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丛林管理>>正文内容

加强寺院管理 做好基础工作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智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加强寺院管理 做好基础工作
  (在县佛教协会学习班的讲话)
  新的世纪,新的气象给佛教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面貌。党的尊重人权,发扬民主的精神在各个领域得到充分体现。保护公民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自由的政策深入人心,政府依法管理宗教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各地开放寺庵由小变大,佛教文化的艺术品位由低变高都有了一定的规模。各地佛学院培养的学子僧才一批又一批地充实到僧人队伍,大大提高了僧伽的知识层面和管理水平。目前很多寺院都达到了有序有效地正规化管理。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社会上很多行业进入了信息化管理,我们佛教部分寺院也实现了网络化,但我们这类中小型寺院还是按的传统方式运作,所以我能讲的管理,只是根据本地现实讲一讲一般性的寺院管理。
  一、 对管好寺院的认识
  寺院是出家人住持修学、弘扬佛法的道场。是广大佛教信众过正常宗教生活,继承和发扬佛教文化的场所,是佛教和基层组织,是联系团结信教群众感情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功能是多方面的,事务也就十分繁杂。寺院管好了,就能教化一方、净化一方、造福一方。抓好寺院管理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四众素质的组织保证。对于佛教的健康发展,繁荣兴盛和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和作用。管理就是有组织、有道理、有条理地治理好某一项或各项事务。管理上升为理性,通过运用行之有效并能推而广之就是科学的管理方法。
  寺院管理,从三皈五戒、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到汉传佛教寺院管理试行办法,已形成了一整套管理体制,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管理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先进和佛教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过程,各地丛林,寺庵在不断总结新情况,研究新问题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地提出了顺应时代发展,结合本地实际的管理方法。如普陀山的三统一和十方选贤制度就是妙老提出的,使观音道场取得了不同凡响的卓越成就。今天又在戒忍大和尚和一些贤才大德的管理下发扬光大,呈现出勃勃生机。
  说到管理上有所创造的问题,我也对创新谈点认识。任何一种事物、一种行业、一种机制,如果没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只是仅走老路,抱残守缺或跟人学样,照抄照搬就没有求生存的空间,谋发展的余地。佛教二千多年乃至中国都有很多的创新才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直至今天的繁荣盛世。而普陀山近年举办的观音文化节就是一种紧跟时代步伐的创新。使观音菩萨的慈悲喜舍,拔苦予乐精神更广泛地传播世界深入人心。原雪窦寺的方丈月照法师住一个地方就树一个什么菩萨应化道场,以提高道场的知名度,使佛教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无论其结果怎样,但也可以说是一种创新。当然佛教的创新必须讲一定的缘分和原则,否则就会违背政策、脱离祖制、走入岐途。
  总之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既要依据国家政策、法令、遵循佛制祖规,借鉴别人的经验,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还要有利于发展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方能有效地进行管理。
  二、 加强学习 提高僧团综合素质 是抓好管理的重要基础
  学习是人生增长知识,脱愚成智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僧团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在寺院工作的僧人居士,既要自己修行为大众做出榜样,又要有弘法的能力为人释疑解惑,方能受人尊敬而不愧,接受十方供养而不背因果。我们都是凡夫俗子,都是从社会中来,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加强学习。
  一是学习党的政策、法纪、时事。学习政策,加深对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的认识和理解,对党的“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了解和体会。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由一个受外国欺辱掠夺的弱国,发展成世界瞩目受人敬仰依赖而左右世界局势的强国,人民的生活从衣不遮体食不充饥的贫穷困境提高到丰衣足食的小康水平,无不体现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政策、方针的正确和先进。因此通过学习政策提高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我们宗教界人士就要加强宗教政策的学习,提高对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认识,从而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信仰,什么是不合法的信仰,如何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发展宗教事业。如在宗教场所内宣扬无神论、在宗教场所外宣扬有神论是政策不允许的,那么僧人或居士到个人家庭或未经批准开放的宫庙做佛事以及未批准的地方建庙都是政策所不允许的。我们作为正信的宗教徒不仅不能参与而且还应抵制。
  学习法纪,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我们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依据宪法制定的各种法律是保护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秩序的根本措施。执行法律是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惩恶扬善、防非止恶的必要手段。我们懂得了法律知识不仅能做到不违法也能依据法律维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
  学习时事使我们更多了解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知道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我们佛教事业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具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思维,紧跟时代步伐,保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不会落后于形势。
  二是佛学知识的学习。佛学知识博大精深,我们知识少了不能理解,但我们可以由浅入深,先学一些基本常识。如我们寺院的三门有两种解释:一是因寺院多处在山林之中,因此把第一道门俗称为山门。二是按佛教教义的名称叫三门,就是并列的三扇拱门,即称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它象征着三解脱。
  进了山门第一是弥勒菩萨,也叫阿逸多菩萨,笑容可掬,使人一见就生欢喜心,也是教育我们学佛就要笑脸待人。无论什么人,不管他带着什么心境和态度,你以平静心、喜悦心相对他,他就会转怒为喜、转恶为善。另是四大天王,他们都是帝释天的外将。据说在须弥山腰,有一山,名犍陀罗山,有四座山峰,各有一位天王护持着自己的国土和人民,所以也叫护世四王。他们手里拿着的道具,分别代表风、调、雨、顺的吉祥意义。东方持国天王,手里拿着琵琶,琵琶能调音律即是“调”,但音要调得恰当才能和谐动听,教育我们做事要适当,要保持中道,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更不能操之过急。
  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利剑,剑舞生风即是“风”,但那是智慧之剑,表示快刀斩乱麻,慧剑断烦恼。
  西方广目天王、手臂缠着龙,龙蛇能顺,代表顺,表示变化,意即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无常的,教育我们要以清净心无上智以不变应万变。
  北方多闻天王,右手拿伞,左手握银鼠,伞能御雨代表“雨”,即对千变万化的事和种种污染要防止,要在广闻多见的同时防止污染,以保持清净心。
  弥勒菩萨后面是韦驮菩萨,也称楼至佛,他曾发愿要在贤劫千佛中为每尊佛出世时护持佛法,服务众生,至999尊佛以后成佛。他手里拿的降魔杵,为镇魔所用。
  再就是大雄宝殿的三世佛,即东方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三世佛后面的海岛图,主要描述的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其中观音菩萨右下方的龙女是娑竭罗龙王的女儿,据说她很小就智慧通达、善根成熟,在法华会上当众示现成了佛。善财童子,据说在出生时有种种珍宝自然涌出,因此叫善财童子。他好学上进,一心学佛,一次在文殊菩萨说法时请教文殊菩萨,怎样修学菩萨行,文殊菩萨指示他到各地参访善知识,据说他先后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名师),最后在海岛参拜了观音菩萨就随观音菩萨修学成道。
  其次是幢、幡及供品等,殿堂里挂的幢幡不是装饰品,是过去寺院举行法会的标志。寺院都有旗杆,若旗杆上挂的圆形的幢就是说法,旗杆上挂的幡就是举行它的法会。幢也代表清净不染的意思,幡是代表旗帜。
  佛前供的水,很平静透明,象一面镜子,学佛就要做到心平若止水,心亮如明镜。
  佛前点的灯、香、烛是代表智慧、光明,也是燃起自己照耀别人,牺牲自我利乐有情。
  总之,寺院的一切,从佛、菩萨到罗汉及各种形象和姿势,从殿堂格局到法物形状都具有深刻的含义,都是代表法门的,也都是教育和启发修清净心、求般若智、证菩提道、圆满人生的典范。
  我们从这些浅显易懂、易记的基本常识学起,既能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也可循序渐进的学习一些其它佛学知识,同时在别人提问时也可作一些适当的解释。
  现在有的僧人很懒惰,自学精神很差,不仅教仪教理知识不想学,就是早晚课诵也不想学。如我们大悲山为了促进学习功课和提高佛事质量,实行每季度考试,并根据课诵、法器熟悉程度给予做佛事工分,但有的人多次考试都不熟悉。观察这类人平常的活动,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或者和人聊天,根本没想好好学一点知识,这样的人做事也是不认真不负责的。这种现状我想其它地方也可能有,如果由此下去势必对佛教的继承和发扬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作为基层组织就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有效地促进和诱导他们学习。不能只重视佛事,不重视思想和素质教育。通过学习加深我们对佛法的认识,增进对佛教的了解,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爱教的自觉性。
  三是加强敬业的教育,敬业就是忠诚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立足本职岗位,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我们出家人辞亲出家、皈依佛门就应尽心竭力为佛教事业作贡献,但有的僧人或职工在寺院工作无论多少年或是什么职务都还不视为是在从事事业,而只认为是一个谋利益的地方或为当家打工,做事不是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本职工作马虎敷衍,份外的事不做,对常住的事不关心,对集体的财产不爱护;有的僧人做佛事不是搞小动作就是嬉皮笑脸、威仪不讲、形象不顾,有的职工很懒惰,服务态度很差,或总是造口业、搬弄是非影响合和共住。这样的一些人不仅谈不上敬业,就是拿常住的工资,斋主的供养都受之有愧。
  应该学习的内容很多,我们不能只抓佛事不抓学习,也不能因佛事忙挤掉学习时间。学习抓好了,思想觉悟有了提高,爱国爱教的意识有了增强,使以寺为家、爱寺如家、发心兴家成为大家的共识,使寺兴我荣、寺衰我耻成为大家的凝聚力,诚信敬业、维护寺院声誉、树立集体良好形象成为大众的自觉行为,我们的管理工作就好做了。
  三、 财务和修建管理
  经济是一个单位的命脉,也是寺院的命脉。关系到事业的发展与兴衰,也关系到个人的沉浮与存亡。有的单位发展效益好,但因经济流失过大而导致破产。有的个人因经济坐牢或砍头。这里就有个管理和克制的问题,对单位就是如何管理,对个人就是如何克制自己。寺院经济与社会单位经济的来路有些不一样。有的信众本着对佛菩萨的祈诚和对寺院工作人员的信任,布施就不计较收据或是否入帐,放钱也不考虑地方,认为只要是把钱拿到了寺院就是供养了三宝。更主要的是寺院的管理体制没有象社会上的单位那样层层把关或适时地进行检查。特别是我们这类中小寺院这方面更为松弛,有的请经、加油、盖三宝印,开功德箱写缘薄等无互为牵制监督的程序。有的就由一人操作;有的就是当家独揽;有的财务人员只是虚设、会计出纳十天半月才到寺院一次;有的只要自己的心腹作财会人员,这些就给贪心的人留下了便利的条件。如果不能自律,小到香灯和具体的管理人员,大到当家若不能克服贪嗔痴的业因,寺院的钱就会造成很大的流失。但拿了不该拿的钱是要遭受果报的,有的被开除;有的受到处罚就足以证明善恶终有报的。有的虽然没有受到处理但也被人轻视或自身心存余悸。戒忍大和尚教育我们要保持道德修养,坚持自律,因此我们越是方便,越是权力大就越要把握住自己,不作贪心鬼守财奴。
  寺院的经济管理,一是要有一套完整的财务制度,特别是严格的监督机制。二是要有正式的会计和出纳。三是当家做到理财不掌财。四是民主理财。我个人认为在寺院,第三和第四点极为重要,当家不要什么钱都由自己去收,什么开支都由自己去付,确实需要自己办理的最好多叫两人在场,如有人捐助就叫他去出纳地方开票,寺院购买东西或工程包工,或请佛像等等最好叫三至三人参加,这样我们当家清白,就能大胆地监督别人,这不是违背了用人不疑的道理,而是职责问题。这里引用一个农业社社长的话,他说:我都没占便宜,难道还能让你们占便宜吗?这说出了一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正己正人的道理。所以当家不仅要自清,也要大胆地按制度管理才不会犯渎职的错误,也才能将十方善信的钱用到弘法利生事业的正道上。
  寺院的基础建设也是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人的思想素质升华,什么都要讲品位。我们佛教事业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很多地方都在壮大寺院,但一定要讲文化品位。佛教除了它的思想体系,教仪教规是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的传统精神外,它的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也是必须继承和发扬的,否则就是不完整的佛教文化,所以我们不能只贪大而不求精。必须要以质量为原则,以艺术为目标,创建别具一格的精品寺院。并在修建前必须有规划,每一个项目应有完整的方案。其中工匠也应找好的,不要在修建的过程中又改或修起几年就坏了,原嵊山福善寺就是一个严重的教训,那样损失就大了。
  四、 佛事管理
  做佛事是现在部分寺院实行自养的一种途径,出家人劳作的一个项目;也是部分信众超生度死,寄托哀思的一种形式。我们这类中小寺院乐助很少,经济来源主要靠佛事收入。但我们不能只以创收为目的,那样就会泛做佛事而应重在功德。佛事做好了就可以修集无量之胜因,斋主也是可得无量之福德因缘,如果做差了就会引成无边之孽障,所以我们必须保证佛事质量。
  保证佛事质量就要道风整肃、道德高尚、威仪庄严。道风是衡量一个寺院僧人素质的基础,也是整体形象和声誉的关键。道风的好坏基于道德的修为。一个道德品质低下的人自尊意识淡薄是放荡无羁,诚信声誉不顾的,行为也就缺乏检点;而有道德意识的人也就能持一定的定力、约束自己的行为、接受或恪守各种准则,注重自己的形象,保持正派的作风。因此我们既要以严持净戒培养道德修养,又要以增强道德意识树立良好的道风。道风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为上,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就是要我们一言一行都要保持端方的品格。道风好做佛事功德就大,瑜伽焰口里讲到“身常清净证无上道、口常清净证无上道、意常清净证无上道”。信众喜欢请出家人做佛事而那么多居士做佛事不愿去请是什么道理,不是因为出家人经忏熟悉而是认为出家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能证无上道果,做佛事也具有大功德,所以喜欢到寺院请僧人做佛事。
  保证佛事质量还要有一套措施,就是完整的制度和严格的监督。大悲山灵音寺除执事监坛外也实行了挂牌上岗,并将做佛事的时间、搞小动作、开玩笑、不唱念等等不严肃不专一现象列成表,交每堂佛事斋主,请他们发现什么问题就在项目下打“√”,进行群众监督。对执事的职责和所管事项细化成具体的内容列表,如见错不纠、不上殿、开牌公正、顾亲友、卡异己、纠错粗暴等等交大众评断,这样互相促进。并联系经济处理制度,对出现不上殿、做佛事不严肃、不唱念等扣去前一天工分或停牌,这些方法对保证佛事质量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他寺院当然还有很多更好的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只要我们严格管理,把制度落到实处就能把佛事做好。
  寺院的管理工作既繁多也复杂,大丛林有佛协会,有些事由佛协会统一规定或直接操作,而我们这类中小寺院,当家就需要面面俱到。大到政策、对外交往、寺院规划计划、如何创收、如何将十方善信所集来的钱用到恰当的地方等问题,小到人头或具体的某些事务,甚至有时还要亲自参加做佛事,所以我们就要多学一点、多懂一点、敬业心强一点、辛苦一点。多懂一点就是所被领导的人和你安排别人所作的事,自己都要懂,才不会瞎指挥,才能说到点子上,别人才能心悦诚服;敬业心强一点就是自己要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去,把要管要做的事做成功,做出水平来;辛苦一点就是在你所管辖的范围内别人不愿想或想不到的事自己要仔细去想,绸谋事情的利蔽,悉知基因果而作出决定。别人不愿做的事自己要以身作则,亲自动手去带动大家,只有这样你就能取到无为而治,取到无为而无所不为的作用。要做这几点,就要多学一点来充实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把寺院管好,寺院管好了也就为佛教事业的发展做好了基础工作。
  各位当家、各位法师、居士,我们共同努力吧,将我们有限的力量贡献到无限的佛教事业中去,为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嵊泗和嵊泗率先实现小康贡献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大悲山灵音寺住持 释智民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