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问题
浅议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问题
鲁东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王公伟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和国外对中国佛教议论很多,严重的甚至诋毁中国佛教。这迫使人们思考中国佛教在世人面前的形象问题,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以为,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应当兼顾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因素。中国佛教不是现在突然产生出来的,它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宗教。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佛教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这些传统无疑应该是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又不能停留在历史的传统中,我们必须考虑到社会现实,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也不可能离开我们的社会现实。因此,树立中国佛教的良好公众形象,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历史来说,中国佛教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宗教组织。佛教从公园前2年传入中国,就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佛教有过兴盛,也有过衰微。但无论是兴盛还是衰微,人们对佛教的看法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那就是佛教及其僧团是一个与世俗社会不同的修行团体。这个不同,是通过佛教的基本教义确定的。我们知道,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就是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佛教以此为准绳,世俗之人也以此为判断佛教的标准。历史上,人们对佛教的诟病也好,发生的“法难”也好,其基本的借口都是佛教的现状不符合这三条,也就是佛教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不符。人们不是以世俗的标准来要求佛教,而是以佛教的标准来要求佛教。当然,我们这是从大的原则的角度来谈的。实际上,在这个大原则之下,还有一些具体的表现。这些具体的表现和要求一般是以佛教戒律的形式出现的。尽管佛教的戒律产生于印度本土,到中国之后有了一些变化,甚至产生了清规这种中国特色的规范。但是,基础性的东西还是没有变化的,如素食、不杀生、独身等。如果佛教僧团违背了这些具体的戒律要求,就会动摇佛教的历史形象。
其次,从现实来看,中国佛教是中国社会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不可能脱离中国社会。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比较集中,暂时的价值混乱不可避免。这些当然会对中国佛教产生影响。但是,这不能成为中国佛教出现问题的借口。相反,这个时候,人们更愿意将目光投向佛教这种宗教团体。如果佛教只是坚持传统,而不能与时俱进,就不能承担这个任务。也就是说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必须考虑到这个现实的因素。我们说的社会现实不是简单的等同于社会现状,而是指它所带来的挑战和展望,也就是要立足于现实,展望未来。所谓立足现实,就是要看到当前社会对佛教这种世外团体的要求。这种要求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就是与世俗社会的价值观不一样。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普遍关注物质利益,对于精神层面关注的比较少。对于佛教,人们就希望它与世俗社会不同,它应该更加关注精神层面,最好不要涉及物质利益。如果佛教不能够做到这一点,人们就会失望,就会对佛教整个的世外修行团体这个形象发生质疑。所谓的展望未来,就是佛教要立足长远,不能仅仅考虑信众现实的宗教需求。
明确了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探讨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建设问题。
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建设首先要继承传统。这个传统就是历史上普通民众所普遍认同和佛教内部所认可的佛教基本价值和做法。概括的说,就是僧团的出世性。这一点,是佛教在现实社会立足的根本。离开它,佛教就等同于世俗社会,也就丧失了自己的独特价值。
中国佛教公众形象建设也要与时俱进。这是困扰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人们质疑佛教的原因之一。佛教要适应中国现实社会的发展,这是佛教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佛教虽然与世俗社会不同,但是它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中国佛教能够发展到今天,与其不断和社会发展调适是分不开的。但是如何与时俱进,理解不同,做法也不同。正是这些不同,导致了一些人对佛教的不满和质疑。比如,一些佛教寺院为了满足寺院的发展,采取了一些新的化缘方法;也有的僧人为了满足新形势下信众的宗教需求,采取了新的传教方式。在这些新做法当中,最为人们诟病的则是寺院以新年钟、头烛香、手机开光、佛像迎请等。人们质疑这些做法,认为佛教是在聚敛财富,也就是认为佛教不是在充当人们的精神导师,而是与世俗社会同流合污了。对于这些质疑,当然可以具体分析,不能简单的赞同。事实上,这些新出现的现象,不是佛教界主动追求的结果,而是佛教界为了适应当下信众要求的结果。从寺院、僧人和普通信众的关系来看,信众有这些宗教需求,寺院和僧人在满足他们。否则,就等于将自己的信众推出门外,也不符合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但是,这些说法不足以解除人们的质疑。我们看到,质疑这些做法的,首先是关心佛教与信仰佛教的人。这些人的质疑,当然有他们的道理。他们一定是亲身体验到或者通过其它渠道了解到佛教在从事这些活动的不当之处,认为与他们心目中的佛教形象不符,所以才质疑,甚至直接否定佛教界从事这些活动的合理性。对于他们的这些宗教热情,佛教界应该感到庆幸,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其次,是非信众的质疑。这部分人对于佛教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他们继承了佛教应该是出世的观点。因此,他们反对佛教从事经营活动。应该承认,人们的质疑是有道理的。在一些寺院和僧人当中,确实存在一些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本来,寺院通过一定的经营活动来满足寺院的发展和僧人的生活是正常的。但是,这种正常的现象为什么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呢?一个根本性的原因还是在于人。对于一个修行高深为世人所景仰的高僧而言,这些活动不会受到质疑,人们相信这名僧人的修行和僧格。但是,换一个默默无名的僧人,人们可能就会质疑。在现实的社会中,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佛教僧团存在一定的断层,僧团的教育也不是很如人意,僧人的形象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再加上市场经济的洪流泥沙俱下,人们的认识也参差不齐。于是,在僧团中出现了一些不是很合格的僧人。这直接导致人们对僧人的不信任。要改变这种认识,必须改变僧人
群体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是培养僧人、教育僧人。在现实社会中,一个品行高尚的僧人和一个品行低劣的僧人给人们带来的佛教形象是绝然不同的。因此,培养一大批高僧就是根本。当然,寺院和僧人也要向世人表明,他们所获得的物质财富用在正当的地方。最能够取得明显效果的就是从事慈善捐助活动,寺院和僧人将自己得到的财富向社会和弱势群体捐助,能够直接改变佛教的公众形象。
总之,要树立中国佛教良好的公众形象必须兼顾历史与现实。承认历史,就是承认中国佛教千百年来的传统。承认现实,就是要承认佛教与世俗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僧人要参与社会,寺院也要向社会开放,这是大趋势。但中国佛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佛教毕竟是出世的,保持与世俗社会的距离是必须的。我们经常说“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其实这是高僧才有的境界,对于大多数僧人来说,专心于佛教的修行恐怕是更现实的选择。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