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王财贵教授讲学录音整理:儒释道综论(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王财贵教授讲学录音整理:儒释道综论(下)

  佛家、道家的形上学,是境界的形上学,这是牟先生的词语,由道德的路而证成的形上学叫做道德的形上学,对于你的工夫,不管从那个地方开始修行,对这个工夫修行后所达到的境界,而证成的形上学,这叫境界的形上学。那么儒家的形上学当然也是境界的形上学,但是为什么他不名为境界的形上学?因为他不仅是境界的形上学,这个境界的形上学之前还可以有一条路可以说,从道德的路来,那么佛家的路,你不能说明,说我是解脱的,但解脱的,不足以说明形上学,是解脱完以后才说形上学,你不是从苦来说形上学,你不是从执著来说形上学,但是儒家一开始,就可以从德性心一直走上去,所以儒家就可以一开始就讲道德的形上学,当然道德的形上学到形上学的地方,通通是境界的形上学,没有境界怎么会有形而上学呢?所以儒家也是境界的形上学,但是道家、佛家只能说境界的形上学,不能讲道德的形上学,也不能讲苦业的形上学,无所谓苦业的形上学,也不能讲一个有为的形上学,他要从有为这里解脱成无为,无为把他抽象化,变成无,所以道家就以无为本,为什么要无为,无为从有为来,有为就是造作,所以这是消极的。佛家是从苦业起,苦业就是烦恼,有烦恼就要解脱,所以他讲解脱,而儒家则说扩充。这是实践的学问,世界上实践的学问就是这三家,而这三家里面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从真心扩充,一类是从妄心解脱,妄心解脱而显真心,这叫境界的形上学,真心直接扩充而成就境界,这就是道德的形上学,以道德的进路证成一个形上学,但你不能说以一个境界的进路证成形上学,而是到了境界之后证成的形上学。儒家也是到了境界之后才证成一个形上学,到形上学才完满,你一开始的这个良知,固然是具体而微,但你还没有完全证成,一定要整个全部朗现时才证成。所以他当然也是境界的形上学,只有到境界时,才能讲形上学,但,是道德的,是从一发心到形上学都是一条线,其他不是,其他的要反过来,从有为到无为时才叫一个形上学,所以没有一个苦业的形上学。要这样了解牟先生这两个词语,要一直想,反覆地想。
  学生:
  就儒释道三家而言,同样是作为成圣成佛的根据,为何有常道、非常道、非非常道之分?
  老师:
  不管任何学问,如果不承认两层区分(超越层与现实层)的话,就不足以成家。不仅佛家,儒家、道家看得很准,基督教、柏拉图以及康德都看得很准,他们都有两层区分。所以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真问题,也就是说,将这个区分弄清楚了,要说常,大家都是常,要说无常,通通都是无常,并没有说,佛家的根据是无常,非无常,而儒家的根据是常,不是这样的区分。在超越的观点上看,大家都是常,而无常是现实面。为什么佛家会说要把“常”去掉?常也不能说常?说常就要说无常、非无常,“常”为什么要非?当这个常用思议的方式来想时,这也同于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一样,第二个非是把你思议中的想法去掉。所谓佛性当然不能用思议的方式来说,佛性当然也不是无常,佛性是超越的,既然是超越的,但我们又不能用现实的思议的方式去思考它,所以你也不可以“说”他是常,他本来是常,但你不能用你思议的方式说它是常,因为你认定的常,不是真常。所以,如果有一个客观的,如佛,当佛与佛心心相印的时候,他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他不会用现实的眼光来说某某是常,当你说他是常时,你是用现实的心来把它现实住了,因为你现实的心达不到那里,因此你一说就错,所以你不可以说佛,你说佛一句,你就是谤佛,你所说的佛是错的,因为佛不是你想像的样子,所以你不可思议、不可想,所以也没有佛,你也不可以“想”什么是般若,因为你想是般若就错,般若不是般若,当般若不是以你认定的方式来了解时,才是般若,“般若非般若,是之谓般若”,最后都要放掉你的思议,所以它不是思议常,它这个“非常”的意思是“非思议常”,它当然是客观的“常”,但不能用思议的方式,照佛教的意思,万法皆空,般若也是空,凡是你心中所思、所念、所想、通通都是空,但是又可以说常乐我净,佛当然是常,但当佛用我们的嘴说出来时,它就不是常。
  儒家没有像佛家对语言思考作反省,但儒家的良知,你也不能说他是常,假如你用思考的方式来说它,就错。你以体贴的方式来体贴它的常,就对。所以良知不是你思考中的事,不是你嘴巴上说的,所以阳明才说“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阳明告诉弟子,“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弟子心中都有所了解,比如,我问,你看<传习录>,你看到这句话,请问你心中有没有什么了解?这样说了之后,大家都在想这个问题,但阳明又另外说了“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大家就迷糊了,什么意思?大家不晓得,只有王龙溪知道,王龙溪说“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是从本体说工夫”,无心俱是实,有心是幻,是从工夫说本体”。了解这两层说法,就知道,儒家不只有是实,儒家这里也说“无心”才是实呀!无心而为,无心而作,这样作才是实在的,所以良知是无心的,当你以无心行良知时,这个良知才显发出来,所以这也是“非常”,这个“常”也以非思议的常来了解它,体贴它,你用思考的方式,用知识的态度去把握它,它就没有了。所以你不可以用这样来说常,“非常”才是“真常”。所以“无心”才是真正的实,这是在工夫上说的,工夫上说的,是指你去把握它,去了解它时而说的,但是客观的说,在理上说、有一个上帝这样说或是佛这样说时,他会告诉你,有心才是实,但你以人的观点,以你现实的心去把握它时,这时的有心就是幻,良知就跑走了,良知的显发,完全是良知自我的朗现,而不是你以一颗心想一想,去把握良知是什么,所以应该以无心来行良知,良知才是真实的。你要行动,要体贴,要做工夫,要以无心才是实,有意为善就不是善,不是真善,不就是幻了吗?所以儒家那里只以常为标准?这是因为自孔子以来不说这个话,到了宋明儒,尤其到了王阳明、王龙溪才渐渐说这个话,为什么要说这种话呢?因为本来儒家就有这个境界,但是古人不从境界讲,而佛教专从境界讲,道家专从境界说,儒家踏踏实实从这里(当下的良知实感)讲起,所以我们常会以为,儒家以真实的本心做为他的本体,那你要看看他这里的真实的本心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在你思议中,想像中,理论知识中所把握的,这样把握的就是幻,是假的。所以不是儒家没有非常、非无常的道理,假如没有这个意思,你就不足以称为哲学家,你就不足以教人,你的境界就不能高上去,所以都是一样的。
  所以儒家与佛家的分别,不在非常,非无常这个地方,但某个程度说,也可以说在这个地方。这某个程度说的意思是,佛教立教是从现实说起,从现实反省起,那么现实是无常的,它是对人的现实心尽量的有所反省,因此佛教的第一要义,就是诸法无我,诸行无常,诸行就是你心中的思考,动念,通通都是无常,你面前法都是你心中的行所引导出来的,所以行缘识、识缘名、名缘色……,从你的心行带出世界万法,所以知道你的诸行无常的时候,你马上就发现诸法无我;当你能发现你的诸行无常时,而能静下来,你不要在无常中起波浪,于是诸法无我的相马上显出来,而无我相就是真相,这时候马上归于涅槃,所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极境,叫做三法印。什么叫法印,印证,这个印章盖下去,纸上的纹路,就是印章上的,所以要看你对法有没有了解透彻,拿这三个原则,来印证你对佛法了解不了解,你还有一个心在动念不是佛法,你还看到万法的实在性,不是佛法,你的心没有归于涅槃不是佛法,这叫三法印。所以可以看出,佛家是以现实人生开始看起,所以说无常、无我、一直对烦恼要解除,所谓“解缚脱困”,这是他精神。对这个解缚脱困的精神一下工夫以后,甚至对我们的思考,不仅对恶的思考不能有,连对善的思考也不能有,甚至连对于最高真理的思考也不能有,所以“般若非般若是之谓般若”,因为现实人生常常会有错误的行动,这错误的行动,首先就是你对万法认为有,其次,你对所有观念,你认为这是对的,这是有的,凡是你概念中的,一概要打落,这是对现实人生反省到这么深刻,所以你一有佛的观念就不对,所以禅宗才说,“若是一见佛,就打杀给狗子吃”,心中一有佛的观念,就不能成佛。因为人是现实的,所以凡是你的起心动念一律都不要。所以对于这个去除、这个反省、工夫的超脱这一面,佛家讲的非常透彻,佛家在这一面一直要“非”下去,因为它从现实面讲起,这一面就是我们的无明面,堕落的一面,所以要一直超脱,一直超,超到无穷的地步,所以有想,非想,非非想,还可以有非非非想,这是佛教的起缘。人生是苦,解脱为尚。
  道家差不多,但道家没有佛家这样的落实,明确,道家不是对于物的执著、有相说起,道家也从心灵上的毛病说起,这从心灵上的毛病还不关连到万物来说,不从心灵与外物对照说起,它不说万物无常。佛家为什么说万物无常呢?因为释迦牟尼佛当年在立教时,是看到生老病死的苦,而不是看到我的心有一个执著呀!他是先看生老病死这些现象,然后想到万物都是生灭无常,所以他是先从最外在的事物,反省过来,最后才反省到,原来此有则彼有,此灭则彼灭,此生则彼生,最后才了悟到这一点,而成佛。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外在有无常的诸法,而是到最后知道,是我内在有起伏不定的无明,我这里有,外在就有,我这里一有生灭的执著,外在就有生灭相,所以不是外在生灭相出毛病,而是我这里出毛病。但是首先是因为外在的事物出毛病,所以才回头过来反省自己,这是佛家的因缘。因为佛家有这样的因缘,所以释迦牟尼佛,以及诸佛菩萨,就用这个方式教导你,因为这是他亲身的体验。做为一个大师都是非常亲切的,都是非常实在的,他自己怎么走怎么证,就叫你跟著他走,所以你听佛法,你去信佛,你去学佛,你一定要深深感受到诸法无我的生灭之苦,假如你不能对这个苦有切身的体会,你是不能修下去的。所以对现实感愈强,对现实的变化愈不安,你就愈有佛缘。但道家最先反省的不是外在事物为什么变化无常,而是我的心为什么会这样固执、不顺畅、不自然?这样多的追求,我们在追求什么?道家直接地从心灵讲起,直接问心灵为什么会有不安?所谓“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所有人都要尚贤,所以使民有争,所以老子要“不尚贤使民不争”,大家都贵难得之货,所以“不贵难得之货”是之谓道,大家都想要有一个欲望,所以“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大家都想要追求一个美好,所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全部打掉心灵的趋向、心灵的追求,因为你一有追求,你就有一个向,有一个向度,就丧失了天地的自然之道,因为天地之道是没有向度的,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道本来是无,是天地之始,无一发出去时有一个一个的向度,因为它是无,所以这个向度可以是无量的,所以就“有,名万物之母”。但就人心而言,有一个向度,就不能有其他的向度,生命开一个向度,但其他的向度就放弃了。而人生就丧失了许多的可能,于是你人生就脱离了道,所以你要从有回归无,于是随时是无,随时是有,随时是无的时候,又随时可以是有,叫做“无为而无不为”。你必须无为起来,你才有所有的方向都无为,任何时刻都可以重新出发,你有为就不能无为,你参加一个党就不能参加另一个党,我不是任何一个党,但我又随时可以参加任何一个党,这叫无为而无不为,所以凡是参加党参加派的,其人生一定去掉一半,坚持我是无党籍,这样也是一个党,你无党籍也是一个党,所以连无党籍也不坚持,这时候我随时可以是无党籍,随时可以是任可一个党,这样才能保住一切的价值,这样叫做自然,叫做逍遥,这样类似佛教的解脱。
  道家是从这个地方反省起,所以道家直接是从心法反省起,所以道家的学问就比较单纯,简单,他的特色比较明确,而佛家,因为他从那边(外物)出来,想过来,再返过去,这样一绕两绕,它的内容就丰富了。乃至于它对现实事物的反省也通于西方的知识论,道家就很少有知识论,根本开不出知识论,因为它“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它不是对万物起一个烦恼才守静笃,是因为我自己心中不安,所以“致虚守静”,并且同时关涉到万物,所以“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跟佛教的进路不一样。对道的引导有不一样的进路,对于人的教导有不一样的路数,其实到最后都是一样的,因为,当我这边没有生灭起伏无住无著无念时,万法就空了,这是我的念与万法相连贯的,道家,则当我这里致虚守静时,万物并作,但我是观它的复,复归于道,所以我看到的都是道,都是道的物,不是一般的物,到那时候也是万法皆空,空是空掉你的执著,空掉它的现实相,而不是它变的没有,那个空不是没有的意思,所以佛家万法为空,道家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复是道,道是无,道家不是讲无吗?“无,名天地之始”,这个物就不是在有中,从有里面退归于无,因为你的心是无,所以物是无,这里也是此无则彼无,一样的,所以道家从致虚守静修,到最后也是万法皆空,假如不能见万法皆空,就不入道,这是共同的真理呀!不是佛教才讲万法皆空!是因为它一直讲这个问题,因为它对法的有,法的生灭无常,它是非常在意的,它的教法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问题讲得特别透彻,所以万法皆空变成佛教的专利,这不是专利呀!真理就是真理,所谓大教,就是上下四方无所不贯通,所以道家当然也是大教!只要讲一句就是大教??“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整本老子、整本庄子只要讲这一句话,它就足以称为大教,不要很多话的,要不然,你看有那个教能够讲出这样的话?连基督教都讲不到这句话!何况其他的学问呢?不得了的,这就是智慧!所以智慧是共通的,但是他有教路的不同、引导方式的不同的问题,这就形成它的一个气氛,让我们误以为只有佛家在讲万法皆空,而我们这里是万法皆有,不是这样的,当你要讲万法皆空的层次时,三家皆万法皆空,不然你就不到家,你就差得远。所以道家的学问,如果要到家,也必须达到这个境界,而且明明就可以达到这个境界,至少它向往这个境界,老子有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是人生修养的境界问题,我们不知道,但是至少他指引著人要走向这个境界。
  儒家,大家都认为是很踏实的,因为从孔子以来,都是就著现实的人生,而指点你如何完满现实的人生,使你的现实人生具有完满的无穷意义,讲一句话就是,天理如何完满的流行在现实中。所以儒家也是从现实的东西说起,但是他不是从物说起,他是从事说起,这个事是什么事呢?佛教不从人的德性说起,佛教是从你的世界都是无常变化,而你为什么还沉沦在其中而以为是真实的,你的世界是虚幻的而你以为是真实,佛教天天告诉你这些事。儒家不是告诉你这些,儒家天天在问,你的行为为什么还不能成为一个有品德的行为?你为什么还不赶快成为一个君子人?他不说这个物的真假,他是问你如何处理这个物,你有没有以你的仁德来处理这个物,怎么样的行动才能使你的人生有价值?价值化!所以立价值根源,儒家是最清楚的,使你的人生有价值,也就是你如何以德性的心灵来润泽你的人生,来感通你所面对的万事万物,这种润泽感通的能力,就是仁。儒家从这里说起,这就不一样了,这种润泽感通,它一直求我心中应该有润泽感通的能力,而我这润泽感通的能力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自己而发的,而且随时都在的,所以孔子就讲,“我欲仁斯仁至矣”,到孟子就更亲切了,“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怵愓恻隐之心,非人也”,所以“怵愓恻隐,仁也”,羞恶、辞让、是非,仁义礼智,“羞恶之心,义也,辞让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孟子就直接讲这个呀!就直接奠定人性超越的本质,或说直接以道德性做为人最真实的本,当这样的时候,儒家就往这个人性中德性面,光明面发他的教化,就是把你的真心拿出来,你就能够成圣,为什么呢?因为当你真心展现的时候,你就能够润泽你现实的生命,乃至于润泽万事万物。到了阳明就有这个意思,良知不只是你德行的根据,良知也是万法的根据,所以当你良知一呈现的时候,你的所做所为都合乎天理,结果你面前的万事万物,都在天理的润泽当中,而变成是你良知感应下的万事万物,在良知感应之下的物,就不是一念之中的物,所以这个物就转了一个身分,从“现象”转为“物自身”,意思也就是说万法皆空,在你良知完全显发时,你是一个圣人之德的时候,你一切都是忘我的。要不相信,你自己去体验看看,当你非常诚恳,诚恳到精诚怛恻,这一念一发的时候,你看看这世界是不是还是一样的世界,这个人全部改变他的面貌,在你眼前呈现不同的意义,无穷的意义,天地之道就在你面对的事物当中,完全在这里展现,任何事物都有完全的天地之道,完全无限的丰富的意义,所以你面对万事万物是无限的,当你面对的万事万物是无限的时候,你眼前的万事万物,就不是你现实心灵下、知识的现实的万事万物,所以他也是佛教的万法皆空,假如你眼前的事物不能转,表示你心灵还没转,精诚不够,良知还没完全呈现,所以在这里,儒家也讲万法皆空,假如到达不了这个境界,不能称为圣人,如果儒家圣人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那么儒家就还没有到家,儒家就差远了。
  现在问题是,佛家讲了很多这种东西,讲了很多佛菩萨成道时有什么境界,一步一步的高升,最后把全部境界给你讲出来,乃至于佛法界,无量功德,通通给你讲出来,儒家没有这些铺排,儒家讲这方面很少,儒家只问你的德够不够,重视在这个地方,而儒家也比较没有理论的建构,所以印度人是善于思考的,印度的实践很类似中国,印度的思考很类似西方,在地理位置上,印度位于中西之间,而他的学问,也刚好在西方与东方之间。善于思考就善于论说,善于著作,所以他们著作那么多,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全部都讲。中国儒者,一向不讲境界,讲得很少,于是就误以为儒家都比较讲现实的,儒家只有现实的,没有超越的。所以就有人说:“儒家的道德也是世间法,不是世间法吗?你都在世间做,不是世间法吗?”,我想要问他一句:难道在世间做,就是世间法吗?如果是这样子的话,什么是世出世间。所以只看儒家能不能达到这个境界,而不是看是不是在世间做事,如果在世间能够把真常心,直接地贯注到你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是马上即刻达到圆教的地步,所以儒家没有华严宗,儒家没有一直讲讲到很高的地方,儒家要成圣成贤,就当下成圣成贤,所以儒家只有天台宗,因他没有从负面的东西来超越,从负面的东西来超越到最高的境界是华严宗,这面是污染的,那面是清净的,然后说最高的境界在这里,而清净污染可以合而为一,或是可以用佛的慈悲把它综合起来,这是已经讲到最高点了,天台宗就将这两面化除,天台宗很接近儒家,真实的世界与虚妄的世界是一体的世界,你一悟了,在这里马上就成为佛,你一迷了,也在这里马上成为众生。儒家也是,你的无量的德在那里表现呢?就在你的一言一行当中表现,没有其他地方可以表现,这里还有得争辩,这也是学问呀!也不须要争辩,无所谓争辩,君子无所争,就是讲学,看看这道理能不能讲得通,若道理能讲得通,我希望有人能体现,儒家现在是很差的啦!儒门淡薄,没有人要体现,只有新儒家讲,但大家都在骂他,你们新儒家都只讲那个理论,不只是外教的骂,连研究中国学术的,研究儒家的都骂,说你们都只是讲理论而已。你不知道理论也很重要呀!理论都建立不起来,何况去实践!所以他的理论就讲得这么高,因此你看新儒家的理论,尤其是牟先生、唐先生,看他们的书,讲一两句就跳上去,这个跳上去,都是受王阳明以来的影响,更远的就是受佛家、道家的影响,这所谓的影响,是指受他们的启发,即在于这边(高处)是须要讲的,这个须要讲是否是非讲不可呢?你去问孔子,孔子或许会说,这或许不须要,所以孔子说“我欲无言”、“天何言哉”,这个时候就是无言了,但现在的学问,我就是要把“天何言哉”讲出来给你听,因为佛教全部讲了,道家也讲了不少,道家当然比佛教差多了,中国人不善思考,不善欢思考,一下悟道就有了,不要那么啰嗦,那么佛教就要辩清楚,有时候愈辩愈不清楚,但是如果有一个高僧大德,他有学问,也可以辩清楚。中国就不讲,讲得很少,不著一宇,是尽得风流,是道家的精神,禅宗也是如此,所以佛教传到中国以来受中国学问影响,出了天台宗与禅宗,但它有没有变质呢?没有,它还是面对万法,一定要给它解空,若在这里立教,它就不变质,它是佛教。而道家是无所谓的,他不会跟你打架的,道家永远说:你这样做,看你心里有没有执著,没有执著就对了。因为他没有起点,他只有终点,所以道家是人人好,但每一个都给你反省,他问你:你道家修什么道?我没有修什么道,我只修你要到家的那一刻,要给你指点一下。道家只做这个工夫,所以道家的工夫是大贤的工夫,大贤要转为圣人的时候的那一关,当然,如果真到大贤的时候也不须要道家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