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吴越佛教与社会学术研讨会总结
第二届吴越佛教与社会学术研讨会总结
浙江大学 董 平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高僧大德:
第二届吴越佛教文化与社会暨纪念永明延寿大师诞辰1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经过两天的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已完成会议的预定议程,即将落下帷幕。我受大会组委会的委托,对本次学术会议作一概括性的陈述。2阗3年9月我们曾召开首届吴越佛教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最后为会议作学术总结的是王雷泉先生,他既全面而又精彩的总结发言,我相信曾出席那次会议的代表仍然记忆犹新。无论是从我的资格还是就我的学力来说,我实际上都是不足以担此重任的。因此,下面我所说的,希望各位代表只把它看作是我个人阅读本次会议学术论文的一些体会,而不把它看作是一次学术总结。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61篇,我大体上浏览了其中的60篇,因为崔锡焕先生的论文是韩文写的,我不懂韩文,所以就无法拜读。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纪念永明延寿大师,因此这些会议论文所论述的基本主题显得非常集中,绝大多数都与延寿大师有关。从主要内容来看,我们大抵可以将这些论文划分为三大类:一是关于延寿大师生平事迹的研究;二是关于延寿大师佛学思想的研究;三是关于延寿大师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的研究。三个部分或有专论,或在同一篇论文中各有涉及。但从总的情况来看,则以关于延寿大师佛学思想的研究内容最为丰富。下面我就这三个方面作一简单的概述。
一\关于延寿大师生平事迹的研究
除了涉及到延寿大师生平事迹的各篇论文,杨曾文先生的《永明延寿及其著作》、宋立道的《读{景德传灯录)等中的延寿本传》、蔡日新的《法眼大师,禅宗巨匠》、李尚全的《永明延寿禅师的生平及其佛学思想述论》以及黄公元的《杭州第一高僧》等论文,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关于延寿大师生平事迹的专论。杨曾文先生除了对延寿的生平事迹有所评介,还对现存延寿的著作及其版本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与论述,通过这种实证性的研究,他认为贯穿于延寿各种著作中的核心思想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南宗禅,并且以禅宗的这一心性理论为中心,综合评述大小乘教法和诸宗的教义,而在中国佛教史上,像延寿这样通过经论史书的大量引证从正面来系统论述禅法和解脱之道的高僧,是并不多见的。宋立道、蔡日新以及李尚全三位先生的论文,都从延寿生平事迹的考证与论述人手,同时又论述了延寿对中国佛教发展的贡献。各篇论文都有自己的见解,如蔡日新先生认为,重视“圆修”,主张将一切善行都兼融到禅修之中,是延寿在行法上的根本思想,而因此也形成了他极为驳杂的圆修思想体系。但延寿对圆修的过于强调,同时也是造成法眼宗走向消亡的重要内因之一。这一观点对禅宗史,尤其是对法眼宗历史的研究,是有启发性的。黄公元先生的论文,则基于延寿生平事迹的考证,论述了延寿大师“慈悲第一”、“精进第一”、“圆解第一”等十个“第一”,作为延寿大师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的总评价,并对如何大力弘扬、积极开发延寿大师所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提出了建议。
二、关于延寿大师佛学思想的研究
这一部分论文篇数最多,若就一般而论,几乎每一篇论文都涉及到延寿大师的佛学思想,虽然各篇论文论点各有侧重,但都以延寿大师的作品为根据,其中论述最多的是《宗镜录》与《万善同归集》。论文基本上涉及到以下一些问题:
(一)关于延寿大师“禅教一致”思想的一般研究。与这一主题相关的主要论文,有方立天先生的《永明延寿与禅教一致思潮》、许抗生先生的《延寿万善同归集诸宗融通思想》、吴忠伟的《心为文字之性》、冯树芳的《宗镜录妙旨》以及宋道发的《从宗密的禅教一致论到延寿的禅教融合论》等。
方立天先生指出,延寿所倡导的禅教一致说是隋唐以来佛教发展所出现的一种必然趋势,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要求。延寿对禅教一致说的论证,是以三个方面来展开的:一是以禅宗的“心”作为统一其他各宗派教义基石,把佛教一切教义都归结到禅宗之“心”的根本义;二是认为禅与教的关系,是佛的心意与佛的言教的关系,是本原与现象、内在与外在的关系,因此是相依相即,相互统一的;三是禅与教在修行实践上的关系,是心与行的关系,强调心的觉悟要落实到修持的实践上来,而一切修持实践的功德又回归到心,这样才能成就自心的觉悟,而进入到成佛的境界。许抗生先生在论文中同样强调了延寿“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的圆摄宗教的基本精神,并通过“理事无阂”、“体用自在”、“二谛并陈”三个命题的具体论述,阐释了延寿的这种圆融精神,以及他是如何根据这种禅教一致的理念来对各宗派进行统一的。吴忠伟的论文则将延寿“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的禅教融合观看作是一种判教原则,并用现代语言哲学的分析方法,对“心”、“意”关系进行了新颖的诠释,认为它所表达的是一种“隐喻”关系,是以作为“文本”的文字去关联作为实在的“心”,因此它对宋代禅宗对于语言文字的兴趣是有启发作用的。尽管各篇论文关于延寿禅教一致观点的论述角度与方法各有特色,但对延寿持禅教一致观点以及这一观点对中国佛教的后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均无异议。
(二)关于延寿“禅净合一”思想的研究。这方面的论文主要有:释玮定的《永明延寿‘禅净双修’之探讨》、华方田的《永明延寿的禅净思想及其特点》、释法缘《永明延寿之禅净思想》、吕有祥《永明延寿禅师论念佛与修禅》、邱环《略论康宁时期禅净关系涉及的几个问题》、王公伟《永明延寿的净土信仰及其在中国净土思想史上的地位》、释印旭《永明延寿的宗镜录及归宗净土对后来的若干影响》、黄公元《重温永明延寿大师的禅净融通思想》、韩国大觉法师的《论永明延寿的禅净兼修观》、李向平《信仰转形:从大师型到仪式化》、释觉明《论禅净融会的现实意义》等。
延寿在倡导“禅教一致”的同时,也主张“禅净合一”,甚至他最终是以净土为归宿的,似乎是历来的传统观点。但对这一问题,上面提到的这些论文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邱环从“自力与他力”、“有相与无相”、“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三个方面论述了禅净交涉中的深层理论问题,肯定了延寿融合禅净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巨大贡献。华方田则在文章中认为,尽管延寿调和了“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之间的矛盾,但他更重视“唯心净土”,“西方净土”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是达到“唯心净土”的一种途径。而王公伟则认为,延寿大师对于“西方净土”的信仰非常坚定,绝非“权宜之计”,他融会自力与他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净土宗的走向,正因为如此,他才被尊为净土宗的第六祖。释觉明通过自己的切身修持体会,不仅肯定了禅净融会的理论意义,而且肯定了它的现实意义与作用。释玮定则通过文献的重新疏解,强调了延寿对于各宗派义理的圆融调摄,但认为传统从《万善同归集》中得出延寿提倡“禅将双修”的结论,过分强调以及凸现了延寿的净土教观,是彳艮难赞同的。李向平着重论述延寿禅净合一思想的社会效应,认为它推进了佛教信仰的仪式组织以及修行制度的仪轨化,从而将信仰落实于日常的生活实践,体现为信仰者的一种具体的生存技术。 ,
可以看出,在禅净一致问题的讨论中,内容非常丰富多彩,涉及面较广,而论文提出的观点也各有特色,有不同的见解。
(三)关于延寿与唯识学思想的关系的研究。与这一主题相关的主要论文有韩廷杰先生的《宗镜录与唯识三境》、肖永明的《唯心与唯识关系论辩》、杨维中的《以宗镜录为例论永明延寿对唯识思想的摄取》、周贵华的《宗镜录之圆融观》、吴可为的《宗镜录关于变带与挟带概念的分析》等。
(四)关于延寿与天台宗思想的关系的研究。这方面的论文主要有聂士全的《永明延寿的问与答》、黄夏年的《天台德韶与天台宗》等。
(五)关于延寿与华严宗思想的关系研究。这一方面的主要论文有日本吉田刚的《永明延寿之华严思想》、小岛岱山《宗镜录的根本思想在于五台山系》(提要)、董群《延寿对宗密禅融合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等。
(六)关于延寿与中观学的关系研究。这方面的主要论文有唐思鹏《宗镜录的中观思想》。
(七)关于延寿与因明学的研究。这方面的主要论文有徐东来《从宗镜录看延寿法师的因明研究》、释刚晓《宗镜录三量说》等。
(八)关于延寿“万善同归”思想的专题性研究。这方面的主要论文有释道坚《永明延寿的万善同归论》、杨柳、张家成的《论永明延寿的万善观》、释心皓《永明禅师以事功圆修理悟的思想》
(九)关于延寿“四料简”问题的研究。关于这一问题的专论,有杨笑天《永明延寿{四料简)的背景、意义及真伪问题》;与这一问题相关的论文,则有林克智的《学佛修行,万善同归》等。
在延寿的《四料简》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杨笑天的论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通过文献考证,认为《四料简》的主旨不是提倡“禅净双修”、“禅净融合”,而是“抑禅扬净”。关于《四料简》的真伪,他认为“不可能出自延寿之手,而是后世假托”,其产生的时间“大致应当在南宋中期至元代初期之间”。但林克智则确信《四料简》是延寿的作品,认为它系伪托之说,是源于近代学佛者认识的颟顸笼统,他认为《四料简》是站在专修方面说,是方法论。陈兵先生在他的论文中则认为,《四料简》虽然不足以证明的确出自延寿之手,但从其见地看,与《万善同归集》等所阐述的延寿思想基本一致。
(十)对延寿作品的解读性分析。这方面的主要作品有刘元春的《延寿{宗镜录·标宗章)读解》、程群《唯心诀解读》、沈仁岩《了稳诸法实相之{宗镜录)》、江建昌《宗镜录指归三主要道》等。
(十一)关于延寿思想与西方哲学的比较性研究。这方面的主要论文有陈坚的《永明延寿论‘名’》。
三、关于延寿大师在佛教史上
的地位及其影响的研究
尽管相当多的论文都涉及到或包含了关于延寿大师的思想影响及其地位的评价,但与这一方面关系最为密切的论文则有陈兵先生的《中国佛学的第二位集大成者——永明延寿》、李明友《太虚论永明延寿》、释澈性《永明延寿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代价值》、胡晓光《从永明禅师的唯心观谈起看中国佛教的基本性质》等。
陈兵先生基于延寿佛学思想的论述而得出结论认为,延寿是天台智者大师之后的第二位中国佛学集大成者,他的“一心”总摄和整合自隋唐以来的全部佛学,并开出此后直至今日中国佛教的基本路径。这似乎是一种关于延寿在中国佛教史上之地位的全新评价,值得引起重视。李明友先生的论文,则从回顾太虚大师对延寿的评价人手,论述了延寿对中国佛教发展所作出的巨大历史贡献。澈性法师则以当代佛教的发展为基点,论述了延寿“万善同归”思想的现代价值,这一点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另外值得关注的几篇论文,首先是冲本克己教授的《宗镜录的资料价值》,尽管这只是一个提要,但作者已经清楚地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宗镜录》当中的资料,是比现行的禅宗史所根据的资料更为可靠的,因此根据《宗镜录》所引用的资料,有可能导向禅宗史的重新建构。这一观点无疑应该引起佛学研究界,尤其是禅宗史研究者的特别重视。其次是龚隽教授的《欧美禅学的写作》,以及三浦彩子《受{宗镜录)启示的日本庭园与禅净一致思想》。龚隽的论文,尽管没有专门论述到永明延寿,但他实际上是回顾了西方国家对于禅学的哲学研究,从另一方面论述了禅文化的世界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所达到的深度。他在指出“我们必须建立自己写作的主体性”的同时,又强调“这种主体性的建立应该接受外来的刺激和补充”。这一观点显然也值得我们重视。三浦彩子的文章虽然只是一个提纲,但大致可以看出他是从日本园林艺术来论证禅净一致思想的影响,视角是非常独特的。
以上是我浏览本次会议论文集的一点想法。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定位本次会议的学术成果,那么我们可以说,这是最近五十年来与会代表学术层次最高、见解最深、规模最大、论题最为集中的一次关于永明延寿禅师的专题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一定会在中国当代佛学研究的历史上,在杭州佛学发展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印记。 ‘
最后,我也想趁此机会,代表本次学术会议的协办单位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尊敬的学界前辈、专家学者、佛教界的高僧大德表示诚挚的感谢!向杭州市宗教局、杭州市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究会、杭州市佛教协会、杭州佛学院的师生以及为本次会议的组织和筹备付出辛勤劳动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我殷切期盼学术界和佛教界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杭州佛教的研究与发展,关心和支持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的学术建设与发展,使我们的研究水平能够有较大的提高。
谢谢大家!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