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名胜分布
中国佛教名胜分布
前言
佛教起源于印度,它以创始人佛陀而得名。佛教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这种文化既有一统的佛学根源,又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色彩。中国的佛教文化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佛教以自己显著的特色,在世界佛教中自成体系,又影响了周边的佛教世界。中国的佛教,又分为三个系统:属北传大乘佛教的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为两大主流;还有在中国西南边境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南传小乘上座部佛教。
佛教是在东汉初期(公元1世纪初)传入中国的,到了隋唐,佛教文化已具规模。那时,不少中国的和外国来华的僧人致力佛经译介,更有一些中国僧人不畏艰难险阻,西行万里去佛教的创始地印度学佛取经,其中最有成就的,是晋僧法显、唐僧玄奘和义净。他们的杰出贡献,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另一方面,因佛教活动的需要而产生了大量的寺院、佛塔、石窟、造像、壁画,又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结晶。
中华民族对外来文化有相容并蓄的气度和汲取融合的能力,在与佛教文化相糅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佛教体系。而被中国人吸收和发展了的佛教学说、佛教艺术,又传播到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周边地区,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佛教,由于与儒道文化融合,更趋向于哲理化,宗教佛学的色彩相对淡化;同时又与民间信仰相融合,走向民间化。在中国,阿弥陀佛、弥勒佛、药师佛和四大菩萨等形象特别深入人心,正是体现了中国佛教民间化的特点。中国佛教徒对文殊、普贤、地藏、观世音四大菩萨的崇拜,导致了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等四大佛教名山的形成,它们分别是各位菩萨的道场。中国佛教建立的各宗流派,有不少是主张不必通过繁礼而注重自我修为,于是形成归隐山林之风。各宗流派各占山林弘扬学说,又成就了许多名山、祖庭、圣地。
两千多年的中国佛教历史,至今留存下大量的佛教名胜古迹,精美的佛教造像、绘画及各种艺术品,还有无数以纸本、木刻、石刻承载下来的宝贵佛教经典,以及存在于广大僧俗信众中的佛教礼俗文化。这些佛教的名胜古迹和文物,早已超越了宗教领域,而成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华的宝贵遗产。
现在,中国的佛教名胜已不仅是佛教信众的朝拜之地,同时也吸引了不同国度、不同信仰的人,成了世界各地旅游者向往的文化胜地。
一、四大佛教名山
1. 安徽
九华山素有“仙城佛国”之称,坐落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号称九十九峰,传说是地藏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唐开元年间,新罗国(今韩国)高僧金乔觉航海西渡,入唐修道,最后来到九华山潜心修法。他在99岁时去世,肉身经三年仍不腐朽,佛门认定他是地藏菩萨化身,九华山由此被辟为地藏道场。当地僧众为他在虎形山下兴建寺院,获朝廷赐名“化城寺”,又在神光岭上建起“肉身宝殿”,成为佛教信徒朝拜“地藏菩萨”必到之地。九华山山上寺庙错落有致,鼎盛时多达870座,佛像万多尊。现在九华山尚存古寺庙82座,佛像6,000余尊,数量居四大佛山之首。现存著名的佛寺有:化城寺、肉身宝殿、百岁宫、祇园寺、天台寺等。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菩萨吉诞日,九华山将有盛大朝山活动。
2. 浙江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钱塘江口海域,是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海上佛教胜地,有“海天佛国”之称。据说,公元916年,日本高僧慧锷在回国途中遇到风浪,被阻于普陀山,遂将从五台山请来的观音圣像放到了普陀山下,从此,普陀山就逐渐成了供奉观音的道场。1,000多年前的佛教传说中,南海观音曾在普陀山对面的洛迦山上讲经说法、超度众生。作为佛教胜地,普陀山最盛时有82座寺庵,128处茅篷,僧尼达4,000余人。除了著名的普济寺、法雨寺和慧济寺这三大寺,元代的多宝塔、明万历年间雕刻的杨枝观音碑、清初从南京拆迁来的明故宫九龙殿,被称为观音道场的“镇山三宝”。近年又兴建了“五百罗汉塔”浮雕和“南海观音”,为这“海上第一名山”增添不少魅力。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圣诞日、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及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为普陀山三大香期。
3. 四川
峨眉山横卧于四川省的峨眉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佛教文化驰名中外。峨眉主峰高3,099米,且拥有壮丽悦目的“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景,峨眉山一千多年来一直是佛教的普贤道场。相传佛教于公元一世纪即已传入峨眉山。唐宋以后,佛教兴旺,山上的寺庙增多,规模也愈加扩大。公元九世纪中叶,宋太祖赵匡胤,派遣僧继业来峨眉山铸造重达62吨的巨型普贤菩萨铜像,供奉于今万年寺内,成为峨眉山佛像中的精品。到明清鼎盛时期,全山上下共建有大小寺庙170余座,可谓峰峰有寺、岗岗有庵。峨眉山现有寺庙26座,其中被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全国重点寺庙的有报国寺、万年寺、华藏寺、洗象池及洪椿坪共5座。而毗邻峨眉山的乐山大佛,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弥勒石刻大佛,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
4. 山西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的东北部,因其五峰耸立,顶部平坦如台,故称五台。五台山历史悠久,传为文殊菩萨化显之地,被视为文殊菩萨的道场。自东汉时期起,这里开始建造寺庙,最盛时期曾有寺庙360座,现存寺院50多处,著名的有菩萨顶、黛螺顶、佛光寺、南禅寺、显通寺等,佛光寺及南禅寺为中国仅存的唐代木构建筑,而显通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建立的寺庙之一。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6年),中国讲经授法的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此立寺,并冠名为灵鹫寺。 五台山的地位极为崇高,历朝皇帝、皇后或遣使札礼五台山者,从未间断。北魏孝文帝、隋炀帝、清高宗等都曾驾幸五台山;翻开五台山各大寺的“庙史”,第一页几乎都写“敕建”二字。五台山同时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受到西藏、内蒙等地少数民族的尊崇,这在中国也是独一无二的。每年农历六月十四为文殊菩萨诞辰,整个六月均会举行盛大法事活动。
二、著名石窟造像
1. 甘肃敦煌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并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莫高窟开凿始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后经十六国、北魏、隋、唐、宋、元等朝代的开凿,洞窟展现跨越前后1千年的佛教壁画、彩塑和建筑艺术。莫高窟全长1,618米,高50米,至今尚存洞窟492个,彩塑2,415尊,壁画面积达45,000平方米。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前期为北朝壁画,以本生佛主为主要题材,后期壁画即从隋代开始,经变题材增多,到唐代成为壁画的主体。
2. 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南12公里的伊阙山,开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公元494年),此后各朝代均有大规模营建,时间长达400多年,是最具规模和最优秀的石窟造型艺术。石窟现存窟龛2,137个(窟1,352个,龛785个),造像10万余尊。其中北魏石窟占三成,唐代约占六成。较著名的有奉先寺洞、宾阳洞、古阳洞等。龙门石窟不像莫高窟、云冈石窟般具有浓厚的外来文化(如印度)色彩,这是由于它开凿时期较晚,外来影响已被融汇成为纯中国风格,而且有世俗化的倾向。窟形趋向简单,利用原有的天然溶洞扩展而成。
3. 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从北魏孝文帝和平年间(公元460~465年)起创建,直到公元494年北魏王朝迁都洛阳,才告完成。它是中国现存最早及最大的石雕佛像群,与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云冈石窟的佛像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2公分,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云冈石窟拥有252个窟龛及51,000余尊佛、菩萨石刻造像,代表了中国五、六世纪时期的佛教石窟艺术成就。其中,由高僧昙曜开凿的五窟,无论风格、设计均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达到巅峰的代表作。
4. 甘肃天水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50公里,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384~417年),并于北魏、西魏、北周期间大规模建造。麦积山分成东、西崖两个部分,透过泥塑和壁画来宣扬佛教思想和佛经内容,当中以泥塑尤其丰富,形式包括高浮雕、圆塑、粘贴塑和壁塑。是研究十六国至北朝时期泥塑艺术的宝贵资料。窟内保存从四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与佛教有关的7,800多件泥塑、石雕,以及1,300多平方米的壁画等文物。
5. 重庆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巿以西81公里的大足县,始建于初唐,于两宋时期达至鼎盛。以展现中国唐、宋时期的石刻造像为主,并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大足石刻包括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被视为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由于大足石刻崛起于北方石窟造像走向衰落之后,无论是石像内容或表现艺术,都不再是前期造像的延续或重复,具有自己的时代特点。
6. 四川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东面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始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发起建佛的是僧人海通法师,历时90多年才建成。整个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和巨型卧佛等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雕像。1996年,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佛高71米,肩宽28米,双手抚膝,足踏大江,脚背上可围坐百余人,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
7. 北京
雍和宫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原为清世宗雍正皇帝即位前的府邸。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正式改为喇嘛庙,并成为清政府管理喇嘛教事务的中心。由于雍和宫的前身为雍王府,它的建筑格局犹如一座简缩了的王宫。在中轴在线,整齐排列牌楼、昭泰门、天王殿、雍和宫大殿、永佑殿等殿堂楼阁,主要殿堂的琉璃瓦均为黄色。寺内万福阁供奉一尊高达18米的迈达拉佛像,用一整根白檀香木雕成,堪称世界之最。
8. 广济寺坐落在北京市阜城门内大街西四路口以西,中国佛教协会设于此,为中国佛教界活动的中心。广济寺创建于宋朝末年,占地35亩,在中轴在线依次分布山门殿、弥勒殿、大雄宝殿、圆通殿和多宝殿。寺内有一座建于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的戒坛殿和汉白玉砌成的戒坛,是广济寺现存最古建筑物。寺内珍藏的佛教经典浩繁,仅图书室就有23种文字、10多万册佛教经典、著作。
9. 潭柘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始建于西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寺院面积达121公顷,现有的建筑多是明、清两代的遗物。中轴在线依次分布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毗卢阁。三圣殿左侧有一棵辽代银杏树,距今已有千年。清乾隆皇帝曾封其为“帝王树”。寺院周围有许多大小僧塔,其中山门外南山坡上的上下塔院最为集中,现共留存金、元、明、清和尚塔共75座,可称集各时代塔之大观。
10. 上海
玉佛寺位于上海安远路170号,创建于清光绪年间,1918年重建。因寺内供奉两座玉佛而闻名中外。清光绪八年(公元1883年),普陀山慧根法师辗转至缅甸,开山取玉,雕琢了玉佛五尊。光绪十五年,慧根自缅甸返回普陀山,路经上海,留下了两尊玉佛,并建寺供奉。现今的玉佛寺,中间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楼依次排开,两侧卧佛堂、弥陀殿、观音殿错落有致,是仿宋宫殿式建筑群。其中玉佛楼供奉的是玉佛坐像,像高1.92米,为释迦牟尼的法相。寺庙西侧卧佛堂内,供白玉卧佛一尊,乃慧根法师请回的另一尊玉佛。
11. 龙华寺位于龙华路2853号,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剎。相传三国时,东吴孙权于赤乌五年(公元242年)为孝敬其母而建造寺庙,并按佛经中弥勒菩萨于龙华树下成佛的记载而定名。现在的龙华寺建筑群建于清光绪年间。这里的佛像有两处与众不同,一是,因为龙华寺为弥勒道场,有两尊弥勒塑像;二是,大殿内罗汉和诸天神济济一堂。寺前的龙华塔,为楼阁式七层八面砖木宝塔,乃上海地区至今保存最完美的古塔之一。
12. 静安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区亦因这间有名的古剎而命名。相传寺庙始建于三国时东吴赤乌十年(公元247年)。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观音殿、方太楼、念佛堂。方太室楼上设有真言宗坛场。此外还有真言宗大德持松法师纪念堂。今尚存宋光宗(公元1190~1194年)题词的石碑和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的大钟等文物。每年阴历四月初八,还会举行3天的庙会。
13. 广东广州
六榕寺位于广州市六榕路。寺庙始建于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初名宝严寺,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苏东坡来寺游览,见寺内有古榕6株,挥笔题“六榕”两字,寺僧将字刻于石壁之上,后人改称六榕寺。六榕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殿堂房舍多为清代以来兴建。现主要建筑有花塔、六祖堂、观音殿等。花塔位于寺院中央,高57.6米,塔内供奉佛像88尊。
14. 光孝寺光孝寺位于广州市光孝路,是岭南地区年代古老、规模盛大的名剎,殿宇雄伟壮观,拥有众多文物史迹。光孝寺最初是西汉南越王赵佗之孙赵建德的府邸。东晋时,印度名僧昙摩耶舍来穗传播佛教,在此修建大雄宝殿。现存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伽蓝殿、六祖殿、睡佛楼、东西铁塔、大悲幢、瘗发塔等建筑与历代碑记文物。建筑群中以大雄宝殿最雄伟,保持唐宋的建筑风格。六祖殿是北宋祥符元年创建的,内供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坐像。六祖殿前有古菩提树,为印度高僧智药三藏种植。
15. 广东潮州
开元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开元路,以唐玄宗年号开元为名,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为潮州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的四大开元古寺之一,岭东佛学院也设于此。全寺占地30多亩,布局为唐代宫殿四合院式。中轴部分的主建筑为大雄宝殿,殿内供奉释迦佛、白衣观音菩萨,左右有弟子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地藏阁、香积厨和伽蓝殿位于东侧,西侧有观音阁一座。寺内保存了唐代的石经幢、宋代政和年间的大铜钟、元代泰定年间的石香炉、明代的潮州木雕千佛塔和清乾隆皇帝颁赐的雍正版《大藏经》7,420册。
16. 江苏苏州 寒山寺坐落于苏州市西郊的枫桥古镇,是以唐朝诗人张继诗作《枫桥夜泊》而闻名中外的寺庙。寺庙始建于梁天监年间,最初名为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拾得曾在此住持,于是改名寒山寺。现存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张继诗中提到的大钟,在唐代早已失传。明代嘉靖年间重铸巨钟亦流入日本。寺内现存的两口大钟,一为日本明治三十八年(公元1906年)募铸的青铜奶头钟;另一为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江苏巡抚陈夔龙铸的巨钟。
17. 江苏南京
栖霞寺位于南京东北22公里的栖霞山中峰西麓,是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与山东的灵岩寺、湖北的玉泉寺、浙江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现在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宝殿、摄翠楼、藏经楼等。藏经楼内亦珍藏了汉文《大藏经》7168卷,各种经书1.4余万册。栖霞寺东有一座舍利塔,该塔以白石砌成,高约18米,共五层八面。塔外壁上还刻有浮雕,形象生动传神。塔基上刻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
18. 浙江杭州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飞来峰前,整座雄伟寺宇隐居在密林之中,深得“隐”字的意趣。寺庙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现在的灵隐寺是在清末以来重建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药师殿。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护法神韦驮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大雄宝殿内供高24.8米的释迦牟尼佛像,用香樟木雕成,满身贴金。后壁为《五十三参》彩绘群塑,共有姿态各异的塑像150尊,造型精致。灵隐寺珍藏的佛教文物遗迹亦非常珍贵,有古代贝叶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本龙藏等。
19. 云南昆明
圆通寺圆通寺已有1,200多年历史。它是昆明市内最大的寺院,且拥有全国唯一的上座部佛殿。圆通寺由圆通胜境坊、八角亭、大雄宝殿、铜佛殿、水榭曲廊等建筑组成。它与其它佛寺有一明显不同之处,就是大雄宝殿处于寺院最低点,建于水池中,与周围建筑形成一独特的池塘院落,被称为"水树神殿"。殿中供奉塑于元代的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四壁塑有五百罗汉像。大殿后面的铜佛殿,安放泰国佛教界赠送的释迦牟尼趺坐铜像,高3.5米,重4吨。此像与大雄宝殿的释迦像形态各异,显示出佛教两大部派间的差异。
20. 陕西西安
大慈恩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外雁塔路南端,寺内有著名的大雁塔,是唐代规模最大的寺院,为当时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宗的祖庭。寺庙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现存的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藏经楼、法堂、大雁塔和玄奘三藏院等。钟楼内悬挂明代铁钟一口,嘉庆廿七年(公元1548年)铸造,重3万斤。寺院最著名的大雁塔,是一座五层方塔,建于公元652年,乃玄奘为珍藏从印度带回的大量梵本佛典而修建。
21. 大兴善寺位于西安市城南的大兴善寺公园内,始建于晋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26年),历代续有修建。现寺内的殿宇,均为明清时的建筑。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狮子国高僧不空来到中国,在大兴善寺大量译传密典,盛弘密教,传法灌顶,从而创立了中国佛教密宗,被尊为密宗开祖。大兴善寺因而成为中国佛教密宗的发祥地,也是日本佛教密宗的祖庭。历史上,大兴善寺也是中国佛经翻译的中心,与慈恩寺和荐福寺合称为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人曾来此传授佛法,并翻译密宗经典500余部。
22. 四川成都
文殊院坐落在成都市西北,是市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佛寺。文殊院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重建,称为文殊院。院内有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等殿宇,与两庑配殿形成四合院。院内的清代韦驮青铜像,工艺精湛,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另有一尊缅甸玉佛,是文殊院和尚性鳞历尽艰苦,步行到缅甸请回的。文殊院内还珍藏了许多文物和佛经,如金刚经宝塔、院僧先宗刺舌取血书写的“舌血经书”、印度梵文贝叶经、唐代玄类法师头骨、唐代日本鎏金经简、千佛袈裟、发绣观音等,皆非比寻常。
23. 福建厦门
南普陀寺坐落于厦门市东南面的五老峰麓。始建于唐朝末年,规模宏伟,中轴在线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两旁有钟鼓楼、禅堂、客堂、库房,另有闽南佛学院,佛教养正院等。大雄宝殿是全寺最宏伟的建筑。殿内供奉三世佛及千手千眼观音像,壁上有释迦牟尼诞生及修行的壁画。大雄宝殿之后是大悲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正中是1尊双臂观音,其余3尊为四十八臂观音,造型精美。寺内的藏经阁藏有不少珍贵文物,其中以28尊用缅甸玉石雕凿而成的玉佛最珍贵。
24. 福建泉州
开元寺位于泉州市西街,是市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古剎。创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寺庙占地面积为7.8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紫云屏、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台和藏经阁,组成一个布局完整、宏伟壮丽的寺庙建筑群。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要建筑,因殿内立石柱100根,又称百柱殿。斗拱间附雕的二十四尊飞天乐伎,为中国佛教寺庙所罕见。殿内供奉的是五尊佛像,大殿后是甘露戒坛,建于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寺院内的宋代双塔是全国著名的古塔。
三、藏传佛教主要名胜
1.西藏拉萨
布达拉宫拉萨的布达拉宫,曾是西藏地方政权政治、经济、宗教活动中心,分为红宫和白宫两部分。红宫是举行宗教仪式之地,由8座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组成,其中以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最为华丽,内葬有五世达赖的肉身,塔身共享纯金3,724公斤包裹,镶有奇珍异宝1万5千多颗。白宫是历代达赖生活起居和进行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地方,日光殿位于白宫最高处,内设经堂、习经室、客厅、卧室等,还存放历代达赖用过的金银器皿。布达拉宫还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西藏佛教艺术。在红宫的“各松格廓廓道”便有壁画698幅,其中有释迦牟尼佛本身图、六道轮回图像等。宫内还珍藏了大量唐卡画、精美的法器,以及三百多函世所罕见的贝叶经。
2. 大昭寺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建筑,始建于647年,相传是藏王松赞干布监督兴建的。大昭寺共有20多个殿堂,高四层,殿顶铺以金黄色的琉璃瓦,顶层平台上方装饰两对捧佛轮的神羊。进入寺庙正门,是1,100平方米的方形千佛廓院。院子四周环柱廓,廓内墙壁绘满佛教故事的壁画(公元1684年绘制),该院是传召活动的主要场所。大昭寺分为南北两院,北院是大昭寺的主体部分,里面的主殿供奉两座释迦牟尼像,传说分别是松赞干布两位妻子赤松公主和文成公主带到西藏来的。在大昭寺门口,还有“唐蕃舅甥会盟碑”和相传是文成公主亲手栽种的柳树,称为唐柳或公主柳。
3.哲蚌寺哲蚌寺创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是西藏最大的寺庙,因是二、三、四世达赖喇嘛的坐床之地,而被称为历世达赖喇嘛的母寺。每年藏历六月三十日的雪顿节,会以哲蚌寺的晒佛活动拉开序幕。当天清晨,寺的山坡上会展示一幅巨型的佛像唐卡(缎制的释迦牟尼佛像),非常壮观。
4.青海西宁 塔尔寺坐落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也是藏区黄教六大寺之一,始建于1379年,鼎盛时期、僧人达5,000人。塔尔寺是融汉、藏两地的传统庙宇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建筑群,主建筑大金瓦殿,是纪念宗喀巴的菩提塔式殿宇,殿中悬挂一幅画像,据说是宗喀巴在拉萨时替母亲画的,被视为黄教圣物。殿内有一座高10米的银塔,为纪念宗喀巴而建,里面还存放宗喀巴的造像。塔尔寺有三绝,分别为酥油花、壁画及堆绣。每年正月,塔尔寺会举行酥油花灯会,展出酥油花供信众和游客欣赏。
5. 河北承德普宁寺1713年至1780年,清廷在避暑山庄周围建造了11座寺庙,其中8座归北京皇宫统辖,统称“外八庙”,普宁寺正是承德外八庙之一,是乾隆敕建的第一所寺庙。全寺结合汉藏建筑风格,大乘之阁是主体建筑,里面供奉着一尊铺上金箔、身高22.28米的密宗“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为世界上最大的木雕立像。观音实际只得42只手,每只手上有一只眼睛,并持有一种法器,但因人们认为除去观音本手的一对手外,其余40只手,每只手代表25种善德,所以变成千手千眼。
四.佛教新景观
1.江苏
灵山大佛灵山大佛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马山县,是中国著名的露天大佛,采用锡青铜材料铸造,高88米,佛体(不含莲花瓣)由1,560块6~8毫米厚的铜壁板构成,焊缝长达30多公里,所用铜板约700吨,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虽然体积庞大,但大佛能抵御14级台风和8级地震。大佛慈祥微笑,广视众生,右手“施无畏印”代表除却痛苦,左手“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均为祝福之相,整个佛像形态庄严圆满,安详凝重而细致,显现佛陀慈悲的法相。
2. 广东
南海观音观音像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樵山,原有观音寺,始建于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0年),到了清朝只余残垣断壁,1996年重建开放,并铸造了观音巨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铜观音坐像。山下的南海观音寺按明、清时期的宫廷式建筑风格而建,坐北朝南,中轴在线有汉白玉九龙朝阳及莲花浮雕,名为御道。按中国封建王朝规定,除宫殿外,所有建筑物都不能设御道,如非皇廷也不能安龙雕,但因观音寺属于宫殿式寺宇,故可设置。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日为观音开库,参拜的信徒达数万人,场面热闹。
3. 香港
天坛大佛位于香港大屿山宝莲寺的天坛大佛,是全球最大的室外青铜佛像,建造历时12年,现已成为香港著名的宗教建筑物。宝莲寺坐落在大屿山中部的昂坪盆地上,创建于1927年,有“南天佛国”之称,被推为香港四大禅林之首。天坛大佛净高23米,是仿照释迦牟尼佛像设计,耗资6,000多万港元,单是像身便用了250多吨青铜和4,000多斤黄金。佛像高踞于11米高的莲花座上,登上莲花座须爬上一条共260级的台阶。
4. 海南岛三亚
南海观音建于海南省三亚市南山的南海观音,全高108米,为世界观音造像之最。观音坐落在直径120米的金刚洲上,由持箧观音、持莲观音和持珠观音组合而成,表现了观音既六根圆融、了无挂碍,又心怀众生、化度有情的慈悲形象,代表东方世界智慧、仁爱与和平的精神。除观音像外,另有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圆通宝殿、60,000平方米的观音广场与广场两侧的主题公园,合共组成占地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南山观音文化苑景区。园中有座观音阁,阁内有镇山之宝金玉观音,由观音金身、佛光、千叶宝莲、紫檀木雕须弥底座四部分组成,耗用黄金100多公斤,价值连城。
5. 台湾
佛光山台湾著名佛教圣地佛光山,位于高雄县大树乡麻竹园,是星云大师为提倡“人间佛道”精神,在1967年率领子弟一砖一瓦建立的。由于多年来参拜者众,影响僧众清修,佛光寺曾于97年封山,谢绝游客参观,只有春节期间才短暂开放。后来佛光山为推动南部地区发展,于2001年元旦重启山门,现在除周一外,其余每天均会开放。佛光山状如莲花瓣状,寺内除了主要的寺庙等建筑外,并建有大佛城,佛教文物陈列馆内的文物亦多达千件,是集古今中外佛教文化及体现“人间佛道”精神的佛教圣地。
五.佛教礼仪
1. 主要佛事佛事是指念经、供佛、施僧、拜忏、追福等佛教仪式,亦称为法事。主要佛事以焰口施食为最经常,忏法、打七、斋天、放生等也较常见,以水陆法会为最盛大。法会 是佛教为说法、供佛、施僧而举行的仪式或集会。法会上有四种最重要的仪式:一是诵梵呗,即在法会开始时,咏诵佛德偈颂;二是散花,唱《愿我在道场》等偈,散花供佛;三是唱梵音,唱《十方所有胜妙华》等偈,以净音供养佛;四是振锡杖,唱手执锡杖之偈并振锡杖。
2. 中国常见的法会水陆法会 超度水陆一切鬼魂,普济六道四生的法会,故称水陆法会,亦称“水陆道场”、“水陆斋”等。内容主要为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焰口施食 亦称放焰口,或施食会。焰口,原是饿鬼鬼王的名称。据《焰口饿鬼经》载,阿难在修习禅定时,焰口鬼王对他说:“你三日以后命尽,生在饿鬼中。如要免苦,须于明日普施鬼神……”阿难求佛帮助。佛为他念诵经咒,并教他施食方法。于是这就成为密教信徒修持的一种行事。焰口施食一般在重大法会圆满之日,或丧事期中举行。此法也是对死者追荐的佛事之一。忏法 本为大乘佛教自己修行的方法,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施主给予财物,指定僧人修何忏法、诵何经典的习惯,成为常见的一种佛事。
打七 禅宗和净土宗的主要修行仪式。禅宗僧人每年冬天进行参禅活动,从农历十月十五日起,至腊月八日止,共七七四十九天,是为打禅七。净土宗僧人进行的念佛活动为打净七,随时可以举行。七七四十九天中,敲木鱼击磬,念“阿弥陀佛”。放生 佛教提倡放生。一般以佛诞日(四月初八)为放生会,于是成为佛事。默朗钦波 藏语音译,意为“大祈愿”会,俗称“传大召”。藏传佛教为纪念释迦牟尼,于拉萨大昭寺举行的发愿祈祷大法会。每年于藏历正月举行。无遮会 意为无论贤圣道俗上下遗贱无遮,俱平等行财施和法施的法会。
3. 礼节礼拜 仪式有九等:一为发语慰问;二为俯首示敬;三为举手高揖;四为合掌平拱;五为屈膝;六为长跪;七为手膝踞地;八为五轮俱屈;九为五体投地。南无 梵语的音译,意为“致敬”、“归顺”。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致敬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名之前,以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诚。如称南无阿弥陀佛,则表示对阿弥陀佛的致敬和归顺。合掌 亦称合十。双手十指并拢,合掌置于胸前,表示衷心敬意。为佛教徒的普通礼节。互跪 即左右两膝交互跪地。佛教规定,比丘实行互跪礼,比丘尼实行长跪礼。长跪 两膝一齐地,两胫翘空,两足趾柱地,挺身。这是比丘尼实行的礼节。五体投地 “五体”指两肘、两膝和头。五体都地,是佛教的最高礼节。先后为:正立合掌,右手褰衣,两膝跪地,两肘地,头地,最后以手承尊者之足。顶礼 五体投地,然后用头顶礼尊者之足,谓之顶礼。向佛像行礼,则舒二掌过额,以表示头触佛足;佛经中称之为“顶礼佛足”。绕佛 即围绕佛顺时针方向行走,一圈圈乃至百千圈,表示对佛的尊敬。
4. 斋礼斋有多种含义:
1.是指在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用以表示庄敬。
2.后来佛教称过中午不食为斋。
3.称素食为斋。
4.称遵守斋法叫持斋。常见的斋礼有:
斋日 指在家佛教信徒按日期持“八斋戒”,称为“斋日”或“精进日”。
斋月 常见有三长斋月,亦称三斋月。即在正月、五月、九月,三个月中自一日至十五日持“八斋戒”,遵守过中午不食等制度。所谓长斋,即较长时间持斋。
斋七 亦称累七斋。人死后,每七天设斋会(会僧而施食)追荐一次,到第七个七天,共四十九天为止,谓之斋七。用以超度亡灵。
佛教节日
佛诞日
即释迦牟尼佛诞辰纪念日,是佛教的最大节日。汉地佛教的佛诞日是农历四月初八日。这一天,佛寺要举行“浴佛法会”,并根据佛诞生时有九龙吐水为他洗浴的传说,以水沐浴佛像,所以这天又称浴佛节。照南传佛教说法,佛诞在相当于农历四月十五日的日子。中国的傣族受南传佛教的影响,将清明节后十天(一般在公历四月十五日)定为佛诞日,并形成了“泼水节”。
佛成道日
为十二月初八日,又称腊八节。中国佛教徒于腊月八日,以五谷杂粮与干果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后来在佛成道节吃腊八粥便演变为中国民间的习俗。
盂兰盆节
又称盂兰盆会、中元节、鬼节。这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的佛事。据《盂兰盆经》载,释迦牟尼弟子目连,看到母亲死在地狱受苦,自己却无法救助。释迦牟尼教他每年七月十五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便可使其母解脱。因此形成盂兰盆会。现在一般除施斋供僧外,还为先亡超度,以盆施鬼。寺院要举行诵经会以及举办水陆道场、放焰口、放灯等活动。
六.藏传佛教的节日
局阿曲巴 意为“(正月)十五供奉”,俗称灯节。藏传佛教为纪念释迦牟尼,从藏历正月初三至二十四日,三大寺僧众及各地信徒到寺院进行各种宗教活动。至正月十五达到高潮。人们用酥油花和酥油灯作供品礼佛,又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氐宿月 “氐宿月”指出现二十八宿之一氐宿的月份,即藏历四月。藏传佛教相传释迦牟尼于此月内降生、出家、圆寂。僧众在此期间举行宗教活动,诵经礼佛。
跳神节 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拉萨举行“跳神驱鬼”活动。此时喇嘛扮成神佛鬼怪,绕行大昭寺,鸣枪吶喊驱祟,表示辞旧岁迎新年。
七. 中国佛教 主要纪念日
日期 节日名称
正月初一………………弥勒佛诞辰日
正月初六………………定光佛诞辰日
二月初八………………释迦牟尼出家日
二月十九………………观音菩萨诞辰日
二月二十一……………普贤菩萨诞辰日
四月初四………………文殊菩萨诞辰日
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诞辰日
六月初三………………护法韦驮菩萨诞辰日
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
七月十三………………大势至菩萨诞辰日
七月二十四……………龙树菩萨诞辰日
七月三十………………地藏菩萨诞辰日
八月二十二………………燃灯佛诞辰日
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日
九月三十………………药师光佛诞辰日
十月初五………………达摩祖师诞辰日
冬月十七………………阿弥陀佛诞辰日
腊月初八………………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