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慧如法师:进一步推动佛教慈善事业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慧如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慧如法师:进一步推动佛教慈善事业
  提要:作为佛教的慈善事业,我们不能只是盲目地从物质上帮助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而是应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困难。本文通过事实、举例、论述,从大慈悲、大智慧、大愿行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佛教与现今社会慈善事业的关系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此来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将佛教发扬光大,从而达到净化人心、和谐世界的作用。
  关键词:大慈 大智 大愿 因果 扶贫 济困
  Further Promotion in the Buddhist Charity Career
  Ven. Huiru
  Abstract:
  To promote Buddhist charity career in the 21st century, we should have a Buddhist's great loving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great intelligence and great practiceto participate into the Buddhist charity career and serve the people. And then we can achieve a harmonious society. I will explain my opinion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ly, we should devote ourselves to the charity career to help the poor. The Mahāpraj āpāramitā Sūtra Says: “Try to give all the sentient beings happiness and help them free from suffering." And we can find that Buddhism plays a special role in the social charity career. Therefore, thousands of Buddhists have devoted themselves to all kinds of charity career with their charitable enthusiasm and planted those seeds into people's mind.
  Secondly, Buddhist charity career is the same as the social charities because Buddhism directs people to depart from the wrong way by wisdom. For those who live in the poor areas, we not only support them but to teach them how to improve their present situation by means of “Causality Commentary". It is in this way that the Buddhism is different from the social charities, which can be called the wisest charity.
  Thirdly, in order to continue and promote Buddhist charities, we need not only lovingkindness, compassion and wisdom, but also devoted practices. We will have to motivate the people with our own endeavor to achieve the dream of developing Buddhist charity to a larger scale.
  All in all, we should use “great lovingkindness and compassion, great wisdom and great practice" to help those in need, and help sentient beings get rid of defilements and pains to achieve a harmonious world.
  当今社会,贫富越来越悬殊,人们的种种私欲不断增长,使整个世界灾难频繁。我们作为佛陀的弟子,应当以佛教的慈悲精神为怀,积极投身到有益于民众的各种慈善事业中,努力利乐有情、造福社会,真正起到扶危济贫、赈灾救难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佛教慈善事业,以期达到社会和谐,世界大同。
  一、以慈悲心,扶贫济困
  《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被喻为经中之王的《华严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双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菩萨智慧花果。"菩萨之所以能够普度众生,正是由于慈悲心所产生的伟大力量,所以,慈悲心是成佛的根本。
  综观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的历史,本着佛陀度世济人的慈悲情怀,佛教在社会慈善事业中肩负着独特的角色。在佛教史上无数的佛门弟子遵循佛陀的意旨,积极投身赈灾济贫、施药治病、帮助弱势群众、扶孤助残等多种慈善事业之中。在近代,佛教徒更是把佛教的慈悲精神发扬光大,他们在海内外许多地方都开设了慈善事业,在这些方面,各地的法师,不遗余力把慈善事业推广到全世界。还有许许多多的国内外高僧大德和佛教徒本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将慈善事业作为日常生活的本分事,十年如一日地投身于社会服务事业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就如同“寻声救苦"的观音菩萨,哪里有困苦,哪里就有他们,真实地体现了“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乘菩萨精神。 要让一切众生共同推行慈善事业,发起真实的慈悲心,首先要“换小我于大我",人们现在所关心的都是于“我"相关的,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亲属六眷,其他别人的事与我无关,这种“爱"是自私的。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想,假如那个受苦的众生,就是我最亲的亲人,我们会如何?佛法告诉我们,所有的众生都与我们有莫大的恩情,在生命的轮回中,众生曾不止一次做过我们的父母亲人,我们怎能弃之而不顾呢?怎能忍受他们在灾难中受苦呢?我们个人的存在是与社会分不开的,整个世界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网络,人与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了他人和群体,个人的存在和发展是不可能的,若能把别人看成和自己一样,希望他们也得到快乐,远离痛苦,这样,就会打开我们的心扉,启发我们的慈悲。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老妇唯一的儿子死去了,她非常悲痛,便向一位法师请教:“师父,你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的儿子复活吗?"法师说:“我可以,但你要去找一杯活水给我。这杯水必须来自一个从来没有痛苦的家庭,只要有了这杯水,我就可以救活你的孩子。"于是,老妇人去找这杯水。她找了很多很多地方,到最后,她发现没有一个从来没有痛苦的家庭。而且,有些家庭的痛苦,比她更甚。最后,她为了安慰别人的痛苦,而忙于奔波,在不知不觉中,她的痛苦从心中早已离去。这是什么,这是关怀他人,关怀众生,这是以小我为大我,这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韦唯曾经唱过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份爱就是慈悲。
  是的,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哪怕是一个微笑、一句和蔼的言语,都是慈悲,你也存慈悲之心,我也存慈悲之心,让我们把佛教的慈悲的种子撒播到人们的心田中,这不就是我们所希望的大同世界吗?
  二、以智慧来引导众生走出迷途
  智慧是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懂得因果的道理。只有明了自然的发展规律,以智慧来引导慈悲,才能把慈善事业做得更圆满。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布迪兹是西班牙的一位富翁,1986年被摩洛哥室授予“哈珊国王勋章",因为他曾连续10年捐款给他的故乡摩洛哥北部的索里曼人,以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对这么一项来自家乡的至高无上荣誉,据说布迪兹没有接受。其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有的说,他对王室不满;有的说,他认为自己不配接受那枚勋章。直到前不久,摩洛哥《先知报》的一位记者去采访布迪兹,人们才从布迪兹口中得知真正原因。他是这么说的:有一次,我回索里曼,下榻在地中海金兰湾的一栋别墅里。晚上,我得到海滨散步。一不小心,踏进了沙滩上的水洼里,伴随着溅起的水花,一群小海蟹纷纷窜动起来。它们或爬入石缝中,或钻进沙子里,我随手抓了一只。回到住地,当地人告诉我,这种蟹叫寄居蟹,大多生活在岸边的浅水里,但是,如果它们能爬进大海,也会长得如盘子那么大。我非常不解,问,它们为什么不爬进大海里?后来,我才知道,这种蟹有一种安贫乐土的习性,它们之所以寄居在远离大海的浅水里,是因为每次涨潮都能给它们带来点可怜的食物,只要有定期的潮水,它们都会赖着不返回大海。由于浅水洼的食物时断时续,它们的生活总是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因此这种蟹很难长大。但是一遇到水枯期,或一连几个星期潮水涨不到它们的水洼,它们也不会不辞劳苦地爬向大海。这种蟹对我触动很大,于是我决定不再去救济我故乡的索里曼。就在我作出决定的时候,恰好接到要授予我勋章的来函。大家都知道,最后我没有去接受。1997年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摩洛哥《先知报》全文刊登了对布迪兹的采访,一场误会消除了,但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产生了,救济是不是真的能帮助穷人?最后的结论是,对穷人施以经常性的物质救济,只能给他们造成永久的贫穷。
  从上面故事中可以看到,现实中,有些人就如同文中的寄居蟹一样,靠救济为生,只想等着别人的救济,自己却不想办法自力更生,养成一种懒惰、不劳而获的心态,而施救者也只是盲目从物质上帮助,心是好的,却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彻底解决受施者的困难,结果是得不偿失。作为去帮助别人的人,不能只从表面去解决别人的一时所缺,而是要从根本上去帮助他人,让他们懂得如何走出困境。“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这两个读法相同的词语,只因“鱼"与“渔"的意思不同,其意义也就截然不同了。倘若授人以鱼,鱼再大、再多,也有吃完的一天;而授人以渔,效果就不同了,你送给他的不是鱼,而是“渔",即是教会他捕鱼的方法,就可以根据需要源源不断地捕到鱼,便没有吃完的时候了。
  佛教的慈善事业不同于世间的慈善机构之处,就是佛教以智慧来引导众生走出迷途。对于那些贫困地区,我们既要“授鱼"又要“授渔",这种“雪中送炭"活动必不可少,但我们决不能满足这种千篇一律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因为这种救助形式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这固然可以解决一时之需,但当这些有限的生活资料消费完后,他们中的大部分又会回到贫困之中,难以拔掉他们的贫穷之根。作为佛教的慈善事业,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采取切合实际的扶贫方式,并且以佛教的“因果"理念来引导他们走出困境,从根本上扭转他们“以逸待劳"、“不思进取"的“懒汉"思想。因为要想得到富裕的果实,必须种下致富的因,只有脚踏实地、勤奋向上、不吝布施,才能走上致富的道路。佛教的因果道理明白了,就自然会提高人的责任心,控制和减少恶行,真正达到劝善的目的,这才是佛教最有智慧的慈善事业。
  三、以大愿行来推动慈善事业
  推动慈善事业需要悲智双运,但还要具足大愿行,才能把服务众生的慈善事业绵延下去。世间上一些成功人士都是有愿望才能成功的。何况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大慈善事业,更是需要有一个大愿行来推动。中国熟知的四大菩萨,于名号上都加上一个赞词,如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菩萨,要发大愿自然就联想到地藏菩萨所发的“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
  发愿非常重要,愿是精进的动力,精进是达到愿力的志趣。实贤大师说:“常闻入道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地藏十轮经》卷一说:“地藏菩萨已于无量无数大劫,五浊恶世,无佛世界,成熟有情。"说明地藏菩萨于无佛出世的过渡时期,就以此大愿,教化众生,帮助众生,非始今日,无量无数大劫以来,一贯如此。地藏菩萨每日是怎样工作的呢?《地藏十轮经》说:“地藏菩萨,每日清晨,入恒河沙定。遍于十方诸佛国土,成就一切所化有情,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地藏菩萨每日清晨还以定力,除刀兵劫,令诸有情,互相慈悲,除疫病劫,除饥馑劫,利益安乐,诸有情事。地藏菩萨由于大愿具足,所以度众生速度是惊人的,于一日夜,或一食顷,能使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数诸有情类,皆得解脱种种忧苦。及令一切为法所求意愿满足,地藏菩萨的大愿,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然后自己才成佛,然众生无尽,地狱也难以度尽,这样就成为不成佛道的大悲菩萨。地藏菩萨发大愿,广设方便,宁可自己不成佛道,而专心普度众生,尽令解脱的伟大精神,可以说是真正做到先人后己,是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的,而我们所倡导的慈善事业,更应该具备这种精神。
  在推行慈善事业时,不但要学习地藏菩萨的心怀大愿行,更要做到不管外界如何变化,面临任何困难都坚持到底帮助他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要精进自己的修行,用自己的行动来感化更多的人,让其他的人也来参与佛教的慈善事业。毕竟个人的愿行是有限的,我们要用更广的大愿行来推动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让佛教的慈善事业利益所有的人。
  结 语
  综上所述,以大慈悲、大智慧、大愿行,这三个方面来进一步推动佛教的慈善事业,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使众生远离烦恼、减少痛苦,从而真正达到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的和谐世界!
  参考文献:
  星云大师——《佛教与慈善事业》
  贾如军——《人民日报》,2005年月日12月27日第十三版
  慧伯法师——《佛教慈善浅谈》
  《地藏十轮经》——卷一
  刘燕敏——《觉醒的慈悲心》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