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佛教在社会生活中作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在社会生活中作用
  佛教在现有的世界宗教中可以说是一个最古老的宗教,它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创立在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在宗教里面,佛教是一个比较有特点的宗教。从它的思想理论来看,也是现存的宗教里面思想理论最丰富的一个宗教。我今天想从这几个方面来讲,第一个问题是想简单地讲一讲佛教的历史和现状;第二个问题是想讲讲佛教的一些主要的教义和理论;第三个问题讲佛教的社会作用和影响。
  佛教产生在古代的印度,在印度佛教经历了几个发展的阶段。首先是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时候以及他去世以后他的主要弟子们传播的时期,我们在佛教史上一般称之为原始佛教,这个大概在公元前5世纪到前3世纪。大概在释迦牟尼去世以后100多年的时候,佛教内部产生了对释迦牟尼所说理论的一些分歧,于是就开始分裂了。根据史书的记载,大概先后成立了20个部派,这个时期大概在公元前3世纪到前1世纪左右,我们就称之为部派佛教的时期。大概在公元前后的时候,大乘佛教开始发展起来,大乘佛教在发展的过程中间也经历了几个阶段,主要是在理论上有几个不同的时期。早期的大乘主要是般若中观派,中期是瑜伽行派,到了晚期就是密教了。由于印度本土印度教的复兴以及外族的入侵,大概到了公元13世纪左右,佛教在印度本土几乎是绝迹了,印度主要是印度教和外族入侵以后传过去的伊斯兰教了。到19世纪后期,佛教在印度本土才开始复苏。
  佛教从它产生以后就向外传播,特别是在亚洲,佛教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的,也有广泛的信众,可以说是许多民族和国家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主体部分。在欧美,20世纪70年代以来佛教的信众也大量地增加,影响也在日益扩大。
  我们知道在东南亚地区大部分国家,比如说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斯里兰卡等等,佛教至今仍然是主要的宗教信仰。在这些国家流传的佛教,我们称之为南传的上座部佛教,也就是部派佛教里面的一个主要的流派,在泰国甚至被尊为国教。在印度现在虽然已经没有多大的影响了,但是它作为佛教的一个发源地,佛教的许多遗迹还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释迦牟尼的诞生地在现在的尼泊尔,所以尼泊尔也有很多重要的佛教文化遗产。在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阿富汗这些国家,现在除了在像印尼、巴基斯坦的华人的世界里面还有很多的影响之外,在整个国家里佛教都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了。但是这些国家也曾经是佛教非常盛行的国家,也有许多非常重要的佛教的遗迹。我们知道在阿富汗去年塔利班把巴米扬大佛炸了,巴米扬大佛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石雕的佛像。所以佛教在这些国家也曾是盛行一时的。
  至于在东北亚地区,在韩国、日本,佛教至今还是信众最多的、社会影响最大的一个宗教。这一带流传的佛教主要是从中国再流传出去的大乘佛教。在中国,佛教大概是在公元前后,也就是在两汉之际传入的。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背景的不同,在中国先后形成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地区的上座部佛教。我们有的时候也称为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这样三大语系的佛教。这个可以说是印度佛教史上从原始佛教以后在历史上先后发展起来的几个主要的教派,也是当今世界上尚存的传统佛教的三大教派。
  在中国汉地,汉传佛教发展到东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开始影响和融入到中国文化中间去了,也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间去了。此后,随着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创立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比如说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许多非常重要的佛教的宗派,这些宗派教是印度原来的佛教里面所没有的,像“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唯识宗”、“三论宗”、“密宗”、“律宗”等。这就是过去常常讲的隋唐佛教的八大宗派,并且一步一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佛教文化渗透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方方面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到我们的语言,到我们的思想,方方面面都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就拿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讲,昨天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谈到了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文化的话,没有佛教的传入、没有佛教的影响,我们现在的很多语言都没法说,因为我们现在讲的很多语言都是从佛教里面来的。比如说我们常常讲的“烦恼”就是佛教里面的一个概念,“自寻烦恼”,是佛教的一个思想。我们也常常讲“无明”,“无明”也是佛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不要无明火起,这也是佛教里的一个思想。我们还常常讲“不是冤家不聚头”,这也是佛教里的一个思想。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到处都有佛教的影响,这从我们的语言中就可以看到。刚才讲到,在隋唐时期发展起来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这些宗派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都有消有长,有的兴盛了,有的衰落了。在宋代以后,主要是“禅宗”的思想最为流行,它和“净土宗”的思想结合,形成了禅净双修,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个大概就是汉传佛教的一个简单情况。
  藏传佛教有两个传入的过程,最初大概是在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藏族地区,当时主要是通过中原地区和尼泊尔、印度这些不同的地区传进去的,这个时候我们称之为西藏藏传佛教的前弘期,这个时期大概延续了两个世纪。到9世纪末,由于西藏地区的原始宗教——本教禁止佛教的传播,所以有100多年的时间在西藏佛教就中断了。到了10世纪末以后,佛教重新传入了西藏,开始了藏传佛教的后弘期,这个可以说是现在的藏传佛教的正式形成时期,到现在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佛教传入藏族地区以后,对藏族地区原有的文化有非常大的影响,甚至于成为了此后藏地文化的一个主体部分,现在我们要讲到西藏的藏族的文化,佛教是它的最主要的一个主体的部分。
  南传上座部佛教最初是在公元7世纪的中叶由缅甸传入到云南的傣族地区的。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以后也和它的本土的原有文化完全融为一体,所以现在我们到云南傣族地区就可以看到,他们的很多情况是和泰国、缅甸完全相似的。根据1990年英国《大不列颠统计年表》的统计,全世界的佛教徒大概有31000万左右,这些佛教主要是集中在亚洲,西欧的佛教徒大概有几十万人,主要是在英国、法国和德国,前苏联的佛教徒也相当多,大概有100万,美国大概有30万,拉美地区大概有50万,大洋洲和非洲就少一些。
  中国佛教的情况,根据中国国务院1997年发布的《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的调查》——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宗教白皮书——的统计,中国现有的佛教的喇嘛、尼姑大概有12万人,活佛有1700人,寺院有3000多座;巴利语系佛教的比丘和长远有将近1万人,寺院有1600多座。现在大陆地区的佛教信徒究竟有多少呢?这个是很难统计的。因为佛教信徒不像基督教、天主教,他们有比较严格的登记统计制度。根据中国佛教协会的粗疏的估计,他们说比较保守的估计,现在在大陆地区佛教信徒大概有8000万,这也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了。现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应该说有几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南方要比北方繁荣,东部又要比中西部地区兴盛,当然除了西藏地区之外。其中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以福建、浙江、江苏佛教的发展最为迅速,也最为兴盛,如果你到这些地区去看,庙里面的香火非常旺盛。
  目前在中国的各类佛学院,前两年统计是有36所,各级的佛教协会和寺庙也成立了许多佛教文化研究所。根据我的了解,现在已经有10多处这样的佛教文化的研究所。佛教界正式出版的刊物有40多种,如果加上一些非正式的小报大概有近百种。
  学界的佛教研究也在迅速地发展,我们最初仅在很少的一些地方有佛教研究机构、教学机构,这几年发展得很快。从80年代算起,到现在20年的时间,根据我们的统计,在大学里边,撰写跟佛教有关系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大概有将近300篇,集中起来出版,大概可以出100本书,所以应该说发展是非常之快的。所以佛教从总体来讲,在改革开放以后的20年,中国大陆地区发展十分迅速,寺庙的恢复、宗教活动的开展、学术研究的开展等,应该说都是非常迅速的,在几大宗教里面应该说是最为迅速的。我这些数字不一定很准确,我只是从一些文献上面看到的,或者是就平时所了解的一些情况来讲的。
  以上简单地讲了一下佛教的历史和现状。它所以会有这样一个迅速的发展,所以会有这样一种影响,我想主要还是跟佛教自身的教义和理论有关系,所以下面我想要着重地介绍一下佛教的一些主要的教义和理论。现象上的佛教和佛教的本身所蕴涵的教义和理论,应该说有相当大的差距。因为我们平时看到的佛教都是在寺庙里面,在寺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的大部分都是烧烧香、磕个头、求个福、祛个灾,或者是为死去的先人来做一个法会,或者为其他的灾民或世界和平来做一个法会。这样一种情况,其实跟佛教的许多根本教义和理论应该说是有很大不同的。佛教的典籍非常之多,也可以说在所有宗教里面,佛教典籍是最多的。它的理论是非常精细的,而且具有很丰富的辩证思维,所以跟其他宗教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于佛教,经常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它究竟是一种宗教呢,还是一种哲学?近代以来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的讨论,一直到现在可以说也还是在讨论着。近代许多思想家,像章太炎、梁启超他们都参加过这个讨论。有的人说佛教从它丰富的精细的理论来讲,应该是一种哲学;有的人还是强调它是一种宗教,因为它还是提倡一种信仰;有的人认为佛教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它就是一种佛法,佛法就是佛法;但也有人认为,它既是宗教也是哲学。我想佛教确实具备这两个方面,它既是一种宗教,是有广泛的信仰层面的东西,也就是说一种情感方面的需求,另外一方面,它确实也有相当丰富的理论思维的内容,所以它也有很多的哲学的思想。所以我觉得佛教既是一种宗教,又是一种哲学,看我们从哪一个层面去看它。另外,我想也要说一说佛教从信仰层面来讲,包含着两个不同方面的信仰层次,一个是所谓的他力信仰,一个就是自力信仰,这两个方面也是相当不同的。我们可能看到的大部分都是他力信仰的现象,就是去求佛,去拜观世音菩萨,希望佛来保佑,希望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都是属于一种他力,依靠佛、菩萨、别人来救助自己,或者是希望自己死了以后,往生极乐世界、西方净土,希望阿弥陀佛来接引自己,这都是属于一种他力信仰。但是佛教里面,另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非常强调自力信仰,就是所谓的依自不依他,也就是认为所谓的佛,并不在外面,并不是我们拜的那个佛,也不是我们拜的那个菩萨,它并不在外面,而就在你的心中,所以你人格的完善,道德的完善,那你就是佛,所以解脱就要靠你自己。
  应该说这个思想是佛教的最初的,也是最根本的思想。因为,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教的时候,对当时印度的各种各样的宗教和哲学思想进行了概括。他认为,当时印度所流传的宗教和哲学思想,它们在信仰里面都存在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一个是无因论,就是说认为什么事情都是没有原因的,都是无缘无故地就发生的;另外一个是邪因论,就是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梵天生出来的,因此人追求的最后的归宿也就是和梵天的合一,叫做梵我不二,梵我合一,这个也是追求一种外在的东西。释迦牟尼认为,无因论和邪因论都是错误的,所以他提出了一种正因论,就是正确的因果观。他所提出来的正确的因果观是一种什么观呢?就是认为一切事情都是有原因的。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都是有原因的,只是这个原因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直接的原因,有间接的原因,有主要的原因,有辅助的原因。我们现在可能还没有认清楚这个原因在哪里,但绝对没有没有原因的事情,而这个原因绝对不能够到人自身外面去找。他认为,这个原因主要是人自己,是由每个人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所造成的。所谓身、口、意,身就是你各种各样的行为,口就是你各种各样的言论,意就是指你各种各样的思想、想法、观念。他认为,人现在的一切状况都是由人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所造成的。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现在有的时候也在讲的,一个人的历史都是由他自己写的,都是他自己的行为、言论、思想来写成他自己的一个历史。释迦牟尼当时就认为人的现在的一切状况,都是由自己的身、口、意三业造成的,这个是原因,才有我们现在的结果。所以佛教认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你自作的,所以你还是自己受。你要解脱,怎么解脱呢?那就是要自性自度,自己来度自己,自己来解救自己。所以在佛教里面,自力的信仰是原始佛教以来一直到所有佛教里面的一个根本的思想。正是最初在原始佛教里面排斥对于神的信仰,所以一直到现在也还在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佛教究竟是一种无神论的宗教,还是一种有神论的宗教?这个问题始终是很奇怪的,习惯地讲宗教总是有神论的,但是佛教确实有它的一种特殊性。
  近代我们向西方学习的时候,许多思想家考虑西方的特点除了船坚炮利、经济发达以外,还有它们的政治制度,有民主、平等,是不是还有思想方面的根源呢?很多思想家都认为西方所以强大,除了经济的原因、政治的原因,还有它们的文化的原因。而文化原因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们有一个全民的宗教作为联络民众情感精神的核心,那就是天主教或者基督教。所以近代许多思想家也提出,中国要强大,除了在经济上、政治上要有所变革,也要有一个宗教。我们大家都知道,康有为就提出来要把儒教变成宗教,而且定为国教。康有为提出的建议,当时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因为那个时候正是在批判封建礼教,批判儒家,而他提出来要把儒教变成宗教、变成国教,当然要遭到很多人的批判,说他是复古派。另外一位革命家——章太炎也提出来要建立宗教,也认为中国要有宗教。当年他被袁世凯抓起来,放出来以后在日本做了一个演讲,在演讲时讲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宗教的问题,特别讲到佛教的问题。他提出要建立宗教,要以佛教来作为中国的国教,他提出这个建议的理由就是认为佛教是一个无神论的宗教。
  当然,这是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在原始佛教甚至于可以说一直到部派佛教这个时期,应该说确实它们是没有一个讲神的问题。但是到了大乘佛教发展起来以后就有了一个造神的过程。在大乘佛教以前,就是在释迦牟尼的时代,以及在释迦牟尼的学生的时代,到后来的部派分裂的时期里,佛不是神,佛就是“觉”的意思,佛就是一个“觉者”,觉悟了的人。所以释迦牟尼被称为佛,就是因为释迦牟尼是一个觉悟者。菩萨是梵文里边的“菩提萨埵的一个简称,现在叫做菩萨,“菩提”就是觉的意思,“萨埵”就是有情,有情实际上就是有生命的,“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觉悟了的有情,觉悟了的一个生命体。因此本来佛和菩萨都是代表一个觉悟的意思,所以它不是一个神。释迦牟尼有十个称号,都是把他称为一位老师、一位指导者。比如说称释迦牟尼是“人天师”——人的老师、天的老师。因为在佛教里面认为天也是一种有情。我们看敦煌壁画里面有许多飞天,飞天是和人一样的一种有情的生命体。所以称他为“人天师”,称他为两足尊,人是两条腿的,两足的尊者,所以没有把他看作是一个神。但是大乘佛教发展起来以后,确确实实是造出了许多的神,因为在那个时候,佛就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觉悟了的,其他的人最多也就能够达到一个阿罗汉。罗汉就是已经把一切的烦恼,一切的欲望都断除了的人,已经达到了清净无为的人,也称为阿罗汉。其他人当时来讲,达到的一个最高境界也就是阿罗汉,佛就是释迦牟尼一个人。但是到了大乘佛教以后,开始了一个造神运动,有十方世界、十方佛。佛也有现在的佛,过去的佛,未来的佛,现在的佛就是释迦牟尼,未来的佛就是弥勒佛;也有东方的佛,药师佛;有西方的佛,西方的佛就是阿弥陀佛,这样就出来了十方世界,十方佛。也有许许多多的菩萨,刚才我讲了,菩萨本来就是一个觉悟了的有情生命体,现在出来了许许多多的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等等,数不胜数。中国的四大名山就是四大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所以确确实实有这么一个造神的过程。大家也就在很多情况下,求佛、求菩萨来保佑,来拯救。他力的信仰也就这样地发展起来。特别是关于西方净土思想的发展,将来要往生到阿弥陀佛那里去。佛教的发展确实是有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们也不能够简单地说佛教就是无神的,从它的原始部派来讲是如此,但是到大乘佛教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但是另外一方面,在大乘佛教的发展过程中间,同样的,自力信仰的思想也在发展,而且更深一步地来强调自力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发展到中国的禅宗达到了顶点。中国禅宗可以说是最强调自力解脱的。禅宗认为,佛就在自己的心中,所以它强调心、佛、众生是一体的,三位一体,心外无佛,离开了你自己,外面没有佛。所以禅宗实际的创始人慧能就曾经讲过这样的故事,他说东方人造了孽,做出了恶,就希望能够解脱,解脱到哪里去呢?解脱到西方的极乐世界去。他说那么西方人犯了罪怎么办呢,西方人做了恶怎么办呢?他要往哪儿去呢?他没地方去了。所以他说实际上佛不在其他地方,就在你心中,称之为自性弥陀,自性净土。所以说心净则佛土净,你的心干净了,那么佛土也就净了,佛土就在你自己的心中,离开你自己的心去找是找不到的。所以,我们要看到佛教有这样两个方面的特点,从自力信仰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说佛教是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非常注重一个生命体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我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这样我们会对佛教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因为我们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宗教角度的佛教,他力信仰角度的佛教。其实佛教有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它有丰富的哲学理论的一面以及非常突出的自力信仰的一面。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我们对佛教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看法。
  佛教的理论在有些地方是非常烦琐的,概括起来讲,佛教的主要教义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是“苦”,一个是“空”。“苦”,可以说是佛教的一种生命观或者是人生观,佛教认为一个生命体(这里主要是指人)可以说生下来就有许许多多的苦恼,或者痛苦,它把“苦”概括成八种,其中生、老、病、死,是最基本的四大苦。释迦牟尼就是在对于生老病死的苦的体悟上面才去求道的,求解脱的。除了这四种之外还有怨憎会苦,冤家聚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非常烦恼;还有爱别离苦,我们常常讲生离死别,活着的人,心爱的人分离非常痛苦;还有求不得苦,你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这也给人带来许多痛苦;还有就是五蕴炽盛苦,五蕴是佛教讲的一个有情的生命体的各种组成的条件,包括肉体和它的精神这几个方面——色、受、想、行、识,色主要是指人的肉身,受、想、行、识都是指人的精神方面的东西,人的肉体有追求,人的精神也有追求,有各种各样的欲望。炽盛,就是追求非常的强烈,非常的旺盛,如满足不了,就有许多痛苦。所以佛教认为,一个有情的生命体,它生来就有许许多多的苦,这些苦的原因就是刚才我讲的业,业也就是行为,身、口、意三业,还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各种各样的颠倒妄想、分别执着,这些都是造成苦的原因。
  佛教又常常把这些概括为贪、嗔、痴三个方面,称之为三毒,佛教的这个概括我觉得是相当精炼的。贪主要是欲,主要指生理上面各种各样的追求;嗔是指嗔恚,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比如说各种各样的攀比,各种各样心理上的不满足;痴主要是指一种思想上面的东西,认识上的东西,譬如钻牛角尖、认死理等等,这个佛教也称为一种无明,无明就是一种愚昧。在佛教看来这种愚昧、无明就是一种执着,一种认死理。这三毒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烦恼,如贪和嗔,痴则属于认识方面的,所以一个叫做烦恼障,一个叫做所知障。在佛教看来,这两个障中,烦恼障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克服,而所知障则是难于克服的。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许多观念上的束缚,摆脱不出来。我们许多生理上面、心理上面的追求有的时候还可以放下,可是我们已经认准的这样一个道理就摆脱不了。所以在佛教看来,这两个障碍是人们所有痛苦的根源,而这个根源里面,相对来讲所知障更难克服。
  于是,佛教就倡导用戒、定、慧三学来对治三毒。简单来讲,戒是针对贪的,用各种各样的戒律、戒条来限制你,就是不许吃肉、不许喝酒,限制这样一些生理上面的欲望。用定来克服你的嗔,因为嗔就是你心里的一种不平衡,也就是心不能平静,所以用定让你安静下来。用慧,就是用一种智慧来克服痴,因为佛教所讲的慧和一般的知识不一样。知识是指一般的认识事物,一般的人主要都是在追求一种知识,知识可以说是建立在对事物的一种分别对待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分别,没有比较,我们怎么能够有知识呢?我们怎么能够认识外在世界呢?这是我们通常人的一种认识的方式。而佛教则是要来打破这种分别的知识,来求得一种无分别的智慧。人们的烦恼和痛苦,归根结底来源于一种分别的执着。首先是来源于对于自 我的一种执着,因为有了我才有他,那么就有了这是我的,那是他的,这是应该我得到的,那个是应该他得到的,有了这样一种对待,有了这样一种分别,有了这样对待分别基础上面的执着,于是就有诸多的苦恼产生了。所以它认为应该消除这种东西,不应该有这样一种分别的执着,它认为一切东西都是平等的,不应该有这种执着。
  佛教的这些问题,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也还是值得注意的。例如人治病一般都是从生理上来治的多,过去我们也常常强调“病从口入”,所以从生理上来治生理器官的疾病比较多。但是佛教认为这个还是一种低层次的病,深层次的病是病从心起,心病,心里面的嗔、痴。现在心理治疗之所以在全世界蓬勃地发展起来,正是因为现在的人越来越认识到许多疾病更多地是从心理的问题产生的。所以佛教从这三个方面,从生理的,从心理的,最后还要从认识的理智这个角度来剖析人的烦恼和疾病。现代科学分析,有很多精神上的毛病都是由于痴所带来的,也就是脑子钻到一个死胡同里面去,出不来以后神经失常。所以现在世界上研究心理治疗的人非常注意佛教的这些思想,特别注意中国的传统的东西,我也接触到相当多的西方的心理医师,他们来探求禅宗的一些思想如何运用到现代的心理治疗上面去,即现代心理学上去。这可以说是佛教的一个主要的教义,也是佛教的生命观、人生观。
  佛教所说的“苦”,是由怎样一些原因带来的?归结起来就是刚才讲的是一种分别的执着。而分别的执着怎么会产生呢?就是刚才讲了,你把一些现象的东西,或者是一个自我主体的东西分别了出去,看作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才有这样的执着。我实实在在地在这儿,这个东西也实实在在地在这儿,我想要它,这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分别,不能够你要,你要了我心里面就不高兴,有这样一种分别的执着,所以才会有这样一些苦恼的产生。因此,佛教就是要从根本上来解决人对于这种分别执着的认识,它认为这种认识是一种颠倒的认识。在它看来,实际上,我们看到的一切东西的本性都是“空”,或者说是“清净”。
  所谓“空”,可以说是佛教的一个世界观。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开始都是讲空,但是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时期主要是用来克服有情众生对于自我的一种执着。怎么来克服呢?它的理念是一个有情众生都是由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组合而成,既然它是五蕴组合而成,就说明这个自我并不是一个永恒的东西。它既然有聚,就会有散的时候。所以它就从这样两个角度来讲,就是一切的生命体都是无常的,都是无我的,所以佛教里面常常讲无常和无我。这就是所谓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是来说明空的道理,“涅槃寂静”是来说明我们最后所要达到的一个境界。所谓“诸行”和“诸法”都是指的这种现象,“我”这样一个主体也是一种现象,外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东西也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都是无常和无我的。所谓无常就是它不是永恒的,有生就必有灭。所以佛教讲一切有为法都是有四种状态(有为法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现象的东西):生、住、异、灭、。“生”就是生出来,然后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候就叫做“住”,“异”就是变异,就是人变老,或者是由身体健康变成身体衰弱,最后就要“灭”。所以它不是一个永恒的,有生就必有灭,永恒就是“常”,恒常不变,既然一切的现象都是有生就必有灭,那它就是无常的,不是永恒的,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都是“刹那生灭”的。我们现在讲“一刹那”,“刹那”这个词就是佛教里形容最短最短的一个时间的单位。另外一方面又讲它是无我的,所谓无我就是它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性,因为它都是由各种因缘、各种条件聚合而成的。佛教所讲的因缘,实际上,是由各种条件集合在一起的东西。如五蕴,即色、受、想、行、识结合在一起才形成一个生命体,就是由它的肉体和它的精神才形成一个生命体,所以它没有一个自己的独立的自性。无我主要是指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性,无常主要指不是恒常的,既然是一个不是恒常的,又是没有独立自性的东西,那你为什么去执着它呢?佛教的“空”就是这个意思。
  到了大乘佛教发展起来以后,“空”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仅用它来说明有情众生对自我的执着是错误的,自我是无常的,而且一切法,包括一切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甚至于理论学说,也都是无常的,无自性的。佛教所以这样讲,它讲的空并不是什么也没有,也不是讲什么都不存在,而主要是指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所以我们不能够把这样一个虚幻、不真实的东西当作一个不能放弃的东西来对待,所以应该去追求一个真实的东西。那么这个真实的东西是什么呢?用佛教教义来讲就是“空”,就是清净。佛教讲的这个清净,如果用一个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话来说,实际上也就是说,就拿人来讲,生命是有限的,有生就必有死,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并没给世界带来任何东西,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也带走不了任何东西,也就是所谓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那么你现在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哪儿来的呢?你现在的一切,拿佛教的话来讲,是一切有情给你的,用我们现在的话就是说人民大众给你的,社会给你的。因此,你也要把这一切都还给大众,还给社会,因为你也是带不走的。所以从佛教角度来讲,它是非常非常强调面对现实的,你把现实问题处理好了,就真正能够认识到佛教这个“空”的意思,因为你既不能带来也不能带走,所以一切都要在现实中间完满地解决,提升自己的人格,为大众社会来服务。所以大乘佛教,特别是禅宗,更是强调所谓的“当下”。禅宗认为,所谓的学佛并不在哪儿,佛并不在什么任何的地方,佛就是你的本分事,你该做什么,你就要把它做好,这就是禅所追求的一个目标。其次,佛也就是一颗平常心,我们现在也常常讲平常心,平常心也是禅宗里面最常用的话。现在很多人,一讲到禅宗好像就是非常的玄妙,其实禅宗是非常简单的,我常常讲禅宗其实就是两点,一个就是禅宗是你的本分事,把你的本分事做好了就是;另一个就是禅宗就是要回归到一颗平常心,不要去好高骛远地追求这个,追求那个,这样你才能做一个自在人。所以禅宗就是当作本分事来做,回归到一种平常心,最后是做一个自在人。这就是禅,这也就是佛。 
  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时期,它的出世主义的倾向比较严重,因为它看到了有限生命时期的无常、无我,所以非常厌烦,并感到有一种恐怖,要远离它,去追求一种涅的境界,也就是非常安静的、没有烦恼的境界。它是厌恶生死,而去追求一个涅,因而它要悟到苦,要悟到空,目的就是要断除这个烦恼,来出离生死,超脱轮回,主要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死的解脱问题。所以过去有人讲,中国的道教和佛教一个是贪生,一个是怕死,道教是贪生,佛教是怕死。其实这个怕死的意义就是怕生死,因为在生死中间就不断地轮回,所以你永远摆脱不了种种的苦恼,摆脱生死、摆脱轮回才能够摆脱这种苦恼,这可以称为一种出世主义。但是,到了大乘佛教,这个情况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大乘佛教相对于小乘佛教来讲,它强调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一种解脱,更强调的是要解脱众生,而且从理论上得到发展,认为一切法都是这样,不仅仅我是空的,一切法也都是空的,诸法是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所以你在生死中和你达到了涅境界没有什么两样。你想脱离生死,去追求一个涅,用他们的话来讲,实际上你是从这个牢笼里面钻到另外一个牢笼里面去了。所以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呢?是你要看清楚生死的本质是什么。认识了生的意义,了解了死的归属的话,你就达到了涅的境界。所以,没有离开生死之外的涅。既然如此,也就没有离开了世间的觉悟。所以大乘佛教强调生死即涅,烦恼即菩提,所以出世和入世也是不能够对立起来的,没有一个离开世间的所谓的出世那个地方。所以到了大乘佛教,就不把出世和入世看作对立的东西,只有在入世中间才能够真正地达到出世的目标。所以它要的不仅是自己的解脱,还要去解脱众生。只要悟到了世界的本性就是空的、清净的,那就是出世间了。所以,大乘佛教非常强调悲智双运的精神,所谓悲,就是一种慈悲的精神,要帮助别人觉悟,帮助别人解脱;智是智慧的意思,就是自我的觉悟和自我的解脱。现在佛教界,有人把大乘佛教这种悲智双运的精神诠释成这样两句话,叫做“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我想这个诠释应该说还是适合于我们现代社会的,我们现代社会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能够觉悟人生,又能够去奉献人生。
  刚才我讲的是佛教的一些主要的教义,下面我想再简单地讲一讲佛教的一些主要的理论。佛教的第一个理论是因果论。因果论可以说是佛教一切理论的一个基础,有的时候我们也称它为缘起论。因果论,缘起论,可以说是佛教一切理论的基础。这个理论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刚才讲的,一切事情都是有它的原因的,一切事情既有生,就必然有灭。这个理论常常被人误解为一种宿命论,我们也常常可以听到“前生注定”的说法,你前生做了这些事情,所以你今生就应该这么样,你今生做了这些事情,所以你下一世一定是如何如何的,或者你以前做过这样的事情,现在遭到这样报应是必然的,好像有一种宿命,而且是不能改变的。我想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觉得一切既然都是前生定的,那我也就没法改变了,就会走向宿命论。其实这个因果理论,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包含了一种积极的改变自己命运的道理。因为既然一切都是由你自己的“三业”所造成的,那么你可以通过改变你的行为、言论、思想来改变你的命运。所以因果理论本身具有两面性,你从消极的角度来理解它,就是一种宿命论,可是你如果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它,它就变成了一种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理论,或者我们称它为“命由己造,命由己立”这样一个理论。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现在好像很流行的《了凡四训》。明朝的一个文学家叫袁黄,他的号叫了凡,他有一本著作叫《了凡四训》,这四训都是写给他的儿子看的。其中第一训里面就讲了“命由己造”的问题。他用以论证“命由己造”的理论就是佛教的因果理论。书中说,他生下来的时候,母亲给他找了一个算命的,给他算了一下,算命的说:这个孩子命相很薄,身体不好,做不了什么大官,最多考上一个什么举人就了不得了,最好学点手艺,来做点好事,能够延长一下生命
  就可以了。他的父母很信,他自己也很信,而且说他将来也不会有孩子的,他信了这个。而且以后的经历确实也跟这个算命的给他预言的差不多,什么时候考上一个童子试,考上个秀才,什么时候考上个举人,什么时候当一个什么样的小官,挺灵验。于是他也就非常认命,安于这样地度过一生。后来碰到了一个和尚,也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和尚,和尚看他平时做事情不是特别卖劲,但是也做得很好,他说你怎么会这样?袁了凡就把算命先生给他算命的情况说了一遍。这位和尚听了以后就跟他说:哎,你这个完全错了,哪有这样的命啊?命是由自己来造的,你怎么样做,才有怎么样的命。他一听,觉得这位和尚讲得很有道理,从此就改变了他自己这种做事应付了事的态度,而采取一种积极的做法,结果命运有很大的改变。所以他就把这个教训写下来告诉他的儿子,这就是他的《了凡四训》的第一训,后面当然还有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处理家庭关系等等。胡适之先生曾经把《了凡四训》看作是研究明代民间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文献。过去我们讲思想史、哲学史很少注意到这些文献,其实它们在民间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了凡四训》一直到现在在民间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的。
  所以这个因果理论实际上是有它的两面性的。另外,因果论从总体上来讲,对我们思考问题也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现象我们必须要去认真地追寻、思索它的原因,才能够很好地来解决问题。
  佛教的第二个理论是实相论。大乘佛教发展起来后用实相论来阐发佛教的本性清净,或者“空”的这样一个理论。所谓实相就是讲的一切现象的本来面貌是什么,实相就是它的本来面貌的意思。实相论认为实相就是无相,也就是一切现象的本来面貌就是空,就是清净。但是这些空和清净并不是把这些现象否定掉,而是就这些现象来认识到它本性的空,或者本性的清净并不离开这些现象,所以也并不否定这些现象。用实相论的理论来讲,叫做“性空幻有”,它的本性是空的,但是它是幻有,或者说它是假有,它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不离现象来认识本质,而这个本质也不能离开这个现象而存在,所以本质和现象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看过《红楼梦》的,或者看过《心经》的人都知道有这样的话,叫做“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话就是讲明现象和它的本质是不能分开的这个道理,我们要从现象来认识它的本质,通过这个本质又来把握这个现象,不要被这个现象所迷惑了。而不是说离开这个现象去寻找一个和现象毫无关系的一个所谓的本质,那是没有的。就拿一个人来讲,也就是从现象的我来认识一个真正的自我。离开了现象的我,可能认识一个什么样的真正的自我呢?那是不可能的。这个问题在现在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是想要脱离现实,去追求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其实我们首先应该脚踏实地地从我们现在的现象的我去认识自我究竟是怎么样的,而不能离开现象的我去追求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这个理论非常强调既不能够离开假名或者幻有,也不能脱离它的性空这样一个本质;既不离这个两边,同时又不着于这个两边;既不只去注意这个现象,也不只是注意这个本性;既不能因本性的空,连现象都否定掉了,也不能因只看到现象的五光十色,又忘掉了它的本性是空的。它是不着两边,也不离两边的。所以这个实相观,我们有的时候也称它为中道实相观,它是一个中道。这是一个实相论的理论。
  佛教的第三个理论是唯识论。唯识论讲的是一切法都是唯识所现的这样一个道理。实际上也就是说明一切的法都是没有自性的,不是恒常的。它分析了大量的现象界的问题,把一切的法分成为五大类。这五大类,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现象:心(识)的现象,心理的现象,物质的现象,一种既非心理的也非物质的现象,还有我们所追求的超脱现象界的这种现象等等。唯识的这一套理论,也跟现在的许多哲学的理论有相当沟通的地方。所以现在西方的现象学对唯识学的理论相当重视,它有很细密的地方。但是它最终仍然是要说明一切法的本性是空的,是清净的。
  佛教的第四个理论是唯心论,实际上我们后来翻译的唯心论这个概念也是从佛教借来的。唯心论跟唯识论在道理上应该说是相通的,但是它是避开唯识论分析现象的这种非常烦琐的过程。刚才讲的,唯识论把一切现象分成五大类,每一类里又有许多种,非常烦琐。而唯心论则是用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说明,直截了当地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一切法都是由心生的。但是,这应该说只是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来讲这个问题,其实“心”和“境”,心和外在的东西,从佛教来讲,非常强调它的互相的依赖性,我们常常说你有这样的心,于是就生出各种各样的现象来,反过来,各种各样的现象也会影响你,使你产生 这种心,或者是追求它,或者是舍弃它,或者是爱好它,或者是憎恶它,所以“心”和“境 ”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佛教唯心论是非常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因果论、实相论、唯识论、唯心论,都是围绕“空”的问题,是用来论证这个“空”的道理 的。此外,佛教在论证这个“空”的过程中间,还运用了一些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下面 我要讲的“中道”的思想和“不二”的思想,这两个也可以说是佛教理论中最富有辩证思维 的思想。对于佛教的这种辩证思想,许多思想家都给予肯定,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也讲过, 佛教里面具有充分的辩证思维。这个辩证思维我想主要是体现在中道观和不二法门这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中道观,中道观是大乘佛教的一个重要的认识方法,它的核心就是不着两边。 因为“中道”的这个“中”本身就说明了既不偏于这边,又不偏于那边。它的核心是不执着 于两边,也就是不把相对的两边截然地对立起来,不片面地执着于某一边。至于佛教来讲这 些问题的时候,都是从两个方面来讲的,讲生就一定要讲灭,不能够单单讲生不讲灭。反过 来,讲不生的时候也一定要讲不灭,不能够单单地讲不生,也不能够单单地讲不灭。这就是一种中道的思想,始终认为相对的两个东西,不能够片面地去执着,要看到一切事物都是相 对的。当我们讲到生的时候是相对于灭来讲的,我们讲灭的时候也就是相对于生来讲的,我们讲清洁实际上是相对于肮脏来讲的,如果没有肮脏也就没有清洁。所以这里面我想有一种辩证思维。第二就是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既是一个认识方法,也是佛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修证的方法,它和中道观在道理上来讲应该说是完全相通的,但是它们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因为刚才讲,中道观是要消除你对任何一边的执着,而不二法门则是要积极地沟通两面,也就是上面我们曾经提到过,入世和出世本来是两个事情,我们执着于入世也不行,执着于出世也不行,不二法门就是要把出世和入世沟通起来,所以常常讲入世与出世不二,烦恼与菩提不二,生死与涅不二。这个不二的思想就是不能够把相对的两面对立起来,不仅不能对立起来,还要把它沟通起来。近代佛教界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口号,叫做“以出世心做入世事”,所以能够把出世和入世完全沟通起来,就是靠这种不二的思想。怎么能够“以出世心来做入世事”呢?在一般人看来,这两个东西是对立的,你既然出世了,又怎么能够入世呢?然而,大乘佛法就是强调这个沟通。所谓出世心,就是你放弃了,或者根本不去思考任何的名和利。不去思考任何的名和利,是不是不要去做现实世界的事情呢?当然不是,你还要积极地去做好现实世界的事情,所以叫作“以出世心做入世事”。这就是一种不二的思想,也是一种非常辩证的思想。我觉得佛教里面这样一些思想是很有智慧地处理这些矛盾的观点。最后,我想讲第三个问题,关于佛教的社会作用和它的影响。佛教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思想,在历史上曾经对亚洲许多国家,包括我们中国都起了相当大的、甚至巨大的作用。在有些国家、民族中间,佛教甚至于至今也还是它们的文化思想的主体,实际上在影响着它们现实社会的各个方面。有个现象其实很值得我们注意,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东南亚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佛教社会主义的理论曾经盛行一时,一直到现在,有些国家也还在声称自己是一种佛教社会主义,像缅甸、柬埔寨等。西哈努克亲王所推崇的实际上也是一种佛教社会主义的理念。佛教思想在这些国家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所以在民族解放运动中间,它们也借用了佛教的一些理论,借用了佛教里面众生平等、救度众生的思想,来把它跟社会主义的理论联系起来宣传,有很大的影响,一直到现在也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经常地把佛教和儒、道并列在一起,看成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的方法。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叫做“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儒、道、佛三者可以说有一个分工合作的关系:儒家的很多理念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治国理念,历史上的封建王朝,都是根据儒家的理念来治国的;道家讲究养生,是治身的法宝;佛教着重来治心,三者相互配合。实际上,从佛教提倡的最基本的信徒的行为准则来看,它是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为佛教”,一直到大乘佛教的悲智双运,应该说佛教具有一种社会的净化的功能。在去年12月份,中共召开了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这个会议上也强调了宗教具有两重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一面,而且强调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道德体系。去年宗教工作会议上面提到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把宗教看作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的道德体系。我觉得佛教在这个方面确实应该说是一种道德体系,就拿“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一条来讲,是一个佛教信徒最起码要遵守的,这个就具有一种道德体系:你要做善事,不要做恶事。到了大乘佛教,那种悲智双运,既要自度又要度人的思想,要求信徒既要觉悟人生,又要奉献人生。我想无论对一般老百姓(也许我们看到的只是烧香拜佛),到社会各个精英阶层(他们在探求佛理),佛教在净化人心,提升人格方面,应该说还是起着相当的积极和广泛的作用。我们现在确实是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现在大量的企业家,信佛教的人特别多。大概在80年代的时候,当时我就看到台湾和香港的企业家中信奉佛教的相当多。那么,他们信奉佛教的什么呢?有什么道理呢?根据我的了解,他们相信这一条:我的一切都是取自于社会的,所以我也要回报给社会。当时我就觉得,如果佛教能够在社会上起这样的作用的话,应该说还是相当好。现在,过了10多年,我在大陆地区也看到大量的企业家对于佛教有浓厚的兴趣,而且他们也大量地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也在想怎么样对社会回报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个方面,应该说佛教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的。
  近代以来,佛教一直在致力于适应时代的改革,所以中国佛教在发展的进程中间,都是以建立一种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作为它的一个改革的核心。在现在来讲,建设人间佛教是两岸三地的佛教界的共识。所谓建设人间佛教,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个就是说它作为一种人生的修养,在提升人的修养,提升人的道德品质方面有积极意义,我们也可以称它为一种人生佛教,体现人生的一种哲理;再一个方面就是为社会服务的方面。人间佛教其实主要是这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对信徒的人格自我的提升,所谓的净化人心,净化社会;再一个方面就是做大量的为社会服务的工作。做为社会服务的工作,这个方面也是很广泛的,既有做文化方面的工作,也有做慈善方面的工作,这个都是在积极地开展,也可以从各方面来探索,这个方面可以说是蓬勃地发展。与台湾地区相比,大陆地区的人间佛教建设应该说还是刚刚起步,声势也比较弱,所以怎么样来扩大大陆地区的佛教在世界上的影响,以及发挥它在参加世界事务中的积极作用,我觉得还是很值得我们来思考和研究的。
  我做了一个调查和统计,佛教在世界上的影响可以说是越来越大了,不仅仅是在亚洲地区,而且在欧美地区的影响也可以说是越来越大,但是在世界上的影响应该说还是不够的。我对台湾的佛光山做了一个调查,台湾的佛光山在世界上到处成立佛光会,可以说有华人的地区,它都深入进去了。我统计了一下,它在全世界各大洲、各个国家,大概五大洲涉及到30个国家,在这30个国家里面它建立了144个道场。在香港、澳门也有它的道场,在台湾这一地区就有63个道场,在香港有3个,在澳门有1个,所以它在全世界,如果包括港澳地区有200多个道场,其影响力是非常之大的。其实在海外来讲,应该说,大部分的华人还是向往大陆的,他们认为大陆是佛教文化的根子所在,所以有少量的寺庙、法师在国外建立一些道场,它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总体来讲,我觉得这个方面还是值得我们很好地思考的。
  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现在国内提高出家僧尼的素质,提高信众对佛的正确信仰和认识,应该说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而这里面应该说提高僧尼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关键。我国现在虽然有30多所佛教的各级佛学院,但是从总体质量来讲,总体素质来讲,应该说还是不高的,所以有亟待提高的必要。我觉得需要考虑怎么样来改变我们过去僧团教育和社会的普通教育之间的隔阂问题。因为过去从我们国家的规定来讲,僧团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分开的,所以出家人不能够到普通高等学校来受教育,这个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比较快地提高僧团的教育质量是有影响的。从现在世界的情况来看,普通教育和僧团教育都是打通的,所以许多出家人,和尚也好、尼姑也好可以在普通大学里面上学,他们接受通常的教育。特别是我们现在讲人间佛教,这些僧尼们如果不知道人间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怎么去推广,怎么去做?现在我国因为各方面政策的原因还没有完全开放这样一种打通的教育,这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能够打通的话,会对僧团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很大的作用。
  另外一方面,我觉得也应当积极地鼓励学界来开展对佛教的研究,因为这已不是一个可以回避的问题。现在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而信仰的人中间对佛教能正确了解的又不是很多。实际上,现在很多人还是停留在我们所看到的佛教信仰现象上,而对佛教的根本的道理、根本的教义和它的一些根本的理论并没有很多的了解,这还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诸如佛教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历史的影响,以及在现实中的影响等等。其实,我们现在面临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到许许多多的旅游点参观,除了自然景观以外,其中人文景观绝大部分都是和佛教有关的,这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我们对这些人文景观有一个比较好的、正确的阐发,我想这个影响也会是很好的。
  从我们现在的社会来讲,我觉得佛教还是可以发挥很多的影响作用的。这次运送佛指舍利到台湾去,其影响不可估量。台湾方面说是有600万人瞻礼了,也有的说是400万人,这一场景是很感动人的。动员的义工的人数,很难估算。因为发的盒饭10万个,每天要发10万个盒饭!但是我们也不能仅仅看这一点,我们如果再仔细了解一下的话,为了这次佛指舍利到台湾去,台湾许许多多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其影响之深远可以说是我们做多少其他的工作都比不上的。
  中国佛教界跟周边国家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朴老生前讲“中日韩三国的佛教是黄金纽带”,到现在也是这样,许多活动都是通过佛教界加入的。我觉得不管在文化方面,在经济方面,在政治方面,佛教都可以在社会上发挥非常巨大的作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