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释藏青: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概况(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藏青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概况-1
  作者:释藏青
  第一讲 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概况
  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老居士生前曾说过:“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它正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净化人们智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世纪千年相交之际,它在多元文化中,在解决人类自身建设问题上,定会作出东方文明再度辉煌的独特贡献。”
  自从汉明帝谴使西迎、白马驮经东来,佛教传入中国已经两千多年了。两千年来的佛陀智慧明灯,伴随着无常苦空无我,经历了各代王朝的兴衰成败,启迪了多少圣哲先贤的思想,演绎了无数英雄志士的伟业,照亮了芸芸众生的道路,也正在今天的中国得到广泛弘传,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佛教的创始和西典东来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教在向印度各地和亚洲一些国家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壮大发展。约在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不断融入中国本土文化,与儒、道两家思想汇合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体,中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大乘佛教的中心。
  一、佛祖释迦牟尼
  佛祖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佛祖的种族名,牟尼含有“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意。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的圣人,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释迦牟尼相传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母亲摩耶夫人是邻国拘利族无臂国王的女儿。按照当地风俗,妇女怀孕后要回家生育,摩耶夫人临产前回娘家途中,在蓝毗尼花园(今尼泊尔南部陀利耶村罗美德寺院处)生下悉达多。关于释迦牟尼生卒年月,古印度史籍没有明确记载,在南传和北传佛教中则有不同的说法。据汉译《善见律毗婆沙》出律记,推断佛祖生年约在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5年之间,大概与中国孔子同时。
  悉达多出生七天。母亲随即去世,由姨母波阇波提养大.幼年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16岁时他奉父命与表妹耶输陀罗完婚,生下儿子罗睺罗。成年后他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烦恼无法解脱,加之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平等教义不满,29岁时不顾父的劝阻,毅然离妻别子,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悉达多出家后先跋加仙人的苦休林修行,企望以种种苦行折磨肉体,求得精神解脱。但这种苦修并没未使他悟道解脱。于是便南渡恒河,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跟随论派信奉者阿罗逻. 迦罗摩和郁罗迦罗摩子修行禅定,但仍认为不能得到 真正的解脱。于是又解来到伽阇山苦行林,日食一麻一麦,磨砺身体,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实行苦功,历时六年,结果徒劳无获,终于悟出苦行无益。于是在尼连河洗去六年的积垢,接受了牧女所献乳汁的供养,调养身体,恢复力气,最后来到菩提伽耶一株荜钵罗树下,结伽趺坐,端正身念,静思冥索,发誓“我今若不证天上大菩提(觉悟),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坐。”经过七天七夜(一说七七四九天),悉达多感到心理平衡,一切烦恼不再从心里生出,心情豁然开朗,终于觉悟成道。此时他已获35岁。从此,悉达多被人们尊为“佛陀”简称“佛”,意为真理的觉悟者,因为他是释迦族人,成道后人们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而皈依他的佛教信徒则尊他为世尊、 释尊。
  二、法轮初转
  释迦牟悟道后,为了使他的思想学说 能让别人理解和接受,他在恒河两岸奔走,广招弟子,开始了达四十五年的传教活动。
  在波罗荼期城外鹿野苑,他向侍从阿若 ? 陈如等五人说法,接纳他们为最初的弟子(即五比丘),这次说法,佛典上称为“初转法轮”。法轮是佛法的别称。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能止息众生种种烦恼邪恶,犹如转轮王的宝轮能摧毁制伏怨敌一样;又因佛所说之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辗转相传,犹如车轮周转不停,故称为“法轮”。此后又陆续收了耶舍、迦叶三兄弟、舍利弗、目犍连等人,后来他的许多亲属如堂弟提婆达多、儿子罗睺罗、姨母波阇波提也皈依了佛教。
  传教过程中佛教势力渐渐扩大,组成了佛教徒组织-----僧团。释迦牟尼的学说慢慢被上层所接受,并得到了王族和富豪在政治与经济上的强大支持。在王舍城摩揭陀国频婆娑王及其子阿阇世王先后皈依,在舍卫城受到拘萨罗国波斯王的皈依。史载佛陀传有弟子五百人,其中著名的有十人,佛典称“十大弟子”。随着信徒日益增多,佛陀的宗教哲学开始广泛为人接受和信服,在南亚次大陆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不断壮大。
  在此期间,基本形成和奠定了佛教的基本佛义。它的根本思想可以概括为四圣谛.八正道及十二因、四圣谛又称四谛即四种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佛教认为,人生是无常的,充满烦恼与痛苦。八正道是指八种超脱世间痛苦、消除痛苦根源的一切理论说教和修行方法,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正进、正定八种,按照释迦牟尼教导的道理去修行、处世,是八正道的基本要求。佛教认为,事物的生与灭,都是由因缘决定的,即所谓“因此有彼,无此无彼,此生彼生,此灭彼灭”,这就是缘生或缘起理论,把人生分为十二个环节,包括无名、行、识、名色。六处{眼、耳、鼻、舌、身、意}触、受{感受}、爱、取、有、生、老死,前后互为因果,人生的痛苦就是由无名引起的。
  佛教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善恶因果报应的教义,认为人的行为包括身、口、意三个方面,称为三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报应是通过过去{前世}现在{今世}和未来{来世}的三种轮回实现的。五蕴论是佛教哲学的理论基础。五蕴是指色{相当于物质}、受{感受}想{相当于知觉}、行{意志}、识{意识、精神},是构成人和一切生命,以至整个世界的基本因素。它们按一定的因果关系聚合在一起,又按一定的因果关系分解,因此,人与一切事物都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或主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人认识了三业的道理,认识了五蕴及由五蕴组成的人生及一切事物的追求,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和一切苦恼。
  释迦牟尼传教的方式灵活多样,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用偈诵、散文、故事、比喻、问答等各种形式,演讲佛法。他还让弟子们到处说法传教,使佛教思想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三.四次佛教结集
  公元前六世纪中叶,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并在古印度本土传教四十于年。在释迦生年,他的佛学说并没有整理成该文。释迦牟尼涅槃后,他的弟子为了继承他的事业,开始以集体忆诵、讨论的方法收集他的言论{佛教称为结集},形成了第一批佛经,这就是三藏{经藏.律藏.论藏的合称}典籍。历史上曾经有四次大结集。
  第一次结集举行于释迦涅槃的当年,有五百比丘参加,会议的结果形成了三藏中的经藏和律藏。经藏即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种种说教的语录汇编,律藏即释迦牟尼规定和佛教信徒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又称戒律。最初结集的律藏称《八十诵律》,是由佛的弟子优婆离分八十诵出的。
  第二次结集是在释迦涅槃110年左右举行的,当时佛教僧团内部已明显地分成两大派。以上层领导集团为代表在戒律方面坚持旧信条反对任何革新;而广大僧众则要求放宽戒律。于是分别集会,根据自己的观点结集佛说。这次结集后佛教僧团内部正式分离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先后出现过十八小派别,他们在佛说的名义下进一步修补以往传承下来的经和律,佛经由此大大扩展开来。
  公元前3世纪的印度阿育王时代又进行了第三次结集,宣说了三藏中的论藏部分。论藏,即佛弟子注释和发挥经藏内容的著作。这次结集后,三藏典籍得以完备。公元前323年即周显王四十六年,印度摩揭陀国王族旃陀罗笈多建立孔雀王朝,统一了北印度。公元前273年即周赧{读作南}王四十二年,笈多的孙子阿育王即位,武力统一了古印度,使孔雀王朝达到了极盛时期。战争结束后,阿育王感到战争中杀戮过重,加之年迈的羯陵迦国国王被俘后,宁死不屈,在囚禁中自尽身亡,给阿育王极大震撼。他渐渐明白,靠武力可以征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却难以征服民众的心。阿育王由此领悟了“依法胜,是为最胜”的道理,翻然悔悟,深自忏悔,皈了佛的教化,立佛教为国教,下令在全国各地立石柱,凿石窟,敕令人民供佛。阿育王对佛教最大的贡献是跨国传法。他把释迦牟尼涅槃遗留的真身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派出僧侣与信徒持舍利与佛经到国内偏远地区以及四方邻近国家去布道弘法,佛教的传播远远超出印度国界,遍及中亚、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东南亚各国,远至叙利亚、埃及。因此,阿育王被称为佛教的“护法之王”。在他主持下召集了佛教史上第三次也是最隆重、最具开创性和划时代意义的佛经结集。
  此后约一个世纪,中亚大月氏人建立了强大的贵霜王朝,从印度孔雀王朝接受了佛教,国王迦湿腻色迦时期,贵霜王朝成为佛教中心,迦腻色迦王又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主持了第四次结集,重新整理三藏,并以文字载录成书。
  四、大乘和小乘
  在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第四次结集前后,佛教又分为大乘、小乘两大派。
  大乘梵音为“摩诃衍那”,出自马鸣《大乘庄严经论》,“摩诃”意为大,“衍那”意为乘载(车船)或道路。后期佛教徒自称大乘,意为大道,也就是能乘载众生渡越到彼岸;而把原来的部派佛教贬作小乘(梵音为“希那衍那”),意为小道。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小乘佛教主张“我空法有”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进入不再轮回的涅槃,把证得阿罗汉果作为最高目标。大乘佛教则主张“法我皆空”,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以建立解脱众生苦难而得波罗密多为最高目标。
  迦腻色迦王信奉大乘佛教,由于贵霜帝国的大力弘扬,大乘佛教逐渐兴起,佛教进入鼎盛时期。这时,印度龙树和提婆创立的空宗了出现,是大乘佛教的最初派别。大乘空宗在古印度传播极广,远播域外,影响遍及中亚、东亚。中国佛教的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均与之有渊源关系,奉龙树为祖师。这是阿育王域外弘法的第二次大规模、影响深远的跨国弘法。由于大乘佛教的传播径多是往北经由中亚再传往其他地区,所以被称为“北传佛塔”。在贵霜王朝时期,特别是迦腻色迦王统治时期,建造庙宇和佛塔,并开始雕刻佛像,于后世影响极大,佛教艺术开始有关很大发展。
  这时,小乘佛教则开始了“南传”,经由锡兰(今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一带,后来传入中国云南部分地区,所以被称为“南传佛教”。
  第二节 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
  一、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的传入
  目前中国广泛弘传的佛教,由于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线不同,分为三大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 与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广泛流行于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并且影响着朝鲜、韩国、日本、越南、东南亚及海外华人群体;藏传佛教主要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藏族、蒙古族、门巴族、珞巴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地区;南传佛教则主要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两自治州等地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地区。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体系,南传佛教则属于上座部佛教体系。汉传佛经基本为汉魏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历代从梵文翻译的汉文三藏;藏传佛教大多为藏文译本;南传佛教经典则为巴利语三藏的傣语译本。
  1、汉传佛教的传入
  汉传佛教是由中亚传入中国的。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在有关史料上有不同的记载说法,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读作大肉支)是原居住在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游牧民族,受匈奴的压迫,公元前130年左右迁入大夏地区(在今阿富汗及乌兹别克境内)公元1世纪末,受大夏佛教文化影响,接受佛教信仰。《三国志》裴松注引鱼豢《魏略.西戎传》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就是说,在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伊存来到长安向汉朝廷的博士弟子景庐口授《浮屠经》,这是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确切记载。在中国佛教界,普遍把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求法,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据说佛祖灭度后五百五十余年,东汉第二代皇帝明帝是中国第一位弘传佛教的皇帝。东汉牟融著《牟子理惑论》中说:“昔汉明皇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物?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三人,于大月支写四十二章。”梁代的《高僧传》?中又记载,汉明帝永平中又派遣使臣蔡喑等十八人到西域迎请佛法。蔡喑等西行至大月氏国,遇沙门迦叶摩腾(摄摩腾)和竺法兰,表明来意,邀来中国弘法。迦叶摩腾遂以白马驮经与使节同来洛阳,其时为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牛年)。明帝大喜,在洛阳西雍门外建白马寺供养佛像圣典和二僧,摄摩腾、竺兰法将载回来的《四十二章经》在白马寺清凉台翻译成汉文。
  这两种说法都有史料记载。据史料载,西汉武帝至哀帝间,汉王朝同盛行佛教的西域往来不绝,大批使节僧侣来华经商弘法,所以西汉末年西域僧人向汉朝官员传授佛经是有可能的,这一史实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因此,将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王使伊存向景庐口授《浮屠经》,定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可以认为是比较确切的年代。按这一说法,到1998年,正好是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
  2 藏传佛教的传入
  藏传佛教最初传入西藏约在公元5世纪中叶拉脱脱日年赞在位时候,而有可靠历史文献记载的,则始于松赞干布执政期间。与唐太宗李世民同时代的松赞干布(617—650)以拉萨为中心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起吐蕃(读作土波)王朝。开始与尼波罗(尼泊尔)、天竺(印度)以及唐王朝等佛教国家和地区密切交往联系。松赞干布先与尼罗联姻,娶赤尊公主为后,赤尊公主携来不动佛像及弥勒菩萨像等供奉。641年又与唐联姻,娶宗室女文成公主为后,文成公主从长安携来释迦牟尼像,现供奉于拉萨大昭寺。松赞干布大量修建寺庙道场,翻译佛经佛典,这是佛教初转西藏地区。
  此后,佛教受到古代西藏原始信仰苯教的强烈抵制。到赤德祖赞(704—755年在位)即赞普位后,再次与唐联姻,710年迎娶金城公主进藏,金城公主积极助吐蕃王室大力提倡佛教,派人到内地迎请汉僧,组织汉僧与迦湿弥罗(罽宾,今克什米尔)僧翻译佛经佛典,重修了被毁的大昭寺,并派汉地僧人主持佛寺日常香火供养,收容供养当时于阗(今新疆和田)避难入吐蕃的佛教僧侣,进一步修建寺庙.赤松祖赞死后,其子赤松德赞(755_797在位)于770年左右迎请在尼泊尔传教的高僧寂护和他的弟子、乌苌国(今巴基斯坦境内印度河上游及斯瓦特地区)密咒大师莲华生到吐蕃弘法.与此同时,由唐初来华的著名“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创建的中国密宗在唐王朝两京和西域军民中受到崇奉,对吐蕃产生了重大影响。莲华生在桑耶地方弘法,他以神通降服一切天魔非人,咸令立誓,改心向善,作正法护佑,创建西藏密宗。约在779年,在吐蕃王室支持下,于山南泽当地方建立西藏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
  3南传佛教的传入
  云南省接壤的骠国(今缅甸),早在5世纪就有上座部佛教传播,7世纪以后逐步传入云南傣族聚居地区.11世纪下半叶,缅甸蒲甘王朝重兴上部座佛教,再次传入西双版纳形成润派佛教,传入德宏等地形成摆庄派佛教。1569年缅甸金莲公主下嫁景洪慰使刀应勐,随来的僧团携大批佛像佛经,在景洪等地兴建塔寺,用傣语和布朗语翻译佛经佛典,形成了南传佛教在我国境内的传播。
  二  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
  佛教传入中国的交通大至可分为水陆两路。水路经由锡兰(今斯里兰卡)、爪哇(今印度尼西亚)、广州。当时真谛、佛陀跋陀罗等高僧,都通过这条南海路线而到达中国翻译经典弘传佛法,晋代法显大师去西天取法后也是由海路回国的。陆路则是由中亚细亚及西域(今新疆自治区及中亚各国)到达中国。汉武帝派谴张骞出使大月氏经营西域以来,这条陆路成为东西交通要道,贸易旅游来往频繁。由于古代海上航行风险太大,往返中印间的僧侣,走陆路者比走海路的多,许多天竺高僧大多是通过这条陆路来到中土弘法的。
  中国新疆是中印陆路的要冲。新疆西部是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雪山冰河常年覆盖,作为中印间必经之交通孔道,气候条件极为恶劣。翻越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与兴都库合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连结处)后一直往东,穿越塔里木盆地,这里是浩瀚无际的戈壁沙漠,夏日炎热如灼,冬季酷寒难忍,到此陆路分为南北两线。北道沿天山南麓,由塔克拉干沙漠北缘,经过疏勒(今喀什)、龟兹(今库车)吐鲁番、伊吾(今哈密)到达敦煌。南道沿昆仑山北麓,从疏勒经于阗(今和田)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由鄯善而达敦煌。此外,还有两条路线.一条是法显、义净大师走过的路线,即由北道的焉耆南下,经沙漠而至于阗,另一条即玄奘大师所走的通过天山山脉北麓的路线。后汉时的安世高和支娄迦谶,都以这南北两道作为主要通道。三国时昙柯迦罗、康僧铠、昙谛等,也是由此道相继而来到洛阳。这条陆路交通线上最重要的枢纽,是于阗、龟兹间及经过葱岭、迦湿弥罗到达印度犍陀罗(今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及其毗邻的阿富汗东部一带。
  第三节 历代佛学高僧的简要事迹
  博大精深、义理玄幽的佛教文化,在传入华夏后两千年的岁月里边,法灯高悬,佛光普照,孕育了无数佛子高僧。
  一、  东汉三国时期的佛经翻译大师
  东汉三国是佛教在中国的初传时期。汉末桓灵时,许多天竺和西域僧人来洛阳译经传法,其中著名的如安世高、支谶、支谦、康僧会等。安世高,原为安息国(今伊朗)太子,父死,让国于叔,弛避本土,游历西域各国。汉桓帝(147—167)初来华在洛阳译经,20余年间共译出《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大小《十二门经》、《修行道地经》等34部。支娄迦谶(简称支谶)月支国人,桓帝末年游于洛阳,灵帝光和、中平间(178—189)译出《道行般若经》、《首楞严三昧经》、《般舟三昧经》等14部27卷。支谦,一名支越,原籍月支国,其祖在汉灵帝时归汉,东汉末避难到吴,孙权拜为博士,后从沙门竺法兰受持五戒,译出《大明度无极经》、《维摩诘经》等数十部。康僧会,原籍康居国(今哈萨克斯坦),世居天竺,随父经商移居交趾,吴赤乌十年(247年)到建业(今南京),说孙权为其建立佛寺,又劝孙皓信奉佛教,是江南佛法弘传之始,按大乘菩萨行译出《六度集经》8卷。昙柯迦罗,天竺高僧,于魏嘉平年间(249—254年)来洛阳译经,译出《僧祗戒心》,是中国戒律之始。
  三国时中国最早出家受戒的朱世行,也是第一个西行求法的汉僧,深研佛法,对经典的解释超越了前人仅仅满足于梵汉对译的水平。朱世行在洛阳讲解竺叔兰、无罗叉所译《道行波若经》时因经文简略义理不通,遂于吴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亲自西涉流沙,到达西域于阗,请回《大品般若经》梵本90章,认其弟子如檀带回洛阳,自己却圆寂于异国他乡,时年八十岁。此经后由鸠摩罗什大师等为汉文,称《放光般若经》
  二  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的奠基人
  佛教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得到急剧发展,僧侣队伍迅速发展,寺院数目不断增多,佛经典籍大量翻译,高僧大德陆续涌现。宋代祖琇曾经说过:“法源滥觞之初由佛图澄而得道安,由道安而得慧远。”佛图澄、道安、慧远,三代相承,成为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的奠基人。与此同时,北方也出现了佛经翻译大师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僧肇等。
  1  神通大和尚佛图澄
  东晋时西域僧人佛图澄(231-348年)龟兹(在今新疆库车)人,曾到罽宾(今克什米尔)求学。他才华超群,神通奇异,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经敦煌来洛阳,时年已七十,受到当时后赵国主石勒、石虎的信任尊崇,被尊为神通大和尚,声望远播内外,门徒近万人,高足有道安、僧朗等,成为北方佛教的核心人物。
  佛图澄严持戒律,在他的感化下,石虎奉佛教为国教,建造寺院近900所,废除了西晋禁止汉人出家的规定。晋建兴年间,女弟子安令首尼在洛阳西门外建造竹林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家女众净检在竹林寺第一个受比丘尼戒。
  2 汉传佛教僧尼规范的奠基人释道安
  道安大师(312-385年)俗姓卫,扶柳郡(今河北正定县人),少孤,12岁出家,驱役田舍,劳务三年,在邺(今河南安阳)向佛图澄学律,先后避乱于太行、王屋,365年应东晋名士习凿齿之请投奔襄阳,晋孝武帝奉以王公待遇,激励他“居道训俗”。378年前秦国主苻坚派兵围攻襄阳,俘道安到长安,奉为“国器”,安置于长安五重寺,主讲《放光般若经》,翻译《鞞婆沙论》、《阿毗昙心论》、《僧伽罗刹经》等,开创毗昙学,僧众数千人,大弘法化,对中国佛教奠定了稳定基础,在西晋末年战乱中培育弟子数千人,成为晋代著名高僧,在注释佛典、编纂经录、制定仪轨等佛教基础事业上,留下了他光辉的业绩。
  道安首先确立了佛教唯依国主才能成立的原则,主动承担了对社会施行教化的使命。道安一生中探究经文的奥秘,注释了许多经典,撰写序文,以阐明佛典翻译的由来、佛典的题解以及自己的见解,如《了本生死序》、《道行般若经序》、《增一阿含经序》等,并且收集佛典,编纂历史上第一部完备的佛教目录《综理众经目录》。
  道安还制定僧尼轨范,统一佛徒姓氏。道安之前,沙门姓氏随俗姓,或加以外籍国名、族名为姓,道安主张“大师之本,莫尊于释迦”,在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提倡俗家人抛弃俗姓,追随世尊姓“释”。鸠摩罗什称道安为“中土菩萨”。
  3   中国净土宗开创人慧远大师
  道安的弟子慧远(334-416年)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县)人,少年时游学中原许昌、洛阳,博通儒家六经及老庄之学。21岁时拜道安为师,听讲《般若经》,彻悟佛学真谛,叹道:“儒道九流,直糠秕尔”遂与其弟慧持并落发出家。24岁时登坛开讲《般若经》深为道安器重,由于中原战乱,辗转避难,东晋哀帝三年(365年)随师到襄阳,在战乱中与师分手,率弟子数十人南下,在荆州大明寺讲经,381年应同参之请至浔阳(今江西九江),住锡庐山东林寺,在东林寺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汇聚俗道百余人,建斋立誓,一心念佛,共期往生西方净土,集结白莲社,开创中国净土宗,被后人称为莲宗初祖,门下弟子有十八贤之称。
  慧远承受了僧迦提婆、鸠摩罗什,佛驮跋陀罗等大师的北方佛学理论,在中国社会与政治伦理变革的条件下,把儒学,玄学理论吸收到佛教教义中,使之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思想。他留下的主要著作有《法性论》、《释三报论》、《大智度论钞》等,对律仪有感于弗若多罗和鸠摩罗什未能译完《十诵律》,派弟子昙邕去恳求昙摩流支译完剩余部分,开辟了《十律诵》在江南流行的源泉。当时朝廷当权的太尉桓玄发布“沙门应敬王者诏”,强制僧尼隶属于皇权,慧远为维护佛教的地位,针锋相对写下了《沙门不敬王者论》,阐明出家与社会法不同,主张沙门没有向王者磕头顶礼的必要。
  4  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僧肇
  鸠摩罗什,意译为“童寿”,祖籍天竺,随父迁居龟兹,7岁出家学毗昙,9岁随母去罽宾游学,学习中、长《阿含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回龟兹宣传大乘教义,一时声誉鹊起,名满西域。382年,前秦国主苻坚遗骁骑将军吕光率兵西伐攻陷龟兹,获鸠摩罗什,羁留于凉州(今甘肃兰州)。401年,后秦国主姚兴兵伐凉州,迎请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共译出大小乘经、律、论35部294卷,除重译了《妙法莲华经》、《小品般若经》、《维摩诘经》、《金刚般若经》、《成实论》等外,侧重弘扬龙树、提婆中观学派的代表论著如《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在整个中国佛教翻译史上树起了一座里程碑。鸠摩罗什门下集当时全国僧侣精英,人才辈出,有所谓四杰、八俊、十哲等美誉,如阐发佛性的道生(即“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生公大师)、主持建业(今南京)译场的慧观、在彭城(今徐州)弘道的道融、宣讲“成实学”影响整个北魏的僧嵩等,发展了中国化的佛学理论,扩大了以《法华经》、《涅槃经》为中心的佛教义学的传播范围。其中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僧睿和僧肇。僧睿曾师事道安,罗什的重要译籍,大都经过他的手笔,且多有序言,是最早的中国佛教思想史学家和佛教思想评论家。他在晚年所著《喻疑》一文中说:“三藏(小乘)祛其染滞。《般若》除其虚妄,《法华》开一究竟,《泥洹》(即《涅槃》)阐其实化。此三津开照,照无遗矣!”
  僧肇(?-414年)是罗什门下年纪最轻、也最有才华的学僧,幼年家贫,佣书为业,遂因缮写,历观经史,备尽坟籍。后见《维摩诘经》旧译本,披寻玩味,因此出家。他的论著颇多,尤以《肇论》著名。《肇论》是中国佛教哲学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创作,包括《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和《涅槃无名论》四篇论文,是当时佛学和玄学讨论问题的总结,把佛教神学问题和哲学认识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以高度抽象的理论形式表达出来,标志着中国佛教神学理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  东晋南北朝的西行求法的法显大师
  晋宋之际,掀起了一个西行求法的高潮,陆续西去求法和观瞻圣迹的僧人不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显大师。
  法显(339-420年)俗姓龚,平阳(今山西临汾)武阳人,3岁成沙弥,20岁时受大戒,感慨律藏不全,矢志寻求。晋隆安三年(399年)与慧景等四人从长安出发,自敦煌渡流沙,经鄯善(今若羌)、于阗(今和田)、子合(今叶城),经由竭叉(今喀什)逾葱岭,抵北天竺陀历国(在今巴基斯坦北境),到达乌苌国、犍陀卫国、弗楼沙国、那竭国、罗夷国、跋那国、毗荼国(均在今巴基斯坦境内),进入中天竺境的摩头罗国、僧伽施国、罽饶夷城、沙祗大国、拘萨罗国舍卫城、迦毗罗卫和拘夷那竭城、毗舍离国(均在今印度北部地区),最后到达摩揭提国的巴连弗邑(即华氏城)。405-407年法显在华氏城留住并讲经三年,又经王舍新城、耆阇度瓦山、伽耶城、迦尸国波柰城、拘睒弥(均在印度中部地区),沿恒河东下,经瞻波国到达海口多摩梨帝国(在今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居住两年。410年乘船到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住两年后,搭商船经耶婆提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回国,413年到达建康(今南京)。
  法显西行求法首尾十五年,经历29国,第一次实录了自陆路游历印度,由斯里兰卡经南洋群岛归航的伟大旅行。他巡礼佛迹,参谒圣地,带回了《长阿含》、《杂阿含》、《杂藏》、《弥沙塞律》、《摩诃僧祗律》、《萨婆多律》、《杂阿毗昙心》、《摩诃僧祗毗昙心》、〈方等泥洹经〉等。回国后在建康(今南京)道场寺与宝云等共译出经律等6部63卷,并且撰述〈佛国记〉,记录了行程与见闻,成为研究古代西域、中亚与印度史地文化的重要文献。
  法显之后,一批西行求法者不绝于路,形成一时风尚。追随法显足迹西行的智猛、昙纂,也于404年至424年西行,到达华氏城,取经返国北魏神龟元 (518年),魏太后遗崇灵寺比丘惠生和宋云等向西域求经,也到达乌苌国和犍陀罗国,取回佛经170部。
  四  隋唐五代佛教昌盛时期的高僧大德
  经过南北朝急剧发展的隋唐佛教,在亚洲东部大陆以崭新的风貌繁荣昌盛起来,并扬名佛教世界.隋唐佛教建立起了独具特点的诸大宗派,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禅宗等,各自发展徒众,判教立宗,著书弘教,创造了新的佛教理论体系。
  1  吉藏和他开创的三论宗
  由鸠摩罗什、僧肇传下的三论学思想体系,到吉藏构建成为三论宗
  吉藏(540-623年)俗姓安,祖籍为安息国(今伊朗)人,后迁居金陵(今南京),7岁依法朗出家,19岁替师复讲经论,住会稽(今浙江绍兴)嘉祥寺,宣讲三论,听者常千余人,后世尊为嘉祥大师。隋炀帝敕命到长安日严寺著书立说,留有《中论疏》、《十二门疏》、《三论玄义》、《二谛论》等,完成了创教。入唐后被征为统辖全国僧侣的十大德之一。
  2 智顗大师和他建立的天台宗
  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顗(读仪,538-597年),也称智者大师,俗姓陈,世居颖川(今河南许昌),18岁出家,23岁投慧思受学,为慧思所偏爱。陈光大元年(567年),智顗受师命抵金陵(今南京)受陈宣帝和上层官员的礼遇敬重,住瓦官寺讲解《大智度论》,为僧俗官员等演说禅法8年,后入天台山隐居,实修止观,成熟“圆融实相”学说。后重返金陵,受陈宣帝躬礼三拜,于光宅寺讲《法华经》。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智顗到荆州玉泉寺演说天台教义,造寺36所,造佛像80万躯,亲手度僧一万四千余人,完成“天台三大部”(即《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三部代表著作)。
  智顗传弟子32人,最有名的是灌顶(561-632年)号章安大师,记录整理“天台三大部”著有《涅槃玄义》、《观心论疏》、《国清百录》。中唐时,智顗的五弟子湛然(711-782)以“天台三大部”为基础,融合《大乘起信论》的思想,提出“无堕有有性”学说,阐明了真如佛性的普遍性,中兴天台宗。
  3  华严宗的创始人法顺以及传人
  华严宗的先驱是法顺(557-640年)俗姓杜,世称杜顺,雍州万年(今陕西长安县)人,18岁出家,先学禅后学《华严》,著有《华严五教止观》、《华严法界观门》,根据佛教各种经论的不同教义,把止观分为五类,并将《华严》放在大乘圆教的最高地位,把〈华严经〉的主要思想概括为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后经智俨、法藏补充发展,构成华严宗的“四法界”理论。
  智俨(602-668年)俗姓赵,天水人,12岁随法顺于终南山出家,著〈华严搜玄记〉、〈华严一乘十玄门〉、〈华严孔目章〉,阐述华严“六相义”、“十玄门”等思想,构画出华严宗的主要理论框架。
  法藏(643-712年)因先世为康居(今哈萨克斯坦)人,故俗姓康,生于长安,17岁出家,入终南山听智俨讲〈华严经〉,曾参加玄奘译场。圣历二年(699年)受武则天诏命在洛阳佛授记寺讲新译〈华严〉,讲到“华严世界品”时,堂宇震动,武则天下敕祝贺,以为“如来降迹”,他的讲述提纲成为〈华严金狮子章〉,武则天赐法藏为“贤首大师”,故华严宗又名贤首宗。法藏的弟子、高句丽(读高勾丽,今朝鲜)僧审祥传华严教义到日本。
  唐高宗时,华严传人澄观(738-839年)长住五台山大华严寺,讲经疏文,以为“文殊主智,普贤主理,二圣合为毗卢遮那,万行皆通,即是〈华严〉之义”,将佛菩萨拜同〈华严〉教义紧密结合起来,强化了五台山与峨眉山作为文殊、菩贤圣地的地位,唐德宗曾赐号“清凉国师”,撰著400余卷,被尊为“华严疏主”。
  4  “开元三大士”和汉传密宗的建立
  汉传密宗的建立,一般推为“开元天大士”即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他们的弟子一计和惠果起了很大的作用。
  善无畏(637-735年)中天竺人,出身贵族,舍王位出家入烂陀寺,唐开元四年(716年)来长安,玄宗尊为国师,命于大内建灌顶道场,皇子宁王、薛王等多从他灌顶受法,先后译出〈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即(大日经))、〈苏悉地羯罗经〉、〈苏婆呼童子经〉等,弘传密教理论。
  金刚智(669-741年)中天竺人,出身婆罗门,自幼出家,开 元七年(719年)航经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佛逝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抵广州,再到长安,住慈恩寺建毗卢遮那塔及曼陀罗场,立坛灌顶,广弘密教,先后译出〈金刚顶不使用瑜伽中略出念诵法〉、〈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祗经〉、〈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等密教经典多部。
  不空(705-774年)原名智藏,师子国人,后于阇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遇金刚智,随来洛阳,参与译经,往返长安与洛阳两京间。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与金刚智同时被唐玄宗命归国,不空经广州搭船去师子国,重学秘密总持、三密护身、瑜伽护摩等,天宝五年(746年)携梵箧再来长安,翻译〈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等。天宝十二年(753年)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奏请不空赴河西边陲,请福疆场,不空又来到武威,翻译密典,演瑜伽教,设曼陀罗,官员多从其受灌顶,声名远播于西域。
  一行(?-727年)俗姓张,钜鹿(今河北巨鹿)人,博览经史,精于天文历算、阴阳五行,为逃避武三思的胁迫而出家,先从善无畏受胎藏法,又从金刚智学陀罗尼密印(咒语及手印),参与翻译《大日经》。一行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奉唐玄宗之命完成了《开元大衍历法》。
  惠果(752-805年)俗姓冯,京兆万年(今西安)人,9岁随不空弟子昙贞学佛,17岁从不空受灌顶,又从善无畏弟子玄超受密法,融会金刚界密法和胎藏界密法,建立“金胎不二”之说,不空去世后,惠果成为第一位传法阿阇黎。
  随唐五代时期禅宗的祖师大德,如禅宗五祖弘忍、北宗的神秀和南宗创始人慧能,以及慧能以下传承的南岳怀让、青原行思等,以及禅宗五家七宗的创宗祖师,我们将在下一讲中再讲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