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曾文:当代佛教的社会教化责任
内容提要: 当代佛教应积极开展社会教化活动,通过正面弘法和教团自身示范的做法,以佛教哲理、道德来净化人心,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环保和生态平衡,促进世界和平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当代佛教、社会教化、净化人心、慈悲、十善 作者简介: 杨曾文,生于1939年12月,山东省即墨市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现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著有《日本佛教史》、《唐五代禅宗史》等。
一、面向社会从事教化是佛教的基本责任
从佛教创立至今已有2500多年,从佛教传入中国至今也有2000多年。在佛教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将面向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教化作为自己的基本责任。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四谛”、“八正道”及“十二因缘”及“五戒”、“十善”、因果报应等教义;大乘佛教的“诸法性空”、“中道”、“唯识”及“六度”、大慈大悲的“菩萨道”等等教理,不仅是佛教教团用来指导出家僧众修行的思想,也是适应情况向社会各界民众宣传、进行教化的思想。同样,在佛教流传各国各民族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佛教宗派,也以自己的教法主张教化民众。可以说,没有这种教化,佛教不仅不能发展,也失去存在的价值。当然,在不同时代,面对不同的民众,佛教从事教化的侧重点和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那么,在新的世纪,佛教的社会教化责任是什么呢?应当采取什么方法,侧重哪些内容呢?
二、新世纪佛教如何从事社会教化
在新的世纪,佛教面临新的形势和机遇,对佛教教团和社会教化提出新的要求。佛教要发展,就必须适应这些要求,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与时代相谐调的社会教化活动,从而促使佛教更富有生命力和时代气息。 在新世纪,虽然仍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然而从总体来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潮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虽然也对人类社会带来若干负面的影响,然而毕竟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社会财富,改善民生和克服来自社会的各种弊病、自然灾害,提供新的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科技手段。 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佛教的社会教化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通过正面宣传引导,即以讲经、说法、发表文章、编印书刊等方式,发挥佛教经典中的相关教理,宣传佛教中净化人心,教人为善的思想,带动信众并引导普通民众提高道德修养,积极参加发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事业,关爱并援助各国贫困或遭遇灾害的民众,开展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活动,并且通过各种渠道说服敌对国家或民族的领袖和民众实现彼此和解,消弥仇恨,维护世界和平和社会安定。 二是通过教团自身的示范和行动,直接为利益人群,福利社会,开展国际主义人道主义救灾扶贫活动,做出贡献。僧众严于律己,遵守戒规,是僧尼道德品质的示范;寺院僧团上下和睦,修行与生活井然有序,进退坐卧皆有礼仪,使人感到“天下礼仪尽在此矣”,是僧团精神和纪律仪规的示范;在民众遭遇天灾人祸时热情地给予援助,开办社会福利事业济贫扶困,救济伤残,资助教育和文化事业,参与自然环保等等,是佛教四众在行动上的示范。这种示范属于“身教”,所给予社会各界的良好影响是很大的,与以“说教”方式进行的社会教化是互为补充的。 佛教要在新世纪继续存在并得以发展,必须积极进行社会教化。这种教化不仅具有佛教特色,而且必须与时代需求相适应,善于吸收并运用现代人文、自然科学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不用说必须将培养和造就佛教优秀人才的任务放到日程中的重要位置。
三、佛教的社会教化:以佛教哲理、道德净化人心
佛教自成立以来在面对社会实施的各种教化中,最重视的是从思想上进行教化,也就是净化人心,引导信众自我净心。那么,佛教以什么来净化人心呢?自然是佛教的基本教理,主要是佛教哲理和伦理。这里仅讲述四点。
(一)引导信众少欲知足并进而断除贪嗔痴(无明) 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时期,一切教理是围绕苦、集、灭、道“四谛”展开的。四谛的哲理根据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和“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卷十)的因果缘起思想。既然人生苦恼源自于苦因(集),只有苦因灭,苦才能灭。什么是苦因呢?是贪(贪求、贪取之心)、嗔(愤怒、恚恨之心)、痴(也称无明,不懂得缘起的道理)。因此,要从人生苦恼中解脱,必须灭除贪嗔痴这三种苦因,其中是重要是的“痴”(无明),被认为是导致产生贪求、嗔恚的根本原因。所以,佛教基本教理之一的“十二因缘”就将“无明”置于首位,认为只有通过体悟佛教的真理,消除“无明”,才可以从根本上的摆脱生死轮回,真正达到解脱。这一过程是净心的过程,要求人们做到少欲知足,最终目的是消除无明、贪、嗔,达到解脱。《四分律》等律书中一再倡导的“少欲知足”;《法句经》中的“息心自省”、“知足知止”和“少欲好学,不惑于利”等,皆是遵照佛教义理净心所要达到的境界。
(二)教人止恶行善 佛教不仅教导信众要体悟缘起的道理,懂得一切事物有聚有散,生灭无常,努力克制贪欲,同时倡导修德行善,多做利益人群,造福于社会的事。《法句经》所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被认为是过去七佛的“通戒”。在止恶行善过程中净心,在净心过程中止恶行善,修身与净心相辅相成。 关于止恶行善,佛教有与社会公德相契合的五戒、十善,是对信奉佛教的广大信徒的基本道德要求。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不妄语、不饮酒。所禁戒者是五恶,反过来,不做这五恶就是行善修德的基本要求。十善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挑拨是非)、不恶口(不说粗话不骂人)、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贪、不嗔、不痴。是从身、语、意三个方面提出的道德要求,在内容上包括五戒,又包括克制贪、嗔、痴的净心要求。 对五戒、十善在维护社会公德和安定社会秩序中的作用,南北朝时宋朝何尚之在回应宋文帝所说佛教可以导致天下太平的话时,曾这样说过:“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矣。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厚矣。传此风训以遍宇内,编户(按:有户籍的民众)千万,则仁人百万矣。……能行一善,则去一恶;一恶既去,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则万刑息于国。四百之狱,何足难措(按:措,废除不用)。雅颂(按:雅乐、赞美的颂词)之兴,理宜倍速。即陛下所谓坐致太平者也。”(《弘明集》卷十一载〈何令尚之答宋文皇帝赞扬佛教事〉) 直至今日,佛教倡导的五戒、十善等伦理思想,对于净化人心,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极为积极的意义。
(三)教人慈善,爱护人乃至一切生灵 佛教五戒中的不杀生,不仅包括不伤害人和杀人,也包括不杀害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不少佛教经典在解释不杀生时,往往从反面补充仁慈的内容。例如《法句经》中有“不杀为仁,慎言守心”,“守以慈仁,见怒能忍”,“智者乐慈,昼夜念慈,心无克伐,不害众生”,“履仁行慈,博爱济众”。《十善业道经》在解释不杀生时,提出“常于众生起大慈心”。隋代天台宗创立者智顗在《法界次第初门》中说,做到不杀生只是做到“止善”,还应进一步修德行善,应以慈心行“放生之善”。 大乘佛教提倡的菩萨之道,是以“大慈大悲”为至高道德原则的,并通过《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等经典对观世音菩萨及其他菩萨以各种化身为解救众生苦难的事迹作生动说明。菩萨的神圣使命,就是在众生之中实践大慈大悲的精神,普救一切众生。佛教在引导信众修持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佛法的同时,还努力从物质生活方面救济众生。在菩萨修持的”四摄”(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中,就有这方面的内容。
(四)宣传“天地同根,物我一体”的思想,会通人与自然的关系 佛教在中国长期流传中深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一些出身于儒者的高僧在诠释佛教经典过程中将中国儒道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吸收到佛教的义理之中。 中国人习惯于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所谓“天人之分”、“天人之际”),世界万物与个人的关系来观察事物。儒家、道家的不少著作中有这方面的论述,中国的佛教学者也运用佛学的语言经常发挥与此类似的思想。大乘佛教的般若中观思想、以真如法性为本体和本源的法界缘起思想、以佛性为觉悟基因的心性论等,为此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华严宗、禅宗说法中常提到的“色心不二”、“理事圆融”、“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此语原出自后秦僧肇《肇论·涅槃无名论》)等,就蕴含相当于传统文化中天人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然而他们这样讲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宇宙万有皆是真如佛性的显现,人人具有与佛共同的本性,物我是同体的,佛与众生是不二的,无需离开自性去寻求觉悟解脱之道,只要体悟自性就可达到解脱。 从这种思想的实质内容来看,既蕴含宇宙万物统一的思想,又含有人与自然界相互依存和彼此会通的思想。这种思想即使在今天也十分可贵,对我们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有宝贵的启示意义。 四、适应时代,在社会教化中对佛教义理作现代诠释
当代随着科技、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取得空前改善,然而同时也出现种种精神危机,如人与人关系疏远,道德失落,以及由恐怖主义、各种局部战争带来的威胁和伤害,使得世界极端不宁,人心不安,另外因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所造成的环境破坏、生态失衡,也招致自然界以种种灾害加以惩罚。 佛教在当代开展社会教化,理应面对上述现实问题,运用为现代人容易接受的语言对佛教义理进行诠释,引导信众和广大民众从中汲取智慧、道理和教训,以净化心灵,提升道德品质,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贡献。 仅以上述四点为例,试加简单说明: (一)以佛教缘起理论和“少欲知足”的思想,教导信徒和民众在丰富消费品和财富面前克制贪欲,淡泊名利,一心为民众和社会奉献。这样必将有益于个人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减少烦恼,使身心愉快,并且能够在关爱和利益群生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受到周围人们的尊敬。由一人影响全家,由一家影响邻里……,影响所及,推进和谐社会的共建;推而广之,有利于营造世界和平的环境。 (二)以佛教的教人止恶行善的思想进行教化,使信众乃至一般民众从身、语,意三方面提高道德修养,以慈爱、廉洁、宽厚、诚实、忍让、和蔼等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并且致力积德行善,以关怀人帮助人为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佛教团体举办慈悲事业和社会福利机构,积极参加国内外的扶危济困,赈灾救难的活动。 (三)以佛教的“不杀”和慈悲的思想,教导民众爱护人乃至一切生灵,在人与人之间建立和睦协调的关系,为促进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共处,和解和合作,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并且积极参加保护动物,保持生态平衡的活动。 (四)以中国佛教的“天地同根,物我一体”的思想和人与自然会通思想,引导民众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良性互动关系,以利于人类文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可见,当代佛教的社会教化责任是重大的,是可以为改善人类生活,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环保和生态平衡,促进世界和平做出积极贡献的。可以预见,佛教正是在适应时代进行的社会教化中,使自身建设不断得以加强,不断取得新的发展的。
2006年2月15日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