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与一念莲华之异同分析
安宁疗护与一念莲华之异同分析
连亮佛
友善列印
敬礼具恩根本上师
安宁疗护在国内推动已有一段时间,其中有许多观念与作法系来自国外,这些经验正可提供一念莲华推动之参考,但两者之间毕竟有所不同。为免产生混淆,本文试拟分析其间之异同,同时介绍两者之重点观念,以提供志工及各界参考。
基本定义
[安宁疗护]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当疾病已无法治愈时,对病人作积极完整的照顾。疼痛与其他症状的控制,以及对精神、社会、灵性问题的处理是很重要的。安宁疗护的目标是达成病人与其家庭的最佳生活品质。其中许多照顾观念,可以提早运用在疾病的治疗过程,包括癌症治疗。”
[一念莲华]
临终最后一念,可以决定下一世是往生或再受轮回,是生人天或堕下三道。所以若是临终这最后一念,能注想于佛,则能与佛相感应,舍报之后,必能往生佛刹。这一生的最后一念方才结束,下一世超脱生死轮回的生命,已在极乐净土的莲花中出现。这就是“一念莲华”的意义。
[两者异同]
安宁疗护的重点,在临终者之身、心、灵,及全人、全家、全程、全队之照顾。而一念莲华的重点,则在把握临终者最后一念注想于佛,以获得永恒的安乐。
一念莲华正可支援安宁疗护之“灵性照顾”部分,因此一念莲华智工(以下简称“莲华智工”)需熟悉安宁疗护的观念与推动重点,以知己知彼,进而妥当扮演莲华智工角色,而不逾矩。
基本理念
[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四全照顾:
一、全人照顾:身、心、灵整体照顾。
二、全家照顾:除了照顾病人之外,也照顾家属,解除其体力、心理、悲伤等问题。
三、全程照顾:从接受安宁疗护至病人死亡,以及死亡后家属之悲伤辅导。
四、全队照顾:照顾团队成员包括医师、护理师、社工师、志工、营养师、心理师、宗教师等。
[一念莲华]
为把握临终最后一念能安祥往生极乐世界,应从平日即养成念佛忆佛的习惯,故推动全民念佛运动。为帮助亡者能莲品增上,使家属能以积极行动念佛回向亡者,并以念佛协助家属度过悲伤,故推动家属念佛共修。一念莲华强调的是尽未来际永恒照顾,非仅这一生;非仅亡者或家属,而是度尽一切众生永出轮回的大事业。只要尚有一众生未成佛,一念莲华的事业就不会终止。
[两者异同]
慈济医院心莲病房安宁疗护之佛教精神,可提供安宁疗护与一念莲华异同之极佳诠释:
净土发愿文 安宁疗护(Hospice care)
若临命终 癌症末期(Terminal cancer)
自知时至 告知病情(Tell the truth)
身无病苦 症状控制(Symptom control)
心不贪恋 精神支持(Psychological support)
意不颠倒 灵性照顾(Spiritual care)
如入禅定 宗教平和(Religious peace)
照顾对象
[安宁疗护]
接受安宁疗护的病人是有条件的:
一、癌症末期,经主治医师确定开刀、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都不能治愈或延长生命时。
二、病人有身体的症状或痛苦,或有心理、精神、灵性、家庭等问题时。
三、既然疾病已不可治愈,就不在病人危急时做心肺复苏术、插气管内管、电击等会增加其痛苦的措施。
四、希望病人本身知道病情,让他有所准备,完成心愿或了结心事,才不会有遗憾。
[一念莲华]
接受一念莲华照顾的病人是没有条件的,只要病人或其家属愿意接受照顾。一念莲华是秉持大菩萨“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愿一切有情悉能往生极乐世界”的大悲精神而为之,并不限定是癌症末期或安宁疗护的病患。
志工角色
[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志工(以下简称“安宁志工”)之最佳服务是扮演“幽谷伴行”,静静陪伴病患或家属度过悲伤,倾听病患或家属的心声。
[一念莲华]
莲华智工若仅静静陪伴,则无法达成灵性照顾的任务,亦无法传达一念往生要旨,故需视现场情境机智反应,于最短时间内与病患或家属拉近距离,以幽默或说故事方式,适时传达一念往生口诀(可参考华藏世界第三十九期拙著之〈临终关怀技巧与注意事项〉一文),故其困难度比担任安宁志工更高。
志工服务须知
安宁志工与莲华智工均需遵守下列事项:
一、尊重病人需求:给予病人所需要的,而不是志工想给的。
二、勿打扰病人:若病人在休息,请勿打扰或叫醒他,因为他可能好不容易才睡著。
三、掌握停留时间:要会察言观色,看病人情况决定停留时间,因为病人可能不好意思或没力气回绝。当病人疲倦、焦躁不安、不舒服,频视地板、天花板,闭目休息等,可能就是该告辞了,以免消耗病人太多体力。惟莲华智工可视情形在病人身旁念佛助念(亦可默念为病人祈福、消业障),在佛力加持下,常有不可思议现象,例如病人焦躁不安、痛苦现象解除,转为安祥舒适。
四、勿传染给病人:若志工自己有感冒等传染病,请暂勿服务病人,以免传染给病人,加重其病情。
五、勿打扰邻床病人:若在医院中,需注意隔壁床病人及其家属反应,不管谈话或助念,均勿打扰邻床病人。声音不宜太大,停留时间不宜太长。尤其是莲华智工谈论生死大事,恐将引起邻床害怕与反感,严重时,若邻床家属向院方反应,可能危及将来志工可否再去该医院关怀的机会。(曾有医院因此不准莲华智工前往之实际案例。)
六、不作医疗建议:志工勿与病人或其家属谈论病情,且勿批评其主治医师之医疗措施。
七、勿介入家庭:勿介入病人之家庭纠纷或问题,勿提供其家庭纠纷之任何建议,只要扮演好自己志工角色。
八、不介入金钱:志工不得藉机募款,更严禁趁机进行直销等商业行为,亦不得介绍葬仪社。
九、尊重宗教:尊重病人或其家属原本信仰之宗教,勿尝试劝其改变信仰,以免徒增其反感。遇见不同信仰者,祝福他!“合掌令欢喜”即可。
十、谨慎告辞:请勿对临终者说:“祝你早日康复!”病人可能觉得你虚伪,或可能引他伤心,因他已知病情无法好转。可以对临终者说:“菩萨保佑你!”(另外在舍报助念后,亦不可说“再见”,以免碰触丧事大忌。)
照顾环境
[安宁疗护]
安宁病房营造妥适、温馨如家庭之环境,包含厨房、浴室、交谊厅、花园、艺术走廊、往生室、祷告室等,以满足病人及其家属身心灵之需求。
[一念莲华]
由于一念莲华之服务不限对象、不分疾病,因此无特定关怀环境,可能是病患家里、加护病房、急诊室、太平间,或安宁病房等,只要众生有需要,莲华智工皆有求必应,即刻前往。
告知病情
[安宁疗护]
医学伦理与法律均认定医师有告知病人病情的义务(医疗法第四十六条与五十八条),惟因国人忌讳谈论死亡,且病患家属多怕病人受不了实情或丧失求生意志,而刻意隐瞒病情,致使医护人员在告知病情时需要有很大技巧,使病人及其家属均能妥适调整心情。
告知病人病情之益处有:使病人早日进行生命回顾、评估生命价值;对家人、亲友之恩怨早日感谢或道歉;早日交代遗言、后事等,使生死两无憾。
[一念莲华]
告知病情既是医护人员之职责,莲华智工不应亦不负责对病人告知病情。因医疗行为相当专业,莲华智工不应涉及任何医疗建议。即使莲华智工本身具医生资格,当担任“莲华智工”角色时,即不宜给病患医疗建议,以尊重该医院之医疗专业,并避免不同医师间有不同医疗建议,造成困扰,严重时恐造成该医院或该医师封杀一念莲华之推动工作。
至于若有家属询问莲华智工,是否应对临终者告知病情时,因个人差异极大,莲华智工不宜直接给予“是”或“否”之答案,应请家属自行斟酌利与弊,考量病人过去对死亡之态度、病人是否想知道、可能的情绪反应等,由家属自行决定如何技巧地告知病情,使临终者早日进行心灵准备。
预立遗嘱
[安宁疗护]
依据安宁缓和医疗条例,病患或其家属得签订当疾病已不可治愈时,不接受心肺复苏术(CPR)等急救之同意书,以避免延长痛苦的时间。
[一念莲华]
为掌握临终一念往生之契机,每个人皆应于平日即签订当自己临终时,请求助念,并请家属不动遗体、不在身旁哭泣的遗嘱。
[两者整合]
因此,一份完整的遗嘱应包含三部分:
一、符合安宁缓和医疗条例,不急救之同意书。
二、符合佛教助念之叮咛。
三、交代遗产、后事处理(如土葬、火葬,地点等)。
身体之需要及照顾
安宁疗护重视病人身体舒适之照顾,而安宁志工与莲华智工均需了解临终者身体可能之症状,进而以同理心提供关怀与照顾。一般癌末常见症状包含:全身倦怠、软弱、疼痛、食欲不振、便秘、呼吸困难、水肿、失眠、恶心呕吐、忧郁、口干等。
莲华智工为能掌握临终契机,需进一步了解濒死症状:极软弱、嗜睡、昏迷、吞咽困难、幻听、幻觉,看到已去世亲友,烦躁不安、心跳快而弱、血压下降,四肢发冷、发紫,全身冒冷汗,呼吸由浅短快速不规则后变慢,张口呼吸,呼吸困难、出现嘎嘎声,临终者预知死亡时间、表示要去旅行或回家等。
心理之需要及照顾
安宁志工与莲华智工均需了解病人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
一、面对疾病的恐惧与焦虑;
二、恐惧生理上无法承受的痛苦与变化;
三、恐惧自己及家人在生活上无法获得妥善的照顾;
四、担心自己是他人的负担;
五、失去自我照顾能力,自觉这一生已无用,自尊受损;
六、恐惧死亡的过程,及死后世界的未知;
七、对自己这一生无法肯定。
病人通常睡不好,因此情绪不好,易导致与家人之关系紧绷。志工仅需扮演陪伴角色,在无互相感染之虞时,握著病人的手,给予精神支持,使其情绪有抒发机会。
临终照顾强调对临终者作缅怀照顾,提供机会与环境予病患自我阐述过去一生,进行“生命重整”,如拼图般重整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若未缺少,则其一生了无遗憾,可使临终者安然舍世,了无牵挂;若有缺失,则给予补强、道歉与忏悔的机会,帮助其免除遗憾,使其往生呈现一圆满状态。但这应由心理师或训练有素的资深志工来担任此任务较妥。
灵性照顾的目标
[安宁疗护]
协助临终者面对死亡的学习、缓解心理的痛苦、消除死亡的恐惧、提升心性(慈悲心、感恩心)的成长。
[一念莲华]
一念莲华之灵性照顾目标,除包含前述安宁疗护之灵性目标外,更祈愿临终者能掌握一念往生契机,永脱六道轮回。
对死亡之认知
安宁疗护与一念莲华对死亡之态度同为:“既不刻意缩短,也不延长病人痛苦的濒死期”。尤其莲华智工面对家属时,不能期许临终者缩短生命、早日往生,否则当家属有不同信仰或理念时,将追究莲华智工“杀生”之嫌疑。因此,莲华智工仅需祈求佛菩萨加持病人、消除业障与病苦,于舍报时能安祥往生。至于何时才会舍报,则一切随缘。
悲伤关怀
[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既强调全程、全家照顾,因此对家属如何走出伤恸亦给予关怀与辅导,在国外这是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执行。
因“辅导”一词易具“助人意识”之高高在上的姿态,故对一般志工而言,宜称“悲伤关怀”,其关怀方式包含寄问候卡、电话关怀、家庭访视等。
[一念莲华]
助念及家属共修就是很好的悲伤关怀方式,尤其是本门的助念及共修,藉由佛法及传承加持力,可让临终者(或亡者)及家属感到心灵祥和,而助念后之瑞相,更令家属感到温馨甚至欢喜,将丧气化为瑞气,使家属走出忧伤。
有时候再多的言语关怀,不如直接以不可思议之佛力加持。
在家属的亲自参与下,可让家属自己为临终者(或亡者)尽一份心力,减少其事后懊恼。
另外经由向家属解说生命的轮回与往生之钥,让家属了解亡者经由助念得以往生或到更好的地方,更可降低家属之忧伤。
对安宁疗护之建议
由于安宁疗护之观念来自国外,许多观念与做法尚有待本土化,尤其是宗教之灵性关怀部分。
在英国,安宁病房之病人往生后,医院会提供环境予亡者与其家属安静相处数小时的时间,仅此数小时可提供家属怀念与感恩亡者的机会,可帮助家属度过悲伤期,而国外医院亦会主动提供牧师或神父祷告服务,以提供完整的“身心灵照顾”。
现今国内各医疗院所在病人“身体”上的照顾,已能给予病人高水准的医疗服务,所以我们期许:在心灵或灵性方面的照顾,医院也可以为病人做得更多更好。如果将来医院能尊重病人或家属信仰上的自主权(不因不同宗教信仰而加以干涉),进而提供病人和家属更多灵性上的支持和照顾(如主动提供宗教师或关怀志工介绍服务),由消极的“宗教中立”提升为积极的“身心灵全方位关怀”,相信这是大家所乐见,并能在将来蒙受其利。
台湾佛教徒号称百分之八十(含佛道不分之民间信仰),多相信有死后的世界,有来生。因此如何以佛教的方式积极进行灵性关怀,使临终者勇敢面对死亡,乃至安祥往生,是国内推动安宁疗护必须面对的本土化工作,如此安宁疗护才不失称为全程照顾(不止至死亡,乃至死后之照顾)、身心“灵”照顾。因此,一念莲华与安宁疗护的合作,实为华人社会(或佛教社会)所必须。
惟目前国内宗教师之地位不够,莲华智工与助念人员亦不受重视,而太平间、往生室通常是医院中最脏乱、阴暗之处,较不受管理部门注意,且多空调不佳,常有各种怪味。一般病房会以紫外线消毒,而太平间、往生室似乎鲜有紫外线消毒,如此恐将影响亡者家属与助念人员之身体健康,且亦是对亡者不尊重。若不是真发大悲心,恐将找不到助念人员。(读者可以试想助念菩萨面对遗体,处在脏乱、阴暗环境,因空气不流通,一边流汗、一边努力念佛、一边闻到太平间或往生室怪气味的场景,为的是要亡者能往生极乐世界,获得永恒的安乐。)
因此安宁疗护之“全程”照顾,至少应及于断气后八小时,以顺应佛教家庭进行临终助念之本土化需求。
结语
安宁疗护已成为国际趋势,从过去的身体照顾,转而强调心灵照顾。然目前之推动,仅偏重于癌末病患。希望在大力推动下,将来此观念能扩及所有病患之照顾。
安宁疗护在国内外经多年推动之经验,正足以提供一念莲华心灵照顾之参考。莲华智工需妥善掌握两者间之异同,才能适时、适切、妥善扮演志工角色,不致因混淆而不知所从。
安宁疗护是属于世间法之照顾;一念莲华是兼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之照顾。
安宁疗护仅及于病人及其家属这一生之照顾;一念莲华是及于一切众生尽未来际永恒安乐之关怀。
安宁疗护与一念莲华均有共同的挑战,即是各种关怀与照顾“均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个人差异极大。每个人的生活背景、经验不同,同一句话或动作,有人觉得幽默,有人觉得轻浮或无聊。因此难以套用固定模式或言语于每一个关怀个案,而能获致相同的结果。
本文仅是末学参与安宁疗护培训课程后之心得报告,若有错谬之处,尚祈各方先进惠予指正是幸。
愿一切众生,无病无恼,念念安宁、念念净土、生死自在,乃至不生不死大自在!
感谢
本篇文章得蒙苏逸玲督导长及黄瑞娟大夫之指导,始得完成,特此致谢。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