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从佛教六和思想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宽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从佛教六和思想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宽昌法师
  和谐、和平、和睦、和顺是时代的主题,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谐,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能够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和谐社会”,就是和平、安乐、幸福、自在、舒心的社会环境、时候要求。
  和谐,旨在倡导人们要与自然、环境、同类、异类的有情无情,和协共存。营造一种幸福安乐的生存模式和生活环境。换句话说,就是拉近人与自然,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自私、不漠然。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一切,尽守职责,在自己所在的位置上作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社会、人类、国家尽一片心,献一片爱,尽一份责,成一件事,作一份贡献。
  综观大千,导致生态失衡,环境破坏,人心波动,社会失调,人情淡薄,战争纷纭的根本原因在与自私,小至个人,大到国家,全然不顾自我以外的别人和邻国。致使人与人之间怨怨相报,国与国之间以武力征服,在满足了自己欲望的同时,给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染污和根本性的摧毁。本来和美的环境,和顺的人类,在这些人为性的事物中,心态失衡,毁人害己。
  由此,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 的思维模式,在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不想自己为他人、社会做点什么,首先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先要问清自己能得到什么?对自己没有现前利益的事似乎与己无关,表情冷淡,行为怪异。就是强加在自己的身上,也是行动迟缓,刻意拖延,没有一点积极因素,最后也只能马虎过关,混骗别人的眼球。
  在这个提倡“个性”,刻意表现自己的时代里,人们一味地表现自己,树立形象。其实,提倡个性的原因是让人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并不是让大家在张扬自己,不顾周围的环境。“个性”并不是让我们与社会格格不入,“个性”是让我们在融合中实现价值,以小带大,以大融小。假如失去了其间的内在性和关联性,那么,就象一个失去了线的风筝一样,在天空中没有目标地飘荡,最终坠落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被人们所唾弃。
  对人类而言,和谐是一个简单的名词,甚至也可以说“和谐”是挂在嘴边的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话题”了。如果真的要把“和谐”从嘴角边落实到言行与内心中,期间需要更多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和谐”的重要,理解它的内涵,明了它的现实价值,这更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从心里接受,行动契合的过程。真如佛教所说的那样,要“身心合一”,“三业一如”。这样才能身体力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否则那只是一面漂亮的旗帜,一个好看、华而不实的幌子。
  佛教的唯识宗有一个核心的思想就是“万法唯心,三界唯识”,其基本内涵就是告诉我们,不论外在的万事万物,还是内在心灵上的波动起伏,一切都源于我们的内心,由于内心对外面事物刻意的追著和认知,才出现一切。若果能够对境不动,了知本体,就能悟入“唯识无境”的自在境界,才能随缘不变,积极参与;假若执著,迷恋于事物的外在假相,就会产生过多的思维,因思维的不确定和不正确因素,心随境转,产生过多的烦恼贪欲,迷失自我。由此,陷入烦恼的泥沼,越陷越深,走向偏激,自私的死角。导致太多的错误,成为心灵上的阴影与负担,与社会分割,最终因这种不正常心理的支使下,远离人群,闭门造车。
  在佛教几千年灿烂的文化中,蕴含着慈悲、智慧、中道、解脱、和合的思想。这些思想如黑夜中的明灯,照亮了人们心灵,带来智慧、幸福、快乐和安乐,从思想上来看,去除了人们内心的烦恼痛苦,换来自在洒脱的生活;从社会来讲,对推动人类的文明,提升社会规范,创造和平的方面注进了新的血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慈悲是让人们以宽广的心胸,解除人们面对的痛苦,带来欢乐;智慧是让人们以清醒明了,乐观大方的方式面对生活,解决问题;中道是让人们以中正的立场,去除偏激,正确无缪;解脱是让人们以现实的眼光直面人生,洒脱自在;和合是让人们以和谐的思维,不违常理的方式和睦协调,积极进取。其实,佛教的这些思想,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理”、“德”、“和”、“觉”。
  “理”是超越世间,出世解脱的真理;“德”是升华人格,净化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是人类和平,社会和谐的和合;“觉”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解脱。之所以如此,佛教以其独特的思想,超人的方式消除了人我间的误会,融消了民族间的纷争,拉紧了国土间的距离,创造出一份和协安宁的社会。
  就佛教的“六和”精神来说,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六和”精神,从心做起,才是正确的起点。做到六和,就自己而言,会去掉心灵上的障碍,在完成人格的过程中,为社会留下贡献;就国家而言,会和谐共存,和平往来,去除杀戮,幸福安宁。“六和”思想是从六个方面引导人们身心愉悦、社会安宁、环境舒心、国泰民安、和平共处、资源共享。
  六和是身和共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持,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其现实价值是:
  一、身和共住:是说明自身与环境方面的和谐。去除自我的偏见,打破私我的范围,不自私、不贪婪,融合随缘,与身边的人事和合而住。这是来自于自身方面的幸福。
  二、口和无争:是说明言论方面的和谐。“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注意自己的言语,不论人非,用平等正直、尊重包容的心面对事实,去掉不必要的矛盾。这是来自于言论方面的安然。
  三、意和同悦:是说明思想意识方面的和谐。从我们身边所发生的战争、灾难等方面来看,多数是由思想意识的不统一所造成,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最终思想变成武力。统一思想,求同存异,才能稳定大局。这是来自于思想意识方面的坦然。
  四、戒和同持:是说明行为规范方面的和谐。万物共存,其间有一定的自然规律和行为规范。如果刻意、人为地去破坏,就会环境失调,行为失控,灾难随时面临。若想共存同荣,必须在利用的同时要保持一定的行为准则。这是来自于行为规范方面的自在。
  五、见和共解:是说明认识方面的和谐。环境上的不同,就会产生认识上的差异。不能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以长远的眼光、宽大的心胸接纳他人的意见,从善弃恶。才能日新月异,不断发展。这是来自于见解方面的快乐。
  六、利和同均:是说明利益方面的和谐。从各方面都能充分地拥有,这是不可能的事实。在利益的面现,人们自然地想到自己的拥有,合理的拥有才能消除别人的怨恨。利己益人,才能资源共享,补己利人。这是来自于利益方面的和平。
  从佛教:身和共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持、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精神出发,才能创造社会: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的“六和”环境。唯如此,才能从佛教转变到社会,从理论转变到现实。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六和”主要体现在内心的知足和思想的宽广,造成利弊的根源是-内心。若果放宽心胸,以“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人我共利,同步发展”的心态来随缘处世,就会消除自身的“贪婪”,给社会带来安然;若果私心为己、贪婪不足,在满足个人欲望的同时,破坏自然环境,缩小人际环境,最终自食其果,损人害己。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主要体现在核心思想的宽泛与眼光的长远问题,造成胜败的根源是-权力机构。若果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思想来合理应运,慕强携弱,以独立发展、共同维护的原则来处理对外事务,就会赢得邻国的拥护和尊敬;假若只考虑到自己的壮大和发展,依强凌弱,必将树立怨敌,伺机报复。因而纷争群起,战火不息。
  从身边日益增剧的自然灾害、战争灾害、疾病灾害、思想灾害、心理灾害来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刻意树立形象、随便破坏环境、随意谋求发展的思想和心理因素。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这是一个令人欢喜的现象,可是令人担忧的是,为了人我的利益,不顾环境的可否,刻意与创造一些人为的事物,导致生态破坏,环境失调。孰不知,这些违背伦理道德,自然规律的“杰作”,产生出人类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束手无策。孰轻孰重,应当多加思考!!摆在眼前的这些灾难和现象是用眼睛可以明显地看到;没有出现、伺机待发的隐患,还有很多很多,不被人知!这样的环境能“和谐”共存,“和平”共处吗?
  在灾难的面前,人们才发现自己的过错,在经受灾难的时候,才呼吁环保。虽然如此,但行动缓慢,力度不足,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怎么不令人担忧?又怎么不令人愤恨呢?
  “和谐”不是等待,而是“缔造”;“环境”不是现象,而是“心灵”;“和谐”不是“口号”,而是“落实”;“和平”不是个体行为,而是整体努力;“和顺”不是人为,而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和睦”不是忍让,而是道德规范的加强。
  “和谐社会”是来自人类缔造的共同财富,不应刻意推托;“和谐国家”是全球的意愿,不能只求少数国土;“心灵”的美好,来自人们道德规范与思想意识的提高,不是个别人事的升华。携手共进,共同参与,同步提升才能创造“和谐社会”、“文明邦国”;和平共存,才能“国泰民安”、“环境优美”。从心灵出发,才能拥有现实的幸福安康。“和谐”来自于与个体的“心灵”,来自于整体的“缔造”,也来自于自然的“呼唤”,更来自于人类不懈的“创造”!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