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文化中的平等思想
六祖文化中的平等思想
慧贤 王焰安
摘要:通过探讨{坛经》,发掘出其中平等思想观念,并分类阐述;同时也证明了六祖文化在平等思想观念建设
上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关键词:地域民族平等竞争机会平等恩怨平等愚智平等
六祖文化是个新概念,它定义应该是以六祖思想为核心的禅宗文化,它包括六祖之前五代祖师的思想以及六祖之后五家七宗思想,并以此为源头对中国乃至世界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等综合影响的总和。本文仅仅就《坛经》为着眼点,从研讨《坛经》中平等思想角度研讨一下六祖文化。
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道德伦理关系,是人对人的一种态度。更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现代社会的进步,就是人和人之间从不平等走向平等过程,是平等逐渐实现的过程。佛教中“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理论,推进中国社会平等与进步,其中起主导地位的是禅宗,而禅宗思想的经典著作就是《坛经》。
以六祖思想为核心的禅宗思想,不但提出人人平等,而且人神平等,佛祖在当时人们是当作神来膜拜的,谁敢不敬?而禅宗祖师几乎个个敢呵佛骂祖。有位丹霞天然禅师,竟然把佛像烧了取暖!其他的佛教宗派那个敢?近代太虚大师说这叫“鬼神佛教‘,把佛祖神化。既然神化何谈平等,所以不说佛教传入中国后,才有平等思想。而是六祖文化中有平等思想。
两千多年前,释迦摩尼提出众生平等的观念,打破了印度等级观念建立了佛教,公元七世纪,中国的慧能把这个思想发扬光大,独树一帜的完成禅宗的筹建工作。进一步阐述了平等观。《坛经》是六祖文化的思想源头,本文从四个方面指出大师是如何提出并建立平等思想的。
一、地域民族平等观念
五祖见到惠能的时候,和我们现在一样,师父见到新徒弟,单位的领导招聘新员工,肯定要看看他的才学和档案。所以,五祖问“汝何才人。”同时也问他来的目的“欲求何物?”六祖如实回答自己是岭南人,来拜师学佛的,而且口气很大,要作佛。这在当时是一个让人很恐怖的说法。为什么呢?虽然佛教从汉朝就传过来了,到唐朝的时候已经七八百年了,那时候佛教的主流思想还是经过无数劫的修行才能成佛。那么今生成佛或者见性成佛几乎刁;可能。虽然小乘佛教的思想已经被大乘佛教的思想所取代,然而人们总是认为佛在遥远的未来。“惟求作佛”这一句一出口显示出六祖惠能并非一般的根器,而是上上根。这一句话一出口,五祖自然很惊讶。他想探一探新学生的底细,于是又出了一个高难度的考试问答。五祖故意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猫獠,若为堪作佛?”猖獠是骂人话,古人的骂人话与现代人不同,华夏文明是当时高于周边的少数民族的。所以如果你是羌、狄、胡、夷,那是被人瞧不起的,被中原人认为是没有文化的野蛮人。在一本写广东人的书中写道“在中原人眼里,四夷都是化外之民,介乎人与禽兽之间。《山海经》里描述南方人,“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这种说法,不仅盛传于坊间,甚至见之于官史。《魏书》就形容广东人‘鸟,声禽呼,言语不同,猴蛇鱼鳖,嗜欲皆异’。历代王朝都在有意无意地提示人们,远在关山万重之外的岭南,是未经王道教化的黑暗之邦,是对礼乐道德的一种潜在威胁。从秦汉开始,就一直是朝廷流放罪臣的地方,不仅犯罪的官吏会被流放到南方,而且还有所谓‘七科谪’,凡是逃犯、赘婿和商人(包括三代以内经过商的),都要充军到南方。南方成了贱民、罪民的渊薮。偶然从那个遥远而陌生之地传来的,不外乎是断发文身、住在树上的草屋、出门就坐独木舟、吃蛇虫鼠蚁之类的怪异轶闻,以致许多北方官吏一听要去岭南,便如五雷轰顶,眼泪鼻涕都下来了”。
“猫獠”意为田猎渔捕之野蛮人。本来佛经里讲,一阐提人都能作佛,没有民族种族之分,也没有地域的分别,每个众生都是有佛性的。五祖故意用“獦獠”两字来考考面前这个还没有出家的年轻人,看看你口出狂言要作佛,这个佛还能不能作?
下面这个年轻的新来的卢行者(注:慧能俗家姓卢;“行者”何义?《释氏要览》卷上:“《善见律》云:‘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钵,欲依寺中住者,名畔头波罗沙。’今详,若此方行者也。”),他回答出一句佛教界的千载名言“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段师徒问答表现出六祖大师的,也是禅宗的平等思想。从现在看来,人人平等的观念已经成为普世价值观。然而封建社会,君臣父子,上邦外夷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那个年代多数人是认命,认为王侯将相都是有种的,贵族得世袭,皇帝后代的继承都是应该的。六祖这几句话体现了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禅宗之所以能够在六祖后被世人广泛的接受,并成为汉传佛教八宗里面流传最广,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宗派。比较一下,在禅宗里,师徒表现出明显的平等关系。公案里常常看到,师父把徒弟一顿呵骂,徒弟反过来给师父一掌:或有徒弟说师父是老痴汉,迷惑人没有了时,反而得到师父的传法认可。这种活泼的平等包括对外地人不歧视,对少数民族平等的对待,只有在佛门禅宗的寺院里才看得到具体的形象。当然,这不是一步到位的。因为当时社会的这种等级习俗非常重,即使进了寺庙出家,这种思想的习惯作用力依然存在,这在《坛经》里也能看得出来,但这种思想在五祖的寺院里正在转变。《坛经》里六祖请张日用书写自己偈子的时候,张日用说:“汝亦作偈,其事稀有。”就有些瞧不起这个外地人。但是,经过六祖的一番话,张日用思想马上得到改观。所以张日用后来谦虚的说:“汝若得法,先需度吾。”净土宗经典得思想是侧重于往生;唯识宗侧重于法相的分析与万法唯识的认识:三论宗侧重于中观般若思想的剖析;俱舍宗侧重于原始佛教细想的汇集。当时的这些宗派多数注重于佛学理论,相对社会上日常生活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和记载就比较少。那么如何把释迦牟尼平等的观念离开佛经具体地用生活的语言给表达出来,以《坛经》这种经典的形式张扬于后世,六祖因该是第一人。他的大白话是从佛性中自然流露的,他的话即是佛经。虽然是短短几个字,却成了佛门一声狮子巨吼。从此流开的禅宗法水成为希望寻求自在解脱的人们最优先选择的甘露。
二、竞争机会平等
现今很多企业和部门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是讲究文凭的,但是文凭并不等于水平,能不能把自己岗位工作干得很出色不在于他学历文凭的高低。大发明家爱迪生从小没有上过任何一所专门学校,却成为影响人类历史的发明大王。比尔盖茨大学读了一年,在商业经营上超过了无数拥有博士硕士的商业精英,成为世界首富。而读过MBA的那些人,只有给他打工的份儿。这些人之所以成功,在于社会给他们以平等发展的竞争机会。
现今社会人类的平等具体表现的一个方面,是竞争机会的平等。按照中国的古话,叫“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相反的“拘一格”就是论资排辈,论年限、论级别、论出身、论文凭、论性别、论名族;当今社会虽然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是行业的潜规则依然还收到这些不平等认识的影响,特别是论资排辈,不但是在社会的各种团体中存在,而且佛教内部也有类似的问题。
佛教本来是宣扬平等的,但是为了方便人们修学和有利于佛教僧团的运行,在某段时期,建立了一套类似社会长幼尊卑的秩序。比如律宗里这套秩序就详尽,刚出家的是沙弥,在未受戒前,应该依止师父而住,沙弥是应该给比丘顶礼的。新戒比丘应五夏学戒,十年不离依止。比丘当中也分上下座次,二十年以上是上座和长老级的。按照律宗里讲,在羯磨会上,也就是现在说的寺庙重大事情大家的讨论会,沙弥是不能参加的,沙弥更谈不上说法以及当教授师。
那么禅宗;特别在《坛经》里,有一套自己的区别于古律宗的对戒律的鉴别方式。六祖给人受的是无相戒,在以后禅宗又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清规。这套清规与律宗也是大有不同,里边的平等思想更是明显。
竞争机会平等首先是表现在五祖身上,五祖在传衣钵这个佛教大事上,没有武断的选定接班人。而当时社会的习惯就像朝代更替一样,皇帝指定的接班人会得到大家的公认,不管他才能高低,性格怎样,这种指认似的方式是当时的习俗。寺院的接班人也基本上是前任住持指定,未见有公开考核的。公开考核竞争上岗是现在社会常用的方式,而在唐朝社会,特别是在佛教内部接班人的继承上,却是一个创举。坛经中五祖在传祖位的时候是把所有的门人都招来,其中也包括惠能。惠能当时人称卢行者,他的身份在上千人的寺院中是最低的,连个正式沙弥都不是,应该是个预备沙弥,还没出家的,在寺庙干点杂工。然而,他也是候选人之一。因为五祖这次传位是不论身份级别的,也不论你工作多少年,你在寺庙中的位次,可以说是给所有的人以平等的竞争机会。但是大众人等这种来自于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是特别强,他们是怎么想的呢“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他们把这个自身的权力给放弃了,因为按照论资排辈的思想来说,神秀是给他们讲课的教授师,辈分比他们大,资格又老,如果是自己参加考核岂不是欺师灭祖,妄自尊大?这就是传统的等级尊卑思想在作怪,禅宗是见性成佛不立次第的。平等不但是佛性上的平等,而且从本质上来说,佛也与众生平等。经中云“佛、烦恼、众生,三无差别。”那么这个平等具体的表现在哪里?在禅门的日常生活中,寺院的管理运作中,一定要体现出来。五祖这种传法的特殊方式成了禅门未来寺庙文化的先河。五祖的意思是:佛性既然每个人都在,和他的文凭、资历、学问都没有大关系。若要见性,当下就见,不须思量。
因为大众都放弃了参加这次考核,只有神秀和卢行者两位各自递上了考卷。卢行者也参加这次考试并写出了“菩提本无树”这样的名句,实在是出于众人所料,而且一个还没出家的行者一出手就盖过了出家几十年的神秀上座,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这正是六祖文化当中竞争平等观念一个非常具体的实例。如果论资排辈的话,上千人的寺庙无论如何也拍不到惠能那里。那么,中国以后的禅宗史有可能改写,和三论宗一样成为一个没传几代就断掉的宗派。以偈颂传法成为禅门里以心印心,传播祖位的一个重要方式。偈颂就是考卷,一直影响到现在。
三、恩怨平等
恩怨平等,是指对待有怨仇的人,对待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以慈悲心去对待,这在中国古人的说法就叫做“以德报怨”.对于所有众生的恩怨,佛教从本质上看是当做梦幻一样,在梦幻中建立恩怨平等观。那么从佛教的另一个因果观念上看,别人对你好,或者对你不好,与前世今生你对此人所做的善恶业有决定性关系。所以,仇怨的原因在佛教中有了答案。不是别人伤害你,而是你自己有这个业报。对待这个业报,一个是忏悔,一种是受报,受报以后罪业就消失了。还有一种对待业报的方法就是毕竟空的观法,但这种方法需要有一定的证悟。忍辱和慈悲乃是佛教处理人与人之间冤仇关系的主要理论依据。慈悲就是要对伤害你的人要好,甚至像有恩的人一样去报答他,原因是他为你消除了罪业。
《坛经》中记录了两个恩怨平等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六祖得衣钵后,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对他进行追捕。原来的四品将军惠明因为身体强壮,第一个追赶上了六祖惠能,这时候的惠能非常的危险,因为衣钵惠明没有提动衣钵,惠明起了忏悔之意说:“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那么六祖对待这个人态度是慈悲的给他讲法,度他得道。
第二个例子是:六祖遇到了行昌这个刺客,他是想要六祖的脑袋,六祖没有叫人来抓刺客,反到给刺客讲清里边的因果说:“只负汝金,不负汝命。”给刺客路费和金钱是代表佛教的因果观念。六祖前世与刺客有金钱方面的业果,所以要偿还他。另外,六祖还关心刺客本身的生命安全,怕别人杀他灭口。所以不但给足了他钱,还给他安排了逃生的去处,并许诺以后让他出家,这种彻底的慈悲只有佛门里边高僧中能看到许多的影子。世间不少邪知邪论,有的教人“报仇雪恨”,有的教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有的讲对恶人要“狠狠地惩治”,而不是引导教育。六祖这种恩怨平等的思想影响到后世,与释迦牟尼当时的对提婆达多这种造反态度是一样的,他就是佛教历来被人们所称道和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这些主师大德,建筑了慈眉善目的形象,是佛教能够几千年经久不衰,反而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愚智平等
愚智平等,在《坛经》里的思想主要是阐明“愚人”是不固定的,没有本性的“愚”。因为每个人都有佛性,只要见了这个性就可以成佛。坛经云“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愚人可以向智人转化,是愚智平等思想的具体解释。那么六祖关于愚人和智人的论述是这样的“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於智人,智者为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当时印度的种姓歧视是最厉害的,在中国传统理论把人的性格智商都看得很死,如果这个人很成功,就说他从小就很聪明,有句古话叫“三岁看老”意思是一个人很没出息,很不成功,自然也是从小就很笨。另外,当时的人大都信命,通过生辰八字或者面向手相就判断这个人未来的命运。所以愚人在当时社会中,永远只能做愚人,而智人永远是智人,不但他是智人,他的后代也应该是智人,这就为贵族的世袭找出了根据;而颠覆这种习俗和学说的,只能是佛教。佛教主张人的命运是有自己所造的,善业得乐果,恶业得苦果,既不是上天给的,也刁;是命运不可改变的。没有文化的人和贫穷的人,通过修慧修福,可以改善自己的命运,佛经中有一个例子:就是笨到极点的有一个叫周利盘陀伽的人,连一首诗都被不下来的这个智商,可以说是一个弱智,最后经过佛陀的教育和培养,自身的修持努力,成为能够讲经说法,辩才无碍的大阿罗汉。
六祖所说的“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是用当时人们能够理解的白话般的语言,通俗易懂的阐明了愚智平等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向封建等级时代愚民思想所开的一记重炮,这个比西方天赋人权的思想要早上千年。愚智的平等,事实上另外一个意思是人人都可以成功,对当今社会来说也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六祖的文化从某个角度上是思想解放的文化,是追求自由的文化,是平等的文化。平等是思想解放和自由的核心,平等思想使很多古老文明都蕴含的思想,不论它是在西方东方,不论它是在南是在北。禅宗思想的主要体现因该是在六祖身上,他的坛经,是这种思想的核心经典,不应该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待六祖,而是应该从中华民族把外来文明中国化这个高度来看待六祖及其禅宗的思想。禅宗的思想是人类文明在中华大地上一个重要的成果,他给现代社会乃至未来社会在思维方式上、逻辑理论上、以及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从坛经来看,平等观念在中国唐朝时代就开始提倡了。他为中华民族走到现代的文明已经做了近千年的贡献。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