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儒释道伦理学说与鸡足山文化的融汇贯通
浅论儒释道伦理学说与鸡足山文化的融汇贯通
【摘要】佛教圣地鸡足山历史文化形成和发展是与儒、释、道伦理学说交融乳合的经典之作,其三维一体的宏构缀满诸多神奇光环。千百年来,这三种宗教伦理精神相辅相承、融汇贯通,使被称为益部之神丘、金方之佛地、禅门之祖庭的鸡足佛山一山而纳采了三教思想精华而独树一帜。鸡足山的发展进程和根本途径是"天人合德"和"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然,缘何不得进与泰岱衡华之秀颉颃神州,未被纳入五大佛教名山之列?此为历史一大缺憾。溯本清源,还鸡足山一个历史本来面目,亦为前人之期,今人之愿,后人之本。
【关键词】儒释道伦理学说;天人合德;鸡足山文化;历史源流;和谐共荣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崇尚并盛行文明的东方升起了三颗智慧巨星。这三颗巨星,一颗是印度的释迦牟尼,他创立了以拔苦修道、觉悟智慧、因缘果报和涅槃解脱的思想,彻底地关注宇宙和生命的佛教;另一颗是中国的孔子,他创立了倡导以仁为中心的的道德观念,主张德治,强调传统伦常关系的儒教;再一颗是中国的老子,他创立了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的道教。这三种智慧宗教的诞生,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和社会进步。
雄峙于我国西南边陲高原崇山峻岭之中的佛教圣地鸡足山,便一山而纳采了儒释道三教思想精华而独树一帜。千百年来,正是这三种宗教伦理精神的融汇贯通和相辅相承,构成了鸡足山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绝妙主题,其基本框架堪称三维一体,支撑着整个鸡足山文化的大厦。故而,使得鸡足山这片举世无双的桃源净土,铺陈了众多的灵光圣迹,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儒、释、道三教的伦理精神阐释
众所周知,古今中外任何一种伦理学说包括了对现存社会秩序的维护、论证和批判,其所设计的是社会生活的根本秩序。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学说便设计并深入地论证了"天人合德"这一伦理关系。在这一关系中,被伦理理化了的"天",即是高度概括了道德原则的宇宙秩序,换言之,即是人类社会生活秩序的根本,也是道德主体所必须的自我修养过程。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崇尚礼乐和仁义,倡导以仁为中心的的道德观念,主张仁政和德治,强调传统的君臣、父子间的伦常关系,儒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特殊形式的宗教。中国是否存在儒教,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不存在儒教,只有儒家的学说,它不是宗教。有的认为存在儒教,孔子是教主。后者认为汉武帝利用政治权力把孔子学说宗教化,定儒教于一尊。隋唐时期儒、释、道并称为三教。此后,三教出现合一的趋势。在封建政权支持下,儒教体系完成于宋代。儒教以中国封建伦理三纲五常为中心,以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为已任,追求社会生活的完善,吸收佛教、道教的宗教思想和修养方法,提倡"存天理,去人欲",使宗教社会化,把俗人变成僧侣,使其宗教生活、僧侣主义、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和偶像崇拜渗透到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每一个家庭。儒家所讲的"天"和"道"是现实的、入世的,是以礼治之理释天的。而"道"则是社会理想和理想社会的代名词,其所追求的目标是务实中的功名,立足点为整体的利益。因而,人的完善不是个人的完善,而是社会整体的完善。并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建功立业,从而立命于天人合德,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整个宇宙的和谐,并在实现人的完善即"尽性"过程中实现个体与整体、人与天、心与道的统一,促成价值的永恒与不朽。儒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特殊的宗教,其所信奉的"天地君亲师",君是中国封建宗法的核心,天地是君权神授的神学依据,师相当于解释经典、代替天地君亲之言的神职人员。《四书》、《五经》是儒教的经典,祭天、祭孔、祭祖是规定的宗教仪式。它的教徒是读书受教育者(儒生)。童蒙入塾读书,开始接受儒教的教育时,要对孔子的牌位行跪礼拜。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孔庙,为教徒定期朝拜的场所。因而,儒教为稳定封建秩序、延长封建社会寿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后,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及封建残余势力继续提倡尊孔读经,维护儒教,用来抵御新兴的革命潮流。有的学者认为,由于儒教在形式上不同于一般宗教,也由于它口头上反对佛教和道教,并反对其他宗教,不承认自己是宗教,因而有些人不把儒教算作宗教。
与儒教相比,由东汉张陵创立,奉老子为教主,到南北朝时期盛行起来的道教,其思想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是超脱的现实和避世的哲学。"道教"一词,始见于《老子想尔注》。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是"道",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生的。道教并不否认现实生活的存在性,而只是否认它的现实伦理价值。道教认为宇宙间只有个人的存在,甚至只有个人本性、精神的存在才是现实的,其他一切都具有相对性。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精神完善的障碍,一个人要实现自己本性的完善就应该抛弃一切世俗的追求。故此,道教所讲的"天"与"道"即以"道"代"天","道"即是真保性,同于大道,得了道便有了德,是绝对精神观念、惟一独立、真实的存在。其所追求不是现实道德价值的实现,而认为道虽然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但现实事物和现实生活都是主体与道同一的障碍。认同于为本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世俗的一切功名利禄及荣华富贵都微乎其微,故能够超脱凡俗,通过服饵、导引、胎息、内丹、符箓、房中、辟谷等修练方法,又通过斋醮、祈祷、诵经、礼忏等宗教仪式,清心寡欲,不食人间烟火,最终实现长生久视和羽化升天。因而,道教要求人的行为要顺应自然,清净无为,无欲无争,回避一切世俗之争,保持本性的纯朴,追奉的人生价值目标不在于道德功名,而在于精神的独立与自由。同时,这也是道教眼中的关于人的完善与独立、自由的伦理精神。
而与孔子、老子同时代的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则以超越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把现实人生断为无常、无我、苦,而飞跃为普遍的世界宗教。苦的原因既不是超现实的梵天,也不在人为的社会环境,而由每个人自身的惑、业所致。惑指贪、瞋、痴等烦恼,业指身、口、意等活动。惑、业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故摆脱痛苦之路,唯有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觉,彻底转变自己的世俗欲望及认识,超出生死轮回范围,达到这种转变的最高目标,叫做涅槃或解脱。佛教不仅否认现实生活的积极价值,而且从根本上否定现实生活的客观实在性,追求出世的理想。佛教所指的"天"、"道"是宇宙万物的真实本质。佛教以真如为天,追求明心见性,觉悟真如;得道是悟万有的真实本质,实现生命的超越与永恒。佛教以人生解脱为目的,对现实生命给予消极的评价,但又以慈悲之心怜悯众生,关怀人们的世俗生活,特别是关怀人们的善恶价值,积极地劝善惩恶。认为宇宙万有无常无我,是虚幻不真的存在。外界的一切事物,只不过是人的主观幻想。因此,要达到觉悟宇宙和点燃人生智慧的真实这一价值目标,首先必须决绝俗念,不为凡俗之事所诱惑,止恶扬善,以无量之心修持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方法或途径,坚定对佛教教义的信仰,灭除一切妄见,以无我(空)之心待人接物,从而获得无人妙圆智慧,最终觉悟成佛。正是因为佛教彻底地注视宇宙和生命,所以才长久为全世界的人们所关注。佛教在广泛流传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对人类社会协调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佛教超越国境,不分民族,给世界上所有的人们带来争取和平和健康幸福的活力。
严格来说,儒、释、道三家的天、理、道、真如等都属于伦理范畴,道德是它所必须涵蕴的伦理属性,它们所表达的也并非一般的、普通的、个别的道德,而是根本的伦理精神。从三家共同强调的"天人合德"来说,儒家的"天人合德"是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生命的道德价值,道家的"天人合德"是在超越现实的基础上实现生命的精神自由,而佛家的"天人合德"则是对生命本身的超越。三家倡导的价值目标所反映的精神实质,即是文化的交融与和谐,是对生命的整体透视和对生活的彻底关注。儒家追求的是现实的功名,以整体利益作为价值目标,确定了古代社会基本的道德秩序与道德观念;道家追求的是生命的不死,以自我的生存作为价值目标,表现了对主体完善的关怀,支撑着个体的精神独立与心理平衡;佛教则追求生命的超越,以彻底的觉悟为价值目标,是对万有本质的探索,揭示出一种积极完善的境界。因而,儒释道三教所展现的价值目标之伦理精神,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目标的主维坐标,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平衡与谐调。
二、佛教圣地鸡足山的缤纷光环
鸡足山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是享誉南亚、东南亚著名的佛教胜地,是世界佛教禅宗的祖庭和源流地之一,是南传、藏传、汉传佛教的交汇地,因其山势顶耸西北,尾掉东南,前列三支,后拖一岭,形似鸡足之形而得名。
鸡足山以其迦叶道场而驰名海内外。鸡足山又称为灵鹫山,即灵山。传佛祖在灵山大会讲法,拈大婆罗花示众,众不解,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故佛祖传心印于迦叶。佛祖涅磐后,迦叶披金褴袈裟,守衣入定鸡足山华首门,辟华首门为华化道场。其它四大佛教名山均以泊来文化为主,文殊、普贤、观音诸菩萨均为神话人物,唯鸡足山开山鼻祖迦叶尊者乃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鸡足山浓郁的佛教文化特色,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美丽如画的景致,以及儒、道二教精髓互为交融,互为补充,最终奠定了鸡足山世界佛教文化中心的霸主地位。
鸡足山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境内,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大理景区的重要景点,是以展示佛教文化和生态景观为主的,集佛事朝拜、佛学研究、观光旅游、科普科考为一体的多功能4A级景区。鸡足山始于唐,建于宋元,盛于明清,鼎盛时有三十六寺七十二庵的宏大规模,常住僧尼5000多人,古人以"金殿空中香雾迷,十里松风吹不断"来描绘盛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浓郁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交融碰撞的产物,鸡足山不仅打造了旅游观光、科学考察、导幽访胜、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而且造就了许许多多杰出优秀的古今人才。历史以来,古今文人骚客曾驻足鸡足名山,徐霞客、李贽、李元阳、杨黼、杨升庵、担当、虚云、徐悲鸿等名流给鸡足山留下不朽的辉煌篇章,使鸡足山矗立成中华佛教文化之林的一座里程碑。
由佛祖首席大弟子摩诃迦叶开山的鸡足山佛教,闪烁并笼罩着许多奇异的神话光环。择址金鸡拓下的鸡足痕徽,饮光法会上迦叶的破颜微笑,天柱峰头迦叶与鸡足大王斗法的电光石火,华首门开阖引渡得道高僧的神奇譬喻,尊者入定守衣以待弥勒佛祖降生的佛图佳篇以及被佛光沁染过的四观八景的点缀,以及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一派三教的交汇,以及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所涵养的代代辈出的高僧名侣,和参差错落的梵寺大剎,所有这一切,都使鸡足山这块从混沌蛮荒演绎而成的佛国化城的净土上从感知到理念,从微观到宏观,凝结了极为丰富的内涵。
作为禅门正统的源流地,作为与峨眉、普陀、五台、九华相伯仲的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作为名噪东南亚的佛都圣地,灵山鸡足,便承袭着汉唐遗风,明清花雨,交织着儒、道文化精髓,星罗棋布着三十六寺七十二庵的梵剎丛林,以禅宗为主,以静坐默念为修行方法,提倡心性本静,佛性本有,觉悟不外求,即心是佛,成佛在于一念,在于剎那顿悟,在于把繁锁的佛教简易化,承袭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儒学思想,承袭了源远流长的佛教因由。
鸡足山是"鸡"的图腾,金鸡是鸡足山光明世界的象征,同时也报晓光明的灵物。"经宗西极,教化东南,欲导苍生醒悟;足立南天,声闻北斗,唤开世界光明",这幅对联道出了鸡足山光明世界的真谛,故前来朝拜鸡足山的佛教信众络绎不绝。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服饰,不同的语言,都汇成一堂,都在鸡足山这个神圣的、灵韵纷绕的殿堂里,用自己的虔诚和自己民族独特的方式,叙述着"鸡足天下灵"这个永恒主题,演绎着佛教文化的精髓和深刻内涵。
鸡足山的形成,缀满了众多的神话光环。关于鸡足山文化的形成,特别是其佛教文化渊源,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学术界更为莫衷由是。过去曾一度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谓鸡足山在古印度南部,宾川鸡足山为附会,为外来之名,此似不妥?好在还有一些典籍有所记载,还了鸡足山历史的一些本来面目。
据《白古通记》记载:
鸡足山,上古之世原名青巅山,洞名华阴洞。……迦毗罗国净饭大王因其山形象鸡足,遂更名曰鸡足山,名其洞曰迦叶洞,后讹为华首门。阿育王时,勅长者明智、护月、李永善、张敬成等,来创迦叶、圆觉、龙华、石钟等庵,即为名胜之始。
迦叶尊者由大理点苍山入鸡足。
关于鸡足山为何未纳入中国五大佛教名山或其它名山,明汪蛟《游鸡足山记》中的记载可谓一语中的,足称点睛之笔:
余游鸡足,考前贤纪述寥寥,夫亦有故。盖滇旧为西域,未通中国。周时迦叶占鸡足为道场,二十八世传至达摩,持迦叶衣钵传至中国,……至宋祖以玉斧大渡以南弃之,故宋臣撰《洞天福地记》,滇南名胜,见斥不录。迨元始入版图,而登临题咏不见舆记,得非兹山终以僻远,阻文人之驾乎?……不然,佛教流传入,与周孔之道,宣扬中土,而使佛地郁抑,不得进与泰岱衡华之秀颉颃神州,岂非文人之过?
明谢东山《鸡足山游记》也有精妙的述说:
余惟昔释迦佛生周昭王之世,迦叶为之大弟子,是时滇中为西域之境,未与中国通,故迦叶得占鸡足为道场。及二十八传至达摩,持迦叶衣钵入中国,……其时南诏尚僭称王,与中国抗,天下虽知有鸡足,然以限隔之故,欲游不可得。
我国著名的佛学家吕徵先生考证: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释迦牟尼比孔子大14岁。如此说来,佛教在春秋时就传到了鸡足山。那时鸡足山还在天竺界版图之内。那么,鸡足山何时才归入我国呢?
《鸡足山志》卷二之《山》章载:
鸡足山,一名九曲岩,实居南徼,古属西域,此名鸡足山,梵语言屈屈叱播陀。由汉唐而附中国,至蒙古始入版图。
汉唐时附属我国(唐代属南诏国,宋代属大理国),到元代正式列入我国版图。那么,中国佛教何时传入此山呢?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九载:
莫诃河东入大林野。行百里余,至屈屈咤播陀山(唐言鸡足),亦谓窭卢播陀山(唐言尊足)。高峦峭无极,深壑洞无涯。山麓溪涧,乔林罗谷,冈岑岭嶂,繁草被岩。峻起三峰,傍挺绝崿。气将天接,形与云同。其后尊者大迦中波居中寂灭,不敢指言,故云尊足。摩诃迦叶波者,声闻弟子也。得六神通,具八解脱。……迦叶承旨,住持正法。结集既已,至第二十年,厌世无常,将入寂灭。乃往鸡足山,山阴而上,屈盘取路,至西南冈。山峰险阻,崖径盘薄。乃以锡扣,剖之如割。山径既开,逐路而进。盘纡曲折,回互斜通,至于山顶,东北面出。既入三峰之中,捧佛袈裟而立。以愿力敌,三峰敛覆。故今此山,三脊隆起。当来慈氏世尊之兴世也,三会说法之后,余有无量憍慢众生,将登此山,至迦叶所。
东晋法显《法显传》载:
从此南三里,行到一山,名鸡足。大迦叶今在此山中。擘山下入,入处不容人,下入极远,有旁孔,迦叶金身在此住。
高鹤年居士《名山游访》之《由香港安南至云南鸡足山游访记》载:
由汉晋高僧传法于此山。
《鸡足山志》之《人物上·帝王》载:
滇王仁果,白饭王骠苴低之裔也,驻白崖城。汉武帝元封六年丙子,王斋虔百日,至鸡足山朝礼迦叶,建瑜珈大醮于山巅,并祀其始祖阿育王。太初二年戊寅正月丙寅,王与嫔妃再到鸡足,建欢喜圆满胜会,设供帐毡毯幕盖于青檀山,建善毕,弥月而还。
蜀汉时"建宁王龙佑那,为仁果十五世孙……于建兴十一年癸丑腊月乙丑,朝鸡足山。其次年八月,再朝山,有金光现佛之异,王感之,受优婆塞戒还,遂清斋,永不御内。"
说明鸡足山佛教香火在汉晋时就已经十分兴旺了。
另,《佛教文化百科辞典·鸡足山》条说:
三国蜀汉时即有佛庵,唐代扩建,盛时有大小寺宇百余座。明代建有悉檀寺、石钟寺、华严寺、金顶寺等。
若就蜀汉而言,佛法传入鸡足山也在公元221─263年间,至今已有1700余年了。鸡足山的佛教也同中国佛教一样,隋唐时代是其鼎盛时期。从以上历史典籍记载看来,鸡足山文化以佛教为主,同时也兼容并蓄了我国儒教与道教的精华。作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道亮丽风景,鸡足山文化的发展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经历了一幕幕哦风雨嘘雪霜的历史烟云,从而使得独树一帜的鸡足山佛教文化更为饱满圆润,更加博大精深。
三、儒、释、道精髓在鸡足山文化中的转承互补
鸡足山佛教文化本着"共祈世界和平进步,圆融人类健康幸福"的理念,借助文化平台,以文化交流为契机,以团结共进为目的,结天下善缘,聚天下功德,形成一条通向世界和平、人类幸福的阳光大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分子的鸡足山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构建和独特的魅力,千百年来,就溶儒、释、道伦理学说于一体,加之地方民族文化的补充与升华,随着时代的演绎与推移,历经了蛮荒混沌、封建王朝等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潮流,儒、释、道三家成为鸡足山传统文化的主思想要素和基本骨架,三家的冲突,结合和互补作用,推动了鸡足山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肯定地说,浓郁多姿的鸡足山文化不是简单的罗列,也不是固定于某一模式某一环节上的。鸡足山文化的实质,首先必须是与宗教文化相融一体,与人文自然景观联系互补,而所表现出的代代不衰的传统文化,换句话说,即是伦理道德精神所指代的多维体视角的概念。鸡足山之所以成为与峨嵋、九华、五台、普陀相伯仲的五大佛教名山,之所以称为东南亚著名佛教圣地,之所以称之为世界禅宗的发源地,这是因为鸡足山本身所处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特有的文化要素所决定的。在中国,特别是深深烙上中国传统文化印痕的鸡足山文化,其发展和源流都与儒、释、道三维一体的伦理精神紧密联系一起的,并深深地汲取着地方民族文化的营养,不断充实和完善起来的。
翻开史书典籍,我们知道西南是我国远古人类的家园之一,西南地区和祖国其它地区的原始居民,从种族、文化等各方面来说,都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据考古发掘,白羊村新石器遗址告诉我们,早在3800多年前,就有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宾川白羊村遗址是洱海区域典型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白羊村遗址出土的新石器、碳化谷物等是目前为止云南出土的较早的新石器和碳化谷物,在亚洲人类发展史、栽培稻谷起源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文化遗存表明,很早以前,洱海及其周围地区的原始部落群,与祖国从中原到西北的原始部落氐羌系统的部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既有共同之点,又有地方特色。据《史记·西南列夷传》记载,先秦时期西南的部落"皆氐羌类也",实际是说大多数属于氐羌系统。大理地区早就生活着"昆明之属"或"昆明诸种","随着迁徙,毋常处,毋君长"的山居游牧部落,同时也出现定居坝区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这些部落实际上就是白族、彝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祖先。这说明居住在大理一带的氐羌系统各部落,已由于发展不平衡而出现了分化,产生了不同的部落和氏族公社,并且有了君长,出现不同的族称,如僰、隽(叟)、昆明等等。西汉王朝在设置郡县得以成功,正有赖于这些"君长"部落的存在。
汉、晋时期,中原王朝不仅派了郡县官吏进行统治,并移植内地居民、士兵驻居,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元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领的中路军从木里出发,经宁蒗到达金沙江边乘皮筏(革囊)渡江,然后翻越苍山攻克了大理城,灭亡了存续300多年的段氏大理国。元跨革囊是云南历史的里程碑,此后,云南以一个行省的形式被纳入元朝版图,省会由大理迁到昆明。同时也是大理历史的转折点,它标志着自唐以来,大理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时代的结束。
明洪武元年(公元1638年),朱元璋推翻了元皇朝的统治,建立了明皇朝。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8月,明统治政权已基本稳定。1382年闰2月,明军袭破大理,改大理路为大理府,改鹤庆路为鹤庆府。当时,除蒙化府、鹤庆府和大理府的邓川、云龙二州仍继续委任土官流官辅之外,大理府的其它州、县都是流官统治。明代实行军屯制度,划出一部分人为屯籍军户。明正统八年(公元1442年),鹤庆府改土设流;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在邓川增设流官知州;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废除云龙土知州。至此,洱海周围已全部改设流官。根据《明史o地理志》、万历《云南通志o地理志》载:明在大理地区设置了三个府,即大理府领太和县、赵州(领云南县)、邓川州(领浪穹县)、宾川州、云龙州以及十二关长官司,蒙化府(领顺州),鹤庆军民府(领剑川州)。公元1658年,云南进入清朝统治。
大理自古有"妙香古国"之称。早在公元八世纪末,即晚唐时期(相当于南诏王劝丰佑时),佛教已在洱海周围广为传播和流行。南诏和大理国的统治者在国内竭力推行佛教信仰,先后封了许多僧侣(其中包括早期来大理的印度僧侣赞陀崛多)为国师,授予以极高的权力,王室成员全部皈依佛法,很多国王也常逊位为僧。元朝西台御史郭松年《大理行记》记载了大理地区的佛教盛况:"此邦之人,西去天竺为近,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珠。一岁之间,斋戒几半,绝不茹荤饮酒,至斋毕乃已。沿山寺宇极多,不可殚纪。"可见,当时佛教在大理地区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此,清代诗人吴伟业曾说:"苍山与洱海,佛教之齐鲁。" 而被称为益部之神丘、金方之佛地、禅门之祖庭的鸡足佛山,早已是大理地区佛教文化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它的源起正如前所述,它的发展正因为它是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接点,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的交汇点,它极大地促进了大理地区与外界的交流,以及绘画、建筑、文学艺术诸方面的繁荣与发展。
鸡足山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自然也有赖于上述诸种因素。
鸡足之称为灵山,并非一朝一夕的积淀,而是经过千百年来栉风沐雨的岁月浆冼,经过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过程中,从无数精萃的自然山川、地理舆图中洋洋洒洒脱颖而出的。而"灵"则首先为道家所倡导,其灵气灵韵又与鸡足山儒、释、道三家思想学说相濡以沫,在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境界中的共通与揉合,故"灵"备受钟灵山水、乐阅自然、修得智知慧觉的高人雅士、方士仙客、大德高僧所推崇,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鸡足山"灵"的源起和传播,深邃的哲理现象所体现的便是"天人合德"。儒家思想在鸡足山的贯通,构成了鸡足山博大精深的学说文化体系(包括诗词歌赋、书画石刻、游记著作);佛家思想在鸡足山的融汇,创造了佛教文化与和谐自然共同发展的奇迹(包括佛教寺、庵、殿、院、塔建筑,佛教塑像、佛教传说故事、讲经说法等);道家思想在鸡足山的互补,涵养了鸡足山千古不磨的灵光圣迹(包括福禄寿禧、羽化仙人、符箓卜占、礼忏诵经等)。在历史上,有的文人学者是佛教信徒,有的佛教高僧大德是儒子学者,有的道家羽人是儒释相溶。可以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学说(如儒教的李贽、杨慎、李元阳、徐霞客等,释教的净月、大错、担当、虚云等,道教的如正、杨黼、实庵等)在鸡足山的发展进程中互为联系、互为补充、互为条件,其"天人合德"的思想已达到融汇贯通的精妙境地。
据《鸡足山志》记载,明朝初年即有道人在鸡足山结庵。明李元阳《迦叶殿记》载:
永乐间,羽人结庵,成化间废。
鸡足山圣峰寺开山和尚净月,于明嘉靖年间在钟灵山前建圣峰寺,寺后修玉皇阁。玉皇是道教奉祀的天帝。金顶寺睹光台前的三官殿,里面供奉的天、地、水三官,亦称三元(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即是道教的所奉的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另鸡足山"古洞别天"、"洞閟奇灵"的华藏洞,就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典范,在这个500米的弓形山洞里,依次建有观音殿、西方极乐殿、弥勒殿、财神殿、玉皇殿,分别塑有观音、弥勒、文昌(指文昌地君,儒教尊为主宰功名、禄位的神)、财神(指赵玄坛,亦称赵公元帅,相传姓赵名公明,秦时得道于终南山,为道教所奉的神)、药王、圣母、关羽、岳飞等儒、释、道崇拜的神像。在这里,观音、弥勒代表的是释教,文昌代表的是儒教,财神、圣母代表的是道教,关羽、岳飞代表崇武。
此外,鸡足山还出现一些有关道教的名称,如金顶寺灵官殿、仰高峡真武阁、九子溪真武洞、碧云寺后玄天阁、仙弈石等等,说明鸡足山的开创,有佛教僧人,也有道教羽人。这是道家崇尚自然,超凡脱俗于障碍实现自己本性完善的思想精髓在鸡足山的深化与升华。而儒家思想精髓在鸡足山的传播与渗透,应是与鸡足山形成时和佛教、道教的传入同时进入的。我们知道,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到许多方面,如哲学、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天文、历算、医学、体育等等,而文化又是共通的,其许多佛教典籍皆溶入了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包括儒教、道教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印痕,其所阐释的教义不仅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也或多或少地沾染了中国传统文化 "天人合德"的伦理思想。佛教景观和佛教基本义理的关联,必有高雅的意境与玄奥的哲学的内在联系,了解、研究、认同佛教文化,或者说佛教文化了解、研究、认同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人的因素。也就是说,儒、释文化精髓的转承互补,首先需要的是人文精神的塑造,比如佛教文献的进入,得有翻译,得有文字记载,而文字记载就必须要文人儒士才能担当,故佛教文化介入鸡足山之后,鸡足山高僧大德倍出,文人墨客荟萃,儒家思想为鸡足山的光大发展点燃了智慧的火花。
综上所述,鸡足山文化是发展着的,是与社会同步前进,与儒、释、道伦理文化的融汇贯通不可分割的。孔子说:"人能宏道,非道宏人",一语道破了"天人合德"的伦理文化精髓,指出了人与道之兴废的特殊关系。如鸡足山高僧虚云和尚在鸡足山复兴迦叶道场,重振西南佛教的弘法经历,成为现代中国佛教的精神象征和佛教典范。他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兴复祖庭,广建法幢,弘法利生,从而使千年的古寺重光,禅宗之宗风再振,创造了鸡足山佛教文化再度兴盛。目前,中国已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然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鸡足山宗教文化是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文化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过程中,如何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相适应,是放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好、认识好这个课题,将对鸡足山文化的发展和推动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意义甚为巨大。
以上所述,仅为一管之见,仅作抛砖引玉。不妥之处,敬希专家、学者、大德高僧及同行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王艳钧,汉族,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云南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大理作家协会会员,《锦绣大理长联》(2008字)作者)
参阅文献:
1、《中国宾川鸡足山佛教文化论坛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
2、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3、清范承勋《鸡足山志》
4、清高奣映《鸡足山志》
5、上海辞书出版社《宗教辞典》
6、云南人民出版社《白族文学史》
7、侯冲《云南鸡足山的崛起及其主要禅系》
8、王维邦《鸡足山与大迦叶:从印度到中国》
9、崔正森《鸡足山与五台山佛教文化交流》
通讯地址:云南宾川时讯采编部 电话号码:13987208909 邮政编码:671600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