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弘法交流>>正文内容

峨眉山与五台山佛教文化交流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崔正森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峨眉山与五台山佛教文化交流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崔正森
  峨眉山,云鬟凝翠,鬂黛遥状,两山相对若蛾眉;蛾音同峨,故名。山有四峨,大峨最高,海拔3099米。上有大洞十二,小洞二十八,石龛百一十二,雷洞七十有三。藏龙吐气,云遮雾罩,仿佛仙境一般。二峨形如覆釜,三峨尖削如有锋棱,四峨棱办如花。此三山,悉与大峨衔接,回环拱卫,俨若一体。周匝千里,八十四盘,烟云细路,溪流潆回,磅礴于四川省峨眉县之西南。北纬29'20’,东径103'41+。钟灵毓秀,云裳黛鬓,彩错如画,仪态万方。一年四季,夏月酷暑,仅及19C。明释梦钒曰:
  峨眉高,高插天,百二十里烟云连。盘空鸟道千万折,奇峰朵朵开青莲。描绘出了峨眉山的雄深浑凝,挺秀俊丽。所以,印光大师于《峨眉山志》卷首就誉为:“高出五岳,秀甲九州”的“震旦第一名山”,是我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旅游区之一。
  峨眉山原为神仙方士之府,故道经称为“皇人洞天”。早在春秋时代,就有楚狂陆接舆以避昭王之聘隐于峨眉山,传为仙去。东汉之时,又有紫气真人周义山,曾到此山空洞金府,礼谒宁先生,受大丹隐书和八禀十诀。隋唐之际,道人孙思邈也隐居峨眉山,著作《千金方》十三卷。著名的八仙之一吕洞宾,相传隐居峨眉,至今还留有很多灵迹轶事。五代宋初的著名道士陈搏也曾至此,挥毫书写了“福寿”二字,且自号峨眉真人。明代的东华真人于此不食、不饮、不寝,昼夜危坐,传为修炼成仙。儒生明光道人,也在此建会宗堂,祀普贤、广成子、楚狂三像,且著有《(心经)(楞严经)解》、《八识规矩注》、《会心录》、《禅林功课》、《大乘百法注》和《峨眉传》等书。因此说,道教文化是峨眉山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峨眉山不仅是一座风景秀丽、气候湿润的名山仙境,而且也是普贤菩萨的道场。释印光《峨眉山志》卷二日:
  旧《惠》称峨山应化;始于汉明帝时。里人蒲公采药,见糜迹似莲华,询诸千岁宝掌菩
  萨。掌令往洛阳问摩腾、法兰二尊者。兰曰:“《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有文:‘西南方有
  处,名光明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贤胜,与其眷属三千人俱,
  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所谓贤胜,即普贤也。蒲公乃建普光殿,供愿王菩萨像。菩萨示
  现始于此。 这就是峨眉山为普贤菩萨应化道场的经典依据。其实,《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是佛在中印度摩竭提国阿兰若菩提道场中的说法。其西南方不是指中国的西南部。又光明山,按晋译《华严经》卷五一“善财童子南询”说,是普陀山之别名,而普陀山则在中国东南部的浙江省普陀县,是观音菩萨的应化道场,根本不是峨眉山。复次,贤胜亦非普贤,而是《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的第四十五位善知识,其身份还是居士,故曰旧《志》所引经文谬也,作者所作解释也是对经文的篡改。那么,峨眉山如何就成了普贤菩萨的道场呢?笔者估计,与实叉难陀于圣历二年(699)在京师大遍空寺译出的八十《华严》有关,也与确定五台山为文殊道场的华严疏主澄观有关。这是因为,八十《华严经》的第二会、第七会、第八会都是在普光明殿讲的,且会主是普贤菩萨,讲的又是调理身心的普贤行愿,因此就把普光明殿当作了普贤菩萨的殿堂。对此,华严疏主澄观释曰:“一、以殿是宝成,光普照故。二、佛于其中放普光故。三、佛于殿中说普法门,慧光照世故”,故曰“普光明殿”。又《宋高僧传》卷五《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传》说,澄观国师于“大历十一年,誓游五台,一一巡礼,祥瑞愈繁。仍往峨眉,求见普贤,登险陟高,备观圣像。却还五台,居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时寺主贤林,请讲大经,并演诸论。因慨华严旧疏,文繁义约,辍然长思。况文殊主智,普贤主理,二圣合为毗卢遮那,万行兼通,即华严之义也。吾既游普贤之境界,泊妙吉祥之乡源,不疏毗卢,有辜二圣矣……起兴元元年正月,贞元三年十二月毕功,成二十轴。”即今《华严经疏》六十卷也。鉴于澄观国师登上峨眉山顶峰时,或许曾看到了布满岩岫的兜罗绵云,宛如白玉铺成的银色世界。在红彤彤的骄阳照耀下,或许又看到了绚丽多彩的摄身光和金桥。当云散雨收之后,或许又看到了清现、水光、辟支光、童子光等佛光。在漆黑的晚上,或许又看到了明荧腾空、冉冉而至朝佛台的千百盏圣灯。这与佛经中说的当佛说法时,恒放白毫光,或七宝光一样。所以,澄观国师在以前传说的基础上,就把峨眉山看成了“普贤境界”。复次,续法的《法界五祖略记》中的《四祖清凉国师传》中说,“永贞元年,顺宗登帝位”,因听澄观国师讲解了《华严经》中有关普贤菩萨的经文后,即“诏师于兴唐寺,为造普光殿、华严阁,塑华严刹,图法界会”。这就于永贞元年(805)钦定了普光殿为普贤菩萨的殿堂。第四,《佛祖统记》卷第四十三曰:建隆四年(963),宋太祖“敕内侍张重进往峨眉山普贤寺庄严佛像”。太平兴国五年(980),宋太宗“敕内侍张仁赞往成都铸金铜普贤像,高二丈,奉安嘉州峨眉山普贤寺之白水,建大阁以覆之。诏重修峨眉.五寺,即白水普贤、黑水华严、中锋、乾明、光相也”。端拱二年(989),太宗又“敕内侍谢保意领将作匠,赐黄金三百两,往峨眉饰普贤像,再修寺宇,并赐御制文集,令直院徐铉撰记”。
  可见,北宋的两位皇帝就钦定了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应化之区。
  第五、《范石湖集》卷十八云: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一名胜峰山,佛书以为普贤大士所居。连日
  光相大现,赋诗纪实。
  范成大《吴船录》也曰:
  洎嘉州单骑入峨眉,小峨、中峨,昔传有游者,今不复有路。惟大峨一山,为佛书所
  记普贤大士示现之所。至三千铁佛殿,云普贤居此山,三千徒众共住,故作此佛。冶铸
  甚朴拙。上述《宋高僧传》是天寿寺通慧大师赞宁于端拱元年(988)十月撰成。南宋淳熙四年(1177)石湖居士范成大曾登峨眉,见光相大现,以为普贤大士所居之地。《吴船录》为石湖居士范成大(1126—1193)所撰,记述了他从成都乘船到临安(今杭州市)沿途所见名胜古迹,最早作于淳熙六年(1179)二月起知明州之初。因此说,北宋初峨眉山被钦定为普贤菩萨道场,至南宋淳熙六年(1179)峨眉山才成了众所公认的普贤菩萨道场。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戎辂亲征,克平晋邑(今太原市)时,曾至山西省五台山南台东南二十里的插箭岭,收复清凉圣境。灭掉北汉之后,北方还有辽国与之对峙,于是五台山便成了北宋与辽国的边境地区。《辽史》卷十《圣宗一》曰:“统和元年(983)二月己丑,南京奏,闻宋多聚粮边境及宋主将如五台山,诏休哥之备。”“十一月癸丑,应州奏,获宋谍者,言宋除道五台山,将人灵丘界”。同书卷十三《圣宗四》又曰:圣宗曾于“统和十年(992)九月癸卯,幸五台山金河寺饭僧”。此五台山在蔚县“城东一百里,其山五峰突起,俗称小五台,又曰东五台,以别于晋之清凉山,内东、西、北、中四台俱县属,南台则州(蔚州)属也……北台最高,其上则风云雷雨悉在其下,上谷山川一览可尽,其阴有石室,室有石床九,俗所称九条炕也。东麓为铁黎寺,又有金河寺,即《辽史》饭僧处”也。说明东五台为辽所占,晋之五台山为北宋之边陲要地。这对护法兴教的北宋诸帝来说,虽曾于太平兴国五年(980)正月“诏修五台十寺”,但还满足不了他们的崇佛愿望,所以又在峨眉山兴建寺宇,铸造普贤铜像,钦定峨眉山为普贤道场;树立普贤信仰。;这又因为,普贤菩萨既是《华严经》中的主要菩萨,又是和文殊不相上下的佛的右胁侍菩萨。这样就便于他们奉佛供养,裨于政理,巩固刚刚建立起采的北宋王朝。这就是北宋诸帝钦定峨眉山为普贤道场的原因。
  峨眉山不仅是普贤菩萨的道场,而且也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普陀山志》卷一日:
  佛经称地藏、普贤、文殊、观音诸道场曰地、水、火、风为四大结聚。九华,地也;峨
  眉,火也;五台,风也;普陀,水也。九华山为地藏菩萨道场,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普陀山为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志》为明侯继高始撰,万历年间(1573—1620),周应宾予以重修。此后,遂称九华山、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而称地藏、普贤、文殊、观音为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或“佛门四圣”,或“四大士”。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的《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曰:
  时有十佛刹微尘等他方诸佛,为欲庄严毗卢遮那道场众故,示菩萨形,来在会坐。
  其名曰:观自在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而为上
  首。
  张肖梅《峨眉山》第八十五页说,大乘法解释四圣名义及道愿曰:
  入山求道,饥寒疾疠,枯坐蒲团,是曰普贤;普贤者,苦行也。苦行而得道,是曰文
  殊;文殊者,智慧也。有智慧而见下界愚蠢,如鸟投罗,如峨赴火,遂生慈悲行,是曰观
  音;观音者,慈悲也。因慈悲而生普救心,若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以拯救无间为
  己任,是曰地藏;地藏者,发愿也。因此,人们称普贤为大行菩萨,文殊为大智菩萨,观音为大悲菩萨,地藏为大愿菩萨。这四位菩萨,按佛经讲,本来早巳成佛,但他们为了辅佐释迦牟尼,弘法布道,济渡众生,又现为菩萨之形。所以说,他们是“德遍法界,位邻极圣”的四位上首菩萨。因此,他们就受到中国人民的崇奉和爱戴。
  唐大历四年(769),大辨证广智不空三藏向代宗皇帝上疏曰: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今镇台山,福滋兆亿,伏惟宝应元圣文武皇帝陛下,德合乾坤,
  明并日月,无疆之福康我生人。伏惟至今以后,令天下食堂中,于宾头卢上特置文殊师
  利形像以为上座。询诸圣典,具有明文。僧只如来尚承训旨,凡出家者固合抠衣。普
  贤、观音,犹执拂而为侍,声闻、缘觉拥而居后。斯乃天竺国皆然,非僧等鄙见,仍请为永
  式。是年十二月十九日,代宗皇帝批准不空三藏尊文殊师利菩萨为天下寺宇食堂中的“上座”和普贤菩萨二观音菩萨为其“侍”者的奏疏。此后;文殊师利菩萨就成了四大菩萨之首,而文殊、普贤、观音三大菩萨就又称为“三大士”。他们所居的道场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又根据自然景光的特色,依次称为“金色界”、“银色界”、“莲花界”。
  又唐代高僧法藏的《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八日:
  名中先标上首二人,以其是助化教主故。释有三义:一、普贤当法界门,是所入也;
  文殊当般若门,是能入也。二、普贤三昧自在,文殊般若自在。三、普贤明广大之义,文
  殊表甚深之义,深广一对也。这是因为,普贤菩萨是主司一切诸佛的理德、定德和行德的菩萨,若与文殊菩萨的智德、证德相对,则是理智一双、行证一双、三昧与般若一双、能人和所人一双、广大与甚深一双。所以,佛教就以勇猛精进之狮子代表文殊之大智,谨慎静重的白象代表普贤之大行,而以文殊骑狮子侍佛之左方,普贤骑白象侍于佛之右方,即是表示理智相即、行证相应、三昧和般若相资、能人和所人和合,这就会认识广大甚深的诸法真谛,即毗卢遮那的法身。而这毗卢遮那就是《华严经》所崇奉的至高无上之佛,故称文殊、普贤和释迦牟尼这一佛二菩萨为“华严三圣”,其表明了《华严》大经的奥旨。反之,文殊骑狮子侍于佛之右方,普贤乘白象侍于佛之左方,则是表示理智涉人和胎藏界曼陀罗的意义。因此,文殊和普贤这一对释迦牟尼的胁侍菩萨就受到了显密二教的特别崇奉。所以,在中国佛教中,他们的位置就历史地形成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这样的次第。又,佛教界还有一种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的传说,因而他们的道场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之如此顺序。这一位置表明了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间,历来就存在着一种兄弟般的亲密友谊和同志式的平等关系。所以,他们历来就具有一种团结互助、友好往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友好情谊。
  据《古清凉传》卷下记载,早在隋唐之际,就有《华严经》中善财童子所参之第三大善知识海云比丘至清凉山北台后谷的茅庵草屋中刻苦修行,教导并州高守节讽诵《法华经》,修习般舟三昧,后寂于五台山。据卧伦禅师指点,海云比丘“是普贤菩萨应化”之身。又据《广清凉传》卷中说,唐大历五年(770)四月,南岳云峰寺沙门法照至五台山,人化大圣竹林寺,见金地、宝塔庄严其寺,至讲堂内,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各处师子之座,为前后围绕的万众菩萨正在讲经说法。时法照至二圣前,稽首顶礼,向二圣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智劣障深,佛性隐没,佛法浩瀚,未审修何法门最为切要?文殊师利答曰:“常念阿弥陀佛,即可往生净土,速得成佛。”语已,文殊、普贤二圣,各舒金手,摩顶赐福,为法照和尚一一授记。这二则古老的传说,生动地说明了文殊、普贤二位菩萨曾在五台山弘法布道,很早就架起了两山之间相互交往的友谊大桥。于是,从晋代人蜀礼普贤,巡礼五台,复历南岳,寻入建业,寂于宝岩寺的中印度僧人宝掌和尚开始,就有了僧人的友好往来。
  据《峨眉山志》卷五说,生于五台山地区雁门楼烦(今山西省原平县茹岳村)的净土宗初祖慧远之弟慧持,曾于“东晋隆安三年辞远人蜀止于龙渊精舍,大弘佛法”,使井络四方缁流士庶慕德而来,结侣行道。持师是至峨眉山传教布道的第一位五台山地区的高僧,也是峨眉山最早的一位中国僧人。他对峨眉山佛教道场的开辟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也为五台山与峨眉山佛教文化的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唐代时,赵州观音院的从谂禅师,以“九游五台”,将南泉普愿禅法传人五台山,促进了五台山佛教的发展。所以,明释镇澄的《清凉山志》也把他当作了五台山的高僧。他在五台山住了九个夏天,也吸收了五台山的道风。如《清凉山志》卷三说:
  一日,真定帅王公携诸子入院,师坐而问曰:“大王会么?”王曰:“不会”。师云:“自
  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王公尤加礼重。翌日令军将传语,师下禅床受之。少
  间,侍者问:“和尚见大人来,不下禅床。今日军将来,为什么却下禅床?”师云:“非汝所
  知。第一等人来,禅床上接。中等人来,下禅床接。末等人来,山门外接。”遂形成了有骨有肉的赵州门风。据《峨眉山志》卷五说,赵州禅师也曾至峨眉山,瞻仰普贤大士,且至放光台,但没有登上宝塔顶。所以,有一位僧人问曰:
  “和尚云何不到至极处?”州曰:“三界之高,禅定可入。西方之旷,一念而至。惟有
  普贤,法界无边。”生动活泼的禅语,高度赞扬了普贤菩萨“行遍法界,位邻极圣”的德行,且传人了带有五台山特色的赵州禅风,从而促进了两山佛教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此后,又有南岳兰若行明禅师,曾陪师游“历五台、峨眉,礼金色、银色二世界,菩萨皆随心应现”。③由是又登天台,陟罗浮,人衡岳,游梓潼,后栖于祝融峰七宝岩。行明禅师至五台山金色世界,瞻礼了大圣金容,学得了不着外境的文殊般若大智,遂能够破悭贪,捐内财,成三轮体空。又至峨眉山银色世界,瞻谒大行愿王,学得了调理身心的十大行愿。所以,他能够以无私无畏的精神,忠于自己的信仰。同时,这一巡礼求法,也就交流了南岳、五台、峨眉的佛教文化,加强了三山之间的友好情谊。
  明代是中国佛教的又一兴盛时期,也是五台山佛教和峨眉山佛教的繁荣阶段。其时,有峨眉山的别传师徒、归空和尚、无穷大师和大智禅师等著名高僧,都至五台山传经学法。
  别传禅师(1499—1579)是峨眉山十方禅院精谙内典、福慧双修、拓兴净业的明代名僧。他曾为本寺兴建了铜瓦殿一座、板殿七间、板屋五问,且绕以廊庑,装饰一新,振兴了十方禅院。又为峨眉顶铸铜像一尊,铜佛六十五尊,金光灿灿,供人们瞻谒参观o‘又为白水寺兴建伽蓝殿一座,铸铜佛像三尊、铜钟一口,使其旧貌换了新颜。又为永寿寺和老宝楼各铸铜钟一口。其中老宝楼铜钟重达二万五千斤,是峨眉山最大的铜钟,世所希有。同时,还为峨眉山修桥铺路,植树造林十万八千株,绿化峨眉,庄严佛土。因此,受到穆宗皇帝赏赐的金万岁牌一块、《华严经》二十四部,幡幢法物不计其数。功成名就,开始云游,遂于万历二年(1574)朝礼普陀山观音大士,镌送石像三尊。万历六年(1578),偕弟子镇沧和尚至五台山,瞻谒文殊金容满月,参礼文殊圣迹,弘扬理事不二、即境融心的大乘法门,将普贤行愿传于五台,且终老于文殊金色世界。总之,别传禅师为振兴三大名山的佛教文化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明代禅师。
  归空和尚是慈氏寺的一位常行水斋、信仰虔诚的行脚僧人。他曾跪行至五台山金色世界,礼拜文殊菩萨;又至普陀山莲花世界,瞻仰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还至峨眉山银色世界,礼谒普贤愿王。由于他参学了三大名山的佛教文化,吸收了各地禅宗的精华,终于顿见本性,也促进了三大名山的佛教文化学术交流。
  无穷和尚是峨眉山海会禅林的一位制心一处、忘身求法的著名僧人。他曾为峨眉山募造了一尊三丈余高的大悲千手观音铜像,为人瞻仰供养;又兴建了一所楼高五级的慈圣庵,接待云水,以作光相寺之化城。同时,他还打坐修心,研习《华严》,倾仰五台山文殊圣地。后在其师通天大师的指示下,不远千里,行乞五台山,瞻仰文殊圣容,巡礼五台灵迹,日课《华严》三品,以血书写《华严》两部,供养文殊大圣。又同五台山僧人交流了“十玄六相,总在一画。圆融行布,刻破疑团。重重法界,现一毫端。有为无为,原五分别”的华严法门,为两山佛教文化的交流与繁荣献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大智真融禅师,原系北京万寿山的僧人。以嘉靖三十七年(1558)“人蜀,住峨眉山顶,禁步一十二年。集众修安养行,立丛林,建藏阁,名净土庵”,对发展峨眉山的佛教文化有颇大贡献,故史称峨眉山的高僧。他曾“人五台山,禁步五年”,进修佛学,深入堂奥。以“念天下三大道场,五台、峨眉已获朝参,独普陀山乃观世音示化之地,可弗至乎”?遂以万历八年(1580)渡海抵普陀山,礼谒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且于光熙峰建海潮庵,为莲花世界的又一朵奇葩。师游历三大名山,深受文殊不二法门影响,故能允执厥中,不着外境;又受普贤大行影响,故能调理身心,深入普贤三昧;复受观音大悲影响,方能慈悲利济,尽做善事。所以,普陀山僧人谓之现世“肉身菩萨”,也是三大名山共同培养出的一位德才兼备、济人利世的高僧。
  明代时,五台山至峨眉山银色世界巡礼圣迹,瞻谒普贤愿王,弘法布道,从事佛教文化交流的著名僧人有通天大师、妙峰禅师和紫柏尊者等等。
  通天大师(1525》-1601),俗姓潘,讳明彻,系五台山龙泉寺翠峰和尚弟子,是一位等心待人、慈悲利济、戒律精严的高僧。后因神仙山铁山和尚授以法衣,而成了临济宗的第二十六代祖师。他曾人终南山,往南岳,礼五祖,上鸡足山,至汾地,乞食云游,遍参善知识,寻求佛学真谛。经过数十年的勤学苦修,磨炼身心,终于悟道,见得本性,持法自如。隆庆二年(1568),又杖锡云游,人蜀礼普贤,栖于千佛顶的茅庵兰若。万历元年(1573)于天门石下构筑海会禅林,安止修行。师持水斋十余年,面犹童颜,力似壮年。以戒为本,禅教双修。调理身心,不涉外境。平等待人,济人利世,为峨眉山的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宗祖师。所以,海内英贤相参。时有内贵王慈舟、隐苍明礼师为徒,祝发披紫,皆蒙法师指点。因此,闻于宫禁,得到万历皇帝赏赐的袈裟、龙藏、帑金,且赐寺额“护国草庵寺”。师有梵刹八所,禅侣千人,每日坐禅礼佛,四时行经饭僧,遂使峨眉山道法日隆,身望倍增,普贤行愿遍及心佛众生。通天祖师不仅将五台山道风传于峨眉,而且也为峨眉山佛教的兴盛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妙峰祖师(1540—1612),是万历年间五台山护国圣光永明寺(今显通寺)的住持,俗姓续(一说徐),明福登,山西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一生谦卑自牧,无有我相,为法为人,尽做善事。二十余年间,修建了蒲州万固寺、中条山栖岩寺、芦芽山永慈大华严寺、宁武万佛洞、太原永祚寺、五台山妙德庵、显通寺、阜平慈佑圆照寺、龙泉关御茶庵、峨眉山永延华藏寺等道场十余处。又铸造成了芦芽山七级万佛铁塔、三大名山的三座铜殿,修建了太原永祚寺十三级双塔、蒲坂东山唐圣僧舍利塔。复又兴建了陕西三原县净河大桥、太原会城桥、宣府大河桥、阜平县普济桥、滹沱河大桥、五台山清水桥近十座桥梁。同时,还在五台山石铺大路三百余里。万历年间,又为神宗祈皇储和憨山大师一起在五台山举行了日逾千僧、百二十日的无遮大会。因此,僧俗誉为“人天师表”、“法门砥柱”,神宗敕封为“真正佛子”,故受到太后、皇帝、宰辅、士庶的景仰信从,乐施尚助,中兴了不少佛教道场,成了我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建筑家。
  上述佛寺建筑中的永延华藏寺、万佛铜殿,就是妙峰祖师对峨眉山佛教所作的巨大贡献。万历十七年(1589),妙峰祖师奉“圣母所赐龙藏至鸡足山”供安。事毕,还礼峨眉山普贤大士,见“铁瓦殿,猛风倏作,栋宇若撼”,大有“摧剥之相”,也“未表殊丽”,故自忖“惟金三品,铜为重宝”,遂发愿造渗金普贤愿王像和铜殿,旨在“供养一切诸佛菩萨”,“回向一切众生”,“共证无上菩提”。万历二十七年(1599),妙峰祖师杖锡潞安,谒沈王。王闻是愿,捐金数千。又得到大司马王公、税监丘公资助,及神宗、圣母的支持,易铜于丰都、石柱等处,于万历三十年(1602)之春送往荆州,在妙峰祖师监造下,于次年秋天铸成,送回峨眉山,安置于大峨峰顶,名曰永延华藏寺,俗名铜殿。殿高二丈五尺,宽广一丈四尺四寸,进深一丈三尺五寸。重檐雕甍,绣棂琐窗。中坐普贤愿王,四壁万佛围绕,名曰“万佛朝普贤”。方枋空处,雕画着全蜀山川形胜、云栈剑阁、人山道路等水陆途程乙其殿壁、瓦、柱、门、棂、窗、像等,皆为铜而渗金所成。所以,当万历四十二年(1614),神宗颁送该寺《大藏经》时,赐曰“护国圣寿永延寺”、“万佛金殿”。它代表了《华严经》中普贤菩萨的普光明殿,即普光殿。说明了《华严经》的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的奥旨。殿旁还有妙峰募资,沈王、王公、丘公助资,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在荆州铸成的工艺超群、精妙绝伦的四座铜塔,象征着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加之大中丞王霁宇资助建造的亭台楼阁、禅房伽蓝等雕梁画栋的佛寺建筑,便构成了峨眉山的一座著名的梵宇花宫。护国圣寿永延寺的普贤铜殿、四座铜塔和五台山护国圣光永明寺的文殊铜殿,均为妙峰祖师所造。其巍峨晃漾,照耀天地。精妙绝伦,世所罕见。西南东北,遥相辉映。是一即二,二即一。它表示了峨眉山佛教和五台山佛教亲密无间的友谊。
  紫柏尊者(1543—1603),俗姓沈,名真可,字达观,号紫柏,门人敬称尊者,是明代五台山的一位著作宏富、德高望重的法师,也为明代四高僧之一。《紫柏尊者别集附录》曰:师“从帝京,由三晋,历关中,跨栈道,至蜀礼普贤”。当他从京师掸柘寺发心西游峨眉,过了羌水时,曾作《拟登峨眉》七绝一首:
  丹霞高入翠峰孤,闻道从未遍吉居。
  万里翩翩追白象,平羌晓渡浪花疏。表达了作者晓行晚息、不远万里而来礼谒驾乘六牙白象的普贤(遍吉)愿王的迫切心情。同时也描写出了丹霞照耀下,高人云霄,翠霭环绕山腰的大峨景色,反映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当尊者到达峨眉山时,曾遇到一位友人要去五台山参观游览,遂又作《峨眉送人游清凉》:
  冰雪风尘路不同,出门拄杖便成龙。
  朝来何处桃花浪?片片香云接五峰。积极鼓励友人杖锡云游香火旺盛的五台山佛教圣地,表达了他对五台山佛教的尊崇和信仰。
  当尊者参观了峨眉山的名胜古迹,瞻礼了普贤菩萨,同峨眉山僧人交流了佛法大意之后,又以爽快的笔墨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眉山歌》。现照录于下,供人赏析。其曰:
  君不见,眉山高入云霄际,翠霭氤氲三万里。其谁度夏清凉深,雪飞六月寒侵肌。
  银钩挂,懒能拭,一任垂垂壮风骨。南衡老汉调不同,时可入兮时可出。显与晦,岂有
  常,譬如一手握复张。痴人见之有开合,了得寰中总不妨。巴江水,龙翻石,梦里徒劳分
  远迩。何处青林乌忽呜,醒来白象仍狮子。山中乐,声闻缚,大隐何须生执著。去住间
  云恣卷舒,从人笑我无圭角。五羊皮,一钓竿,无底盘中弄弹丸。浮空落地谩留碍,宛转
  横斜著眼看。秋风高,暑气消,栈阁岩峦道路遥。翩翩瓶锡汉关险,二三法侣俱腰包。
  一个下,一个上,松畔回头浑画样。足倦团,坐树间,满前黄叶扶清旷。坐复起,过幽江,
  流水泠泠绝尘俗。却忆准阴算计多,陈仓刁斗喧空谷。出不意,备不及,席卷中原无许
  力。莫雄不见空闻名,玄猿月下啼山色。今即古,古即今,行人怕听断肠音。轮我胸中
  无所虑,萍踪江海尽浮沈。
  作者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写出了峨眉山与五台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眷恋之情,也反映了作者高深的佛学造诣。
  五台山不仅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而且也是中国汉藏佛教的汇集之地。自清初青海的章嘉呼图克图一系传人五台山之后,从二世章嘉呼图克图阿旺罗森曲殿于五台山建寺度僧开始,累代章嘉呼图克图都驻锡五台山,掌管五台山的番汉佛教事务。其中的七世章嘉呼图克图罗森班殿(1891—1957)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驻锡五台山镇海寺后,就担任了管理五台山佛教寺庙的掌印喇嘛等职。民国二十一年(1932),他以“净觉辅教大师”的身份,代表蒙藏委员会和五台山佛教于辅政之暇,在巡礼普陀山观音道场和九华山地藏道场之前,就先至峨眉山瞻礼普贤愿王。首先他礼拜了普贤大士,举行了诵经念佛法会。又参观了普光殿、化城寺、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等较大寺院,又游览了香炉峰、莲花峰、睹佛台等名胜古迹,弘扬了藏传佛教和五台山佛教,表达了蒙藏委员会和五台山僧尼、喇嘛对峨眉山僧众的友好情谊,从而增进了五台山佛教和峨眉山佛教的宗教感情。
  解放以后,五台山和峨眉山的佛教,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与关怀下,修葺寺宇,保护文物,开展了正常的宗教活动。两山僧尼又开始了相互往来和佛教文化的交流。时有五台山吉祥寺住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能海法师曾至峨眉山取经送宝,弘法传教,促进了两山佛教的发展。三中全会以后,又认真贯彻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复了正常的佛事活动,两山佛教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984年12月,五台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慈贵法师等一行数人,又去峨眉山参观访问,取经弘法,探望了峨眉山佛教协会的诸位大德、僧众,从而加深了千余年来两山结成的友好情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