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弘扬“和合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张立文,浙江温州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在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教学研究中,提出了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建构了传统学、新人学及和合哲学体系。
  专著有《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引论》、《新人学导论》、《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和合哲学论》、《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人道篇)、《中国近代新学的展开》、《周易思想研究》、《宋明理学逻辑结构的演化》、《朱熹与退溪思想比较研究》、《和合与东亚意识》、《中国和合文化导论》等。主编、合著有《中外儒学比较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丛书》、《传统人与现代人丛书》、《东亚哲学与21世纪丛书》、《中国学术通史》(六卷)等。
  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形成的核心价值观、精神理念、道德信仰之一,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标志,是中华民族应世代呵护、传承、弘扬的中华心、文化魂。
  1月7日,在全市领导干部专题学习班的最后一场专题讲座上,张立文以《弘扬"和合"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题,为全市1300多名干部作了一场内容博大精深的精彩讲座。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尤艳茹在讲座结束后的小结中说,张立文教授言语间蕴含着丰富博大的中华文化精髓,闪烁着学者智慧的光芒,这3个小时,我们是在不断吸收中华文化的营养中度过的。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张立文说,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灿烂、辉煌的文化历程,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智慧源泉,一个无心的民族必然会走向神衰体亡;一个无魂的民族势必成为一具行尸走肉;一个无根的民族将会变得枝枯叶黄;一个无体的民族只能任人宰割。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埃及、希腊、巴比伦文明都中断过,唯独中华文化是亘古至今、生生不息延续到现在。这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任何外来文化在进入中国后都是依附于中华文化的,同时被中华文化吸收和同化,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仅吸纳着外来文化的精髓,也在不断地主动"取经",丰富和完善着自身的内涵。
  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所谓和合的"和",是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
  和合观亦价值观,中华文化自古倡导"和为贵"的思想,需要的是"合实生物,同则不继",即要求多元发展,百家争鸣,求天下大同而殊途。从中国来看,我们是一个很讲"和"的国家,它的文化也贯彻着这样一个和的思想,我们没有占领别的国家一分土地,古人讲的"协和万邦"就是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
  和合观亦人生观,中华文化中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树立自己的德行;立功就是建立自己的事业;立言就是建立自己的学术。
  和合观亦道德观,人们的道德水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道德的最高追求就是和谐。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不同群体间的关系问题、不同人际间的关系问题都与道德息息相关,而且道德的作用不仅仅局限在人与人的层面,同样也在人与自然的层面起着作用。
  和合观亦国际观,"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大道也",本着平等互惠的思想,消除种族、宗教、意识形态等差异,充分尊重人权、尊重各种文化,求同存异,推行世界博爱,建设和谐世界,具有相当重要的启蒙意义。
  21世纪 面临的五大冲突
  张立文说,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着五大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由此相应引发五大危机,即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文明危机。
  首先是人与社会的冲突。人与社会的冲突在"911"事件之后才突显出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这种冲突的根源就在于社会的贫富不均,贫富差距的拉大。面对这个冲突,我国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工程以缩小东西部的经济差距,从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二是人与自然的冲突。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以往我们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GDP的增长,现在看来得不偿失,环境问题正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该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能够解决的。
  第三是人与人的冲突。也就是道德的危机,在现实社会里,利益被摆在了越来越重的位置上,为了追求利益,道德逐渐失落。很多人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心。
  第四是人的心灵的冲突。这是精神的危机,是信仰的危机,信仰是人的特殊价值的需要,指引着人为了实现目标而发挥出最大能量的精神支柱,精神世界需要一种信仰的归属。
  第五是文明的冲突。世界文明发展至今,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文明和文化,各文明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其中有四种文明历史悠久、影响力大,分别是: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儒教文明和佛教文明,这四种文明存在着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差别,但是仍旧合而不同地相处着。
  化解冲突与危机和合五大原理的回应
  张立文说,和合学是时代精神的召唤,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和中华文化的生命智慧,也是回应人类所面临的三大挑战的最佳的文化选择。它能合理地、道德地、审美地解决人类面临的五大冲突,而且能创造性地解决中西文化的价值和合,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使中华文化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
  基于和合学"融突论"的和合观念,探求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冲突的化解之道,我们可以获得对21世纪五大中心价值或五大文化原理的共识。
  第一,和生原理。这是"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精神的体现。人和自然、社会、他人、他文明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权利,这就是"天地之大德"。和生意识即以共生意识为基础,说明共生之所以为共生或共生的核心精神之所在。这便是和,所以称"和生"。和生不仅蕴涵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之间的和生,亦蕴涵各民族、种族、国家、文化、集团之间的和生。和生才能共荣共富,否则就导向共亡。和生必然有竞争、冲突,如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但这种竞争、冲突可导向和谐、融合,即在新的生命基础上的和荣和富。
  第二,和处原理。这是"和而不同"的精神的体现。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心灵、文明都处在各种形式的共处之中,并在共处中活动。人类一旦离开了共处,即不存在。由于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文化素质、宗教信仰的差异,亦会发生冲突和竞争。人对于自然、社会、他人、心灵、文明,都应以"和而不同"的精神共处,应以温和、善良、宽容、同情、恭敬的态度互相共处。这种共处意识应成为人类自觉的责任,所以称其为和处意识或和处原理。
  第三,和立原理。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的立己立人的精神的体现。这种和立意识,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以开放、宽容、同情的胸怀,接纳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按其适合于自己特性的生存方式、模式而立于世界之林,并按适合于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而建立自己的制度。不要搞一个模式。只有世界的多元化与多元化的世界,才能进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文化多元的互补,并发展为多元的和生、和处、和立,这便是和立意识或和立原理。
  第四,和达原理。这是孔子所说的"己欲达而达人"的己达达人的精神的体现。各个人、国家、民族、文明既有权利选择自己发达的道路和模式,亦要有和达意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应具有共同发达意识。和达意识就是在当前多元文化、多元发展、多元模式等错综复杂情境中求得协调、平衡、和谐,以达到共同发达。
  第五,和爱原理。这就是"泛爱众"精神的体现。和生、和处、和立、和达意识的基础和核心是共爱,即和爱意识。像墨子那样,对于他人、他家、他国都像爱自己的人、自己的家、自己的国那样地去爱,推而广之,对于自然、社会、文明,也像爱自己一样地去爱。这就是说,人类要懂得爱、学会爱,这是人类生命存在的第一要义。
  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大原理,亦即五大中心价值,是21世纪人类重要原理和重要价值,中华民族和合文化在化解人类所面临的冲突中,必将走向世界并逐步被世界所认同。
  银川新闻网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