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贝叶文化在中国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韩金彪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贝叶文化在中国
  韩金彪
  古代印度佛经有很多是用采集加工过的贝叶刻写的,后来在中国千余年的流传中,人们逐渐称之为贝叶经。 在印度之外,东南亚各国也出现了用缅甸文、泰文等拼写的巴利文贝叶经。
  贝叶经最早时是古印度佛经的一种主要形式,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而与印度相邻的西藏地区应是我国最早接触贝叶经的地区,我国早已有用藏文写成的梵夹装贝叶经存世。在西藏萨迦县的萨迦寺中,藏有20函,计3636页贝叶经;另外,在甘肃、陕西、浙江等地的寺院也多有保存。
  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当贝叶经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我国云南一带以后,展现了延绵数百年之久的灿烂贝叶文化。
  元、明之际,云南傣族地区开始用自己的文字刻写贝叶经,傣文的产生估计也在这一时期,它应该源自古印度的巴利文,又经过傣族佛教信众的悉心改造,最后形成了有别于当时中原竖写习惯的"旁行"文字。贝多罗树在中国广东、贵州尤其是云南一带多有生长,傣族把这种树叫做"戈兰",贝叶也自然被称为戈兰叶。它属棕榈科,形似棕,树体非常高大。树叶生长在树顶上,像手掌那样向周围散开,大的有2米多高,叶子肥厚宽大,质地细密。这为傣族地区的贝叶文化提供了用之不竭的书写材料。另外,傣族地区的僧侣为了刻写经文的方便,也沿着传播佛教的线路引种了很多源自佛国的多罗树,把它们种在寺庙的院落里。这样,就可以及时采摘贝叶了。
  贝叶的加工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先要从树顶砍下选好的贝叶,用锋利的刀将叶子裁成整齐划一的1.5尺×0.25尺的长方形。然后在大锅中慢慢地煮上半天,煮贝叶的水里要加上柠檬或酸角,这是为了去除叶肉中的营养成分使其物理性质更加稳定。当煮到贝叶的表皮滑脱、绿色泛白时将贝叶取出沥干,再用细砂将叶面打磨得均匀光滑,以便日后刻写方便,然后保持贝叶的洁净同时将它压平阴干,以备随时取用。
  在刻写经文之前还要给贝叶按照固定的尺寸打孔,一般是一整筴的贝叶被夹在一起打孔,这样才能保证四面叶边切口的整齐光滑,便于最后涂刷金粉,达到防虫防潮的效果。有的还要在贝叶上弹以墨线,为的是方便刻写。
  傣族的学者们采用象针一样的铁笔,将要表达的内容轻轻地刻写,笔画要掌握得不轻不重深浅如一,若轻了,不便于吃进显示字迹的颜料;深了,又会过多地破坏叶肉中的纤维,减少贝叶经的留存寿命。刻写完了以后还要在字迹上涂以颜料,然后淡淡地涂以植物油,最后擦拭干净。这样不但字迹变得非常清晰,而且还更容易保存。
  为了解决不同的贝叶由于叶肉质地和疏密的差别等原因,人们还要用两块厚一点的木板,把叠放的贝叶从上、下两面夹紧,两处穿孔,透过贝叶和木板,穿上绳子,用来缩小上下两块板的距离,达到压紧贝叶、不使其变形的目的。
  上下两块木板除了其重要的"夹紧"功能,人们还往往写上提示内容的文字,刻上或画上各种相关图案,更有人因为贝叶经内容的重要,在两块夹板上精心镂刻或浮雕上各种鸟兽,使贝叶经的整体装潢显得更加华贵,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国家图书馆新近收藏的一部贝叶经,就显示了制作者追求隆重华贵的风格。在夹板上镶嵌了几十片五颜六色的小小宝石片。上板上面还根据佛教故事内容,堆塑了一只青蛙、两只壁虎,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贝叶经在云南傣族地区发展得蔚为壮观,形成了地域性、民族性非常强烈而又多彩多姿的贝叶文化。在西双版纳勐海县景真地区的流沙河畔,有一座景真八角亭。据说是仿照佛祖的金纱台帽而建造。亭中建有专门珍藏贝叶经的经库,经库中大量的贝叶经整齐有序地摆放在那里,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据说这里的贝叶经加上一些其他的纸质经书共有84000部,这是傣族人民流芳千古的珍藏。
  可以说,贝叶记载了傣家人的全部历史,其本身又成了傣族文化的一大特征。傣家人为什么要选择贝叶来记载自己的思想和历史文化呢?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可以形象地说明这其中的原因。在古时候,傣家人与哈尼人、汉族人一同到西方学习佛学。学到一定时候,他们各自抄写了佛经准备带回家乡,在回途中他们必须渡过一条河,他们的渡船在驶到河心时突然翻了船,三个人一下子都跌入水中。行囊中的佛经都打湿了,于是在河滩上晾晒起来。抄在纸上的佛经由于纸的变形,文字都变成了鸟脚印的形状,这就是后来的汉字;哈尼人抄在牛皮上的文字经过河水浸泡,字迹看不清了,后来哈尼人便没有了文字;而傣家人把佛经刻写在贝叶上,无论怎样浸泡,字迹都是清晰的。
  至于傣家人什么时候发现贝叶上面可以写字的呢?那又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在更加古老的年代,有一位傣族青年人为了寻找光明,辞别了他未婚妻到远方,他们每天都要互相给对方写一封信,把字刻写在芭蕉叶上,并由一只鹦鹉为他们传递。随着小伙子的走远,芭蕉信尚未到达便枯萎了,字迹也不清楚了。有一天,年轻人在森林里见到一种戈兰树的叶片,由于昆虫蚕食叶肉而在叶片上留下清晰的纹路,受到启发。他试着用尖刺把文字刻在那光滑的戈兰树叶片上,虽经多天的传递,字迹仍然完好如初。这样,傣族先民们便发明了用戈兰树的叶片刻写文字的方法。这戈兰树叶就是贝叶。所以贝叶在傣家人的心目中还象征着"光明"和"爱情"。
  毫无疑问,贝叶作为一种存在于我国傣族社会历史文化的一种主要载体,在广博浩繁的整个中国文化典籍中独树一帜。傣族人民通过贝叶将他们的全部的人文思想尽纳其中。纵观浩繁的贝叶典籍,内容包括了大量的伦理道德、宗教教义、礼仪形制、哲学、历史民俗、政治与军事、经济与生产生活、天文历法、时令节气与农业、医学理论和医疗知识、工艺美术与书画知识、水利与工程建筑、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知识、传统武术及体育运动等等方面的内容,简直是包罗万象。可以说,傣族文化传承的所有方面都在贝叶上面得到了全面的表达,那泛着清香的片片贝叶,就是傣家人的大百科全书。
  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收有约19世纪的贝叶经作品《论藏·舍利偈颂》,它的特点是,贝叶侧口不是刷通常的金粉,而是银粉漆边;另有一部珍贵的作品,初步被认为是斯里兰卡用自己的文字拼写的印度僧伽罗文贝叶经。
  再就是新近收藏,2001年12月19日由香港收藏家石景宜先生所赠的缅文贝叶经,其中一部贝叶经是从缅甸曼德里市东面的寺庙得来的。这部贝叶经据说是一位马帮帮主的女儿,为了积累功德,请人刻写制作完成后捐给当地寺庙的。
  除了贝叶经,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还藏傣族史诗作品。例如非常著名的史诗故事《召树屯》,是1952年的作品,使用的文字是西双版纳过去的老傣文。还收有老傣文《金螃蟹》,内容是长篇叙事诗,应该是1947年的抄本。贝叶经现在广泛地流传在各村寨的老百姓家里。另有很大一部分主要藏在当地西双版纳州的文物室和政协资料室。
  那么多的贝叶经为什么能够得以保存呢?首先是因为过去傣族人普遍笃信以献经为有福。所以,即使是刻写一般内容的贝叶,同样要在前言和后语或段落中间都刻上佛教的经文咒语,使它成为佛经的形式;其次,凡是庙宇中的贝叶经,一般是不允许拿到外面去的,所以,当地保存贝叶经最多的就是寺庙;再次就是,合理地利用了这种天然材质,经过防腐处理的贝叶的确是一种适合长久保存的物质形态。
  贝叶本身原是再普通不过了,而偏偏被傣家人选中,用来发展成为一个民族的贝叶文化,贝叶这种大自然的物质得到了升华,傣族的历史文化也就具备了浪漫而又实际、既原始古拙又纤巧别致的独特个性。就如他们金碧辉煌的佛教建筑、他们独特的服装衣饰、他们源自大自然的歌舞、他们疯狂而又温情的泼水节等文化现象,共同构筑了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的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
  贝叶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中,好像是一种独特的、偶然的现象,但它对于傣族人民来说,确实代表了他们全部的人文思想,因而它又是一个民族的必然选择。贝叶经与傣族人民相辅相生,傣族社会也就得以保持一种完整而又具自己的特色,从而也就没有象历史上其他的民族那样被相邻的文化同化掉。
  贝叶文化在古老的中国文化近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其实尚属一种较为年轻的文化,它始于千年以前南传佛教的传入,发展到400余年时达到了鼎盛。通过傣家人的发扬光大,贝叶经的通俗性、普遍性得到了充分发展。在整个傣族社会的各个阶层贝叶经是他们传承思想、学习文化的最主要工具,同时造就了特定的傣族社会教育体系。
  在中国,对贝叶经的整理和研究力度不断加强。贝叶经中的一些优秀作品,如《论傣族诗歌》、《召树屯》等,相继翻译出版。在世纪之初的第一个夏天,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政府与云南大学联合组建成立?quot;贝叶文化研究中心"。他们有组织地系统整理翻译、研究贝叶经,发掘贝叶文化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使这一奇特文化能在新时期得以妥善保存并发扬光大。他们从国内外广泛收集到3千多卷贝叶经,计划翻译出版《贝叶经译文丛书》。
  另外,一部《中国贝叶经全集》被列入云南省重点图书出版工程项目。计划出版100卷,需两年时间。一幅完整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文津流觞》第三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