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历程作为宗教经验——一个禅修者的自我叙说探究
生命历程作为宗教经验——一个禅修者的自我叙说探究
作者:蔡丽芬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 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生命历程作为宗教经验——一个禅修者的自我叙说探究
【英文标题】Lived-Experience as Religius Experience:A Self-Narrative Inquiry f A Chan Practitiner
【文章作者】蔡丽芬
【指导教师】龚卓军
【文章页数】167页
--------------------------------------------------------------------------------
【中文关键词】生命历程|禅修|自我叙说|宗教经验
【英文关键词】Lived-Experience ; Religius Experience ;
--------------------------------------------------------------------------------
【中文摘要】本研究采叙事研究之取向,以研究者个人为研究对象,藉由研究者十年之随笔书写札记等资料,探究研究者自而立至不惑之年禅修修学在生命历程的意义。本研究要探问的是:(一)禅修观照所训练的心意识作用在研究者的生命历程中发生了什么内在现象;(二)这个内在现象在研究者的生命历程中发生了什么影响;(三)这些现象与影响在研究者的生命历程中的意义是什么。
本研究之分析方法与步骤采取着重个人经验与洞察的启思研究法,透过叙事的方法描写研究者的身体、社会角色、意义、自我及时间等面向的生命经验,形构出生命进程中意识发展的理路脉络。再以宗教心理学、宗教现象学、心理社会发展理论、Jung分析心理学及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架构,进行理解与诠释,以探讨上述面向及其所交织之生命经验在研究者生命历程的意义。
本研究建构出五个故事。经由故事与理论文献的对话,研究者看见禅修修学在研究者生命历程中,可说是一步又一步、一层又一层、一个角度又一个角度的如实进展着。研究发现禅修修学在研究者生命历程的意义是一个介入、是一个改变。研究进行之同时,研究者亦体察论文撰写对研究者个人的生命,发展了叙事治疗的意义;可以说研究过程本身,对研究者个人而言,也是一种介入与改变。
本研究之完成,对研究者的意义不只是生活经验之揭露或现象之解释,在研究者叙说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对自己有更深化的认识与对生命的理解。本研究藉由书写研究者的生命故事,多面向的「自我」得以显现出它们自己的脉络,使得叙事变成一个有意义的生命流动转化的历程。
研究者在本研究中既是叙事的讲述者也是诠释者,这是以自我叙说做为研究取向的特性,同时也是它的限制。本研究以宗教经验及心理发展历程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讨论,未来以佛教的唯识学来进行理解与诠释,亦是一个可行的取向。
【英文摘要】A narrative apprach i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target is the researcher herself. All the jttings and infrmal essays written in the past ten years are emplyed as the data t prbe the meaning f meditatin practice in her life prcess. Three inquires have been made in this study:(1)What internal phenmena have emerged in the researcher''s life prcess caused by the training f the cntemplatin in meditatin practice;(2)What influenc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researcher''s life prcess by the internal phenmena;(3)What is the meaning f these phenmena and influences in the researcher''s life prcess.
The Heuristic research methdlgy is used in this study as the way f analysis fcusing n persnal experiences and insights. By using the narrative apprach, the authr describes her life experiences frm the aspects f her wn physical sensatins, scial rle meaning, empirical and transcendental eg, time, and s frth t frm the thught pattern f cnscius develpment. The authr has tried t interpret and cmprehend the meaning f the afre-mentined in the framewrk f religius psychlgy, religius phenmenlgy, the thery f psychscial develpment, Carl G. Jung''s analytical psychlgy and transpersnal psychlgy.
The study cnstitutes 5 lived-experiences. Thrugh the stages f these lived-experiences and read literature, the researcher has realized that meditatin practice makes layers f prgress. The study has fund that the practice f meditatin in the researcher''s life prcess is intervening and changing. The authr is als aware that, while ding the study, the writing f the theses itself is acting in a therapeutic rle. The prcess f strytelling has intervened in the authr''s persnal life and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The meaning f the cmpletin f this study is that the authr has nt nly explred her life experience and explained all the phenmena but als, in the prcess f narratin, develpe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f life and f herself. Frm writing this life stry, the authr has fund her wn multi-facets, each a well-established path. Thus this wrk f narratin has becme a meaningful prcess in the reflectin f a changing life.
The researcher is the stryteller and the interpreter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study. This is a character in a self-narrative apprach, but it is a limitatin, t. In the study, religius experiences and psychlgy-related theries are used as a way f analysis. T cmprehend mre abut the study, using Buddhist thery f Cnsciusness-nly can be anther directin in the near future。
--------------------------------------------------------------------------------
【论文目次】
楔子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重要性1
壹、研究背景与动机1
贰、研究的重要性6
第二节 禅修修学对生命历程的影响7
壹、禅修修学在生命历程产生介入意义之探讨7
貮、禅修修学历程可能遭遇的心理困境10
参、文献回顾的安排13
第三节 宗教经验的概念解释13
壹、本研究的宗教经验定位13
贰、William James及Erich Frmm的观点14
第四节 问题意识与研究目的16
壹、问题意识16
貮、研究目的17
第二章 研究方法18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考虑?18
壹、方法论的抉择18
贰、叙事研究取向的探讨19
参、自我探究的合理性及意义22
肆、叙事方式的操作24
第二节 研究架构26
壹、数据的产生26
貮、资料的整理26
参、资料分析原则27
肆、资料分析步骤28
伍、研究步骤流程29
第三章 我的故事-而立至不惑31
第一节 故事一:停顿?返身31
第二节 故事二:没有公式?没有答案40
壹、意义走了调40
贰、时间空洞了47
参、人被消费掉了51
肆、总是徒劳辛苦55
第三节 故事三:前门拒狼?后门进虎61
壹、把自己变成战场61
贰、初学禅修的搅扰?65
参、困顿的秘密75
第四节 故事四:离开?归返77
壹、以离开做为出口77
貮、离开带来的讯息81
第五节 故事五:日日向东走?回头便是西88
壹、由脑袋落入心地88
貮、看见一条路91
参、停顿之后呢94
第四章 理解与讨论96
第一节 故事的轴线与诠释架构96
壹、故事的轴线96
贰、诠释架构98
第二节 观照:迷悟之间102
壹、禅修作为醒觉道上的敲门砖102
贰、幽微的灵性逃避104
参、前门拒狼、后门进虎的修学历程107
肆、禅修与心理治疗109
伍、小结111
第三节 重返:原初停顿112
壹、重返原初停顿112
贰、细看原初停顿115
参、原初停顿伴相随123
肆、原初停顿与重新流动127
第四节 开显:主体转化133
壹、二度降生133
贰、个体化的救赎138
第五章 结语148
第一节 研究的省思与发现148
壹、禅修修学的省思148
貮、禅修经验现象本质在生命历程中的意义的目前理解149
参、后续研究的可能151
第二节 研究的检讨151
壹、原典译文的限制151
貮、叙说真实性的检讨152
第三节 对研究者个人的意义153
壹、研究过程也是一个介入与改变153
贰、研究过程也是修持学习的经验154
参、从仰望到俯瞰155
肆、研究是我也不是我156
后记 佛光缘158
参考文献161
--------------------------------------------------------------------------------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丁晨。《世界的断裂与接应-一位极重度多重障碍者生命意义之探讨》。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
王明雯。《自我基模特性与心理健康之关系暨禅修对两者的影响历程之研究-以高中职学生为例》。国立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及辅导学系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
王丽云。《自传╱传记╱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应用》。中正大学教育学研究所主编。《质的研究方法》。(高雄:丽文,2000)页265-305。
朱侃如译。《荣格心灵地图》。译自Murray Stein。台北:立绪,2005。
朱仪羚.吴芝仪等译。《叙事心理与研究-自我、创伤与意义的建构》。嘉义:涛石文化,2004。
余德慧。《华人文化现象心理学研究》。《第一届两岸三地现象学学术会议论文集》。(高雄:中山大学,2003)页1-20。
余德慧。《追索叙说自我的主体》。应用心理研究,十六(2002):页214-217。
余德慧。《生命史学》。台北:张老师文化,1998。
余德慧。《中国人的生命转化--契机与开悟》。台北:张老师文化,1992。
吴芝仪.李奉儒译。《质的评鉴与研究》。译自M. Q. Pattn。台北:桂冠,1999。
李永平译。《圣境新世界》。译自James Redfield。台北:远流,1999。
杜恒芬.杨洋译。《光的课程》。译自Antinette Mltzan。台北:根源,2000。
周和君译。《狂喜之后》。译自Jack Krnfield。台北:橡树林,2001。
周怜利译。《Eriksn老年研究报告-人生八大阶段》。译自Erik H. Eriksn, Jan M.Eriksn and Helen Q.Kivnick。台北:张老师文化,2000。
周惠玲译。《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译自Paul Celh。台北:时报文化,1997。
易之新.胡因梦译。《超越自我之道-超个人心理学的大趋势》。译自Rger Walsh and Frances Vaughan编。台北:心灵工坊,2003。
易之新译。《存在心理治疗(下)》。译自Irvin D.Yalm。台北:张老师文化,2004。
易之新译。《超个人心理治疗》。译自Brant Crtright。台北:心灵工坊,2005a。
易之新译。《叙事治疗-解构并重写生命的故事》。译自Jill Freedman&Gene Cmes。台北:张老师文化,2005b。
芝峯法师译。《禅学讲话》。译自日种让山。台北:东大,1984。
邱惟真?丁兴祥。《朱光潜多重自我的对话与转化:一种叙说建构取向》。应用心理研究,二(1999):页211-249。
姜静绘译。《乱中求序-混沌理论的永恒智慧》。译自Jhn Briggs & F. David Peat。台北:先觉,2000。
星云大师。《人间音缘:二○○五年 星云大师-佛教歌曲发表会词库》。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5。
星云大师。《佛光教科书》。第十二册。高雄:佛光,1999。
星云大师。《星云禅话》第二集。高雄:佛光,1987。
洪志成。《质性研究报告撰写》。《质性教育研究-理论与方法》。译自Rbert C. Bgdan and Sari Knpp Biklen。李奉儒等译。嘉义:涛石文化,2001。页265-284。
胡幼慧。《质性研究的分析与写成》。《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胡幼慧主编。台北:巨流,1996。页159-170。
胡因梦.廖世德译。《当生命陷落时--与逆境共处的智慧》。译自Pema Ch¨dr¨n。台北:心灵工坊,2001。
胡因梦.刘清彦译。《恩宠与勇气》。译自Ken Wilber。台北:张老师文化,1996。
胡因梦译。《存在禅--活出禅的身心体悟》。译自Ezra Baydb。台北:心灵工坊,2002。
若水译。《事事本无碍》。译自Ken Wilber。台北:光启文化,1991。
若水译。《奇迹课程》(A Curse in Miracle)。译自Helen Schucman。美国:心灵平安基金会,1999。
袁亦霆。《新兴宗教中知识分子参与静坐修炼的宗教经验》。政治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康绿岛译。《青年路德》。译自Erik H. Eriksn。台北:远流,1989。
张宝春。《禅修对社会和谐认知职场与家人关系影响之研究》。政治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学程硕士论文,2004。
毕恒达。《诠释学与质性研究》。《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胡幼慧主编。台北:巨流,1996。页27-45。
盛正德。《以画疗伤--一位艺术家的忧郁之旅》。台北:心灵工坊,2002。
郭永玉。《孤立无援的现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台北:猫头鹰,2001。
郭淑惠。《左手与我的故事-一个生命教育的自我探索》。新竹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
郭丽馨。《生病陪伴历程的体验-一位儿癌母亲的自述》。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陈伯璋。《质性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中正大学教育学研究所主编。《质的研究方法》。(高雄:丽文,2000)页25-49。
陈旻萃译。《人生的最后一堂课》。译自Sukie Miller。台北:平安文化,1999。
陈香婷。《藉由助人产生超个人经验之研究-以一位慈济人为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及辅导学系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
陈新绿译。《谈病说痛-人类的受苦经验与痊愈之道》。译自Arthur Kleiman。台北:桂冠图书,1997。
曾佩舒。《禅修与高血压患者的关涉及其疗效之研究》。南华大学自然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
曾丽文译。《心灵幽径-冥想的自我疗法》。译自Jack Krnfield。台北:幼狮,1995。
开济。《华严禅-大慧宗杲的思想特色》。台北:文津,1996。
冯川。《重返精神家园-关于荣格》。台北:笙易,2001。
杨素娥译。《圣与俗-宗教的本质》。译自Mircea Eliade。台北:桂冠,2001。
杨雅琪。《一个拒绝上学的国中生在叙事治疗历程中对问题故事的解构与建构》。台南大学教育经营与管理研究所,2005。
杨韶刚。《寻找生命的意义-罗洛?梅存在主义心理学》。台北:猫头鹰,2001。
廖世德译。《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译自Michael White and David Epstn。台北:心灵工坊,2001。
廖世德译。《万法简史》。译自Ken Wilber。台北:心灵工坊,2005。
廖世德译。《荣格-分析心理学巨擘》。译自Ann Casement。台北:生命潜能,2004。
熊哲宏。《心灵深处的王国-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台北:猫头鹰,2000。
刘宏信.余德慧。《华人的宗教经验与行为》,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主编。《华人本土心理学》下册。(台北:远流,2005)页941-965。
广梅芳译。《艾瑞克森-自我认同的建构者》。译自Lawrence J. Friedman。台北:张老师文化,2001。
蔡怡佳.刘宏信译。《宗教经验之种种》。译自William James。台北:立绪,2001。
蔡耀明。《佛学建构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学与如来藏的理路》。台北:法鼓文化,2006。
郑振煌译。《西藏生死书》。译自索甲仁波切(Sgyal Rinpche)。台北:张老师文化,1996。
橡树林翻译小组译。《原谅的禅修》。译自Jack Krnfield。台北:橡树林,2005。
赖隆彦译。《森林中的法语》。译自阿姜查(Ajahn Chan)。台北:橡树林,2002。
赖隆彦译。《禅是对自己好一点》。译自Cheri Huber。Sara Jenkins编。台北:商周,2004。
锺秋玉。《禅修型新兴宗教之社会心理学研究:以印心禅学会为例》。政治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0。
韩凤鸣。《论禅宗“当下”佛性说和现世主张-对禅宗“心”、“佛性”、“平常心”等现成佛性论的反思》。禅学研究,五。(2002):页94-101。
龚卓军.石世明译。《自由与命运》。译自Rll May。台北:立绪,2001。
龚卓军译。《人及其象征》。译自Carl G. Jung主编。台北:立绪,2003。
Jack Krnfield。《开悟的七项要素》。《超越自我之道-超个人心理学的大趋势》。译自Rger Walsh and Frances Vaughan编。易之新?胡因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3。页102-106。
Jack Krnfield。《即使最好的静坐者也有旧时的伤口需要疗愈:静坐与心理治疗的结合》。《超越自我之道-超个人心理学的大趋势》。译自Rger Walsh and Frances Vaughan编。易之新?胡因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3。页116-118。
Jhn Engler。《成为重要某人和无我之人:精神分析与佛教》。《超越自我之道-超个人心理学的大趋势》。译自Rger Walsh and Frances Vaughan编。易之新?胡因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3。页187-191。
Mark Epstein。《无我之种种》。《超越自我之道-超个人心理学的大趋势》。译自Rger Walsh and Frances Vaughan编。易之新?胡因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3。页192-195。
二、网络文献
Adrian Heathfield。《现在时间告终》。典藏艺术网。2005年7月24日摘自<http://www.artuch.cm/stry.asp?id=2005031459693744>
告别阳光。《谢德庆和他的行为艺术》。榕树下小区网。2005年7月25日摘自<http://vip.rngshuxia.cm/rss/bbs_viewart.rs?bid=79571&aid=4649>。
寻法比丘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九章:业处之概要》。府城佛教网。2005年12月15日摘自<http://nt.med.ncku.edu.tw/bichem/lsn/Tipitaka/Pst-Cann/Abhidhammattha-Sangaha/Ven-Bdhi-2-Dhammagavesaka/vagg9.htm>。
释昭慧。《论宗教学从各宗教分出之过程与问题》。2006年3月17日摘自<http://www.hngshi.rg.tw/master/arts/article3.htm>。刊载于妙心杂志,七十一(2002)。 《奇迹小品-疲倦》。奇迹课程中文网。2003年10月3日摘自<http://www.accim.rg>。
三、光盘数据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Ver.2。第九册,页5652.2-5665.1。2002。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