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释藏青: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概况(3)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藏青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概况-2
  四  云门宗
  云门宗形成于五代时,属慧能门下青原行思一系法脉,因创始人文偃禅师住云门山,故称云门宗。
  文偃(864-949年)俗姓张,浙江嘉兴人,幼年在空王寺出家,敏慧天纵,对律典深有研究。经睦州指点,往雪峰山广福院参继承了青原行思、石头希迁一系禅学的义存。到雪峰山后,文偃托一僧传话,趁堂头和尚上堂说法、众人才集之时,握腕立地问义存:“这老汉项上铁枷,为何不脱却?”义存听此话中甚有禅机,知道不是这僧人自己的话,下座拦胸把住,追问何人所说,僧人告诉是庄上一浙江沙门所问,义存便对大众说:“速去山下迎此大善知识。”次日文偃上山参见,深得义存之契,于是温研积稔,密授宗印。文偃历访洞山、曹山、天童、归宗等处,又往曹溪礼六祖塔,晚年移住云门光泰禅院(在今广东乳源县)。
  云门宗禅学思想孤危险峻,用“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流”三句话,比作“云门剑”,意指其极其锋利,只要掌握运用此三句,必能获得解脱。宗风特点是简洁明快,接引学人不用多话,往往片言只字,故有“云门一字关”之称。
  五  法眼宗
  法眼宗也是形成于五代时期,是南禅五家中出现最晚的,也属青原行思一系法脉。创始人为文益禅师,因其住在金陵(今南京)清凉院,被尊为“清凉文益”,南唐中主赐谥号为“大法眼禅师”,故称法眼宗。
  文益(885—958年)俗姓鲁,浙江余杭人,自幼出家,受具足戒于越州(今浙江绍兴)天元寺,精研佛典,穷其微旨,复旁探儒典,游文雅之场,被誉为“释门之子游、子夏”。外出参访云游,往岭南路过漳州(今福建漳州),因大雪暂憩地藏院,因参雪峰义存的再传弟子罗汉桂琛禅师。桂琛问:“此行何去?”文益答:“四处行脚。”问:“何为行脚?”答:“不知。”桂琛说:“不知最好!”遂与之谈《肇论》要旨。雪住,文益辞别,桂琛送到门口,指庭中一块石头问:“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此石是在心内还是在心外?”文益答:“在心内。”桂琛即说:“汝行脚之人,有何来由安一块石头在心中?”文益闻言大窘,无言以对,便放下衣物,依于桂琛席下求决择,每日呈见解。一天,桂琛说:“佛法不恁么。”文益答:“然而我却词穷理绝。”桂琛告诉他:“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文益即于言下大悟。
  法眼宗禅学思想是闻声悟道,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为所立纲宗,用华严“六相圆融”说明心外无法,一切现成,不必再向外求。宗风特点是随学人之机,对症施药,接引学人自藏机锋,一句下便见,使参学者能闻声悟道,见色明心。
  第四节 禅宗法门的风化传播与影响
  禅,并不是一般想象的一味结跏趺坐、打坐参禅,而是修行人使自己的心绪宁静专一,深入思虑义理。静虑也就是静中思虑,静属于定,虑属于慧,所以禅就是定慧双修法门。禅,作为修持的手段,不惟可以降伏烦恼,而且还能引发智慧。即所谓“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一德万行,乃至神通光明,皆从定发。故三乘学人,欲求学佛,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
  “禅”也称为“止观”。“止”是所观察的对象住於心内,不分散注意力;“观”是在止的基础上,集中观察和思维预定的对象,从而得出佛教的最高智慧和功德,这两者是学佛修习的主要方法。学修禅定,并非只是禅宗修持的法门。我们可能会不免怀疑:禅定本是共世间外道的德行,古印度许多婆罗门外道也外修禅定,释迦在悟道前,就曾先后随六师外道学修禅定,释迦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也是以禅定省无上正等正觉。佛法的特点实质,不在禅定而在慧学;在佛教无量法门中,禅定又是一切宗派共修的法门,依佛法修证的过程,不论基本的五乘共法,抑或三乘共法,乃至大乘不共法,禅学都是学佛修行必修的课程:修人天道,修定即禅为三福行之一;修出贡解脱道,三学的定学,八正道的正念、正定,也就是禅;修入世间的菩萨道,禅定更是六度之一。那么,禅定为何能成为独立的宗派呢?
  佛教传入中国,在学派鼎盛的唐代,发展而成为独特的禅宗,提倡“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禅宗并不是以修禅定为宗旨,而是定慧不二,即定即慧,这是见性成佛之大道。
  唐朝圭峰宗密禅师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将禅分为这样五类:“一、带异计,欣上厌下者,外道禅。二、正信因果,亦以欣上厌下而修者,凡夫禅。三、悟偏空之理者,小乘禅。四、悟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大乘禅。五、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原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俱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这是将世间与出世间、小乘与大乘乃至最上乘法,以禅定一门总摄之。所谓“带异计”、“正信因果”、“悟偏空理”、“悟二空理”、“顿悟自性”,乃是禅法内容的不同层次。法门的高下深浅,以发心的大小、偏圆而判定。如果出发於增上生心而修学,是为有所求而学佛,即有欣上厌下之心,有所追求、有所厌弃,那麽所修一切善法只能属于天人道;本着出离心而修学,虽修大乘六度四摄法门,也只能成为声闻道,最多与就阿罗汉果;若秉持三心(菩提心、大悲愿、性空慧),你所修一切善行,则无非是成佛的资粮。所以,所修究竟是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还是最上层禅,根本是看发心起愿的大小、偏圆如何而定。
  太虚大师综合中国禅学的发展,把印度传来的禅法,名为“依教修心禅”;把在中国本土发扬的禅法,称为“顿心成佛禅”。在“依教修心禅”中,又分为四种:一、安般禅,这是佛陀教导弟子修学的二甘露门之一,早期由安高世译出的《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就是发以调息摄心为主的修持法。二、五门禅,佛陀密多罗译《五门禅法要略》里主张修:“多贪众生不净观,多嗔众生慈悲观,愚痴众生因缘观,散乱众生数息观,我慢众生无我观”,乃是随众生心病的不同而对症施药的方法。三、念佛禅依《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而修,即以念佛为方便的禅法,以得今佛三昧,於定中见佛为目的。慧远大师於庐山结莲社念佛,还有专弘净土“三经一论”(即《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和《往生论》)的昙鸾大师,以及由先禅宗而後改修净土的道绰禅师,都是念佛禅的实修者与弘传者。四、实相禅,依《法华经》、《维摩诘经》、《中论》、《智论》、(即《大智度论》)等经论的深理而修者,如天台宗的慧文、慧思、智顗大师提倡的实相禅,作《大乘止观》、《摩诃止观》等论书。以上禅法皆不离古印度的经教,修持方法不尽相同,总不出依教修心之旨。中国禅宗所传息的禅法,则属于悟心成佛禅。何谓成佛?了悟此心即是佛。如《坛经》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依中国禅宗史的变迁,这一禅法又可分为如来禅、祖师禅和越祖分灯禅三类。禅史的演变,先如来禅,而超佛的祖师禅,终于越祖分灯禅。从初祖菩提达摩一脉相承,直到六祖慧能,是为如来禅。六祖门下,南岳怀让、青原行思、马祖道一、石头希迁、百丈怀海、黄蘖希运系统的禅法,是祖师禅。一如达摩传法偈预言:“吾本来兹土,传法度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而后的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诸宗,加上临济宗门下的黄龙、杨歧二系,合称越祖分灯禅。
  明心见性是修禅的目的。六祖法宝《坛经》为禅门要黄,现在我们依《坛经》略说此义。五祖弘忍对六祖慧能说:“不识本性,学法无益;若识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此心即自性清凉心,自性乃众生本具之佛性。六祖于开坛传法时,开宗明义就说:“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身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很明显,经教中所说的五分法身、四弘誓愿、三宝和佛陀三身,这些功德善法,都是我们自性的展现。何谓五妥法身香?六祖开示说:“一、戒香,即自性中无非、无恶、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衿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地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六祖《坛经》中说:“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皈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佛陀的法身、报身、化身,“此三身佛,从逢性生,不从外得。”而怎样修持呢?《坛经》又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那么什麽是“念”、“相”、“住”呢?“念”是于所对立之境,记忆不忘的意思,《法界次第》曰:“念者内心存意之异名也。”《遗教经》云:“若念力坚强,虽五欲贼中, 不为所害。”“相”是物之相状,表于外想象于心的意思,《大乘义章三本》云:“诸法体状,谓之为相。”“相”有生相、住相、异相、灭相,《法华嘉祥疏》曰:“有此四相谓有为法,无此四相谓无为法。”“住”是“使法住实法也”的意思,就是《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三无法门”是针对凡夫的有念、有相、有住而开的修“三学”治心病的良方妙药。“无念”、“无相”、“无住”,可以称为“三无主义”,生死凡夫,凭此法宝,得究竟涅槃;人人依此修行,必定见性成佛。所以说:“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六祖解释道:“无相者,於相而离相,无念者,於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於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何为无相?“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而何名无住?也就是《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意,“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相为本。”最后总结说:“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鼻色声当时即坏。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如常自在。”所谓修行,根本重点在此。对治众生无始以来的妄执,以返本还原、恢复本来面目;即缘起而观性空,即性不离缘起假名;于性空与幻有中,悟入中道实相;即有即空,即体起用,定慧不二,真俗圆融。祗要能迷途知返,寻回真心,证见自性,当下就是佛。所谓“般若观照”、“识自本心”,亦即般若三昧,也就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种般若行、无念行,就是定慧一体的无上妙法。但是,这并不是主张单靠自身的冥思苦想去证悟。达摩从西天传来的修行法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汪随体行。”六祖也说:“菩提般若自智,实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异见性。”因此无疑,善知识是明心见性的增上缘,是不可缺少的方便。这都是为求善知识,帮助我们学得定慧一体的妙法,证悟这个自性。
  第三讲 佛教是对人生幸福的领悟
  各位善知识,各位同仁、朋友:
  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人与佛教的关系。一个人,不论他在哪个国家和地区,不论他贫富贵贱寿夭穷通,不论他信仰何种宗教或哪个教派,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生命中的革命,是一种困惑与烦恼。而佛法则教我们放下,迈向自在解脱的一生。
  第一节 佛教是释迦牟尼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在这个人世间,为什么会有佛教呢?佛教与我们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一个人即便只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对于这样一些问题,也应该为自己作出一种解答。
  一、佛教是释迦牟尼对我们的关怀和教导
  什么是佛教?如果不是靠近佛教,便不免会有许多的误会。靠近佛教之后,我们首先便看到,佛教也是人。今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佛祖指骨舍利迎请到台湾供奉,是海峡两岸佛教界前所未有的一桩殊胜因缘。法六寺塔地宫重新发现这枚佛指舍利后,北京许多文物专家对之进行了考证,证明确实是人指骨化石,所以说佛也是人。而“佛”的意思,就是觉悟了的人,这时候我们所说的佛,也就是释迦牟尼,释迦是他的姓氏,牟尼就是智者和贤者的意思。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族的大圣人,是觉悟了的圣贤。释迦牟尼的觉悟,不是寻常的觉悟,而是经过艰苦的探索之后,掌握了宇宙和生命的终极秘密,是这样的圣贤。释迦牟尼觉悟证道之后,他就诲人不倦地把这些终极秘密告诉了我们。释尊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同样可以做到这样,而且佛教教义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勉励我们通过修行清进,努力获得这种觉悟,证悟成佛,所以说,佛法就是释迦牟尼对我们的教诲,就是释迦牟尼对我们的关怀和教导---终极关怀。
  生活在这个纷纭繁杂充满欲罪的人世间,一方面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少数人享尽了荣华富贵,一方面又是贫穷落后、悲欢离合,许多人为了温饱而终生劳碌奔波。在这样一个世间,我们究竟需要不需要知道佛祖证悟的宇宙和生命的终极秘密呢?非常需要。尽管许多人自以为看透了人生,好像一切都非常清楚了。其实,只要稍微细想,这个宇宙、世界以至人生,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一个谜。为什么会有这个世界?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的?人为什么会生老病死?这种生老病死的状态能不能改变?人有悲欢离合的命运,又是什么在支配我们的命运?人们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并不能真正彻究这些秘密。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不管是赞美生,或者是厌倦生,我们所做的事情,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又是不能做的,应该说还没有依据,只有在彻底究竟了这些秘密之后,我们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所以,如果有大善知识能够向我们讲述这些秘密,我们首先应该用心去倾听。
  二 学佛是为觉悟心灵与宇宙世界融为一体的境界
  释迦牟尼在世时是一位王子,他的生活本来是非常舒服的。人生活着如果只是为了生活得舒服,他就没有必要去研究这些秘密。但正是由于对生老病死的现象有了疑问,他便毅然放弃了舒适的生活,用全部精力来探索这些问题,决心要为众生解开这些秘密。我们不能不说,这是十分伟大的精神。
  释迦牟尼经过了多年的探索,他终于发现,我们人人都有的这个心灵,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秘密。在他成道的这天夜晚,他端坐在菩提树下,就打开了自己的心灵。开始的时候,他看见了十方世界的所有影像和无量劫前自己的修行因果,看见了十法界众生的生死轮回因果等等,前生后世的一切事情了了分明。到了启明星出现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心灵与整个宇宙世界融为了一体,什么阻隔全都没有了,什么见解也全都没有了,什么主观与客观的差别也全都没有了。他的心灵充满了世界,世界也充满了他的心灵。他自己就成了世界,世界也就成了他自己。
  发现这一切的时候,就连释迦牟尼自己也非常惊讶,惊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说,奇怪呀,奇怪呀,我们每一个人,本来就都具有这样的觉性,只不过因为我们的心思杂念转动着,这些纠缠着的心思,便遮盖了、取代了我们清净的心灵,使我们清净真心不能显现出来。只要我们解开了这些心思杂念的羁绊,这种心灵与宇宙世界融为一体的境界,也就会立即显现出来。
  释迦牟尼就是这样觉悟之后而成佛的。现在我们依据他在这天晚上的发现,还有他的这种惊叹,来体会佛法的大意,就有这样三个方面:
  第一、人的心灵或者说人的智慧,是一种最精微的物质。这种最精微的物质,也就是构成这个世界的最根本的物质。所以,人的心灵,本来就可以渗透整个宇宙和世界。
  第二、人的意识,也正是这种最精微的物质的一种表现。比方说是一种凝聚,或者说是一种纠缠。在人的躯体溃散之后,这种凝聚或纠缠也不会消失。用我们的话来说,这就是灵魂,它还会不停的流转,依附于新的躯体,表现为前生后世。
  第三、人的意识自然是在与世界的交流之中形成的;然而人一旦形成了自我意识之后,就只是用这种自我意识去看待世界,这样就总是陷在自己的心思之中。比方说只是想着生官发财等等,于是就再也不能正确地去映照整个世界。一旦解开了这种缠缚意识,就像吹散了满天的乌云,人的情火的心灵就会像蓝天一样显现出来。这时候,人就丢掉了自我意识构成的小我,而成为同宇宙世界同样广阔的大我,不再有灵魂继续流转,而达到生命的终极境界。
  不能不说,释迦牟尼的这些发现,与我们向来即拥有的知识相比,简直就是叫人惊骇的,尤其是要我们丢掉我们的自我意识,这一点更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的。现在面对着佛的这种知见,我们该如何是好呢?我们也许会说,不,这不可能。但我们不能随便就说不可能。我们既然还不知道世界和生命的秘密,同时也没有像释迦牟尼那样去证实过,就像不知道真话的时候也就不知道假话一样,贸然去说不可能,就没有足够的依据。我们也许跟随又说,不,我不相信。但是显然,我们要知道,是事情的真理。面对真理,相信还是不相信,都不是一种判断是非的标准。
  这时候我们倒应该依据我们的生命来体会一下,看看佛的这些知见是否有道理。秘密总是由人来发现的,而秘密被发现之后,成为了真理,也总是不容易为人所接受的。更何况佛的知见已经传播了两千多年,这之中,有多少是非成败都转头空了,所以我们也不能不说,古往今来接受了佛的知见的人们,又都是愚昧的。要是佛的这些发现连一点道理都没有,又怎么能够流传千古呢?
  三、穷究心灵秘密 珍惜宝贵生命
  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我们确实是因为有了一种灵智,才能够听见、看见、感觉、思考,才能成其为生命。就好像机器需要接通电源,才能发动运转,同样,我们的心思在转动,信息在输入、贮存和传递,这些如果不是物质和物质现象的话,又会是什么呢?只不过因为这心灵太寻常了,我们反倒没有去认真注意、观察。现在经过佛陀提醒之后,我们反过来看到,如果说神奇的话,天地间最神奇的东西,倒恰好是我们的心灵。许多景象在我们的心灵里来来去去,简直就没有远近大小,也不分过去未来。可以悠然消失,消失后又可以再生出来。什么是超越时空,要是把这心灵无限放大起来,就像佛体验的那样,能够把整个宇宙世界都包容进去,又有什么不可思议呢?佛说它是最精微最本源的物质,也就并非没有依据。
  其实,科学家也在寻找这种本源的物质。找到这种物质,也就解开了世界和生命的秘密。不过,科学家用的方法与佛不同,他们用的是解析的办法,不是从我们自身内部,而是从外部世界去寻找,不是从宏观总体,而是从微观上去观察探究。他们把物质沿着分子、原子、电子、粒子这样的顺序层层分割下去。这样第分割,究竟有没有终极呢?如果有一天能够分割到了最后,也就能长到最精微的物质。但是直到现在,这种分割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分割下去。所以生命这个界限,也就还是逾越不过去。我们一直把眼光放在外部世界去寻找,从微观上去寻找,这并不是一种好的方法。或许我们就没有想过,这种精微的物质其实并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自己身上。心灵和意识是一种物质,这一点确实至关重要。明确了这一点,那么关于灵魂的秘密,关于命运的秘密,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心灵的活动也必然是守恒的,一个人死了以后,意识并不会无影无踪地消失,还会以一定的方式流传下去。这就像我们的梦境,粗糙的身躯安息之后,精微的意识还会有声有色地继续着。这样一来,当一个新的生命生成时,流转着的意识也就能进入新的躯体,然后深深地含藏在这个人的心里。这也像把一张磁盘换到了另一台微机一样,当我们来到这人懈之时,我们的心灵就已经不是空白的了,就已经带有流转的信息。这就成了这个人最早的内因,最初的依据。我们一直在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依据。这种最早的内因,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才能和个性等等,从而也就决定着这个人往后的命运。我们通常说到天资、天赋或天才的时候,不也就是在说与生俱来的吗?依着这样的线索,命运的图像就会变得清晰起来。这个人一生所碰到外因就是缘,而这个人本自具有的内因就叫分。外因不断地通过内因起作用,并且也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样也就构成了这个人一生的缘分。一个人的事业、婚姻、家庭、人生祸福、人际关系等等,便都不是偶然的,不仅有现世因果的演绎,而且还有更为绵延、更为深远的因果可以追寻。
  事实上,关于这个灵魂的秘密,我们每个人早晚都要遭遇一次,到临死的时候,我们就都会知道了。而在此之前,如果说是否相信的话,即以皈依在宗教行列的人们而论,在当今这个世界,就还是大多数人们都相信。如果以例证而论,古往今来的记载和事例,也是比比皆是的。为什么我们就不可经把这件重要的事情,再好好地想一想?如果非要等到临死的时候,才能知道明白,也许就错过了活着的时光,那会十分后悔的。
  如果我们面对一群腐烂不堪、面目全非的躯体,我们会觉得人活着真好,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这个活着的宝贵生命。因为活着的躯体中,有一个灵巧的生命灵体,它会创造许多生命的奇迹。现在看起来,活在这世上的人们,也正是依据着自己对生命真相的把握,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如果以为人生之前什么都没有,人死以后也就什么都没有,那末,这个人所能做的事情,不过只是使眼前的生活必需品舒服一点。刚一舒服就不再满足了,然后使之再舒服一点,如此这般,也就是人心不足,欲壑难平。为了满足这些无尽的欲望,那就什么事情也都可能去做,就完全能去为非作歹。但如果一个人看到生命的因果还会延续下去,乃至可以指向终极和永恒的境界,这个人就会谨慎地把握自己的心灵,控制自己的欲念,不会白白浪费自己的宝贵生命去做别的无用的事情。
  四、  无我无人方能究竟涅槃
  在我们这些佛教徒这里,就是把释迦牟尼所揭示的关于世界和生命的真理,化成了自己的人生实践。不仅是听闻佛法的佛教徒,即使一个未闻佛法的人,只要他的内心很宽阔,或者在生活中领悟了一些真理,也同样会沿着这样的路线去实践。佛在另外的时候,也清楚的指明过这一点。显然,这种实践的全部要领,就像佛所指明的那样,是要丢掉小我,成为大我,全部的功夫,都是对心灵而言。
  其实这并非什么玄妙,完全可以在生活中得到体验。比如说 一个人气量狭窄,脾气固执,见解挑剔,这个人也就很难与人相处,他能够接受并做成的事情也必然很少,这个人的世界也就很小。所以佛家说,一个人的世界,只不过是这个人的果报,这就说得非常之好。现在这个人来修行,把自我减少一分,心也就会空一分。我们平常说空灵,也就是要我们空去心灵的杂念与妄想。真正学修行的人,应该学会做减法,而不学做加法,这将在后面详说。空,并不是像我们误解的那样是空无所有,而是空一分,心灵的空间也就增大一分。与世界的和谐就会增添一分。这样的体验每增加一分,修行的信心也就会增强一分。
  既然善恶作为一种因果,是要一直流转下去的,体现为祸福的果报也就必然会表现出来。我们要想脱祸求福,趋利避害,从实践看,一种修行的方法就是首先要控制住这个自我,使它不再膨胀,然后去掉恶的成分,增大善的成分。不断努力精进,使其在往后只引出善的缘分,而不致再招致恶的结果。在经受完从前留下的恶果之后,善报也就会愈来愈多。如果到了连善报也不再着意去追求的时候,心也就会离开执着妄想,趋向于广阔和清净。这就是学佛修行的法门之一。
  大体来说,这是小乘的修习方法。世间如有独善其身的人,就几近于小乘修行。然而这种以自身为对象的修行方法,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既然以自身为对象,便终了还有一个摆脱不开的自我,就很难达到无我而后成为大我的境界。所以释迦牟尼一再倡导的,不是小乘的修习方法,而是大乘的修习方法。
  大乘修行,就不再是以自身为对象来修行,而是以众生为对象来修行。世间如有豪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就几近于大乘修行。道理说起来也十分简单清楚,我们的自我究竟是从那里来的?不就是从世界和他人那儿相对照而来的么?佛说:“无我上人无众生寿者相。”无人相的时候,也就不会有我相,乃至众生相、寿者相。这个自我是从哪儿来的,也就只能回到那里去。不然便总是背负在自己的身上,是没有地方可丢掉的,这也就像我们通常所说,要把自己这有限的一滴水,还回到无限的大海中去。不然的话,这滴水就是十分渺小的,一个人只有在万事万物中炼心,才能在其中消毒自己,然而做到在平凡中又不平凡,不管在何处,不论做何事,都不用自我来分别计较,不以自我为转移。我们经常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吗?到了心底无我的时候,也就是究竟涅磐。这样就达到了不变随缘和随缘不变的境地,才是大乘了义。
  有人一直误认为,佛教是迷信的、虚无的或者消极的。现在我们来看,又哪里是这么一回事呢?正信的佛教,只是让我们去求一颗涅槃妙心,为做到这点,还严格到了苛刻的地步,积极到了勇猛精进的地步,平常到了心即是佛的地步。如果我们不是这样靠近佛教,而只是向佛求取钱财或法术,这当然是迷信或邪信了,这样一来,错误就在我们自己,而和佛教本身是没有丝毫关系的。
  现在我们就最终的看到,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有着两条探索世界和生命的路线,一条是科学的路线,一条是宗教的路线。与此相应,又有两种人生的实践,一种是不断地满足生命之中耗散生命,一种则是在保有生命之中不断地超越生命。两种不同的路线和实践,就始终贯穿在人类的生活之中,要两者加起来,才是世界和人生的全部表现。
  那末不用说,这两种路线又是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只要个人愿意,便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去实践、探索生命的秘密。
  第二节  是心是佛与是心作佛的法门
  在今天科技发达的时代,大气、土壤、水域环境都被严重污染了,同样,我们的心灵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了控制心灵的污染,修补被污染的心灵,这就是修心。光学佛,不修行,等于不懂得修心。学佛不懂修心,纯粹是糟蹋自己的生命,破坏自身的环保。心即是每个人的生命。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心若死去,哪怕躯体依然活着,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生命的再现,就是轮回因果的流转,你该受什么果报,就得受什么果报,生命就这样在因果轮回中循环不已、流转延续。
  一、佛教是修心的法门
  佛经说:“心如虚空,量周沙界”。心无处不在,谁觉悟了这颗心,谁就是自己的主人。禅门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有人问禅师:“欲修何法,即得释?”禅师云:“只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为顿悟?”师曰:“顿悟者,顿除烦恼妄念,悟才悟无所得。”又问:“从何而修?”师曰:“从根本修。”云:“何从根本修?”师曰:“心为根本。”云:“何知心为根本?”答“《楞严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者调身不调心。人为什么要修心?因为,我们生活中的升迁、苦乐、荣辱、贫富、贵贱、穷通、寿夭、正邪等等,都是由心决定的。人是思维动物,人受思想的支配,受认识的指导。我们从娘胎出来,多生累劫的习气种子―――自我意识的伸张,主观意识把一切事物现象都扭曲了。如果不修心,我们的思想必然会被所见闻的假象误导,     看不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真谛。看不清这本来面目,死死执着于事物的表相,这样一来,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是一个变态的环境,我们的心。就是一个走了样的心,那么,我们必然活得更苦、更累。
  既然佛法是教我们放下,学佛是为了解脱人生的困惑烦恼、迈向自在解脱的一生,归根结底,佛教就是修心的法门,我们学佛修行,根本就是在于修心。
  二、应修恶源妄心,证真如本心
  谈到修心,我们先要搞清楚修的是哪一颗心?人究竟有多少颗心?儒家说:“有人心,人道心”。佛说:“心为恶源”,:又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由此可见,心有两种。这两颗心,不是医学解剖出来的,而是自出娘胎就开始形成,从小学到大学,继而进入社会,在这阶段,六尘不断污染六根、六识,我们原本不动的干净的道心被没埋。如果说我们一生下来就有着道心,那也不是事实。佛说:“心为恶源”,又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是不是相互矛盾呢?不是。心为恶源的心是妄心,是人心,能够作佛的心是真心,是本心。
  我们来看看心是如何形成的?它是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相对,六尘作用于我们的六根,形成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加上第七识即末那识的自我意识与第六识的分别为时已意识,透过眼、耳、鼻、舌、身五官的采集、见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表层意识,覆盖了一层尘垢,这尘垢便是我们经常说的“自我”。佛说“无我”,是针对着我们的表层意识来说的,告诉我们这表层意识并不是我们真正的自我。如果执着认为这就是自己,就是自己的心,这是错误的认识,称为“我执”。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颗心,是心的原态,是生命的本质,也称为“真如”。真如本来的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是光明的、圆满的、不需要修的。那我们需要修的是什么心呢?是我们的妄心,因为这个妄心掩盖了真如圆满的真心,所以需要将这颗妄心慢慢地剖解,直到将这颗真如原本的心找到。古人说“借假修真”,不是借肉体修法身,而是借我们虚妄的意识来修正、恢复我们真如原本的真心。因为原本的心被六尘所覆盖、所埋没,虚假的这颗心――表层意识又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对人生的真谛不能透彻,在泡影的生活中迷失自己: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