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净土宗教程第七编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净土宗教程第七编

  净土宗教程 作者:魏磊
  第七编 往生品位
  净业行人信愿持名,力行三福与十大行愿,自然感得往生西方净土之果。净宗念佛往生虽属圆顿妙法,然圆融不碍行布,净业行人随其信愿的浅深、功夫的勤惰,亦有往生品位、功德受用的差异。了解往生的因行果报,既能避免高推圣境的退怯;又可捐除轻忽率尔的慆慢;生起般若观照,内重己灵,外慕诸圣,自信信他,信愿持名,往生彼土,华开见佛。本编拟从极乐世界四土界说、三辈九品与边地疑城的因行果报诸方面,予作讨论。
  第二十章 西方极乐世界四土界说
  诸大乘经典关于净土的相状与所住圣众的情形,多有宣示。各宗的祖师大德依据自宗经论,衍生出不同的净土界说。鸠摩罗什大师首唱诸佛果报净土、众生无净土之说;净影慧远将净土判分为事净土、相净土、真净土三类,主唱身土相关,心净土净;嘉祥大师从修因感果的角度,判别佛与众生各有净土;窥基大师以法相唯识的理念,将净土分为法性土、自受用土、他受用土、变化土四类;华严系诸家以华严理念判释净土;李通玄居士类分十种净土,以毗卢遮那所居的莲华藏世界及唯心净土为最上实说之净土,阿弥陀佛净土为诱引未知法空之实理者,说示有相最下之净土,故是权说。另有道绰、道基、法常、智俨、迦才、元晓、怀感等法师,对净土的分类与性质,多有阐发。
  在诸多净土界说中,得到后人认同并广为运用的当推天台智者大师的净土分类框架,兹拟天台四土界说与极乐世界四土生因两大方面,略施阐释。
  第一节 天台四土界说
  天台净土分类系统诠释面宽,剖析精细,囊括十方佛国的净土与秽土,将净土的类别性质与众生的根机、不同净土往生的条件等加以综合说明。天台将十方佛国分为四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兹分述如次。
  一、凡圣同居士
  本土是凡夫与三乘圣人共住之地。凡圣同居土又分净秽二种。吾人所居的娑婆世界即是凡圣同居秽土。若约秽土,则有三界、二十五有,乃凡夫有漏善、不善、不动业之所感。凡居有四恶趣与人天趣,圣居有实圣与权圣二种。实圣是界内的声闻缘觉与地前菩萨,权圣是地上菩萨与如来有缘而化现界内者。本土有凡夫,也有圣人,凡圣同居,故名凡圣同居士。
  娑婆的凡圣同居土有三个特点:(1)暂同。此土小乘初二三果、证阿罗汉便入寂灭;大权菩萨,度生机尽便不复示现,故与此土凡夫只是暂时同居,非究竟同居。(2)难遇,虽有圣者现居此土,但不易见闻亲近。(3)稀少,此土圣者如珍如瑞,希有难逢。
  凡圣同居土的净秽,依见思感的程度而判分,凡夫见思惑轻,感凡圣同居净土;见思惑重,感凡圣同居秽土。
  二、方便有余土
  本土是声闻缘觉及地前菩萨所住之地。但离三界内分段生死,未断变易生死;但断三界内见思烦恼,未断尘沙无明,不能逍遥自在。以烦恼生死,二皆有余,故名方便有余土。
  方便有余土的净秽,依体析巧拙而判分。通教三乘,体色明空则巧,感方便有余净土;藏教三乘,析色明色则拙,感方便有余秽土。
  三、实报无障碍土
  本土乃圆教四十一位,别教地上菩萨所居之地。由于全性起修,契合实相,所感真实果报,故名实报。色心自在,一多互含,突破时空的羁束,故曰无障碍。此土菩萨分证法身;身能现土,土能现身;心外无法,全彰法界。七宝庄严具净妙五尘,毛孔遍含刹海,十世不离刹那。法法相即,周遍含容。具如《华严经》所明法界安立海。
  实报无障碍土的净秽,依次第三观与一心三观而判分。别教菩萨修次第三观,证法身理,感实报无障碍秽土;圆教菩萨修一心三观,证法身理,感实报无障碍净土。
  四、常寂光土
  诸佛所居之三德秘藏,究竟涅槃皆含有性德修德,约修德所显真实法性言之,谓如智不二,依正圆融,真俗两忘,自他不二。尘尘无非法界,念念贯彻古今。常即法身德,法身常住不迁故;寂即解脱德,一切尘劳永寂故;光即般若德,般若光明遍照故。三德不离一心,复本心源,究竟清净,具证常寂光净土。
  常寂光土的净秽,依分证与究竟而判分。别教如来,断十二品无明,分证三德,感常寂光秽土。圆教如来断四十二品无明,究竟证三德秘藏,感常寂光净土。克实而言,实报无障碍土与常寂光土,本属一土,圆教初住菩萨,豁破一分无明,始入实报无障碍土,分证常寂光土。妙觉极果,断尽无明,属究竟常寂光土。
  十方佛刹的十界四土,皆有净秽之别,分齐有别。唯极乐世界为阿弥陀佛大愿之所成就庄严,有净无染。凡生带业往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即已横生上三土。四土在一处,往生者机殊见异。若见思惑断尽,即见方便有余土;尘沙惑断尽,分破无明,即见实报无障碍土,亦分见常寂光土;无明断尽,即得了了见于常寂光土。于极乐世界方便有余土横生二土,即实报无障碍土与常寂光土;于彼实报无障碍土横生一土,即常寂光土。
  又极乐世界的佛菩萨声闻,能随于已土横竖自在。若证常寂光土,能于下三土随心寄托;如欲教化法身菩萨,则寄实报无障碍土;欲教化权乘圣人,则寄方便有余土;欲教化凡夫,则寄凡圣同居土。实报无障碍土的法身大士,能示现下二土;方便有余土的圣人。能示现同居土教化带业往生者。
  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体现在凡圣同居土。与娑婆凡圣同居土相比,极乐凡圣同居净土中,凡夫与圣人俱会一处,直至成佛,非暂同;凡夫与圣人如师如友,朝夕同聚,非难遇;极乐世界的圣人,一生补处菩萨无量无数,非稀少。极乐世界的凡夫,与圣众一道,同尽无明,同登妙觉,与娑婆众生所作不同。证知:极乐同居净土胜过娑婆同居秽土百千万亿倍。下凡众生带业往生凡圣同居土,悉皆圆证三不退,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不必舍身受生,一生必补佛职。此等往生者,非凡非圣;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圆证佛果,与观世音大势至,无二无别,故非凡;若谓是圣,就所带烦惑业障而言,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故非圣;而又即凡即圣。十方无量佛刹,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如是凡圣同居土。这种情形,“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蕅益大师的赞叹,弥显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的超绝殊胜。十方世界的众生,见思之惑难断,分段生死难出,故凡圣同居之关最难透脱。唯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圆具上三土,圆证三不退,故能圆断诸惑,一生圆成佛道,超出十方凡圣同居土之外。吾人深契此中真相,方能弥感阿弥陀佛的深重恩德。
  第二节 极乐世界四土生因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悉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正因。而由念佛功夫的浅深、断惑的程度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境界,为何土所摄。四土的差别只是就往生者的根机而论。在西方净土本身并无此分别。极乐世界乃是阿弥陀佛依无漏善根所成的唯一清净的净土。
  一、凡圣同居土生因
  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未断见思惑,以一向专念之力,得蒙阿弥陀佛愿力冥加,临命终时,舍娑婆世界同居秽,生极乐世界同居净。得生净土,即断生死,故名为横出三界。带业往生的凡夫依念佛功夫的浅深分为三辈九品。而十方世界凡圣同居土的凡夫,须断尽见思二惑,方得漏尽通,始截生死流,出凡圣同居土而升方便有余土,此名竖出三界,其事甚难。净宗念佛带业往生净土,其事至易,故名易行道。如是方便直截,殊胜希有,乃十方世界之所无。故知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胜于十方佛土,良有以也。
  二、方便有余士生因
  若人念佛功深,以离杂乱之心专念一句名号,或系缘忆念阿弥陀佛相好光明,心口相应,字字分明,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如是念佛,名事一心。若达此境界,虽不求断惑,而见思烦恼自然断落,则从娑婆凡圣同居秽土,横生极乐世界方便有余土。此土以伏断尘沙惑的程度分三辈九品。
  三、实报无障碍土生因
  若忆佛念佛历历分明,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不为贪瞋烦恼诸念之所杂乱,是名事一心。事上即得,理上未彻,属定门摄,未有慧故。若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于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不落无念。诚如莲池大师所云:“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①无念而念,念而无念,言思路绝,不可名状,唯是一心,清净本然之体,更有何法而得杂乱,是名理一心。属慧门摄,兼得定故。念佛若达理一心,破一分无明,则生实报庄严土,同时分证常寂光土。
  四、常寂光土生因
  法身大士任运进道,四十二品无明,生住异灭四相,悉皆断尽,即生实报庄严土上上品,而证究竟无上菩提,究竟无余涅槃,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与常寂光土,以无明的多寡而区别。
  以天台六即位来判,若功行至观行位,则生凡圣同居土,分三辈九品;通惑未断,故见弥陀劣应身。若至相似位,则生方便有余净土,四住虽脱,六尘未空,故见弥陀胜应身。若至分证位,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名分证常寂光净土,见佛报身,亦见法身。于此境界,虽生彼土,即生自土;虽见他身,即见自身,自他不二,乃惟心净土自性弥陀的现量亲证。
  四土各有三辈九品,一般来说,娑婆世界净业行人,大多生在凡圣同居土。于中随其功行浅深,分三辈九品(或无量品)。兹举几例以证。
  天台智者大师,相传释迦之化身。临终时,有弟子问:“未审大师证入何位?”智者大师回答:“我不领众,必净六眼(即十信位——注),损人利己,但登五品(即随喜、读诵、讲说、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五种,此位圆悟藏性,圆伏无明烦恼,而见惑尚未能断——注)。”智者大师的回答,表明自己还属凡夫,只能生到凡圣同居土。蕅益大师临终示偈,表明自己的修证位果,“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蕅益士师自称尚居名字位人,圓悟藏性,与佛同俦,而见思惑尚未能伏,何况乎断?换句话说,蕅益大师亦只能生凡圣同居土。本世纪大彻大悟人,亦多多是此等身份。二位大师的本迹不可测度,然其末后示位,以身说法,杜塞后世以凡滥圣之弊,恩德弘法,诚末法净业行人之顶门针。
  第二十一章 三辈九品
  净业行人奉持念佛法门,信愿有深 浅,发心有大小,持诵有多少,修习有 勤惰种种之不同。众生之宿根有无量差 别,福德因缘亦复各有殊异。人人自别 ,各各不同,故知十方世界诸往生者无 量,其品类亦无有量。释尊乃于无量不 同之中,粗标大类,于《无量寿经》中分上中下三辈,辈各有三,则为九;是则《观经》中之九品,九品各含九,则为八十一。如是辗转推演,实是无量。本章拟就三个问题:三辈九品的关系与种性,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九品往生的因行果报,加以讨论。
  第一节 三辈九品的关系与种性
  一、三辈与九品的关系
  关于《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与《观经》的九品往生的同异问题,古来净 宗大德有两种不同的观点。(1)认为三辈与九品正相配合,只是开合不同,持此 观点的有:昙鸾、净影慧远、嘉祥、璟兴、天台智者、莲池大师等。均认为粗分为三,细分为九。(2)认为三辈与九品相异者,有灵芝、孤山、义寂等诸师。灵芝法师认为:三辈只对《观经》之上品,不摄余六品;因《观经》的中品及下品,皆未发菩提心。孤山法师则认为三辈只摄《观经》的上品与中品,不摄下三品,因《无量寿经》中三辈往生者,皆是善人,而《观经》的下三品,皆是恶人,临终忏悔,念佛得生。
  莲池大师会通上面二说,阐释天台智者大师主张三辈与九品相配,乃着眼于往生后的阶位,而未论及其因地之行持;灵芝诸师主张三辈与九品相异,乃专就因地行持,从曾否发菩提心与平日之善恶行持而言,则《观经》下三品,不能与《无量寿经》的下辈等量齐观。两种观点的角度不同,各有所据,并不相悖。克实而论,烦恼菩提,皆无实法。烦恼之性,即菩提性。前念是恶,后念是善,又有什么妨碍呢?恶人既已成善,岂不圣贤同科。如阿阇世弑父害母,应堕阿鼻地狱,后因重悔,得无根信,当即上品往生。由是可见,三辈与九品,实相配合,不容或疑。①
  沈善登居士亦持一圆融观点,云:“此经(指《无量寿经》——注)上辈当出家,中下二辈当在家,乃从其多数,粗举大凡,故云:‘凡有三辈’,《观经》就此大凡,略开为九,而又极其优降,以括无量行因之不齐。”②表明三辈九品的判分,乃从人体与多数着眼,不必拘泥细节。《观经》之九品,尺度甚宽,境界与受用殊异。上上品往生者,弹指往生,见佛闻法,即悟无生法忍,须臾历事诸佛,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乃三辈中极优者。下下品乃至五逆十恶,地狱相现,临终忏悔,十念往生者,乃下辈者最下者。《观经》明其最优,兼指最下,故谓极其优降。故三辈与九品,乍看似异,而实旨正同。
  总会上述诸家之说,从其本质而论,三辈与九辈正相配合,不容置疑;然就迹相因行而论,同中亦有别,吾人当善巧圆融之。
  二、三辈九品的种性
  关于三辈九品的种性问题,是净宗一大理论问题,亦具实践意义,关涉到净业行人的愿欲与安心,古今净宗大德于此有诸多阐释。善导大师以前的古德诸师,多以大乘通途教理为判释标准,认为上辈三品是菩萨圣众所生,中辈中上品是小乘圣众所生,凡夫绝分。善导大师指陈这种判释系统的缺失,提出三辈九品均系凡夫种性的论点。为明晰诸家所说,兹图示对照如下:
  善导大师针对以前诸师的观点,从佛理与九品情状两方面一一加以破斥,最后总结云:“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①又云:“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兹将善导大师有关三辈九品种性之说,图示如下:
  上辈——上品上生——大乘上善之凡夫——大乘之凡夫
  上辈——上品中生——大乘次善之凡夫——大乘之凡夫
  上辈——上品下生——大乘下善之凡夫——大乘之凡夫
  中辈——中品上生——小乘根性上善之凡夫——小乘之凡夫
  中辈——中品中生——小乘根性下善之凡夫——小乘之凡夫
  中辈——中品下生——世福上善之凡夫——小乘之凡夫
  下辈——下品上生——十恶轻罪之凡夫——遇恶之凡夫
  下辈—— 下品中生——破戒大罪之凡夫——遇恶之凡夫
  下辈——下品下生——五逆重罪之凡夫——遇恶之凡夫
  善导大师以一代祖师的胆识,矫正前人判位过高之失,上契圣心,下洽群机,消除凡夫退怯之心,普令正信净宗法门,发心念佛,乘佛愿力,悉得往生。善导大师的判释,成为后人的共识,大有功于净宗的理论与实践,现代净宗学人宜应仰承此说。
  第二节 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
  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在《无量寿经》中,有详明的开示,兹以图示表出,用便行人观览对照。
  总结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可归纳如下几项特质:
  1.三辈行因:三辈往生的共同条件,均需“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三辈往生的不同条件是:上辈生者,发心广大,出家行道,精进禅定,饶益众生。中辈生者:随分修诸功德,奉持斋戒,勤行念佛。下辈生者:无力修诸功德,应孝诚忠信,抽暇至心念佛。三辈生者均须回向功德,愿求往生。三辈行因不同,品位遂判。三辈往生均属十方凡夫的行持。以信愿执名为正行,修诸功德为助行,以正行摄助行,念念间,转一切因,一切缘,一切业,一切果,为净因净缘净业净果。皈依阿弥陀佛一乘愿海,即能成就往生大事。
  2.临终情景:净业行人念佛功夫的浅深,伏断烦恼的程度,决定临终见佛有胜有劣。上辈生者,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前接引;中辈生者,见阿弥陀佛化身与诸大众现前接引;下辈生者,如在梦中见佛。能感之机与所应之佛呈正相关。净业行人无论所见佛身胜劣明暗,悉蒙阿弥陀佛愿力加持,不经中阴身,弹指往生极乐世界七宝池内,莲华化生,自然长大。
  3.生彼国后状况:诸往生者因生前净业因行有殊,故致往生净土后的功德受用迥异。上辈生者,华开见佛,闻法得忍,便即与诸菩萨一样,供养十方诸佛。所舍七宝舍宅,在虚空中,恣随其意。中辈与上辈往生者,华开见佛有迟速,闻经悟经有深浅,下辈往生者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随意高大。可见净业行人精进修持,功不唐捐。释尊开示:净业行人在娑婆世界,“广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进,慈心专一,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①所以,净业行人应发广大心,勤苦修行,力争上辈往生。
  除专修净业三辈往生者外,还有一类修持大乘其它法门,兼修净土,回向往生者。经云:“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如来,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心无疑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无量寿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无量寿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①可见净宗法门广大,可以接引摄受一切大乘行人。宗门教下的大修行人,正宜应以西方净土为归宿。明代梵琦禅行曾云:“大悟而决定求西方,万牛莫挽也。如参禅不求生,欠悟在。”诚哉斯言。轻藐净土不求往生的大乘行人,乃少善根福德所致,于菩提道上,多有退堕。
  第三节 九品往生的因行果报
  九品往生的因行果报,《观经》有详明的阐述。兹谨依经语,图示表出,用便观览对照。
  总览九品往生的因行果报,可概述如下几点特征:
  1.九品往生的共同条件有圆发三心与净业三福。《观经》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应起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至诚心,二深生,三回向发愿心。具足三心,必生彼国。”此段经语出在上品上生章,实则贯通九品,只是隐显互文,义无欠缺。圆发三心是净业修持成就的保证。而净业三福则是增上往生品位的基础。九品往生之行,是释尊随自意所说的散善之教法。末世众生障重心杂,道念微劣,今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为执系之境,蒙阿弥陀佛光明愿力摄受,带业往生,深契圣心,称佛本怀。
  2.九品往生的因行果报,充分体现阿弥陀佛愿力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综观九品往生情状,前五品悉是修功德回向愿生净土者,依行因功德深浅,感得品位的高低。比如:圆教通经者得上品上生,顿教通禅者得上品中生,学大乘渐教而未透彻者得上品下生,二乘种性升进者得中品上生,二乘种性持戒者得中品中生。后四品中,中品下生者,但孝顺仁慈,并未修出世法;而下三品不仅未修善法,且多造恶业。若论此种行因,纵使孝顺仁慈,也只能算是世间善人,并不配生于佛国。何况后三品尚是逆恶之流,理合堕落恶道受报,安有往生佛国之福德。正是由于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以名号救度众生,能令此等罪恶众生,当地狱相见,性命在呼吸间时,急迫称名,即化地狱火为清凉风,感得天华化佛接引往生。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住金莲华往生彼土。此等殊胜奇特希有,唯净宗念佛法门方能达致。罪恶众生临终忏罪念佛往生,表明佛名深具忏除多劫恶业的功能。临终时,佛号现前,此心能引无始以来及一生所作善业,共相资助,真心如日,妄心如暗,佛念当前,成就往生。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的恩德之弘深,无能称说。
  3.善知识的重要性。九品临终情景中,突显善知识说法加持之力用者,占其四品。此末后四品人,生前不特对于佛法,毫未留意,并且对于极乐净土,尤为陌生。徒以临终时,众苦逼迫张惶之际,得善知识演说净宗,称赞持名功德之缘,便急迫念佛,如对敌破阵,一形之力一时尽用;以十念之力用,蒙佛接引往生。证知善知识助转法轮之功,至堪珍佩。即便久修净业行人,临终具助念之胜缘,仰赖善知识及众道友的佛号加持,亦能增大往生的把握。而凡夫(或恶人)临终得遇善友教示,亦非偶然侥幸之事。须知其人必于无量劫前,值佛闻法,种过善根,但有闻思,未曾修习,或亦曾修念佛法门,功行不深,未及往生。后为烦恼覆障,竟被沉埋,直至临终,为苦逼出,得遇善知识,说法启智,教令念佛,触动宿种,闻即信受,成就往生大事。
  4.九品因行果报,随其心力,互通无碍。凡修一切善,若能回向,皆净土因,一切恶若能忏悔,亦净土因。一一行因,皆通乎九品。种种善,修之浅深,例分九品;一一恶,忏功力故,亦皆九品。万法唯心,上上品善,或只下下品往生;下下品恶,或上上品往生。如犯五逆十恶的众生,临终十念,带业往生,属下下品。而阿阇世王,临终重悔心猛利故,得无根信,即上辈三品所摄。证知五逆十恶,随其忏罪功力的强弱,自分九品。善恶修忏,一一俱明于九品。
  5.九品因行果报的正相关,显示自力的效用;临终见佛接引,带业往生,又显他力的殊胜奇妙。证知净宗法门竖与一切法门浑同(修因证果,不差毫厘),横与一切法门迥异(蒙佛接引,十念得生,横超三界,究竟成佛)。九品行相浅深差异,略有三类。(1)临终接引异,上品上生者,阿弥陀佛与无数菩萨圣众来迎。上品中生者,阿弥陀佛与无量眷属来迎。上品下生者,阿弥陀佛与五百化佛及诸菩萨来迎。中品上生与中品中生者,佛与比丘众来迎,中品下生与下品三生者,或化佛或金莲华来迎。阿弥陀佛平等普接一切众生,而行人随其心量根性,所见各异。(2)所乘华座异。从上品上生的金刚台到下品下生的金莲华,亦与行人的功行、善根福德相关。(3)见佛闻法异。从上品上生往生彼土即华开见佛闻法到下品下生满十二大劫莲华始开,悬殊偌大,故净业修持虽有弥陀愿力仰赖,而在此土精进勤苦修持,断惑消业,功不唐捐。
  善导大师曾以偈颂形式,概述三辈九品之因行果报,文约义周,兹引如下 :”
  上辈
  上辈上行上根人 求生净土断贪瞋
  就行差别分三品 五门相续助三因
  一日七日专精进 毕命乘台出六尘  
  庆哉难逢今得遇 永证无为法性身
  中辈
  中辈中行中根人 一日斋戒处金莲
  孝养父母教回向 为说西方快乐国
  佛与声闻众来取 直到弥陀华座边
  百宝华笼经七日 三品莲开证小真
  下辈
  下辈下行下根人 十恶五逆等贪瞋
  四重偷僧谤正法 未曾惭愧悔前愆
  终时苦相如云集 地狱猛火罪人前
  忽遇往生善知识 急劝专称彼佛名
  化佛菩萨寻声到 一念倾心入宝莲
  三华障重开多劫 于时始发菩提因
  从上述三辈九品的种性、内在关联、因行果报的讨论中,一方面体悟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净宗法门的奇妙殊胜;另一方面,在坚固信愿的前提下,调整自己的行业,与三辈九品的行因相符的保留,不符的遣去,欠缺的补偿之,力争以上辈三品的标准要求自己,彼即丈夫吾亦尔,当仁不让,取法于上,方称佛的本怀,得如来欢喜。
  第二十二章 边地疑城
  三辈九品往生之外,还有一类往生者,称为边地往生、疑城往生,或称胎生。此类净业行人以疑惑心修诸功德,念佛生到西方净土界边七宝城中,于中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类似此土八难中的边地之难,所以,比喻为边地。此边地七宝城乃疑人所居,故又称疑城。净业行人于疑心中念佛,生极乐世界,华不开放,处华胎中,未能见闻佛法,暗障犹存,如胎生人,人法未成,所以,又称胎生。这三种称谓只是象征性的譬喻,非实八难之边地(五百年后还得见佛闻法故),非实胎生(西方净土均是莲华化生故)。
  兹拟从边地疑城的因行相状、般若导引净业修持两方面,略施讨论。
  第一节 边地疑城的因行相状
  《无量寿经》对往生边城疑城的因行相状有详明的介绍,兹谨依经语,图示表出,用便观览。
  总结边地疑城往生者之行因果报,可归纳如下几个特征。
  边地疑城往生者的心态,信心不具足,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细分有二类,一是信自不信他,二是信他不信自,兹分述如下。
  1.信自不信他。
  有一类行人执着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不信十万亿刹土外,有西方极乐世界,不信阿弥陀佛究竟圆满的智慧,若了佛智,则知非净非秽,净秽历然,无彼无此,愿生彼国,以不了故,半信半疑,依违不决。具言之有四项怀疑。①
  (1)怀疑佛的不思议智。
  佛智渊深,九法界众生不可测度,净宗十念必生,横超三界,生彼土即圆证三不退,至心称名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等,皆由阿弥陀佛不思议智(或云成所作智)所建立。有人怀疑,凡夫众生旷劫以来,具造诸有漏业,云何不断三界结惑,只以少时念阿弥陀佛,便得出离三界?此事想来必不可靠。不思议智有大威力,如来自性方便,能作不思议事,非思量所能及,一切万法无非自力他力,自摄他摄,千变万化,无量无边,安得以凡夫有碍之情识,怀疑阿弥陀佛无碍之妙法。以凡夫心识或通途教理揣度净宗圆顿妙法者,大多难以透过此关。
  (2)怀疑佛的不可称智。
  佛智众多,非言能尽,此智亦名妙观察智,此智观察不可称境。离言绝虑,绝待圆融,智不可称,故念佛功德亦不可称。念佛往生为不可称智所成;于此有疑,名不了不可称智。
  (3)怀疑佛的大乘广智。
  佛智究竟通达一切法,知之穷尽,名为广智。此智亦名平等性智,不同小乘,以同体智力,普载无边有情,皆令同至无上菩提,故名大乘广智。有些行人不了佛的大乘广智,怀疑佛不能实度一切众生,复疑一切念佛众生岂能皆得往生净土,故于阿弥陀佛作有量想。阿弥陀佛大悲大智,于诸有缘众生,无不运载而入涅盘,开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妙义,令诸有情以念佛入无念,因往生证无生,故能令念佛众生皆生净土。念佛往生,为大乘广智所感,于此有疑,名不了大乘广智。
  (4)怀疑佛的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正是如来大圆镜智。自性本体,无不圆照。此智正是法身,非彼所共,故名无等;此智唯佛顿证,不同菩萨渐得前三智,故名无伦;此智超过不思议智故为最;逾越不可称智,故为上;宽于大乘广智,故为胜。故名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此智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法义。念佛往生法门,乃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所发,于此有疑,名不了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净业行人对佛智有如上四疑,便不能对净宗生起正信,虽生彼国,乃感胎生,而在边地。此因净宗之得益乃在于乘阿弥陀佛愿力,带惑往生,如怀疑佛智佛力,则在乘愿往生花开见佛上,效果便降低,故吾辈行人于此得深加警觉。元晓法师云:“如其有人,虽未明解如前所说四智之境,而能自谦心眼未开,仰惟如来一向伏信,如是等人,随其行品,往生彼国,不在边地。生着边者,别是一类,非九品摄,是故不应妄生疑惑也。”①净业行人若能信了如来诸智是为上根利智,若未能信得及,但虚心自谦,仰信佛智,亦得往生,不堕疑城。
  对佛智的仰信,乃能全身心靠倒阿弥陀佛,坚信自己的一切罪业,就阿弥陀佛大愿之海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是不会障碍阿弥陀接引之愿力的。反之,如果自伤恶业深重,疑虑重重,认为自己不够往生的资格,如是心态,障碍往生;侥幸得生,亦滞边地。
  2。信他不信自。
  这类净业行人深信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极为仰慕西方净土,然而,对自性善根难以生信。常怀自卑感,对是心是佛,念佛成佛之理,不敢承担。或曰:本人障深慧浅,文化又不高,别的法门修不了,凑合着念念佛吧。这类净业行人,智慧短浅,信愿不坚,虽也精进念佛,以愿生故,仍得往生,但滞边地疑城。袁宏道居士云:“以不信自善根故,依他起信,即是疑城。信自善果者,即顿了自心,不从他得。是以入悟方能脱疑,是故未悟而修,终隔疑胎,胎以裹蔽为义;未悟之义,诸障未彻,合得是报。”②证知:有决定智方能决定信,有决定信方能决定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
  3.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摄受疑悔行人往生边地。间杂疑心的净业行人,虽也持斋修善,然每常心口各异,狐疑佛经,对西方净土暂信暂不信,如是之人,当自然入恶道中,其人寿命病欲终时,阿弥陀佛生哀愍心,自化佛身,令其人见之(或令其人于卧梦中,见西方净土),其人口不能复言,心中欢喜踊跃,后悔生前修善念佛不力,以临终自悔力故,不滞娑婆,得生极乐世界边地。①边地疑城并非阿弥陀佛的按排,而是疑悔行人唯心所造,业力牵引,自见西方净土界边自然七宝城,心中便大欢喜,道止其城中。阿弥陀佛惟愿一切众生高登莲品、疾速成佛,然净业行人疑心业障所阻,生在边地疑城,不入三辈九品。
  4.疑为罪本,忏除乃出。
  感生极乐世界边地者,亦于七宝池莲花化生,无有秽恶,各种受用称心如意,然于五百岁(以此土计)不能见闻三宝,不闻经法,不知菩萨法式,由所知障故,心不开解;由烦恼障故,意不欢乐。阿弥陀佛慈悲哀愍胎生众生,令其于莲胎中见佛光明。由佛光消障开慧之力,行人深刻体认到囿于莲胎不得自由的原由,疑惑是羁束之罪本,故而生起殷重之忏悔心,深自呵责自己或怀疑佛智或怀疑自性善根的迷心。由忏悔断疑之力,胎生行人得出疑城,见佛闻法,久久熏习,始得心开意解,具诸神通,遍供诸佛,随其功行、断惑程度,亦通三辈九品。
  出离疑城的时间,一般须经五百岁。然时间无定性,亦不可拘定,或长或短,能悔即出,不悔必满五百岁,五百岁末方识罪忏悔,乃边地往生者之多数;不待五百年忏悔得出,乃其中之上根者。如明代袁宏道居士,曾作《西方合论》,栖心净土,念佛愿生,后在僧寺无疾而终,生到极乐边地。袁宏道以神力摄受其弟袁中道梦游西方净土,袁宏道对他说:“我净愿虽深,情染未尽,初生此间边地,今居净土矣。终以乘急戒缓,仅地居,不得与大士升虚空宝阁,幸夙生智慧猛利,又曾作论(指《西方合论》——注)赞叹如来不可思议度生之力,感得飞行自在,游诸刹土,听佛说法,此实为胜,使吾生时严持戒律,尚不止此。”①袁中道居士的智慧愿力,在此土行人中,应属优等,尚且只生到边地(净土圣贤录中多有精进念佛生边地的记载),可见,三辈九品的往生成就,不可等闲视之,没有相当的决断勇猛心,虽边地往生亦不能得矣。
  综上所述:边地疑城往生者由修善念佛力故,得以往生;由疑悔心杂夹故,滞留边地疑城,不得见佛闻法。虽于五百岁莲闭心暗,然毕竟超离三界轮回,虽不尽善尽美,倒也值得庆慰。念佛法门是阿弥陀佛无上圆满究竟智慧所建立,能予众生以横超生死、圆成佛道的究竟大利。吾人应明信阿弥陀佛无上智慧,全身心皈依阿弥陀佛。疑信虽在一念之间,然所得祸福却悬隔天渊。经云:“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②净业行人亟须断疑生信,乘阿弥陀佛大愿船,直入西方净土涅盘城。
  第二节 般若导引净业修持
  般若是大乘佛法的纲要,开般若正智即是开佛知见。菩萨六波罗蜜,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若离般若,则非波罗蜜(到彼岸)。证知菩萨六波罗蜜一以般若波罗蜜为本。经云:“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摄持菩萨。”①般若是险恶径中的导师,迷暗室中的明炬,生死海中的智楫,烦恼病中的良医。般若不明,则万行虚设。
  净宗作为大乘圆顿法门,与般若关联甚密。般若乃净业修持之良导,渗透在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净土、圆成佛道的全过程,兹略举数
  端。
  一、般若助成对净宗法门的信解
  净宗作为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其最深层的难信,正在于般若。净宗的最高理念是般若。阿弥陀佛因地作法藏菩萨时,开根本智,称性而发四十八大愿,尔后,经无量劫,住般若正智,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了达诸法缘起性空,以大慈本愿,从空出假,在性空的幻化中,庄严佛土,双照空有二边,妙契中道,体现净宗深旨。西方极乐世界由阿弥陀佛妙明真心所流现,念佛法门举体是般若正智。凡夫以生灭心揣度净宗妙义,每每愈推愈远。所以,凡夫众生难信念佛法门。若有人能信净宗,即是内具的般若善根与净宗的耦合。所以,吾人注重身口意三业的修持,培福开慧,即能助成对净宗念佛法门的信解,透过信关,成办生死大事。
  二、般若助成终极关怀的确立
  无论是修行的道人,还是世间的凡夫,都要面临和解答精神归宿(或曰安心立命)这一人生大问题。儒家将“至善”作为心性的安顿处,基督教将天堂确立为人生的归趣。以般若为先导的净土宗,则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圆成佛道作为究竟的指归。净业行人获得并认同这一终极关怀,便会专志奉持念佛求生净土的大安乐法门,飘泊的人生便得以安顿。
  心念的安顿对人生的质量与归趣,关联甚密。《金刚经》中,须菩提恭问释尊:“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大乘无量法门,在心性安住与降伏妄心上,各有方法与手段,兹不详述。净宗念佛法门在住心与降心上,直截了当。心安住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上,身寄寓于西方净土七宝池莲华中。净业行人亦应发广大心,普愿法界众生,同生极乐世界。在降伏妄心杂念方面,至心持念弥陀名号,正是降伏妄念的妙法。佛号如清水珠,能令吾人的妄念澄净。念佛不是强行降伏妄念,不是与妄念对峙按捺,而是巧用转移法,转染念为净念(佛念),最后归于无念。诚如古德所云:“忽然起念念弥陀,平地无风自作波,念念消归无念处,岂知无念亦为多。”
  念佛法门暗合《金刚经》无住生心之旨。都摄六根,至心念佛,不为五欲六尘所动,即是无住。正无住时,一句佛号孤明历历,即是生心。无住生心,生心无住,所以,念佛法门下手便是安住与降伏,便是转识成智,显现般若的妙用。六字洪名是开显吾人如来藏的无上法宝,执持名号即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念佛求生净土即是无极的安心立命。
  三、般若成就厌欣心
  能否往生取决于信愿,信愿的本质内涵即是厌离娑婆欣慕极乐。而没有般若观照,厌离娑婆欣慕极乐之心则难以真实生起来。没有般若的扶持,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地念佛也难以持久。
  净业修持的前提是出离心,出离心的生起与巩固,应恒常辅之以“六如”的般若观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①凡夫之所以六道轮转,就于背觉合尘,向外驰求,分别幻相,贪着幻相,起惑造业,不得出离业网。所以,净业修持,先须深观一切有为之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无非虚假。六如的智观,行之久久,能于一切境相如如不动,对娑婆世界的五欲六尘,不存留恋。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爱恋即是我执,六如的金刚慧剑即能摧破我执,荡遣欲情,成就出离心。以般若慧光观照极乐世界,能催生对西方净土常乐我净的欣慕心。出离心成就万缘放下,欣慕心促成一念单提。净宗行人如是用功,易获念佛往生的法益。
  净业行人成就往生者,无不以般若为前导,以真实的厌欣心执持名号,临终往生净土。兹略举二例。宋代王日休居士,国学进士,博通经史,闻净宗法门后,悉皆捐弃先前之业,曰:“是皆业习,非究竟法,吾其为西方之归。”②从此一意精修念佛,每日礼佛千拜,临终站着往生。清代彭绍升居士,弱冠及第,信奉念佛法门后云:“从今以后,愿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作一斋公斋婆,向厨房灶下安隐过日,今生不敢复作度人妄想。”③如是专修念佛法门,临终预知时至,往生净土。纵观今日世界,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其病根正在于般若的匮乏。爱桩不拔,情揽牢系,拖泥带水,净业难成。纵有阿弥陀佛大愿接引,临终一念情恋因循,便随业受报。古今史籍,多载此类事例,净业行人不可不慎。
  净业行人常起般若观照,便如鸭鹅入水,不受粘滞。若生恩爱时,当念西方净土眷属无有情爱,我是将生净土之人,宜应远离情爱;若生瞋恚心,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愿生净土的人应舍瞋恚心;若遭苦逆时,应当系念西方净土没有众苦,但受诸乐;若遇乐境时,应当系念西方净土的快乐,纯一无杂,无量无边。凡对境历缘,皆起般若观照,则一切时一切处,无一不是净业助行。
  四、般若的有无关涉净业的成败
  《无量寿经》中,释尊开示娑婆世界有四类众生,接触净宗念佛法门,或信或不信,或修持或不修持,或成就往生或未能往生,种种因行事相,悉与般若的有无与浅深相关。
  第一类众生,接触佛法,也行善积德,但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分别西方净土不如天界快乐。对天界的微妙五欲生向往心,认为极乐世界无有女人,缺乏丰富的爱情生活,单调乏味。此类众生缺乏般若智慧,不知天福享尽,还会堕落,终不能出三界牢狱。以净宗理念来看,天道亦是苦趣,亟须超越。世尊针砭此类众生:“邪见业王未能舍离,常处轮回而不自在。”①这类迷恋天人之福,不求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人数甚众。
  第二类众生,不念佛求生净土,无求无上菩提之心,反恃世智聪辩,贡高我慢,邪见颠倒,好为人师。如是之人,焉能出离生死苦海。这类众生中以知识分子居多。凭着宿世的些许慧根,博览群书,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以生灭心测度如来性觉圆海,不自觉地造了许多谤佛谤法的言论,诸如:西方极乐世界是理想国的神话,西方净土是太阳神崇拜的变种,一真法界是虚映折射,等等。净业行人对此类言论要加以智慧的辨析。
  第二类众生发心念佛,广作众善,然而取相分别,情执深重,诸如:我念佛怎么还没有到一心不乱呀,怎么还没有见到佛光呀,我念佛怎么身体还不见健康呀,等等。修善也互相攀比,你供养了多少钱,我供养了多少钱等,如是心有取舍,情有执着,不合无住生心的般若正智,所以,虽也精进念佛,难以与阿弥陀佛愿力感应道交,最终不能成就往生。净业行人对此应深加警诫。
  第四类众生,以无相智慧,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不求人天福报,志趣无上菩提。这类众生是净宗正修行人,炽然修行诸善,而不取相,转有为善行成无为的净业正因,如是念佛能与阿弥陀佛愿力感应道交,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净土,圆成佛道。
  上述四类众生的因行果报昭示:净业的成败与般若的有无呈正相关。净业行人宜应注重般若的开显,以般若为导,以净土为归,在现生随缘修菩萨道,住无为之理体,作有为之佛事,普度众生而无度生相,上成佛道不着成佛相;虽炽然求往生,生而无生,无生而生,不落两边,从容中道。处理好佛法与世间法的关系,佛法不离世间法,先做世间正人君子,以此为基点,模铸圣格,凡家庭与社会的一应责任,亦尽心尽力地完成。当相离相,即事而真,尘劳即道场,转烦恼为菩提。心系佛号,注想西方,随缘度日,理事圆融。净宗法门提供我们究竟的安心立命与终极关怀,吾人宜应遵从佛语,信愿持名,仰赖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出离生死苦海,稳达涅盘彼岸。
  南无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后记
  法不孤起,仗缘而生。余禀质愚鲁,慧浅德凉;忝任中国佛学院净宗讲席,每感惭惶。因缘所系,只得勉力而行。撰写讲义,常祷佛菩萨加持,愿字字句句,如理如法。积稿日多,学僧们以为其中内容,间或可取,课后复印。窃念中国作为佛国大国,却无一本系统而详明的净土宗教材,故不揣庸劣,发心编撰一本,聊备各级佛学院教学之需。
  余编撰本书,遵循如下四原则:一者述而不作。以佛的圣言量作为立论根据,忠实地阐释佛言祖语的本有内涵,切戒师心自用。二者博采众长。广览古今中外净宗文献,钩玄探赜,撷取精华,尽量做到有美皆备,无谛不收。三者条贯有序。本书设计七编二十二章的架构。将净宗事理因果多层面的内容,作有序化的安置。逻辑谨严,浑若一体。四者时代特色。古老的净土宗须经现代性的转换,方能保持不竭的生命力。本书阐述净宗与现代人文思想的互动,净宗与现代自然科学的会通,显示净宗内具的现代性因子。
  四原则策进本人秉笔撰稿,并于课堂讲述。虽稿经三易,历时四年;然终因学识慧力所限,结果不甚圆满。今卒然付梓,疏漏缪误在所难免,尚祈十方大德慈悲指教。
  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得到了诸多前辈师友的关怀与帮助。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传印老法师,对本书的撰写与出版,自始至终予以极大的鼓励与支持,其弘护佛教,其提携后进之慈悲心,令人感佩。中国佛学院王新老教授,以年逾古稀之高龄,冒着酷暑,用近二个月的时间,仔细审阅本书稿,为本书的质量把关,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令学人铭心难忘。兹谨向传老、王老二位佛界老前辈的菩萨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另外,中国佛学院93级、94级、97级三届学僧的配合,一如法师惠借资料,刘险峰老师联系打印,宗教文化出版社领导陈红星先生、戴晨京女士的重视,以及责编张越宏女士的敬业精神,保证了本书的顺利出版。于此,一并表示衷心的谢忱。
  作者
  1998年6月识于北京妙意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