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民间秘密宗教女宗教师研究
清朝民间秘密宗教女宗教师研究
[ 作者: 曾雨萍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清朝民间秘密宗教女宗教师研究
【文章作者】曾雨萍
【指导教师】庄吉发
【文章页数】162页
--------------------------------------------------------------------------------
【中文关键词】民间秘密宗教|无生老母|女神崇拜|教首|女宗教师|民俗医疗
【中文摘要】民间秘密宗教是由佛道等正信宗教衍化而来的世俗化新兴教门,杂糅儒释道思想而流布于下层社会,清代民间秘密宗教在明代既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臻于成熟,达到其全盛期。在各个教派中,弘阳教的女信徒尤多,亦有为数不少的女《教首》。唯《教首》一词虽频繁出现于清朝档案中,但亦见《教主》、《教祖》、《道首》、《斋头》、《会首》等称呼,为避免负面指涉意涵及定义过于狭隘,本文代以较中性之《女宗教师》一词,凡有传教授徒之实,皆在研究之列。女宗教师出现的频率与比例虽低于男宗教师,但有其特殊性,故研究民间秘密宗教女宗教师在宗教场域中的行为与活动,当可成为妇女史中相当有趣的议题。本文结合档案、实录、方志、文集、笔记小说、宝卷、田野调查报告所出现的女宗教师,目前掌握的资料共有66位。在章节安排上,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四大章,研究重心集中在女神崇拜与女宗教师的参与上,并尝试解决李贞德在妇女与宗教这个研究范畴内所提出的三个问题:第一、经典与教义对女性的态度,亦即性别是否影响信徒的救赎与成圣。第二、女性在宗教组织中的地位问题。第三、宗教对女信徒生活的影响。 由于女神的崇拜者大多是妇女,而与女宗教师来往的也多是女性,探讨她们之间的关系与女宗教师扮演的角色或许可以更清楚的反映宗教活动中的女性亚文化。
--------------------------------------------------------------------------------
【论文目次】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研究动机1
第二节文献探讨7
第三节研究方向12
第二章一字流出,万物的母:无生老母信仰的扩大17
第一节杂糅三教,苦功悟道:罗祖与无为教的创立17
第二节佛祖满天,惟母是依:宗教经卷的母神信仰28
第三节女人成佛,慈悲感召:女神崇拜的影响41
第三章出凡入圣,灵山收源:培育女宗教师的摇篮47
第一节神圣家族,因贫设教:女宗教师的诞生47
第二节教权世袭,衣钵授受:女宗教师活跃的教派56
第三节素崇释道,笃信鬼神:滋养女宗教师的沃土60
第四章权力与性别:男女宗教师的比较67
第一节形象的塑造与权威的确立67
第二节水、火、香、符──医疗方式的差异72
第三节孰轻?孰重?──以清朝案例为中心81
第五章慈航普度?妖妄悖逆?─信众与非信众眼中的女宗教师97第一节神力治疗?方术惑人?民俗医疗的再检97
第二节出民水火?妖妇叛乱?─女宗教师的起事107
第三节惊惧与被惊惧的一方112
第六章结论119
征引书目123
附录131
--------------------------------------------------------------------------------
【参考文献】
一、档案资料
1.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编,《康雍干时期城乡人民反抗斗争资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干隆朝上谕档》,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6月。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
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
7.《月折档》,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8.《史料旬刊》,台北,国风出版社,1963年6月。
9.《外纪档》,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10.《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
11.《光绪朝朱批奏折》,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12月。
12.《东案口供档》,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13.《奏折档》,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14.《军机处档·月折包》,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15.《宫中档咸丰朝奏折》,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影印本。
16.《宫中档干隆朝奏折》,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2年5月~1988年7月。
17.《宫中档道光朝奏折》,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影印本。
18.《宫中档雍正朝奏折》,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7年11月~1980年4月。
19.《宫中档嘉庆朝奏折》,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影印本。
20.《清中期五省白莲教起义资料》v.1~v.5,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
21.《清史资料》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2.《钦定平定教匪纪略》,清嘉庆间内府朱丝栏写本,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23.《钦定剿捕临清逆匪纪略》,清嘉庆间内府朱丝栏写本,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24.《剿捕档》,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25.《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3月。
26.《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27.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8. 章佳容安辑,《那文毅公初任直隶总督奏议》,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
29. 黎青主编,《清代秘密结社档案辑印》v.1~v.10,北京,言实出版社,1999年。
二、官书典籍
1. 方浚师着,《蕉轩随录·续录》,《清代史料笔记丛刊》20,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2. 失名,《妖妇齐王氏传》,《笔记小说大观五编》第六册,台北,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74年。
3. 岳和声,《餐微子集》,卷四,《恭报擒获妖首疏》、《护解妖首到京疏》,明季史料集珍第二辑,传文图书公司,1977年。
4.《明神宗实录》,台北,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6年9月。
5.《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v.1-v.12,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99年。
6. (明)密藏道开,《藏逸经书标目》《五部六册条》,《大藏经补编》第14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年1月。
7. (清)祝庆祺编,鲍书芸参定,《刑案汇览》,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68年。
8.《清实录·仁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9.《清实录·高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0.清·黄钧宰,《金壶七墨》,《笔记小说大观正编》第五册,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73年。
11.清·褚稼轩,《坚瓠广集》,《笔记小说大观续编》第十五册,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62年。
12.清·钱泳辑,《履园丛话》,《清代史料笔记丛刊》36,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3.颜元,《颜元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4.《宝卷》初集v.1-v.40,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三、专书著作
1. (德)E· M 温尔德着,刁承俊译,《女性主义神学景观》,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8月。
2. Mircea Eliade着,王建光译,《神圣与世俗》(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The Nature of Religion),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3. 王见川主编,《民间宗教》v.1~v.3,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5
4. 全佛编辑部主编,《佛教的莲花》,台北,全佛文化,2001年。
5. 宋军,《清代弘阳教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6. 李世瑜,《现在华北秘密宗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7. 侯杰、范丽珠,《世俗与神圣──中国民众宗教意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8. 韦伯着,刘援、王予文译,《宗教社会学》,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7年。
9. 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Emmanuel Le Roy Ladurie)着,许明龙等译,《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0.徐小跃,《罗教·佛教·禅学──罗教与《五部六册》揭秘》,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马西沙,《清代八卦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
12.马西沙、韩秉方着,《中国民间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13.曹中建主编,《中国宗教研究年鉴(1997-1998)》,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14.梁景之,《清代民间宗教与乡土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5.庄吉发,《真空家乡:清代民间秘密宗教史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16.庄吉发,《清代秘密会党史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17.连立昌、秦宝琦着,《中国秘密社会──第二卷元明教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18.喻松青,《民间秘密宗教经卷研究》,台北,联经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19.喻松青,《明清白莲教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20.喻松青、张小林主编,《清代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
21.路遥,《山东民间秘密教门》,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
22.郑永华,《清代秘密教门治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23.郑志明,《无生老母信仰溯源──明代罗祖五部六册宗教宝卷思想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24.戴玄之,《中国秘密宗教与秘密会社》(下)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公司,1990年。
25.濮文起,《秘密教门──中国民间秘密宗教溯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26.濮文起主编,《中国民间秘密宗教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
27.魏勒,《性崇拜》,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
28.谭松林主编,《中国秘密社会》,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29.释见晔,《走过台湾佛教转型期的比丘尼──释天乙》,中天出版社,1999年。
30.释恒清,《菩提道上的善女人》,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
四、期刊论文
1.《医疗崇拜》,《世界宗教资料》,1994年第2期。
2. 丁敏,《台湾社会变迁中的新兴尼僧团:香山尼僧团的崛起》,《当代台湾的社会与宗教》,佛光书局,1996年。
3. 于君方,《从观音的女性形象略论佛教对礼教及情欲的看法》,收于熊秉真、吕妙芬主编《礼教与情欲──前近代中国文化中的后现代性》,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6月。
4. 于君方着,徐雅慧、王慧莲译,《观音在亚洲──观音深植亚洲原因》,《香光庄严》,59期,1999年9月30日。
5. 于君方着,徐雅慧、王慧莲译,《观音和中国的女神──找寻女性观音的可能前身》,《香光庄严》,第59期,1999年9月30日。
6. 于君方着,释见浚译,《观音老母──秘密宗教中的观音信仰(二)》,《香光庄严》,第65期,2001年3月20日。
7.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嘉庆年间红阳教案》,《历史档案》,2000年1期。
8. 孔思孟,《论八卦教历史神话──李廷玉故事》,《民间宗教》,第3辑,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7年。
9. 孔祥涛,《晚清时代九宫道研究》,收于孔祥涛、刘平主编《我看中国秘密社会──蔡少卿先生执教五时周年暨七十华诞纪念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0.王大为着,曹新宇译,《一个西方学者关于中国秘密社会史研究的看法》,《清史研究》,2000年,第2期。
11.王平宇,《宋代妇女的佛教信仰──兼论士大夫观点的诠释与批评》,国立清华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
12.王见川辑,《一贯道十三祖杨守一资料》,《民间宗教》,第1辑,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5年。
13.王尔敏,《秘密宗教与秘密会社之生态环境与社会功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0期。
14.王翠贞,《佛教的女性观》,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1987年。
15.古正美,《佛教与女性歧视》,《当代》,第11期,1987年。
16.古正美,《从佛教思想史上转身论的发展看观世音菩萨在中国造像史上转男成女像的由来》,《东吴大学中国艺术史集刊》,第15期,1987年。
17.古正美,《弥沙塞部的女人观对中国女性教团的影响》,《国立台湾大学创校十周年国际中国哲学研讨会论文集》,1986年。
18.江灿腾,《从斋姑到比丘尼--台湾佛教女性出家的百年沧桑》,《台湾佛教百年史,1895-1995》,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
19.衣若兰,《医疗、性别与身体:评介费侠莉着《阴盛──中国医疗史之性别研究,960-1665》》,《史耘》,第5期,1999年9月。
20.宋军,《论红阳教教祖“飘高”》,《史学月刊》,1996年,第5期。
21.巫仁恕,《《妖妇》乎?《女仙》乎?:论唐赛儿在明清时期的形象转变》,《无声之声(I):近代中国的妇女与国家(1600-195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22.李世伟,《战后台湾有关民间宗教研究的回顾与评介(1950-2000)》,《台湾宗教研究通讯》,第5期,2003年6月。
23.李玉珍,《比丘尼研究--佛教与性别研究的交涉》,《妇女与性别研究通讯》,62期,2002年3月
24.李玉珍,《出家入世--战后台湾佛教女性僧侣生涯之变迁》,《回顾老台湾展望新故乡台湾--社会文化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省文献会,2000年。
25.李玉珍,《寺院厨房里的姊妹情:战后台湾佛教妇女的性别意识与修行》,《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87期,1999年。
26.李玉珍,《佛教的女性,女性的佛教:近二十年来中英文的佛教妇女研究》,《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0期,2002年12月。
27.李玉珍,《唐代的比丘尼》,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年。
28.李玉珍,《台湾比丘尼与二部授戒》,《两性平等教育季刊》,18期,2002年3 月。
29.李秀娟,《基督教会组织中的女性领导与沟通》,世新大学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
30.李秀娥,《鹿港夫人妈成神的传说与类型》,《思与言》,第35卷第2期,1997年6月。
31.李贞德,《最近中国宗教史研究中的女性问题》,收于李玉珍、林美玫主编《妇女与宗教:跨领域的视野》(里仁书局,2003年。
32.李丰楙,《导言》,《性别神格与台湾宗教论述》,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院筹备处,1997年6月。
33.李继凯,《女性文化与艺术女神》,收于高琳主编《论女性文学──中外女性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5年8月。
34.车锡伦,《中国宝卷研究的世纪回顾》,《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1卷,第4 期。
35.孟超,《民众意识──明清秘密教门滋生和发展的沃土》,《史苑》,第5期。
36.林雯雯,《台湾佛教女性出家众信息寻求行为之探讨》,辅仁大学图书信息学系历届硕士论文,2001年。
37.林荣泽,《庙会与中国的民间社会──以清代的华北、东北、西北为例》,《史耘》,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发行,2001年7月。
38.邱丽娟,《清干嘉道时期代民间秘密宗教教首传教活动之研究》,《台南师院学报》,第34期,2001年。
39.邱丽娟,《清干嘉道时期红阳教的医疗传教》,《台南师院学报:人文与社会类》,第37卷第1期,2003年。
40.洪美华,《明清秘密宗教宝卷中的女神崇拜》,《历史月刊》,第86期。
41.洪美华,《清代民间秘密宗教的妇女》,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年。
42.洪淑苓,《织女信仰与女性民俗文化──兼及七夕诗文的性别批评》,《台大文史哲学报》,第54期,2001年5月。
43.韦伯着,简惠美译,《正统与异端》,《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44.奚原,《王聪儿起义考叙》,《清史研究》,2000年,第1期。
45.徐宏图,《火灾、瘟疫与道教炼火仪式》,《民俗曲艺》,第143期,2004年3 月,页134-135。
46.秦宝琦,《明清秘密社会史料新史料──浙闽黔实地考察的创获》,《清史研究》,1995年,第3 期。
47.马西沙,《罗教的演变与青帮的形成》,收于王见川、蒋竹山编《明清以来民间宗教的探索──纪念戴玄之教授论文集》,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年。
48.高丙申撰,《民间风俗志》,第八章《民俗观念》,收于汤一介主编《中华文化通志˙宗教与民俗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49.张梅雅,《佛道经典中的行香文化》,国立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
50.庄吉发,《《真空家乡无生父母》民间秘密宗教的社会功能》,《历史月刊》,1995年3月号。
51.庄吉发,《清代民间秘密宗教的宝卷与无生老母信仰》,《清史论集》(四),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52.庄吉发,《清代道光年间的秘密宗教》,《大陆杂志》,第65卷,第2期,1982年。
53.庄吉发,《评路遥《山东民间秘密教门》》,《中国现代史书评选辑》,第26辑,台北,国史馆,2001年。
54.陈美华,《另类典范:当代比丘尼的社会实践》,发表于1999年3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宗教传统与社会实践中型研讨会》。
55.陈美华,《解读《比丘尼》在西方人眼中的隐含》,《中华佛学学报》,11期,1998年7月。
56.杨千惠,《神圣空间中的女性宗教活动研究──家、精舍、禅寺的连结》,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57.董至善,《清朝社会控制之研究──以秘密社会判例为中心》,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
58.董晓萍,《民间信仰与巫术论纲》,《民俗研究》,1995年,第2期。
59.赵世瑜,《明清以来妇女的宗教活动、闲暇生活与女性亚文化》,收于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60.赵橹,《藏传佛教《六字真言》考释》,《西藏研究》,1992年第3期。
61.刘世龙,《明代女性之观音画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
62.欧阳恩良,《神权与王权的交结──民间教门本质特征新论》,《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63.蔡勤禹,《明清时期民间宗教等级制度评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第16卷第2期,1999年6月。
64.郑志明,《近五十年来台湾地区民间宗教之研究与前瞻》,《台湾文献》,第51卷,第3期,2001年。
65.卢蕙馨,《现代佛教女性的身体语言与性别重建:以慈济功德会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88期,2000年。
66.谢宜蓉,《明清秘密宗教研究初探──弥勒佛与无生老母》,《道教学探索》,第10号,1997年。
67.韩秉方,《罗教及其社会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1期。
68.韩书瑞着,杨品泉译,《《叛乱》与《叛乱》之间的关系──清代的教派家族体系,《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丛》,第5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69.释见晔,《以罗祖为例管窥其对晚明佛教之冲击》,《东方宗教研究》,第5期,1996年10月。
70.释慧严,《从台闽日佛教的互动看尼僧在台湾的发展》,《中华佛学学报》,12期,1999年7月。
五、外文资料
李献璋,《妈祖信仰?研究》,东京,泰山文物社,1979年。
Daniel Overmyer, Folk Buddhist Religion: Dissenting Sects in Late Traditional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Daniel Overmyer,Women in Chinese Religions:Submission,Struggle,Transcendence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Not yet ready to cite.
Susan Naqui,Millenarian Rebellion in China: The Eight Trigrams Uprising of 1831.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6.
Susan Naquin & Ch?n-fang Y? ed.,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opley, Marjorie, "Notes on Some Vegetarian Halls in Hong Kong Belonging to the Sect of the Hsien-t'ien Tao: The Way of Former Heaven",Journal of 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Branch 8,1968.
Y?,Ch?n-fang,1990,“Feminine Images of Kuan-yin in Post-T'ang China,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18.
Y?,Ch?n-fang,1990,“Images of Kuan-yin in Chinese Folk Literature”,《汉学研究》8:1.
Y?,Ch?n-fang,1992,“P'u-t'o Shan:Pilgrimages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Chinese Potalaka.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