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文化品位与住持正法——上海真如寺方丈妙灵法师访谈
佛教的文化品位与住持正法——上海真如寺方丈妙灵法师访谈
菩提心水
跨越世纪门槛,中国佛教的年轮里,是低回苍老的哀鸣,还是激荡青春的高歌?我们现在必须从瞑想中惊醒,抚键弄弦,引吭迈步了。
谁来领土持正法?这是目前教内外普遍关注的大问题。然而,纵使你所见迭出,归根结底要有切实的行动,而关键又在于教内领袖人物们能从善如流,不是抢残守缺,甚至抗拒,只有设身处地的体会,才可能让我们共达妙境。为此,笔者于98年12月22日拜访了上海真如寺方丈妙灵法师。
妙灵法师生于1928年,江苏东台人。15岁时,依止东台长生庵性仁法师(现年84岁,在新加坡法施林出家。1945年,考入上海佛学院。后四方参学。“文革”中回乡务农,1982年,开始担任上海佛学院教务长,现任副院长、上海市佛协副会长、市政协会员等职。1992年,被推举为真如寺方丈。专研《华严经》,善讲《俱含论》,对天台宗、法相宗也有系统的修学。法师耿直爽朗,在谈笔风声中,开始了我们自由的交谈。
问:佛教用缘起论来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理,强调诸法无我,诸行无常,从而悟达涅〖FJF〗?〖FJJ〗寂静的智慧境界。佛教本身也自然遵循着这种无我,无常的发展规律,而且,佛教正是敢于通动地适应不断变革的时代,才日臻完善,发展壮大的。您如何看待佛教的发展、变化的?发展的。
法师:佛教二千多年来,随着现实社会而不断演变。中国佛教已不是印度佛教的原始形态。印度佛教与印度当时的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缘有关,中国佛教与中国不同的社会人文和自然环境有关。佛教产生在印度,但发展在中国。部派佛教时期,南传与北传的都有上座部的大众部,但南传的主张保留原始佛教风味,北传的就较为开放,自由。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儒学、老庄精神影响,适应了中国文化背景,才生根、发展,从而使中国佛教成为大乘佛教的基地。社会在变化,佛教不得不变化、发展,比如,佛教僧团生活形式,在印度流行苦行、托钵乞食,但在中国就行不通。唐代一行禅师提倡苦行和托钵乞食,但最终失败。中国佛教曾发展庄园经济,倡导农禅,适应中国的国情,不适应社会的需求,就不得不改变。当然,佛教的根本精神不能变,也没有变。
问:那么,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信仰佛教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佛教号称八万四千法门,这是概数,应机说法应病予药是佛教度化众生的手段,所以,法门无边。现在说来,即实事求是。这表明了佛教慈悲博爱的情怀。但是,佛教并不是只限于满足平庸的人生需求,而最终是引导人们富有崇高的人生智慧,所谓涅〖FJF〗?〖FJJ〗。然外行人却把涅〖FJF〗?〖FJJ〗、圆寂等理念视为“死了以后的事”,灰身灭智,误解佛教是消极悲观的宗教。其实,佛教分出有余、无余、无住涅〖FJF〗?〖FJJ〗,把积极入世度化众生而圆融无碍的无住涅〖FJF〗?〖FJJ〗,这种体现终极真理的大智慧,当作所有佛教徒的最高理想。三世因果也好,六道轮回也罢,将生命分化出不同境界,实质是用因果报应的伦理之剑,斩断邪恶,共铸“今生”,是“二元论”,所以,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有倡曰:“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观实。”
法师:我赞同这种看法。佛教本是活泼泼的人生智慧,净化人心,净化人间。面向未来,把握现在。《华严经》用四法界、六相、十玄来论述宇宙人生的真理,用海印三昧描绘圆融无碍的佛境,层层展开,互融互摄。十玄门中有“十世隔法异成门”,讲时空九世归于众生一念,相即相入,互具互现。在《入法界品》中,叙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遍访善知识,寻寻真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这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一种献身弘化真理的高贵品质。佛教的精神魅力正缘于此。可惜,当今的中国佛教,沦落为被诬称为“愚昧、迷信”!
问:近百年来,佛法原本衰微,而急剧的社会变革和空前的人类劫难,雪上加霜,佛教历来依事国主,经世致用。佛教远离社会的主体信仰,除去客观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原因之外,恐怕自身的主体信仰淡化和失落,还是根本的症结。近些年,中国社会拨乱反正,肯定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对新的伦理道德和思想体系的重建,有着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社会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良好气围,具备了宗教信仰自由的空间。不过,尽管佛教界也作出了相应的努力和积极的贡献,可表面喧嚣掩盖不住自身建设的薄弱,重复历史的弊端,令人怒其不净而慨叹。您认为当前中国佛教界存在的问题有那些?
法师: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教的形象好坏,关键在于信徒,百出家僧团素质和形象的好坏,而集中表现在佛道寺院的建设上。“文革”后,寺院恢复或重建,信徒发展迅速,佛学院不断增加,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这是令人宽慰的。社会在不断发展,佛教理应水涨船高。但是,在信徒素质、僧团建设、寺庙管理上都存在亟待改除的问题。大致讲来,1.缺乏忠实的信仰。出家为吃饭,皈依为发财,没有理想信念。别说成佛,连如何作人都不谈。戒律松驰,道德败坏。为名为利,不择手段。2.寺院商业气太浓。佛寺多处在都市名胜,旅游文化世所必需。但寺院不是商场,迎来送往,只为收钱。现在不少地方,寺院“公私合营”,纯粹成为商业公司,为个人谋利润。僧人成为点缀,还乐此不疲。经营势必取代信仰,久而广之,将从根本上动摇佛教立世之本。3.文化素质太低。要有紧定的信仰必先认识理解佛法,不论出家在家,相应的知识基础和文化素养必不可少。寺院内不讲经说法,只重经忏烧香,悟性再好,世经将疏离佛教或迷信盲从,“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固然不错,但要引进正门。这就要不煌地进行系统的佛学与文化教育。4.封建家长制严重。佛教经历了漫长的奴隶、封建社会熏染,存在旧时代管理体制,难免的事。佛教寺院虽有系统严密的组织管理体制,但主张尊行六和精神,讲究民主平等。僧制中半月自检制,是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讲遵守佛教律仪有必要,但不能流于形式,而忽视信仰内涵。寺院管理要以理服人,不能用粗暴的行政命令〗进行干预行不通,任人唯亲、唯利是图更不利于僧团健康发展。僧象僧,僧管庙,符合政策规定。僧团领导层不能搞封建君臣制,要任人唯贤,坚持改除师徒相承、子孙相授,更不能动辄打香板、践踏人权。寺院搞于孙师徒家天下,不合佛制。佛戒上有“师徒不共庙”之制。这不是为佛教事业,而是为了守着权利,假公济私。总之,寺院要采用社会进步的民主集中制,选贤任能,五湖四海,将那些有坚定信念、德才兼备者选作接班人,住持正法。
问:法师重点谈了当前寺院僧团的管理体制问题,精当热切,令人感动,太虚大师在提出教理、教制、教产三大改革时,目的就在于整制这种“宗教化了的宗法制度”。这种封建宗法制度桎梏、甚至窒息佛教积极进取的生机活力,势必将大乘佛教精神局限在“鬼的死的佛教”,而结党营私,心态扭曲,精神歧变,太虚大师的改革,最后归于失败,其关键就在于这种宗法集团的强力挤压。随后,大师创办佛学院,力图从思想与人才的根本上推动,仍历经坎坷。这与他缺少“根据地”有关系。您多年从事佛学教育,又住持颇有前景的寺院,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条件。您有什么具体办法兴利除弊。
法师:太虚大师苦心孤诣,热心办学,培养人才,著作等身,弘扬佛法,影响深远,应充分肯定。他的失败归罪于旧的体制。佛教为适应社会发展不得不变化发展,但我们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否则,不能轻言改革,避免造在睥混乱。要提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赵朴老一再强调佛学教育与人才培养。妙湛法师真心实意,大公无私,为发展佛学教育树立了楷模。目前,佛学教育没有统一教材,应学习新加坡有初中高级教材。分级不错,但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要培养四众弟子,这是佛教进步的基础。宗教院校不同于社会大学,但应该借鉴社会办学的经验和利用社会力量。要系统地分宗传授,培养专门研修某一宗派的人才,成就导师祖师。
佛教事业的开展,要以寺院为主体,联系广大群众,走向社会。出家人要以自已的德才处在导师的地位。因此,必须提高佛教的文化品位,使佛教寺院恢复本来面目,成为传播优秀文化和社会文明的圣地。首先,如前所述,要破除宗法体制,让有忠实信仰和德才兼备者管理寺院,竞争上岗。这关键在于寺院方丈要树立美好形象。寺院要长年不断地讲经说法,要有法定的修学制度,绝对禁止僧人外出跑经忏,松散颓废。突出寺院的宗教价值,导化世俗,而不是突出旅游价值,流于世俗。要利用高尚的宗教文化,净化人心,净化社会风尚。要鼓励支持信徒学习掌握有益的社会文化知识与现代化模能,丰实佛教文化,服务社会人生。要让佛门内“有僧皆佛印,无客不东坡”。
问:真如寺处于上海市普陀区西北边角,恢复重建于,92年才正式开放。进入寺内气息清新。建筑最宏大的是二层的讲经堂,摆放最多的是宣讲佛法及宗教政策的板报栏,悬挂最多的是书画语录。《真如寺法师共住规章执行细则》共12条规则中有:5.为了提高文化素养,规定时间的学习要准时参加,认真学习、上课、练习,考试自觉按老师规定办理。6.星期六晚上,听法师讲经,不得迟到、早退、随便走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7.坚持每天练写毛笔字,按时上交,不得以各种借口不定悄交。”我还了解到,现在常住寺内的法师大多学有专长,比如毕业于贵州艺术学院图画系山水专业的通艺法师,无臂书法家张文佑居士,还有德才兼备的成乘法师、弘藏法师等。每周六下午,总有数百人聆听您宣讲《华严经》,气氛热烈衷心祝愿法师莲台狮子吼,法筵广长舌!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