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 弥勒文化
长汀弥勒禅殿
最早记载布袋和尚传记的文献,是成书于北宋初年(998年)赞宁所著的《宋高僧传》。其文曰:常以杖荷布囊入廛阝肆,见物则乞……号为长汀子布袋师也。
早上8点35分,我们来到弥勒文化游第一站——长汀弥勒禅殿,在殿前下车。极目展望,那条孕育了“弥勒传说”的河流依然如昔。在长汀,有很多关于弥勒的传说,而最耳熟能详的就是“布袋弥勒出长汀”。
据奉化长汀张氏宗谱《弥勒佛传》所载,长汀村在唐朝时期四周居住着十八个自然村,十八个姓氏,当时称“妙林十八村”,太公张尧臣字德卿号川(普遍所说的张重天),他是十八村中最富裕的人家。
唐末信宗乾符二年正月初一,弥勒佛身为三尺童子,身穿黑色衣裳下世到奉化高家(原岳林寺河对岸)。这孩童随河中之物漂流到长汀村“洪郎潭”。正到长汀时恰好潮水也涨到洪郎潭,所以这孩童就在这潭边沐浴戏耍。
此时,正好张太公从“松鸣寺”烧香回家,无意看见一个三尺孩童正在“洪郎潭”沐浴戏耍。看他生得奇异,面圆额方,双目炯炯有神,两耳垂肩,笑容可掬,赤身露体,不觉寒冷,笑咪咪正在有趣地拍打水面。又细看此人非凡,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不惧河水之大,不怕被水所淹。便弯腰问孩子:“乖孩子,你是从哪里来?”童答:“我是从来的地方来。”又问:“你现在到哪里去?”童又答:“我想到去的地方去。”太公有心想收留他,接着又问:“我今天带你到我家去如何?”孩童笑而点头。从此张太公便收养他为义子,孩童自号“长汀子”。
长汀子在父母精心扶养照料下对父母恭敬孝顺。但他平时出入无常,喜赤脚行走,饮食并无常规。
到了16岁时,长汀子向父母亲提出一个请求说:“孩子成天诵读经书为的是一心出家为僧,望父母答应孩儿愿望。”父母亲一听此话似晴空霹雳,几乎昏倒。慢慢地转眼哭着对长汀子说:“为父精心扶养你十年多,你要出家为父母实在是难忍。你已一十六岁了,已长大成人,所以为父还要为你娶个媳妇呢!”
父母要为长汀子娶妻,可难住了他。长汀子想:我出家为僧志坚,决不能娶妻。若不从父母之命,就等于辜负了父母十年多的养育之恩,真是进退两难。所以他暗暗命“木罄,木槌”兄弟俩替“新娘”敲木鱼五次,自己回书房读书去了。这就是“木鱼生子”和“五子十八孙”的传说。
次年长汀子一十七岁执意为僧。义父无奈泪流满眶,选定四月十七日去送长汀子去崇福院(原岳林寺河对面)出家。
1404年明朝永乐年间,长汀村太公张汝平重造弥勒殿(长汀子在洪郎潭被义父收留时地方)并择选弥勒佛座址,塑伟像并十八子等以居此宫。
2001年,释证英法师发心重修弥勒宝殿,占地十余亩,建筑面积七千平方。殿宇佛像益臻其善,滨水护栏、石亭翼然。
传说与史实相生相随,在参观了弥勒禅殿后,9点18分,我们依依惜别,赶去与它相离不远的岳林禅寺。初下车,但闻鸟鸣幽幽,佛号声声。
岳林寺前身崇福院,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南梁大同二年(536年),历经1400余年沧桑,至今又以新的面貌再现于长汀村的奉中山中岙塘。复建的岳林寺,既保留了原寺的大体格局,又有发展和创新。
到寺院,首先看到山门上门额,正中“岳林禅寺”四字,为前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所题。山门内正反面供奉布袋弥勒和韦驮,两边的空位将塑哼哈两将。山门如此布局,在佛教寺院极为罕见。穿过山门,登“契此桥”,放生池左右成对,圆形,沿旧名仍称“龙眼池”。放生池这个形式,也是岳林寺的一个特色。再往前是天王殿,殿额“一生补处”,系著名书法家程十发所书。天王殿为何题额“一生补处”?有人颇为不解,原来是因为佛教中云弥勒菩萨准备接释迦如来的班成为未来佛,因此他的住处称为“补处”。这样的题额也为其他寺院所没有。天王殿内主供的一尊根雕布袋弥勒,从越南“请来”,红木质地,树龄2000多年,造型天然,高3米,重5吨,可称当今根雕布袋弥勒之最。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宝殿,殿额为前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所书,殿内主供释迦牟尼佛,有创意的是释迦佛像背面,不塑一般寺院共同的“海岛观音”,而是一尊释迦玉石卧佛。这尊卧佛来自缅甸,长6米,重11.5吨,质地上乘,一块整玉,没有拼接,在国内属罕见。这一设计,意指释迦看着后面一座殿堂内的弥勒菩萨升座成佛。大雄宝殿后面是宋代徽宗皇帝赐号的“崇宁阁”。据《岳林寺志》记载,明代崇祯年间重建的崇宁阁为两层7间,上供千佛,下供弥勒大佛。现在重建的崇宁阁,为4层11间,横宽44米,迎面160扇窗户,四周28个翘角,规模和气势远胜于昔。
才出岳林,便上雪窦山。一早就听说雪窦寺是弥勒讲经布道之所在,10点45分我们经弥勒大道车行10多分,再沿着盘山路蜿蜒而上,在11点10分的时候,到了雪窦山。
“雪窦资圣禅寺”,简称“雪窦寺”。位于青峰环绕、飞瀑争鸣的雪窦山中。寺庙四周九个山峰缠绕,如“九龙抢珠”,故有“四面青山,山山朝古刹;涧绕寺走,处处可听泉”的赞词。建寺至今约有l700多年历史,几经兴衰。早在宋朝就被定为全国佛教“五山十刹”之一,是奉化布袋和尚——弥勒佛道场。l987年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视察雪窦寺,赞同在全国“四大名山”再加雪窦山为第五大名山的提法。
雪窦寺露天弥勒大佛位于雪窦寺后山海拔369米的山坡上。景区规划面积52公顷,由中、东、西三条轴线和六大功能区组成。中轴线为大佛主景区,东轴线为大佛副景区,西轴线为原雪窦寺建筑。六大区功能布局动静结合分别是:大佛核心区、礼佛朝拜区、弥勒群雕区、文物展示区、休闲修身区、旅游购物区。新建的主景区中轴线从南入口至大佛全长650米,高差55米。沿轴线景点依次有:八功德水广场、定慧桥、大山门、御碑亭,建筑面积1288平方米的摩尼宝殿,近万平方米的弘法广场(广场中心设有大型动态雕塑“花开现佛”),大铜牌楼,再沿25米宽台阶而上是五供台,布袋谷、弥勒百态园、天慈阁、天宁阁、露天弥勒大铜像。大铜像左下方为八角七层水晶万岁塔,右下方为万年阁,大佛基座内设有可容纳1200人的弘法讲堂、弥勒文化博物馆和功德林碑墙。从讲堂向上走可直上佛座莲花恭抱佛脚,向下走可直至地宫,地宫有明有暗,明宫可供游人参观,暗宫内藏法物珍宝。景区建设还充分利用原有二条山涧溪水营造水景并运用现代声光技术点缀其间,使整个大佛景区充满了灵气。一期工程计划投入2.5亿元。目前各项工程正在紧张有序的推进之中,计划2008年秋完成预定工程目标并择时落成开光。
下午2点半,我们驱车赶回奉化,探访弥勒文化游的最终目的地--老中塔寺遗迹即弥勒埋骨所在地。边走边游,因天日渐短,竟有了夕阳西下的错觉。
11月20日下午,一位在奉化“封山禅寺”敲了二十六年木鱼的老僧把我们带到老党校南边“定应亭”的地方,亭子重碑刻字,乃上世纪九十年代奉化著名书法家裘然之先生撰写的“定应碑记”,碑记言明,布袋和尚坟墓在此无疑。但老僧当即否定,布袭弥勒真正安葬原址在亭子北侧约百来米处,当年建党校所需,“佛塔亭”才南移。
“佛塔亭”,称中塔,跟山脚“封山禅寺”山脉相连,佛塔亭与龟鳖山相望,两山中曾有一清潭,潭水清碧,深不见底,因布袋弥勒葬于封山,故颇享盛名,也是封山被称为佛家圣地的由来。尽管佛塔亭原址已破败不堪,岩石裸露,山坡上面仅长松柏杂木与荆刺野草,不怎么显眼,但据老僧介绍,“佛塔亭”原址非同一般。据说,布袋和尚在他圆寂前一年,即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他琢磨将不久于人世,便在封山踏步,向山主沈成全求得一块坟地。翌年三月三日,他在岳林寺东廊青石上坐化,对跟随的弟子蒋摩诃念了最后一偈:“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人们按照他生前的遗愿,将他葬在封山,建亭立碑,称“佛塔亭”。从此,历朝文人墨客常至亭前走动,或挥毫泼墨,或填词作诗,吟咏长歌。北宋元符年间(约公元1098—1100年),佛塔亭和古寺院因风雨浸袭,渐趋倒闭。岳林寺住持圆明法师筹资修理,时人冯斯道与何智施地,动土期间,忽见佛塔中发出五色瑞光,光彩夺目,世所罕见。从此,民间到处传闻,香客接踵而至,虔诚跪拜,烧香点烛。县令当即上表,祈求皇上赐布袋和尚名号。宋哲宗接表,敕赐奉化布袋和尚为“定应大师”,派员赴奉化,挂牌赠银。不久,大殿、僧舍、法堂、钟鼓楼、藏经阁等建筑拔地而起,还在大雄宝殿里供奉身坐莲花座,笑口常开,坦胸露肚的弥勒菩萨,开寺院大雄宝殿专塑弥勒佛之先河,凸现了封山“佛塔亭”之特色。寺院在南宋高宗时殿宇失火,后屡建屡毁,先后达十多次。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僧人松茂、华盛重造中塔,规模扩展,佛殿巍峨,僧人数十,晨钟暮鼓,佛殿琼阁直至民国时期。
有消息称,中塔佛塔亭将恢复扩建,还其原貌,这无疑给后世带来福音。
记者手记
奉化是一个与弥勒文化很有渊源的地方。从布袋和尚的成长到出家再到弘法直至圆寂,都在奉化。可以说,奉化具有深厚的弥勒历史文化资源。据介绍,国家宗教局局长在为雪窦山弥勒大佛奠基发来的贺信中就这样写道:“自古以来,以浙江奉化为中心的弥勒信仰,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信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肯定了奉化作为弥勒信仰中心的地位。
可以想象,露天弥勒大佛建成后,遗落在奉化各个地方的弥勒文化将会连成一体。长汀的弥勒禅殿、岳林禅寺、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原中塔寺遗迹,将会连串起来成为一条完整的弥勒文化游游程线。届时,不管是从文化意义上来说还是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都无疑是件好事。
所以有了这一次的“城区至溪口弥勒文化寻访游”活动。然而,游程中一些所见所闻,还是引起了我们的担忧。
其一,宣传力度有待加大。游程中,一位在弥勒禅殿游览的市民告诉记者,她也是奉化人,但以前并不知弥勒佛与奉化的渊源,她是从宁波的一位朋友那里听说的,所以特地赶了来。像她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个个例。其实,许多奉化人不知弥勒佛和奉化的关系。作为弥勒信仰中心的奉化,如果要吸引更多的人来奉化,奉化人自己首先要了解奉化,然后才有对外的广泛宣传。所以,对内对外,宣传的力度亟需加大。
其二,交通配套设施亟待跟进。从长汀村进入弥勒禅殿,从弥勒禅殿到岳林寺,行车的路还是过于狭窄和不便;从溪口去雪窦山,如果是自驾车还比较方便,但如果是散客游的话,就相当不方便。从溪口坐“景点车”到雪窦寺前,一般都要40元左右,坐公交又要等半天,交通并未贯通成一条线,这就给相当数量的散客带来不便。
其三,沧海遗珠有待发掘。散落在奉化各地的"弥勒文化"还有很多,各个遗迹也急待修复和保护,如何防止因过度开发而导致文化失去原味也该提上日程。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