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事业对社会的贡献
佛教事业对社会的贡献
文珠法师
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七日讲于香港政府大会堂
很多人都以为,出家人四大皆空,除了诵经念佛,寻求个人解脱,或替死人念经之外,还有甚么事可做呢?殊不知出家人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太多!以我个人来说:每天都要处理香港佛教青年会的会务,以及准时回学校办公,上课、开会、处理校务等工作,此外,既要在公余课后,抽空写作酬还稿债,还要定期主持佛学讲座,又不敢放弃个人的修持,所以,天天都非常忙碌,谁说出家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虽然,小乘佛教的理论,是偏重于个人自利的修持,谋求解脱生死,达到出世之目的;但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却是慈悲济世,希望所有众生,都能够接触佛法,离苦得乐,觉悟成佛。法华经说:“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又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又说:“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读此可知,佛出世的本怀,是欲令众生共成佛道;佛创立佛教之目的,是在于大乘教法,入世救世;其教化的对象,亦唯有菩萨。菩萨在诸佛慈悲的教化中,在大乘佛教思想的启示下,必然激发趣向佛果菩提的意志,一方面努力开发内在智慧以自利;一方面积极展开社会福利事业以利他,希望在自利利他的行为中,达到学佛成佛之目的。事实上,也唯有菩萨,才能够接受佛陀大乘的教法,才能继承佛陀的遗志,才能发展佛陀的事业!然而,佛教以何为事业?因何要建立事业?其动机与目的何在?对社会有何贡献?今天,让我们来分别说明!
一、佛教事业的动机
本来,出家人是视富贵如浮云,视名利如敝屣,既非为名,又非求利,然则何必精于学,勤于业,以劳碌终日,究竟其动机何在?目的何在?一言蔽之,完全是由于慈悲心,责任感所驱使。因为一个实践佛陀遗教的大乘菩萨,一定要把佛陀的悲和智,融化于自己的骨髓中,以佛心为己心,以佛志为己志。不但要以为人群谋幸福为职责(大慈);以替社会除灾害为己任(大悲);还要心胸豁达,涵容一切,不分种族,不分国界,平等爱护众生,视他人之乐为自己的快乐,视他人的成就为自己的成就,绝对不会“己所不能,而妨彼之能”,妒忌障碍,或同室采戈,反而对有益世道人心的善行美事,无不衷诚赞叹随喜,竭力协助(大喜);同时更要当仁不让,以天下为己任,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或协助他人的成功,但不自夸,不居功,不记宿怨,不恋亲属,如是冤亲平等,人我俱忘地将小我溶入于大我中(大舍);永远永远在水深火热中,挑起弘法利生的担子,向着遥远而康庄的菩提觉道迈进。准此,可知佛教事业的动机,既非基于个人的利害得失,更非以个人的荣辱兴衰为出发,而是基于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精神。
二、佛教事业的基础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任何事业的成功,必基于丰富的知识与技能,何况佛教事业,是那么广大无限,岂可缺乏学问的修养?很多人以为知识学问与学佛无关,特别是出家人,生死事大,用功修行才是本分,何必将宝贵时光,消耗于经书俗典?殊不知人不学,不知理;既然事理不分,真伪莫辨,将何以胜大任,办大事?是以一个基心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而愿意献身于佛教事业的菩萨,不但要精通佛经,发掘内在的智慧,还要研究世间一般学问,充实多方面的知识。故“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五明是甚么?五明是指声明,医方明,工巧明,因明,与内明。
声明,指文字学,音韵学,音乐学等,包括世界各国语言与文字等学问。菩萨精通声明学,除了懂得各国语言文字,作为沟通思想,传递真理的桥梁外,还可以吸取他人的经验,增加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学问,必要时,可以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也可以利用语言文字来传播佛教真理的消息,使世界各国民族,都有机会接触佛法,都获得佛教真理的启示。
工巧明,是指理论科学,实用科学,及一切艺术建设,和工业发明。医方明,是医学,药剂学,生理,卫生,解剖,和营养等学问。因明,是论理学(西洋逻辑、东洋因明)知识论,以及一切法律辩证法等。菩萨学习这些知识,使自己学识丰富,可以深入社会,接触各行各业的人士,或展开各种不同行业的工作,以争取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机会。
至于内明,则包括宗教学,心理学,以及一切人生哲学。特别是在佛学来说:内明,该是指佛教内部的典籍,不止是专门研究众生内在生命与心性的学问,亦是佛陀教化五乘众生的教学原理与方法,也是菩萨们要精通、要弘传、要实习的教、理、行、果。
一个实践大乘佛教,入世救世的菩萨,无论是在家或出家,必须学习五明,以内明为主课,亦以内明为教学原理,以及救世救人的基本功能;以声明为传播真理的工具,以其他工巧明、医方明、与因明为副业、为辅助;令自己以丰富的学问,和超越的、多方面的知识技能,作为扩展佛教福利事业的基础。否则,不学无术,实无资格参与佛教入世救世的工作;即使参与,也不会成功的。
三、佛教事业的技巧
佛教利益众生的事业,是多方面的,凡是对人类社会有利益的事,都可以因应环境的需要而施设,但必须以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理,提倡正义,推行道德,使人皆走向自觉觉他,甚至毕竟成佛为原则。但怎样才能够令社会群众,乐意接受佛教真理的启示呢?这就要讲到技巧的问题了。
关于利生的技巧,佛教有四种特殊的方法,那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因为在弘法过程中,可能遇到生活困苦无依的人,就必须先施以财物的救济(布施),然后教之以佛法;否则,空谈佛法,如何充饥?遇到精神痛苦而需要柔言安慰的人时,又非说些随其喜爱的话(爱语),先加以安慰,然后为说佛法不可。有时,也许对方是贪小利的众生,那就要自我吃亏,身口意行皆以利他为主,所谓:以身作则,才可以使对方感动而接受教化(利行)。特别是对方是一位商人,你却以文学家的身份出现,那简直是话不投机;或对方是一个崇拜物质的科学家.而你却大谈精神文明,岂非对牛弹琴?所以,一个弘法工作者,必须具有多方面的智识与技巧,在必要时,可以同等的身份出现,或设法与之“同事”,这样,自然取消彼此的隔膜,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你的潜移默化,而走上学佛之道。基于这点,佛教徒所应该做的事太多了。不但要从事社会慈善工作,而且为了使知识份子认识佛教,以及接受佛教真理的启示,更要从事科学、哲学、文学、教育、甚至政治等工作。如观音菩萨一样,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又如维摩居士,为了利益众生而权作总统,或为地方长官,及社会名流,以提倡自由政策,推动平等主义。这不是以佛教徒的身份,参与政治工作吗?
瑜伽师地论说:“略说工业,所有妙智,谓营农工业、商估工业、书算计度、数印工业、营造工业、生成工业、防邦工业、和合工业、成熟工业、音乐工业,…”又方广大庄严经说:“如是权捷腾跳、竞走越逸、相叉相扑、书印算数、射御履水、骑乘巧便,勇健人间一切技能,皆悉通达。”这不是说大乘行者,对于士农工商各行各业,都要学习和发展吗?
还有,普贤菩萨说:“我此住处,常有十方,一切众生,诸病苦者,来至我所,而求救疗。我以智力,观其起因,随病所需,授与方药,平等治疗,…。”又瑜伽师地论:“云何医方明,当知此明,略有四种,谓于病相善巧,于病因善巧,于已生病,断灭善巧,于已断病,复更不生,方便善巧。”你看,一个大乘菩萨,不但要建设医院,做医生,还要医术精明呢!至于释迦牟尼佛的本身,就是一位教育家、哲学家、慈善家、以及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无上大医王。所以,一个大乘工作者,除了本着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心愿,来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外,必须熟习五明,实行四摄;以五明学的知识技能作为弘法事业的基金,以四摄法作为扩展社会福利事业的技巧与方便。
四、佛教事业的贡献
菩萨为了接触各阶层人士,虽然可以从事各行各业的发展,但其最终目的,是在于净化人心,改善社会,福利群众。是以在一般来说:佛教事业,大多数都是从事文化教育,以及慈善工作。因为文化教育事业,可以直接净化人心,改善社会;而慈善工作,更可以直接救济众生,福利社会。今日社会之所以混乱不堪,道德沦亡,完全是由于人心之不自觉。我们只要留心时事,就不难发现国与国间充满矛盾与冲突,人与人之间却隐藏着很多不协调的因素——贪嗔痴三毒;致使人性沉沦,而社会罪恶日增。如果,我们欲想改善社会,净化人心,非运用佛的真理来促进人性的自觉,以佛陀慈悲的道德生活,来清除人心中贪嗔痴的毒素不可。
由于人类内心贪嗔痴毒素的发酵,于是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我的享受,我的幸福,我的地位高升,势力巩固。不但不顾及他人的幸福,反而将自己的幸福,建筑于他人的痛苦上;甚至得陇望蜀,不夺不餍。甲如是,乙如是,社会如是,国家亦如是,试问世界怎得不乱?人命财产又安能保?于是患得患失,惶恐终日,在佛眼观之,贪求不已的人,简直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
人贪不得必嗔,由于嗔恨的结果,朋友反目,亲戚仇视,大则发动干戈,小则破坏社会秩序。故佛视嗔心是罪恶的根本,战争的祸源;人因嗔心而仇恨敌对,互相撕杀,无法和平共处,共存共荣。
但人类为甚么会贪、会嗔?这完全导源于愚痴的无知。因为人们不知真理,不知人生意义,更不知人生应有的责任与义务。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做出很多傻事来危害社会,也危害了自己。即使是文学家,哲学家,甚至科学家,又何曾了解真理,认识人生?虽然科学家们,也曾以聪敏而冷静的头脑来研究宇宙人生,可惜所知的,只是宇宙现象界的表层,至于宇宙本体,以及人生的精神问题,就非科学家们所能解答了。
今日世界,由于科学无法发展人类精神文明,而又过份宠爱物质,结果,何止人类心灵空虚,精神彷徨,已经打破历史记录;同时导致人欲泛滥,战祸频生。我们回首沉思,这些不幸,何以不发生于遥远的原始时代,而不断出现于科学进步的今天?要而言之:就是因为科学无法发掘人生真理,而过于忽视精神道德修养所致。
佛陀,自从发掘内心的智慧后,就发现人生在物质世界中,另有真理生命的存在。这超乎物质的真理生命,就是人精神界的良知良能,亦即是人人本具的佛性。正因为人的佛性本具,人的佛性平等,所以人与人之间,原是息息相关,物我同体的。故人应该本其良知良能,来激发互爱互助的精神,去爱一切人,救一切人,甚至爱护凡有生命的众生。
虽然,佛所亲证的真理生命,佛所提倡慈悲博爱的道德教育,并非科学家们坐在科学馆里,可以从实验室中找寻出来;等如解剖一具尸体,无从捉摸其灵魂一样。又如父子之亲,夫妇之爱,道德之美,正义之善,科学家们是无法拿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样。但这些却是今日人类所急切需要的无上补品,精神食粮。可惜科学仪器,只能测量物质的现象,而不能探讨超物质的原理;只看到真理的影子,知道真理的方位,却无法透过物质之外衣,深达真理的本体。所以,科学发现的,只是物理,似理,而非真理;而科学发明的,也只是物质文明,而非精神的文明。
佛教教育,可以介绍释尊所亲证宇宙人生的真理生命,使人开发智慧,了解真理,认识人生,提升自己。同时教导人驱除心中贪嗔痴烦恼的恶毒,鼓励人过着自他兼利的道德生活,以取消人类互相仇视的心理,拯救社会互相残杀的危机。果然人人都有机会接受佛教教育,以牺牲自己,舍己为人的精神代替贪心;以忍让宽恕的胸襟,来溶化内心的嗔恨;以智慧之光,照破愚痴的黑暗,以真理的圣水来灌溉生命的花朵,发扬人性的尊严。那么,我们的人生,该是良善而美好的,真实而觉悟的;我们的社会,该是互助合作,共荣共存,而又充满和谐愉快的。所以我说:佛教文化教育事业,直接可以净化人心,改善社会。
至于佛教的慈善工作,直接济世益群,福利社会,那是有目共睹的。例如:本港的佛教诊所,佛教医院,佛教老人院,以及临时赈济等慈善工作,不是直接饶益众生,福利社会吗?既然直接可以净化人心,改善社会,又济世益群,福利社会,你们说:佛教事业的发展,是不是对社会有贡献呢?
综上,我们知道佛教并非导人于消极的宗教,佛教徒亦非游手好闲的分利者,一个实践大乘佛教精神的菩萨,永远是积极而活跃,繁忙而劳碌的。既要广学五明以充实自己,又要从事文化教育慈善工作,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更要深入社会,接触各阶层人物,实行潜移默化。谁说出家人是悲观者,分利者?俗语说:“未着袈裟嫌多事,着起袈裟事更多。”这话是真的,因为大乘菩萨,不但要负担弘法利生的职责,还要负起时代与社会所给予的使命。所以,他们的任务是那么繁忙而沉重,原非仕、农、工、商,却要随时准备为仕农工商服务,不是披起袈裟事更多吗?
今天特别在此,提出这问题来和各位讨论,目的有二:第一对外而言:希望社会人士,今后对佛教能够进一步的认识,一改以往对佛教的误解,或对出家人的歧视,进而研究佛学,以促进个人的自觉,净化身心,利己利人。其次,是希望教内同道,提高警觉,反省自己,认识现代的需要,认清自己所负的责任与使命;鼓起求学的勇气,激发事业的雄心,以从事文化、教育、艺术、慈善等工作。否则,将无以对佛教,对社会,更辜负自己,也就难怪社会群众,硬要给你带上消极而厌世的帽子了!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