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宗教心理功能初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宋广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宗教心理功能初探
  作者: 宋广文
  来源: 《求是学刊》
  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原始社会中的图腾崇拜,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的“上帝”、“佛”、“安拉”,可以说,宗教与人类发展几乎是形影不离。
  恩格斯认为,一切宗教都只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而宗教为何会以这种虚幻的形式出现,并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却是一个尚待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宗教的心理功能出发,尝试探讨宗教产生的原因、宗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宗教为何并未因科学的进步而消亡的缘故。
  一、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因为思维的存在,人类的理性一直被下列问题所困扰:人生活的目的,即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何会有生老病死?人与客观现实的关系究竟怎样?因为找不到这些问题的圆满答案,人类便陷入了生存的焦虑之中。这是一种来自做人本身及应付生活中种种问题的不安与忧虑。按席勒的理解,宗教在本质上是“作为为了适应我们心灵上的种种需要与渴望而须得满足的一种要求。这种要求虽然是主观上的,转过来却也有其客观来源:它是为经验的本性所唤起的”〔1〕。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在有限的生命中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是有限的。面对无限的世界,人的这种有限性便成为产生生存焦虑的基础。当人们不能理解自己种种的经历体验,当人们产生无意识的恐惧与需要,当人们试图支配自然或控制社会却难以如愿时,宗教便会应运而生,因为“全能的上帝形象,与弱小无力的人类相对照,其基础是我们对自己力量的压抑以及将这些力量向神灵的归属。”〔2〕“从某种意义来说,宗教是一种对理想的完美境界的探求,它提供一种乌托邦的幻想。”〔3〕
  任何宗教都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宗教信条,即有关事物如何的信念;二是礼仪,即仪式和典礼,是教徒表达宗教情感的象征方式;三是教规,即宗教对于行为的要求,它告诫教徒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谈做什么。我们可根据心理作用的三大方面,即认识、情感、意志来看待这些组成部分。信条涉及认识功能,礼仪涉及情感反应,教规则涉及意念冲动。与生存的焦虑相联系,信条提供生活的意义,给人指点迷津;礼仪给人以情感上的慰籍,使人体验到生命的安宁与价值;而教规则告诉人们可资遵循的行为准则,使人们为自己行为的正确而欣慰、心安,并坚持之;同时为行为不端而自我谴责和悔恨,以便正之。
  比较宗教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认为,宗教产生的最直接原因是人类用有限解释无限的一种需求,“宗教,就其最真实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对生活的严峻而不屈的探索。”〔4〕在探索中求得心理慰籍,达到心理平衡。
  二、宗教信仰者的心态
  如果从个体的角度加以考察,每个人的宗教问题就变成了:“为了替我们平日的种种信念找到一种可以作为超级信念、作为补充和化身的东西,以便于用来解释我的经验,并且使我的灵魂得到安静,我究竟得到什么信仰中去找?”〔5〕在席勒看来,宗教是比任何信条和神学都更大和更深一层的东西。它扎根于人类的心里,是形成我们心理本能的最重要的一种。迄今为止,只有三种人可以说是缺乏宗教上的渴望,因而天性上是属于非宗教类型的:(1)极端悲观论者;(2)极端乐观论者,因为这两种学说都不再给人留下任何可以希望的东西,以及(3)极端缺乏想象的人,因为他们除了在经验中发现的东西以外,不能想象任何东西。所以,“任何人只要是具有一种理想的,而且是能够设想一个比他的实际经验更好的景况的,那就基本上都是具有宗教性的。……基本的宗教,本质上就是一种系统的抗拒(思想),拒绝把我们的野蛮的兽性的祖先实际上为我们造成而遗留给我们的那个世界作为真正的实在的一个适当的标本和尺度而加以接受。这种抗拒(思想),之后推动我们产生一个信仰,即对于我们可能得到的一个更高级的和更良好的事物秩序的可能性的信念。”〔6〕
  勿庸讳言,即使人类文明已发展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自然科学在揭示自然、人类之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类也实现了“登月”的美梦,但在人们心中总还存有这样那样的迷惑。科学不能穷尽一切,人总能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弱小性。“人类对自我完善的追求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历史。”〔7〕这种对完善的渴望,可能通过感觉“直觉”到,也可能通过“良心”,通过自我省察“领悟”到。具有宗教信仰的人,往往把自己所缺少的东西都归属于神:生活越空虚,上帝就越充实;现实世界越穷困潦倒,上帝的天国就越富裕美满。上帝是根据人的需要而创造的,她既有形也无形,有多少个教徒,就有多少个上帝,强调上帝的仁慈道德,往往意味着现实的腐败堕落。由于人类“无时不在地寻求那适意的精神食粮来营养我们的灵魂。”“所以,大多数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都承认一种多元的宗教,并且向往多元的理想……如果我们需要救助、正义、尤其是仁慈,我们便会要求一位爱护他的创造物的人格上帝,一位同情我们并且跟我们密切交往的人格救主,一种未来的生活,此外,也许最后还需要一个天堂,尽管对于天堂,人们的爱好似乎各有不同,而且有些人根本不需要它。别的人,除此之外,也许还需要一种属于心灵利益的固定组织或‘教会’,附随着一种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仪式和一部浪漫的历史,甚至还有那五光十色的法衣。”〔8〕
  用什么来描述现代宗教信仰者的心态呢?仅以基督教为例予以考察。在现代基督教徒心目中,上帝仍旧是无处不在的,但上帝更“进化”为一种约束,信徒已不再时时盼望着它对人类当然包括自己的拯救。对教徒来说,上帝的约束“是良心的一种命令”,违反这种命令会引起一种可怕的有罪感,这种有罪感是自明的,正如人们对这种有罪感一无所知。从这一点上来看,宗教已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规范人们行为的工具。在当今中国,据估计有宗教信仰者已达一亿人左右,且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产生这种现象显然不是偶然的,我们认为,这至少与以下四点有关。
  1.得志者祈求保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化巨大。商品经济给一些人带来了“突如其来”的财富,面对一夜而来的美梦成真,一些人不是从国家政策对他们发展的有利性出发,而是相信某些“外力”的显现,希望这样的“神”能保佑他们在商品的浪潮中继续一帆风顺。
  2.失落者寻求慰籍。在一系列急剧的社会变革中,原有的社会格局被打破,新的社会阶层开始出现并逐渐形成新的社会矛盾。文化素质较差,习惯了靠力气谋生的人;原来有上一官半职,因机构改革而“降格”的人;曾经悠闲舒适即可拿到固定薪金的人……面对别人意气风发的洒脱与自己失志落魄的寒酸形成的巨大反差,不可思议中便到宗教中去寻找解释、依赖与慰籍。
  3.政治观点多元化及自我选择自由度增大。改革使国民熟悉的思维模式与生活秩序受到强烈冲击,一元的政治观点与信仰逐渐被多元的理论、思想所代替,自我价值、自我实现的观念也为人们渐渐接受。随着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健全,公民意识领域中不再只是纯粹的共产主义信仰,在有些人开始向往萨特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同时,自然也就有对基督教、佛教、道教的迷恋与信从。
  4.信仰危机后的迷茫。尽管难以置信,但我们必须承认,没有任何国家经历过我们这样如此深刻而普遍的信仰危机。
  三、宗教的心理功能
  由于生存的焦虑导致宗教的产生,自我慰籍以求得心理平衡也便成为宗教从开始到现在的主要的心理功能。当然,宗教的功能肯定会随着人类的进一步发展而有所变化。但在现阶段,自慰依然是宗教最主要的心理功能。
  在《幻觉的未来》一书中,弗洛伊德指出了神的三个功能;他们必须驱除自然界的恐怖;他们必须缓和人和残酷命运的关系,尤其是死亡所显示出的严酷;他们必须补偿社会文化所强加的苦难和匮缺。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人类能够穿越日常生活的困惑与危险而找到精神宁静的“港湾”。
  我们认为,宗教的心理自慰功能可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满足个人自我中心的需要;满足追求理想和价值的需要;满足探究世界本源及解释我们自身的需要。
  1.满足个人自我中心的需要
  (1)对死亡的超脱。在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类才能意识到死亡,认识到生命的无常及死亡来临时的恐饰与无奈,这在对人死亡前心理活动的有关研究中已得到了更充分的证实。因而,当人类面临危险时,要求得到某种保证就是很自然的反应了。那些参加宗教活动最多及在宗教信仰上最坚持原教者的信徒更不害怕死亡,而且比那些不太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更对死亡的来临报着期待的心情。对他们来说,死亡是一种解脱,是进入天堂的必经阶段。
  死亡,对人类来说一直是不可超越的。死亡的现实性甚至在医院中都被否认。死亡的焦虑必然使人产生解释死亡及死后状况的动机,宗教恰恰对人死后的归宿做出了妥当的安排,每种宗教都对死亡做出解释,并在人死后举行仪式,对死亡的意义给以说明,所有这一切,都是以让其信徒能够安详地面对死亡为目的的。格雷厄姆关于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与人际关系类型关系的研究表明,那些相信某种来世再生的人不象那些接受了他们个人死亡的现实性和终极性的学生那样以热情的、相互倾诉的方式进入人际关系,他们不能在琐屑的或肤浅的人际关系上浪费时间。
  (2)安全感的获得。死亡虽然是对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最大威胁,但它决不只是一个身体上的问题。正因为我们会思维,会考虑我们的处境和命运,生活中的许多不安全感才会在心理上反映出来:身体健康不佳、个人财产和亲朋好友的丧失或受到威胁等。怎样才能获得安全感?不同的宗教信仰者有不同的方式: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许诺给信徒一个来世的极乐世界;佛教寻求超脱,认为欲望是引起一切灾难的根源。所有这些,都使信仰者确信可以挣脱威胁人类安全的困境。
  (3)权力和地位的补偿。当大多数人想到自己在茫茫宇宙中或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的地位时,免不了在某种程度上感觉到渺小与无能为力。“沧海之一粟”不仅是一种自谦,而同时也是一种哀叹。宗教对此多少起到了补偿作用。无论佛教的轮回也好,基督教的天堂也好,都使信徒相信,只要依从教义的明示,通过积善行德、苦修及保持信仰,必将使人进入美好的境界。
  这种心理的自慰作用是相当强烈的,当信徒们相信恶人不论目前多么显贵,最终总要受到惩罚,而自己不论现在如何卑微,却有一个完满的结局时;当信徒们确信自己掌握了生命的真谛时,其内心的安宁、欣慰与满足会给他们带来难以估量的生存力量。
  2.满足追求理想或价值的需要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后期理论上,他又提出了一种超越自我实现需要的需要——超越需要。
  现实生活中的人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但往往力有未逮。个人虽然也可以达到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但人数却寥若辰星。宗教使信徒们在其宿命观中很容易得到解脱:命该如此,何必怨天尤人。于是,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不能得到的,精神生活中却能够实现、能够满足。万能的上帝会褒奖他们的德行,生活中的困苦与不得意在将来会得到补偿。就此而言,宗教在满足人的理想或价值需要方面具有消极性,易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消沉颓废。但它确可以使人的精神免于崩溃,调节了信教者的失落与愤懑:“上帝让我心灵宁静。”一位信教的女大学生如是说。
  对另一些信教者来说,宗教是追求理想与价值的强大动力。所有宗教都认为,为了超越自娱自乐的动物水平,人类必须认识到更高层次的超越自我的价值,并为之努力。一个人应在上帝的指引下不断完善自己,这是神的呼唤,只有不断进步,才能回答神的要求。
  3.满足探究世界本源及解释我们自身的需要
  如果说前面论述的宗教心理功能都与人的情感有关:不安全感、渴望刺激与权力、追求理想与价值。那么,人类探究世界本源及解释自身的需要则更多地反映出宗教在认识方面的功能。世界复杂而多变。人类对外界及自身具有探究的本能。结构复杂,能量巨大的大脑有其自身的功能——处理信息、认识和理解。现代科学已经提供了对于自然的更加可靠的解释,如关于地震、飓风、火山爆发以及水灾等的本质和原因的解释已相当详尽。但科学并未穷尽所有的答案,更何况有些解释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对一些自然灾害,如对地震、火山爆发等预报尚不准确与严密。加之受人们教育水平的限制,很容易使人“相信”某种人自身之外的东西在起作用。
  宇宙的神奇与奥秘,如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太阳与其它星球为何具有这样的关系、人如何而来等,一直困扰着人类,关于这些现象的局部与片断知识哪怕已十分正确了,但从整体上仍难以让人信服。而对信教者来说,宗教中含有对全部知识的探索及对未曾发现的真理的寻求。在为认识服务中,每种宗教都或多或少对人类的主要难题提供了“圆满”的答案。可以说,世界上的一切伟大宗教都为那些接受它的论点的人提供了一个世界观,它逻辑简明,庄严神圣。
  此外,对每个人来说,人格中都存在阴暗面,即那些由于道德的或审美的原因为我们所拒绝摒弃的东西。而要让我们承认这些阴暗面是痛苦的,要么我们对此压抑之,权当不存在;要么找到某种借口,从而减缓心理压力。所有的宗教都提供了一种邪恶或恶魔的象征来代表我们人格中应拒绝的那些方面,信教者可以坦然地将这些心理体验“投射”到它们身上,比如说:“魔鬼惹得我发怒”,而不愿承认我是一个“充满恶意的人”、“脾气很坏的人”。因此,说宗教在“本质上作为为了适应我们心灵上的种种需要与渴望而须得满足的一种要求”确乎有合理性。
  四、宗教发展趋势之展望
  如果说,宗教之初产生是消极适应自然及社会的结果,是为一些不合理的或难以理解的现实生活寻找借口,以达到自慰,那么,宗教发展到现在,它包含的消极成分已不象当初那样明显了。宗教越来越成为一种约束——对人们日常行为和情感世界的规范。
  所有的宗教教义,抛却其唯心主义的成分,都是劝人向善的:早期犹太教徒在面临诱惑时寻求自我的纯洁。基督教徒寻求自我拯救。佛教徒和印度教徒寻求解脱。而伊斯兰教中的遍在神秘派教徒则寻求在爱和神示中再生。所以说,人类有能力在善行和德性方面超越现存的状态。
  宗教提供了一种标准的仪式,使人们从小就养成了遵守的习惯。宗教为许多人提供了广泛而单纯的社会接触,满足了人的归属需要、交往需要,因而宗教对于促进社会行为的道德化,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不少国家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宗教进行的;其效果之好已有目共睹,而阿拉伯人的“圣战”足以昭示宗教的凝聚力之巨大。
  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宗教最终会消亡。我们认为,在人类消亡之前,宗教不可能自行消亡,其原因主要有:1.人类是孤独的,人类需要信仰来支撑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管这种信仰是什么。事实上,仅靠一种宗教来满足人类花样繁多的渴望是不可能的。大多数人在实践中都承认一种多元的宗教,并且向往多元的理想。2.宗教的内涵在不断变化,其非科学性的东西被人们逐渐摒弃,而有关道德、精神方面的劝诫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科学不可能穷尽一切,教育也无法使所有的人接受同样高水平的教育。宗教的神秘性支持了它的永恒。
  推测宗教的未来发展,我们认为,宗教将失去现在的形式而不断被宽泛化。宗教应该有一个更宽泛的定义。宗教有可能成为信仰的代名词,升华为一种道德规范而被人类共同遵守。当然,这种遵守将是自觉的、发自内心的,而非强制的。
  黑格尔把宗教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种宗教形态称为自然宗教。在这种宗教里,精神被看作与自然无明显的区别,例如,“巫术”。中国的道教、印度教及佛教被看作是这一形态的高度发展形式,具有泛神论和宇宙论的特点。第二种形态的宗教是具有精神个体性的宗教。在这类宗教里,精神被想象成为一个主观、一个独立于自然世界的人格化的神。譬如,基督教中,上帝被升高到居于有限人类和自然界之上,成为一个超然存在。第三种形态的宗教中,上帝与世界的这种分离既有废除的,也有保留的,即“扬弃”。神被想象成为超然的,又是活灵活现的。这阶段,人的精神意识到它自身。
  我们认为,宗教发展到最后,必和人类历史中的所有先进思想融合。宗教本身是博大的,它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历尽艰辛,是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执行它的人不能够也不可能理解它的全部的真正的内涵。只有人类高度发展了,人类的精神境界达到一定的高度,人才能真正进入宗教并超越宗教。*
  〔1〕〔5〕〔6〕〔8〕席勒:《人本主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9、179、179、179—180页。
  〔2〕〔3〕〔4〕〔7〕乔拉德:《健康人格》,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83、334、333、1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