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浅谈《普贤行愿品·恒顺众生》与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觉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浅谈《普贤行愿品·恒顺众生》与和谐社会

  觉智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变革时代,各族人民正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如何使佛法与时代相契合,佛门弟子如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始终是我们佛教界孜孜以求、努力探索的根本问题。今天,我能够和各位同修共同学习探讨佛教经典,因缘殊胜。我讲的题目是浅谈《普贤行愿品·恒顺众生》与和谐社会。

  《普贤行愿品》是《华严经·入法界品》中的一品。《华严经》是佛教中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被称为“经中之王”,具有十分高深的境界。普贤菩萨是众所周知的十愿王菩萨。他的一生以十愿(即礼敬诸佛愿、称赞如来愿、广修供养愿、忏悔业障愿、随喜功德愿、请转法轮愿、请佛住世愿、常随佛学愿、恒顺众生愿、普皆回向愿)来普渡众生,以同体大悲的心德来引导众生,愿愿都充分体现了普贤菩萨在苦救我们,止恶向善,趋向成佛大道。

  恒顺众生,是《普贤行愿品》中的核心所在。前面八大愿的内容,都是为恒顺众生打基础。“恒”,就是永恒,永久不停的意思,“天长地久有时尽,恒顺众生无绝期”。“顺”,就是依顺,为了众生,也依靠众生。“恒顺众生”,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顺从众生的意愿,以“愿代众生受无量苦”的崇高境界,根据众生的需求,无条件给他们利益和快乐。简单地说:就是给别人信心、给别人欢喜、给别人方便、为别人服务、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无私奉献,做人民的勤务员。这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融相通,与社会和谐相应相适。

  和谐社会,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高度和谐。当今人类社会中的种种现象无不体现在这些方面。社会的和谐,核心是人的和谐。“和谐”由“和”、“谐”二字组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含也,有顺和、协调之意。构建和谐社会,人际和顺是前提,利益和谐是基础,公平正义是关键。这三大要素与“恒顺众生”密切相连,息息相关。践行“恒顺众生”教义,引申并确立三种理念,坚定付诸实践,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众生第一理念

  佛是建立在度众生的基础上,离开众生免谈成佛。经文中云:“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因为顺众生,即顺佛。众生生欢喜,十方诸佛也必定欢喜。欲令佛喜,必顺众生。就佛性来说,众生本来是佛;就修行来说,众生是未来佛。《华严经》云:“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众生在佛心中,如万影在大海中,同一咸味,所以才有以众生为中心,才有“恒顺众生”大愿。随顺众生(以下狭指为人),不是随便顺从,而有其鲜明的原则性。众生、人,都是大概念,由无数个体组成,而个体则有正念邪念之分,导致善恶之别。因此,随顺只能顺善逆恶,顺众生之善性,维护正义;逆众生之恶性,遏止邪恶。同时,真正意义上的随顺众生,首先要依据众生之不同,善巧方便,应机施教,教化众生。这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不能疏忽不计。普贤菩萨把众生放在第一位,视作中心,围绕旋转,对于真正修行,行菩萨道的人显得十分重要,将为弘扬佛法,普渡众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创造前提条件。

  “众生第一”与“以人为本”理念一脉相承。如何在道场中切实体现,根据我的体会,就是要做到:一、尊重大众,奉为主人,给予信任,确立其主体地位;二、教育大众,提高、发展(不是量的增加)他们,培育善心,扬善抑恶;三、关爱大众,思大众之所思,急大众之所急,为大众之所需,大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与追求;四、帮助大众,提供服务,为其排忧解难。社会和谐,关键是人的和谐。大众工作做好了,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佛兴国盛。与“以众生为中心”相反,是“以自我为中心”,强烈的我执,要求别人尊敬自己,顺从自己,自己却难以理解对方,尊重对方,顺从对方。这种“我执”、“唯我”的人,眼中没有他人,非但群众关系糟糕,家庭也不会和睦。所以,恒顺众生,就要坚决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观念,代之“以众生为中心”,去为众生的利益服务。这样,才能与普贤菩萨的精神相应,才能对社会和谐起到促进作用。

  二、众生平等理念

  “平等”,《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为平等。”《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以,平等即自他不二,大小一如。人如是,法亦如是。利益众生,自己亦能成佛,同一体故。恒顺众生,内含众生平等的思想,如果众生不平等,那么该随顺哪类众生呢?所以,恒顺众生是以众生平等为前提的。

  2000多年前,佛祖教诲弟子“众生平等”,这是充满智慧的伟大思想。“平等”两字,从古至今,成为很多人的追求和梦想,无数志士仁人为实现平等,前仆后继,不懈奋斗。

  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平等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把“公平正义”列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要素之一。离开公平,谈不上正义。“公平正义”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众生平等,源于平等心,是人际和顺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平等,谈何公平,更无所谓正义。“随顺众生,种种差别”。尽管众生种类繁多,生物千差万别,佛教讲的是众生权,一切众生平等,一切众生都应互相尊重。社会由人组成,人的社会地位有高低,权力有大小,财富有多寡,品格有高下,如此差别多多,但都不能排斥、否定众生平等、人格平等的原则。与平等心对立的是分别心。分别心是万恶之源。它导致人与人、团体与团体、阶层与阶层、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歧视、矛盾、对立、冲突,争斗不断,战事连连。人际不顺,国家不和,世界不宁,这是何等深重的灾难!

  践行“众生平等”理念,促进人际和谐,在精神层面上,要礼敬众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不偏见,无歧视,没有我高人低之分。在物质层面上,要让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做到利益和谐。具体来说,为了维护人的生存权、幸福权,可坚持分配公平,待遇合理。实践“众生平等”,要有很高的思想道德境界。既然目标锁定,方向准确,我们佛门弟子理当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接近目标,实现目标。这既是修行、行菩萨道的要求,也是佛教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的需要。

  三、慈悲众生理念

  恒顺众生的另一内涵是慈悲众生。这是继“众生平等”后的又一命题;如何善待众生?即要以佛陀的慈悲精神去对待众生。

  慈悲是佛法中的重要法门,菩萨以一念慈悲心,济度一切众生。观音菩萨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化身,大慈大悲的代表。无缘就是没有任何条件去帮助别人,慈就是给你快乐,无条件的给你快乐;悲,是拔苦的意思,同体,是把自己和众生当作是一个整体,以众生之苦为苦,以众生之难为难,以众生之乐为乐,以大悲心去饶益众生。这就是慈悲精神。用慈悲心对待众生,在众生中播撒慈悲种子,这是良性互动,反复并扩展,就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氛围。

  慈悲众生如何体现呢?经文中云:“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黑暗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我之浅见,可常存“四心”:

  常存慈爱之心。佛陀视众生为一体,生出欢喜心,这是多么慈悲的境界。佛陀对众生“举身微笑”。微笑也是一种布施,能够让人欢喜,众生欢喜则如来欢喜。慈爱心产生利他心,给众生愉悦、消愁、解难,做到宁拔己毛,而利人天。经文中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

  常怀同情之心。同情心是体谅别人的困难,由爱心而来。无爱心则无同情心。冷漠无情、无慈不悲的人是伸不出援手的。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存权。社会在经过二次分配之后,总有一些成员因各种复杂因素导致特困急难。佛弟子应由同情而积极救助,让受助者摆脱困境。古往今来,佛教界是一支济世利人的重要力量,起到拾遗捕缺、雪中送炭的作用。慈善的力量有助于促进人际和顺和社会和谐。

  常有理解之心。“理解”已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对立的双方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问题,必然难以理解对方。误解、不理解会产生很多矛盾和纷争。有一句话叫“理解万岁”,意思是理解能解决问题。交流、沟通是达到理解的前提和基础,而换位思考则是相互理解的最佳法门。多一点了解,就一点理解,就多增加一点共识。了解、理解、共识“三位一体”使矛盾和对立得到统一。

  常思宽容之心。宽容是慈悲的重要方面,事物的差异性,人的差异性,如思想观念、禀性脾气、行为习惯等各不相同,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必须承认。过多强调差异则难以相容。宽容心使人求同存异,或包容差异,用佛的胸襟去处理差异和矛盾。当然,宽容不是纵容,对影响佛门、影响人群的不善之举,可取方便法门,教育引导,用大悲精神感化众生。

  常存“四心”,慈悲众生,可引导众生向善,人心思和。家和万事兴,国和永昌盛,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恒顺众生”,乃和谐之道。

  最后,作为出家人,我将继续以佛门经典之精华为矢,射当今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之的,弘扬正法,造福人群!

  不当或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阿弥陀佛!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