大正藏》第1册,第253页B。
[13] 《善生子经》,《大正藏》第1册,第253页C。
[14] 《善生子经》,《大正藏》第1册,第254页A。
[15] 《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大正藏》第1册,第71页A。
[16] 《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大正藏》第1册,第71页B。
[17] 《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大正藏》第1册,第71页C。
[18]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大正藏》第1册,第251页B。
[19]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大正藏》第1册,第251页B。
[20]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大正藏》第1册,第251页B。
[21]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大正藏》第1册,第251页B。
[22]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大正藏》第1册,第251页B。
[23]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大正藏》第1册,第251页C。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