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光法师:论佛教的社会责任――从香港佛教谈起
内容提要︰ 佛教注重生命自觉和智慧启迪。对人类道德的提升,精神的开展,心灵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对建立人类社会的和谐秩序,维护世界的永久和平,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履行佛教在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责任,不仅是社会对佛教的要求,也是全球佛教适应时代的共同趋势,更是佛教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关于社会责任,其外延广泛,内涵复杂,标准繁多,目前尚无确切的定义。本文试从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协调,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救助,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五个层面,以香港佛教的现状为依据,探讨佛教的社会责任。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全世界佛教都能够契理、契机、契时地发挥佛教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正向功能。 关键词︰香港佛教 社会责任 全球化 社会矛盾 社会协调 社会穏定 社会救助 社会文明
引 言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世界成为地球村已成为事实,生命之间彼此忧戚相关。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由此产生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暴力仍然存在,丧失理性及不道德的现象随处可见,整个世界孕育了一种不安和的气氛。宗教因人而产生,也为人而存在。履行宗教的社会责任,拯救人文精神的衰落,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缔造和平繁荣的世界作出贡献,是时代赋予佛教的神圣使命。香港佛教历史可追溯至公元五世纪初,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法源流长,生机盎然。二十世纪中叶以来,香港佛教四众弟子发扬「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佛陀精神,不仅把香港佛教引领向世界,而且为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独到的效能。今以香港佛教的现状为依据,从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协调,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救助,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五个方面谈谈佛教的社会责任。抛砖引玉,希望得到方家的指教。 一、 佛教有调节心理,疏解个人危机,化解社会矛盾的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坎坷挫折和种种不如意事,诸如天灾、人祸,以及个人及亲属朋友的疾病、痛苦和死亡等等。佛教重视智慧自力解脱,有「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等教理,劝化世人以一念平常心来转变受困扰的心境。人们可从佛教信仰中舒解种种身心失调的困扰,积极地面对人生。 香港是一个现代高科技社会,也是一个充满功利性、竞争性的社会。近年来,由于各种社会客观因素,广大市民压力增加,情绪不安。许多青少年受不良风气影响而往往有不端的思想行为。香港佛教联合会有鉴于此,曾联合多所佛教学校,举行「心灵探索行──个人价值观重建计划」,在校内透过进行禅修与义工服务,让学生体验宗教信仰对个人内在生命的影响,帮助疏解内心彷徨,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又如,三年前,非典型肺炎爆发,疫情告急,政府虽尽医疗人事,人心却惶恐异常,香港佛教发起“全城洒净祈福禳灾大法会”,以庄严的法事活动和佛教仪式,安慰人心,安抚人情,从而安定社会秩序。这种宗教功能的发挥,超越了一切物质的价值,往往是其它社会组织和团体所不能替代。 个人是信仰的最基本单位,会影响到家庭、团体乃至整个社会。个人的心理危机是社会矛盾产生和恶化的源头隐患。以人为本的佛教,提供灵性的修持,成为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佛教有关自力他力互补的信仰力量,有助于人们消除恐惧,得到心灵抚慰及精神寄托,疏解个人心理危机,从而起到减轻痛苦、稳定情绪、达到内在心灵与精神的安顿,享有身心平衡的和谐人生。佛法的义理倡导,不仅为个人生命提供了意义与目标,同时也消弥乱源、化解社会矛盾于萌芽状态。
二、 佛教有社团组合,凝聚群体力量,加强社会协调的责任 凡是宗教皆有一种凝聚力,它能使群体、社团、社会团结整合。佛教有一个殊胜的理论——缘起论,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说明彼此的相关性和有无生灭的因果关系,由此强调因缘的组合是一切法成就的主导因素。「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所以佛教重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理念落实和群体合作的协调精神。 香港佛教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积极争取,于1998年终于成功申请「佛诞公众假期」。佛诞成为社会公众法定假日,不仅是特区政府对传统宗教及东方文明的重视,而且对发挥佛教所提倡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体」精神,荣辱与共,生死依存的理念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社会,重竞争、快节奏的生活使人际关系趋于冷漠淡化,而佛教的组织和活动为人与人之间较密切的交流提供了方便,如佛教道场举行的诵经、礼忏、佛七、禅七及各种类型和规模大小不一的共修活动等。香港佛教界在每年佛诞节,除分区举行各类庆典之外,还联合全港佛教各道场假各类大小型公共场所,举行规模盛大的庆祝佛诞多项活动,如近年先后迎请佛牙舍利,佛指舍利来港供奉等。通过诸如此类法会活动的筹备与开展,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协作、配合和有意义的交往,将人从一个狭窄的自我隔离的世界,带到一个大众分享的世界,培养大局为重,集体为上的理念,凝聚集体智慧,重视集体创作,对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发挥着重大的功用。 著名学者巴格尔说:「在世界上伟大的宗教中,只有佛教是有意识、坦率地,以系统理性的分析来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佛教慈悲平等,圆融无碍的教理教意,决定着这种凝聚的团体力量,有助于各种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有助于人心的向善,风气的净化,从而促进整体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 佛教有建设伦理,加强道德规范,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 社会的道德规范是社会的核心价值,在佛教而言就是相关的伦理德目,主要是体现在佛教的戒律上及其戒律的扩展方面。如佛教所讲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佛教最基本、最重要的戒规准则,含有深层的人文内涵。不杀生,体现了对一切生命的尊重和无限同情,是「人我一体」的生命哲学。不偷盗,体现了对财富取得的合理渠道及正确的财富观。不邪淫,体现了人事交往的清净如法和维系家庭的和乐保证。不妄语,体现了人格品行的端正与诚信处世的准则等等。这都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净化世道人心,提升人格质量。正如著名佛教学者方立天教授在《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谈到佛教五戒时所说的︰「有利于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而可以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 香港佛教的寺院、佛堂、精舍等社团组织共四百多间,遍布于全港十八区。这些道场经常举办佛教讲座及佛法交流等活动,把佛教中去恶从善,平等慈悲,自利利他等思想以及大乘入世精神,与大众分享,为信徒提供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使许多人在面临道德选择时,可以有所遵循,在行为发动时,有所依归和约束,从而达到以宗教的信仰力量净化人心,导引社会风气的目的。 「社会秩序的建立,除了用以强制外在的法律,就是导向心行的道德,道德是自发自觉的操持。」 ,佛教重视对个人身心行为的约束,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同时强调三世因果,将生命观从今世承接到过去,延续到未来,藉以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服从道德规范,约束自我行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种种基本教理的深入和普及,并与中国传统世俗伦理相结合融汇,就扩展和深化了世俗伦理的内涵,对于提高和完善个人的道德修养,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特殊的意义。 四、 佛教有服务社会,开展慈善福利,推动社会救助的责任 慈悲为万善之基、众德之藏,慈悲精神是佛道之根本。佛教的教义教规,不仅有陶冶品性,净化思想的作用,并且在佛教伦理德目的指导下,投身社会公益事业。香港佛教寺院及团体组织都是非牟利的社会福利机构,合理利用各类法会的净资、公众的自愿捐献以及政府提供的津贴等,开展兴办各类慈善事业,佛教团体成为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发起者和促进者之一。 考虑到香港人口的不断老化,老年抚养率逐渐上升,独居或只与配偶同住的比率有上升的趋势,不少长者认知能力、活动能力衰退,部份长者患有一种或以上的长期病患。香港佛教同人本着拔苦与乐,利益有情的精神,为由于生理、社会及其它因素而未能在家中得到适切照顾的长者,提供院舍服务,并按他们不同程度的护理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协助。目前,香港佛教界共办有十二间大型安老院、护理院和护养院。十二间长者活动中心及小区服务单位。安老院为未能独立在小区生活的长者,提供住宿照顾服务包括居所、膳食、洗衣、有限度的起居照顾及社交活动。护理院为健康欠佳、肢体伤残或精神残障的长者提供住宿、膳食、一般的个人照顾和有限度的护理。护养院为身体较弱,未能在护理安老院获得充分照顾的长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服务及起居照顾服务。长者活动中心为小区内的长者筹办社交及康乐活动,提供有关长者福利的信息。香港佛教的安老服务设备先进,院务建全,为老人缔造了健康、安乐、祥和、幸福的晚年生活,使广大老人活出了生命的尊严。 在医疗服务方面,早在1970年,香港佛教联合会就开办了一间具有最新设备,三百多张病床的佛教医院,与及佛教团体兴办的中医诊所。在葬殓服务方面,香港佛教联合会开设佛教坟场,供佛教人士安葬先人或安奉先人骨灰。香港佛教开展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在生、老、病、死人生各个环节,提供综合化的全面关怀。 香港佛教界的社会福利事业更不仅局限于香港本地,近年并向大陆内地及世界各地开展相关服务,参与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包括成立各种慈善基金,开展账灾扶贫、助学济困、解难恤艰等慈善活动,对于一些边远贫穷地区的教育、卫生、慈善等方面支持不遗余力,显扬缘起共生,守望相助的慈悲情怀,获得政府当局和社会各方的赞许和认同。 开展社会服务及慈善事业是佛教履行社会责任最具代表性和最直接的方式。佛教积极参与和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持续深入开展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扩大规模及受益层面,对推动社会救助、营造全民行善的氛围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树立佛教理性、健康的形象,建立佛教良好的社会观感,摄受更多有心向善之有缘人士加入佛教服务社会行列起到一定的作用。 五、佛教有承载文明,弘扬多元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责任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曾说过:「宗教除了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以外,还具有文化性。」。香港佛教界多年来从事发掘、整理、出版佛教文献、收藏和保护佛教文物、组织人员编辑、撰述宗教著作等等。各佛教团体常年不断地出版各类佛教文献书籍,设置图书馆、佛学书局等多间佛教文化机构。其中《香港佛教》月刊创刊至今已有四十五年历史,已出版五百五十一期。香港佛教联合会设有佛学课本编纂委员会,编印小学、初中和高中佛学课本。香港佛教文化协会于1998年出版了《佛梅电子大藏经》,不仅是世界第一部汉文电子大藏经,而且在当时是收录经典最多、集佛教经典、佛菩萨像及佛教梵呗于一体的能永久珍藏的汉文版电子大藏经,集中体现了香港佛教四众同人利用现代科技的智慧结晶和团队协作的劳动成果,开辟了佛经流通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佛教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体现在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和文学的各各方面。乃至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都融汇了佛教的理念,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加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对继承、开发和延续各地区的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传递。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要靠教育。佛教是生命的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并非完全是知识的累积,而更需要心智的培养及道德的养成。香港佛教积极参予社会教育,兴办学校,推行佛化教育。至今共办有政府津贴中学二十四间,小学二十间,非牟利幼儿园十八间。另办有三间特殊学校,与及大学大专佛学系等,各级学额共超逾十万多名,历年造就人才不少。禀承有教无类的精神,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各种程度智障的学童提供适当的教育,协助他们尽展潜能,使能独立生活及适应和溶入主流社会。佛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意义和教育价值,通过修读佛学课程和校园佛化文化的熏陶,结合认知与情意领域教学目标,把佛教情操与人文思想和现世精神密切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对佛教的正确认识,明了佛陀思想的真实含意,领略佛教对现实人生的意义,促进学生认识自己、了解生命,珍惜社群,启发慈悲善性和智慧觉醒的心,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佛教团体参予社会教育,发挥正面功能,以“教之以学,育之以德”为宗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就莘莘学子,培养建设社会的栋梁之材。 此外,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在香港佛教团体和信众的资助下,开设佛学研究中心,培养佛教高级研究人材,推动了佛教学术事业的发展。香港佛教与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孔教和道教五大宗教,本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宗旨,成立六大宗教领袖座谈会,响应不同国际年的主题和社会共同问题,充分发挥各自宗教的信仰理念与践行方式,各尽所能,各显所长,造福社会,利益人群,以实际行动实现宗教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合作。 香港是介于东西方之间,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社会的一个国际都会,佛教的弘传和兴盛对以华人为主的香港社会来说,对延续中国传统文明,促进华人文化的发展以及中西文化的多元兼容,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发挥了积极意义和历史功用。 结 语 佛教是世界上较为古老的宗教,流传至今有近二千七百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超越了时空和文化的藩篱,辗转流布全球各地,焕发生生不息的生命光华。佛教的缘起法则,演示了生灭无常的宇宙真理,提醒我们活在当下的重要性。履行佛教在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责任,不仅是社会对佛教的要求,也是全球佛教适应时代的共同趋势,更是佛教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香港佛教是世界佛教的一份子,更是大中华佛教的重要成员。希望与全球佛教同道一起,共同做一个智者、善者、行者,保持诚心、决心、信心,发愿尽力、尽职、尽责,努力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和贡献社会。 希望我们以务实的心态,坚定的信愿,积极的事功,加强自身建设,应因时代发展,考虑佛教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维护世界和平。我们相信全球佛教可持续发展的远景必定是光明灿烂,前途无量。 参考书目︰ 1。《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疑问第三》(卷1)。 2。《大方广佛华严经》晋译六十卷(卷10)。 3。《杂阿含经.二六二》(卷10)。 4。《杂阿含经.五三》(卷2)。 5。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秦孟潇编︰《觉光大师弘法集》(第二集)。香港︰香海正觉莲社出版社,2003。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