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中国佛教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进一步提升中国佛教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姚南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马新满
主题词:中国佛教 感召力 凝聚力
内容摘要:本文探讨新世纪中国佛教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如何应对作了一个初步分析。这主要包括关怀社会、关怀人生,凸现大乘理念;适应社会,和而不同,保持宗教的神圣性;应机说法,加强弘道的感染力,加强对居士团体和家庭宗教生活的指导和凝聚力;深入日常生活,拓展佛教的社会功能;加强对社会下层和弱势群体的关怀;加强佛团和寺院内部的民主管理和僧伽教育;强化道风建设,提升僧众人格等七个方面。
当今世界是一个社会急剧转型,矛盾冲突纷纭的动荡不安的年代。众生求安,首先要心安,佛教慈悲,应机化导,必将为中国和世界的和谐建无量功德。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题中的“中国佛教”主要指中国内地的汉传佛教,就“力”本身而言,一般只讲加强或减弱之类,这里的所谓“提升”是指把佛教对众生的感召力、凝聚力要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近现代的中国佛教,自太虚大师提出了人生佛教,印顺法师和赵朴初居士进而形成了人间佛教的思想,这是一次伟大的宗教改革,使佛教与时俱进,从内容和形式上已能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故而法脉兴旺,蒸蒸日上。就内地而言,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佛教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新世纪新形势又对佛教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佛教需要不断开拓创新。
新世纪对佛教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世界范围而言,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社会心理出现了一种“复魅”的非理性思潮,而亚非发展中国家则是原教旨主义的兴起,中国和日本也频现宗教“热”。顺应时代潮流,各大传统宗教都在自我革新,而各种新宗教也风起云涌,据统计已多达2万多个。其中也滋生出种种邪教和宗教极端势力,对社会、对传统宗教都形成了挑战,佛教也正处于这样一种时代变迁的非常时期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也蕴育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就中国内地而言,随着社会的开放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信仰佛教成为相当一部分群众的选择,信众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寺院场所不断增多。佛教对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而反过来社会对佛教的要求也更高。
三、佛教信众的构成有向社会中、上层扩展的趋向,信众的受教育、文化程度总体上有所提高,在初步达到物质上的小康之后,信众对精神上的需求更为迫切,要求更高。因此对佛教信仰的需求不但在量上增长,在质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过去单纯的烧香祈福、追亡度荐发展为修持、养性等多元化的需求。
四、佛教又面临其他宗教的竞争,这既包括外部的宗教渗透势力,也有本土的草根民间信仰的非正常宗教活动,还有其他的国内宗教组织,大家都在争夺信众和各种社会资源,这种竞争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改革开放以来,自然形成的佛教在中国五大宗教中的“第一提琴手”的地位正在受到挑战。
总之,这是一个挑战和机会并存的时期,中国佛教既要有弘教发展的信心,也要正视前进中的不足,居安思危,要有一点前瞻的目光和紧迫感、危机感。我们觉得特别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有所创新和突破:
一、关怀社会、关怀人生,凸现大乘理念
近年来国内佛教特别是汉传佛教界有一种新的趋向,开始更多的关注于个人的修炼,这可能是为了对治过分世俗化的偏向,也是僧侣提高自身修养的需要,由此,一些僧众转向于南传、藏传佛教,这本身也无可厚非。但在反对一种错误倾向时应注意防止另一错误倾向的抬头,佛教的根本宗旨应该是普度众生,而不是关起门来只求个人解脱,我们必须坚持大乘菩萨道的根本宗旨,坚持关怀社会,关爱众生,要具有一种普世利人的精神,在利他中自利,非如此则不能与倡导爱心的其他世界性宗教相抗衡,就有可能被边缘化。
二、适应社会,和而不同,保持宗教的神圣性
宗教不要过多的涉政,不能要求宗教趋亦附的不断作政治表态,当然宗教在教言教,也不要对政务说三道四,这些都不利于宗教塑造一个良好的对外形象,也不能得到教内信众的认同。我们讲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指协调、和谐的互动关系,不是求绝对的同一和保持一致,应该是和而不同,保持宗教的自身特性,对社会作出宗教的特殊贡献。宗教所不可取代的特殊作用正在于净心、安心、平心,由治心而辅助治世,中国传统的佛教正是在教化人心达到辅佐王化,这才是社会最需要的,今天仍然如此。佛教的领袖是宗教领袖,是化俗出世的精神领袖,不要把自己下降为政治和尚。江泽民同志曾强调的,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宗教界人土和信教群众要遵守国家的法津、法规和方针政策;二是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宗教界人士要努力挖掘和发挥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多作贡献。”1这才是宗教与社会相适应的本义。
三、应机说法,加强弘道的感染力,加强对居士团体和家庭宗教生活的指导和凝聚力
佛教有应机说法,随缘度化的好传统,在新形势应进一步弘扬,但同时也应吸取其他宗教的好做法,采用一些更灵活、生动的弘教方式。如基督教团契的聚会,除了一般的祷告、唱詩、查经之外尚有证道、见证、交通的形式,他们的长处在于,一是形式比较宽松,多采用一种“派对”的方式,寓教于乐。二是参与性强,每个信众都要现身说法,谈亲身体验,互相感染。三是在证道中不局限于牧师讲经,而是注重发挥“长老”的作用,如由科学家、大学教授等知识精英来讲教义,更有知识性、趣味性和说服力。四是十分重视团契内部的情感交流,强调多作奉献,兄弟姐妹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由此形成了很强的内聚力。可以说,以上各点,我们的佛教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如香头组织信众集体旅游进香,一些烧香点成为信众休闲场点等,只是在普遍性和强度上尚有差距。
另外,一些外教弘道热情高涨,见缝插针,深入家庭,到处传福音、“结果子”,而有的佛教徒却片面强调“随缘”,只是消极地等客上门,弘法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佛教应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加强基层居士团体的建设,加强对信众家庭宗教生活的指导。
四、深入日常生活,拓展佛教的社会功能
基督教中生有洗礼,死有葬礼,赞美詩中有为国求福、收成感恩、婚姻喜庆、生日寿庆、送别亲友、新屋落成、新年新春等不同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多方面。
如中国的道教的主要传统法事有:
建房:归龙神。归龙收告,去邪镇宅。
生育:授篆,童子篆,这是正一派的仪规,意在保佑健康。
禳星:正月里做,融犯土煞、解厄。
公醮:求雨祗情、求太平。
预告:婚姻,防止触犯花煞。
度亡、延生,这二项现在最多,此外送灶神、迎财神,祭龙王,祭淸明、冬至等等都已演变为民俗。
一个宗教只有深人到群众日常生活的内部,入血入肉,才能根深叶茂。中国佛教也有这方面的好传统,如留传至今的元宵节、腊八粥等都已深化为民俗,禅宗也提出过生活禅的思想。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天的中国佛教在生活化方面尚有不足,人们看到最多的是度亡追荐的经忏法会,当然也有观世音送子,阿弥陀佛接引归西,信众也求平安、求升学、求消灾、求发财,但佛教基本上不管婚姻,不管建房风水,不管年成丰裕,实际上也不提倡升官发财,所以就其应用面上似乎仍可进一步拓宽。
五、加强对社会下层和弱势群体的关怀
从心理上看,病、贫、争,历来人们向往宗教的一个重要契机,从佛教来说也就是要救众生于苦难之中。由此,面向社会弱势群体,关怀社会下层是佛教的题中应有之义。佛教历来也有济贫惜老的传统,至今在中国的农村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老年妇女群体仍是佛教的忠实信众。但无可违言的是,在近几十年的商品经济浪潮中,拜金主义也影响到了宗教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目光只注重老板大款,这种不良风气也侵蚀到宗教界,正如教内有人抨击为“贵族化”、“冷漠化”、“上层化”。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弊病是寺庙景点化,高额的门票和香资使贫苦信众却步,建议凡兼为旅游景点的寺庙能否专设免费的信众入口,如天主教上海佘山堂的做法。
笔者曾接触过上海一些大庙的居士学佛班,发现其成员大都是属于白领,相比于某区的一个基督教聚会点,却有一半的信众是外来打工者,二者信众的社会阶层反差很大,这应该引起佛教界、特别是都市寺庙的注意。在当代中国的转型社会中,近80%的人口仍属于社会下层,这是宗教的最深厚的信众基础,脱离了这一基础,任何宗教都不可避免地走问衰落。
六、加强佛团和寺院内部的民主管理和僧伽教育
韦伯曾引用约翰?卫斯理的话说:“随着财富的增加,骄傲、愤怒以及各种世俗之爱也将增加……纵然宗教的形式犹在,但其精神正压迅速消逝。” 2我们国内的一些佛教团体也是如此,现在,人们虽然仍在忙忙碌碌,但那只是在追求现世的物质利益,而不是想着如何为佛增加荣耀了。尽管现在的寺院名义上有管委会,但家长制的旧习仍十分浓厚,方丈权力过大,一言堂,而下对上的阿谀奉承、歌功颂德,令俗界都感到肉麻。一些寺院仍是师徒相传,具有子孙庙的遗迹,寺院财务管理不透明、不公开,收支混乱,人事管理任人为亲,同乡、同门观念很重。建议中国佛教界结合新的形势,重新修订淸规,加强教内的自我约朿和民主监督。在僧伽教育方面,办得好的佛学院尚不多,相当多的地区佛教教育不受重视,校舍设置简陋,资金困难,教学方式落后,课程重复混乱,教材缺乏,师资薄弱,教学管理松懈,生源不足,学生厌学,特别缺乏高层次人材的培养。教育落后,必然制约发展,于国如比,于宗教亦如此。
七、强化道风建设,提升僧众人格
太虚大师曾讲过“仰止在佛陀,完成在人格”,人们信仰一个宗教,往往是从接触这个宗教的信徒或教职人员开始的,教职人员的人格形象往往就成了这一宗教的形象。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初次参加某宗教聚会的外来者,在基督教称之为“望教者”,他对于所进行的仪式和宣讲的教义可能都不甚了了,但他喜欢这种气氛,喜欢这里的人,感到一见如故,真诚友爱,那么他就可能再次来参加,逐步变为“慕道者”,直至成为信徒。另外,有的庙内或寺庙间,勾心斗角、争权夺势成风,也有的是庙大欺客,声色骄慢,这些都严重损害了佛教的形象,已很难体现佛门的高洁淸净。因此加强佛教内部的道风建设,提升僧众的人格修养,已成当前中国佛教的紧迫要务。
参考文献:
戴康生《宗教社会学》,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戴康生《当代新兴宗教》,东方出版社1999年。
左鹏《情感归属与信仰选择》,刊于《当代宗教研究》2005年第3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