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文殊信仰与社会和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冯巧英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文殊信仰与社会和谐

  太原大学 冯巧英

  山西佛教协会和五台山佛教协会成立50年了,从人的尺度论,已入天命之命,是已经能明白“天”赋予的使命,且可以承担起来的了。近二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支持下,山西佛寺纷纷恢复香火旺盛。年青僧人也纷纷承担起了续佛慧命的重任,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先人给我们山西留下来的造像、碑刻、建筑等佛教文化遗存经抢救修复足可以睥睨当世。五台山佛教则更是梵刹林立、钟磬相闻,文殊道场,清凉世界享誉海内外,只看进山门票价一涨再涨,也还是朝拜者、旅游者如潮而来,佛门兴盛今日又现。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见於经证,《华严经·诸菩萨住处品第三十二》中云:“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於中止住。现在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从北魏起始佛教进入五台山地区,文殊信仰日趋成熟,至隋初在五台山,五个台顶各建文殊像及寺庙,说明文殊信仰已经扎根。此后山有兴衰,但文殊信仰却历经一千五百余年而长驻。这是因为,首先文殊信仰,信而有证。从汉末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卷一出现文殊菩萨名讳之后,各种大乘及密教经论中提到文殊菩萨的越来越多。唐佛陀多罗译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经》)分别叙述12位大菩萨请问因地修证法门,佛一一作答。12位菩萨文殊为首。又唐义净译《七佛药师经》说八大菩萨,第一位还是文殊师利菩萨。还有许多经文都以文殊菩萨为上首。粗略计算,经名冠以文殊名讳的就有30多种。同时五台山文殊信仰自古以来信而有徵。关於五台山文殊菩萨显应的传说、故事史不绝书。从唐慧祥《古清凉传》、宋延一《广清凉传》、宋张商英《续清凉传》、至明,镇澄法师削繁秩乱写成《清凉山志》,把单纯的“希 圣颜”升华到“情忘关亦空,当处即清凉”的境界,发挥了“人境真化之旨”。再到1933年印光大师又“稍加考订增修”重印《清凉山志》,都记载了大量文殊显应的事,如贫女乞斋、波利奉《尊胜陀罗尼经》入金刚窟、宋吕惠卿与衣蒲童子神虎迎康熙等等,现今都有遗迹在。再加许多民间传说,至今日对五龙王——文殊化身的崇奉;上五台山上许多不明说的规矩等等。文殊信仰深入人心,已经不是讲道理能说得清的。实际上信仰就是一种极度相信和尊敬的感情,真个是不可说。那么文殊信仰仅之是一种感情作用吗?许多学者都说中国人(主要是汉地大众)缺乏信仰,为什么对五台山文殊的崇信如此普遍而深情,经久不衰呢?简言之,文殊以大智慧从来护佑着世间和谐。

  现在讲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这首先得有个大前提:国泰民安。历史上大凡五台山文殊道场鼎盛的时候大都是盛世。北魏、北齐都有其兴盛向上的时期也正是五台山文殊信仰初兴时期,大寺庙频建,佛门龙象广集。文殊信仰到唐达于鼎盛。先是高宗、武则天作五台山大护法。显庆六年派僧会颐等朝五台,在五顶建铁塔并绘制了“五台山文殊化现图”,紧接其后又命人设斋供万僧,号称“万僧赴会”。代宗以后50多年各代帝王都有颁赐、营造,五台山在全国佛教的地位算得上如日中天。这一切没有熙和、安宁的大社会背景是不可能的。北宋、金、元、明、清,五台山兴盛虽不及唐,依然高僧辈出;不失为国家大道场。呈现出青黄并秀的格局、为国家统一,各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若问天下盛世与五台山兴盛是怎样的关系?可以说:互为因果。因为天下太平百姓和乐,则从上到下礼教佛教,大有圣迹的五台山出现兴盛局面;而又因文殊道场的辉煌灵应,感化了众生,使世道呈现和安敦勉。

  世道如棋,战乱纷争是历史之常,每逢乱世,五台山文殊道场以它巨大的影响力为社会尽一份责任。如五代时,天下纷扰,全国小政权割据,各地往来很不容易。就在这个时期,印度、日本僧人排除种种困难朝拜五台山,瞻礼文殊圣迹。他们有时肩负着政治外交任务和交流文化的使命。又,当时南北不相通问,而楚国和吴越国派僧人向五台山送供品,后晋慨然放行。乱世中虔诚的文殊信众,成为国际交往的纽带,增进各方联系的使者。佛门徒众起到了特殊作用。

  当然,“诸行无常”,众生(包括出家人)造作业力,召致法难,从古至今,世道坎坷,佛门坎坷,不过毕竟有绝大多数人的善行,福报,大菩萨应世而出,劫难过去,佛法再兴。

  五台山文殊信仰更足为和谐表徵的,是各宗共建、青黄并秀的局面。唐代以来中国佛教各宗纷纷建立,互相之间用“判教”形式,互论短长。但在文殊信仰的大智慧下没有哪个宗派把五台山当作本宗派独占的天下。当初:律宗,道宣在五台山著《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弘扬文殊信仰,并开讲《四分律》。慈恩宗,窥基两上五台山、在中台和华严寺,开辟唯识道场。净土宗,昙鸾曾在佛光寺结草为庵,唐时建为寺。真正在五台山弘扬净土法门的是净土宗三祖法照,他住锡竹林寺。天台宗,隋代就有僧众在南台等寺讽诵、研习《华严经》。到唐,形成佛光寺、大华严寺、法华寺三大天台道场,出了多位名僧。禅宗,慧能的法孙神英在五台山建造法华院,无著在金刚窟与化身老翁的文殊论道,赵州从谂九游五台山,都为禅者津津乐道。不过对五台山文殊信仰做出大贡献的应数华严宗澄观和密宗不空。五台山一开始便是华严学的基地,到中唐清凉国师澄观在大华严寺作《华严经疏》六十卷。论述从五台山形状特征体现出文殊的体形和德性,证明文殊就在五台山,成为五台山文殊信仰的经典。密宗,密宗本来就尊奉文殊菩萨。中宗时菩提流支译出了密宗经典《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其中说:佛灭后“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密宗自然要来五台山弘法。代宗时不空来五台山建造金阁寺、玉华寺等并把五台山文殊信仰推向全国。(全国寺院食堂以文殊为上首,全国僧寺建文殊阁等) 元代,八思巴巡礼五台山并写成《文殊菩萨五台山赞颂——珍宝之蔓》 藏传佛教以五台山为内地总禅林。清代章嘉呼图克图住锡镇国寺等。辽、金、元、清各代五台山青黄竟秀,显密并传,汉藏蒙满各民族共奉文殊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亮点。佛门广大,平等宽忍,五台山文殊道场呈现出的各民族共处,各宗派共建兴旺景象难道不是大和谐吗!

  历史上五台山文殊信仰曾经为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现在中国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信仰匮乏,诚信缺失成为社会痼疾。已届五十,有能力承担“天命”的山西佛教特别是五台山佛教该做些什么呢。

  我觉得重振义学,弘扬“三圣一体”是当务之急。历史上各宗在五台山弘扬文殊信仰,都对本宗义理有过革新和发展。(此处不能赘述)绝不是仅之於宗教感情。文殊信仰义理首出於华严。而华严学对文殊所代表的慧学从汉末到盛唐几经变化。汉末三国只出现了文殊类经典,西晋竺法护时才开始译普贤类经典。晋宋之交六十华严出,从编排看,晚出的普贤类经典及和他相关的诸品经分别置于全经的开头和结尾,早出的文殊经典及和他相关的诸品经被夹在中间,显示了以菩萨修行为全经主线唐普贤行的思想系统。再到则天朝,八十华严译出,华严研究出现了新高潮。这其中李通玄的《新华严经论》提出“三圣一体”说,此说被澄观接受,创立“三圣圆融”观。到宗密融合华严与禅合论,教禅统一於“心”,赞宁在《宋高僧传》里说宗密:“皆本一心而贯诸法”。显示出一条:最初华严经学强调取得般若智慧,进入佛的境界,因而突出文殊菩萨;后发展为强调菩萨愿行的力量,而突出普贤菩萨(大乘观念更明确)李通玄则提出“三圣一体”文殊与普贤并重。具体说,华藏世界教主毗卢舍那佛有文殊和普贤二位协侍菩萨。文殊表智德,智德也是证德,修行者恁“般若”开发本有的“如来智”,证得“摩诃般若波罗密。”文殊就是先天之智和修证得慧的象征,因此各经文中常由文殊说法讲经。普贤表理德,理德同时必是行德,如澄观大师说:“理若无行,理终不显;依体起行,行必称体。由行证德,理无行之外之理;由理显行,行无理外之行。”同时“理”就是佛法,就是宇宙本体是永恒的“寂”“止”,修行者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修禅定。那末因慧而有定,因定而证慧这就是常说的“定慧双修”。从信仰的角度说:文殊表众生心中有如来智能生信佛之心,文殊智慧就是启发人心中的“信”而去行,去证,信的就是佛,行的目的就是成为佛。主观上,众生有如来智而“能信”;客观上,有“理”表示了毗卢舍那佛和华藏世界的“所信”,这样主观客观的结合,产生了对佛的信仰,这叫做“能所相融”。《华严经》精心安排善财童子,依文殊指示历经五十二位善知识第五十三参到普贤菩萨,获得佛果。这就是有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由文殊始而普贤终表现出,由主观的智出发经过广泛艰苦的修行获得理而成佛。同时也是文殊普贤合而成佛的形象化。文殊普贤和毗卢舍那佛互成因果,澄观说:“三圣之内,二圣为因,如来为果。果超言想,且说二因。若悟二因为玄微,则知果海之深妙。”《华严经》中毗卢舍那佛没有说过一句话,就是“果超言想”吧,道理全由文殊和普贤说了。

  千多年来文殊信仰的曲折变化至少表现出:一、佛教义学特别是华严学说从追求智慧解脱转而寻求苦行求证,最后转向内心,以心性为本原设定解脱法门的一条漫长的与中华文化相契合之路。二、佛教义学与中国文化圆融的过程,也反映出中国佛教坚持适应“当时”的政治习俗等,坚持不但为自己解脱也为社会众生求福祉的大乘菩萨精神。现在普遍出现信仰匮乏就是许多表相上信仰佛教的,他们真的有“正信”吗?我觉得在本就糊涂的社会环境中,还要坚持文殊为上,还是普贤为上的次第之争,是不合佛法的。因此我觉得山西佛教和五台山佛教要为山西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就该重振五台山重义学的优良传统,并在弘扬文殊信仰的时候以博大的胸怀更重“三圣一体”,圆融三圣,这才是当务之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